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2 09:43: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新闻专业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

第1篇

一、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中,文学课是其中必须开设的基础课。高校新闻专业中的文学课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开设文学课是为了能够提高我国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学课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新闻学专业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学科,一方面要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采访、写作、编辑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通过实践和理论教育,培养新闻学生能够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并且能够分辨是非、具备批判能力的专业人才[1]。而文学课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普利策就曾经说过:“只有在人文基础好的综合性高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从这句话中可以理解为,只有通过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学课中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视角。当他们面对复杂的世界时,能够有丰富的知识来认识和判断,同时能够把握住新闻的本质。文学课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都能够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能够给予他们宽广的视角,让他们养成敏锐的洞察能力。这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二、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的调查研究来看,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专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的高校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新闻学的人才培养逐渐走向专业化。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高校新闻专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闻专业的文学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概况上来说,新闻专业文学课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学课在专业教学中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的高校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时候,要么是过分地强调文学课程的重要性,要么是片面地忽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两种态度都是非常不利于文学课的教学的。文学课作为新闻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一个补充和辅质的课程。它的目标不是培养文学大家,也不单是练习咬文嚼字,而是强化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的高校在文学课的目标定位上还比较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课作用的发挥。

(2)没有全面了解文学课的教学特点

不管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外国文学中,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很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这种文学作品的美需要通过学生不断地去品读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深远和深刻内涵的[2]。但是在一些文学课上,教师往往没有全面地了解文学课的教学特点,而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了文学课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待加强

在文学课的教学中,不是被动的灌输,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多的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中老师往往没有意识到要建立起良性沟通的关系,而是单纬度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他们的创造性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三、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新时期,高校新闻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地提高高校新闻专业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高校新闻专业文学教学的改革可以从等几个方面入手。

(1)要严格制订文学课教学大纲

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和中文专业的文学课是有差别的。在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别,还要制定适合新闻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一方面要结合新闻学的教学特点,认真选择那些合适的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的选择要符合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目的,能够达到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学大纲的制定还要求把教学的时间和学分的安排做合理的规划,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整个教学大纲的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能够对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的。

(2)把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特点

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既有文学教学的特点也结合了新闻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文学作品的开放性特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是唯一的,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更多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一个文学作品中的感性和理性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文学作品中带有创作者的感情,另外一方面,新闻学要求客观真实性。在进行文学课教学中不能够只偏重任何一方,还要求进行全面的把握,既要从感性地层面去把握其中的情感,也要从理性的层面进行深入的解剖和鉴赏,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4]。还有一个是文学课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作用。新闻专业中的文学课不能等同于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它不进行专门的文体写作训练,而是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来不断地提高鉴赏和理解文学作品能力,把握文学写作的特点,不断地促进学生写作和文学表达能力的提高。

(3)开展多种活动来丰富文学课教学

第2篇

关键词 新闻教育实习基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for the University

Gao jianguo

(School of Humanitie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for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regarded, including renovating the concept of the base and secondly developing the function of the key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in favor of the news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the practice basemedia

在大学进行新闻专业的教育,有一项工作应当格外重视,即它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要依赖实习基地,所以基地建设是一件大事。然而,新办这个专业的学校,常常对此并不重视,建好的基地也是功能单一,说明对其认识不足,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路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改革高校新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思维模式,很有必要。

一、更新基地建设的理念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采用了包办的方法。由学校联系工作单位,再把学生派到那个单位去实习。实习基地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格局目前正在打破。近1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新闻专业,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学生们只有自寻门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分散返乡实习,因为家乡的媒体熟人较多,可以提供方便。这种方法常常给学校带来了困惑,有的学校认为这不是正常的毕业实习,缺少教师直接指导,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过类似的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如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业务也硕果累累,基本实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目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来一次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把新闻的实习基地建设看成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固定的、由学校指定的某一两个媒体。新型的新闻实习基地应有如下类型: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第3篇

