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30 16:06: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的钢铁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受到了产能过剩、负债高、成本大、利润低等困扰,且形式十分严峻,许多钢铁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钢铁行业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把握住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就要从在市场中打价格战,低端产品过剩,造成亏损的是市场圈中跳出,积极提高产品的利润,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完成生产导向性的企业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为市场导向性的转变。而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实施,就是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一、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就是钢铁企业要以客户价值为中心,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管理手段来经营与客户的关系,以销售、营销、服务等一系列的进程来发展和维护客户的交互关系。由于钢铁企业的飞速发展,经营范围广泛,其客户数量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但是,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仅仅采用相同的办法对客户进行管理,那么,不仅增加了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因此服务上无法提升,使得老客户流失。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上存在着以下问题:(1)客户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传统的客户管理大致是客户档案建立,分析客户资料,维护客户关系。但是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客户管理,缺乏灵活性,较为死板,对所有客户都一视同仁。就会造成对客户管理的管控不到位,无法找出精准客户,使得客户关系维护混乱,出现无法留住老客户的现象。(2)钢铁企业的员工对客户的维护意识较为淡薄,对于客户,由于没有建立其完善的制度,以至于员工对客户关系的认知和意识都严重不足。无法借助营销的基础来发展和维护更多的客户。总得来说,就是对客户意思淡薄,并且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客户发展战略。这也是流失客户的原因之一。
二、新型客户关系管理对钢铁企业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客户资源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目前的市场竞争激烈,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仅仅依靠产品质量是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下站住脚跟。如今已经是信息电子科技的时代,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例如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运输等均以采用客户信息管理。而我国的钢铁产业,由于受到了传统钢铁销售思想的束缚,多数时候均制定“以产定销”的计划。这样的销售计划是不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的。那么,是不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就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呢?其实不然,许多钢铁企业还在实施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在操作上、规范上、专业上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以至于没有激发出客户关系中巨大的能量所在。而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是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应用到钢铁企业中,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这样的客户管理形式,是适应当前钢铁企业现状的,采用新兴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来完成战略及直供客户为主要对象的渠道模式,可直接接触终端客户,优化原有的客户管理体系。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需要与稳定的,一定数量的客户群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专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仅仅是按期交货,质量合格等服务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快速处理客户疑问、无缝对接客户需求等,以获得更多的优质客户。而客户的水平就是决定企业转型以及产品品质的关键点。只有在质量与服务双重满意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以促进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三、新型客户关系管理对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应用
1.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档案。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中也有建立客户信息档案,那么为什么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呢?那是因为传统的客户信息档案建立仅仅是客户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这样将所有客户都统一建立方案,没有区分,就无法正确的分析客户资料,了解客户需求。而新型的客户信息建立,除了传统的信息外,还要记录客户的经营过程和变化,定期的评估客户资料,并为客户进行分类,实施优胜劣汰的制度,选出精准化客户。2.建立个性化客户回馈。首先要强化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分类录入。钢铁企业对于客户要实施客户回访,通过信息收集、购买状况、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完善客户关系维护。对于首次合作的新客户,要切实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要制定出双方获利的产品销售计划。对待老客户,至少每一年都要进行回馈、走访,收集、整理老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快速给出对策,同时根据市场来拓展高效的产品市场,逐步实现精准化营销。同时,可以为老客户制定相对于的产品计划,可将高端的新产品以优惠价格予以老客户,一边介绍企业的动态,以促进双方的继续合作,稳固与客户的关系。3.打造卓越服务体系。在客户关系上,要放眼市场,树立大营销理念,并打造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体系。建立各项服务窗口,实现技术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各生产制造部门、地区及海外公司同步服务,让客户能够透明的了解到钢铁企业的服务模式,推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部门的优化,提高服务质量。CRM系统的实施,可实时提报用户需求、及时处理用户抱怨信息,,以优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不仅如此,CRM系统的应用,还能解决管理问题,通过加强内部培训,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客户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员工的执行力,以及增强服务的质量。4.完善营销组织机构。除了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实施,还要完善营销组织机构。销售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分工合作,技术服务人员负责收集客户的信息,开展产品认证;销售人员要协调生产和销售,两者不可缺一。技术服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与产品的动态,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将了解到的情况快速的反馈到销售人员处,再由销售人员及时的跟进生产,拓展销售渠道,对接客户需求。因此,完善营销组织机构可促进客户销售的战略制定。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钢铁企业想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下生存和发展,就要正视自身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处在的情况,并结合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利用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拓展新客户,维护老客户,推动形成客户需求导向的营销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重视客户关系,以提高客户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竞争优势,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恒波.钢铁企业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探讨与实践[J].河北冶金,2016(11):72-74.
