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29 16:3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1篇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 品德培养 教育实践研究

【分类号】G642.0

本文是南宁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3XJSK3)结题论文。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求,纷纷把构建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类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对其教育也甚为重要。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品德状况,以南宁学院为例,对该校管理类学生品德修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在南宁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同学中,随机抽取4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品德修养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一定高度上的,是有良好基础的。

除了问卷调查显示的内容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大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文明礼貌的不足、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感性片面、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对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社会和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认定的标准是既有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修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调,以下从实践教育环节入手,探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教学途径研究。

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交能力

南宁学院自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来,不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学校为学生自主经营创造场所和环境,同时学校组织营销大赛、商业设计大赛以及职场竞聘大赛等,通过这样的专业活动和大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尤其在创业活动中,学生要选定经营商品类型、选择进货渠道以及商品的营销策划和实操,这一系列商业行为需要学生对接商家,比如沟通商品批发价格、发货渠道、优惠活动、日后的合作以及滞销的商品如何处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学生在经营期间,大都是合作经营,合作人员之间如何做好责任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需要事先沟通,所以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艺术性。

二、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但同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下滑的倾向,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和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空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找到落脚点。而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能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 目标的具体化导致行为的具体化,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落到实处.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于认可和奖励,形成良性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总和,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因此,科学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社会的总体评价片面,一方面认为好到极点而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如今天全国各地出现的大学生被骗传销事件、虚假招聘事件等;另一方面认为社会坏到极点而不敢走上社会,不敢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和人都抱有疑虑的态度。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科学的到社会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矛盾冲突问题,也显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分析社会,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

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更多学生争取实践岗位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或是兼职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把社会岗位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在学校营造学生主动就业的氛围和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人才为育人目标,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上,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真知的标准,也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强大推动力。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意义很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完备教学体系的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实效性 德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29-02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高校更是把德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显示了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高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与德育实际成效间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效益。是主体行为实践活动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当前与长远的影响,以使德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发生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益于实现预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的实际效益。

第一,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考察分析其实效性现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内化了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意志,并通过道德习惯表现出来为衡量标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道,有较多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另有报道披露,近六成大学生承认抄袭论文。有的学生一谈到写论文,脑子马上想到上网查找,然后复制粘贴,甚至一些不惜花高价请人。

第二,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情况的评价来衡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在不断下降,调查显示“从高考制度恢复到现在,大学生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转变为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及商业上的成功”。

高校德育尽管得到较大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实效不容乐观,实效性呈现较弱的特点。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较弱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高校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的误区两方面来分析其实效性较弱的原因。

1.理论上的误区

第一,以智代德论,误解道德的内涵。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习惯这四种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它是后三个要素产生形成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转化成道德行为习惯才算是最终道德的养成。而以智代德的观点认为知识即道德,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智者就是善者”这是一种夸大知识作用的观点,诚然,知识对形成道德是有益的,是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就是思想道德。智与德是人的精神领域两个本质不同的要素,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代替,也不能无条件地自发转化。

第二,完全寓它论,否定德育的实体性。当前高校中有较多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不需要独立的形式和途径方法,只能全部通过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通过没有德育功能的教学、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排斥为德育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

从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确实需要在实施时充分利用其他各育的活动,富有“寓它性”的特点,这一点不能否认,还应加强。问题在于把德育手段的“寓它性”夸大到“完全”的程度,这种“完全寓它性”的做法,必然会把德育变成其他各育的“附属品”,使德育失去了其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样必然会削减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十大部分,十分广泛,但我们现行的德育内容被人为窄化,过分强调其政治,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会忽视学生其他如心理健康、高度的责任感、交往能力等品质的培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无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真正完善道德人格的人。

2.实践上的误区

第一,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说教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灌输、训导、批评的方式将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极少得到发挥。这样的德育起不到较大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德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任教育者随意描绘和涂抹,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定品德基础,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要经过他们自身的审视和选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单一的德育途径。高校德育有较多途径,如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党团组织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当前高校德育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途径较少使用或根本没有使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能接受的意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接受这种意识和知识,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知识、情感、信念、行为缺一不可,才算是德育的完成。而德育课堂教学只是将德育过程进行了一半,使学生获得德育认知,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习惯。真正的道德需要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所以这种单一的德育途径势必削弱德育的实效性。

