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教学问题

众多事实研究表明,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阶段。所以,抓住这一学习黄金阶段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重点。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中,仍然有很多老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大多采用灌输式的“填鸭”教育形式,以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教学有效性无法提高,从而错失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黄金时期。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学生在没有老师帮助下遇到问题,通过不断实验,纠正错误,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对提高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我国教育改革息息相关,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独立思考能力是提高能力、强化知识、培养素质、增强综合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途径

1.创设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模式,改变学习氛围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核心,一直是老师教、学生学,课堂气氛低沉、死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极度缺乏学习数学热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更加无从谈起。比如,一道应用题,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条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以正确答案为中心,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解题思路,即使是错误的,也要正视学生的分析解答,一改传统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2.选取新颖有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

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新颖、独特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意识、锻炼学生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重点工作。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很多弊端,严重阻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笔者将在下文中阐述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探索,最终得出结论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该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还要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尽管我国教育事业正在阔步向前、高速发展,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与数学教育目标相悖,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小学生思维简单,在理解一些较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困难,因此,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偏重于接受式教育。“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使学生把考试分数作为接受教育的唯一动力,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了课堂之上的标准,学生在进行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抄袭课本、背诵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够得到锻炼,面对困难,就会主动放弃思考机会,逐渐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看法的“好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数学难度较大,教师和家长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小学生每天为了完成数学作业忙得焦头烂额,长时间持续性的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逐渐使做作业的过程变成了一项体力劳动,学生无暇思考问题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因此那些繁多的数学练习也就毫无意义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竞争中一决高下的重要武器,该能力是企业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着重加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归还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上述所论可知,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作。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小学数学课堂气氛压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欢快的学习气氛,在教授知识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自由发言,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科趣味性,努力挖掘新颖的教学内容,创新出更有活力的教学模式,如充分地利用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

课下讨论与课上学习不同,具有宽松的讨论氛围,学生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课下讨论小组,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定期对课下讨论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检验,这样可以保证课下探究的高效进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谈论方法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还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单一,大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这种教法会使得学会产生依赖性,减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弊大于利,不能及时跟进社会教育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数学教育信息的变化,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预习、听课、练习、复习,最后考试。这一系列的形式,反而让学生养成了死板的学习习惯。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就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严重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考查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表现出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师控制整个数学课堂的习惯,由于标准答案掌握在教师手里,就会造成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会造成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欠缺。

二、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对学生初中、高中数学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衡量优秀人才的标准,其中就包括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要进行积极改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现实意义,最后必须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情于思考,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要靠学生的独立思考领悟。只有学生不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善于提出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第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批判性是指立足于实际学习情况,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规范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严格依据客观标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识,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第四,及时组织多向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互相学习和探讨。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敢于思考,敢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思考。这要求在小学数学实际教育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和变化,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课程,教师可以很好地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敏捷性,而且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解题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同时数学又是一门变通的学问,一道问题的解法不是死板的,变通地运用其他方法同样可以解答这道题目。

(三)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主体地位;培养

一、将抽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还未形成,刚接触数学知识时,对于图形、数字、符号等均较为陌生,无法理解这些知识,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极易产生排斥感。时间长了,不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问题,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努力寻找学生本身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实现生活化教学,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笔者通过生活中的闹钟这一具体事物,引导学生对“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逐步认识时、分、秒,了解其基本概念,再要求学生思考生活中与时、分、秒有关的事物。在笔者的要求下,学生开始进行独立思考。经过不断思考,有的学生寻找到手机、电子表、电脑等记录时间的电子产品,有的学生甚至联想到自己思考的过程总共花了多少分钟。这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对时间观念进行初步建立,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中合理利用三段式教学模式

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教学过程分为“读”“理”“练”三个阶段,通过在各个阶段中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主动地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活动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知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书中提出的有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并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难点进行总结。在理解阶段,笔者让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但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使教学计划得到落实。在“读”“理”两个阶段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均能够得到激发和锻炼,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依照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成果,使其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

三、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思考环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其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问题时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和课堂秩序,会在提出问题不久后就给出答案。而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独立思考能力受到限制,不能有效融入课堂学习,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而,教师应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思考环境,保证其思考时间的充足,从而使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时,笔者在讲完圆柱与圆锥有关的特征后,在讲台上分别放置了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然后让学生对实物进行仔细观察,找找两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提出问题后,笔者并没有急着让学生给出答案,也没有自己回答,而是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学生指出了圆锥、圆柱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笔者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使得整个班级的学习情绪高涨。这样,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思考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意愿,能够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数学思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

第5篇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数学;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义