[2]常雪琴,张道华.基于云计算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16-18.
[3]张晶波.基于CVE客户价值评价模型的客户关系管理[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6(04):24-25.
[4]郑伟,李凌,李沛林等.跳出包钢发展包钢跳出钢铁发展包钢——包钢集团新形势下调整转型新举措[J].冶金财会,2013(06):5-7.
关键词:企业 绩效管理 体系 科学性
正方:
如果把企业比作大象,绩效管理就是能使大象起舞的工具。近年来,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了绩效管理制度,但在管理实践中,和许多管理工具一样,企业绩效管理也面临着众多难题,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这种景象: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设计了若干绩效考核的制度与流程,然而在考核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从干部到员工的感觉都是 “茫、盲、忙”,绩效考核长期流于形式,工作的成效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反而因为绩效考核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更有不少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管理人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存在偏差,管理体系不健全或存在薄弱环节。
一、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很多管理者往往只注意到了绩效考核,而忽视了对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掌控。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匆匆过客”般的绩效考核:每当临近绩效考核的时间,人力资源部照例将一些固定的表格发给各个部门主任,各个部门主任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填完表格,交回人力资源部。于是管理者们写上一些轻描淡写的考核事项,再填写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分数,这次考核工作就算万事大吉了。每个人又回到现实工作之中,至于那些考核事项、考核分数能发挥什么作用,没人再关心,也就不了了之。
绩效管理不只是针对过去做考核,重点要解决“如何能够实现目标?为何部分工作没做好?应该如何改善?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强调管理者应该帮助下属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绩效改善。因此,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必然造成“瞎子摸象”—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忽视了诸如绩效辅导改进等其它更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单纯地为了评价团队和员工业绩而做绩效考核,管理者和下属就像是“审判者”和“被审判者”,使得双方更关注于绩效考核的分数,而缺少对工作绩效欠佳的分析与反思,甚至部分员工产生埋怨“考核就是扣钱”,绩效考核变成“烫手山芋”,费力不讨好,久而久之,当然大家都不愿意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即使上级强制要求做,也是应付了事,绩效考核因此流于形式。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完整地认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转变固有的思维观念,即从绩效考核转变为绩效管理,而且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通常,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绩效目标体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组织中的成员并非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相反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组织成员的工作,如果一项工作领域没有目标,这项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部门及岗位的分目标,各级管理者应该根据上级下达的团队工作任务和业绩目标,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认真分析目标任务特点,按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与员工共同分解设定员工绩效指标、制定团队绩效计划,使每一位员工任务清晰,标准明确,认识统一。对于下属不清楚或不确定的目标和指标要及时用“5W法”进行辅导,即Who由谁做、 When在什么时候做、Where在哪里做、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避免指标分解下达时产生误解或冲突。
(二)绩效标准体系
指标完成的好坏,需要一个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一般情况下,符合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的标准比较客观、合理、易于操作。例,“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较好,则对营销部、财务部进行奖励” 的标准不易操作,如果将其改为“今年利润总额指标完成值每超过目标值10%,对营销部加2分,财务部加1分”后则更加量化,更容易操作。
在绩效指标与标准确定后,管理者应与员工签署绩效协议,并指导员工根据绩效协议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绩效计划。通过签订绩效协议可使团队与员工对各自任务目标、工作标准、职责作用和奖惩方式更加清晰明确,体现对员工任务有计划的事前管理,同时也是员工对管理者的一个正式承诺。
(三)绩效辅导体系
管理者应在团队和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团队与员工完成业绩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共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员工完成业绩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与督导员工不断改善和提高业绩。在辅导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一是充分信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自己的优点;二是善于激励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获得上级认可;三是合理使用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智慧与专长;四是懂得培养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具有可开发的潜力。管理者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提供的帮助才能不被曲解而富有成效。
(四)绩效考评体系
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业绩,直接决定着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是支持还是反对。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绩效表现,客观全面地从员工业绩、能力、行为和态度等多个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做出客观评价。根据考评指标的类别的不同,可以把考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考核。即“考量+核算”,是针对量化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2.评议。即“评价+议论”,是对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所采用的考评方法。
目前,绩效考评的工具有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结果主导型和综合型4大类20多种,如目标管理法(MBO)、强制分布法、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法(PCI)、平衡计分卡(BSC)、日清日结法(OEC)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考评环境和对象。考评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管理者在考评工作中应掌握各类工具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运用,发挥各自的功能。
不管采用哪种考评工具,管理者都要在平时做好员工的绩效记录。区别员工绩效的好坏,单凭主观感觉是不行的,需要有据可查的绩效信息,而只有经过平时细致的收集和记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信息,为考评打分提供依据。
(五)绩效沟通体系
绩效沟通(面谈)是双方取得互信的过程,管理者要用恰当的反馈方式,让员工理解考评结果是怎么得出的,依据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深入探讨产生不良绩效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基本技巧: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让员工多说、自己多听;批评对事不对人、表扬对人不对事;采用“三明治”的谈话方式。
(六)结果运用体系
企业应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人员配置、岗位变动、薪酬分配、培训开发、评优评先、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以健全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根据绩效沟通环节双方达成的改进方向,制定绩效改进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
参考文献
