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30 16:07: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德育渗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912-02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Computer- 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WANG Hai-ku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Computer-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 tivism learning theory develop teaching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points 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computer-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的应用广泛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学习内容。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更应强化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于学生在信息时代凸显的道德弱化行为,还要加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
1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性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践与操作。目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的知识讲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被认为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类课程,往往忽视了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少探讨隐藏在学科知识中的道德问题,而德育内容缺失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阻碍了学生良好信息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之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适当的德育教学内容融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规范和优秀的计算机道德品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结构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组成,其中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占到总学时数的一半甚至还要多。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为德育渗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特有的教学条件,因此,根据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其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对实验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由此可见,机房中实验教学是实施计算机学科德育渗透的一条重要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德育渗透
目前,各学科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都集中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改变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听课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创新性、思考的独立性,同时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也有所不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初萌芽是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以及智力结构发生、发展的研究。在20世纪的大半时间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一直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变传统的教师以“教”为中心为学生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组建引起研究者重视,并迅速在国际教育领域内广泛传播开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传授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促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通过合作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的观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3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力求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方法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性提出以下一些教学实践的尝试。
关键词: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63-02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而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客观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否则,不但就业理想不能实现,可能还会面临就业困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应该把教育工作融人到学生的整个学业的指导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基于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我们基础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企业、社会接轨。因此,笔者挑选了文秘、会计两个专业进行专业调研,希望以此为契机,寻找基础课增强职业素养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高职文秘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本人针对高职文秘专业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文秘专业教师在谈到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时强调:我们培养的文秘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职业素养,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让企业单位放心。在制定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目的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为指导思想。
在和企业人员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企业认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个性特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自信、细心、热诚、稳重、诚信、宽容、乐观、严谨,诚实守信、严谨踏实、朴实大方、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责任意识、保密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强,主动的沟通协调、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亲和力、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但是,他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个性特质主要是服务意识、保密意识以及灵活性。一位医药公司老总说正准备辞掉他公司的一位文员,笔者追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是:“这个文员的工作态度太不认真了,经常迟到,工作时间如果没有太多事情做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学习了解业务,而是在上淘宝网,经常会听到她接快递的电话声音,这样的员工要尽快地炒掉。”由此可知,企业需要的人员并不是说要求有多高深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的10位同学做了调查,几乎100%的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在你的工作中,什么品质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时,答案是“勤奋、认真”放第一位,可见,职业道德的第一条“爱岗敬业”的重要性,75%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道德中第二重要的是“诚实守信”。50%的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在工作中升职必须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说出一定要有责任感。
二、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在开展文秘专业调研的同时,进行会计专业的调研工作。调查对象主要有会计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会计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会计专业教师谈到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向社会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能胜任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作为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基本的诚信和需要认真仔细的从业态度。
在和一些相关企业的人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有:诚信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力、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持续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内外协调能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
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发展。一个企业的老总说他公司不招应届毕业生,问其原因,他说:“应届毕业生傻乎乎的,不会和其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出误区,认为会计人员就是老老实实算好几个帐就可以了。
在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们的意见100%认为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放在了第一位,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奋、认真也是必须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追求继续深造学习的渴望,也就是持续学习,这是和会计本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很多的同学都想拿更高一级的证书,会有更好的工作待遇,这样提醒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职业发展。
通过开展以上两个专业的调研工作,笔者对于如何更好地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结合课程第四章的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如文秘和会计虽然是比较接近的专业,同属于管理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有一些区别,搞清楚其中的异同,对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上课更受益。
(二)具体课程设计
导入:以两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的案例入手,案例可以是从正反面反应出不同的职业素养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由此扩大到道德的含义。
1、结合课前的案例讲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
2、例举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案例,讲述从古至今在职场上都需要过硬的职业素养,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始终不能放弃,到今天对同学们修身、齐家、治天下依然非常有用,如“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就更能结合学生的职业目标来讲述,每个同学毕业之后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一份工作。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来谈谈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从诚信等当今社会比较敏感的话题入手进行讨论。
通过以上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职业素养进行道德品质的讲解、讨论,相信同学们在了解了道德的起源、含义、功能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的同时,对自己本身对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的认知也有了更深和更切身的体会,这样能把自己所学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追求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莉.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J].职业教育.
