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30 16:06: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教育的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首先,家长跟着陪读,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思想。课堂听讲易于思想溜号,注意力难于集中,反正回家父母会再讲一遍;题目不会做,反正有父母帮忙;作业完了,也无需检查,反正有父母把关。无疑,这些都不利于孩子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由于受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教育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局限,辅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学校老师所授内容有所出入甚至相悖的境况,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不少疑虑和困惑,使他们无所适从,往后对老师或父母所讲知识常会持不信任态度,久而久之削弱孩子的求知欲。
再次,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刚上小学辅导起来不太费劲,可一到高年级就逐渐感到不好对付,力不从心了。确实,家长即使受过高等教育,要全面辅导初中的学习课程,也得自己预先啃一遍,否则也难于胜任,更何况大多是中等文化水准的家长王可见,陪读得不偿失,并非是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上策。
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卒中,是突然发生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脑病等,多见于老年人[1] 。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再发率高、致残率也高。卒中12679例中残疾者9659例(76. 2 %) ,说明卒中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威胁大[2] 。卒中病人经医院治疗脱离危险后,其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目前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及国人的经济水平来看,要想去医院度过漫长的康复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将转向家庭治疗及康复,使卒中病人早日康复就成为社区护士及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帮助卒中病人及家人能更好地配合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开展社区、家庭方面的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很有必要,具有可行性。
1 健康教育的目的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并不懂得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对其治疗的紧迫性。许多因素延误卒中患者到医院进一步的治疗。例如,患者及其家庭对卒中的认识缺乏;不愿意寻求医疗帮助;医疗机构的错误诊断;家庭医生或医务人员把卒中当作非急症或重视不够等。因此,在普通人群中对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宣传十分重要,要使人们认识到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通过无线电广播、电视采访、报刊文章、康复医师举办的讲座等方式,使普通人了解到卒中的临床症状、医疗干预的紧迫性、了解急救转移帮助机构到专科医院予以系统治疗的重要性。
2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个体化原则:由社区护士每周上门访视1 次,了解危险因素的改变情况,因人而异地制订康复方案,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病情、生活习惯和爱好等。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学习适应和训练适应机制。持之以恒原则:训练效应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训练效果的维持同样需要长期的锻炼。兴趣性原则:兴趣可以提高病人参与坚持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与顺应性。全面性原则:将人作为整体全面看待。
根据我们的经验,进行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树立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对自己和他人内心的关爱,促动患者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健康的意识与动机非常重要。第二,要有改变生活方式的行动。现在,随着生活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已经了解哪些行为不利于健康,关键是没有改变不良行为的行动。多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吸烟、大量饮酒有害健康,但真正干预不良生活方式的行动显得不足。健康教育中,行动更重要。我们应制定完整的卫生宣教、咨询计划,使患者及其家人主动地参加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地控制危险因素的活动中,即残疾的预防(特别是二级预防)这也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
3 健康教育内容
机构康复的健康教育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即已开始,教育对象为患者家属和照顾者以及患者本人。不论是在机构康复还是在社区康复中,开展健康教育都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社区、家庭康复中的健康教育应当安排的是一个完整的宣教咨询计划。这个计划既要针对患者,也要针对患者家庭成员、亲戚、好友和日常照顾者(如保姆等)。
3.1 脑卒中患者的预防性康复
改善患者健康教育状况的教育咨询是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得正确的脑卒中康复知识与技能、确保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患者最终不是死于脑卒中,而是死于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例如:泌尿系感染、吸入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脑卒中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在回家之后仍然有可能反复,特别是在那些病情较重、具有 严重残疾的患者,因此,应教育患者家属,当患者在社区和家庭中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的症状时,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收住院治疗。还应给病人及其家属讲解中风病发生、发展有关的因素,导致中风的诱发因素等,让患者学会如何自我控制和预防,会降低中风的再发率。
