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7 20:17: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教师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教师培训总结

第1篇

一、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重新认识。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等因素,李素英专家再次给我们阐述了制定目标的重要性等等。

二、对幼儿园教学评价的再思考。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形成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知识面宽的幼儿教师队伍和管理者队伍,为我区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各幼儿园应按有关规定聘任(用)新教师,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备案后方可上岗任教。通过集中培训、园本培训、教师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培训网络体系,对各类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200人次以上,培养骨干园长30名左右,骨干教师100名左右,幼教名师10名左右。

三、培训形式及内容

1、集中的专题培训

旨在帮助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把握幼儿教育规律,理解幼儿园新《纲要》精神和新课程体系,掌握科学的保教方法,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分散的园本培训

各幼儿园要通过园内研讨、自请专家、外派学习等形式提高本园教师素质,继续开展好师德教育和专业精神培养,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专业态度,增强爱心和事业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保教人员参加学历进修,促进教师专业学历达标和提高;并加强安全工作的培训、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及美术、舞蹈、弹奏等职业技能、艺术素养的培训等,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3、在职园长提高培训

侧重提升园长的办园理念和管理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集中培训与园长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热点问题讨论相结合。

4、骨干园长高级研修

培训对象为富有办园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高研究能力,办园成效显著的优秀园长,旨在帮助园长总结办园特色,发展幼儿园个性,尽快完成从合格型园长向创新型、专家型、学者型园长的转变,为我区造就一批学前教育改革的带头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与高校联手、参与式的实地感受先进地区幼儿园的优秀管理经验等学习形式,开阔视野,提升水平。

5、新教师上岗培训

所有新担任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人员均需参加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与幼儿保教职业相关的专业思想、专业态度、专业修养、专业能力,以及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其中区教体局组织集中培训24学时,园内实践培训56学时,为期一年,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获得教师《上岗证》。

四、培训保障

1、制度保障

建立幼儿教师、园长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和学时制。全区每位教师每学年接受相关类型培训应不少于72学时,其中接受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原则上每人每学年不少于24学时;分散的园本培训原则上每人每学年不少于48学时。学时登记使用全区统一印制的《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教师参加培训经考核合格,计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由托幼办负责学时登记和审核认定。对没有按规定接受培训或没有达到培训规定的教师,以及虽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在各培训阶段内进行补修补考。各幼儿园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持证上岗的情况,将作为幼儿园年度考核和等级评估的重要依据。

2、经费保障

区幼儿教师培训实行专项经费补助、幼儿园分担、教师个人自负相结合的经费保障办法。各幼儿园要在办园经费中列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教师培训支出。

3、质量保障

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培训;专业成长;视频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1—0088—05

一、引言

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托自我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而提升反思和研讨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成为架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阶梯。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方式——视频教学案例研修——应运而生。视频教学案例是一种动态生成性资源,对于幼儿教师研修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与传统案例研修相比,视频教学案例更具有直观性、情境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特征,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感受课堂进程与玩具和教具使用,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地重复捕捉教学信息。

本文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学前教育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为例,重点探索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整套针对幼儿教师远程研修的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以幼儿教师的现状为背景,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按照幼儿教师的学习特点和专业构成,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两个方面系统研制,以此探究视频教学案例在幼儿教师研修中的作用。本套课程资源已在2012年由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发行。

二、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研制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教育形态转变,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培训效率

传统教师研修受到教育行政管理的约束,模式单一,培训教师没有参与选择的余地,教授方式以讲授为主,以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往往起不到培训提升的作用,让培训成为一场拉锯战、消耗战。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明显优势在于,利用当前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将枯燥的传统培训转变成灵活性、生动性、可重复性强的培训模式,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员的自主性,调动教师研修中每名成员的能动性,提升单位时间的培训效率。

(二)打破传统幼师培训瓶颈,建设新型培训模式

根据陕西省学前教育专项调研报告,在职幼儿教师接受培训的形式趋于单一化,培训效果不佳。目前,陕西省各县市,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进来”,即聘请专家教学;二是“走出去”,即参与研修的幼儿教师进入指定的研修学校学习。实际情况是,外请专家费用昂贵,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而言开支甚大,难堪重负;其次,教师走出去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走出去所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于农村现有教学发展水平又不能完全适用。因此出现了教师接受培训后仍旧按部就班教学的情况,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选取相应的教学课程,在节省外请专家高额费用的同时,还达到了帮助教师直接与专家“对话”的目的,让教学任务繁重的幼儿教师不必走出去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方式与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广大幼儿教师培训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

(三)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伴随着《纲要》的颁布,各省市陆续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陕西省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实效性不强,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幼儿教师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实践性较差。对于刚入职一、两年的新手教师来说,他们更渴望接触实操性较强的培训内容,以达到对活动现场主导的教学效果。而侧重理论培训的教学内容,不仅起不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过于抽象的理论概述反而使得教师缺乏实实在在的体验,对幼儿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成效不大,特别是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实际帮助。因此,在培训会场常常会出现教师听课不认真,培训后缺乏深刻的总结和思考,导致事倍功半。

