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学教学反思

医学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30 16:06: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学教学反思

第1篇

内经选读课程是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提高中医药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中医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内经选读》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医学院校必修课程的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要测评工具,试卷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内经选读试卷进行质量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真实水平,还可以评价试题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试题库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选取我校中医学专业2012级中医3班内经选读期末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参加考试人数60人,共60份有效试卷,考试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试卷包括5类题型,试卷结构如表1。试题由专业授课教师根据学科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命题。试卷的评判依据命题教师制定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完成阅卷。

1.2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2003将60份试卷按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各题的得分及总分情况双份输入,并经仔细核查与修订。然后将表格中数据导入到SPSS19.0软件,在数据视图中定义变量名分别为学号、姓名、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默写原文题、论述题、总分,在变量视图中检查数据类型,学号和姓名定义为字符型,长度为8;各题得分和总分定义为数值型,长度为8,小数点后长度为0。然后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通过计算难度、区分度和信度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2结果

2.1成绩基本统计描述 考试成绩的基本统计描述指标选择均值、中值、标准差、偏度、峰度、极大值和极小值等统计量。输出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1。平均分为72.8,标准差为13.173,标准差值较大,说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2正态检验 考试成绩一般要求符合正态分布,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结果不理想,出现低分数段人数太多(正偏态分布〉或高分数段人数太多(负偏态分布)两种情况。从成绩分布的直方图可以初步判断,学生的考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用单样本K-S检验来判断,检验结果显示sig值为0.796,大于0.05,可以认为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2.3难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计算公式为P=1—x/w(P为难度系数,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均值,w为该题的满分。难度系数P值越小表明试题越容易,难度系数P值越大表明试题越难,最小值为最大值为1。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在数据视图中,将表1中各类型试题的满分、总分和表2中各类型试题的均值、总分的均值直接录入,并定义变量名为“满分”和“均值”。然后点击转换-变量计算,在目标变量中输入难度系数P,在数学表达式中输入公式1-均值/满分,计算出各个试题和试卷的难度系数。结果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多选题难度系数最大,为最难题型;默写原文题难度系数最小,为最易题型。整个试卷难度系数为0.27<0.3,说明难度偏小,试题较易。提示应该适当增加试题难度,特别是单选题、默写原文题和论述题。

2.3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D)是指试题对学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是一种区别学生成绩优劣的统计指标,一般与试题的难度系数一起来分析。对试卷进行区分度分析时,常以考试总分作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学生在某题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的区分度。对于客观题来说,一般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于主观题来说,一般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这些分析在中都有相应菜单命令。整个试卷的区分度由各题的区分度求加权算术均数。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区分度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度很好;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本次考试的区分度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本试卷各题型的区分度较高,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0.636,能区分出学生之间的实际水平差异。结合前面的难度系数分析,提示成绩较低的学生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

2.5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试卷的信度分析可以反映试卷测试结果是否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信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信度越高,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试卷信度分析可以采用SPSS中的可靠性分析,选用ɑ模型。本次考试的试卷信度为0.734,说明试卷的信度较高,较真实的反映了该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水平。

3结论与建议

第2篇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做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反思中,要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写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案例、教学心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资料。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这说明写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是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性因素,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积极参与教学、发挥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利于促进我们积极思维和再学习的活动过程。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如何写教学反思、写什么,是许多教师的困惑。有的教师把教学反思写成了流水账,只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外加泛泛的评论,缺少针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层思考,收效甚微。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的分析、批判和再认识的过程。写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当天教学成功的体会、问题的回顾、行为的检验到合理的教学过程的追求。要做到这些,需要记录以下内容。

1.教学中的疏漏、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上,教师难免出现疏漏、错误。如果不及时更正、补充,就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正确的把握。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发展、运用知识。教师要在课后批阅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反思教学过程,发现课堂问题,课后利用时间加强分析与训练。

3.重点、难点把握

课堂教学如无重点、无主次,从头解说到尾,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但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非易事。要记录在教学中对重点的把握、对难点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4.教学方法合理与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用得好,能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用得不好,适得其反。

5.教学中的创新

课堂上若出现了教与学的热烈场面,最好能详尽地记录下来,包括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创新之处、学生的学习活动反馈、师生教学相长的精彩问答等,这些画面的记录会为今后的教研教改活动提供活灵活现的第一手材料,更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6.处理问题是否得当