3.2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包括:饮食的安全、使用物品的安全、用药的安全等许多方面,其中脑卒中患者活动时的安全应该作为一项重点教育内容。家庭康复中我们鼓励患者站立、行走活动的同时增加了跌倒的危险。例如为了预防跌倒,需要教会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一些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如仔细选择和使用辅助的康复器材、安排简化日常生活、活动的各种措施、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改善姿势的控制。改善生活设施,教会家属对家庭进行些改造,如铺平地面、取消门槛、增强光线等,以预防绊倒,在洗澡间铺上防滑的地面也可以大大减少跌倒的危险,增加日常生活活动的安全性。
3.3 肢体功能锻炼
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时间长,易造成患者患肢关节僵硬。家属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鼓励并协助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和推拿按摩等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方面,原则是上肢多锻炼伸肌,下肢多锻炼屈肌,从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功能锻炼贵在持之以恒,动静结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家属及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在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训练,切忌过早步行。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法。如对于肌张力能较低的患者,主要以被动活动为主,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早期诱发肢体的主动性活动。当患者的肌张力增高时,对发生痉挛的肢体关节进行手法牵拉,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应少做可能加重痉挛的动作。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家属要引导患者与懒惰抗争,给家属讲解在神经恢复过程中按摩、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维持运动器官的生理刺激的重要性。还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督促患者锻炼,如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每天在床上做Bobath握手和搭桥运动,每日数次,每次5min,肢体功能障碍较轻者,在晨间餐后练步,每次30min,以后逐渐延长。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选择不同的形式,如训练平衡时,可采用扔球或套圈的方式,或拿患者感兴趣的物体放在地板或桌面上让患者去取,还可鼓励患者多玩健身球、握力计、跳珠、下棋、画画、剪纸等锻炼其精细动作,恢复其力量及灵活性,功能障碍轻微者,早晚进行太极拳、气功、体操等锻炼。
3.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患者出院后,除了肢体功能的锻炼,也要重视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移动动作、饮食、更衣、整容、入浴、个人卫生、蹲厕动作等的训练,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家属及其护理人员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耐心的指导和协助病人,给病人以充分完成动作的时间,并督促其动作的正确性。
特别在最初训练时,社区护士或家属可给予一定指导,
少给以辅助,尽量让病人独立完成动作。如指导病人:指并拢,稍屈曲,指端仅稍用力压按,手腕完全伸直,用前臂承受碗的重量;用手掌托持壶柄倒水,手腕及指关节负担均可减轻;将毛巾套在水龙头上,顺拇指方向拧转,可防止腕关节过度偏曲。家务活动训练,包括烹调、洗熨衣服、家电的使用、打扫卫生、养育子女、上街购物、必要的社交活动等。具体实施时,要根据病人的功能障碍程度、家庭状况、生活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也可采取“布置作业”的方法,如洗手、解系钮扣等,每日数次,每次5min。训练时,要引发病人的兴趣,形式多样,进行持久作业,达到增进全身耐力的目的。
3.5 言语训练
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在医院的语言治疗时间较短,因此语言治疗应延续至日常生活中,家属及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可让患者做头、颈、肩部的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和发音训练,以及口颜面功能训练。家属及其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每天重复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语并重复做示范。一边讲实物名称、用途, 一边拿实物边用边给病人看, 让其跟着说。同时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 如你好、坐、上、下、来、去等并配合动作。或教会其使用日常生活用品, 如毛巾、牙刷、衣、鞋等, 每天坚持30分钟。家属要劝其慢慢讲话,或多听收音机,多读书、报纸等,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
3.6 饮食方法
卒中病人在饮食方法要求尤为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3] 。应吃低脂肪、高蛋白和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病人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3 g,每天早晚各饮用适量的淡盐水,以便稀释血液,防止或减缓血栓的再度形成,同时还可以达到易于通便的效果。
3.7 其他
和睦家庭环境对长期致残病人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成员应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多与病人交谈,可做一些身体接触性的慰抚与按摩,消除病人的孤独、紧张与顾虑。家属应尽量为病人着想,保持室内的整齐、清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绿化有利于卒中病人的康复。
4 社区护士对卒中致残病人家庭康复的重要作用
目前,从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及国人的经济水平来看,要想去医院度过漫长的康复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将转向家庭治疗及康复,使卒中病人早日康复就成为社区护士及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对社区护士较为熟悉,易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虽说康复治疗的一些操作简单易学,但仍需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其锻炼,而社区护士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可经常督促病人坚持进行有效的活动,同时也能注意病人心理上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更有利于病人健康恢复[4]。
参考文献
[1] 金家贵,郑志城,李发中等. 全科医生手册[M]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78.
