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2 09:43: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政工程工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字:桥梁工程、工程建设、桥台施工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在桥梁施工建设中,U形桥台逐渐被市政桥梁建设工程广泛应用。在建设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该结构在运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前墙裂缝、侧墙倾斜外移、裙墙前倾、锥坡塌落等,这些病害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资费去加固和维护。根据调查表明:桥台出现这种原因,一部分是自然灾害导致,另一部分则是是设计考虑不周、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其中,设计是桥梁建设客观因素,施工方法则是最直接的因素。
一、U形桥台防裂缝施工工艺
(一)桥台身施工
在扩大混凝土的基础强度后,由专业的测量人员将桥台的角点位置,具体准确的安放在第二层的基础上进行放样。依据角点的具置支架模板,采用整体式钢模板进行螺栓固定;同时,结合加固拉杆,从而方便对拉杆进行反复使用。在拉杆外加套时一般采用硬直的PVC管,进行混凝土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到现场,再用吊车进行浇注,浇注的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混凝土捣固好之后再将预备好的石块均匀的插入混凝土之中,在插入中要注意保持石块的间距在10cm之上,石块则在混凝土埋入的一般左右。
(二)台帽的施工和台内回填
钢筋混凝土一般来说都只能在加工棚内完成,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式对焊。然后再将加工好的钢筋运送到现场进行拼装,在拼装好之后的钢筋和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或者塑料垫块进行保护层的调整。
台内回填时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采用砂砾石,进行分层,每层的厚度一般是20―30cm,靠紧台背的地方由人同木棍、拍板打紧,以保障紧实。
二、V形桥施工方案、设计以及防裂缝措施
(一)V形设计与施工
V形桥的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做平台支撑柱,在施工平台,用高压射水沉桩施工法插打圆木桩,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从而大蛇施工平台,预压试验,在平台桩承载力、施工整体沉降、质量方面进行确定。在施工平台施工时需要注意:预埋钢板和槽钢之间的连接,按照施工程序、先后顺序依次施工;对平台结构实行预压,主要以分块预压为主,从靠着河面开始施工;预压结果分析,从而对预压块进行分析。
将V形与平行平面的支撑管拉伸到台斜面,和竖向钢管连接,让上部施工荷载与其他荷载传递承台受力作用。在设计中应该设置成多道斜撑,将内支架连接成整体,保证顶部的箱梁混凝土荷载传引能够顺利引导承台顶部。
(二)V形桥施工
V形桥墩结构施工流程为:搭设支架、铺设底模、铺设钢筋网片、绑扎钢筋、安装定模、浇灌混凝土。安装时采用倒链葫芦让主筋充分的连接在一起,在安装完毕,再松放到原位。再按照相关施工进程进行模板安装、浇灌混凝土、块墩顶合拢施工、临时支撑柱施工等。
(三)V形桥防裂缝措施
1、选择优良原材料。选择规定的材料,不用劣质或者不符合规格的材料,按照施工要求控制配合比例,提高施工混凝土搅拌质量。例如: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施工中采取适中的水泥,控制收缩。
2、配合比按照施工进程及时进行调整,计量必须准确,材料分配均匀;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进行调配,防止实际和施工背离,从建造设计中避免裂缝。
3、加强养护,施工完成后做好后续养护和防范措施,从而防止开裂。
4、提高施工工艺,施工中严格遵循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
5、在V形桥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提前预防,进行加固或者浇水润灌等措施。
6、在满足设计要求时,同时减小钢筋直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桥梁建设中U形桥台防裂缝措施
(一)加强桥台墙身设计
前墙是U形桥台施工的重要部位,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必须重视,前墙两端借助侧墙加固,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强度和稳定性。除了前墙应该设计成垂直坡,侧墙也不许按照设计规范合理的设计,从而减少侧墙尾端高度,让墙背土压力减少,增强桥台墙体的稳定性。
(二)提高桥台施工质量
1、充分依据操作说明和施工方案,控制好坡体填土的质量、规格,采用水稳定性好的砂性土和砂砾材料作为材料;规范坡内填土施工工艺,严格遵循施工说明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锥坡压实度。
2、做好桥台台面雨水相应的排水设施,桥台翼尾设置通畅的排水沟或者排水管,让水流顺利排放到路基坡脚下面。在锥坡一米范围内用浆砌片建筑,从而避免桥面水生头到椎体内部,确保椎体内部填土干燥,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坡体的稳定结实。
3、合理配备比例,确保前、侧墙连接处片石规格以及砌筑码缝质量,内侧按照圆弧过渡连接,保持均匀、一致;做好监督检查部门的工作,严格执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为了更高效的做好桥梁工程中的U形桥台施工,在施工之前应该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工艺与实际建设的规模、性质,以及复杂程度等选用最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从而营造艺术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梁瑞春.浅谈武骆公路重力式U型桥台的施工技术方案[J].科技信息,2012,(21):387-388.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事业 黑龙江省
城市公共事业不仅大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密切相关,所以发展城市公共事业至关重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各地市已基本形成了以供水、供气、公交、市政维护和园林环卫为主的公用事业体系,为黑龙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本文从历史比较分析、省内区域结构分析两个方面,对黑龙江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一、黑龙江省城市公用事业历史比较分析