[1]安鸿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键词:职业能力;“6+2”基本原则;公共关系;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其中的“2”是指: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代表了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地位:“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了解、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企业公关实务作为组织塑造形象的艺术,乃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前导课与后续课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的核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上所必需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关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合法经营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公关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和项目,进行规范的公关调查问卷设计;能熟练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公关调查;能根据公关调查的需要,较好完成文献调查的任务;能根据公关访谈的需要,制定封闭式和开放式访谈文案;能依据公关调查的资料,撰写规范的公关调查报告;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营销公关策划;能根据营销公关策划的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案;能围绕企业公关的目标,进行公共关系广告的策划;能围绕营销公关策划的主题和公关模式,制定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等公关活动的方案;能基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能基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方案;能依据企业的营销公关的目标和措施,制定企业公关效果的评估方案;能撰写企业营销公关效果的评估报告。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具体如下:了解公共关系的要素、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公关工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公共关系意识的涵义及基本内容;了解情商的涵义与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公关调查的内容及其与市场调查的关系;掌握制定公关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法的涵义、分类与访谈的程序,掌握制定访谈提纲的基本要求;了解文献调查法的涵义、分类及操作程序,掌握文献调查提纲设计的要求;了解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要素和问题形式;了解态度量表的形式及应用要求;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16要则及设计格式;掌握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等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与价值;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与内容;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的程序、内容及过程管理工具的构成;了解公关广告的特点、类型及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CIS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及CS战略内容;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与预案制定要求;了解PR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关工作效果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公关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崇尚公关职业道德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公关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把握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情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行业背景
(1)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酒店的公关工作,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促销职能。
(2)河源市泰和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鱼面,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性旅游商品,发展前景看好,但销路不畅,企业愿意本课程以该产品的营销公关作为教学载体以对企业有所裨益寄以希望。
2.本课程内容设计概述
本课程以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其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即,在全真和仿真的营销公关工作过程中,对泰和源鱼面营销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使学生在达到本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60%):到课率考核,占15%;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考核,占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占15%;实践能力考核,占20%。
2.终结性考核(占40%):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一份《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报告》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依据。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旅游企业公共关系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企业公共关系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1)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
由于传统人才流动机制的体制性制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区域人才培养机制远未成熟,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政策也严重缺乏,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人才补给不足状况,后发达地区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其发展瓶颈。
(2)管理创新型人才匮乏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是由科技人员创办的,或是科研院所分化转制而成,企业管理者多具较高科技水平。但由于体制局限或技术偏好,其思维模式普遍缺乏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在这些企业的推广中相对落后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管理者的技术自信及管理技术缺失,基本上尚未建立起与科技型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事后管理为主、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及资源配置优化理念的管理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4)有效的激励机制匮乏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维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发展的关键,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决定了其人力资源构成中以富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更需要肯定和激励,否则就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长期忽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造成的战略短视和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缺失是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二、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
1.改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环境
(1)树立“战略支持创新、创新促进战略”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应服务于战略需要,为战略目标提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灵魂是创新,因此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树立“战略支持创新、创新促进战略”理念,以战略为指针,处理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及其它管理职能间关系。在包括技术开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活动中,处在核心地位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故必须以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基础。
(2)明确“人才价值衡量、人本管理中心”核心
公司战略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型企业的战略价值核心是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能力和速度,因此“人才价值衡量,人本管理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从人才价值衡量为管理基础,体现了鲜明的“人本”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为资本”、“人为创新之本”。
(3)加强人才能动管理、提高人才资源战略地位
企业的战略资源有很多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最具有价值、最有能动意义的莫过于人才资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调动人才积极性和能动性,强调全员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提升等均从发挥人才的能动效应,将人才提高到科技型企业的关键战略资源地位。
