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础教育评估

基础教育评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30 16:06: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础教育评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础教育评估

第1篇

关键词:区域教育;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67-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校际差异,各个地区的成本总量、成本结构以及效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应而忽略区域、学校个性差异的评估体系,既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状况,也不能发现影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深层次原因,更不能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个性化建设策略与方案,效益评估也就没有了意义。[1]

本文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宁夏实际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从而使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走以效益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基于经济学的量化评估,也有基于教学变革的质性评估;既有侧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评估,也有侧重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评估,同时也有侧重实际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与归纳,可将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概括为四类:第一为“STaR类”,即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模型,其基本方法是从财务、内部业务、变革与学习、客户以及其他视角(方面)进行,从不同的视角(方面)提出对应的评估指标。同时,把学校按照信息化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将学校等级与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应进行描述性评估。第二类为“模糊综合类”,其基本方法是建立指标,确定权重,构造模糊评判矩阵,运算。第三为“绩效类”,这类评估的基本方法是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权重,确定评价标准,绩效评估。第四为“其他类”,这一类有的从设备(装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效益,有的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价教育信息化效益,有的以时间衡量信息化效益,也有教育信息化效益“说得清、算不明”的论述。总之,这一类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来分析、评估教育信息化的效益。[2] [3][4][5][6][7][8][9][10]

通过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第一,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构复杂、名词概念多,评估体系大多停留在深奥的理论层面。第二,谁来评估、评估谁,主体不够明确。第三,放大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将教育信息化的效益等同于教育效益,忽略了当前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忽略了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水平与区域差异。第四,将教育信息化效益基本等同于教育信息化水平,效益评估实为水平评估。第五,注重投入与收益分析,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的分析。因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取决于建设与应用过程。

三、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

笔者在充分调研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上述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优点,构建宁夏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以期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改善各环节中的不足,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1.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就没有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同理,没有教育信息化的产出,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效益是指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使教育增加的那部分效益。[11]结合具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际水平,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效益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的程度”。[12]其内涵是“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信息化投入有对比关系的对人们有益的结果”。[8]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定义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13]这可以理解为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教育的变革。由此可以借鉴生产领域通过改变工艺或者流程来计算效益的办法解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概念,公式如下:

效益=变革后总产出/变革后总投入-变革前总产出/变革前总投入

2.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原则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回答两个问题,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如何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效益评估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结果客观。其次,评估对象与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第三,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是终极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确定未来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的起点,即所谓“去此生彼,不断轮回”,使教育信息化向着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3.教育信息化评估的主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主要投入者是政府,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经费的投入者是地方政府(国家的经费投入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分配、国家的规划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学校也能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学生为了工作与学习的便利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同时,教师、学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花费了很多时间,即为心智与机会的投入。由此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主体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

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教育信息化体系得到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得以改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得以丰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通过信息化建设,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信息化建设,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提高,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学习效率得以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即为利益主体。

当然,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有其他社会投入者和其他社会效益。但现今各行各业高度交织,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社会成员都算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者和受益者的话,教育信息化效益只能成为一个说不明、算不清的抽象概念。郭莉博士认为“如果没有潜在或预期的教育利益,就不可能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成本收益率,而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除非这种社会成本收益率是预期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的先导”。[14]可见,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主体应落脚于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4.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结构

投入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总成本,包括教育信息化主体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心智与机会成本。产出是指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其主体(学生、教师、学校、地方政府)得到利益回报。同时,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建设与应用过程,过程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与应用过程既有投入(心智与机会投入)也有产出(建设经验、管理经验、应用经验等)。并且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建设与应用过程可以提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效益结构如图2所示。

5.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

综合上所述,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可用图3表示。

本模型由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建设与应用过程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投入的改变会影响到建设与应用过程以及效益的改变,建设与应用过程的改变既能影响到效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反馈使投入改变(主要体现在投入结构的改变),效益的改变可以使投入以及建设与应用过程改变。同时,模型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目的,既能回答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也能回答如何提高效益的问题,即通过评估效益,改变投入方向与渠道,改进建设与应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

6.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从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教育信息化各主体利益两个角度来考察”。[15]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水平阶段建设目标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要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与教育信息化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其评估指标也应紧扣目标与任务。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也应随之改变。

2012年3月,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并在专栏一中提出了“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6]

2013年6月,宁夏出台了《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年)》,对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17]

2011年9月,宁夏了《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18]

对以上相关文件中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后归纳总结,针对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进一步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54个细化指标(不同主体指标下细化指标可能相同,如主体1和主体2的经费数额、经费方向下的有些细化指标相同)。主体指标的建立,可通过“投入―收益”对比分析的办法评估每个主体在一定的投入下,实际收益达到理想收益的程度。用“一对一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个主体将教育信息化视为以效益为导向的主体行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鉴于篇幅限制,细化指标在此省略。

7.指标分析模型

由于涉及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相关指标绝大多数难以量化,特别是效益指标更难量化,同时也不宜量化,所以本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对比描述的办法分析。

主体的投入用i表示:

主体1的投入i1=i1.1.1.1+ i1.1.1.2+…+ i1.1.4.n

……

主体4的投入i4=i4.1.1.1+ i4.1.1.2+…+ i4.1.4.n

总体投入i=i1+ i2+ i3+ i4

主体的收益用e表示:

主体1的收益e1=e1.2.1.1.1+ e1.2.1.1.2+…+ e1.2.4.n

……

主体4的收益e4=e4.2.1.1.1+ e4.2.1.2+…+ e4.2.4.n

整体收益e=e1+ e2+ e3+ e4

通过i1与e1的对比分析,可知主体1的效益情况,依次类推。通过i与e的对比分析可知整体效益情况。这样既能对每个主体按照投入与收益的“一对一” 分析,也能对整个投入与收益进行整体分析。

在此前,我们运用这一评估体系对宁夏固原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效益评估,分别对市电教中心(代表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领导(代表学校)、一线教师、学生分别进行投入与效益的对比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固原市教育信息化效益做了整体对比分析评估。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的细化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对宁夏吴忠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宁夏全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

四、结束语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可以借鉴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思路,但由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难以量化并且也不宜量化,对相关评估指标的对比描述分析是现阶段较为可行、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同时,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不能一味地由上而下,更不便以专家代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主体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工作,以便通过调整思路、改变方法来提高效益,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就现阶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讲,至少在地方政府、学校层面能自主适时开展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贤,罗瑞.国内外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1):14-16.