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在内容选取上严格按照幼儿园教学内容制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既有按照幼儿年龄的分班培训内容,也有按照五大领域课程标准划分的教学实践;既有宏观上分析现行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的学习资源,也有幼儿园特色课程、玩具教具制作和使用介绍,能满足研修教师全方位的学习需求,使幼儿教师能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

研制的基本思路

教学案例是教学情境中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对教育过程中典型事件的深层剖析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教学效果。视频教学案例是在传统教学案例基础上,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将含有问题和典型疑难教学情景的教育教学事件以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媒体,借助信息技术编辑而成的作品集。[1]优质的视频教学案例记录了师生的互动和教学过程,可以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辅导观摩功能,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2]

伴随着3G网络核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超媒体对传统视频通讯技术进行了融合,新媒体意识与教育思维有机结合,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有机整合到视频教学案例中,并与Web等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互通,为教师培训特别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一)研制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研制本资源的落脚点就是要立足于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系统地设计研修课程,全面融合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活动实践,全方位支持和引领幼儿教师的研修。

2. 针对性原则

本视频案例研制的各个环节都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期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开拓教师视野,充分使用教育机智,有效提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3. 实践性原则

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及一线教师的感悟和反思来组织主体资源的研制,通过专家的详细讲解,通过分析活动案例,达到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目的。

4. 参与性原则

本资源中选取的教学案例,通过适时设问、创设案例情境等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共鸣,在过程体验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互动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新的思路,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二)课程资源的使用对象

首先,一套完备的视频教学案例要立足于幼儿教师的研修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新手教师缩短上岗适应时间,对于成熟教师丰富拓展知识能力结构,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其次,为幼教教研员提供一手研究资料,推动幼教更全面、更深入的课程改革,实现幼儿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个体定位。

(三)课程资源的基本框架

本套课程资源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讨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根据课程框架录制,以DVD媒体光盘形式出版(详见表1)。

1. 专业理论学习篇

本篇章包含两个模块。模块一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模块二则介绍了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两大模块分五大主题授课,以讲座形式呈现,配合PPT演示文稿说明,共10课时。通过本篇章的学习,可以不同程度地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近况,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解读幼儿发展规律,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常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意识形成。

2. 教学实践研讨篇

教学实践研讨篇是本课程资源的主体部分,共分八个模块,内容涵盖教育活动设计、教育资源应用、特色课程分析以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课程,其主要形式为案例分析+专家座谈,教学对象为3-6岁幼儿。根据年龄分段,在小中大班各选取1-2个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呈现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授课结束后专家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中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度剖析,分析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点评教学过程。

四、视频教学案例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一)课程资源设计

1. 组建研制队伍

优质的教学资源研发队伍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其中,幼儿教师是视频教学案例录制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实践者;专家学者在对教学案例深度剖析后,对视频案例起到整体把握作用,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技术人员主要对授课过程进行录制,并对视频素材进行后期设计与编排,是课程资源的创制者。[3]

2. 确定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每个模块中主持专家的人员以及拍摄计划。

课程目标是课程录制的首要工作,是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的一种预期效果,是幼儿园课程构成的首要成分,是学前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为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提供依据,并为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提供基本准则。从纵向看,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分为课程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本课程资源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严格按照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目标具体、核心突出;适合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目标表述遵循幼儿优先的原则;目标的结构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视频教学案例的核心在于案例的设计与选取,它是整个培训活动的触发因素,是开展交流研讨的基础和载体。[4]因此,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不是课堂中发生的所有事件都会被录制成案例。要围绕课程目标选取教学中的典型事件,重在质,不在量,并具有实践和研究价值。[5]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学环境,为了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学习、深度理解并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本课程资源选取了如下课程内容:

(1)理论学习点评案例

本课程资源对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国家教育政策,旨在帮助幼儿教师从宏观上建立起“21世纪是幼儿的世纪”这样的认识。历史不只提供了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它还预示着人类自身观念的变革:对幼儿以及学前教育的再认识;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别于成人,同时,应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无疑是整个社会对“幼儿”的民主认识,从观念上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具有这样的认知,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从更高层面理解和把握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优秀教师示范案例

作为幼儿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动态教学叙述,我们在全国多个省市的幼儿园进行了听课和评课,选出优秀的幼儿教师课例作为教学范例。这些案例能够对教师起到示范作用。教师通过观摩、分析和反思,找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解决途径,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技能示范案例

对于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全面能力。其中,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是幼儿教师除教学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技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也许对教室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却有机会,也有责任有效地组织这块空间,并通过安排空间和组织材料让幼儿成为积极的人,让幼儿在与物质世界和他人的交往中学习。[6]因此,本课程资源也把环境创设和玩具教具制作的过程利用视频手段记录下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育机智示范案例