油画艺术表现力新材料新技法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
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 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油画主要技法有:
1.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 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 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 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 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 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2.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 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3.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 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 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绘画性。
关键词:政府干预;声誉机制;管办分离;医疗改革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47-04
医疗领域市场声誉机制的形成需要充分的发育空间,政府的过度干预会挤占空间使其没有立足之地。从常理来说,政府干预与声誉机制二者并无联系,但是,为什么说政府过度干预会导致声誉机制萎缩呢?
一、监管与自律的边界
医生的道德风险是医疗领域的核心问题,我国严重的医生道德风险造成医疗市场效率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总体而言,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监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手段,而自律则是一种市场行为。不能简单地说这两个方法哪个重要,而要用经济学的思路来分析在边际意义上哪个方法的作用更大。通过划分二者的边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适度监管的概念,通常所说的对某一问题要加强监管,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监管作为一种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要讲究一个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如果监管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监管不足还应该加强监管,如果监管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说明监管过度。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监管的强度越大越好。
适度监管的具体化或者说可操作化需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将能够标准化、规范化、易于观测的行动纳入监管范畴,相反的领域则适用于自律。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监管是一个低标准的要求,而自律则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总结起来可以说医生的违法行为可以监管,但是医生的失德行为不可监管,需要自律。违法行为是低层次的风险,而失德行为则是高层次的道德风险。监管只能保证医生的行为不违法。但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医生是不是真的为患者的利益着想?如果完全为患者利益着想那就是医德高尚。相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在医学允许的范围内大多数的医生没有为患者的利益着想,这就是医生的道德风险。医生道德风险虽然严重但是并不违法,这一点监管无法起到作用。医学本身作为一种科学它很不严密,医生的经验、风格、判断千差万别,医生在医学允许范围内的自很大,在这个范围内无论他怎么选择都是合法的,这是监管所做不到的。容易观测或者说能够标准化的项目在医学上是要求很低的项目。监管只能取得低标准的效果,保证不违法,高水平的要求不能够监管,需要自律。
从动态上讲,监管和自律的边界是在不断变动的。在某一领域,如果监管加强,它的边界就会向自律领域移动,进而会挤占自律领域的空间。反之,自律加强,其边界就会移向监管的领域,二者之间没有空白区,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过度加强监管对自律有挤出效应。声誉作为自律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市场机制,其恢复和形成是需要空间的,这就要求监管要为自律留下一个足够的发育空间。
所以,我们认为:首先,监管不是强度越高越好,而是要保持适度监管;其次,监管只是治标之法,自律才是治本之法;再者,某领域出现混乱需要进行监管时,一定要注意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加强监管会取得短期效益,但是可能会不利于长期效益;最后,由于监管带来的秩序要靠强制形成,自律带来的秩序则是靠自发形成的,所以监管可带来秩序,但不能带来和谐,自律形成的秩序才是和谐。
二、声誉机制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和主观上委托人与人的利益不一致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所以,道德风险就是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一种损人利己行为。对于人而言,损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利已。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并不是和委托人有矛盾,而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也意味着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并不属于道德风险的范畴,它涉及一般意义上的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风险是有意义的。委托人和人之间不存在道德风险,委托关系才顺畅,或者说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此外,道德风险是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来源,解决道德风险,有利于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在形成委托关系中,双方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为了各自利益,双方都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形成交易成本。