[2]汪琼,陈瑞江,刘娜,李文超.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3]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55-57.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6]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7]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2.

[8]郭莉,许逵.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研究框架与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8-22.

[9]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6):14-17.

[10]李普聪,钟元生.基于WGCA与DEA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09(5):76-78.

[11]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15-18.

[12]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18):3-5.

[1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5-56.

[14]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王海.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15]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2005.

第2篇

关键词 教材分析与评估;Sussex教材分析法;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88-04

在课程论上,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是传递和承载课程理念、选择和表达课程内容的工具。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工具,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 Sussex教材分析法

Sussex教材分析法是英国萨赛允斯(Sussex)大学的埃劳特(Faurt)教授、列文(Lewin)博士提出的对课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笔者尝试用此方法对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估。

Sussex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模式具有五大要素(五大指标):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法—测试。这五个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关系(图1),如果任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材的质量。

2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校新课程在各实验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沙溪高级中学使用的实验教材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下面就以此为例,运用Sussex教材分析与评估模式,就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2.1 教学目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教材的编写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显性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2)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2 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亮点。

①内容编排角度新颖。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②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练习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③内容广、知识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④给教学活动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①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见表1、图2,章节与知识点数见表2、图3。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

2)各章图表分布分析见表3。

2.3 教学方法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一起为了学生,一定相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每节则以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穿插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有了大幅提升。

2.4 教材的外部展示形式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印制方面,正文中用宋体和楷体两种不同的字体排版,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涵义。此外,在页边上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3 总结

3.1 特色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4。

1)内容体系创新。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3)价值渗透。反对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避免“价值教育”与“技术学习”两张皮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实践。每章以情景创设开始,进行主题点拨,教材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多样化并前后呼应的实践项目,章末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整体,从而把活动总结、归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5)多元评价。教材将多元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将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的现象。

3.2 不足

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操作性欠缺。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骨骼、信息素养是血肉,两者不能分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本书在处理以上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巧妙,尽量避免用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技术的学习,而是采用技术层面的方法指导。但实际使用中,因为缺少了操作步骤,所以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可有可无了,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带教材到计算机教室,相关操作就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学案”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教材的使用率比较低。

问题二:弹性过大,教学难以把握。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细化不够彻底,即课程标准中对于某个模块内容的原则性说明并没有通过教材细化成足够具体的、明确的知识点,预留的空间弹性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把握。

问题三:某些单元内容多而泛,略显空洞。某些单元包含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由于教材关注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泛泛而谈的较多,可以动手的少,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照教材上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3.3 对策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综合性的“书”,具体包括下面一些组成部分。

1)自编学习指南。与教材配套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任务来开展学习,每一个任务又分解成多个活动,使学习者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或者前一次活动是后一次活动的素材,环环相扣。学习结束就意味着丰收时机的到来。这就使教材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主题任务的形式组织学习,可以打破单元间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将逻辑上相联系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现1+1>2。另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课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习指南要具有易读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操作手册。为了弥补教材操作性欠缺的问题,可以自编一本“操作手册”,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

第3篇

关键词:南非;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潜力;NATMAP 2050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3

自1998 年1 月1 日中国与南非共和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并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和南非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两国贸易在总体上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南经贸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1]。2010 年12 月,南非被吸纳为金砖国家成员,南非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南两国面临类似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3-4],与经济发展[5-6]、城市发展[7-8]和对外贸易[9]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也成为各国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投资重点。

当前,南非交通基础设施存在车辆状态不良且技术陈旧、铁路运营能力低下、货运系统效率低下、公共客运服务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2005年4月8日和9日由南非交通部长主持的交通会议决定编制“全国整体交通计划”。历经5年时间,2010年《全国运输总体规划(2005-2050)》(即NATMAP 205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本文通过解读该《规划》,识别南非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南非城镇体系分布、矿产资源开发、国际贸易发展等方面的现状特征分析,利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空间数据提取、空间叠图等功能,系统分析了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大宗货运通道、港口体系建设的投资潜力和方向,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南非经济发展进程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创业提供参考。

1 城镇体系分布与高铁客运通道建设

1.1 南非人口分布格局

2011年,南非人口总量5058.6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41.5人/km2。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北部与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少(图1)。从各省人口分布来看,豪登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人口规模最大,分别占南非总人口的22.39%和21.39%;其次是东开普省和西开普省,分别占南非总人口的13.5%和10.45%。从人口密度来看,人口密度最高的豪登省达到665.97人/km2,其次是夸祖鲁-纳塔尔省117.47人/km2,人口密度最低的北开普省每平方公里仅有3人。

从图2可以进一步看出,南非人口主要分布在豪登省及周边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分布情况与经济活动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村区域人口密度很低,大城市人口密度很高,并由此导致了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的趋势。其中,豪登省和西开普省对于来自其它省份的移民来说极具经济吸引力。2006年-2010年,豪登省净迁入人口高达36.7万人,而东开普省和林波波省是最大的人口迁出地区,净迁出人口分别达到21.5万和14.24万人。

1.2 南非城镇体系格局

南非拥有8大都市区,分别为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开普敦、东伦敦、东兰德、德班、布隆方丹和伊利莎白港,2007年这8大都市区总人口1845.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其中,约翰内斯堡是南非第一大城市,人口约388.82万人。除8大都市区外,南非9个省下辖44个市级行政单元(图3)。在44个市级行政单元中,分布着33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表1)。

1.3 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建设方案

目前,在南非客运交通体系中,私人汽车发挥主导作用,小型公交次之,大型公交车及铁路对客运的支撑力度微乎其微。从交通运量来看,南非私人汽车的运量份额占总运量的31.5%,公交车占68.5%,其中小型公交车占到公交运量的76.5%。从车辆出行距离来看,私人汽车的份额占到了71%,而公交车仅为29%,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小型公交,比重高达95%。铁路客运和大型公交服务的缺失,引发了私家车小型公交车的快速增长,导致南非客运效率低下,大都市区主要道路面临严重的交通压力。