[2] 尹宝山,王耀山. 脑卒中的康复[J] . 保健医学杂志,2002 ,4(2) :70.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以《爸爸去哪了》掀起的亲子节目热潮,本文通过浅析亲子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并结合儿童好模范,做父母要以身作则,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范;游戏式的教育法和父母应当同孩子做伴侣的教育理念,对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具有普实意义。
关键词 :亲子节目 家庭教育 启示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引自韩国MBC的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全新的综艺节目,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了》呈现荧幕,给千家万户带来喜悦和欢乐,全国各地一发掀起各种亲子互动节目,这种亲子热的节目背后引发了我们对于家庭教育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儿童的健康成长牵系着家庭的和谐,更牵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此要积极加强和推进家庭教育,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子女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升国民素质。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了》热播之后,2014年亲子节目数量或达到24档之多。《爸爸去哪儿了》的热播一下炒热了亲子节目市场,随后湖南卫视《奇妙的朋友》、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星星知我心》和《爸爸回来了》、陕西卫视《好爸爸坏爸爸》、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的》、广西卫视《大梦想秀》等多台节目开播。这些节目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明星与子女的普通情感生活,让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依恋是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儿童与其父母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是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是情感状态。亲子节目的活动让孩子们获得一种安全性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节目的视角可以看出当下家庭教育对于子女关爱的缺失,反之这些节目的兴起符合了当下父母与子女心理需求以及对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
1.亲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吻合儿童的心理
亲子节目与以往的不同是不再是舞台上的展现,而是将明星与孩子一起以旅行的体验方式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中,明星老爸像普通人一样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通过记录72个小时真实的生活状态来看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发观众的话题和讨论,以观众亲身经历的家庭亲子关系而引起共鸣。在形式上突破了以往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了》以明星和孩子的乡村生活体验方式展现了亲子之间更加丰富的情感,比如《老爸老妈看我的》虽然也有室内和外景拍摄,也有嘉宾的参加,但是只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切节目的任务,回到室内嘉宾会和主持人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在形式上表现了一种教育点评式的娱乐节目,发表一些教育意义的观点和看法。而《爸爸去哪了》通过明星老爸和孩子的生活与互动,与孩子们在一起交流和沟通,让亲子间的情感更加亲密展现,也让观众们对明星教育孩子的方法产生兴趣,在户外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我的本性的流露展现了孩子的天性。这是吻合了儿童喜欢野外生活、好模范游戏和合群的心理,能积极激发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因此,引发父母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
(1)儿童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儿童是好动的,喜欢东摸西碰碰,若要让其静坐着而手脚不动是很困难的。大多数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欢天喜地,终日在家里就闷闷不乐。有许多孩子哭的原因虽然不一,但是不能到外边去看看玩玩,也是一种大原因。做父母的不揣摸孩子的原因,只一味地去说他、去骂他,那真是冤枉极了。不过儿童的野外生活须以他们的年龄为断,年龄较大的儿童,我们可以带他们到户外采集标本,举行旅行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身体,以愉快他们的身体,使他们无形中得到许多好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了》选取4~6岁的孩子与父亲野外生存真实情感的生活体验,符合了这个年龄段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性的。相比国内之前的真人秀节目,都是在台上的表演技能的展现,并没有像《爸爸去哪了》那样室外拍摄以明星亲子间的真实生活状态,第一季共十二期,选择不同地域的外景生存体验拍摄,形式相对于《老爸老妈看我的》而言不是由孩子单独去完成任务,而是通过父亲与子女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在任务的过程的真实状态中看明星父亲如何照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些形式更加真实、生动吸引了观众。以一种反向的思维节目内容形式受到父母的喜爱,让父母重新来审视对于自己子女的家庭教育。
(2)儿童是好模范、游戏的
《爸爸去哪了》以明星亲子间的户外游戏的生存考验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反应了儿童是喜欢模仿和富有学习性的,他们要尝试成人正在做的事,喜好模仿父母的动作方式,学习社会上流行时髦语言等,这些都体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提出主导活动类型:“认为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掌握符号技能,发展想象力,了解成人活动的一般意义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向往有社会意义的和能到社会评价的活动,说明了他们有了初步接受教学的准备。”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动机四个阶段。儿童可以说是生来是好动、好模范的,到了4~6岁他们的模范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什么娶亲、什么出殡等,游戏动作也比从前也就繁多,喜欢玩些竞争性的游戏。《爸爸去哪了》通过明星爸爸与孩子们的找食材、捕鱼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生活场景中寻找到童真的乐趣,不时扮演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模范各种搞笑的萌态表情,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父爱的力量和温暖。
(3)儿童是喜欢合群的
凡人都喜欢群居,幼小的婴儿,离群独居,就会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喜欢结队成群的游玩。假设此时没有伴侣游玩,他一定要觉得孤苦不堪了。有时候还要发生想象的伴侣,他同这个想象的伴侣一同游玩,一同起居,一同饮食,那就不致孤苦。《爸爸去哪了》第一季中经过几次的拍摄接触相互了解后,Kimi、天天、石头、欣仪、Angela每次村长安排任务时,都会寻找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完成任务,从中他们有分歧也有嬉闹,正是这个年龄段儿童内在的心理特征最本质的展现。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爸爸去哪了》通过五个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和活动,让他们在自己生活中重要的同伴关系得到发展。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五个小伙伴们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同样可以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他们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从而使他们社会性发展更加的和谐。
2.亲子节目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2.1儿童好模范,做父母要以身作则,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范
儿童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儿童的动作和游戏。儿童的心智还处在形成过程中,对于善恶观念很薄弱,普通知识很肤浅,对于模范的事物,是毫不加选择的。因此,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是能影响小孩子的,他看了听了之后,或立刻就要去做做看,说说看,或到了后来才做出来、说出来。父母要事事以身作则,处处留心孩子所处的环境。父母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父母要寻找适宜的伴侣是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可以利用好群的心理教育孩子,父母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小朋友,应给他们驯良的动物如猫、狗等做他们的伴侣,再给他们小娃娃之类以聊聊他们的寂寞。这样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2.2游戏式的教育法
儿童是喜欢游戏的,做父母的利用这种心理,以游戏式的方法去教育他,他就没有不听你的话了。例如教育家陈鹤琴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中这样写到:“看到一鸣本来是要硬坐摇椅的,现在一听见我一、二、三叫着,就很高兴地爬起来了;他本来不喜欢去睡觉的,现在听见他母亲嗨嗬、嗨嗬地叫着,就愿意去睡觉了。倘使他不肯爬出摇椅子的时候,我不以这种方式去引诱他,他想他固然不敢违背我,但是他的心里一定不是很高兴;倘使他不肯去睡觉的时候,他母亲不去引诱他,而去骂他打他,他固然没有能力抵抗,但是他这一夜,一定要做出许多噩梦来。”因此以游戏式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使得孩子更加听话,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家庭就更加和睦。
