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1 06:54: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朱自清散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朱自清散文

第1篇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第2篇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美

一、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比如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三、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

四、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3]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选自《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3篇

朱自清散文能放能收,手法自如。对于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极其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在于他的“自由”与“随便”,但他的自由与随便是有严谨性的。

我们所熟悉的描写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背影》中的“背影”是整篇的“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了艺术上的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繁简有致、详略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排全文结构纵横交错的经纬,所以,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突出要表现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但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它的美变幻且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多样性。他从主题出发,在构思作品时,往往运用对立与统一的方法。他的作品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题材和主题也会因文而异,所以,呈现出来的作品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题材创造了不同的多样化的结构。

二、平时质朴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他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表现力。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会发现其言辞优美流畅,简洁朴素。其行文中并没有华丽的语句,取而代之的是质朴的语言基调。

在叙事散文中,作者能捕捉到生活事物中的细节。往往用平实、明净的白描式的语言进行创作,有些看起来不在意、不经心的话语,却成了作者传神的笔法,而不是对语言的细致雕琢和再加工。尤其是他在后期散文创作上的又一个特色。

如,在众所周知的《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全用了平实朴质的叙事手法来叙述情节事件,不会让读者发现有一丝多加修饰和淡妆浓抹的地方。如父亲为作者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此句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一句很直白地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非常平白直述,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从中反映出来的是作者内心感受手法的秀丽,仅两句质朴的话语,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种在语言上的平实手法的运用还体现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手法用得非常出色,平实、简练、流畅。

三、诗般的画意

我们知道散文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局,朱自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有关诗的意境投入到了散文里,使散文具有浓烈的诗意,从而使他的散文也有诗般的画意美。

第4篇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结构 抒情 语言 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散文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还应该尽可能地写得优美。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所以他的散文或多或少受着诗歌的影响,但是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学教材里,《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把读者带入一个韵味悠长、遐想美妙的艺术境界,并且在心里留下经久不灭的痕迹。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 结构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大多篇幅不长,随意性强,但构思独具匠心。人们在读他的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朱自清先生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种绿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绿了,它被赋予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投入,是这片绿有了动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荷塘月色》虽然一路写来,处处见“静”,但是处处的“静”,却衬托出了心中的“颇不宁静”。

2 抒情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有细致状物的功力,正如他评论别人的描写艺术所说的那样,笔像“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他的抒情经验告诉我们,景物描写愈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绘画美,感情的抒发也就愈见真切、细致。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抒情主要分为三类:

首先是借景抒情,作者总是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二者融为一体,毫不给人以割裂游离之感。如《荷塘月色》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的,那淡淡的月光,那脉脉的流水,那微微的荷香,都被作者笔下的情思所笼罩,真切地表现了当时那种心绪和感情,抒发了那种忙里偷闲的情趣,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淡淡哀愁,表示了对故乡的怀念。文中写景较多,但很集中凝练,字里行间隐隐地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思绪。他不但把感情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也和历史联系起来。在这里,景色衬托着人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些景色,人的感情也无以附着,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将受到损害。

其次是借人抒情,如《背影》中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眼”,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感的痛惜之情。语言凝重,对父亲的怀念着之情溢于言表。“背影”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是作者描绘的重点。父亲岁数大了,加之境遇、心情不好,行动不便,但却要坚持亲自去买橘子,给儿子路上吃。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写得非常细,我们读这些内容,肯定不感到“繁”,只能感到父亲形象的高大。父亲的背影可谓凝聚了“千行辛酸泪,万斛亲子情”啊!

第三类是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抒情,平时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哲学意味,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例如,《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总是温暖的。事情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体现了真挚美。

3 语言表达方面的风格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入画”,他的散文多采用“活的口语”,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语言时,决不矫揉造作,加以修饰渲染。在他的散文中,它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平易淡雅,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们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展示在你面前;“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的轻柔,温情送入你的心田;还有写草、写花、写人的活动,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沿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对春天中人的活动描写一段: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语言形象、新颖,含意深刻,把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写得如此鲜活,不能不给人以振奋向上的力量。让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在脑海中也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利用“通感”的方法,把“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神奇般的感受。

事实上,凡是获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写作特色。朱自清的散文有情致,有风趣,有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像一面镜子一样将永远烛照后世!