幼儿园课堂教学是一项处于多种变化和可能的综合活动,教案设计与编写很难达到全面覆盖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需要参与教学的幼儿教师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做出反应并予以解决。这类案例在课程资源中贯穿于五大领域的教学中。每个案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会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7]由于这类案例是幼儿教师课堂教学、课后总结的真实感受,容易引发培训教师的共鸣,通过示范案例中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现。丰富教师应对类似教学疑难的解决方法,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

整个课程资源的拍摄从2011年11月15日起,在确定专家人员名单、脚本形成等多项工作完成后正式实施,历时一个月,于2011年12月20日一期拍摄完成。

(二)课程资源的特色

问题导入是本课程的一大特色。问题导入机制始终强调课程录制以问题为先导,理论学习为基础,教学实践为关键。视频开始前会根据幼儿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疑难,以此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学案例,寻找并发现问题的答案。

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围绕所选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完整连贯,真实再现了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根据教学案例的编排,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课程导入、教学本体、结束和教学延伸。在课程的后期编排中,会在四个教学部分的转换处进行适当的文字提示,使教学过程更清晰、更明确。同时,对于教师在每一部分的教学处理和引导会做简单的文字评价,例如,如何导入教学、本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玩具教具的使用情况、教学结束的形式以及教学延伸的意义与价值等,都会在视频下方做同步文字分析。课程结束后,专家学者针对视频中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工具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提出值得借鉴的教学建议,以便对学习者起到良好清晰的示范作用,帮助学习者有效提升。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的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内在素质,是作为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不受外在教育设备和教育手段制约、在不同教育条件下都能迁移的能力。总的来说,教育核心能力是教师的教育判断能力和教育行为的选择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建立,为本省广大在职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培养教育核心能 力、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快捷路径,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指导幼儿教师进行高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改革,帮助教师缩短教学 过程中的无效探索,提升业务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结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对熟练教师则力求在已有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

1. 课程资源整合

基于学前教师培训计划建立一个以“强化核心能力,打造专业师资”为主题的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库,通过教学视频采集和后期审查制作,按照课程框架进行资源分类,将后期制作的幼儿教师教学视频案例刻录成光盘(DVD)出版发行。

2. 课程资源实现

由于幼儿教师专业提升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对不同幼儿教师教学需求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课程资源的“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年,提供一批与视频案例配套的实操性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的教师用书,打造一批充满活力、业务精良、适应能力强的新手教师群体;帮助陕西省新入职1-3年的幼儿教师加强教学观察与指导幼儿生活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本技能功底。

第二年,帮助趋于熟练的老教师完善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计充满新意的教学活动,增强老教师的教学灵活性和教育机智,制定适合本园发展的园本课程。

第三年,在已有两年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寻找陕西本土文化特色,探索幼儿教育的独特元素,进入本省各市幼儿园活动现场,通过优秀教学视频案例的培训,给本省甚至全国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示范、指导与评估,帮助他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受幼儿欢迎的教学风格。

五、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教学案例的开展为幼儿教师培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专业成长道路,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和专家所认可。信息技术的推广,给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视频教学案例的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化使得教师研修更为自主,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充分发挥教师在研修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种高效、个性和顺应时代的研修方式正在逐步走进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教师研修搭建起更为广阔的现代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邹开煌. 视频案例——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 网络时代,2008,(9):11-12.

[2] 李文昊,刘银环. 基于活动本体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的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93(5):71-73.

[3] 唐应山,董闽红. 教师培训视频案例中的技术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226(11):102-103.

[4] 孙默.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教师远程培训[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91(4):63-66.

[5] 韩明秋. 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自评方法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24-25.

[6] 高岚. 学前教育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2-253.

[7] 王瑞峰. 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案例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9-10.

[8] 翁凡亚. 基于视频案例的职前教师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9] 黄晓兰,宋继华.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

[10] 方红. 教师研修新资源——教学视频案例开发创作与应用介绍[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9).

[11]杨. 视频案例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幼儿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80-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正确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助于合理指导幼儿教师培训。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被看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因为幼儿教师如何学习完全反映在他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由标准指导的根植于教师工作、聚焦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完全适合教师成长的终身化。由此看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为达到其专业发展目标,从专业思想、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尤其是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方面。

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明显。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不但要负责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对幼儿日常起居、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全面细致的工作。目前幼儿园师幼比例失衡,幼教老师缺乏。家长从自身考虑出发,对园所提出各种超出实际的要求,幼儿园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直接将这些任务转嫁到老师身上。多数幼儿园实行责任管理制,老师竞聘上岗,工资奖金福利与各项考核制度挂钩,造成老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园所安排的园本培训无暇顾及,产生了职业倦怠。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偏低。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提起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人从“学高为师”的传统思维出发,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一方面,对于幼儿教师的期望值甚高,希望在培育幼儿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只是简单地照看孩子,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因此,幼儿教师在社会上,并没有感受到相应的职业崇高感和自豪感。