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变不利为有利,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

7.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四、写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点,做好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和方向。

其次,反思要结合实际教育资源,如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反思”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第三,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变整个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第3篇

课题:《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涉及课标: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课例一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日常文本信息,表达意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提问、拓展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教学过程

(1)常见文本类型。采用问答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的文字处理方法的回忆。教师介绍常见文本类型。

(2)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①教师出示用Word编排的唐诗文稿、邀请函、论文报告范例。

②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文稿、插图素材,模仿制作邀请函,编排论文报告、唐诗文稿。

③学生展示成果,同时讲述排版要点(学生只展示了与范例一样的排版文稿,没能按要求讲述排版要点)。

④教师提问:“任务一的唐诗、邀请函的排版和任务二的研究论文的排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没有回答)教师自答:“两者表达的主题不同,排版风格不同,不同的文本形式,需要不同的排版式样。根据文本阅读对象的特征及应用的场合、目的,文本本身的性质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这才是排版的关键所在。”

⑤拓展活动:针对不同的作品要求,分析并讨论归纳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及制作方法填入表格中(表格略,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拓展活动)。

⑥教师依据表格内容归纳加工要点和制作方法。

课例二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加工的流程,了解信函、研究报告等常用文本形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的了解,编辑排版艺术节邀请函和校运会宣传标语等文本内容,表达内容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

2.教学过程

(1)常见文本类型。

①呈现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加工”流程图,教师讲解信息加工前需明确的问题。

②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呈现教材P40“交流”内容。

③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41的“任务”:上网搜索常见文本特点,填写P41表3-1和表3-2(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表3-2的填写)。

(2)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①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P41的“观摩”:打开教材光盘的“教学案例”,观察其中存放的多种常见文本的排版及其表达效果,分析其加工形式,并进行评价,说明理由。评价之前请参考教材P42的评价要素。

②小组反馈案例评价结果(学生浏览光盘“教学案例”以及评价的时间不足,各小组没有形成评价结果,无法反馈。教师采取自己逐条讲解教材P42的评价要素的方式来替代学生反馈活动,呈现本环节内容)。

③讲授教材P42的日常文本信息加工的要点。

④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原文件,排版邀请函。

课题《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一节课。通过对以上课例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目标制定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课堂教学目标机械地套用三个维度的陈述,缺乏从整体上思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其二,教师研读课标不到位,没有将课程标准分解成可分步实施的各学期、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问题一: 目标缺乏梯次细化,机械套用三个维度,课标难以落实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课程标准对该课题的要求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其中,“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 …”是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形成良好的表达行为和素养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追求。“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的技能目标和“形成良好的表达行为和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在多项解决实际文本信息处理实例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课例一和课例二都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一个平面的三类目标来描述,缺乏从整体上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用文字处理软件处理信息的实践过程中体验、感知“文字的加工方法”以及“技术的恰当应用”。从教学目标的指向看,教师将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停留在知识性记忆层面,导致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侧重于模仿学习。课标的三个维度难以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课例所对应的能力目标,其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学生和教学资源等具体情况,将其梯次细化成各课时目标,形成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的课堂教学目标。课例一的目标设计生搬课程标准要求,使其选择的教学行为、设计的学习活动侧重于“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导致学生在经历“信息加工与表达”主题学习时缺失“如何选择恰当的技术表达意图”的体验。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课程目标的细化,教学就可能走向“无目的”或“偏离课程主旨”的无效教学。

本课例“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题的重点目标是“能根据任务选择恰当的信息表达方式”,“信息表达方式的选择”是信息表达过程中相关技术操作的前提,其实现是对有关技术操作素养的提升;而信息加工工具的熟练操作则是落实信息表达方式的实践,也是对信息表达的技术深化。据此,细化后的教学目标可以具体描述为:①通过制作邀请函、论文报告,了解信函、研究报告等常用文本的形式及特点;②在编辑、排版艺术节邀请函、研究报告等常用文本过程中,学会根据信息接受方的特点选择效果形式、表达主题内容;③灵活运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编排技术,总结、归纳出常用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④通过制作、展示活动,初步形成良好的表达行为。