为改变这种状况,优化南非客运交通体系,《规划》指出,在规划期内,一方面,严格控制私家车的使用,通过提高道路收费比例、征收燃油附加税等各种税费、实施汽车限购限行等方式,提高私家车的使用成本,降低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铁路客运及大型公交系统,政府将重点资助低收入区域、大都市区以及低客运量和旅游专线等特殊交通走廊,发展由出租车、公交车和铁路构成的大型公交系统。

按照《规划》,南非将优先建设4条国家高速铁路交通走廊,即时速200km、车站间距100km以上的标准轨铁路,标号分别为N1、N2、N3、N4(图4),规划指出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

1.4 南非高铁客运通道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基于南非252个县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数据,以及4条高铁的矢量化数据,运用ArcGIS缓冲区分析法,以铁路两边50km为服务半径,对南非4条高铁的空间服务范围及其效应进行了模拟。利用ArcGIS空间查询功能,对50km服务范围内南非4条高铁所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和国土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成表2。由表2可以看出,N1、N2、N3、N4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分别为72个、80个、50个和32个,服务的国土面积分别占南非总国土面积的31.21%、17.46%、9.62%和8.33%,从空间覆盖来看,N1和N2服务的国土面积较大,N3和N4相对较小;但从人口指标来看,4条高铁覆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6.14%、36.71% 、39.09%和29.64%,4条高铁服务的人口规模相差不大。

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最高,达到170.88人/km2,其次为N4铁路,为149.83人/km2,N1铁路最低,仅为62.2人/km2,尚不及N3和N4铁路的一半。单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的经济效应最高,N4、N2铁路次之,N1铁路最低。

从大都市区与高铁线路走向的关系来看,N3铁路连接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东兰德等中部大都市区与德班大都市区,铁路两端汇集了4个大都市区,建设距离较短,客运需求旺盛,投资潜力很大。N2铁路连接沿海开普敦、伊丽莎白港、东伦敦和德班4个大都市区,虽建设距离较长,但客运需求较大,加上沿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投资潜力较大。N4铁路沿线客运需求较大,但两端缺乏大都市区支撑,铁路运输潜力的高低取决于“马普托通道”的建设进程,近期投资潜力略逊于N3和N4。N1铁路沿线连接5个大都市区,但建设距离过长,大都市区相距过远,沿线交通需求不旺,投资潜力一般。然而,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北段周边需求旺盛,投资潜力较大。

总体来看,南非4条国家高铁中,N3投资潜力最大,N2投资潜力次之,N4和N1约翰内斯堡以北段投资潜力较大,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南段投资潜力一般。

2 矿产资源开发与大宗货运通道建设

2.1 南非矿产资源禀赋及分布格局

南非境内蕴藏有60多种矿石,其铂族金属、锰、铬、金、红柱石、矾矿、金刚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萤石、钛、蛭石、锆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产量方面,居世界首位的矿产主要有金、铂族金属、红柱石、铬铁矿、铬铁、钒和蛭石,居世界第二位的主要有锰矿和钛矿,此外锑、锰铁、铀、锆等金属和精矿也均位居世界前列。出口方面,南非的铬铁、红柱石出口居世界第一位,锰矿出口居第二位,铬矿出口居于第四位。

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方面,除煤矿略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外,南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内陆地区。其中,锰矿、铬铁矿、铜矿等大宗矿物主要分布在北开普省东北部、西北省和林波波省等内陆省份,而金矿主要分布在约翰内斯堡、东兰德及其周边地区(图5)。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集聚区的空间错位,势必产生大规模的货物运输流,而从内地向沿海则自然成为大宗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向。

2.2 南非铁路货运体系建设方案

20世纪80年代,南非取消了铁路运营的保护性政策,加之铁路所有权问题导致的垄断经营、技术和系统老化等其它制度性原因,铁路发展陷入停滞,引发了陆上客货运体系的骤变,铁路的客货运市场份额逐步被公路蚕食。以货运为例,到2007年铁路货运占总货运份额仅为11.4%,而公路货运份额则高达88.5%。这种运输模式导致了南非运输成本居高不下,2008年,货运交通成本高达3390亿兰特,约占GDP的15%,占总交通成本的50%。

按照《规划》,为优化南非陆上运输结构,提高铁路在货运中的市场份额,在规划期内,南非将通过大规模改造提升现有铁路网络运行效率,大力发展铁路,逐步降低公路承担客货运输的压力,实现陆上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的战略转移。规划期内,南非政府将斥巨资对现有货运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从项目投资额度来看,规划期内,铁路发展投资总额达到3256亿兰特,约占南非交通发展总投资额的43%。具体措施为窄轨升级为标准轨、修建复线等,升级改造的铁路干线遍布南非全境,改造铁路的主要走向为从内陆矿产资源富集区通往沿海主要工业集聚区(图6)。

2.3 南非铁路大宗货运通道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南非具有四大工业集聚区,分别为以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东兰德为核心的豪登中央工业区,以及沿海的开普敦工业区、德班港工业区、伊丽莎白港工业区。四大工业集聚区中,除中央工业区邻近资源富集区之外,其它三大沿海工业集聚区均远离资源富集区,其工业的发展对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的需求,势必形成大规模的货物运输。

从图6可以看出,南非未来将形成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1)西线,从北开普省东北部的霍塔泽尔经阿平顿至萨尔达尼亚湾,主要运输铁矿、铬矿、锰矿、铜矿和石棉等大宗矿物;(2)中线,从西北省中南部和北开普省东北部出发,经金佰利、德阿尔至伊丽莎白港和纳库拉港,主要运输铁矿、铬矿、锰矿、石棉和高岭土等大宗矿物;(3)东线,分为两条支线,一条为北线,即从林波波省的埃利斯拉斯出发,经比勒陀利亚、科马蒂普特至马普托,主要运输煤炭、铬矿、铁矿、锰矿、锡矿等大宗矿石,另一条为南线,由埃利斯拉斯和墨西拿出发,经约翰内斯堡、埃尔默洛至理查德湾,主要为运煤专线。此外,中线和东线之间,由金佰利与约翰内斯堡之间的铁路进行衔接,以便于货物调运。