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其每一方面的发展又含有众多的内容,可以说囊括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有计划的影响过程,通过体、智、德、美各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只不过游戏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和教育的结果都是儿童的发展。其次,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在游戏的自发探索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创造表现过程中所涉及的想象、构思操作,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动作技能、大小肌肉的平衡协调力,游戏规则的内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和用规则进行的同伴协作交往等等,正是体、智、德、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对应于教育领域的游戏形式:更多体现造型想象的结构游戏(与美育有关),更多体现大肌肉动作技能的运动性游戏(与体育有关),更多体现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性装扮游戏(与德育有关),更多体现手脑并用和解题能力的智力游戏(与智育有关)。也许正是游戏内容与教育内容的这种一致性,才有游戏服务于教育的可能性。
2.3父母应当同孩子做伴侣
父母同孩子做伴侣,常常就没有隔膜。做父母的知道孩子的性情,孩子也知道父母的性情,彼此就发生适当的反应,不会有恶感的发生。其次,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可以知道,就可以教育他,而孩子因为爱父母或怕父母的缘故,就能听父母的话而改他不好的行为。最后,孩子知识很缺乏,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同他做伴侣可以灌输给他一点知识,孩子就会在知识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快乐。
《爸爸去哪了》节目中通过爸爸们对孩子们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了父母这条路任重道远,需要每个家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尊重内心最善良的东西,听到孩子内心深处最质朴的声音。了解孩子发展的每个敏感期,以促进孩子个体化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农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3%,比1980年的降低了20个百分点[4]。这表明人们的收入除了用于必须的日常支出外,还有较多份额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投资。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发达,投资渠道多元。广东居民的投资对象从简单银行储蓄扩大到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也扩展到房地产、教育和医疗保险等领域。自1994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粤”战略以来,广东的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增速减缓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的绝对数量虽有提高,但相对数量不高,且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表1和图1)。在1995-2009年期间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额均维持在每年300元左右,2009年的支出额为296.7元,远远低于同期发达省市人均教育支出额800元左右的水平,甚至还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偏低,其支出形成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1.2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农村居民自2000年以来的教育文化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4以来下降更为迅速,至2009年教育等支出占比仅为5.9%,大致回落到1991年的相对水平。从整体上看,广东比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都要低。2000-2009年江苏、浙江农村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年均值分别为12.9%、l1.5%,同期广东的这一指标值仅为8.8%。显然,在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原本不高的广东农村教育支出占比反而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因为它将影响广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2文献综述及其评论
2.1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通过刻画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深入剖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性,如刘晔等利用1996-200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中东西不同地区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而郭庆旺等通过构建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揭示不同公共教育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促进作用。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p,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隋。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学者们选取的样本、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存在差异,但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即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发展滞后将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因此,各地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注重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2.2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认可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点自然就落在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总量的增加上,而家庭教育投资支出与收入密切相关。多数学者从居民收入或消费结构视角分析研究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杨明等n基于广东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对教育的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相应增长,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越大。而罗楚亮等p从教育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提出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教育支出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由此可见,学者对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2.3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研究
关于教育投资比例的研究则聚焦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增加上。当前研究多从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收费的快速增长等视角给出了教育支出占比增加的解析。如杨汝岱等口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造成家庭教育支出大幅上升,也改变了家庭对于未来教育支出的预期,导致居民消费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上升。任兆璋等运用动态消费模型对广州市1993-2000年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支出比例均在12%以上,且呈递增趋势。显然,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预测的教育支出占比的增长趋势与现实严重不符,亦难以解析当前教育投资支出占比出现下降的趋势。
总之,学者们对于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原因及其趋势判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性、以及区域间支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等领域,而近年来少有学者关注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事实上,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重心都放在家庭教育投资绝对量的增加上,而很少有文献提及教育支出的占比下降问题,其深层原因更是难以得到关注。尽管有些研究涉及到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政府教育支出的关系问题,但从时间上看还需进一步跟进,应分析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此,笔者拟对198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变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纳入通货膨胀和居民的居住支出等因素,解析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成因,以此对近年来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额减少及政府教育支出等公共政策作更深入的反省。
