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30 16:07: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1篇

一、预习阶段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读”是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是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写”是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是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还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做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教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1. 听课的三要素

(1)恭听 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 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 思维的同时也在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要讲究方法。

2. 听讲方法

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一样,听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有趣与否,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观察能力。

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手到,主要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

三、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 复习的种类

(1)新课中的复习 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

(2)阶段复习 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将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期末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3)学年总复习 它是指在学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阶段。

2. 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然后再复习课文。这时可根据回忆,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集中力量来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教材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第2篇

关键词 : 高中生;有效学习;化学;方法;

一、重视预习,抓好课堂学习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预习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预习学习中,要做到仔细认真,做到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记工作,对于易懂的可以轻松放过,对于难懂的,甚至是不太懂的内容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到课堂讲解时要认真领会,学会解题的方法和思维,做到有分别的对待知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预习,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专心细读。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学生跟随教师的教育教学节奏进行眼、耳、手、脑同时进行的学习,并且结合自身预习时对新知识的认知,有侧重的学习,其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更好更快。所谓“温故而知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做到高效学习,就必须及时复习。在课后复习时可以采取“放电影法”,就是先不翻书和笔记本,独立地把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

二、认真独立的完成练习和作业

化学课堂更多的时间是在学习化学知识,解读新的内容,而对于化学练习则是进一步的在消化和吸收化学知识,并且可以查缺补漏,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加清晰的学会并且学懂化学知识,做好必要的练习和作业是十分重必要的,这些联系和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对自身学习的有效检测,可以促进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我们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我们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我们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总结经验并且独立完成作业,如果能够有效完成作业,认真加强练习,高中生的化学课学习一定会轻松的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并且可以提高自身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运用化学的学习规律

对于化学,有其自身学科的特征,自然对其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学好化学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再者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化学专业术语。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其学习时不要只局限于熟记,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去理解。学好化学,还要掌握一定的化学术语,所谓“化学术语”是指化学科学在交流、描述及表达物质变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学术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要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四、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对于化学来说,很多知识需要理解,需要做化学实验,但其前提都是要牢记一定的化学知识,这就是说,必须要记忆很多化学常识。因此,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例如天平的使用:一放平,二调零,三加砝码四进行,砝码要用镊子取,左物右码别搞错。另外还有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开元.促进高中学生化学科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J].教学理论与研究,2011(12)

第3篇

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自然科学,前后联系非常广泛,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是基于初中时对化学的掌握,因此打好初中这个基础,对于高中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有的学生初中没学好也没关系,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还是有可能补缺这一空白。其实,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有的同学对实验很感兴趣,因此这位同学的实验成绩就比较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部分的学校其实不能很好的提供一些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来供学生做实验,这未免是有些遗憾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自己观察,比让他们直接从课本上得知更有趣得多。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有些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觉学习,而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甚至采用背诵的方式,强行让学生记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由于这些现象的频频出现,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

1.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1.1 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要有所创新。创新是指改变旧的俗套,采用新的方式来教学,那么什么是新的教学方式呢?过去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设备不齐全,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亲自去证明课本上的一些理论和方程式,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下降。化学应该是一门非常生动的学科,课本上的很多实验对于接受这些知识的学生来说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而这些实验往往都具有趣味性。不只是在实验上有所创新,在讲课方式、教学语言上都可以有所创新。现在大多数老师讲课都采用PPT的讲课方式,这有利于提高讲课的效率,如果能对PPT有所创新,让其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就可以搞好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可以在PPT上放一些关于实验的图片、音频等。总而言之,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要紧跟时代潮流,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汲取知识,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好方法。