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中,西线和东线的南部支线投资潜力最大。按照《规划》,近期(2010-2015年)南非将投资89.6亿兰特重点开展“提高波斯特马斯堡-萨尔达尼亚港运矿线路通车容量”项目,为西线前期工程;中期(2020-2030),南非将投资396亿兰特开展 “塞申到萨尔达尼亚港的双线矿石铁路”项目,为西线重点工程;中远期,南非将投资298亿兰特重点开展 “修建理查兹湾煤炭专运3号线”项目,加快东线南部支线建设。

此外,中线及东线北部支线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南部非洲共同体标志性工程“马普托发展走廊”计划的深入实施,东线北部支线的投资潜力将非常可观;另一方面,随着纳库拉港的持续扩建,尤其是高标准、大运量的锰矿石码头的兴建,中线将成为西部锰矿石、铁矿石、铬矿石等大宗矿石的主要运输通道,未来将形成与西线平分秋色的局面,投资潜力较大。

3 国际贸易发展与港口体系建设

3.1 南非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对外贸易在南非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南非进出口总额达到1615.2亿美元,其中,出口813.1亿美元,进口802.1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石油等。2010年,贵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出口额分别占南非出口总额的25.8%、21.5%和15.8%,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是南非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从进出口的方向来看,中国是南非的第一大进口国和出口国,2010年南非对中国出口额占南出口总额的10.0%,自中国的进口额占南非进口总额的14.4%。

3.2 南非港口体系发展概况及建设方案

港口是南非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南非约90%以上的国际贸易都通过海运完成。南非港口体系主要由7个港口(群)组成,分别为德班、开普敦、莫塞尔湾、伊利莎白港、里查德湾、萨尔达尼亚和东伦敦,此外纳库拉港正迅速成长为南非第港口。2008年,南非港口吞吐总量1.85亿吨,其中里查德湾8453万吨、萨尔达尼亚4653万吨、德班4140万吨,分别占南非港口吞吐量的45.7%、25.1%和22.4%。2008年,南非港口处理集装箱390万TEU,其中重箱284万TEU,占比为72.8%。其中德班港集装箱吞吐量264.2万TEU,占南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67.7%。2008年德班港进入全球集装箱50强港口,仅次于埃及的塞得港,成为非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和南部非洲第一大集装箱港。

根据《规划》,南非港口体系未来开发重点将集中于现有港口的扩容改造和业务专业化,实施区域港口联合策略,优化港口现有吞吐能力。理查德湾、萨尔达尼亚港、纳库拉港未来将重点承担散货和干散货运输,其中,理查德湾重点建设煤炭码头,萨尔达尼亚港和纳库拉港重点建设锰矿、铁矿、铬矿等矿石码头;德班港、开普敦港、东伦敦港、伊丽莎白港未来重点提升汽车码头和集装箱码头职能。

3.3 南非港口体系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

南非港口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理查德湾、萨尔达尼亚和纳库拉港为代表,重点建设散货和干散货码头;另一类是以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为代表,重点建设集装箱码头和汽车码头。第一类港口通过与铁路货运干线衔接,重点发展铁—水联运,运送货物主要为煤炭、金铂等贵金属和铁铬锰等贱金属;第二类港口通过与公路干线衔接,重点发展公—水联运,运送货物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制成品。

对中国而言,从南非进口稀缺矿产资源具有战略意义。因此,第一类码头的投资潜力及战略意义较大。南非富有的铬矿、锰矿、铁矿、铜矿、镍矿和铀矿均为我国稀缺矿种,投资上述矿种的运输码头建设将兼具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萨尔达尼亚港和伊丽莎白港是上述矿种的传统运输港口,其中,伊丽莎白港的矿石码头职能正逐步向纳库拉港转移。两大港口通过西线和中线两条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与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区相连,能够形成完备的铁—水联运。

随着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东线的南部支线的改造升级,理查德湾的煤炭货物运输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规划期内,南非政府将累计投资262亿兰特,改造和扩建理查德湾的散货、干散货码头,尤其是煤炭码头。基于此,理查德湾的煤炭码头建设近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此外,伴随着南非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南非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及比重将逐步得到提高,集装箱运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在中远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4 结论与建议

联合开发矿产资源、深入参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是中国投资南非的两大战略目标。基于此,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管道五种交通方式中,针对铁路和港口的投资具有战略意义。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和国际贸易开展三个维度,系统评价了南非高铁、货运通道和港口体系的投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选择投资南非项目提供借鉴,主要结论如下。

4.1 客运高铁项目

按照《规划》,南非将优先建设4条国家高速铁路交通走廊,标号分别为N1、N2、N3、N4,其中N1、N3的优先建设级别最高。从服务的空间范围来看,N1和N2服务的国土面积较大,N3和N4相对较小;但从人口指标来看,4条高铁覆盖的人口相差不大;从客运需求密度来看,N3铁路最高,其次为N4铁路,N1铁路最低。从大都市区与高铁线路走向的关系来看,N3铁路两端汇集了4个大都市区,建设距离较短,客运需求旺盛,投资潜力很大。N2铁路连接4个大都市区,虽建设距离较长,但客运需求较大,加上沿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投资潜力较大。N4铁路沿线客运需求较大,但两端缺乏大都市区支撑,近期投资潜力略逊于N3和N4。N1铁路沿线连接5个大都市区,但建设距离过长,大都市区相距过远,沿线交通需求不旺,投资潜力一般。然而,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北段周边需求旺盛,投资潜力较大。总体来看,南非4条国家高铁中,N3投资潜力最大,N2投资潜力次之,N4和N1约翰内斯堡以北段投资潜力较大,N1铁路约翰内斯堡以南段投资潜力一般。