三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确定对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针对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思想倾向如何,思想障碍在哪里。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德育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正在继续,但趋于平稳。较之中学生,能够进行高度抽象思维活动,能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其本质,但存在盲目冲动性,自制能力、心理素质不够强等特点。其次,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时,能使大学生形成能动的自我教育力量,当德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思想转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2.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原则即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独立、道德、健康和创新的人。从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3.将德育的实体性与寓它性相结合

在上面谈到过德育具有实体性,也承认德育具有寓它性,但同时反对完全寓它性的观点。实体性的特点要求德育要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寓它性则表明可以将德育与其他各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育、体育、美育时附与德育的内容。如在智育中传授道德知识;在美育中体会真、善;在体育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严密的组织性等。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同时重视这两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开展德育的途径及方式。

4.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加强品德素质。德育教师职业特点在于高度的伦理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其次,知识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知识素质指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德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最后,能力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师有效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海纳.谁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J].中华魂,2012(17)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社会政治活动、智力扶贫、技术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增强大学生对校情、社情、国情的了解,使他们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体察,从而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直观地体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意义,达到在实践中接受、在接受后自觉追求的目标,坚定自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第4篇

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在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将处于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改革的重要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状况。由于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以及其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难以抵御不良行为和消极思想,他们缺乏必要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尤其遍布于学生周围的网络,更是向大学生提出了挑战。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打开获得信息的大门时,也把一些有害的、黄色的信息带给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误导。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思想政治队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主体,它担当着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学校要想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保持其稳定大局,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眼下积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理论宣传,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能够利用的观点、方法、立场处理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师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开展教育的骨干力量。各高校应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性,重点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想坚定的教师队伍,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单单是政治和道德的理论化教学载体,特别要求行与知的统一。

2.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师是系统运行的舵手。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迅速,然而缺乏社会经验,政治鉴别能力薄弱,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加强,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课应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点是激发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实现“导”与“输”的有机结合,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让学生懂得理论学习与枯燥坐禅绝不等同,要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点和立场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学生会,学生会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会的指导工作,是对学生会干部系统地培养,不仅能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有效贯彻,而且更有利于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另外,作为学校细胞的班级,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一个班级的班纪、班貌、班风会受到他们思想素质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走进学生会干部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内心的困惑要真心实意地去化解,排除他们工作中的障碍,对他们的思想变化要进行了解和掌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经常与学生干部交流、谈心,捕捉他们的思想闪光点,缩短距离,促进学生干部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使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以培养和提高。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误区;引导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有了很大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还是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面临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形式、手段、有效性等问题的困扰。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误区,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九大”误区

1.1认识上的误区: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割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联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正确的观点:一种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万能的;另一种是将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1.2实践中的误区: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在所谓的硬件上下功夫,热衷于搞各种心理测试,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

1.3咨询中的误区:在心理咨询中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1.4诊断中的误区: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目前,虽然全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但许多高校却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问题,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与引导问题。

1.5研究中的误区: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求助方式的调研。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如对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他们最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求助行为等等研究不够。

1.6课程开设的误区: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进行。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1.7人员使用上的误区:人人都可做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人员不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教师,因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副面作用,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8学生中的误区:把前往咨询辅导的学生看成神经病或精神病。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对接受心理辅导还存在着偏见和误解。大学生普遍认为,前往咨询辅导的同学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正因为这些误解和偏见,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求助率还很低,很多同学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以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也不愿或不敢前去接受辅导。据资料统计,高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20%~30%,而各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一年接待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5%左右。

1.9机制上的误区:心理咨询人员不是德育教师系列,不需要评职称。虽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但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这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与尴尬地位。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首先应立足于教育和发展,即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向大多数健康正常的大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优化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长、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问题,预防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其次是咨询治疗任务,通过个别咨询或治疗,帮助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摆脱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发展。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全体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二是针对少数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运用心理咨询等方式方法,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防止轻度心理障碍“恶化”发展,提高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三是针对极少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大学生,通过初步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控制或缓解病情,并积极协同有关专业医疗机构,帮助这部分大学生摆脱或改善心理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2要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开发和优化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要通过传授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问题的辅导,帮助学生学会或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第二,加强心理卫生教育,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的基本问题和常见的心理障碍,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解析心理异常现象、原因及表现,使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消除误解或成见,形成能在必要时主动寻找帮助的意识。转贴于

2.3要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建设,立足教育,贵在落实。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系统工程,理应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系统工程的运作;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任务具体,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规范、稳定、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同时,应保持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尽量避免该机构与学校管理部门属挂靠、相邻或重叠关系,缩短与学生间的距离。加强领导,完善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