医疗领域的道德风险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但是市场可以演化出克服自身失灵的机制,比如声誉机制。声誉机制存在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如果没有信息问题,声誉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医疗领域正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极易发生的特殊领域。声誉的实质就是一项无形资产,它的价值在于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交易成本。
声誉既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那么它在哪些领域重要又在那些领域不重要呢?判断的标准就是该领域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如果某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轻,声誉就不是很重要,如果某领域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声誉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声誉就变成了该领域最重要的资产,它甚至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医疗卫生领域信息高度不对称,声誉作为无形资产对于医疗供方生死攸关。
一个著名医院(意味着有较高的声誉)的物质资本可以是负值(比如有银行贷款),但是如果对其进行拍卖的话这些并不妨碍它会卖出一个高价,这正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市场声誉价值。宿迁医改时就有先例,很多财务状况很差的医院却能卖出很高的价格。高校同样如此,国内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声誉这项宝贵的无形资产,这项无形资产是不可被模仿的。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也再次证明了声誉机制的功能和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三、无形资产的投资与成本收益分析
无形资产的形成和物质资产的形成一样都要依靠投资,即依靠实物投资为主。但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且不具有流动性,为特定主体所有,它在将来给企业带来额外经济利益。所以,它的形成更多地表现为日常运营中行为的积淀,比如良好的服务和质量等。
医院树立声誉的过程就是医生自律的过程,或者说是医生抑制自身道德风险的过程。声誉机制是医疗市场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声誉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投资过程,对声誉的投资可能会减少当期收益,但是能增加未来收益。例如个体医生行医,为取得声誉他就会在诊疗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乱开大处方等。医生约束自己行为在近期少赚取的部分利润就是对长期声誉的投资。很多医院花费很昂贵的成本去在某个领域争当第一,其实就是在为无形资产投资。
然而,声誉机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在个体诊所中,个人声誉是医生自己的无形资产,乱开大处
方对诊所声誉的损害等同于对医生个人声誉的损害,未来收益的损失将完全由医生本人承担。理性的医生为了未来的长期收益会自觉限制现阶段的短期收益,抑制乱开大处方的冲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个体医生行医比较规范。与品牌一样,声誉一旦形成便具有“抵押”功能。声誉价值越大,败坏声誉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名医更自律。名老中医医德高尚就在于拥有价值高昂的声誉品牌,必须小心守护。
既然声誉要靠投资所形成,我们就必须考虑成本问题。以医院为例,为提高声誉,医院有三种可使用的途径:第一是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二是约束医生的行为,三是向行政部门寻租。三种途径均需要花费成本,而目的是提高无形资产的价值,树立医院的品牌。医院可以对三种途径的性价比进行比较,择优利用。中国的现实证明,向政府寻租效率最高,其次是医疗科研,靠约束医生行为来提高医院声誉成本最高、见效最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医疗领域的道德风险十分严重。树立医院声誉的三种途径可以看成是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哪一种效率高哪一种就会胜出,而效率低的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政府干预对市场声誉的挤出效应。
四、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医改举步维艰
在我国的医疗领域,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医院的行政级别和医生的职称都由卫生行政部门来评定,而医院级别和医生职称的高低也是反映医院声誉好坏的指标之一,同时不同级别的医院在政策受益或者资源配置方面差别十分显著。
我国的医院被定为三级十等,低级别的医院要想发展就必须争取更高的级别,政府干预的每个等级都为寻租留下了空间,这样在政府部门和医院之间就产生了一种设租和寻租的关系。医院不断提高级别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不断寻租的过程,且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时医院寻租的成本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患者的身上,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由于医生的职称同样由政府来评定,这样他们就失去了约束自身行为进而获取患者良好口碑的动力,医生道德风险由此产生。