学习新闻专业刚好一年的时间,在这不算短也不算长的一年里,我也从一个觉得从事新闻事业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中女孩,成长为觉得以后能从事新闻事业是非常荣幸的大学生。对于新闻,这个从现在到以后要一直跟我接触的词,我是满怀崇敬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满怀憧憬。在大一阶段,我通过对一些新闻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了实践的理论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而在人才泛滥的当今社会,更是不会接受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我们。于是,在大一的暑假期间,我开始了我大学第一个阶段的实习——认识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2009年8月10日,我怀着信心与梦想,带着一丝丝的好奇与忐忑,来到了兴化市沙沟镇广播电视站,开始了我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生涯。在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一一地和他们打了招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有些拘束和紧张,但通过一个上午的熟悉之后,我也开始和另外几个实习生一样,融入了这个群体。

对于实习,感触还是满多的,当中我经历了太多的挣扎,记得才开始做的第一天,带我的老师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负责将他们手写的稿件用电脑打出来,有时也会将当地的一些新闻通过电脑传送到市里。一开始我觉得挺无聊的,便想放弃。但又想到:其实校对文字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且通过这项工作,我也可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写新闻稿的。考虑到这些,我又坚持了,现在想想,还真得夸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在习惯了自己的工作之后,以后每天早上不到八点,我便会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进屋后,首先将办公室的卫生打扫一遍,这样做一是为了有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可以心情愉悦的工作。其次也让自己在老师们眼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觉得“这个学生挺好,将来可以用”。打扫完之后,也将近八点,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都到齐了,我便会来到临时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出稿件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的也加以修改。虽然这份工作看上去确实很枯燥,但当你爱上这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每一天过得还挺学充习实网的。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实习,我将自己从学校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使我学会了一些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次的实习,也加强了我对新闻工作者的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使我对自己所学的新闻学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大二的再次选修专业有了一定的选择,更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实习的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人才,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新闻人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受单位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新闻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来广电站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里面的关系很难处。虽然我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有把握的,不过,我一开始做事的时候仍是小心翼翼的。后来才慢慢发现,根本没有这种必要。只要你真心诚意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的和你相处。在那里,老师们也交给我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比如握手的原则,饭桌上的原则等等。我想,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我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会使我一生受益。

在这两个星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很多从事新闻的人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也在做新闻、做记者,而他们很多人做的要比文科生优秀,去市里的电台发现,电台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的。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这就给我这个新闻专业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因此,我就更得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才能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挑战。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所欠缺的,就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消息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想要真正地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正如站里的老师们说的那样,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头等大事,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的把握,对于以后的求职可能有帮助。

作为地方电台,我们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通常都是一些政府会议,或是市领导慰问、下乡之类,有时也会报道一些政府或某些单位的通知。在报道一些政府会议时,我向老师了解到,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甚至领导的排列也要按照职位的大小来排,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可想而知,新闻报道是一件多么严谨的事情。

理论中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在现实中也是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为社会负责、为他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决不夸大事实,不编造虚假新闻。我们也要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积极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好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的工作。

第4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改革;专业主义理念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所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商业化运作背景下中国媒体的公共性研究――基于体制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09YJC860010)的阶段性成果,受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侯迎忠,2003)。具体而言,它包括从事新闻业的基本的专业技能、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Macdonald,1995)。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摇篮,高校新闻学教育业迫切需要注重对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笔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在新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新闻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失却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整个新闻学教育就会失去灵魂,一盘散沙,陷入职业训练的泥潭。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今天中国的大众传媒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新闻社会功能的回归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随着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闻媒体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为民众知情、表达、监督、参与民主政治的载体,媒体需按照专业主义的理念来生产、传播信息。新闻媒体要真正维护公众的民利,就必须真正成为公众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平台与渠道;新闻从业者必须理解新闻的真谛,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抵制政治的压力与经济利益的诱惑,主持社会正义,张扬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二,媒体商业化运作的疾患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注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推进,在生存的压力与利润的诱惑之下,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对公共利益的捍卫――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政党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闻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主义精神:使学生建立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其三,新的媒介生态,新媒体的普及与新技术的拓展使得专业主义成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新闻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意味着新闻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二是人人都可能同时接收到多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下,只有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新闻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那么,新闻院校作为专业新闻从业者的培养单位,怎能不重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塑造?