(2)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上,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而不能等问题出现以后才去进行心理干预。实践证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和辅修课程,同时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及学生关心的共同问题,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或报告等,并通过校园各媒体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提高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可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的不足。只有形成课内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网络和体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关心和积极参予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任课教师(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过程,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贯彻心理学思想,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班主任或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和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要从新生入手,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对于测量出的有明显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咨询档案,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咨询工作,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辅导;对于日常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5)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监管系统,形成“校——系——班级——公寓——宿舍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其中“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以稳定的专兼职专业教师队伍为主体,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日常心理咨询与辅导。“系、院”以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为本系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并解决部分心理问题。“级或班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从学生中培养和选拔一批骨干分子或联络员,及时反映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异常表现。“公寓”管理人员扮演心理观察员的角色,一旦在公寓发现异常行为学生,承担救援和上报职责。“宿舍”舍长发挥心理守护员的作用,准确把握学生心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援救工作。

(6)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工作。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提出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也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高校把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才能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人格、人品、个性、知识、技能、良好身心素质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胡佩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理论与当代[J],2005,(6).

[3]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5]彭萍.心理健康课的方法途径及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6]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第6篇

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高校美术教育是一门集情感价值与德育功能为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提升道德追求,完善人格理想,最终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的实质。但就目前各大高校美术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导致美术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协调好学生技能学习与品德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高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所谓人格,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等方面与他人形成区别的一种思维方式。人格本身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学生气质、性格和品德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学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1.为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高校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但当前美术教育中,部分高校一味的强调专业技能和知识内容的重要性,轻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想素质方面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责任心和团队意识薄弱,太过于计较得失,功利心太强。这样的思想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知识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但人的本性一旦丧失就相当危险。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美术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作品进行专业指导,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其创作能力。

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审美价值的培养

美术教育有利于让学生感知美,体会美,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审美品位。对于艺术品美的感受除了作品本身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外,作品还应体现出这一时代的审美观念和时代气息。所以,高校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需注意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其鉴赏能力。此外,因为绘制作品是一个感情流露的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将情感和想象力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富有活力和情感的作品。

4.有利于大学生优良道德的培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美术与道德一样,可以净化心灵,同时还能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性情。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是真善美的寓意,将善的理念在美中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例如,在美术课上让学生欣赏花草作品的绘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美术过程中坚持以人或人的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所以在作品中须坚持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由此可见,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树立起着积极作用。

5.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

人格健全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这也是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创新创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美术教育对大学生性格的完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情感内容的丰富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需扩大对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创作,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淡化功利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轻道德,重功利的思想行为,这些败坏思想渗透到美术教育中,使得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追求功利,给学生传授的教学知识均按照市场需求为标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完善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将自身的观念和想法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在大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给自身角色进行定位,远离拜金主义思想,用心去感受世界。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作品和成绩进行评价时需坚持以道德为主要依据,让学生重视自身道德修养,从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创新教育体制,提升学生素养

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美术教育质量。具体表现在,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内容的讲解,轻视了学生内在人格的培养;教学中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造成学生功利心过强,艺术作品缺乏感染力等。为解决以上问题,高校美术教育需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育机制和评级标准。同时,因为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到高校美术教育质量,所以各大高校应定期联合举办高雅的艺术展览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从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总结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途径;生活化模式

一、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内涵

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是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1]德育生活化模式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道德主体在实际的政治生活、道德生活、学习生活与思想体验中完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它将道德价值观念贯穿于生活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思考道德事件,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生活化模式强调要以生活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德育生活的渗透功能,就是说,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思考并进行价值选择,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生活需要有机统一和互相促进。生活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德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的认同,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它就是生活本身。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生活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一个人周围的刺激是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具有模仿、从众、感染、体验和服从的心理,德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那种脱离生活高谈阔论式的德育不仅无效而且令人反感。当前德育内容的重点应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向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生活”。不只是单纯从物质意义上,而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待怎样生活,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自己、对他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正是大学德育的着力点和价值之所在。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内容

(一)大学生的学习道德

1、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

学习目的受制于学习的价值观念,而学习的价值观念又受制于学习道德观,因此,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良好的学习道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2、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明的学习纪律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学习纪律的约束是维系人们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完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在具备良好的学习纪律的意识下,才会避免违规学习行为的发生,杜绝如考试作弊和学术道德失范等不道德现象。