政府干预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对定价机制的控制。一方面医疗设备使用费、医用材料费、以及药品的价格等都由医院自行定价,而这些本不能反映医生人力资本价值的自行定价项目,却成了医院收入的主体。在道德风险极为严重的时候,医生的信息优势在此领域发挥到了极致,这正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又是由政府控制,医生作为专家其人力资本价值被人为地低估,低廉的挂号费和治疗费远远低于医生的实际劳动成本,严重违背了市场调节价格的原则。而政府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时几乎又是采用平均主义。以医院挂号费为例,由于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小医院医生的挂号费和大医院专家的挂号费差距不大,不能反映出医生技术水平之间的差异。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价格过低,淡化了患者就医找专家的费用意识,并且当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价格与小医院普通医生的医疗服务价格相近的时候,患者就医时即使是小病也可能会首选大医院的专家,而较少考虑是否必须如此,这样小病挤大医院这一结构性矛盾产生。
政府的过度干预进一步加剧了对市场声誉的挤出,不仅滋生了医疗领域的腐败和混乱,也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声誉机制的挤出:对我国医生道德风险严重的解释
政府干预对声誉机制的挤出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医疗领域医生道德风险严重的现象。理论上讲,医生为了未来的长期收益会自觉限制现阶段的短期收益,抑制乱开大处方的冲动。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医生不再重视生死攸关的声誉,道德风险十分严重。这是因为在我国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医院和医生有比声誉机制更加有效的途径取得无形资产,那就是向卫生行政部门寻租。与其他途径相比,寻租的性价比高,进而挤出性价比低的途径。
这些靠寻租而获得的声誉不是来源于老百姓的口碑,而是来源于政府评定。医院可以通过政府渠道形成巨大的组织声誉,辅之以购买先进医疗设备等途径。医生则主要通过政府组织的职称评定来提高自己的级别。这样就削弱了医生通过约束道德风险行为树立声誉的动力,形成了医生滥用医院声誉、医院滥用政府声誉的“双重公地悲剧”的局面。
既然效率低下的途径被挤出,那为什么还在正常运行呢?第一,卫生行政部门授予的级别只是把不同等级的医院区分开了,同一级别的医院之间没有差别。医生在一定的限度内仍在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因为想通过其他途径把同一级别的医院区分开来,实现差异化,增强竞争力。第二,就个人而言,部分医术高明的医生这么做是为了获得同行的认可。第三,寻租的存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了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靠寻租也达不到,只有靠正常的途径来获取。这就如同医生乱开大处方,但也是在医学允许的范围内操作,即可以失德但不能违法。第四,从经济学上来解释,在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我们首先会投资收益最高的,但是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边际效用递减,低到一定程度就达不到第二种途径的效率,这时通常就会采用第二种途径。依此类推,第二种途径也会产生边际生产率递减,转而采用第三种途径。最优配置是对各种途径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由此它们所带来的边际生产率都是一样的。
六、实施“管办分离”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中国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是计划制度与市场制度的混合体,计划制度的约束机制已被摧毁,市场制度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集两种制度的弊端于一身。公立医院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又是经营主体,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国有企业有惊人的相似。一方面,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院长任命、医生的职称都握在卫生行政部门手中;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却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经营。同时,公立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父子关系”导致后者对前者的监管不可置信。“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必然产生短期行为和医疗领域的混乱现象。
医疗领域的种种问题,如滥开大处方、药品流通秩序混乱、虚假广告、药价虚高、医生与药商合谋等,都可归因于医疗市场声誉机制的“缺失”。医疗供方缺乏自律,并不是因为中国医生缺乏道德,而是因为缺乏自律的制度环境。如果能够建立一种合理的医疗卫生制度,中国的医生将重新恢复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医疗市场声誉机制”,其切入点就是“管办分离”,彻底断绝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的“父子关系”。改革医院等级评定制度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克服政府干预对市场声誉机制的挤出,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中国改革实践证明,市场可以演化出克服自身失灵的机制,如中介机构等。如果市场一旦出现问题政府就急于干预,市场机制永远不可能成熟;监管可以产生秩序,但是不可能产生和谐,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更是道德经济,自律机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没有一个行业是靠监管成长起来的,是否形成自律机制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靠监管而生存的行业是“摇篮里永远长不大的婴儿”。像社区守门人、双向转诊、医疗保险与医疗提供的一体化、独立的医学检测中心等都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些手段的出现不是基于政府强制,而是市场演化的结果。如果“管办分离”的关键措施得以实施,真正形成了医疗市场声誉机制和第三方购买机制,那么这些有效的手段就会随之演化而来。