3.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缺乏。

幼儿教师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关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多数教师并未接受正规的培训,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幼儿园没有条件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导致幼儿教师缺乏基本的幼教专业知识。

4.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偏低。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广,因其教学对象心智未开,性情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听故事,这要求幼儿教师能歌善舞、琴棋书画、广泛涉猎。但实际由于教师所获得的技能渠道有限,职后发展意识不佳,技能发展停滞不前,加上平时幼教工作繁重,教学任务繁琐,导致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偏低。

5.幼儿教师教龄短,师资紧缺。

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专业师资欠缺的特点。年轻化、教龄短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

6.幼儿教师专业意识淡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幼儿教师都不能在短时间完成身份角色的转换,很多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育教法,按部就班的教学,认为只要照看好幼儿即可,这样的意识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三)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1)幼儿教师社会职业地位认同度低。幼儿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随着国家的关注不断提升,但是职业认同度仍旧不高,人们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职业,并没有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专门化的职业”,多数人认为幼儿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即可,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培训,也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幼儿教师职业声望不高,社会职业地位认同低,这样负面的社会影响,会不同程度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2)幼儿教师教学负担重,经济待遇不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承担幼儿一日教学活动的工作,而且还要对幼儿起居生活进行悉心的照料,不但如此,还要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尤其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各个园所试行竞聘制,幼儿教师要定期进行职业考核,技能考察,教师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很大。然而,工资薪酬方面却不高,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2.个体因素。

(1)幼儿教师主体意识不高。受到社会传统思维对幼儿教师的定位,幼儿教师就是所谓的“高级保姆”,无需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园所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培训有限,机会很少,同时平时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过大,都让幼儿教师无暇顾及专业成长培训,只是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起到专业培训的应有效果。

3.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管理机制不完善,研究氛围不浓。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保证。只有幼儿园能全面彻底地贯彻执行,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就需要幼儿园建立良好健全的管理机制。但是实际生活中,多数幼儿园研究氛围不浓厚,缺乏专业人员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动力。

(2)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个环境主要包括同行教师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身处同一个园所,接触到的环境大相径庭,但是教师专业发展千差万别,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同化作用,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这样的道理。

二、网络环境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一)资源共享多样化

网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便捷多样的信息资源,从资源内容到资源形式无不体现着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涵盖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及多需求的资源,同时满足不同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丰富化

信息技术下,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丰富并且功能强大,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不同程度地引用网络技术来丰富教学过程,并实现远程同步、交流合作,最终完成教师知识建构、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高效化

幼儿教师因其特殊的教学对象,经常会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多种突发状况,因其从书本中获得的教育机智速度缓慢且灵活性不高,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但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幼儿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育问题解决、教育方法经验等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咨询,快捷有效地获得指导和帮助,用最新的方法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难题。

(四)协作学习便捷化

不同地域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时地开展协作学习和教研活动,优势互补,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自身适应复杂、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网络环境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网络环境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然离不开飞速发展的科技,只有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资源共享策略

新世纪,幼儿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所以我们应该从基础着手,从网络资源建设开始把关,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1.完善网络资源建设机制。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建立健全资源的存在标准,规范教育资源开发的程序,净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网络资源的管理者是关键的环节。应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发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的资源需求。

2.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建立教育资源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发现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优缺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资源,应该建立对资源内容、资源形式等方面的有效评价标准,使得幼儿教师在使用资源的时候,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幼儿教师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3.完善资源审核机制。

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分散、无序和混乱,幼儿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多种困难和障碍,完善教育资源的审核机制,选出符合教学活动的优质资源,并能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分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园所教学信息化

1.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

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活动繁琐,对于新兴技术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顺应时代的要求,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网络资源使用技术培训。

加强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掌握信息工具的功能和用途上更快捷,提高教师搜集、加工、运用和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为信息教学活动、教学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的获得、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充分地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教师要在分析课程内容、步骤和细节的基础上,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前提下,选择适当的信息资源和工具,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三)建立幼儿教师培训网络数据库

通过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库的建立,为本省广大在职幼儿教师提供一个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快捷路径,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指导幼儿教师们进行高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们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改革。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帮助其缩短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探索,提升专业业务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结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对熟练教师而言,要能在从业者已有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专业发展知识与能力结构,增长科研能力水平,帮助老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295).

[2]杨迪,刘爱书.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06).