(二)大学生的恋爱道德

1、尊重对方人格,培养以爱情为目的的恋爱道德

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是恋爱道德的显著特征,恋爱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这种道德面貌也包括男女双方应当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尊重恋爱自由、平等的道德准则。

2、讲求文明的交往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4]有着高尚情趣和道德品质的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应注重交往方式的文明。恋爱与性生活并无必然的联系,恋爱者要懂得自尊与尊人,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保证自己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的择业道德

1、事业第一,义利并重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自身利益与社会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德育工作要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自觉以事业为重,从社会和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既能施展自己才华又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挑战自我,自主创业

大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主动参与各种劳动岗位的竞争,树立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挑战自我包括大胆自主创业,不是在就业挫折中磨蚀自信和自尊,不是抱怨社会,更不是回去做“啃老族”。学校德育应在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在挑战自我、自主创业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3、立足基层,艰苦奋斗

从基层做起,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经验。学校德育要引导广大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去,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也是磨砺人生、成就大业的需要。学校德育特别要引导和鼓励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树立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投身于艰苦创业的大潮中,担负起家乡发展的重任。

三、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建构

(一)立足现实生活,建构良好的学习道德

1、激发的学习动机,巩固专业思想

首先,要发展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把长远需要与近期需要结合起来,使近期需要的实现成为长远需要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花大力气制定好近期目标。确定近期学习目标,应掌握三个原则:(1)求近不求远,要完成某项学习是眼前的事而非未来的事;(2)具体明确而非笼统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3)分析个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学习目的,具有适中的挑战性。其次,要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在培养学习兴趣时,应把专业兴趣的培养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因为我们的学习是围绕专业方向来组织的,专业兴趣的发展对推动我们的整个学习活动有着更切实的作用,对个体学习活动具有导向意义。

2、丰富学习形式,树立创新观念

首先,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比如大学生学习创新特别活动、大学生优秀学习典范介绍会、学习兴趣小组联谊会等,向学生传递学习方面的认真、进取观念。使我们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在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应将创新观念贯穿始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树立自主创新的教育观念,建构丰富多样的学习道德教育方法。 转贴于

3、传授学习方法,维护学习道德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我们学知、学做、学会科学利用时间,根据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用脑的黄金时间,学会用脑,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会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虚心向人请教,遵循学习程序,善于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二)认同恋爱现象,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

1、以理性为向导,将美的教育融汇于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之中

大学生在恋爱中,保持爱情的纯洁性、高尚性,理性无疑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是爱情培养和健康发展的方向盘,也是爱情升华到至真至美境界的保障。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中,以理性为向导,将大学生的恋爱道德教育与美的教育结合起来。(1)开设美学辅修课,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坚持仪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并注重心灵美,使我们从理性上懂得,外表漂亮、穿着华丽,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美只有建立在心灵美的基础上,才会升华为更高尚的美;(2)通过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道德讲座,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美学意义,引导我们认清:恋爱双方的相互尊重、相互给予、共同提高才是爱情美最深刻的含义;(3)通过开展学习竞赛、寝室卫生竞赛、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其它校园文体、科技活动,引导大学生把爱情建立在共同学习和集体活动之中,从而使大学生的爱情拥有丰富的精神底蕴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把爱情建成一所既培养道德又增进美的特殊学校。

2、完善道德教育,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

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恋爱道德问题,老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回避的态度,主动地面对,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恋爱道德教育,完善高校德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应有一系列完善、有序的有关恋爱道德的教育内容,并安排专业教师传授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当然,对不道德的恋爱行为进行公正和严肃的处理,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教育。学校在加强恋爱道德教育和管理的同时,也应增强对学生人文的关怀。堵和截并不是惩治恋爱道德问题的好方法,疏和导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正视择业现状,形成积极健康的择业道德

1、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择业实践

首先,要从大学生择业实践中收集整理正反两方面的真实道德案例,有的放矢,开展择业道德教育。真实案例源自于学生的择业实践,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引感共鸣,因而可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次,要将择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择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在择业准备阶段,择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团委等相关部门对自荐信、求职履历等材料的制作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择业过程中,对面试的各个环节要做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诚实自信地推荐自己;在协议签订阶段,要劝导教育学生深思权衡,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

2、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内容、途径、方法要不断创新

(1)要从择业的大环境及每一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道德教育;(2)要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学生会、辅导员、课任教师、学生社团、校园网和宣传栏等,开展择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意识和奉献社会意识等等;(3)要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求职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