然而,中国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这一缺失使得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停留在“求职谋生”的现实层面,也使得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越来越差。

二、中国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及其带来的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年俱增。有关学者(吴飞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新闻传播教育在新闻从业人员那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与新闻实践有较大的距离;一些人则认为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并没有更多值得骄傲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无用,个别媒体甚至以不从新闻专业进人为乐事和特色。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不是不缺人,而是缺少真正的新闻人。

当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分为三大块: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意在通过此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不少新闻院校的教育中,这三块都是割裂开来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只顾课程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打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将三类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理解其间的联系,几年的专业教育下来,知识架构一盘散沙,对专业主义理念或仅有模糊认识、或毫不知晓。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新闻院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理念。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会导致新闻学的空洞化、理论化与技能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以及中国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学生为什么报考新闻专业?一部分名校名专业,如人大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对学生确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进入这些新闻院校的学生也常常引以为豪,比较容易形成对自身专业的认同。他们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来自于学校的美誉度与良好的传统以及已经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众多校友的杰出表现。然而,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近几年才开办新闻专业的一些工科院校、财经院校、法律院校、外语院校、体育院校、医科大学学生,如果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学生就很难形成专业认同,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专业、接受这个专业。针对此类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新闻的精髓,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第二,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难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就业出路。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新闻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优势何在?恐怕不是学生看得很重的熟练的采编技能,也不是某一具体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功底,而是其独特的新闻理念与新闻敏感,在于其客观公正的视角以及判断社会变革、透析事件本质的能力。我们姑且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来概括。而这样一种理念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融化到血液中,并转化为行动。这就是新闻学教育的任务。

由此看来,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是许多高校新闻学教育举步维艰的重要诱因之一,也是新闻学教育招来媒体和社会各界诟病的症结所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三、高校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建构的路径探索

要改变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校新闻学教育中,必须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将之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贯穿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

第一,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贯穿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全过程。笔者所说的要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并不一定是说要开出单独的以“新闻专业主义”命名的课程。事实上,在现行新闻学教学体系中,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容很多。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讲授与学习中都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传授与实践。首先,在近代新闻史中,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线索,也可以找到专业主义理念践行者的范本。这些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的源起、精髓及其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史教学注入精神与活力;其次,在新闻学理论中,关于新闻本质特征、基本原则、社会功能等的讲授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相联系。例如,新闻的“真实”、“准确”等一系列新闻价值要素以及“客观”、“公正”等原则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互相映证。这就将原本空洞的理论“精神化”、“人格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成为课堂中那支将灰色理论转化为常青树的生花妙笔;再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切实践行专业主义理念,引导学生如何甄别新闻,如何挖掘信息,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实践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中传授的专业主义理念升华,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乃至一种习惯。对此,各新闻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育提升到应有的核心地位,并引导、督促各课程教师实施。

第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应当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打造。如前所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主义理念。然而,仅有理念还不够,新闻专业主义还体现为一种职业技能、一种社会信念、一种责任感。因此,除了专业课程的讲授之外,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广泛学习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通过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客观公正的视角、丰富的知识以及透过新闻现象认识本质的洞察力。

国外许多新闻院校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社会基础的强化。如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为主,其比例占到了75%。而据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2005)介绍:新闻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能超前的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因此学校花更大的精力教学生那80%的内容。他们的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宽基础,50%以上的课程为非新闻类课程。也难怪普利策(1904)曾经预言,只有在人文基础良好的综合性大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人才。

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变,但总的倾向没有变,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基础功底与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强烈的专业主义信念。因此,新闻学教育也不能偏离这样的方向,而应当以培养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为主线,一方面要重视新闻史论等基础课程,重视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另一方面要开设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大量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已经走过了搭架子、铺摊子的阶段,该是提升质量和内涵的时候了。作为高校新闻学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坚信,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是中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这关乎中国未来的新闻人,关乎中国新闻业的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迎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02.4.