1. 黑龙江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历史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黑龙江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这对于黑龙江省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经济基础。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在2000年时就已经达到213.9亿元,到2007元达到579.3亿元,平均增长17.3%。(见表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859.2亿元,到2007年的2864.2亿元,增长了2.3倍,平均增长了20.3%。
黑龙江省的城镇人口比重一直是全省人口比重比较高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的城镇人口主要是解放后伴随着现代化大企业的建立,森林、矿产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石油、木材和商品粮基地,计划经济时期得到重点扶持,人才集聚效应和国有经济成分显著,使黑龙江城镇化比率逐步提升。1985年全省城市人口1440.5万,2000达到1977.4万人,2007年2061.1万,比1985年增长0.43倍。城市化的比率从1985年的42.9%,到1995年就达到了53.7%,到2007年基本稳定在53.9%,增长速度区域平缓。近些年伴随着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快速发展,以及牡丹江、鸡西、佳木斯等城市经济圈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2. 黑龙江省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黑龙江城市公用事业的各项规模指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1984年末,黑龙江(21个城市合计)全年供水量为46033万立方米,到1994末年发展到139108万立方米,增长了 2.02 倍。到了2004年,全年供水量已达128376万立方米,比1995年减少了 0.77倍,比1985年增长了 1.78 倍。可见,黑龙江的供水在前十年发展较快,而后十年发展速度放慢。
1984年年末黑龙江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53辆,实有出租汽车250辆,到1994年末发展到4554辆和12917辆,分别增长了 1.45 倍和50倍。到了2004年末达到9935辆和56297辆,分别比1994年增长了 1.18 倍和 3.35倍。可见,黑龙江的城市公交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趋势,而出租车则经历了前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后十年的低速发展。
1984年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为9032公顷,到了2004末年已达到49073公顷,增长了4.43倍。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从1994年末的22.4万吨,发展到2004年末的23.7万吨,增长了0.06倍。也就是说,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规模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
二、黑龙江城市公用事业的区域结构分析
黑龙江省内的城市公用事业区域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在此,将黑龙江划分为四大地区:哈齐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东部地区(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佳木斯),中部地区(伊春,绥化和牡丹江),北部地区(黑河)
从总体而言,四大地区的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水平大体与四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即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较好的是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而较为落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如
表3所示)。
对于城市供水,从全年供水量指标来看,大体是哈齐地区占四成以上,中部地区约占三成,东部和北部地区合占全省总量的三成。就人均生活用水量来看,哈齐地区人均生活用水达156.9吨,是全省平均水平(143.5吨)的1.09倍,而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146.76吨,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中部地区的平均值为100.06吨,最低的是北部地区,人均为50.6吨,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35%。
如前所述,黑龙江的城市燃气供应的主体是液化石油气,所以在此对四大地区的液化石油供气总量进行比较。四大地区的供气水平集中在哈齐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是47%和28.8%,最少的是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分别是5.7%和0.3%。
黑龙江的道路交通发展状况更是向哈齐地区倾斜。其中,哈齐地区2007年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93999万平方米,占全省实有铺装道路总面积的88%。就平均指标来看,哈齐地区人均铺装道路面积(11平方米)和北部地区(10.3平方米)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8.7平方米,而中部地区(8.9平方米)、东部地区(6.84平方米)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哈齐地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12.66辆,而全省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只有9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分别为6.86、4.5和4.9辆都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至于环境卫生方面,则显示不同于前面的变化特征。哈齐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做得非常好,占全省园林绿化总面积的88%,其他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占的比重非常低,分别占全省的4.6%、4.7%和0.1%,说明黑龙江地区城市园林绿化非常不均衡。