4.2 大宗货运通道及沿线铁路项目

南非未来将形成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1)西线,从北开普省东北部的霍塔泽尔经阿平顿至萨尔达尼亚湾;(2)中线,从西北省中南部和北开普省东北部出发,经金佰利、德阿尔至伊丽莎白港和纳库拉港;(3)东线,分为两条支线,一条为北线,即从林波波省的埃利斯拉斯出发,经比勒陀利亚、科马蒂普特至马普托,另一条为南线,由埃利斯拉斯和墨西拿出发,经约翰内斯堡、埃尔默洛至理查德湾。

三条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中,西线和东线的南部支线投资潜力最大,《规划》近期和中期的重大项目安排均位于此,是中国企业近期投资的首选之地。此外,中线及东线北部支线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随着南部非洲共同体标志性工程“马普托发展走廊”计划的深入实施,东线北部支线的投资潜力将非常可观;另一方面,随着纳库拉港的持续扩建,尤其是高标准、大运量的锰矿石码头的兴建,中线将成为西部锰矿石、铁矿石、铬矿石等大宗矿石的主要运输通道,未来将形成与西线平分秋色的局面,远期投资潜力较大。

4.3 港口项目

从南非进口稀缺矿产资源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萨尔达尼亚港和伊丽莎白港是南非矿产资源的传统运输港口,其中,伊丽莎白港的矿石码头职能正逐步向纳库拉港转移。两大港口通过西线和中线两条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与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区相连,能够形成完备的铁-水联运。基于此,建议我国企业近期重点参与在萨尔达尼亚港和纳库拉投资建港。

随着大宗货物铁路运输通道东线南部支线的改造升级,理查德湾的煤炭货物运输职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理查德湾的煤炭码头建设近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此外,伴随着南非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集装箱运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到快速发展,德班港、开普敦港和伊丽莎白港的集装箱码头在中远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参考文献:

[1] 武敬云. 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基于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分析[J]. 非洲经贸研究,2011(10):56-60.

[2] 徐国庆.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探析[J]. 西亚非洲,2011(8):93-105.

[3] 刘建强,何景华. 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1):82-86.

[4] 吴颖.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J]. 经济导刊,2009(12):72-73.

[5] 刘秉镰,赵金涛.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6):101- 106.

[6] 徐巍,黄民生. 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6):115-125.

[7] 梁留科,牛智慧. 中原城市群公路网络建设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48-51.

第4篇

摘 要: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深入,欧洲教育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欧洲各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ENQA)的成立,正是为了保证所有博洛尼亚成员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其中,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AERES)不仅为法国高等教育服务,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而逐步将影响力扩展至欧洲,乃至全世界。了解AERES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作用,对于我国了解高等教育评估的走向、提高自身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70-03

一、法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历程

博洛尼亚进程要求在欧洲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统一、各国间联系紧密、高质量的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这就要求欧洲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增强国家间的高等教育的流动性,欧洲各国纷纷开展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评估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为实现提高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质量、建立起相互认可的评估体系,欧洲各国普遍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以适应欧洲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提高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竞争力。其中,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为中央高度集权,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一直以来也是以中央的高度控制为主,正是由于这种特点,法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在2007年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AERES)成立之前,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法国高等教育评估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中央高度集权制,中央政府通过对高校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其进行约束和指导,从而达到管理高校的目的。

张继平将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演进过程大致总结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及完善阶段[1]。萌芽阶段的标志是1968年以后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这部法规奠定了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基本原则,但并未建立起明确的评估制度,而且这种早期的评估只是一部分高校小范围内的行为,旨在对高校自身的发展进行一定的评估,并不是系统、完全的教育评估。形成阶段的标志是国家评估委员会(CNE)的成立。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工作都是由政府主导,这种情况下法国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出于各种考虑,法国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对学校状况进行评估、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评估、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进行预测等。发展阶段则是通过实行“合同制”,法国政府对各个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管理,促使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合同制”于1984年提出,旨在通过政府与高校签订的合同,政府为高校提供经济补助,督导高校发展。在“合同制”实行的初期,条约的范围有限,仅仅适用于研究项目领域。而后,法国政府对“合同制”进行了修订,合约范围也扩大到高校几乎所有的活动。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在其中起到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评估各个高校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评定其是否达到相应的目标,从而决定对其拨款多少。随着“合同制”的施行,政府对高校的直接管理相应地减弱,给各个高校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此后,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洲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法国政府为适应这种变化,对其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各种改革。其中,AERES的成立,标志着法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2007年建立以来,AERES的发展不断加快,评估的范围也逐步扩大。AERES逐步取代了之前法国一系列评估机构,每年对法国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高校都进行评估和认定。自此,AERES标志着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博洛尼亚进程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

为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以及提高自身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由欧洲各国提出,并于1999年最终达成的博洛尼亚协议,是一项针对欧洲高等教育的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内部的高等教育资源,建立起欧盟国家之间能相通的高等教育体制。博洛尼亚进程,就是欧洲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应对全球化挑战,以制度自主、学术自由、机会均等为原则,为促进公民流动、增强公民就业能力及实现欧洲大陆整体发展而实施的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建设计划。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初步建立,加强了各国师生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各高校间的学分转换机制的形成。除了旨在建立能够相互认可的学位体系外,博洛尼亚进程还意在整体地提高欧洲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各成员国共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建立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协会对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督导、协调,有

利于从整体提高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协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协会成立于2000年,其目的旨在促进欧洲国家在质量保障领域的合作[2]。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协会旨在维护和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并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保证所有博洛尼亚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ENQA通过促进欧洲各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合作,并及时向各成员国和利益相关者之间传递信息、指派<遥从而达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培育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

三、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为适应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需要,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是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法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AERES。新评估机构AERES的特点:为了推动国际评估标准的改进,AERES决定奉行独立、合法、透明、多元和重效率5项评估原则[3]。

(一)AERES的任务与使命

AERES的主要任务为对评估研究与高等教育机构、研究组织和团体、高等教育项目、学位及高校人员进行评估。其是根据2006年的《法国科研规划法》的要求,经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批准成立的独立的、权威的管理机构,于2007年3月正式建立并运行。AERES旨在提高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使其达到博洛尼亚进程中要求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要求。其主要的使命如下[4]。