独立思考是指不经过外界的援助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出结论解开问题的过程。对于人们来说,独立思考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人帮助你,因此,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更加能够把工作和学习做得完美。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和段炼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也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小学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因为当今社会更注重的是人们情商的培养,独有高智商还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具有高情商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但是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一直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数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小学老师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帮助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变遇到困难就找老师问家长的习惯。但是,当今小学校园里许多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都是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仅仅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工作停留在一个比较表面化的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思维还不够成熟,如果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真正把知识学习透彻和真正地掌握,完全忽略了独立思考的培养。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数学的难度比较大,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就盲目地增加作业量,导致小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花的过长,而且在一个长时段里学习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厌烦数学,数学作业变成一种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识中就只是为了尽快完成数学作业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最终导致小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思考数学题,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比解答正确一道题目更加重要,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会影响到以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成效,所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归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该是一个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了学生而服务的,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就应该改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这样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思考和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学生热情和兴趣。教师还应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自主地探讨问题并且能够自由发言,让学生们敞开思维,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数学这一门学科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那么要将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并且还要挖掘教学内容,创造出更加有趣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的时候是一个开心和热爱的情绪,而不是抵触和抗拒。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锻炼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讨论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讨论,因为下课时间具有轻松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可以无形中帮助学生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程度的不同让他们进行分组探讨,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最后给出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再次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最佳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该提高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老旧的教学观念,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培育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 [J] 中译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2] 臧雷 试析数学思想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J] 1998年第五期.

[3] 满小莹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探微及教学探讨 [M] 小学数学出版社 1999.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建构 自主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英语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只要英语老师在一起就经常讨论的话题。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都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其中,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以科普版小学英语第八册Trees and plants为例,侧重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任务型活动的问题。

阅读材料Trees and plants通过植树节植树,使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保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为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在“愉快阅读”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技能,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1)Read the test quick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2)Read the test carefully then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you don't know.以上教学目标中不仅包含了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要求,而且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层次分明,可行性强,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为了充分体现既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引导的思想,还需要注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显然,要设计好并在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教师首先得吃透新课程的精神。

仍然以“Trees and plants”的阅读教学为例。作为阅读,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略读:寻找故事时间泛读:寻找文章主旨并回答概括性问题细读:找寻文章细节品读:人物性格分析开放性活动”这一基本框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呈现、话题谈论、情景游戏等情境导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本课Warming-up环节的Picture-talking之后,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学生们在山上植树的场景,告诉学生植物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学生带着好奇进入略读阶段,快速浏览课文,验证或修正自己的创作,兴趣盎然。所创设的情境要力求真实、有趣,课堂的氛围要民主、和谐。

2.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新课程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用英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经过一系列问题的双向交流,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师生间存在的信息差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理念。问题要紧扣目标,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独立思考,自主研习

正如精彩的歌唱表演不仅有重唱、合唱、小组唱,也有独唱,深度学习同样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不排斥自主式学习方式,相反,互相依赖、互为补充。

只有建立在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可能是真实的交流和有效的交流。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课堂上各类问题的提出、各种任务的呈现必须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是搞形式、走过场,要么是教师自问自答,要么是反应快的学生成功抢答,无形之中扼杀了大多数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收效。长此以往还会滋长学生依赖老师和同伴的惰性,后患无穷。

4.合作交流,共享智慧

话题讨论、采访、调查以及辩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任务型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空间,这是学生知疑解疑、发展思维进行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小组组长发挥着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本小组的有效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个体责任,又能实现必要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紧张有序,实现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

5.展示提升,体验成功

展示提升阶段是课堂上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升,有学生之间的争论、有对知识的相互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作为合作探究的继续和延伸的展示提升,可以是口头展示、板演、角色扮演、英文海报制作、竞猜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6.拓展总结,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当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解题思路更条理、方法更简单、认识更明确。通过拓展总结,使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而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学生体验参与的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第7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教学;独立思考;创新人才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转变教学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法。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优点,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而独立思考更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两点应该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忽略独立思考,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使之学会物理学习中的合作交流,并把两者予以有机的整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是现代物理教学的主线。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谈谈二者的关系。

一、合作学习中明确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刚参加工作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就让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做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在一旁不说话;有的则没有讨论布置内容,而说一些其他的内容。如,我在自习课下发了导学案,学生们就开始聚在一起,翻开课本讨论了起来。但是第二天上课时我感觉学生的预习效果一点也不好,课讲得不是特别顺畅。经过几次这种情况,我分析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照搬照抄别人的应付了事。所以,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先自己将课本看一遍,再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导学案,出现不懂的问题再小组讨论。第二天讲课果然就顺利多了,学生和教师的配合自然多了。又如,我在教学《压强》一课时,课本有四张图片,我就布置学生讨论图片中的事例是增大还是减小压强,并且说出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号令一出,课堂顿时热闹非凡,整个课堂可以用“人声鼎沸”来形容。然而,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说出原因,稍难的问题只是听别人说了,就是因为在讨论前自己根本不了解所学内容。

这些失败的小组合作让我认识到了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来合作学习就是要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学生就能从很多角度来拓宽自己的思路,学生之间也能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之前的独立思考提供了合作的自我需要,此时再组织小组内的学生一起探讨,就可达到预期效果。

二、合作学习促进独立思考,是独立思考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想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更多问题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形式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延伸。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压强》一课时,铁轨要铺设枕木是要减小压强,但是很多学生不能解释其中的原因。枕木也是一根一根的,怎么就增大了受力面积了呢?在这个问题上就要求小组先讨论学习,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然后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将问题深入发掘,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不断推向了新的层次和高度。