1.2 重视实验的操作。在创新教学方法中也提到了实验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重视实验的操作呢?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中有一个钠放入水中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液后,切一小块钠放入水中,然后观察钠在水中的反应。课本上描写钠的反应非常有趣,而这个实验如果只让学生通过课本来了解这个反应,那就真的太枯燥了。教学方法应该有创新,不应该囿于纸上谈兵,现在很多学校也能够提供一些实验室供学生们做实验。当学生们真正的做了这个实验,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个实验。首先,钠会先浮在水面上,原因是钠的密度比水小,如果学生在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教师进行解说一下,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钠会溶成一个明亮的小球,钠与水发生了反应,放出热量,因为钠的熔点较低,然后钠会在水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这时候会有气体生成,此时可以观察到,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一定是产生了碱。老师在实验中适当的解说,解决同学们非常想知道却不懂的地方,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这一个小小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到钠这种金属的性质,比如密度比水小,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碱这种物质等化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会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更有兴趣去探索,这对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非常有帮助。

1.3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初中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要求不高,大部分内容属于记忆型的内容,造成教师对知识点的看重,通常是满堂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高中老师对初中教材不熟悉,往往不能处理好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只抓进度,赶课程,这会让学生更加的迷惑和厌学。而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需要一些初中时学到的基本能力,比如说一些简单的实验,学生们大多数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高中需要的初中学习不到,而高中老师认为初中应该学到了,因此高中就不再学习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漏洞,有的知识是老师认为学生应该会,而学生确实不会,这也是大部分同学刚学习化学时的困惑。因此,要解决这些困惑,就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做实验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研究的能力。高中化学不像初中那么简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去探究某些实验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某些理论是怎样得出的,这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因此,要坚持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选择。

2.对学习方法的建议

2.1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高中的化学知识有"繁、难、乱"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认真的做好笔记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有着多年学习经验的同学们都会知道,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上课时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记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笔记有利于在课后梳理老师所讲的内容,也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当堂记笔记更能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那么如何记笔记呢?记笔记是需要技巧的,老师课上讲的同学们不可能一一的都记下来,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听课,分析判断哪个地方需要记,哪个地方只需要理解就可以,听的课多了,记笔记的经验自然也就丰富。一本好的笔记,是课本的精华,在考试的时候复习一下,比复习课本有用多了。因此笔记要有条理、清晰不乱的记。但又因为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课堂上有时候会记不完,这个时候就需要巧记。比如碳酸氢钠,笔画比较多,用汉字记起来比较麻烦,就可以用它的化学式来记,又方便又快捷。

2.2 课后及时复习和做练习。根据人的记性的规律,课后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回顾当天所学习的内容,还能有一个新的了解,但复习也不是盲目的复习,那么应该如何复习呢?复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所学内容的回顾,而应该在大脑中有一个体系,把前后新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看这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会对新学的内容更加理解,对旧知识也会有一个拓展。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复习也是一种归纳和整理,能让你学习的思路更加的明确,使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避免越学越乱的情况发生。比如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就试着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相似和不同,多多发现和思考,对提高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另一个就是要多做练习,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先复习,后练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可搞题海战术,盲目练习。比如说对一个知识点,你通过练习掌握得差不多了,就不必再去练习了,应该把时间放在你攻克不下或者是重点的知识点上。练习最重要的是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这样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3 克服心理障碍,锻炼应试技巧。考试是一种检查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往往有许多同学平时学得挺不错,一到考试就紧张,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因此,应试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考试成败的关键一环。考试是阻碍学生发挥水平的一道障碍,也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好的方法,要充分利用每一次的考试,来训练自己考试的心理状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考试。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情绪控制、时间控制的测试,看看自己能发挥出来的有多少,然后思考自己的不足,在下次考试时就要改正。考试时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应试的技巧更重要,二者相得益彰。考过很多次试的同学都知道,考试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考试的题目往往是前面的题目简单,最后的题目难,因此同学们要先简后难,这样也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就好像闯关一样,越战越勇。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方法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75-02

在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知识的革新也在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一个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难以在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应运而生,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足以体现出科学方法的重要程度。