[4]蔡其勇.幼教改革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第5篇

幼儿教师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指导思想:

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订20xx至20xx年度我园教师园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

通过开展园本培训,进一步巩固教师的职业道德,巩固教师专业思想,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熟悉有关教育法规,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新知识,提高执教水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其实施幼儿教育教学的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期目标:使教师使教师把握现代幼儿教育基本理念,初步掌握幼儿教育教学基本功,能更好的胜任班级、园里的工作

远期目标:成为适应幼教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骨干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各级各类幼教专家。

三、培训内容

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xx大文件精神、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技能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与途径,幼教科研基本知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基本要求、游戏的组织等。

四、培训的层次

教师培训分三个层次:包括见习期培训、见习期后的适应期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

五、具体措施:

1、每周进行一次全园教师教育理论、业务学习,要求认真做好记录。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纲要》的文章,采用讲座和参与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并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把《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行动中去。

3、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范》,规范教师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4、积极开展环境创设,开学初每班根据学前班、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布置出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的大墙饰和各个活动区。

5、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幼儿园,观摩学习教育活动,开阔眼界。幼教17家教-旭17谷-儿17童教育

6、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新教材,开展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实践活动,让新教材真正进入班级教学,并尝试与园本课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7、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开课活动以及园外培训活动。汲取新思想、新做法,促进本园教育教学的改革。

8、开展教师自学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

9、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帮助她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后者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0、通过集体备课、互相观摩、专题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熟悉、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组织形式,能够独立主持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

11、每期举办一次教研活动,邀请全市幼教工作者参加,组织全园教师观摩学习,并展开讨论。

12、组织教师参加专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

13、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案,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认真写好反思记录,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14、探索观察、评价幼儿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统一、定期、标准化、量化的评价模式,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15、组织多种竞赛,给不同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条件。

16、期末,要求每位教师写工作总结和经验文章,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培训管理幼教

1、要求培训教师准时到会并做好学习笔记。

2、幼儿园要树立和强化教师的生存危机意识,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

3、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检查、考评、奖惩制度。

4、展现教师培训的成果,学习交流教师中发表或获奖的好文章。

5、发动每个教师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自培计划,园里根据教师个人计划提出不同的需要和目标。

6、鼓励教师发挥优势与特长,保护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与风格,尊重教师的发展意愿,做到培训不拘一格。

幼儿教师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目的

1、从研讨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2、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与能力结构,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化建设,有序推进学科建设的均衡化发展。

4、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协作力、凝聚力,全面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二、形式及内容

1、专家讲座 定于7月8日至9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和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李晓凡以“高效课堂和生命化课堂”及“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为题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2、远程研修 7月29日-8月31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中小学教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 版)》进行内容框架设计课程资源。幼儿园教师进行师德、技能培训,促进其专业发展。

3、校本培训 8月26日-31日,由学科教研员根据新课标修订情况,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梳理培训,并结合本年度的学科小问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本学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座。

4、领导干部培训 7月22-27日,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北师大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发展培训、考察;7月中旬,组织全区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拓展训练。

三、组织和管理

今年暑期培训项目多,时间长,涉及人员广。各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培训期间,要有专人负责,做好相关准备,确保培训活动收到实效。

严肃培训纪律。培训期间,要做好考勤管理,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外,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教师暑期培训将与年度考核挂钩。规范考核登记。根据市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有关规定。结合不同的培训类型进行学分登记。加强检查督办。将不定时检查教师学习情况。暑期培训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

幼儿教师培训计划范文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为准则,进一步丰富新时期师德建设内涵,树立一批新的师德典型,引导我园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楷模,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幼儿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三、培训内容

(一)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组织师德专题动员报告。通过学习,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水平,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结合实际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挖掘典型事迹,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组织讲座“教师如何做人”、“老师与妈妈”观点分析、学校师德状况分析及学习宣传“我感动的教师”先进事迹等形式,通过挖掘教师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弘扬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谋生观、享受观和发展观,提倡教师敬业、乐业、勤业的良好教风;同时通过自学剖析反面典型案例,认真进行警示教育。

(三)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 活动。对当前存在师德方面的缺陷和不良现象,开展讨论、自查、反思、整改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大讨论” 活动中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写出体会文章。

四、培训时间 8月25日~8月30日。具体日期安排见附件。

五、培训要求

1、建立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建立以园长兼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培训领导小组。全体在职在编教职工都必须参加师德专题培训。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把加强学习提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自主自觉的行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把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真正落实到打造“创先争优”活动中去。

2、合理安排,保证质量。在组织师德集中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师师德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此项工作,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理论性,更要有现实的指导性,能为广大教师所欢迎。要严格做到保质保量,特别是集中辅导要合理安排,妥善组织,确保培训工作的时间与质量。

3、严格培训的考勤制度。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师德培训,严格遵守培训制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师德剖析等培训要求。办公室严格做好考勤工作。

第6篇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至关重要。目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幼教国培对提高幼师的综合素养实效性不高,通过构建一个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监控和检验幼教国培全过程,以此提高幼教国培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Moodle平台

1幼师培训的现状调查

1.1促进幼师参培的原因

促进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因如下:专业成长的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服从上级安排,培训是免费,领导的硬性考核指标,能够带来某些收益(如职称评定、工资奖励)。