[3]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专业主义理念的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第5篇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采用了包办的方法。由学校联系工作单位,再把学生派到那个单位去实习。实习基地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格局目前正在打破。近1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新闻专业,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学生们只有自寻门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分散返乡实习,因为家乡的媒体熟人较多,可以提供方便。这种方法常常给学校带来了困惑,有的学校认为这不是正常的毕业实习,缺少教师直接指导,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过类似的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如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业务也硕果累累,基本实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目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来一次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把新闻的实习基地建设看成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固定的、由学校指定的某一两个媒体。新型的新闻实习基地应有如下类型: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4.创,就是创作。从媒体的角度说,就是采编新闻作品。而从广播电视这一角度说,除采编新闻作品,还包括创作专题节目。而后者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困难。采编节目需要通过播出求得反馈,这在高校也不可能。专题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与设备,这在高校也不具备,软硬件都不够。这就必须与媒体配合运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创作。但这样心甘情愿与高校合作的媒体,目前也不多见。在这种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创作,高校只有通过实习基地来实现。一般来说,基地如能允许你进行研发,同样也不会拒绝你与他合作节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媒体必须有相应的栏目来支撑这一工作,如果不能与栏目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创作出的作品不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播出),我想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都不会拿出过多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因为电子媒体专题节目的创作成本太大。所以,高校教师即使将基地当成创作室,也要充分理解媒体的苦衷与特点,否则策划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必须要理解的。

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拓展问题。站在高校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所有实习基地都具备这些功能。但现实告诉我们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因为媒体在运作过程中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个原因,高校对多功能基地的建设需要以点代面,以一当十,很抓重点,有条件再逐步展开与延伸。也就是说,首先对一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验性重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成绩之后,再向外扩展。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学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环境分析

(一)独立学院所处的教育环境

我国独立学院是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教育机构,作为中国高考扩招而高校资源短缺的产物,获得了民间资本的青睐并迅速繁荣。据国家教育部网站公布,截至2015年5月,全国有275家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下属二级学院或分校,而是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

如今,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高考人数的逐年减少,独立学院不仅要和公办本科院校竞争,还要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竞争。如果独立学院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学科建设也将面临发展困境。因此,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

在传媒行业迅速发展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080所高校设有新闻与传播类7个本科专业:307所设有新闻学专业,55所设传播学专业,225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365所设广告学专业, 80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43所设网络与新媒体类专业,5所设数字出版类专业。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约23万,每年平均毕业约5.8万人。

(二)新闻教育所处的全媒体环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新闻传播领域频频出现“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等叫法。何谓“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全方位和立体式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其实质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

对全媒体这个概念的阐述可以明确地认识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对人的创造性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媒体从业者来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至关重要。

二、找准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较强新闻专业能力,又能适应全媒体发展需求的人才呢?这类人才既要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又要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这值得独立学院的领导者和新闻教育界的实践者认真思考。

(一)研究人才市场要求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传统的传播模式已经在全媒体环境下发生变化,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也必须跟上这个变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和融合化是新科技推动下媒体发展的四个主要方向。这个“四化”对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培养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新闻院系来说,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明确了全媒体环境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明确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

(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科地位和知名度比较低,无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无法和重点院校相比,因此,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绝对不能照搬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重点院校主要向主流媒体输送毕业生,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不能把目光也盯在主流媒体上。独立学院必须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素质出发,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非主流媒体、新媒体或是地方媒体是合适的选择。

(三)找准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独立学院要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的新闻学专业要本着突出基础理论与实用性的原则,以社会需求和新闻业的变化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为目标。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立足培养具备系统新闻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和宣传政策法规,具有较强新闻意识和较高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时代传播技能,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广告行业以及文秘工作和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三、建设“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金字塔”型人才,即学科基础相对宽厚,似金字塔的底部厚重而稳定,同时兼具专长与特色技能,宛如金字塔的顶部高耸而突出。知识面广、学有专长的“金字塔”型的新闻业务人才,将受到全媒体时代传媒市场的青睐。