三、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运营思路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将从市场环境,城市理念和运行机制来提出黑龙江省公共事业改革思路。
1. 市场环境营造。在市场机制能基本发挥作用的领域,黑龙江政府实施维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保证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合理地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在公共性、自然垄断性较强的供水、供电、供气等领域,黑龙江政府应处理好市场化和政府规制之间关系,制定约束市场供求双方的规则,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竞争的格局。
2. 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应破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政府投资的陈旧观念,使政府逐步退出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各类经济成分和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尤其针对黑龙江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现状,加大引进民间投资力度。
关键词:市政工程 基础设施 工程施工
0 引言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而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风险管理一般按照风险分析、预警、应对等过程进行,其中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过程,是风险管理中难点和重点。本文结合具体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案例简单介绍在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方法。
1 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判断、系统归类,科学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例如,某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宽改造长度为1995.74m,规划红线宽度为70m,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设计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条,分四段设置,共计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条,设计管长1838m;新建电缆沟两条,沿道路两侧人行道下分别为1624m钢筋混凝土防水地沟和1386m砖砌体防水地沟(1.2×1.5m)。
某施工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该工程进行调研后,分析该工程风险因素并进行识别,建立工程风险表。
2 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评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风险(R)不仅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P的函数,而且是风险事件所产生影响程度C的函数,可用函数表示为R=f(p,c)。
根据前例风险分析,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2.1 评估并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Pf
该工程分析因素集为X,对应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风险编号,给出工程风险指标因素权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 0.15 0.15 0.2 0.15 0.05 0.05 0.05 0.15}。
根据风险影响高低确定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并赋值为μ={0.1,0.3,0.5,0.7,0.9}。
该企业组织专家及管理、技术人员共7人对该工程风险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R
则B=R·μT={0.5 0.5 0.5857 0.5571 0.3857 0.2714 0.1857 0.3286 0.6143}。
则U= W·B=0.4886
即风险发生概率(测评总分)Pf为0.4886。
2.2 计算事件发生影响程度大小Cf 对风险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从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四个方面着手,均用金额损失进行度量。则损失因素集 S={进度 质量 成本 安全}={S1 S2 S3 S4}
本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为6944.60万元,其中包括利润及管理费156.08万元。由于报价中已考虑材料市场风险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况下,按156.08万元为最大风险损失值。则风险损失评估集标准隶属度μ={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对应损失金额(单位:万元)近似确定为{≤15,16~45,46~75,76~110,≥140},并给出工程风险损失因素权重集W={0.25 0.35 0.20 0.20}
在此基础上形成模糊评估矩阵,并将各项估计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风险损失值进行归一后,得到评估矩阵B.