(4)营造“员工价值实现,组织价值认同”环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从个人与组织匹配的角度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对员工能力、行为特征和绩效进行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而能激发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将织价值建立在对员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营造员工价值实现和组织价值认同环境来实现双赢。
2.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保障”基础平台
(1)组织保障平台:团队管理,强调柔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最能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和起到人才激励作用的管理模式是团队式管理,团队式管理一方面强调团队自我管理、成员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又通过目标管理和流程管理相结合使组织具有较好的柔性,符合科技型企业中的战略要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其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经常处于动态 “平衡”中,成员高流动使组织知识管理难度加大,人才是知识的最大载体,在组织设计层面营造互信、协作、共享的氛围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队伍的稳定性及成果研发效率和成果的产品化与商品化速度。
(2)专业保障平台:战略管理、强调文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到战略高度,通过营造自由、创新的创业氛围和组织文化,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进行专业化管理,在人才规范、配置、开发、评价、激励中充分促进及实现人才资源的核心价值地位。
专业保障平台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要提到战略高度,让其充分参与到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等战略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其更好了解组织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特征,其次可以更好把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激励,第三是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包含技术和战略能力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操等方面的能力,便于从组织战略高度提供专业保障。
(3)制度保障平台:规划管理,强调效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规范管理不足,是现存的根本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所有问题之源,如何将柔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组织文化管理中非规范因素加以制度化,通过规划管理提升运作效率是企业永恒的管理话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涉及到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的庞大系统,要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度保障平台;要协调部门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保证战略实施和战略价值,也需要制度保障平台;要保持人力资源管理连续性、一致性、公信力及权威性,同样需要制度保障平台。制度平台包括全员参与制度、人才考评制度、职务说明规范、员工行为手册、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3.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模块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在掌握和分析大量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科学合理地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强调战略导向,强调其前瞻性。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立足于企业战略,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制定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规划。这就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时,在探讨企业发展的重大策略时,应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参与,方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能了解企业战略的内涵,也有利于他们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规划;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要充分了解各个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
(2)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模块
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模块包括招聘和选拔,优化调整两个内容。在招聘和选拔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战略导向,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聘标准和程序。这就也要求在招聘和选拔中,除了要关注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性,更要关注应聘者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组织匹配性,如价值观的相符,具有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心,能与企业共同发展等。
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配置的目的是要建立促进创新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企业要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来配置所需的人力资源,根据定员标准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满足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求对现有人员进行职位调整和职位优化,实现人尽其才,通过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3)战略人力资源开发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是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从素质和质量上保证满足公司战略的需要。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建立和健全支持创新的科学培训体系。建立支持创新的科学培训体系,应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能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所需各种类型人才;应从培训制度体系、培训内容体系、培训保障体系等方面体现企业层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从全员参与、自觉学习等个体层面体现员工对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视。另外,培训项目的选择是多形式多样化的,企业可以把学历教育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和拓展学习结合起来,把团队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
与其他性质企业不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着眼的不仅是眼前的绩效,更有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评价。因此,传统的评价指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评价中,不能体现其对员工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开发出符合其自己发展需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指标,在考核员工的绩效表现同时,对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考察,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5)战略人力资源激励
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基础是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其方向是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并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推动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挥,进而推动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三、结束语
关键词: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提高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科技管理的内涵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 在1987年的报告中将科技管理定义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规划、发展和执行,并且用来规划和完成组织营运以及策略目标的跨科别领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质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设计等,长期的科技管理内容则包含了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