1.评估各类研究组织和机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科研类企业及机构,以及法国国家研究协会所负责的各任务与活动等。

2.评估上述各类研究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研究活

动,AERES除了可以对这些活动直接进行独立的评估,也可以遵照上述研究组织和机构的相关规定,按照机构认可的相关程序对这些组织和机构进行评估。

3.评估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项目及学位授予情况等。

4.批准这些研究组织和机构的员工评价程序,并对这些程序实施的情况给出相关指导及意见。需要指出的是,AERES只是评估这些员工评价程序,而不是直接对员工进行评估。

(二)AERES的建立及影响

法国固有的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的想法,促使了AERES的创建。反映出法国需要建立一套国家的评估体系,以便使得国家在高等教育监管中实现更加可靠、公平、透明的决策。正是鉴于此目的,AERES有着独立监管的地位,其能够避免受到政府部门、被评估单位及任何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而独立地执行任务。AERES所进行的所有评估报告都是对公众开放的,AERES评估的方法及程序也是完全对外公开,受到各方的监管。AERES是参照2005年在挪威制定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评估标准与指导原则(ESG)进行工作的。其建立的最初设想,就是在研究组织及机构中形成一种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氛围:每一个评估项目的开始,组织及机构内部都会进行讨论,为的就是鼓励组织及机构按照欧洲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AERES并不仅仅是法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它更是面向欧洲、面向世界的一个机构。AERES所做的评估工作都是在欧洲一体化、高等教育国家化背景下进行的。这些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ERES会根据评估对象和工作不同的需要,聘请来自各个领域的外国专家加入到评估队伍中;AERES还积极参与其他国际性的评估工作;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评估机构进行广泛的合

作;AERES机构内部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加强国际竞争力等。从2010年开始,AERES广泛地参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协会范围内的评估工作,这其中包括对其他成员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评估,逐步建立起了AERES在海外的影响力。正是这种积极参与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态度,使得AERES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评估工作领域的广泛认可。

四、AERES在博洛尼亚进程中的作用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同样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AERES开展其相关事务主要依据于三个目标:发展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提高高等教育评估在欧洲以及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与研究中扮演的作用,促进欧洲及国际范围内教育机构的相互合作与沟通[5]。

(一)在国际范围内AERES的评估作用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AERES主要进行四种评估。作为AERES责任的一部分,许多国际机构会要求AERES对一些国外的教育机构、培训项目以及研究组织进行评估。此类评估的需求也在极具增长,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47个组织成员国内的教育评估的需求。正是在欧洲高等教育区框架的要求下,在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的机构,均需要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在欧洲高等教育区内进行教育活动。这样的要求就保证了所有的高等教育活动都在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的监督之下进行。

AERES已对诸如沙特阿拉伯、黎巴嫩、越南等国家的不同大学、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评估工作。此类针对国外教育机构的评估依然将是AERES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许多评估工作正在筹备中。由此看出,AERES不仅仅局限于在法国或者欧洲范围内进行评估工作,而是承担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责任,协助许多其他国家进行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二)评估海外的法国教育机构

法国有五所在海外的学校,它们大致建立于1846

―1928年之间,它们由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监管,隶属于法国科学院。这五所学校是法国及外国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方,在法国科学界也具有一定的地位。自从2008年起,AERES就对这五所研究机构进行了组织评估。

1.国际合作的培训项目的评估。AERES已经建立起一套特殊的程序来对国际合作的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并形成了一套评估――委托的评估操作指南:基于AERES自身以及欧洲各个合作伙伴的质量标准进行评估;在欧洲各种合作项目中,建立一个伙伴间的筛选机制。

2.法国与其他国家联合管理的国际研究单位的评

估。法国各个大学及研究机构与全球范围内的许多机构和组织都有合作,并联合建立了许多国际性的研究组织,AERES还将对这些法国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联合建立、管理的研究组织进行评估。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欧洲各国意识到人才流动、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博洛尼亚进程的目的就是更加紧密地将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组织起来,整合资源,共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协会的成立可以看出,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更大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的交流,才能有效地促进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整合法国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功能齐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如此才能更好地为整个法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有的放矢的评估,为其提高自身质量提供依据。

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成立和发展,正是伴随着欧洲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行的。它也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博洛尼亚进程的完善,而逐步发展。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已不仅仅是作为法国国内的评估机构而存在,而是有了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不断借鉴和吸收欧洲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欧洲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通过积极参与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工作中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正是这样,AERES反过来又将这些经验运用于法国国内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了越来越完善的一套评估体系和机制。AERES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对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继平.法国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发展及特点[J].大学:学术版,2010,(3).

[2]徐晓红.欧洲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瑞典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最新变革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4,(1).

[3]江小平.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9,(3).

[4]AERES.The AERES’missions[EB/OL].[2015-08-25].http:///Agency/Present-ation/Profile-of-the-Agency.

[5]AERES.Evaluations by the AERES at internationallevel[EB/OL].[2015-08-25].http:///Agency/Our-expertise/Pagessecondai-res-ouverture-europeenne-et-internationale/Eva-luations-by-the-AERES-at-international-level.