问题二: 依据学情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研究不足,教学效果难显

课例一和课例二的教学过程中,课例一的教师用以往的软件操作教法经验为基础处理新课程教学,致使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虽能熟练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但无法达到“如何选择恰当的技术表达意图”的程序性知识目标;课例二的教师“照本宣科”,完完整整地依据教材的内容及其呈现序列来实施教学,没有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相应处理。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益的直接因素,而教师对二者的选择是基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因此,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因素。本课例的学情: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Word软件,他们具有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编排操作的基础,基本掌握页面设置、正文格式设置、图文混排等操作,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排版。但是,学生对如何根据任务的要求,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文本呈现方式、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缺乏足够的经验。即对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而且,学生必须通过变式练习才可能获得“解决问题”这一类型的程序性知识。另外,有部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不熟练。依据学情,该课题教学要突破的难点即“如何根据任务的要求,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文本呈现方式,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该难点属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因此,学生是否掌握了程序性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才能判断。课例一虽然以作品制作的操作实践活动为主线,但在“范例展示”的环节,教师没有对范例作表达方式特点分析,学生无法从范例观摩中理解如何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或照着范例呈现方式进行编辑排版,或盲目选择表达形式,教学效果不到位。所以当作品展示时,学生也没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说出版面设计的理由及表达效果的优势。随后教师的总结也无法落实根据具体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的目标。课例二课堂效益低下的原因是没有依据学情提供足够的变式练习。教材内容的呈现序列是为了让学生先理解和掌握有关常见文本加工的流程,使有关程序性知识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原有命题网络,再通过日后的变式练习,使命题转化为产生式系统。而课例二的变式练习并不足以让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产生。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依据学情,课例一的教学过程可作以下修改。

(1)实例示范:学生观摩他人艺术节邀请函、研究论文作品;解析其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分析成熟作品中是如何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

(2)创设任务情境:学校要举办艺术节,现要向兄弟学校的同学、老师发艺术节邀请函,还要向家长、社区养老院的老人发艺术节邀请函。请一、二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同学的邀请函,三、四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兄弟学校老师的邀请函,五、六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家长的邀请函,七、八组负责设计制作邀请社区养老院的老人的邀请函。

(3)小组作品展示:展示过程讲述小组如何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分析接受方的特点、选择信息表达的方式,并阐述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

(4)师生归纳小结:归纳信息表达的相关原则以及信息加工方法。

(5)创设任务二情境(知识巩固应用):学校计划举办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现将你们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报告文本根据需要重新进行编辑排版,符合阅读对象特征及应用场合。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三心一本”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子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说明反思问题古而有之,是教育的重要思想方法。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十余年,先后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从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期间与同行、学生不断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深刻体会到反思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不断地反思和探讨,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利用“三心一本”解决问题。

一、耐心教学

1.耐心引导学生学习,塑造学生意志品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必然不断遭遇挫折而产生疑问。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多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只有经历过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能经受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通过数学学习的挫折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学中不具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

2.耐心辅导学生,注意培优扶困。教学上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客观而又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既要关注优秀生,又要关注学困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既保护中等的学生,又兼顾两头的学生。对待学优生及学困生,特别给予关注,多提问、多督促,让他们多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做课堂练习时,及时发现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使他们各自尽情发挥、各得其所,学优生能够更上一层楼,向更高峰迈进;学困生也能够循序渐进,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和掌握。以鼓励、欣赏、激励的方法,肯定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3.耐心答疑释惑,培养好问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刁难偏怪的问题,切勿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要在答疑上舍得多下工夫,多投入精力释惑,耐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的良好习惯。

二、爱心教学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和学生相处中,老师与学生真诚相待,给学生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笑脸,多一点耐心,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则会“亲其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一点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获得做题的成功,多一点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则会信其道,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学会”为“会学”、变“会学”为“乐学”。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三、细心教学

粗心、大意、马虎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常见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教师治学严谨,做好示范和表率。课堂上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中的字迹、符号,必须规范、整洁,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品质。

2.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总结归类。如: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3.培养学生勤于验证的习惯。做完问题之后要把所得结果代入原问题,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解题的思路、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注意隐含条件、是否全面周到。

4.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是数学学习的“陷阱”,教师要经常性地强调,提出要求,防止学生再次“上当受骗”,才能使学生形成细心的、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务本教学

身为教师,必须要务本求实,做到三个为本。

1.以德为本,修身立德。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对教师的要求是立师德,“立德”对学生的要求是立学德。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在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核心。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急不可待地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忽略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无形中就偏离了教学之本。

3.以教材为本。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一教学理念不是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认为教材是可有可无,有的课堂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课堂甚至整节课始终根本见不到有教材。这种脱离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又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

总之,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正如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数学教学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任重道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对学生认真负责,对自己细心严谨,务本求实,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使命,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开展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中学数学,2003,(8).