一、科学方法的意义和形势

当前,化学科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不仅包括了对化学知识的教育,还包括了培养学生充分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因此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当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技能,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渗透化学科学方法,是新课改精神的重中之重,毫不夸张地说,科学方法体系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型、综合型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方法体系并且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符合当前教育的主旨,科学方法体系可以高效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就目前我国的教育而言,科学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在高中的化学体系中尚处于附属地位,教师对科学方法教学知道的只是皮毛,这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这个强调能力和创新的时代,高中化学如果失去了科学方法体系,便失去了学习化学的意义,在苏教版高中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高中化学的教育要求教师深刻研究化学科学方法体系的作用和概念,明确高中化学科学方法体系的现状,掌握化学科学方法手段,从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化学科学方法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摆正对化学学科的态度,切实地把科学方法体系渗透到平时的化学学习中。可以说,培养学生建立完善、丰富的科学方法体系是每一个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时深刻领会科学方法体系内容的精髓,是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必经之路。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事实上,不论高中化学教材怎么改变,并不意味着内容有大幅度创新,而是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实现改变,在新教材中,不论从教学活动设计,还是教材内容来看,都可以看到科学方法体系的影子,本质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这就要求教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教学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分析教材、走进教材,把一些内容直观、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教导学生科学地运用高中化学的科学方法体系,以便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这门自然科学。

三、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相关实例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体现了化学科学方法体系的内涵,譬如:教材内容包含: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融入热能的充分利用,这充分体现了STSE内容与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又如:“化学平衡常数”的引用,避免了学生片面、错误的理解化学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还注重了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内容上的统一和衔接,这点在化学反应的方向和沉淀溶解平衡中充分得到了体现,此外,化学平衡常数、盐类水解的平衡、电离平衡等内容注重了化学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性,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主旨都是要解释科学方法体系的精髓。

四、建立科学方法体系顺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精神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本质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深化建立科学方法体系。教师对学生科学方法思维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改变对化学科学的认知方式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从而高效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当中,科学方法体系受到了广大教育专家和高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强调学生必须具备通过科学方法体系深入学习的能力。因此,化学科学方法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新课改的时代要求,对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五、科学方法体系保证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化学科学方法体系反映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进步,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手段,学生领悟化学科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加对化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化学科学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同时,学生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因此,纵观高中化学,科学方法体系的建立对于高中化学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化学学科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科学方法体系的建立迎合了素质教育的需求,符合了新课改的精神,保障了高中化学教学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结:建立和运用科学方法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质的飞跃,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科学方法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使问题科学化、简单化,避免学生产生思维混乱。鉴于此,笔者开展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讨论,希望对广大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1. 8

[2]郝京华.论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方法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

[3]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

高中与大学传统体系的区别在于学生与教师关系渐渐淡化,转而形成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是仅仅去教,同时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思考创新区指教教师。

大学的课程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区别于一种知识的载体,转变为一种师生共进的探索过程。以往的课程,只是一种静态的感受,突出的是平面的文本,对于学生的感悟和经验并不注重不明显的立体操作对学习的影响。而大学的课程强调真正的理解、经历、接受。从课程的经验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将学生引入活的过程中。

一、从前的单一授课对比于现在的小组合作

大学课程中更多地注重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主要有:第一,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建立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方便以后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二,成功锻炼学生的良性竞争力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的能力,竞争和交流会使课堂从以往的沉闷变成积极向上的紧张但不失愉快的氛围。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友谊变得更加深厚,关系更加和谐。

二、从前的强迫性学习对比于现在的主动学习

过去的被动强加式,让学生丧失了积极探索的性质,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新的学习则改进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获得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变成善于创建问题情景,善于引导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求知欲,产生认知的冲突,去展开个人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认知能力。

三、从前的实验对比于现在的探究实验

以往的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让自己操作,而学生在下面观看并做课堂笔记学习。这样会使实验探究过于固定,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现在的实验则更注重学生亲手操作,亲自思考做实验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大学课程要求做到“活动探究”,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例如,有关原电池的实验探究,教师的传授往往是单一的方案。即使从经典的案例中顺录下来的经典方法,而学生资助研究的则会形成许多新式的、更好的方案。第一,铁定插入硫酸中,观察现象。

第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贴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连接在音乐盒的陶片上。