参考文献:
[1]赵曼,吕国营,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王建,孟庆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赵曼,吕国营,关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4]潘常刚,医院声誉与患者就医行为[M],卫生经济研究,2006,(8)
[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因此,校园安全是校园所有工作的底线,没有安全,谈何培养人才。本文以校园内曾发生过的校园斗殴事件为案例,分析与探究出应急处置的方法与预防措施。笔者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制度到位,定能杜绝隐患,创造出平安健康的校园环境。
首先,解释一下斗殴,斗殴在法律上定义为“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校园斗殴指的则是在校园范围发生的打架斗殴行为,而打架斗殴的高发场所,一般是宿舍、食堂、教室、校内超市、足球场、篮球场这几个地点。
本文引述案例事发地点为校园内的宿舍。当时某学院男生宿舍2栋的潮汕籍学生王某与老乡在校园后门大排档聚餐,指出同宿舍的湛江籍同学张某经常在宿舍欺负自己,于是潮汕籍同学打电话把张某叫到校园后门,扇了他几个耳光。张某被扇了耳光之后,觉得咽不下这口气就打电话给同是湛江籍的同学冯某,并约好第二天上宿舍找扇自己耳光的同学报仇。次日上午,双方召集数十名同乡同学在宿舍区“解决恩怨”。双方先是言语冲突,紧接着准备大打出手,但被宿舍管理人员发现制止。双方未解气,决定下午再教训对方,同时还准备了械斗的钢管。当天下午,双方又在宿舍区对峙,箭拨弩张,所幸宿舍管理员及时上报学校保卫处及当地派出所,校方迅速出动了警卫人员将参与斗殴双方控制后,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校园斗殴发生。最终学院对肇事者逐一作出相应处分,但此事的影响依然在校园内警钟长鸣。
综合上述事件的发生,得出这些同学打架斗殴的原因如下:(1)宿舍内部矛盾;(2)为小事罔顾后果,大打出手,损害人身安全;(3)由于地域观念问题,拉帮结派,在冲突中起到推波助澜,加深矛盾,从而引发打架斗殴事件。
对于打架斗殴的处理,在法律上,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通常处以5日以上或10日以下拘留,并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轻者可处于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缓刑、拘役或者管制。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而参与校园斗殴事件的。轻者,处分警告并赔偿医药费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上了黑名单,给自己的形象造成坏的影响;严重者被开除学籍,自毁前途、心情郁闷,永远因为这个事而影响自己一辈子,终生后悔,更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走进监狱高墙,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简而言之,打架斗殴容易酿成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葬送自己前程。给自己、他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不利于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友谊,形成暴力文化,影响学生的健康成才。
鉴于校园内斗殴事件的特点,当我们面对这样突发的校园斗殴事件,应该这样处置:首先,应该做到不介入、不起哄、不围观、不偏袒;及时上报学校保卫部门或者公安机关;第二,如果你想劝解,应先了解清楚事件发生的起因,站在公正的角度进行劝解,不拉偏架,不说歪理,不捏造事实,不煽风点火;第三,学校保卫部门与公安部门实行联防机制,如果发生校园斗殴事件学校安保力量与公安干警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并控制住局面,以防事情恶化以致造成严重的暴力冲突。
除了应对这些打架斗殴的暴力事件举措之外,平时校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预防措施。
首先,要杜绝社会上暴力文化的污染,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全面的思想道德观;用思想去支配行动;第二,加强校园管理,对违反校规国法的管制刀具进行经常性清查、收缴,严禁带入校园。对于私藏或者夹带管制刀具的,视情节程度不同处理;对情节轻微的给予纪律处分,然后学校和家庭配合对其进行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递交公安机关按照《治案管理处罚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切实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最大限度防止暴力事件因素的滋生;第四,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而后以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处理,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第五,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之间把心扉打开。通过集体活动的参与,加深互相之间的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第六,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观看法律教育纪录片,并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多了解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了解暴力事件背后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和需要承担的法律制裁。第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以舒缓心理压力;第八,严禁学生参加以老乡为名义的各种小帮派性质的小团体,树立正确的交友心态。
一、计算机知识的基本概况
计算机基础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年轻的一门课程,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学习计算机最基本的课程,藏区教育应该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培养实用型、一人多能的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