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要加强专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拥有更大的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学科基础要“宽口径、厚基础”

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应该为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新闻学专业这一门学科,而是需要新闻专业与自然科学、人文系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融合,打通与这些学科之间的阻隔,将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要探索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其与全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相配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好新闻专业的课程,还应开设文、史、政、经、管等学科的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素养。

(二)专业建设要“显特色”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新闻媒体最青睐“一专多能”的人才。因此,新闻教育要探索“宽口径、厚基础”普遍性和有特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内部分新闻院系尝试将人才培养特色化,如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细化为国际新闻、法制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以寻求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尝试。如,青岛农业大学新闻学专业根据学校特点和办学资源,培养涉农新闻采编人才、农业传播技术人才和农业传播媒体设计人才,毕业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欢迎。这类成功的尝试值得独立学院借鉴。独立学院应根据享有的办学资源和学校地域环境,确立可行的差异化办学定位,办出新闻专业的特色。

(三)课程体系要“板块化”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分配好学分和学时等。“板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六大板块”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开设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周边学科的课程,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语言应用及文学课程,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新闻史论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新闻实务课程,主要以采、写、编、录、播、管等类型课程为主,提升学生的全媒体技能;新闻选修课程,结合学习兴趣,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设新闻选修类课程;新闻实践与实习课程,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新闻实践活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板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避免传统理论课程占主导和一些课程重叠开设情况的出现,对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教学工作要“三突出”

独立学院在科研水平上没法跟重点院校相比,但是在教学质量上完全可以超越一些公办类院校。依据课程设置,本着“三突”原则展开教学,即:突出基础性、突出前沿性、突出实践性。老师的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授课中要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基础性;教学内容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和全媒体发展趋势,让学生及时了解媒体前沿信息,突出前沿性;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培养实践技能较强的实用性人才,突出实践性。

(五)新闻实践要“双管齐下”

新闻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重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基于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写、编辑、录播、经营、管理等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生实践平台势在必行。在实践方面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措施。

1.新闻院系+新闻媒体:积极建设校内实践园地的同时,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广播站、校报、校园网、社团报刊等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新闻院系要与新闻媒体展开合作,积极利用社会媒体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新闻媒体业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夯实业务基础。

2.假期实习+毕业实习:新闻专业在实习教学上可采取假期实习(或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假期实习(或社会实践)有助于让新闻学子更广泛地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和升华的过程。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令世界充满了机遇和风险,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秀华、李永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学术论坛,2014(04)

[2]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周玉树.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M].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2013年

第7篇

一、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讨

首先,不少教育者轻视新闻学专业英语课。这是个观念问题,也是个根本问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是装点院系门面的“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多大作用。虽然几乎所有新闻系都开设专业英语课,但是它不被视为主干课程,许多学校的培养计划中主干课程介绍一栏都没有专业英语课的字眼。而且多数学校直接把它作为选修课、考查课,在实际授课和考核中,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上不紧则下慢”,教育工作者的轻视,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很多学生抱着混一混,走过场的态度学习,认为这样混到学期末成绩一样能及格。

新闻学专业英语课还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翻开许多学校新闻系的课程表,会发现关于新闻学专业英语有不同的课程名称:如“新闻英语”、“新闻学专业英语”、“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文章阅读”、“英语新闻”等。从授课内容看,“新闻英语”、“英语新闻”及“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文章阅读”课如其名,蕴含比较相似。而“新闻学专业英语”则有显著差异:有些和前面的四种名称课程类似,讲授英语新闻;有些却是以阅读新闻学专业论文为内容的。授课内容不同,教学达到的目标就有差别。以英语新闻为内容的课程,是通过对英美报刊文章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新闻的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英语新闻的特别术语。而以新闻学专业论文为内容的课程,则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论文和著作,在了解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独立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此不同的课程都被归为新闻学专业英语,但是除了少数一流新闻院校同时开设两类课程外,其他多数院校都仅设一类。