3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到的因素有:政府教育支出、家庭收入、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教育需求等,而较少关注到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的挤占以及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而由于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难以计量,笔者主要分析家庭人均纯收入、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和政府教育支出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3.1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是人均纯收入的函数。随着广东省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虽然物价指数也在增长,但名义收入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明显,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效应的影响也相应提高;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居住、医疗、教育等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家庭支出的各个方面并不同步增长,有快有慢。2004-2008年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9.6%,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6.9元,实际增长了10.7%t。而同期教育支出增长却十分缓慢,因而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出现下降现象。从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用于家庭必需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比较大。农村居民在收入的绝对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消费支出对家庭的必需消费支出有较大挤占影响,另外教育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因而虽然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具有累退性质,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总消费支出额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却越低。
3.2通货膨胀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教育投资建立在家庭教育支出上,而教育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一部分。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影响其消费支出结构,并且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加速通货膨胀。为避免通货膨胀时的货币贬值,居民很容易受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而加大当期的消费支出。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上升,教育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大,教育支出产生的收益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见效,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因此,在一定的时段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减小。相反,在通货紧缩时,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选择减少即期消费。由于教育支出的远期收益大,且教育支出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家庭在通货紧缩时一般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支出占比也相应上升。
3.3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房价上涨过快,致使居民的居住支出上升较快。2006年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在政府的诱导下,农民将大部分收入投资于住房。这改变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居民的教育支出。广东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较快。广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占比在2008年达到20%,即使2009年的居住消费支出比2008年的下降了约1.9%,居住支出占比仍达l8.8%,比2000年的14.3%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形下,如果住房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收入增速,住房支出势必挤占居民的其他支出,尤其挤占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教育支出。200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居住支出与教育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比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41。
3.4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双向影响
从全社会来看,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正外部性。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政府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免、对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大力整治等,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直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支出,从总量上提高教育的支出水平。政府教育支出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明显的收入效应。这是因为政府教育支出有效降低了家庭相关支出成本,相当于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居民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教育支出,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然而,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可能弱于替代效应。由于政府教育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现象n,政府教育支出增长的替代效应明显,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弱化,加上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居民将更多的收入投资于其他领域,以致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伴随政府教育支出的增加而下降。
4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计量分析
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人均纯收入、政府教育支出、家庭居住支出、通货膨胀和广东人讲实际的文化等因素影响。
4.1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模型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的教育支出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教育支出额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且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支出额的增长幅度越小”1。笔者以广东农村居民家庭相关数据做计量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量时,教育支出额反而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以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为因变量(.,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神进行分析(其中0),有二次函数模型(1)通过检验。y=O.171.827~10|x2—8O(1)t(11.4)(-8.1)(一3.5)其中.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程拟合优度达到93.3%。对模型(1)两边求倒数,得教育支出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3.7×10一x+O.17,令dy/dx=0,得x=4679.8,也就是说家庭人均纯收入约等于4680元时,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达到最高。x<4680元时,dy/dx>O,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当收入超过4680元时,dy/dx<O,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着收入提高而下降。这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可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增加旅游支出等。广东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已经达到4690元,此时的教育支出达到最大值;2005年以后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支出有所减少。由d2y/dx:<O可知,居民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教育投资的支出弹性有差异,这与广东省农村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支出现状相吻合。
4.2模型修正