参考文献

[1]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

[2] 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那天,我依旧和妈妈来到清华园,坐在池塘边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所屈服,与“”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

第6篇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第7篇

[关键词]内容 情感 语言 至真 至诚 大爱 大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91-0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本文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情感源于人生体验――柔中有刚,大爱无声;语言融入古典美学――珠玑玉言,大美无言。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美在自然、古典、优雅的艺术语言,用字遣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时,就如同在参观风景摄影展,让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1.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

1.1朱自清的散文是他人格的写真,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朱自清的文章被时人和后人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五四”时的朱自清,高高举起白话文的旗帜,怀着青年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满腔激情,去诅咒食人的社会,期盼着更夜之后的光明。四十年代,朱自清写出了《论不满现状》《论老实话》《论吃饭》等等,针砭时弊,讲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心里话,真切之中,表现了朱自清思想上的进步。他的文章真挚清丽、风神清隽、温雅清纯。朱自清是真诚的,因而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真诚的。他的抒情小品散文,正是他的真诚的外化。

1.2朱自清的散文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

“只有惊涛骇浪的生活才会写出永恒的作品,只有丰富的人生历程才会熔炼出一台好戏。”因为“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的,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他穿过铁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至真至朴。这与他的注重实地观察分不开。《荷塘月色》写出后有人提出了蝉子夜晚不叫的疑问,为此,朱自清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月夜有时它会叫,足见朱自清观察之仔细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这种态度,必然求得了艺术描摹的“真”!

1.3朱自清的散文表现的是真挚情感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妻子武女士的。作者叙述的都是琐细小事、儿女情常,但却处处蕴含了夫妻间的深情,充满了作者对妻子怀念和感激。在结尾处说:“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真情流于笔端,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这大概就是“真”的艺术的作用吧1

2.情感源于人生体验――多情丈夫,大爱无声

2.1对家国的赤子之爱

朱自清“为人柔而不弱”,柔中有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崇尚民主、自由,这种思想使他的文章品性中融进了阳刚之气。这些文章,当以《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诚朴与正直,并未“因自我暴露而在读者面前倒下,而是刚强地站立了起来”,显示了人性中的大爱。

2.2对回归自然的隐者之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挚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同题的珠璧之作。文中虽没有一句谈友情,可友情却显得如此浓郁,真是一首深情的东方式友谊的赞美诗!这篇文章中,有着主体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更有意绪的漾溢,心灵的溪流在自然的通感中掩映起伏,充满了一种悠长的诗的情韵。

2.3对家人的“丈夫”之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他情系于自然,而对朋友、家人、故园的爱更是情意深长。读过《背影》的读者,无不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过《给亡妇》的读者,也都能为作者沉痛的哀悼感到凄婉。这些文章,显示了“为人类所共有的人性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东方的人伦之道,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2.4对友人的柔肠之爱

怀人之作,由于作者真情拳拳,所以总能感人至深。“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这是《哀韦杰三君》的最后一段话,这是一个导师对被杀害的青年学生痛切的悼念,以血泪凝成了一种凄楚的悲剧美。

3.语言融入古典雅韵――珠玑玉言,大美浑成

3.1朱自清的散文美表现在艺术语言自然、优美、音韵和谐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古典优雅的美。首先,作者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作通感修辞,准确而传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田田的”“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其次,作者有一颗真心。有真心,才有真情;惟有真情,才有真性;惟有真性,才有至美。朱自清显然是以真挚清雅、温软柔婉的风格见著。山水与自然成了他心中情感的外化物,他笔下的词句也总是丰腴而厚实的,神在形外,情寓其中。

3.2朱自清的散文用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具有纯真美

朱自清的散文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正是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3.3朱自清的散文还表现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画面美、细腻美

欣赏他的散文,就好像参观摄影展一样。《绿》展现的就是一幅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画面:“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这幅风景画主次分明,景色迷人。朱自清“于每事每物”,“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所以他描写景物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腻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2]王瑶引鲁迅语,见《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

[3]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4]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5]余英时《与中国传统》.