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目前,担任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从英语专业聘请的教师;一类是新闻学专业的教师。从外语专业聘请的教师精通英语语种和教学,但是不大了解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和新闻系学生专业的特殊需求。他们在授课中偏重语法的讲解,要求学生对新词进行识记,这符合一般英语的教学规律,但却忽视了新闻学专业英语的特色。新闻学专业教师熟悉新闻、新闻学,也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但是却不精通英语。学生可能通过他们的课程了解到外文报纸的版面编排风格、文体特色,以及西方媒体文化和传播制度,但是英语水平却未见得有大幅提高。新闻系缺乏既精通专业英语,又谙熟新闻知识的专业教师,只好用来凑数,导致事倍功半。

新闻学专业英语不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普通英语教学一样,专业英语应该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既重视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要求学生既掌握词汇、语法,还要有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高。但是,目前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仍采用学生阅读和教师讲授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的知识是授课重点。这种传统模式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听、说、写的训练。这种“单腿”行走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和发展。

二、改进新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⒈重视新闻学专业英语。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通新闻业务,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而新闻学专业英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身兼二任的重要课程。而且,新闻学专业英语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而设,它更是我国高校新闻院系为应对传播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传播意识的新闻人才而设立的。它绝不是为摆门面而虚设的课程,也不是无关紧要的辅助课,而是要在新闻学领域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应在实践操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出对它的重视。

⒉厘清对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界定,有的放矢地开设课程。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有其特殊性,既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新闻学理论,还要求掌握新闻写作技能,两者不可偏废。这种特殊性决定为使新闻系学生与国际接轨而开设的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也应该与之对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新闻学专业知识英语,指以阅读新闻学理论著作的英语版为授课内容;一方面是新闻英语,指以新闻英语或者英语新闻阅读作为授课内容。它在本质上是地道的交叉性学科,两方面缺一不可并要平衡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完整性、拓展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新闻学视域与全英语语境的有机整合是新闻学专业英语的专业特质,以赏析生动直观的英语新闻作品作为切入点,以精要的新闻学专业知识讲解作为支撑点,以引领学生动手采写英语新闻作品为兴趣点,以提升学生的新闻学专业英语能力作为就业竞争的闪光点。”①

⒊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教师。提高担任新闻学专业英语主讲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如前所述,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是新闻和英语的交汇体、结合体,需要的是既谙熟新闻知识,又精通英语的教师,而这种教师正是目前新闻教育所紧缺的。如何解决这种突出的供需矛盾呢?唯一的路子就是着力专门培养这样一批适用的教师。而最可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选送英语水平较好的新闻系专业教师参加英语培训或进修。如今多数的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底子扎实。只要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集中的强化培训,再加上刻苦自学,英语水平就能达到专业教学要求。

⒋对学生进行全感英语培训,全面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所谓全感英语,是笔者借鉴“全感采访”中的“全感”移植引申出来的一个词汇,旨在强调英语学习要依靠全感。全感英语培训,指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巧都进行训练,四方面齐头并进,使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学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软的方面指,教育者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就要增设听、说、写的环节,并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和实践练习。硬的方面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要完备无缺,运转正常,如语音教室和相应的设备及维护,要能充分满足特定课程的教学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中,观念上的不重视是根本性的原因。在观念上轻视,就把这门课看做徒有其名的点缀,也就不会在课程研究、设计、考量、创新方面下功夫。这种轻视反映在实践中就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全面、不科学,教师配置不专业、不到位,也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只有从思想深处重视这门课程,认识它对于现代新闻学教育的独特作用,明确它的不可或缺性,才可能下决心改变目前有些滞后的教学局面,采取诸如上述的配套应对措施。在对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为它培养和配置专业的教师,建设与之配套的教学设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标和手段两张皮的现状,才能使新闻学专业英语真正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目标(价值取向)的手段是盲目的行动,没有得力手段(条件获得)的目标是空洞的目标。

注释

第8篇

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因为我新闻媒体专业的所以这次实习对我十分珍贵,年月。实习的时间里,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记者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下面就是实习鉴定。

被安排到机动部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实习期间。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记者生活:准时上班,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指导老师都带我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实习指导老师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实习中,首先。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其次。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