模型(1)主要考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忽略了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同比增速甚至达到47%t43。政府的教育支出可能影响家庭的教育支出。引入政府教育支出变量,对模型(1)进行修正,得到模型(2):y=O.122x,一0.657一37.58(2)t(17.39)(一10.83)(-2.56)其中,,表示家庭教育支出,噩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X2表示人均政府教育支出,f检验均通过,方程拟合度达96%,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从方程(2)的系数可以看出,系数为正,即政府投资支出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增加12%。同理,系数为负,即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政府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减少66%左右。2000年以前,由于家庭人均纯收入不高,但增长较快,此时政府教育支出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突出。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增长很快,由于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和体制不够完善,其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不显著,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较慢,且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
4.3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计量模型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不仅总量增长缓慢,而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比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多学者采用最为成熟的AIDS模型研究居民消费行为,该模型是1980年由Deaton和Muellbauer引入价格因素创建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n,其线性形式为:wf=+In(y/p)+:),1np.,,其中V,6代表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p是价格指数,Y是总的消费支出,是某消费品价格。由于教育消费支出的价格不易量化,故不考虑价格因素,而以Working—Leser模型分析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n“。多数学者用此模型描述商品的消费份额关于总消费支出对数的函数关系,即线性恩格尔曲线函数。Working(1943)t”和Leser(1941)t的经验研究表明:商品支出份额和总消费支出对数之间的线性函数形式对许多经济和时间区间数据都拟合得比较好,实证文献将Working.Leser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即w:a+lny,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现将这一模型改进,得到半对数线性模型:w=3.0261ny-O.009~5.272(3)t(11.8)(一7.7)(-4.1)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c表示政府人均教育支出,模型拟合度为89.5%,检验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6<0.001。模型(3)中家庭教育支出对数lny的系数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与家庭教育支出额呈正相关关系。显而易见,家庭教育支出增多,其在总支出所占比例就增大: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其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就随之下降。结合模型(1)和(2)的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即是说,广东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额减少,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就下降。模型(3)中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的c系数显示,政府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模型(2)的分析结论一致。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这是当前政府教育支出体制和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已在前面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CPI的数据变化频繁,如采用年度数据计量,将带来极大的误差,因此,笔者不对通货膨胀影响广东农村居民教育支出进行计量分析。另外,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广东人讲实际、求实惠)等,由于难以定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影响,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只能是众多归因的部分解释。
5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笔者展开的探索性研究得出:当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680元后,教育支出增长缓慢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随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下降,且受通胀预期的影响;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弱化。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堪忧。为了顺利推进广东文化强省战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早日实现广东新农村与和谐广东的建设目标,广东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5.1妥善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
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农民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兼顾消费支出的短期与长期效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快完善教科文卫消费的配套设施,引导农民加强教育文化支出的意愿;合理诱导农民的住房消费观念,让农民知晓住房不是奢侈品,避免住房建设中的攀比现象;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推出农村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并进一步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愿意分配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支出。
5.2切实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适当控制通货膨胀的上升速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待遇;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创业,继续加大政府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u;政府应多管齐下,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投机,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真实收入,延缓家庭教育支出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拐点出现。
5.3完善政府的教育支出机制,发挥政府教育支出的乘数效应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教科文卫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教育支出的决策机制;改善政府的教育支出结构,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向农村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倾斜,提高教育质量,应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将重点投在改善师资水平和办学硬件设施上,显现政府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
关键词: 青春期家庭教育 亲子冲突 班主任 态度改变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子女互动共振的教育工程,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关系结构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顺利推进。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成功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取决于亲子之间的和谐互动,而在这和谐互动之中,班主任的有效指导与协调则是必不可少的剂,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家庭教育阶段,实现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适度参与和积极影响成为了家庭教育和谐施行的关键环节。
一、班主任对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
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全局的稳定。在这个子女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由认知、情感、行为与态度等不相容而导致的亲子冲突①常让家庭教育陷入无序的非实体化状态,据最新研究分析,青春期不仅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而且随着所处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冲突程度,如王云峰等在其《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②中就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详实的阐述。
家庭教育的无序非实体化状态一方面会导致家庭结构的“异化”,降低家庭对个体的支撑程度,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子女个体的人格完善、行为倾向、学习兴趣等,阻碍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家庭、学校、社会都会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青少年自杀犯罪的案例中,有很大部分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或者缺失导致的。因此,作为学生个体在学校成长发展的主要责任者――班主任而言,科学施行青春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的积极转化,努力促进亲子冲突管理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必要的,这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的必要举措。