第8篇

关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开篇提及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当年(1927年)中国时局动荡,黑暗笼罩着中国","心里有除不去的阴影",幻想超脱:"当时的严酷现实"而不得超脱;有的认为"在这愤满和纷乱的心绪中,他思考、探索中国的前途,却苦苦找不到答案";有的认为"关心国事,忧国忧民"。

笔者则不以为然,朱先生在这里"幻想超脱而又难以超脱的现实",不是"当时的的严酷现实",而是在这种背景中无法推卸的"家"。因为,在之中,牺牲不足惜,作为爱国民主战士的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而牺牲不起的是已有五个年幼子女的父亲和拥有娇妻的丈夫。正因为这,朱自清先生才"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推知,此时的朱自清不是在"思考,探索中国的前途"而是在考虑自己往"那(哪里)走",是革命为"国",还是远离革命保"家";他关心国事,忧虑国家,但在文中整体要表达而是忧"家"。

一、家:魂牵梦萦

朱自清出身于封建小官僚的家庭。作为长子,自小接受严格的家庭封建教育。家庭和养育他的古城扬州文化,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审美理想。在其早期散文中处处体现了道德的自我完善,不要求人格的毁灭,不要求悲剧性性格在美的毁灭中走向崇高,只要求善的肯定与高扬,在美与丑对立中走向平衡与和谐,因此,在他的散文中尽管写了很多悲剧性人物和情节,抒写自己的悲剧性情感,但总是表现出一种"中和"的文化精神。

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两次写到了他的家,家中妻和润儿入睡的宁静。看来他不只是如"墙外马路的静"那样用来反衬内心的不宁静,其潜在的用意在于暗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头一个"悄悄"出门,结尾一个"轻轻"进门,不光表现朱先生对家人的体贴,更表现朱先生并想以自己的"不宁静"来搅扰家庭的"宁静"。纵观全文,作家用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现实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欲念中的内心的静,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感染下的心静与走出荷塘复又回到现实的不宁静,来表现文章开篇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家,看似平静,事实上它并不宁静,它时时让朱自清先生牵挂。

二、国:忧思难忘

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超脱他的家,这是其人生价值取向决定的。

中国人传统的价值在于:大丈夫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且不治这价值观的封建内容的局限,其优点却把人的眼光从自身、家庭的狭隘,引向了社会的广阔。受过传统教育的朱自清先生自有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他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体生命的无限,他也极力使孩子们团聚,并给他们以"基本力量",这自然课说是遵循着"修身"、"齐国"的准则了。所谓"穷则独善其身",那么朱先生"修身"、"齐国"倒也无可厚非了。

朱自清先生在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理想中,虽然消极,但不沉沦,不忘社会,执着自己的人生,作品中流溢着对祖国与时代的忧患意识,对家人亲友与普通人群的博爱意识。

由于朱自清"看不清现在,摸不着将来:(《转眼》),故徘徊于人世的十字路口,感到无限的空虚和迷惘,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与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必然会感受着时代的忧患和苦难。《生命的七毛钱》充溢着作家对那吃人耳朵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慨和对象牲口一样被买卖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作家以亲睹一小女孩被以七毛钱出卖的人间惨剧为契机,展开人货交易情景的联想描写和对被出卖原因的深入肌理的分析,追索这女孩生命如此低贱的原因,继而对女孩未来命运和拮据进行推理猜测,有说服力地得出了七毛钱竞卖了女孩的"全部生命"的结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家正是以小女孩的不幸命运来表达对其旧社会的无比愤慨和对弱者的深切同情的,所表现的正是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伟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