1.2阻碍幼师参培的原因

阻碍幼师参加培训的原因如下:培训机会少,名额有限,工作量大、没有空闲时间,个人支付的费用过高,交通不便、耗时费力,培训对自己的帮助不大,自己能够胜任工作不需要培训,学历高用不着培训,年龄大、参加培训对自己意义不大。

2影响幼师培训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1参培教师的主观态度

有些老师参加培训是评职称的需要或者是有个免费的培训名额,有的是为即将跳槽做准备,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提升学历。由此可见,很多教师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在职培训,是被动地参加培训。只有改变参培教师的消极态度,带着积极主动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参加培训,多思考,多与老师、同行进行交流,不断学习、思考、交流、总结,这样自己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得到提升。

2.2幼师培训的培训内容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幼儿园的性质多样。当前很多承担培训的单位大多是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现有的教学条件来制定培训计划,不是特别了解一线幼儿教师的实际状况。另外,各级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规划,培训内容经常会出现重复或者冲突,参训教师感到很迷茫。

2.3幼师培训的形式

传统幼师培训大多以课堂讲授、专家讲座为主,忽视主动参与,经常是台上专家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参训教师听得昏昏欲睡。当前,很多培训方也在大力提倡参与式培训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参与者要求较高,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个人素质太低,效果较差。

2.4幼师培训的考核

大部分幼师培训结束后,通常是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是写篇学习论文或心得体会,这种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幼师参训水平。另外,有些老师也反映,培训时听得懂,有时甚至是听得热血沸腾,但培训结束回原单位后,发现自己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而大部分培训单位在培训结束后缺乏对受训教师的反馈指导和跟踪评价,培训效果很难得到巩固。

3幼师培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1评价体系系统性不够

目前的“幼师国培”虽然都是参照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精神在开展,但基本都是各自一套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也不够,缺乏科学全面的调查,评价体系系统性不强,操作性不够,测评时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结果,从而也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构建一个指标明确、科学、操作性强的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2评价体系健全性不足

评价者、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目前主要从这三方面对幼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行评价,但评价者主要是培训方自己或兄弟院校,评价内容主要是知识技能,评价方式主要是汇报演出和书面总结,培训组织者既是教练又是裁判,缺乏相应的监控管理机制。

3.3评价体系缺乏反馈

一般的培训在集中培训完后,培训就相当于真正结束,培训结果及对结果的评估缺乏反馈机制。另外,培训结果评估的结果不分等级,只看是否合格,不与薪酬、奖励、职业发展相关。为了提高参训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评价体系应注意及时跟踪和反馈,及时改进。

4建立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确保幼教国培质量,必须对其实效性进行评价。而要对幼教国培的实效性进行准确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科学、操作性强的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各培训单位在培训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有共同的指导思想,但幼教国培效果评估仅依靠受训者带有主观性的个人感知,系统性不够,缺乏对培训全过程质量和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导致了幼教国培质量难以保证,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因此,为了使幼教国培的国培工作更加规范化,培训过程的各项指标更具操作性,培训质量更有可测度,构建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已刻不容缓。真正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丰富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系统地对幼教国培的实效性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4.1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具体、明确、详略适中,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分抽象。使用方法也应尽量简便易行。本着科学性、目标一致、独立性、直接可测性、可接受性、可行性等原则,制定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4.2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2011年开始,长沙师范学院开始承担幼教国培项目,先后开展了湖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园长高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远程培训、培训者高级研修、转岗教师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新任园长培训等多个项目,培训人数达数万人。为了更好地检验上述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取了短期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3个项目,进行了为期三轮的实践。同时,为了更好地收集参训教师的资料,跟踪参训教师的成长历程,我们搭建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在Moodle平台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有论坛、测验、资源、问卷、投票、作业、聊天等模块功能。利用Moodle平台,通过平台的学习档案袋、论坛、即时消息、学习区来收集参训学员的相关资料,不管是在培训时还是培训后,参训教师都可以通过平台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平台会记录学习者的一举一动,通过资料的收集,实时或异时地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后拓”跟踪指导,及时把握学习者学习状态,阶段性总结培训学习效果,找出实效性主要影响因素,并在后一期的培训中进行改进和提高。经过三轮的实践和探索,从实践上很好地检验了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整性,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培训单位、受训教师及所在学校等相关社会力量的资源整合与协同配合。真正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检验和修正,才能真正有效地对幼教国培实效性进行评价。不断健全完善培训评价体系,实现幼教国培评价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全面推动幼教国培工作有效开展,进而保证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全面提高,实现幼儿教师自由全面的发展,使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后雄,皇甫倩.“国培计划”项目绩效多维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3).

[2]周拓.基于柯氏评价模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2013(4).

[3]陈霞.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10.

[4]许琼华.论幼儿教师培训的实效性[J].泉州幼儿师范高科学校学报,2014(2).