科技管理是一个整合了各种专业领域,诸如科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跨领域的学科,其影响组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财务、人事以及信息等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活动,包括组织的日常运作以及策略规划。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决策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
(三)自主创新不适应科研活动的特点。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三、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科技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开发力量过多,企业内应用研究仅占全国总量的约10%,大大低于美国80%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独立科研机构的大量重复设置;科技人员难以流动,难以进入企业和市场。
四、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变迁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国经济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笔者就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径选择:
(一)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我国现有科技管理体制下,无论是科技管理模式还是其实现途径都具有不足之处,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政治经济体制与政府效率都将不断进步,因此也要不断加强科技管理体制、绩效等方面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科技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管理模式的优化、新型科技管理模式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将成为科技管理工作者一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优化科技管理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权衡我国科技管理模式的现状评价、历史变迁、绩效评估、保障机制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2我国科技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存在的不足
管理的两重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属于生产力范畴,而社会属性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管理两重性对于其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度约束等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众观我国科技管理的发展历程,科技管理依次经历了计划型与政府引导型两种典型的科技管理模式。
2.1我国科技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
2.1.1计划型科技管理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实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型管理模式。该模式下,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分配公共科技资源,高校、科研院所承担具体科研任务都是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因此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出层级性,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以科技部为代表的最高决策层、以各省市科技厅局为代表的执行协调层、具体实施科研任务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三个层次,层次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2.1.2政府引导型科技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实践,我国科技管理模式的变化很大。国家与地方科技部门之间的关系模式产生重要变迁,逐步建立了互动合作关系;计划经济下政府主导的科技运行机制逐步转变为政府计划指导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方式;不只局限于高校与科研机构承担科研项目,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更紧密的关系。我国科技管理模式变迁的过程,可以看到政府基于创新科技管理模式,逐步反应对原有科技管理模式中的失效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转轨的独特之处。
2.2我国科技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尽管我国科技工作成绩斐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科技管理模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还存在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需要在科技管理模式上实施系统性、全方位地创新。我国科技管理模式的有关制度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部门分割的突出问题。因统筹协调不足导致科技管理工作中产生部门分割现象,使科技资源难以集中形成优势。因部门之间沟通不足,产生科技基础设施重复投资、科技支出不够集中、科技立项分散,对于重点领域的有关项目支持力度不够。二是配置公共科技资源的效率较低。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科研建设,但由于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使不同区域部门的科研机构之间的科技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三是科技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科技部门考核科研经费使用成效的手段不足,尚未将科研项目实施效果列入考核指标,科技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这对于促进我国科技长远发展不利。四是偏离需求的科技产品供给需要进一步改善。科技产品服务的正外部性对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多数科技产品具有决定作用,目前,科技产品与服务大多由政府部门以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形式下达,指令性较强,对于不同区域执行标准基本相同。因此行政命令式的供给决策机制造成科技产品和服务在供给需求上存在一定差距。
3优化科技管理模式的保障机制
3.1构建利于科技资源优化整合的组织保障机制
根据精简效能原则,对政府部门的科技管理职能进行科学规范,机构设置合理,改变现有科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部门分割现象,构建国家与地方、地方及部门之间的“多中心治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治理体制中各部门的定位,并开展相应的科技协作,统筹协调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今后更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解决由于政策原因导致的科技项目分散问题,发挥科研机构、企业的科技优势,对公共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创造科技资源共享环境,构建公共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3.2探索科技主体多元化培育、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将目前存在的将科研与创新只作为科研机构及高校等部门事物的观念彻底改变,探索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培育。基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国家科技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长幅度。采取科技计划、财税、金融等多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企业予以引导与鼓励,使其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尤其是综合性人才,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力,积极拓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保证科技成果在研究之初就符合市场所需。逐步转变政府职能,使其在科研领域中的宏观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3.3构建科学评价制度与绩效管理体系
关键词 高校 科技管理 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各批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研究学者,是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成果产生和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高校的科技攻关、科研进程和管理工作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大幅度更新,更要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同时进行大幅度改革。而在科技管理创新这一块,如何就科技管理体系,科研项目管理理念,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变。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科技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理念还相对滞后。工作统一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直接面对院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主要体现是以严格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为管理依据的,片面强调服从性与统一性,却未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以及化管理理念的相对缺失与贫乏,导致了相应管理方式的按部就班。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科学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在校内外形成团队化、跨学科的大型研究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研创新中求新求异、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探索的精神。