第三,铁片和铜片插入用浓食盐水和面团中,穿脸上灵敏电流计。

第四,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

第五,铁片和铜片插入橘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

第六,用铁定和铝条插入西红柿中,串联上电流计。

通过这样的多种探究,做到了创新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不再局限于经典案例。

四、从前的教学方向对比于现在的实验教学

以往的教学,为了注重考试成绩,往往忽视了实验的目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强制的教学,并不是成功的教学,激发学习性质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习。所以,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收获求知欲以及良好的思维,有动力,有源泉,才会收获成果与成功。转换到化学中,实验可以千变万化,现象万千,足以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兴趣。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方法;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杨丽雄(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云南怒江673100)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学习,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高中化学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可以带领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变化和现象,从而深深爱上化学学习,积极领悟其中的自然科学神奇之处。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自然也应当有一派新的风貌。探索多元、创新、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方法十分迫切。

一、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当代教育普遍认为,化学开始被作为一门学科而实施研究和探讨的起点,要归结于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提出他的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这件事情。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化学知识,研究化学领域。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化学被称为一门学科开始着手研究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它与生活实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它的很多化学反应原理都是前人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总结而发现的,并且人们也在各行各业应用着化学知识,所以,化学学科一经提出,就备受众人关注。

在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指导中,我们应当本着创新、发展的教育原则,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或者展示科学实验,或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具体科学应用意识,比如,在人们的日常工业生产中,如布料印染厂、火力发电厂和钢铁冶炼厂等,都会有废水、废气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污染物中其中就包括硫、汞、铅等有毒元素,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会造成有害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呢?如何对废气、废水、废渣等物质进行重复利用呢?这就需要运用到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化工提取和处理手段,让有毒、有害的物质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者是对有毒物质进行有效收集,这些都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就可以从中感悟到化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二、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阶段,学生需要接触的知识面较广,层次较为复杂,并且背诵的内容也不少,而死记硬背的方式,又无法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对化学重点知识的记忆方法实施创新辅导,比如,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周期排列顺序或者是化学实验操作规则等改编为教学的顺口溜,结合对仗工整,前后押韵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在阅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更赋予了化学重点知识记忆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记忆的效率变得更高。

比如,在历年的化学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其核心点就是当化合价提升时,该元素将失去核外电子被氧化,成为“还原剂”,因此可以总结为“升失氧还原剂”的记忆口诀,而与之相对应的,当化合价降低时,该元素就会得到核外电子而由此还原,从而成为“氧化剂”,总结为“降得还氧化剂”,另外,在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时,还可以总结以下几点顺口溜:化学公式要配平,换算纯量代方程。单位左右要相对,上下单位也需同,如遇两个已知量,找到不足来计算,如遇多步反映时,关系式子是捷径。当然类似的记忆顺口溜的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创编出多个,从而帮助学生合理记忆,提升高中化学的整体教学有效性。

三、设计有趣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兴趣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复习 策略方法

一、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操作: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考试复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头脑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学知识体系网络的高度领会化学科考试说明,心中有本“考点”账,不当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题“奴隶”,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出发来确定复习训练的标尺;教学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复习的主攻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总之,整个教学的部署,从学生所需、所求为基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在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活动的“主角”。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如下的举措比较有效。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课本的时间,坚持每章复习之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题为其导读,用思考题激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讲复习课时再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重点和看来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实内涵深厚的段落文字,进行精读。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活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

二、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挥主动精神

激励学生在复习中发扬主动精神,笔者在实践中感到以下的运作比较成功。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学之树上结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渐渐地多数人习惯了,发展到后来,一般学生提高了兴趣和信心,面对能力题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局面。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提高,重要的还应归结于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目练习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的方法,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三、把握复习内容,形成“三点”构织网络的化学知识体系

复习开始,我们就将复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这份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安排,以考纲规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五大块”为纲目,统摄各册课本,把各章分别纳入包容它的大块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每章教材复习之初,又将考纲对该章内容规定的考点编织成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使其成为贯穿全章复习始终的脉络。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之处。考试复习容量大、内容广、时间紧,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我们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舍得在热点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

四、讲究复习策略

化学教师所要采取的策略较为重要的是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

(一)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在复习训练中,如何针对考试题的特点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呢?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不过,每当要求学生系统地钻研课本时,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自学:每当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知识规律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每当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又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仪器、药品、操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