在现今的藏区,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其他地区,其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尤其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存在着薄弱的问题。各类学校面临着教育的信息化思维浪潮,而计算机基础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换言之,只有先做好计算机教学,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才能做好教育的信息化。学生在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受教学效果好坏的直接影响,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教学尤其重要。现今的藏区青年信息水平的高低,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地影响着信息化在藏族的水平和普及程度。由此可见,在全球信息化思潮下,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对藏区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倾向,鼓励学生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实践与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凭借着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自身喜好来批判学生的相应行为动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习惯于运用自己主观的个人情感,或者把自己认定的某些思维定势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比如对学生灌输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告诉学生“美是什么”、“丑是什么”、“错是什么”、“对又是什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价值与时代意义,但在当今的多元社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多元认识和个性发展进行鼓励。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2.现在的学校教学内容偏向于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而形成的。所以,在学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全面培养信息素养。首先,要改变对单一信息能力的培养,使之向培养信息综合技能能力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能力的开发培养。除此之外,要着重提升综合信息素养,而不是一味提高机械的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在知识的增加中发展能力、提高能力。但在藏区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特别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教学对象来看,大多数学校教学方法的中心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主动的学。这样而言,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接受。要做到尊重理解学生的学校学习自主性,减少教师擅自为学生制定方法的做法,提倡作为主体的学生可以再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4.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教学过程来看,许多学校尤其是偏远的藏区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没有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不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就不能再实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也就达不到使学生深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1.创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课程与学习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对学校内容的兴趣,这样而来,学生才会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而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这是由于课程本身比较抽象与乏味,所以要写激发学生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课程内容来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改造。比如运用一些常见的课堂兴趣激励方法,如以物激趣,也就是指教师将实物用在教学之中。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组成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台已经报废的计算机,学生通过对报废机的解剖与组装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还有如以疑激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索与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在有关图文混排等相关内容的Word2003讲解完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运用了本节课内容制作的一份十分精美的Word文档,这些文档里面有表格及相关的表格处理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内容来判别此文档中的错误之处。学生的兴趣立即会被这份制作精美的文档所吸引,从而从教科书中找寻答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升学习效果