第7篇

论文摘要: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版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适应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培训教材势在必行。从课题结题报告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与事实依据、研究内容与问题、研究过程与方法、主要研究策略等观点。

1问题的提出

一是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目前,国家还没有出版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多数地区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使用全国统编的高校(或中师)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不能解决幼儿教师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在于探索幼儿教师新的培训教材体系,促进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学改革。教育部要求,幼儿师专既要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幼儿教师,又要培训高能力的在职幼儿教师。所以,开展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既能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又能促进高师数学教学改革;二是有利于高师增强为学前教育服务的意识。教育部要求高职高专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就是高校的教学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三是有利于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教育部在《纲要》中指出:“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纲要》的精神,改革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所以,研究本课题正是落实《纲要》的体现。

2研究的理论与事实依据

第一,理论依据。主要理论依据是:《纲要》;M.瓦根舍因(M.Wagenschein)的范例学习理论;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的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等。

第二,事实依据。在总结以往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牡丹江市幼儿教师数学培训的现状与问题,包括了解了大量的个体幼儿园教师,还关注了把素质教育作为切人,突出其实用性。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培训工作要重视人的发展,应该是对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的建构。数学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幼儿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更要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幼儿教师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数学观念的恰当构建,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解读能力,通过数学方法与技能的有效把握,培养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第四,建构主义心理学基础。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外部所授予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积累,而是学员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数学培训教材强调对被动式学习的超越,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人为前提,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条件,以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特征,以发展学员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学员通过在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在赋予知识的同时,培养自主意识、自主习惯和自主能力。

3研究的内容与问题

第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学员实际出发,有利于学员发展的实际,促进学员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突出实用性,着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拓展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解决的主要问题。全面剖析数学培训教材的编写特点,努力追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和谐统一;了解幼儿教师、家庭和社会对教材编写的需求,使教材编写El趋完善。

4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4.l主要研究方法。4.1.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学员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眭。4.1.2比较法。以三年制高师教材与中师教材为依托,编写新型培训教材。4.1.3实验法。对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问卷、数据统计对教材试用后进行反馈与分析,再与第一次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两个实验班,分别采用新、旧教材进行教学对比实验。4.1.4问卷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状况、学习动机、学习适应性等方面问卷调查。4.1.5调查法。深入幼儿园,反馈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4.1.6统计法。通过对各种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为课题研究提供决策依据。4.1.7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让“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的效益。4.1.8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对研究进行反思,及时调整研究思路,保证研究有序有效的开展。

4.2课题研究的过程。4.2.1设计方案,宣传发动。分析学员数学培训的整体状况,制定实施计划,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与方法。4.2.2建立组织确保落实。组建课题领导小组,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人,使每个教师都置于网络的管理中。形成例会度,定期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对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4.2.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求全体实验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并进行专题培训,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4.2.4及时反馈,修订不足。经过一段实验后组织实验班学员座谈、反馈信息,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对教材加以修订,如内容上又将难度降低对难度大的例题、习题、练习题进行删减,增加一些与幼儿园有关的题目。

5主要研究策略

第一,以人格本位。所谓人格本位,就是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员的个性差异,从培养学员人格素质的高度出发。即一切从学员的情感、爱好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需要出发,一切以学员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着眼点。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健全的心智,知识和能力综合发展的幼儿教师。

第二,注重社会功用性。幼儿教师要实现社会化,必须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所以,培训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走出教室,走向幼儿园,走向社会,及时了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特点和方向,为数学培训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

第三,注重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数学教材不仅表现在为学员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理念,数学思维,更重要的在于服务幼儿园。《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除了培养学员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数学及能力外,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可供选择的幼儿园的知识内容。如“数的概念”、“集合概念”、“空间和几何图形概念”、“量的概念”,幼儿园中的教学实例。还要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供学员阅读拓宽视野。

6研究成果

第一,教师的素质提高了。通过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加强了,对问题原因的解剖深人了,对教材整合的能力拓展了。

第二,教材内容更新了。在素材的选择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案材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及幼儿园中的教学实例。

第8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人本主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主题。然而,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化受到一些质疑,特别是幼儿教师,常被人理解为保姆、阿姨等,以为不需要任何专业。而专家认为,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是直接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是教育与幼儿发展间的纽带,没有了桥梁和纽带,教育将无法进行。陆小涛在《幼儿园师资建设误区的探讨》一文中强调:“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一直是衡量一所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1]因此,幼儿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幼儿教师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方略。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一)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受挫。

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较模糊。持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教师只需要女孩子初中毕业就能胜任,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社会公众也很少把幼儿教师当作专业人员而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期望偏低。这在无形中阻碍了高学历人员进入幼教队伍,不利于幼教师资整体学历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普遍地存在着重幼儿知识学习与智力、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动机、自主性,社交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和竞争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注重儿童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挫,教学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另一方面,一些幼儿园教师认识不到自身职业的专业性,从未想过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前途,在社会上没地位,工资待遇低,从而产生了能混就混,或是离职的思想。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专业性的不认同,必然阻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单一,阻碍幼儿教师自我发展。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然而,限于工作负担重,幼儿教师的反思行为较为被动,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幼儿上课、指导和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只满足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而缺乏对教学过程及培养目标达成的反思;只进行教学,而不进行教学研究,或研究方法不科学,教学独立性不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清,又缺乏改进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的能力,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的相关培训。这必然阻碍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幼儿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缺陷,导致幼儿教师师资水平不高。