计算U= W·B=0.1946。即风险损失(测评总分)Cf为0.1946。
2.3 计算本项目风险度Rf 如果用Pf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计算:
Rf=Pf+Cf-Pf·Cf
其中Pf和Cf分别是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隶属度集的总综合隶属度。
本项目风险度Rf==0.59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控制
市政道路作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施工质量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中,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需要同时满足道路工程与城市发展的双重需求,市政道路需要满足诸如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美观性等多种特性。而从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建设质量的管控,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长久服务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时难度增加,在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质
量管理和施工工艺水平下,施工工程中会体现出相同的质量问题,即质量通病。根据近几年的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反馈来看,最为常见的通病主要发生在路基建设、路面建设的施工上。
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中,路基的建设至关重要,道路路基的铺设强度和稳定性会直接对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影响。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为:路基的横坡处理较为随意,碾压过程不够细致,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标准来进行实施。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路基平整度低,则会导致路面的承重厚度不均,而在承重能力较差的路段在较强的负载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路面的龟裂。而如果路基的管线槽回填不能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但填土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时候,路基路面的结构稳定性将会出现很大的隐患,路面结构极其容易发生深陷。
与路基施工相对的,则是路面施工建设,路面施工质量同样至关重要,但路面施工质量同样也是质量问题的“重灾区”。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路面高程误差,在施工中没有对各层结构的高程进行细致的测量,没有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继而在路面施工结束后,高程出现了严重不一致的现象。而对于市政道路,高程不一致将会带来路面凹槽、塌陷、裂纹等现象,这是由于市政道路的特点决定的,市政道路比之普通道路,将会增加许多路面的辅助设施,例如雨水井、检查井以及排水管道。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性以及原则
1.施工质量控制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与普通的道路施工控制,有着一定的控制特性,其控制管理的难度要更大,工程本身也更加复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因素多,涉及面广。市政道路工程一般来说所包含的施工线路要远远长于普通的道路施工,并且通常会与城市其他的基础建设进行同步施工,并且在市政道路某些施工环节过程中,对其辅助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定要求。例如施工环境和天气,以及辅助项目的施工进度。市政道路的规划过程中,会根据道路建设的目标根据环境进行设计施工,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由于施工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对施工进度、施工方法产生影响。
其次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其中包括了设计阶段的因素、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因素、竣工检验过程中的质量因素,包含了人力资源因素、施工建设材料因素、施工工艺、工序、进度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
最后则是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检验难度大。市政道路与普通道路不同,市政道路的隐蔽工程很多,而在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这些隐蔽工程难以得到很精确的经验,极容易出现地面质量达标,而地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即便被检验为安全的路面,但仍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生产,质量第一”。市政道路建设,是一项基础民生工程,它对于城市的美观以及经济发展有着决定作用,其质量的好坏同时也与城市中的普通民众息息相关。
施工质量控制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一人为核心,人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绝对主体,也是决定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上文中所提到的质量通病,深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客观的去控制人为因素,要不断提升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保证高质量的工程目标。
除此之外,施工质量控制还需要把握“预防为主”的原则,市政道路是一项长久服务于城市的基础建设,虽然从源头上把控道路质量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在日积月累的使用中,道路质量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而目前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检验一般是在问题发生后,被动的去治理问题,而非主动。因此,采用“预防为主”的管控原则十分有必要,应尽可能的将质量问题控制在出生阶段,防止其产生更大的损失。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路基施工控制方法
路基施工过程中主要的质量控制点主要集中以施工放样、路基压实、路基回填等几个方面。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放样工作,主要包含导线点坐标复测、中桩放样,穿线以及拴桩四个环节。施工单位在进场之后需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进行对导线点的复测,恢复主要控制桩。中桩放样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以最相邻的导线点为测量点,通过后视拨角测距,放出中桩点。在放样中桩需要注意在放完某一个中桩点后,需要对仪器进行归零校正,中桩穿线通过对路线的技术参数是否在同一个几何线状物上来衡量其是否合格。拴桩方法有多种,如骑马桩,三角桩,都应考虑施工由于高填或深挖以后是否还能由其恢复中桩。
在路基填方之前,要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 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 30cm,然后平整压实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 80cm 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后填筑。
在路基的回填过程中,要合理的将填方作业分层,一般可以分为平整区、填坐区、检测区、镇压区,分布完成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流水作业施工。在回填压实过程中,首先要按照设计的松铺系数进行摊平,在摊平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土层的压实密度、标高、填土高程达到设计要求。
2.路面施工控制方法
路面施工控制点主要集中在路面的基层施工、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以沥青路面为例,在路面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基层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有对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抽查,对材料的存放场地、排水措施、防雨防冻措施。在路面的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摊铺过程和碾压过程中的质量。在摊铺机摊铺过程中,应该派专人负责粗细粒分离的情况,并要及时的进行混合料填充,对于路段长的道路工程,应该采用多次摊铺的方式来完成摊铺,不能够为了进度而忘了对质量的控制。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平曲交接的地方,压路机应该注意从内向外的碾压,两侧应重复多次碾压,如果出现松散或者起皮现象,要重新拌合碾压。