三、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造就创新人才

事实上,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因此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其他人来代替的。只有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突然领悟。小组讨论中,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到最后找到最佳答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我们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才能造就创新人才。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已深入到本地区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只有善于把握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和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其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真正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意识和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样,我们的合作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迎合新课程需要,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黄金华.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J].科学咨询,2012(09).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思考力;独立思考;导学;整理

没有思考的语文是可怕的。如果语文课堂上,只有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就好比没让智慧之花的种子生根发芽,这绝不是新课改下的语文,这样悖理的教育是对教师生命更是对学生生命的犯罪!具体到语文教育的思考行为,我认为应做到三点:

一、独立思考,拒绝众声喧哗

思考是个人事情,就创设问题情境而言,它是为了静静的思考、独立的思考,绝不该等同于课堂上的众声喧哗。我曾经为余映潮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实录中这样“读诗”的环节大为赞叹:

“诵读――以劝慰别人的口吻对着同学读;默读――假设自己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自己紧握拳头鼓励自己,以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悄悄读给自己听,勉励自己。”

余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这种诗歌教育的高超境界,不禁让我感叹语文教学的真谛,感叹“独立思考、自己感悟”的魅力与重要性。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就有一种误解把“合作”,简化为讨论。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甚至以为“无讨论不成好课”、“无板演不成好课”,并且荒谬的以为讨论体现师生互动,体现自主学习,一堂课中,看似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浮夸浅表,不值得提倡。语文课,“思考”比“聆听”更为重要,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语文味儿的,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咏……有时候,语文课堂上的“安静”比活跃更为重要。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有时候必须沉下心来,静静品读、独立思考。和文本对话,是很私人的事情,见问题就讨论的哗噪语文课,是只有吵吵的泡沫语文。

语文是和最神秘的汉字相关的学科,它是有关心灵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师与生、读者和文本之间建立独立的对话方式,决不让众声喧哗代替独立思考。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多了这样的一些细节“先思考一分钟,再举手回答”,“想好了再举手”,“静下心来想一想,整理好思路,再来分享你的答案”……目的有且只有一个,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

二、提前导学,避免思考滞后性

新课改主张“自主学习、高效导练”的教育精神。笔者这里探讨导学案对培养学生思考力的重要作用,导学案重在“导”与“学”并重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为导学案在语文学科中的使用应该是“导学”与“展示”是重点。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灵活展示,有效点拨,绝不能按导学案内容一一解答,师生沦为导学案的奴隶,相反,师生只能将导学案作为工具,为人所用。

文田中学实施导学案已经有5年时间,导学课堂基本成型,它的基本程序:

1.学法指导。主要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适当点拨,特别是将学习方法指导和导学案的使用有效结合。2.预习自学。主要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拓展学习和提出疑难问题。3.合作探究。组内异质成员完成难度不同的问题,并及时批注重难点,再次探究疑难问题。4.交流展示。包括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组内共享、全班展示,旨在使中上层学生学习水平达到答疑解惑的程度。5.当堂检测。通过口头检测、卷面反映、黑板呈现等对基础知识进行检测。但是,语文是经验性的注重感性表达的学科,所以不是每节课都要测试。若舍本逐末,丧失语文特有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导学案体现在“导”,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等对学情的对症下药,导学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前思考,避免语文学习中的思考滞后性。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语文课堂特别是这样。将“思考”这一行为放大,并将其前置,接下来才可能会有思想之花的绚烂。

三、整理与反思,鼓励一课一得

语文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基础教育是知识的积累和情感培养阶段,所以语文教学急不得。笔者想从“知识反馈(思)”这一点谈如何帮助学生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

语文学科一个偏向经验性的学科,它不是明显的知识性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是散乱的,对学生而言,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一学期甚至学语文学科以来,都不清楚语文课到底学到什么。但是语文学科是有独特的体系的,它的明确与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1、知识整理。在看似极其感性散乱又极具发散思维的课堂后,让学生每节课后都整理一个知识点。比如阅读教学中“标题含义”“句子赏析”等题型答题技巧,诗歌鉴赏中“意象”积累等。因为整理是一个学习知识、操练思维自然而然的过程,为此有可能“温故知新”。比如,温习王维的“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可知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惜别怀远之伤感,古人“折柳赠别”这一文化意蕴才更好的被学生掌握理解。2、学习反馈(思)。孔子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习反馈是一种反思,是对一节课学习目标完成情况、重难点把握以及听课效果的思考与评价,目的在于及时的查漏补缺。当然思考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思考习惯的养成。记起一节活动课《少年正是读书时》的尝试,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只是客串主持人,一节课在学生充分的展示与锻炼中结束,课后不检测知识指引领评价,我直接将一个《星级评价表》附在导学案后,帮助学生对展示者表现以及自我听课状况进行评价……反思是一种更智慧的思考,对学生而言一样,离开思考的语文不是完整的语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操练思维、培养情感、学习做人的缓慢的过程,感性是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理性也是其极其重要的一个翅膀。能使学生打开视野、积淀底蕴、增长思考能力已经属于好的语文教学,所以对个体语文思考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育极其重要又不可替代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