1.2 科技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现行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许多高校还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管理模式,一直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思维治理大学,用行政职能部门的组织和操作程序替代学术职能机构的组织和操作程序;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了学术事务对于学者的内涵所在,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化在大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机关官僚作风。另外传统的科研管理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主要是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开发研究、验收鉴定、推广等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而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技管理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学校科研方向的确立、管理系统的设计、科研策略的制定以及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是把资源的配置、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确立、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项目申请立项、专利技术开发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乃至技术转让后的服务看成是一个完整研究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科研管理的范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大幅度扩展。
1.3 科技管理管理观念和服务观念不平衡
高校的科技管理既有科研管理的一般属性,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门类广、层次多、服务面宽。既要为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肩负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教师要承担高数额、高压力的教学任务,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以至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不多。高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侧重于强调管理职能,对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不够。对科研的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以人为本的科研氛围打造不足,团队力量的科研团队难以发挥优势,管理者也只是被动地履行着管理职能,没有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无法充分调动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所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物的多重联系中,找寻到突破点。
1.4 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化带动了管理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及重大变革,也对高校科技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到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展的全部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运用新型信息管理技术的理念、能力、水平和成效还远没有真正挖掘和体现出来,从而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能量,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的进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力建设,但由于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决策支持、应用情况、信息利用效率、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管理、规范透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搭建起实用高效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因此,不同地域或者学校信息沟通便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的重要原因。
2 高效科技管理体系的几点创新思路
2.1 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落后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放性的科技管理模式。通过克服传统高校科研队伍整合难和资源分散、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之间的矛盾,不断理顺学校研究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创新权,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基础雄厚、科技成果产出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教学、科研、经济服务功能紧密结合,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目标,点面俱到,只有管理模式激活了,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热情和活力,让人的创新精神得以全面自由的释放。
2.2 科技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原则
对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同时实行“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政策,才能达到双赢目的。从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科技管理者都是非管理专业人员,管理方面主要根据前人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在重复单调的劳动基础之上,工作局限性强,因而对工作的突破性不高,全面性也把握不够。一支专业的、能干的科技管理队伍必须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涵盖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集合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探索能力,与社会和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科研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成长。同时,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创造培训和进修机会,把握指导实际工作的中短期的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的机遇。另外,在部门内部实行轮岗制是很可取的,让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流动实践,深入、直观、面面俱到地了解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程序,了解科技管理程序中的同和异,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合理流动,让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最合适的管理潜能。
而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的用人机制,同时科研方面应树立正确导向,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价值方向,处理好科研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树立起好的服务意识,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多为科研人员着想,主动了解并排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应彻底摒除传统的按资排辈的做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彻底的发挥,以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不枯竭。
2.3 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以往的事实与经验表明,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成为一种优良的动力机制。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中,需要引入适当的科研评价制度,优奖劣惩,从制度改革上激发出科研生命力,主要是从教学成效、科研绩效、成果产出等方面出发,摸索出一套契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作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这是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所在。只有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和产权所属的价值,使有突出成绩、有所贡献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能经过自己的事实劳动获取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才能带动整个科研队伍的成长和良性循环,才能让科研管理者更好地为科研人才服务,让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神,不急功近利,潜心攻克科研难题,产生出重大的研究成果。