[2]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方法;理念意识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新课标》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

然而,一直以来,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成了传授科学知识的道具和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这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意识

(一)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教师创新的欲望和信念,其核心是自我批判的意识,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勇于立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主要包括:①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例如,对教材内容的解构与重组;对概念、命题赋予不同的现实模型或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例题、习题的改造与扩无等,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②教学模式构建的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更注意综合一些教学模式,创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③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④教育技术的创新,主要是多媒体的合理组合,课件编制更富创意等。

(三)主体意识。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又如何呢?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需要。可见,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

(四)反思意识。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反思意识是教师自觉产生对自己的活动目的、活动计划、活动纂略、活动过程及活动评价的反思欲望和信念。

反思不是单纯的事后行为,还包括事前和过程中的反思。首先,要对教学目的进行反思。数学知识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等,都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其次,要对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及教学策略的选择进行反思。反思知识展示的顺序是否合理;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例题与习题的搭配是否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采用的媒体是否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学程序;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教学策略等等。第三,教学实施后的反思。主要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反思,如何改进教学设计的反思。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

(一)注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问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第6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初中历史.实践探索.

Abstract: "Reflective Teaching" is the late 1990s, began to be educators in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one of the ways is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reflective teaching is necessary.

Keywords: reflective teaching middle school history.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每个人都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同时又对这些经验深信不疑。那是因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思想,时常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行动。社会群体的成员拥有的信念和态度代表了他们的文化系统,反过来又体现于他们的行动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教学,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对教师而言,他们是“朴素”的教育实践家,他们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这种观念教师的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倡导初中历史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转变历史教师教学的观念。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教师教育行为只是沧海一粟,我们看不见得隐藏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之下的那一大片就是教师教育观念,“所谓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师教育教学情景与教育教学历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与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且信以为真的观点,他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生活经验,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指引着教师的反思与行为。教师观念不但影响着教师的知觉与判断,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而且还影响着教师行为,他们往往是内隐的,未被意识到的。”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初中历史教师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反思自己的内隐的未意识到的观念,重构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会给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进步。教育观念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它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学习观、教学观、自我发展观等。“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尽管教师对此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当教师学习、尝试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时,原有的观念就可能成为“过滤”新观念的篦子,拒绝更新新观念也拒绝从学习中获得成长。” 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具有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教育观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具有较高层次,因此说,转变教师观念是对教师一种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是教师角色转化的前提。传统的教育认为教师只是讲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学知识。这种观点严重的影响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互动。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教法的不断创新,都是依靠教师来实现的。假如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不更新,那么各种改革都走形式,毫无实际意义。

第二,教育观念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代相吻合,是时代对教师树立正确观念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教师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代背景相吻合,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完善、发展和巩固,为反思型教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被认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总结教育改革经验是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或‘违背教师意愿’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涉及教师知识、信念、观点、态度、行为和兴趣的各因素的变化,而教师信念又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统摄着教师的其他方面的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思想的转变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运用反思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二. 倡导反思型教师

从杜威的观点中,我们理解为:反思型教师对课堂中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能够连续不断地思考课堂问题,追求更好的教法和课堂管理方法,他们还关心自己的课堂效果能否给学生带来哪些利益;同时反思型教师还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比较重视,他们知道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学习条件和环境是有区别的。职称表反思型教师拥有一种良好的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各方的意见,甚至承认存在错误的可能。反思型教师对信息的收集有自己的权衡标准和判断决策标准。而传统教师型教师对课堂和学生问题思考的较少,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但他们只局限于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同样,他们对理论的东西几乎不关心,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传统型教师往往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有时候他们也想创新,但考虑的较浅,不注重价值;他们有时也收集一些信息,结果是固守结论,机械行事,不会理性的判断。

第7篇

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是指在完成一项知识的学习后,从各个角度和层次对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创新思维,完善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掌握学科规律,发现学科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知识方法的迁移,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对学习的反思既是积极性较强的思维活动与探究行为,也是考察 、探究和再创造的过程之一。因此,学习反思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二、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反思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深化知识和发展潜能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的认知,是从最初对知识的熟悉、复制和深化开始,再到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理解,从而把思考方式融入个人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中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简单的全盘接收。正是反思,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化为主动的参与主体。同时,反思所具有的特点也可以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良好效果。