(二)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

化学考试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考试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的层次。

(三)正确处理好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的关系

第8篇

一、创造学习场景,培养创新精神

学习情境是师生间一个间接教学辅助工具,在一定情况下由新旧知识经验影响而成,承接着新知识与旧经验之间的双向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学生与教学情境间的互动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场景的合理设置中,教师需要遵守直观性、启迪性、现实性以及开放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以对学生自信心与兴趣的培养为主体,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实现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感。以渗透教育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实践性,坚守实际应用的宗旨,推动与完善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造动机,激发创新精神

根据创新事例分析,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在创造过程中的那种具有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创新新的性格,以及勤奋、实事求是、不屈不挠、不畏冒险的精神。这种品性并非与生俱来的,他们都是由后天的成长的影响所得。因此,我们可以加强多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唤起心底的求知欲,使其在潜意识中形成创新的习惯、是平常性的做法。二、培养学生的社会发展责任感,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其知识创新的发展且形成敢于冒险、不畏挑战的创新型人格。

1、创新的前提是动机

想要实现创新,需要一个合理的动机。作为创新的驱力,动机一般来自于“责任感”、“好奇感”的心理需求。哈佛大学校长曾经的发言表明,好奇心与纯粹的求知欲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些动力的推进,社会是无法产生这些在社会与人类发展史上有着巨大贡献的发明。因此,发明创造的根本都是源于人类对事物的那种永不停息的好奇心、求知欲。譬如,在近代史中正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我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最终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候式制碱法”,正是这种创新动机的思维,才使得其在长期的研究后获得了成功。

2、严谨的创新理念

创新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纵观国内外,许多人在发明创造中往往由于一时疏忽可最终导致终生遗憾。偶然的机会并非天赐这些机会背后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历史。例如,2002年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事件。1978年1月,46岁的高能所科学家唐孝威带领一个中国科学家小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参加丁肇中领导的Mark-J实验组的工作。当时51岁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也来到汉堡,参加另一个实验组的工作。唐孝威和小柴昌俊在汉堡认识,两人对质子衰变实验都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谈论实验方案。后来唐孝威回国、小柴昌俊回到日本,两人经过多次通信联系,建议中日两国合作建造大型水切仑柯夫探测装置,以探测质子衰变事例。中方经费由唐孝威向中国政府申请,日方经费由小柴昌俊向日本政府申请。实验方案初步确定后,时任高能所所长张文裕大力支持。但高能所没有足够的经费资助这一实验方案,唐孝威遂向中科院提出申请后被否决,至此,合作计划作罢。1998年的世界中微子大会上,小柴昌俊公布了其实验结果。此后,物理学界感到小柴昌俊与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将凭借宇宙中微子探测方面的杰出工作而授予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国人有好的物理思想,好的实验方案,好的高山深洞地理条件,但由于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从而失去了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机会已失,时不再来了。曾经唐孝威助手的何景棠发出这样的感叹。遗憾深埋在他的心里。

3、结合教材,提高创新能力

如果说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基础,那么创新能力便是创新过程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扎实的知识基础、细微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而创新教育主要目标便是对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1)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创新的思想前提,需要让有意识进行联想。如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似问题的思考,有哪些类似的反应装置,使之进行连接,加强思维记忆。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同时加以肯定,并以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思维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其具备求异性、灵活性、独立性等。在化学例题中一般有着一题多解的现象,可以培养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性。譬如讲解AlCl3溶液+Na OH溶液与Na 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问题时,一般学生都会按着定性思维是不变的,但实际操作中是有过量问题的存在的,虽然仅是溶液加入顺序调换但现象是明显不同的。

总而言之,教师对于化学教学主要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开拓,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研究,努力实践,最终培养出真正的创造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创新教育是社会的必然要求,构造发展创新的课堂模式,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在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中,实现教师的创造能力与人性魅力,这需要每个教师的不断探索与积极实践 。

参考文献 :

【1】刘羽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设计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10年54期

【2】沙成群;;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