3、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强化规范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强烈的规范制度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控制和约束自我,严格履行义务,减少道德失范现象发生。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审核“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相关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填写鉴定意见,以培育大学生的规范制度意识。其次,学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如对于协议书遗失或违约的情况要给予备案登记,必要的时候,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公示,以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

4、大学生择业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从小事做起

第8篇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信”是一种外化的道德行为。诚信是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诚信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加强诚信教育,就要突出德育的基础地位和灵魂作用。诚信教育是引导学生完成接受诚信的道德价值的过程,它的前提是满足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本文的诚信教育是从教育目的出发,特指的是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诚信理念和诚信品质的人。诚信教育赖以建立的过程必须贯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否则诚信教育会立之不稳。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其最终目的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使诚信真正成为大学生内心的信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无数的客观事实警示着我们:呼唤大学生诚信,彰显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非抓不可。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人,高等教育还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本身必须严格遵循诚信的原则,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只有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合格人才,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反过来促进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由此,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把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遵循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一名优秀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是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其诚信素质的培养、提高与我国未来的发展休戚相关。塑造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培养其健康的道德人格,将对社会诚信氛围的养成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进而促进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从表面看只是这一代大学生的问题,但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会给国家、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将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几代人,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就外部原因而言,主要表现在社会诚信危机的侵蚀。当前我国的各项法制建设还不完备,道德伦理建设有所欠缺,这使得诚信缺失问题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如我国政治领域的腐败官僚、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横行、服务质量低劣、坑蒙拐骗经营;职业生活领域对敬业精神和诚实劳动的“贬值”、个人生活领域中人际交往间的互不信任等,这些不仅时刻侵蚀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健康,也时刻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整个社会道德领域诚信的缺失,是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内部原因在于高校工作不到位。

1.高校德育的简单化。众多高校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大多重智轻德,使德育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化。德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德育内容带有浓厚的政治化、标准化倾向;德育不是针对个体的性格、意志等心理情感因素而进行教育,因而德育内容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真正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2.学校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学生自我评价模糊不清。大多数学校在教育评价上,侧重智育的培养和评价,而不注重德育、美育、体育的评价。甚至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是按照其学习成绩进行,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就高,反之亦然。这不是真正的思想品德评价,而是一种非诚信的评价方式方法。此外,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道德判断方面还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在道德判断标准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不少大学生把道德的判断标准与法律的判断标准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是不违法就行,而不理会社会道德的谴责。

3.教育者的诚信缺失。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影响教师教授诚信教育。不少教师诚信育人的观念不够。试想,如果一位大学教师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他怎能要求自己的学生考试不作弊?如果一位教育者或管理人员在评奖、评职称中弄虚作假,又怎能让学生相信他的正直与诚实?更有甚者,还接受学生的贿赂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众多形形与教育工作者形象大相违背的事实表明,教育者的诚信缺失不容忽视。如果为人师表者尚且如此,那么他的学生们当然有理由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找出许多借口。

4.学校制度和管理观念原因。学校为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制定各种校规、校纪和学校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实际的执行中时有偏差,制度只对学生适用,而对教师的制度被变相执行或不执行。如教师迟到、旷课、体罚学生等在实践中被忽视或姑息。另外,在领导和教师之间、不同的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不同的学生之间同样的制度和规章是按不同的标准执行的。这实质上是制度和规则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公平、不诚信。

5高校信用体系不全。当前我国高校中信用评估体系不全,执行不力。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对每个学生都建立有诚信档案,没有对学生的信用等级作出评价。如学生评奖学金、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学校应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评测,建立有效的学生诚信档案,并作为对学生道德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重建高校的诚信教育

1.努力营造诚信的环境氛围,形成舆论压力,从而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内新闻媒体,加强诚信道德规范的宣传,宣扬诚信的典型事例,同时也要宣传诚信缺失的严重后果,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良好风气。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诚信”的舆论氛围。

2.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及自身修养。要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就要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及底蕴,使其个人的道德素质不断发展提升。大学生应该责无旁贷地经营好个人信誉这个无形资本,并使“诚实守信”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3.建立透明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净化学术风气。学校要积极拓展监察渠道,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高校师生良好“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价机制。如在学生助学贷款方面,要严格贷款制度,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将学生在校的信用与未来的社会信用挂钩;在考试制度方面,应采取各种措施,杜绝考试作弊;在德育考核方面,应结合学生的诚信表现情况进行思想品德鉴定,让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