第5篇

【关键词】区域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87-02

一 区域基础教育失衡的原因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2)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3)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目前,导致我国区域基础教育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1.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并导致了区域间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极不均衡。再加上城乡经济二元分化的事实,使城市享有更加优质的师资。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恶劣等原因,不仅难以留住优秀教师,许多地区还面临教师短缺、大量代课教师存在等事实。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城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依然存在。

2.“差别化”政策的影响

在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为了促进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不得不采取非均衡发展的策略,即先城市、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先“重点学校”、“师范学校”,后一般学校、山区、海岛学校等。教学名师、高级教师集中在市区;教学氛围营造向城市倾斜,文明校、先进校集中在市区;教师招考从农村向城市、农村学校优秀学生被城市学校高价引进、留守儿童受到漠视等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差别化”政策使各级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时,还是优先保障发达地区和重点中小学的发展,这必然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的模式。这种体制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教育经费分摊主体责任不明,分担层次较低。一方面,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居民家庭承担了较大份额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比重过大,对于经济欠发达县乡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其次,由于教育投资分配、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也不健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教育经费的挪用或截留,从而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1.明确并强化各级政府职责

在我国,政府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明确并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机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策及对策。如制定区域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依法治教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乱收费等行为。

2.调整招生政策,关注弱势群体

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尊重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和受教育权利。如针对民工子女流动性大,生源广,家庭教育环境差、年龄跨度大等特点,学校应采取“有学额就招,符合条件的可以插班,允许随时转学”的管理方法,保障民工子女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权利。

3.经费投入上实行两个结合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是基础。而经费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抓好两个方面,实行两个结合。首先,一方面,实行国家划拨与社会力量筹措相结合。另一个方面,在国家财力提供有限的情况下,要广开财源,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办学体制实行公办与民办并举。其次,从经费的分配上,实行面向全体与个别倾斜相结合。在城乡基础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要面向全体,同时还应该向个别倾斜,对这种个别,适当加大经费分配投入的比例和力度,这对加快改变其落后的状况,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应该的、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4.调整学校督导评估

由于长期教育校际评估和“重点学校”政策的错位,导致我国教育督导评估主要停留在学校的鉴定、分等级问题上,政府将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要投入“重点学校”“师范学校”“窗口学校”,这样的督导评估政策加大了校际差距。为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官员必须转变政绩评价观念,以学校均衡发展为导向,制定统一的、非歧视性的学校评估标准,淡化学校等级评估观念,同时加强对薄弱学校改进的指导和支持。

在现阶段,受到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制约,我国的教育改革相对滞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仍然较为薄弱,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依然偏于传统而创新不足,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举动。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拓展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曹锡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1(12)

第6篇

一、明确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意义,了解其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所谓知其根本才能发展其枝叶,要想推进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第一位的自然是了解其发展现状。教育督导工作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国家掌控教育的发展状况,又使得教育中的各个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教育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基础教育督导工作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微观上也能够具体地监督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并且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于细化地关注教学政策的落实情况。鉴于开展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程度,近几年来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这是可喜的工作成果。但是,我们不可被工作进步的喜悦冲昏头脑,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国家及政府各部门都已经明确了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但是在其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由于教育督导工作具有行政性的领导权力,这就极其容易导致教育督导部门过分依靠行政权力,进而丧失教育督导的专业权威性,使得被监督的部门屈服于行政的权威而不是教育督导的正确监督,这就使得教育督导工作不能真正地获得监督的效果。除此之外,有些教育督导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在监督评估的过程中奉行单一的评价体系,这样便限制了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使得教育工作止步不前。

二、端正教育督导工作人员的态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的推进与发展

在明确了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教育督导工作人员的态度。基础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教育发展的重点对象。如果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国家的整个教育系统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根本。所以,首先国家应该提高基础教育督导工作者的教育程度,在选拔教育督导人员时,应该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工作性质的了解。各地政府部门也应该端正态度,至少做到不滥用权力,肯强化教育督导工作的专业权威性,加大教育督导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调配教育资源,使得基础教育督导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方面应该积极配合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配合教育督导工作人员积极调整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师更应该听从教育督导工作人员的合理建议,在教学方面加以改进。更为重要的是,基础教育督导的工作人员务必要按照规定办事,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向前辈学习,在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素质,推进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创新,促进开发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办法

在基础教育督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虽然有一系列固定且有效的方法在延续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就需要教育督导工作者在采取原有工作办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工作的创新,促进开发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新方法。笔者认为,督导工作者在加强宏观监督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微观的监督。由于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最终都会体现在学校的具体政策上,这就使得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监督上,这就需要教育督导工作者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将视野下移,加强校园教育督导工作。教育工作者不妨将督导评估纪实下放到中小学这个小单位里,开展自评工作,让各个中小学成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小单位,先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将结果反馈到教育督导工作者的手中,再由督导工作者进行复评。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不仅使得评估内容万无一失,还能够使各个中小学对形成一个自我认知,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督导工作者,应该尽到“督”和“导”的双重职责,在监督中发现问题以后除了要及时反馈给学校,还要给予中小学以技术上的指导,办法上的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意义。

第7篇

一、爱尔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爱尔兰政府对基础教育中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并在该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2017年1月教育与技能发展部的《2016~2017学年ICT基础设施拨款计划》中明确了政府将在2015~2020基础教育数字战略项目中投入2.1亿欧元的财政拨款,充分显示了政府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在这样强有力的支持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软件设施的基础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爱尔兰国家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的中小学ICT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爱尔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如下。

1.中小学校的生机比

生机比,即学生与教用配置的计算机的比率,一直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013年爱尔兰全国中小学的生机比相较2005年有明显的提高:小学阶段生机比由9.8:1升为4.6:1;中学阶段由8.2:1增至3.7:1;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比率从3.2:1提高到1.7:1。

截止2013年,爱尔兰几乎所有的小学(99% )都设有专用的计算机教室。在中小学及特殊学校中,除配备充足的台式计算机外,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配置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些便携可移动的计算机设备更便于学生使用。在小学阶段,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配比有逐渐与台式电脑的配置比例持平的趋势。

2.W校联网率与网站平台建设

自爱尔兰国家教育部先后在1997年和2001年了《学校I.T 2000报告》《爱尔兰学校信息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蓝图》两部文件后,政府持续提供对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拨款。在2009年教育与技能部《智能学校=智能经济》的报告后,教育部为中小学提供了信息技术设备建设的专项拨款9200万欧元。2013年,在通信能源与自然资源部和教育与技能部的联合倡议下,政府又向小学提供了5100万欧元的专项款用于提供100Mbps的高速互联网宽带建设。自此,教育与技能部仍在对互联网宽带项目的持续成本提供不间断的财政支持,使得爱尔兰中小学的联网率在全球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截止2013年,97%的小学、71%的中学和65%的特殊教育学校拥有本校专属的网站或博客,81%的小学、90%的中学和57%的特殊教育学校网站保持着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和内容的活跃状态。大部分学校设有专职的信息技术课程负责教师或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三成学校拥有专职信息技术课程负责教师,半数学校雇佣了校外专业I.T公司或承包商,半数学校雇佣了兼职或全职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