1.整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其实,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一方面,学习不仅是对课本新的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对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分析,其中包括检验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活动,不断地加强自己对新知识的体会,通过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唤醒,加强记忆,从而逐步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2.形成学习的概括能力

在化学学习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避免学生对各个知识节点形成假性理解。一般来说,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的形式去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考察有关化学现象,概括出其中蕴涵有科学道理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学科探究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知识,掌握具体问题的解法,形成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培养质疑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也曾强调,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做“学问”。所谓“学问”,就是不但要学,还要会问,可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反思,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并最终发现问题的其他侧面。因此说,学会反思和通过反思提出新的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思维上更具有创造性。

4.产生丰富的联想,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这并不是悖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丰富的类比和联想,使知识实现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有可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和勇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反思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对反思感兴趣呢?答案就是,教师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不同事例,比如一些科学家因反思发现问题,进一步研究后取得成功的实例。例如,瑞利研究氮气的密度时,经过反思发现氩;波义耳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经过反思发现酸碱指示剂等。这些生动的例子,使学生感到从反思引出的发明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反思其实是处处可有的,反思更加是人人可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开展经常性的、分层次的多种反思竞赛活动,从而多方面地激发学生反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指导学生反思的行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目标明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以便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平时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把常规的“分析-讲解”,转换为“分析-讲解-反思”模式,或者是“分析-反思-讲解”等形式,只要能促成学生反思就行。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反思,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课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后的反思,不拘泥于某一种思维方式,要开拓思想,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3.反思思维的训练

学习是思维的体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反思活动,注重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奠定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进行一定的反思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必要手段。如在学习酸的通性时,学生已学过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这时可让学生反思这两种酸的化学性质,在反思中归纳,在反思中迁移,轻而易举地归纳出酸的通性。同时,学生也体会到

了反思的优势,从而乐于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另外,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多种基本的反思方法,比如对比法、回顾法等。与此同时,对学生辅之以常用的质疑法讲座,让他们学会质疑,从而可以以提问为先导展开反思。

4.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中处处可以反思,如学完新知识后,可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做完题后,可反思:本题用了哪个知识点?切入点在哪儿?……一单元结束后,可反思:是否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有何得失?有了这样的反思,对新旧知识的认识、运用、把握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进而深化理解。

四、 反思效果的客观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主体是教师,并且评价方式单一,这显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即便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评价的方法之一。这种即时互动的评价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1)及时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分析问题的本身,还要即时分析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其解决问题的态度、表述观点的方式和表达的效果等各个方面,做出及时的、客观的评价。如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评价他的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充分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等,也可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学习表现、解题方法进行反思互评,由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2)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时,我们一般会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或者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体会”,请学生反思。这样的反思,不仅回归知识本身,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总结,更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

第8篇

这个月主要进行了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教学,中间历经了期中考、校运会等。

有关必修1最后一章函数的应用主要突出了应用,教材通过对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学习,解决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奖金的分配方案问题、投资分析问题、计算机病毒传染问题,人口增长问题中有关的运动问题,销售量问题、体重身高分析问题、考古问题等等,紧紧把握了课标的要求,将具体要求很好的落实到了教材的实际内容当中,通过大量丰富有趣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积极性。在必修2的空间几何体中,教材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多涌现概念使学生难以理解望而生畏的局面,采用针对具体的空间几何体来认识其结构、特征,再通过解决有关比较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自然的形成有关的概念,这样便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辩别,更注重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现实化、大众化。另外,通过从简单几何体的结构到画出比较简单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真正体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数学也是科学严谨的,具有很强的逻辑理性的,重基础并不等于不讲严谨。

另外,觉得对学生的要求是得过高,应该要切合学生实际来要求。教材的部分地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过高,例题与习题脱节,有些题目上升的梯度太大,使教学不易进行,导致或多或少的用拖延课时来弥补的状况。

最后希望加强对新增内容的教学指导,现在,对于新课程我们都处于摸索状况,对新增内容不能很好的把握。因为这些内容有的接触很少,有的内容教师自己都没学过,所以希望教材中能努力的澄清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尽量帮助一线教师领导悟教材的意图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更加广泛,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