沥青面层施工必须在得到开工令后方可开工。监理按规定要求自主地进行试验,并对承包商的试验结果进行认定,如实评定质量,计算合格率。当发现有质量低劣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追加检查。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材料进行抽样试验。沥青路面铺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铺筑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外观、接缝、施工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
1引言
市政工程是社会基础保障设施,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有必要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研究,消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隐患,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2市政工程和施工质量风险管理
2.1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作用
市政工程项目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联系,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展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与安全隐患风险,消除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基础公共服务。市政工程往往建设规模大,工程耗时长,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专业分工较多,现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管理工作难度很大,施工管理面临着很大的施工质量风险,可能给市政工程项目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市政工程基础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施工企业自身也要承担施工质量责任,影响施工单位的盈利和长远发展。
2.2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现状
2.2.1对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市政工程带有一定的公益性性质,和其他盈利性建设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很多施工承包商都只关注短期经济效益,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将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当成压缩施工成本的环节,施工设备、质量投入不足,以符合合同质量标准要求为主要施工目标,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市政工程现场施工混乱,管理水平不高,现场施工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风险。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有限、缺乏工程经验等问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混乱,难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2.2.2施工监理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监理门槛不高,出现了监理单位数量很多,但是监理人员水平有限,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监理工作人员缺乏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相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不完善,而很多市政工程因为项目筹划的行政审批过程缓慢,导致留给工程施工的时间有限,工期紧张,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不利于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施工监理工作流于表面,难以发挥在市政工程质量风险管理中应有的作用。2.2.3项目管理封闭长期以来,市政工程的立项、筹划直至后期养护工作,都是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项目管理流程,行政审批进展缓慢,缺少和外部市场之间的交流,项目进行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斗争可能留下较多的质量风险,在封闭的项目管理体系中,只有通过相互妥协来消化施工风险,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都只关心自身利益,希望通过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更多的收益,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着多方面阻力,难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可能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给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造成损失。
3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方法
3.1增强质量风险管理意识
缺乏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意识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充分调动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积极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关于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的宣传推广,建立并持续完善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帮助施工企业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在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施工企业能够在招投标阶段就对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进行自主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质量风险预防与应对方案,降低市政工程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控制质量风险造成的影响,减少损失。施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之后,将能够加深对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转变以往过分关注工期和施工成本的传统观念,提升市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3.2施工质量风险责任体系建设
市政工程项目主管部门要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划分明确的权责范围,并加紧对应施工制度与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强化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另外,市政工程投资主体和责任主体还要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风险事故时严格追求责任人责任,细化风险责任,将质量风险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头上,提高施工企业质量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承包商是市政工程施工主体,市政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要积极探索规避施工质量风险的有效措施,开展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风险预估工作,制定严密的质量风险应对方案计划,全面预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科学评估其风险程度,提高市政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3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并非一种被动管理手段,而是根据风险影响与破坏作用的严重程度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的针对性规避,通过风险回避,能够最大程度缩减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质量风险。在市政工程项目策划阶段,就需要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做好施工区域地理环境评估、施工成本预测以及施工影响因素评估工作,提前预知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4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防范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隐患,控制施工质量风险给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从而更好的发挥市政工程基础服务功能,延长市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劲.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中的进度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8).