二、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
作为班主任来说,客观分析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是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就目前学术研究而言,主要还是遵循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模式的趋势,即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及其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分析③,我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将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的“家长专制意志”和子女的独立价值选择。在青春期中,子女个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有不稳定性,但越来越突出自主性、独立性,而作为习惯为子女做主的家长,却仍然希望一如既往地以家长意志设计子女的发展路线。但由于受时代环境、教育水平和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意志与子女的观念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亲子之间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存在着分歧,甚至是南辕北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亲子间没有必要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尊重,就势必会引起父母家长意志和子女独立倾向的日益分离,而这种分离最后会形成亲子冲突,引起一系列其他亲子问题。
2.父母的严厉管教和子女的争锋相对。在许多家长的思想观念中,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的思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为了督促子女金榜提名,往往会从幼开始,就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强加给子女许多他们所认为的必要训练与经历,长期的被动选择不但会使子女形成强烈的压迫感,更会从本能上产生各种形式的抵制。而当这种压迫与抵制随着父母期望与子女表现差距的增加愈演愈烈时,特别是在子女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度落差很大的青春期,必然会致使亲子间关系的恶化、沟通的失效和亲情的淡化。
3.家庭结构的不完善和子女亲情的缺失。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将会影响子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在家庭结构不完善的条件下,很多个体往往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性格相对孤僻,处事相对偏激,而到青春期时,面对急剧的生理与心理变化,面对社会化的过程,这种孤僻、偏激会更加强烈,所承受的社会化压力会更大,因此,对家长意志的抵触与反抗会更加剧烈,亲子冲突的程度也会超出一般家庭。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尤其是对离异、单亲家庭结构对子女个体的影响方面④。
三、班主任对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态度改变策略
青春期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态度是决定其中所有环节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来说,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⑤,对个体行为表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冲突根源出发,科学利用态度改变理论,不失为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中另一蹊径。
1.宣传说服是前提。宣传就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即改变、巩固或加强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⑥。而在宣传说服的要素中,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血浓于水的亲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积极进行宣传说服。对学生家长来说,班主任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他们积极地沟通,充分利用他们周围的成功教育典范和他们的爱子之情,通过家校信息通、父母网络学堂、家庭教育展览、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其认识到亲子冲突的根源,学会尊重子女,学会无条件接受子女,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一种强制的压迫和因受压迫而感到的恐惧。对学生来说,班主任也需要通过一系列宣传途径,如阅读书刊、班级陈设、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父母无私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殷切期望,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和无条件接受父母。
2.实践参与是途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是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或是在活动中让他发挥自己的主动性”⑦。这些都是个人态度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理论上的说服宣传外,班主任还需要举办各种形式的亲子实践活动,诸如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换位表演、联欢活动等,培养他们的亲子协作关系,深化他们的认知、互信、互爱,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实现亲情的有效传递。
3.循序渐进是标尺。在态度改变理论中,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除了注重宣传说服、实践参与等方式之外,还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原先的态度立场与其后所要达到的态度改变之间的差距,在充分权衡这个差距的前提下,需要注重态度改变的循序渐进。在青春期的众多亲子冲突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问题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积累过程的,并非一蹴而就,面对亲子稳定和坚固的态度防线,班主任应从长计议,制定阶段性的持续指导计划,一步步深入亲子的内心,逐渐改变两者之间的对抗状态,而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首先通过感恩教育和促进父母家教方式的改变,缓和子女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其后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双方的心灵沟通,使双方都能感到对方的爱意,最后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对之前的指导进行巩固和反馈,及时引导双方消除在再沟通和再教育过程中的误区,进一步强化正在形成中的新态度。
4.群体规范是辅助。在著名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中,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而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则进一步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因此,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通过群体指导的方式,逐渐引导子女的心理倾向,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互助的形式,促进子女对父母态度的转变。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通过召开家长交流会、心理咨询会等形式,实现父母之间的群体讨论和经验分享,从而改变其原先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从内心中真正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5.有效沟通是关键。“沟通又叫通讯和联络,指的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意味着沟通双方分享经验、思想、感知和情感”⑧,因此,有效沟通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一环,而在所有青春期亲子冲突的根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双方的无效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猜忌,对子女行为解读的歪曲,逐渐形成了子女对父母的误解和恐惧,加剧了子女对父母的不信任态度,进而导致双方的信任危机,并引发了诸多亲子问题,因此,首先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是和谐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所谓的有效就是通过沟通我们要达到互知、互信,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积极搭建亲子间的沟通平台,让父母理解子女的内心,让子女体会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有这样,亲子之间才能找到和谐的共同点,也才能在这个共同点的基础上,实现家庭教育的和谐与共赢。
家庭之爱,需要亲子共同编制,和谐之爱,需要亲子共同支撑,班主任必须立足于这一点,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终落脚点,努力搭建家庭教育的有效平台,恰当运用宣传说服、实践参与、循序渐进、群体规范、有效沟通等态度改变策略,实现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干预,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注释:
①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②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③俞国良,周雪梅.青春期亲子冲突及其相关因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④关于具体研究的成果和动态,可参见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⑤⑥⑦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47-148,171,171.