1.职前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幼儿园师资先天不足。

制约幼儿园师资水平提高的原因在于:一是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职业学校的生源为初中毕业生,校内课程设置基本上以专业课和技能技巧课为主,文化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所占比重较少。二是一些本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也由于文化理论课比重低导致了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理论课缺失导致学生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较低,人文精神、科学素质较差,这些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职后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

幼儿园在开展培训方面还存在培训机会太少、培训模式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与工作实际矛盾大等不足。事实上,一些幼儿园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教师们都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但目前的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但继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却没有认真研究,培训缺乏个体针对性,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既没有吸引力,又缺乏实效性,就更加谈不上创新精神。

(四)幼儿园评价制度不合理,使得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成功的教师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然而目前幼儿园的评价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评价目的认识不清,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忽视发展性评价。将评价作为鉴定、考核教师的依据,而没有发挥评价结果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作用。二是制度结构不合理。评价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式的。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三是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符合一些既定的标准,教师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评价的具体事务上,如写教案、活动方案设计、准备游戏材料、抄录文章等,根本无力在教学上进行反思与调整,更无力在工作中搞创新。

(五)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不完善,使园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大部分教师对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不感兴趣。而教研活动又是幼儿教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和管理者对园本教研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幼儿园管理者对园本教研认识模糊,多采用直接的管理和指导,忽略了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无论园本教研内容的选择、教研目的的确定还是教研形式的设计都缺乏教师的参与,缺乏实践问题的行动研究,导致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观望、等待或应付,不去主动反思和剖析教学的实践过程,甚至将园本教研活动看作一种负担,而不是关系到自身专业发展所必须的活动。另一方面,园本教研活动没有很好地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时间得不到保障,管理者和教师职责不明确,教研激励机制乏力,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使园本教研活动变成一种形式或任务,而不是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自觉行动。

三、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正是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的潜能才得以开发、保持和增强。因此,自我实现可以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可以使教师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的是教师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心理健康者。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他人的尊重,并能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因此,我认为,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优化幼儿园管理,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我成长的平台。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注定了现代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幼儿园的管理应充分体现人本管理的特征,相信、尊重和依靠教师,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进而提高管理效益,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园长首先要努力创造一种“上下同心”的人际关系环境,改变那种刻板且严格的非人本管理制度;其次,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因为,教师对本职业的专业认同是进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第三,引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究,帮助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第四,真情体察工作的重要度、强度、密度与难度,细心关照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自我成长的平台,使教师事业与教师的幸福生活融为一体。

(二)增加培训机会,为幼儿教师提供教育、教研的相关指导。

1.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幼儿园师资的职前教育水平,为其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师资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首先,应确立以提高教师专业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课程体系由强化学科专业性向强化综合性、教育专业性发展。其次,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表现,教育学科课时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5%左右。再次,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时间,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最后,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程,多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2]因此,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又要重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重视教育实践。这样才能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学习能力、科学素质,促使他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观念,走专业化的道路。

2.增加培训机会,加大职后教育力度,建立“园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

长期以来,职后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仅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上,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培训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促使教师主动学习。首先,在教师培训中,注意引导教师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性的总结和研究,不断接受新的教育信息,更新教育理念,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升华,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优秀教师发展。其次,建立“园本”培训机制,如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制度等,在幼儿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研究气氛,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空间。教师具有自,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标志。鼓励教师彼此合作和支持,提高集体研究的水平。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地争取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

(三)进行多元评价,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发展性。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以奖惩为目的,而是以发展为目的,最终目标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处理好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现实表现,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和奖惩,以此帮助教师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改进工作,取得进步。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教师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明确自己在园本教研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所需遵循的一般模式和程序,组织优秀教师和其他教师结对子,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进修,将教师的个人反思与批判、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园本教研评价同教师个人利益及奖励挂钩,使全体教师在专业上共同进步,从而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其次,评价应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内心需求。评价者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需要、选择、人格,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体意愿、自我评价,这样教师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被激发出来。教师的自我评价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创造、自我升华,寻找自身的发展方向,促进教师走向成熟。

最后,评价还要关注人的独特性。对教师的评价要兼顾教师的个体差异,尊重不同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尊重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尊重教师的爱好、需求,引导教师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也必须是多元的。多元的评价方法根据教师的智力特长、兴趣爱好、专业发展方向等不同,对教师进行科学客观而不刻板统一的评价,使每一个教师有选择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评价所体现的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持续地、自觉主动地发展,才能保障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使新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