[2]赵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
[3]秦海波.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5).
[4]王中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
[5]左俊.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0).
关键词:市政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unicipal bridge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 of materials selection, the post-tensioned construction method analysis.
Key words: municipal bridge;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1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特点
预应力是指为了改善结构或构件,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提高其强度而在使用前预先施加的永久性内应力。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大跨度建筑结构和岩土锚固等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后张法预应力是指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是通过“应力”有效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抗拉强度。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承台与墩柱以及高架桥基础与盖梁施工需达到一定的龄期后,才可以进行预应力硷连续箱梁的施工。箱梁采取分段施工的时候,每一阶段都采用2次浇筑,先浇筑箱梁的底板和腹板砼,然后运用立顶模浇筑顶板砼。
2 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控制
预应力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施工质量,在选择预应力材料的时候,应该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进场的预应力材料应具有完备的规格说明、合格证书等资料,同时各项质量指标要达到规范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刚度、严密性等。
2.1 钢绞线
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进场使用的钢绞线应分批验收。除检查其质量保证书、规格及外观外,还应按规定频率抽查其表面质量、尺寸。
2.2 波纹管
根据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了波纹管的类别、型号。并对其外观、尺寸、强度、刚度进行外委检验,以保证在穿束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道破裂或变形。加强波纹管在存放、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保护。必须保持清洁,长时间存放的必须定期进行外观检查;在搬运和存放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机械损伤、沾污和有害锈蚀,如有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作报废处理。
2.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对到场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外观检查,不允许出现裂纹和超标的尺寸偏差,同时
还应进行硬度和锚固性能试验,保证锚具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承载力性能,夹具有良好的
自锚、松锚性能。
3、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的方法
某高架桥梁工程为主线桥、上下匝道桥,均为预应力连续梁桥。在高架桥基础、承台、墩柱施工并达到一定龄期后,进行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的施工。连续箱梁采取分段施工,每节段采用两次浇注,先浇注箱梁的底板、腹板砼,然后立顶模浇注顶板砼。
施工工艺流程:支架基础施工--支架搭设--底腹模板安装―底腹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定位--混凝土浇注--顶模安装--顶翼板钢筋安装--上层砼浇注--养护--钢绞线编束、穿束--预应力张拉--封锚--继续养护--模板支架拆除。
3.1 支架与模板的施工:本桥地势高低起伏,地基承载力较差,采取了钻孔灌注桩承载,浇筑混凝土横梁,上部搭设贝雷架,后搭设碗扣支架。支架方案经详细计算并报监理审批后实施。支架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安装箱梁底模板,模板采用2cm厚竹胶板。安装时先底模、再侧模、后顶模。按设计要求预留预拱度。在箱梁底板及腹板的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可安装底板及腹板的侧模板。
3.2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安装:箱梁钢筋绑扎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底模安装完成后,绑扎底板及腹板的钢筋,第二次是在底板及腹板的砼浇注完毕、顶板和翼板底模安装好之后,再绑扎顶板和翼板的钢筋。按设计要求安装支座钢垫板、防撞栏杆预埋钢筋(翼板)等预埋件。预应力钢绞线和波纹管埋设前应检查是否有破损、锈蚀及油污,焊接钢筋时采取用湿纸板隔挡的办法,防止波纹管被焊接的火花击穿,发现破口应及时修补。定位筋按间距50cm布设,穿放波纹管与管间接头,并将其固定。砼浇注3天后方可穿束,钢绞线两端预留100cm作为张拉使用。
3.3 砼浇筑与养护。箱梁采用C50商品砼,浇注分两次进行,先浇注底板及腹板,在顶板和翼板底模安装、钢筋绑扎后,再浇注顶板和翼板砼。施工中混凝土由汽车式输送泵泵送入模。浇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震捣器和插钎震捣,直至砼表面泛浆不冒气泡为止,并注意避免损伤波纹管。箱梁两端的施工人员要不时地(约15 min)来回拉动波纹管内预先穿入的清孔器,清孔器孔尺寸。砼浇注完后2小时内最后拉一次,拉动清孔器必须从梁的一端拉到另一端,预防波纹管堵塞。底板砼应从两端的横隔梁处同时向箱梁的中间分层分段浇注,每段4-6m,每层30cm振捣密实。在下层砼初凝前,浇注上层砼。振动棒插入下层砼5一lOcm。在砼浇注完毕初凝后,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