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爱尔兰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中,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外,学校管理者和主要授课教师积极地将信息技术整体应用于课程规划和课堂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对学校管理者的调研数据中显示95%的小学校长、96%的中学校长和97%的特殊学校校长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促进教师群体对于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益与效率;大多数校长(75%~83%)表示学校有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整体规划和策略措施;58%的小学校长、74%的中学校长和35%的特殊学校校长表示学校有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专项负责教师。

超过半数的中学和三成的小学及特殊学校经常使用学校本地服务器上的内容和资源支持日常教学;约占四分之一的小学、五分之一的中学和百分之十二的特殊学校除使用本地服务器内容外,还经常使用外部虚拟学习环境上的资源支持教学。在普通中小学校中,最普遍使用的信息技术辅助工具为识字学习软件、算数学习软件和专门为支持残障学生学习的软件应用程序;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则更为广泛,如电子设备的开关软件和计算机控制装置软件等。

中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中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上都对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持积极态度;91%的小学校长和89%的中学与特殊学校校长也表示在学校广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于教学中后,能明显观察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有着显著提高;在备课中使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在课堂和学生的互动更为有效,在教学评估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4.教师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培训

在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ICT教学质量标准框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如今的课堂里,教师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学习,不仅是要懂得如何使用现代科技进行教授,更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上述内容已经成为了每个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时,从考虑如何教变为如何帮助学生学,是教师的一个重大角色转换,这一角色转换的需要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在设计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培训时的根本方向。爱尔兰教育部门在设计教师专业培训时基本参考了教科文组织这一标准框架中对于教师信息通信技术掌握能力的三个维度,即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基本了解;对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深化;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创造与创新。

在爱尔兰,教师接受持续专业发展(CPD,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机会甚多,多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接受过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专门的CPD培训。在小学,66%的教师接受过设备使用方面的培训,56%的教师接受过在各类课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专门培训,54%的教师接受过如何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识字和算数能力的专项培训;在中学,约半数的教师接受过信息通信技术设备使用和在教学中使用数字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专业培训;在特殊学校中,接受过这两项培训的人数比例为60%和41%。在中小学及特殊学校中,有三成教师接受过更专业的技术培训,如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规划、实施电子学习,以及包括教学博客的编写、网络设计和计算机编程等更具专业性的技能培训。

二、爱尔兰2015~2020学校数字化发展策略

爱尔兰国家教育与技能部在2015年10月的《爱尔兰2015~2020 学校数字化发展战略》是爱尔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文件,文件强调了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与评估中的深入融合与应用。该战略制定了一个明确的愿景,其重点是充分发掘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潜能,通过科技的深层运用帮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成长为充分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有志思想家、积极学习者、知识建构者和全球公民。该发展战略明确了爱尔兰基础教育信息化在2015~2010年阶段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当前工作的四大主题: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与融合;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领导、研发与政策制定;基础设施的建设。

1.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与融合

将数字学习目标嵌入未来的教育政策和课程改革举措中;将教科文组织的教师ICT能力框架进行爱尔兰本土化的吸收与融合;相关机构与组织竭能帮助学校将ICT融入学校的教学和评估中;确保学校在进行全盘规划和自我评估时能有效地引入ICT;通过使用ICT更有效地支持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更深入的学习ICT提供机会和准备;促进以技术为支持的教学评估发展;促进小学、中学阶段学生数字学习档案的广泛应用;确保学校能够使用ICT作为包容性学习的工具;支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之间使用信息数字平台达成更密切的互动和沟通;扩大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和共享化;提供开放访问权的教育资源平台。

2.教师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技能培训

将数字技术嵌入全面的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其他政府部门支持的相关教师延续教育培训项目中;将ICT纳入入职教师培养项目中;将ICT应用于所有教师的上岗培训课程中;确保教师的ICT专业学习与教学委员会的国家CPD框架保持一致;为更好地支持在教学与评估中应用ICT,培训部门将提供灵活的、有针对性的的CPD培训模式;向教师提供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更积极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相关信息;发展和推广ICT在教学和评估中有效应用与融合的案例;为使用ICT满足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学校提供持续支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数字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交流ICT专业实践团体的发展。

3.教育机构在ICT应用方面的领导、研究和政策指定

在教育部内部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以确保定期监督和审查该战略的执行;确保中小学阶段的数字战略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的连贯性和连续性;通过与信息产业界的密切合作,提高教育系统内ICT方面的整体水平和意识;鼓励创新文化;提倡网络道德与责任;综合评估中小学ICT应用整合。

4.ICT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学校ICT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互联网连接;支持学校内Wi-Fi无线网络的建设;为购置ICT设备和自携电子产品提供专业建议;向学校提供云教育服务的专业建议和技术支持;为学校推荐技术支持的解决方案;确保向学校提供有关采购的简明建议。

三、对爱尔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爱尔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把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放在其教育发展的重要站略位置,政府从资金到人力都给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从而保证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利开展。笔者在爱尔兰从事教育工作五年多来,最大的切身感受是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越来越多地增添了便携可移动的计算机设备,许多中小学在课堂教学,尤其是STEM类课程中趋向于无纸化教学,更便于学生的学习和互动。这点在我国可以先从部分试点学校开始进行无纸化教学实验,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和初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上都可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更好的讲演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

2.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专门培训

爱尔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设备与资源的信息化数字化,同时也是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的数字化改革,这就涉及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问题。爱尔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教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专门培训,使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教师群体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使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我国近些年来也开展了不少教师通信技术的相关培训,但多数培训的内容仍局限于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等较为浅显的课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让广大教师群体能够充分发掘数字技术的潜能,进行教学革新。

3.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查反馈

第8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以后各阶段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基础教育弊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努力实现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

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决摒弃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标准,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估手段和技术,将中学的合格率与升学率分开,并在评价上脱钩,建立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运行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