有关计算机的很多知识都必须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完成,即在上机训练中来获得知识,这也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藏区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手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应该留下让学生实践动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动手分析与探索。学生可以再练习实践中相互讨论、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总的而言,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多民族导致的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下、文化基础相对而言叫薄弱、学生年龄相对差异较大的大前提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得到调动,才能对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这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运用与安排,为了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生活、为进一步升华做打算,教师需要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教育,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词:沥青表处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长,大多数的公路都出现了纵横裂缝、车辙和局部凹陷的现象。为了减少灾害危险,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就要对公路微表处进行处理。现在各种路面是施工新工艺都有自身的优势并大量地推广,但是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施工准备
1.1 清洁路面 修补不合格的地方之后,对于将要施工路段的所有路面,事先清除掉所有的泥块、灰尘、松动的材料和任何障碍性的物质。
1.2 洒水预湿 当天气炎热时,在进行摊铺事前,在路面喷洒少量水来湿润路面,就有助于原路面和稀浆的粘结,确保了稀浆的稳定性,更利于路面最后的成型。
2 沥青表处的施工技术
2.1 施工条件 在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机械设备、材料、清扫原路面以及交通管制等都按照要求完成。在路面的养护成型期气候温度要高于10°C;雨后如果路面上的水没有干或者没有清楚之前,不能施工;在施工养护成型期如果下雨的话,就不能施工。施工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并落实交通管理。对于公路上的各种国家建设设施,都要采取保护措施。
2.2 摊铺 将摊铺机装好料开到施工起点,调整摊铺箱的拱度和厚度,让摊铺箱的周边贴紧路面,并且使摊铺机走向对准的控制线;操作人员再一次地确认各个料门的开度和高度;打开控制各个料门的开关,让水、填料、矿料几乎同时进入到拌和缸中,并且把混合料先预湿,然后当混合料到达乳液喷出口的时候,乳液就会喷出来;在分向器上调节稀浆的流向,摊铺箱的左右让稀浆能够均匀地流到。
发动机启动,接着接合拌和缸的离合器,使得搅拌轴能够正常地运转,并且启动摊铺箱的螺旋分料器;调节适当地水量,使得稀浆是稠度适中的;当稀浆混合料都均匀地分布在摊铺箱的全部范围内时,操作人员就能够让驾驶员把底盘启动,前进的速度是1.5~3.0km/h,并且缓慢地前进,但是需要把稀浆摊铺量和生产量保持一致,并且使得摊铺箱中稀浆的体积是摊铺箱容积的二分之一。
将混合料摊铺上去之后,应该马上人工找平,进行找平主要有:不平、起点、终点、过薄、过厚或纵向接缝处,特别由于矿料的粒径较大而引起了纵向刮痕,必须尽快地除掉;摊铺机上用完某种材料的时候,必须马上关闭所有控制材料输送的开关,使搅拌缸里的混合料搅拌完,送去摊铺之后,马上让驾驶员不要前进;提起摊铺箱,清洁摊铺箱与搅拌缸,接着将摊铺箱和摊铺机开到路旁,最后查对材料的剩余量。
3 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不延误工期,项目工程实施时应该成立一个质量控制小组,严格控制施工中每个环节的工程质量。
3.1 控制混合料 控制好混合料的质量对于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只能在实验室完成混合料的配比,在施工过程中就不允许改变了,只能使用添加剂和水量进行微调,以便更适用于路面情况、施工环境的改变。
3.1.1 控制混合料的用量。铺层的厚度由混合料的稀浆用量来决定,如果厚度太薄的话,太大的橡皮刮板压力很容易就导致集料的刮痕,摊铺箱里的材料太少,就会导致局部产生横向波浪。如果厚度太厚,材料就会往低处流,边界线也就弯曲不齐。所以,控制好摊铺的厚度、恰当地调整混合料是非常重要的。
3.1.2 控制混合料稠度。在乳化沥青稀浆的混合料进去到摊铺箱后必须达到其要求的稳定性与黏度,太差的稀浆流动性会使铺层的平整度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因为刮平器而留下刮痕,如果混合料太黏的话,在摊铺箱内就容易过早地破乳。如果混合料太稀的话就可能会离析,混合着许多沥青的细料就浮现在公路的上表面而使路面摩擦系数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泛油现象,与原来公路的黏结力也将会受到影响。稀浆混合料的流动性太好的话,就会流向低处,导致铺层厚薄不均匀。
在设计混合料的配比时,已经确认了最佳的用水量,但是往往会受到现场的环境湿度、温度、路面的吸水量等条件的影响,所以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来调整用水量,确保配比出最合适的混合料。
3.2 控制破乳时间 太早破乳经常是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摊铺与搅拌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稀浆混合料需要破乳过早的话,就会导致沥青结团,厚薄不均匀,表面拉伤、刮痕,并且对原来路面的粘附力也极其不利。
破乳的时间太长的话,就会影响到成型的时间,通过调整配比、调节水量或者加入化学试剂来控制破乳的时间。
3.3 控制施工质量
3.3.1 关于施工材料的报告,在使用之前,先要试验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3.3.2 在施工之前,必须保证材料没有改变并且符合要求,并且有混合料的试验报告,施工才能进行。如果蒸发后乳化的沥青残留物的含量与矿料的含水量都发生改变,就要调整配比使之符合要求。