3.4 模板、支架的拆除。箱梁侧模在砼强度达到12.5Mpa后拆除。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堆放在便于取用的地方。内模在砼达到15Mpa后拆除。拆内模板时观察模板内壁表面有无砼脱落,孔道有无变形,以掌握最佳拆模时间。现浇箱梁养护达到40Mpa的强度后,即可拆除底模和支架。支架拆除时从上往下依此进行。
3.5 预应力张拉。当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砼龄期不小于10d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按设计编号顺序张拉,张拉以应力控制为标准,同时以伸长量作为校核。张拉程序:O--初应力--103Rcon(挂荷2min)―Rcon(锚固)。将钢绞线稍加张拉,以消除钢绞线松弛状态,并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当钢绞线初始应力达到张拉力控制值的10%时,可在钢丝上划记号,作为量测伸长量的参考点并检查钢绞线有无滑动;将张拉力加大到设计的103%,并持荷2min;将张拉力回复到设计张拉力的100%,并量测钢绞线的伸长量。
3.6 孔道压浆
3.6.1 水泥浆制备:先将水加于拌和机内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后再加入掺加料。拌和应至少2min,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每次调配以满足1h的使用量即可。
3.6.2 孔道压浆:压浆分两次进行,每个孔道在两端先后各压浆一次,间隔时间以达到先压注的水泥浆既充分泌水又未初凝为度.一般约30min。
3.6.3 压浆顺序:按先下后上的顺序压浆,将集中一处的孔一次完。
3.6.4 压浆工艺:预应力张拉后24h内即对孔道进行压浆;由箱梁一测的压浆泵将纯水泥浆,经压浆胶管从压浆咀压入孔道内,压力最少升到0.7Mpa,当另一端饱满并渗出浓浆(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时用木塞堵孔,并稳lOs后,关闭进浆管截止阀,拆卸进浆管后安装至另一孔道上;间隔约30--45min后,拔出两端排气孔木塞,在另一端安装进浆管,并将进浆管截止阀全部打开,用另一套压浆设备进行第二次压浆,待排气孔流出浓浆时再用木塞堵孔及关闭进浆管截止阀,并稳压10s以上后关闭截止阀,拆卸进浆管重新安装到另一个孔道上,该孔道的压浆工作即告完成;保证钢丝束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直到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或打开。
3.7 封锚及养护。预应力筋张拉灌浆后,将预应力钢绞线超长部分用切割机切断,切割时用水先淋湿以保护锚具并用砼封锚保护。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1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施工单位,在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部分。但在施工安全方面,施工单位并没有做到一定的重视,且仅仅是将表面工作做到位。在有关人士进行审查以及看管时,明显与平常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安全帽这一小细节来看,平时施工人员基本不进行佩戴,只有在审查时,他们才会遵照安全规范整齐戴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此雷同的例子,这些均是安全的隐患所在,这说明在平时,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全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与普及,使得他们对此毫不重视。而另外一方面,相关的一些施工资料并没有实现有效的管理,这同样影响到在管理工作方面的安全问题。市政工程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建筑工程材料等方面也要顾虑到,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技术、人员等管理问题。
2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点分析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市政工程大部分具体施工任务还是由项目部将劳务队和自由机械设备、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专业化程度低、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项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对劳务队进行管理。在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方面,往往有些不尽人意。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方面的弊端,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旨在使管理工作合理有效进行。
2.1市政工程建设应该做好人、材、机的控制
质量水平是市政工程最重要的部分,而质量水平是由施工人员进行调控的,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主观能动性。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部分,应该在进行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把关。而在当今的项目工程施工当中,应对使用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把控。
2.2抓好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
(1)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相关管理制度与工作完善有效。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按监理模式进行分工、授权,使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和承包单位所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应明确认真地了解自己的责任所在,在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方面,必须严格规范,认真仔细,提高效率,但是对于自己责任范围外的工作,则最好不要过多干预,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错误。(2)工程进度管理方面:应依照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中有关工程进度、工期的规定,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等先进的方法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控制。在进行市政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好相关详细的责任划分制度与管理制度,确保责任与工作分工明确,分配合理,从而促进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有序的进行。应提前做好预测与判断,将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与准备,以确保施工进度在预期的范围内合理有效进行。在施工质量水平达到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对制度与规划进行相关合理的改良,从而使工程项目高效率化完成。