2.4 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高管理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掌握、传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科技管理是面向高素质人才的高级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和人员都表现出显著的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智力性,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也更为迫切。科技管理网络化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科研信息管理中,不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而且在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最后的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后续跟踪等阶段,也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手段,加强项目的各个流程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透明。同时开发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譬如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所属范围内迅速方便查阅各类数据、资料、最新科研动态、提出问题,并能及时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实现信息普及、程序阳光、管理迅速。还可建立科研人才信息库、实验设备库、项目信息库等,以便熟练掌握学校的科研情况,并整合分散资源,冲击社会需求或重大前沿性研究课题,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
2.5 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
关键词:新时期 基层电力公司 科技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69-02
1 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落后
在目前大部分的基层科技管理依旧在沿袭那套老旧落后的工作模式,尽管在这方面我国也在大力投入,倡导发展,并进行不断探索,在部分方向上取得了突破,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老旧的模式过分关注科技褒奖、科研实施和组织调研任务等方面的管理,但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和管理技术的不科学化,造成了信息堵塞,使得科学调研的进度缓慢,效益始终得不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1.2 缺少管理机构和人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级及以下电力公司均没有设置科技管理的有关部门来进行管理工作,就算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对相关管理工作也并不十分明确,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清晰的认识。科技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混乱,没有起到管理作用。另外,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重要问题。许多企业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在管理人才选拔方面缺乏重视,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微乎其微,导致整个科技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更谈不上制度的创新。
1.3 缺乏创新动力
由于市场压力不足和对生产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基层电力公司缺乏创新动力。压力创造动力,但是,由于电力公司以服务大众为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国家对电力行业大力扶持,提供资金帮助,这一特殊性质导致电力市场压力不足,致使创新动力的缺失。另外,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上层干部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情况,没有制定好的绩效考评制度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对员工创新意识是极大的遏制。
1.4 缺乏创新条件和环境
科技创新工作一般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大众创新以及专利和论文的发表。但是,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实现突破和有自己作品的人乏善可陈。科技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全和技术掌握得不到位,技术人员没有处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之中,创新火苗也会逐渐熄灭。
2 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措施
2.1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定位,加强职能建设。第一,加强协调管理。通过通过科技管理手段的改变,进而改变环境氛围,组织参加各项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第二,加强服务。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主动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拓展创新知识,将服务职能挑在肩上,发挥全面高效的监督和引导工作,解决员工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第三,加强参谋。基层单位的上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科技研发现状,对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做出宏观把控,理清发展思路,确定良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创新提供意见和支持。第四,完善支撑体系。现在大多数的科技研发或创新以个人为主,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团体。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围绕创新工作展开,将员工分开管理,使其负责不同的创新管理工作。将公司的骨干力量分批组建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创新研发工作。各二级部门横向交叉,加强合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创新网络,承担上级的指示和下派任务。基层优秀骨干由公司直接管理,自主研发,将每一个创新的点子进行实验验证。
2.2 发掘人才骨干,建设人才队伍
以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基础,分层次组建人才队伍。一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以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据,有计划地加强部门联系,造就一流顶尖人才,创造精英队伍。二是基础队伍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各基础部门建立创新团队,围绕日常基础工作,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建立创新研究小分队。在新青年中组织和建立小分队,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培养实践经验,让青年员工也参与到科研论文和项目的研发中,扩大技术人才的覆盖面,打造科技创新的后备军。
2.3 建立激励制度
调动行业内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更好的激励制度,这是当前管理制度改进最应着手改变的方面,也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根源所在。公司应该制定学术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对学术领军人物和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与技术进步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另外,对于有关的科技创新机构和部门要实施考核,对于任务指标的完成度进行统计,完善动力激励机制。
2.4 引进科学设备,营造创新氛围
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为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形成管理创新环境。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员工创新意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培训,搭建创新平台,解决员工在创新中的困境,使科技创新广泛被人们所接纳。另外,还要为青年员工提供创新环境和技术支持,注重人才培养,将能力高、责任意识重的有为青年委以重任,通过部分带动全体的方式,引导整个行业创新意识的提高。还要将创新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宣传等方式加以传播,搭建资源共享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 结语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职能,是整个电力行业正面临的难题,亟待解决。要改变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模式,就要从制度、手段、思路和人才上做出调整,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内部沟通,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基层电力公司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未来创新方向,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基层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国家电网的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1] 高雅,w淑伟.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访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博[J].国家电网,2016(8):46-48.
[2] 李琳,隋博.新时期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研究[J].管理方略,2015(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