3.4 处理接缝 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就是处理接缝,所以要尽量地不出现纵向与横向的接缝。在横向接缝处,经常会出现补丁或者隆起的现象,使用完材料提起摊铺箱时带出的混合料导致了这种现象,因此序号在车辆离开之后再用人工修整。纵向接缝是由于重叠在一起的搭接头太大导致的凸起。用铁皮或油毡铺在公路上,把摊铺箱放在上面会有重叠,等到摊铺完成后再把铁皮油毡和混合料移走。
3.5 人工进行局部修整 对于摊铺不能完成的区域、摊铺的接缝处、边缘或者个别刮痕等微小的缺陷处,人工局部地修整比较适合。让技巧熟练的施工人员来完成,避免留在工作痕迹或者更糟糕的情况。
3.5.1 对于刚摊铺完的路段,由专门人员进行交通秩序维护,避免车辆进入到施工区域,破坏掉施工完的路面。
3.5.2 需要2~4小时进行养生。
3.5.3 等到路面固化之后,可以通车时,就可以撤掉安全标志,交通开放。
4 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建造的公路也越来越多,对于公路路面的质量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从实际的现场情况出发,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总结,对于各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执行,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路面施工技术是应用科学,我们可以去攻克不断出现的各种工程问题。相信在公路建设者的努力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求真务实,定会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霞.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2]肖友高,张明伟,李春阳.深度探讨沥青路面公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10).
[3]江玮,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10,(27).
1.有利于管理高层的判断、决策。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价值会与当前出现严重偏差,公允价值计量则是通过现有资产的价值,来衡量成本价值。这样做得到的资产价值更新,以反映目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价格可以给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决策者作出财务决策。
2.有助于单向成本核算。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使该单项资产持有人在当期出售资产,那么他出售资产收入,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反映了目前的时间点上,销售的资产价格,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单向资产成本应站在目前的时间点上的价值。
3.盈利、亏损更加一目了然。该物业的价值如果按公允价值在资产的账面值,因此即使目前不出售资产,也可以反映在帐户的所有者的资产因公平值收益及亏损的变化。
二、一些不足之处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远未完美,还处在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方法不容易掌握。如何确定我们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重要的问题。例如,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按照确定的市场价值活跃,比较难以确定。市场购买之日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股权投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但在实践中,往往是有没有找到相同或类似资产在活跃市场中发生,或根本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其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它需要大量的工作来测量。
2.很难得到客观价值信息。公允价值更多取决于人为因素,尤其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我们通常未来现金流量法估算它的价值,运用折现率的选择和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主观判断会影响精度的公允价值。
三、为了提高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措施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的建设。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大教育力度,会计人员素质得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和计量专业知识从而得到普及。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各种表现,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能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会计人员通过强化职业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实现。
2.良好的约束机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责任到人士,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财务报表,加大惩罚力度,以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这样,公允价值的应用才可以有效,财务报表信息是可靠性才会得到保障。
3.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交易活跃市场下,没有任何私人信息,因而其实际价值的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可以对价值做一个很好的反映,真正的价值是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因此,在良好经济体制下,健全与合适的市场体系,很容易得到公允价值定义所要求的市场条件为会计人员提供可靠信息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有利于全面推广公允价值的外部条件从而形成。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