2.3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环境
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而环境因素则是其中之一,像工程地质状况,天气状况等则属于工程技术的环境方面;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作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在施工场地中,应时刻保持周围环境的良好状态,实现高质量的施工与生产,使得材料摆放整齐,且不堵塞运输通道,由此使得施工安全以及便捷得到保障。
2.4市政工程建设,也需要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1)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必须将施工的总成本进行严密计算核实,这需要各个相关技术人员对此负起责任心。(2)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成本责任有合理正确的认识,做好成本责任与工作责任之间的判断与区分。(3)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实行分别承包的规则,将责任划分至多个部门,从而将精度提高,减小错误率。
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完善策略
3.1质量保证体系完善
市政工程并非儿戏,其中包含了很多繁杂的内容,它涉及到了各方各面。所以,若是想要保证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必须将工程项目中所关联到的所有相关人员以及部门包括在整体中,从而全方位的进行调控与监控。若想要实现质量体系的完善与有效,必须将责任明确有效划分至每个人身上,完善好相关管理以及奖励赏罚工作的进行,如此调动施工人员的主管能动性,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达到规范要求。
3.2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
当前,在各个施工场地当中,很多的施工人员均是农民工,因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文化水平过低,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且不注重工程的质量水平控制。施工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工们的施工质量,因此应注重对农民工人员的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往往有两种方式,一方面是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招引入高素质的人员,使得员工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3.3工程质量检测手段增加
在很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虽然负尽了责任,且各个操作手段皆操作得当,但仍然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其原因则是检测的手段过于落后,从而不能有效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将施工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顺应技术更新进度,随时对其进行监督与审查,未雨绸缪,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
3.4施工安全控制力度提高
在市政工程的进行当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危险的项目,例如高压电线、煤气管道的施工等等,稍微不注意,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危害。所以,在进行相关的工作当中,应该制定好相关的方案与计划,使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本文由收集整理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
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
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有一层,重补救,轻防范,这倒是跟我国违宪审查模式有的一拼,虽然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预防着呢?很多公共危机都是可以从国家体制到下面执法人员执行的过程中予以避免的,当真只能任其发生吗?对于如何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首先靠国家政策的辅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政府肩负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了,要想执行强监督有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或者规章来约束,现今纪律检查委员会倒是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为了能不混淆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职能,最好能建立单独的监督委员会或者机关。另外可以参照日本的危机管理和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灾情,即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向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预警。另外还缺乏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我国政府有必要予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