⑧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224.
参考文献:
[1]吴晓义,杜金锋.管理心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4]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06:7.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 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在校学生家庭教育支出逐年攀升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1年对5000户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支出是北京市城镇居民在校学生家庭消费支出的重点,且支出额节节攀高。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为1171元,占消费性支出的5.3%,相当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其中,2058户有在校学生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为2199元,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6%,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9%,而2942户无在校学生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仅为280元,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0.8%,占消费支出的1.2%。从不同教育阶段看,家中有高中和中专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达10%,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3%,其次为初中组,教育支出分别占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9.4%和12.5%。
另外,通过对2008~2011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可知,在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下图可知,各类型在校学生家庭其教育支出都呈现出随时间而增长的态势。以初中组为例,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7.0%上升到2011年的9.4%,提高了2.4个百分点。而无在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0.8%下降至2011年的0.77%,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上学贵 “贵”在校外
教育支出的增加反映了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随着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加剧,几乎所有家庭都不遗余力地在子女教育方面加大投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各有特点,但校外培训班费用犹如一匹黑马,杀伤力强而有力。
学龄前儿童:培训班费成支出第一位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费用支出主要以托幼费和培训班费为主,仅此两项就占家庭教育费用支出的68.5%。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竞争的浪潮已经波及学龄前儿童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亲子班、早教班等名目繁多的培训班使学龄前儿童的人均培训班支出达834元,成为比托幼费还高的第一位支出,占有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费用支出的38.2%。
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高且逐年递增
城镇居民家庭对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教育支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杂费、书本费等各种接受义务教育所必需的费用。近年来,由于推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三免一补”政策,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义务教育学杂费明显降低;二是家庭为了让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而投入的兴趣班、课外辅导班、家教等辅导费用;三是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而缴纳的择校费等。第一部分可归入校内教育支出,后两部分归入校外教育支出。以小学组为例,2008年小学组的校外教育支出为771元,2011年升至1402元,三年间校外教育支出增长了81.8%。2008年,校外教育支出为校内教育支出的2.7倍,到2011年,增至13.4倍(见右表)。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远远高于校内支出,且校外教育支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中,自愿的或选择性的支出是主体,所谓“上学贵”确切地说应当是“贵”在校外而非校内,“贵”在家长为其子女进一步扩展知识、提高能力而“额外”支付的费用。但是这笔校外支出在众多家长看来又是必须的,因为它投入的成果是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
非义务教育阶段:培训班费、学杂费是“主力”
高中阶段,学杂费、培训班费和家教费是教育支出的主体,其中学杂费占家庭教育支出的21.3%,培训班费和家教费占48.1%,这三项支出占家庭教育支出近七成。到了大专及以上阶段,学杂费成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支出。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有在校学生的家庭中,大专及以上组的人均非义务教育学杂费高达763元,占整个家庭教育支出的四成以上。与高中教育阶段相比,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培训班支出并没有明显减少。2011年大专及以上家庭的培训班支出为427元,占教育费用支出的近四分之一。我们分析这是因为此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再有高考压力,但却有来自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为了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或继续出国深造,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马不停蹄地考雅思、托福、计算机等级等各种证书,使得大学生的培训班支出仍然不少。
教育支出 有钱才能玩得转吗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收入高低,家长都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但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低收入户的校外教育支出差别较大。
分收入组看,高收入家庭投入课外兴趣班、聘请家教等方面的费用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011年北京市20%高收入组的家教费和培训班费为838元,占20%高收入组家庭教育费用的一半;而20%低收入组的家庭家教费和培训班费为239元,与高收入家庭比,虽然绝对额低,但占家庭教育费用支出的比重也达38.2%。校外教育在教育费用中的比重随家庭收入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这进一步说明了家庭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投入的多少及投入去向。以家教费、培训班费、择校费、赞助费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支出受到了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并且成为家庭之间教育开支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成为低收入家庭拼不起却又不忍放弃的“奢侈品”。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