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务贸易创新

服务贸易创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务贸易创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服务贸易创新

第1篇

自2003年1月1日上市以来,北京蓝猫淘气饮品公司的“咕噜噜”饮料创造了一个“第一个季度实现销售5000万”的市场奇迹,仅仅从这个速度来看,它已经远远超过了被评为“成长企业之最”的乳品企业蒙牛的成长速度。那么促成这个速度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蓝猫淘气饮品公司执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呢?下面是我们对曾任杭州娃哈哈集团策划总监、现任蓝猫淘气饮品公司营销企划副总裁肖竹青先生的采访对话。

市场不缺产品而缺品牌

记者:肖总,“咕噜噜”饮料是北京汇源集团和蓝猫集团联手打造的一个儿童饮料品牌,而且在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经销商的追捧,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这在饮料行业来说是不多见的。作为业内媒体,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行业现象。我们想了解的是,汇源蓝猫这样的强强联合为你们带来了哪些强势的资源和市场影响力?

肖:国内饮料市场所缺少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品牌的塑造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广告可以解决的问题。广告也许可以打出知名度,但是没有美誉度和忠诚度,只有知名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而蓝猫这个品牌在它的消费群中是一个明星,这个明星为我们的“咕噜噜”饮料解决了“买”的问题——孩子们因为喜欢蓝猫而喜欢它代言的饮料;而汇源为“咕噜噜”饮料解决了“卖”的问题——汇源有充足的资金、精良的产品线、优质的产品、庞大的销售网。两大集团的联姻不只是文化和产业的完美融合,也是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运用,对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

经销商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记者:这些优势资源给你们在现阶段带来了哪些收益?这些收益为你们今后参与市场竞争有什么样的决定性影响?

肖:就当前来说,我们产品上市的招商门槛是相当高的,与目前的第一品牌娃哈哈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招商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很迅速。目前全国几十个省会城市和一百多个地级市总共200个商已经全部就位。这是强强联合的直接市场效应。

蓝猫“咕噜噜”饮料的竞争对手就是娃哈哈和乐百氏。在动态博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品质和产品系列化和个性化的竞争力不输于对手;希望我们经销商的实力和网络不输于对手,真正在市场上拼刺刀的不只是厂家,更主要的是附属于各个厂家的经销商,蓝猫用高门槛来选择经销商的目的也在于此。

我们以前这样设想:如果一个地级市场经销商给我们首期付款50万元,那么他的身价不会低于200万元;省会级市场首期给我们付款100万元,那么他的身价不会少于200万~500万元。能够获得这样资本的客户,他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智慧不会差,他在当地的商业人脉关系和政府关系不会差。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一般的经销商只可以卖好卖的产品,只有优秀的经销商才可以让产品好卖。——北京蓝猫饮品公司通过高门槛招商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以让产品好卖的优秀经销商,这是蓝猫挑战中国儿童饮料第一品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优势是可以再造的,但是资本优势是核心优势。如,一个客户如果资本实力很大,其他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没有经验不要紧,可以高薪聘请执行总经理;没有网络也不要紧,可以多找有经验、有网络的业务员,网络就形成了。

“四位一体”联合营销模式

记者:刚才你提到了目前的儿童饮料第一品牌娃哈哈,我知道肖总你原来就职娃哈哈集团企划总监,娃哈哈的特有联销体渠道模式是它的核心优势之一。那么对于“咕噜噜”饮料来说,你们的渠道模式是什么样的,汇源和蓝猫的原有渠道“咕噜噜”饮料是否可以共享?

肖:“咕噜噜”饮料将执行“四位一体”的联合营销模式:

1.促销网点与品牌形象展示体系:联合三辰卡通集团遍布全国的2000多家专卖店系统,全面成为蓝猫咕噜噜饮料产品促销体系与形象展示体系。

2.市场帮扶辅导体系:汇源集团在全国拥有170多家销售公司,员工超万人,其中销售人员8000人,其市场维护队伍将全力支持“蓝猫淘气·咕噜噜”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通过资源嫁接手段实现对蓝猫“咕噜噜”饮料经销商的有效辅导。

3.销售体系:目前招商所组建的商分销网络体系将享受汇源集团相关资源的大力支持。

4.广告宣传与品牌管理体系:《蓝猫淘气3000问》全国1019家电视台热播并随片播出“咕噜噜”广告。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参与品牌管理,中国营销精英加盟辅导。

而且“咕噜噜”在不久将作为蓝猫淘气系列卡通里的一个卡通形象与小朋友们见面,向他们传达有关饮料的知识。

充满灵气的品牌创新诠释体验营销

记者:我们了解到,北京蓝猫淘气饮品公司的周岩总裁提出了一个新营销概念——体验营销,周总把这一营销内涵融入了“咕噜噜”饮料的开发和营销上。请你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将来有机会和周总详细学习。

肖:在9月1日上市的“咕噜噜·果星期”饮料,是一个将汇源饮料的高品质和蓝猫的优秀文化进行嫁接和融合的充满灵气的产品。蓝猫家族的卡通形象,个个优秀如健康的形象大使,每个卡通人物的个性都与所“代言”的果汁、星期的内容、不同的心情相对应,灵动有趣,形成趣味盎然的“果星期日记”。它在视觉上更丰富,增加孩子和家长对这一系列可爱形象的了解和兴趣,也是一种体验营销。

消费者有两种需求: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往往很多厂家只注意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如产品口感好不好,能不能解渴等。但是今天的消费者对于心理的需求更加显著,选择品牌消费和选择有心理差异化产品消费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如健力宝的“爆果气“饮料卖的是什么?卖的是“酷”!

蓝猫饮料卖的是什么呢?蓝猫“咕噜噜”饮料卖的不仅仅是好喝的饮料,卖的是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对儿童的关爱;卖的是孩子们童年的快乐(蓝猫卡通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爱);卖的是中国计划生育国策下,全社会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

体验营销是增值营销,是创造超出产品价值的营销。

抓住儿童 抓住未来

记者:我相信四位一体联合营销对市场的覆盖和渗透力是巨大的,但是我想这样的多维渠道模式给你们的渠道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点一直是汇源比较弱势的地方。这个恐怕是经销商关心的问题。你们如何实现对这些渠道的整合管理?

肖:汇源集团对于这个新项目给予很大的支持,并对蓝猫儿童饮料项目发展寄予厚望。汇源控股北京蓝猫淘气饮品公司是汇源集团从成人饮料延伸到儿童饮料的战略延伸;是从汇源发展占优势地位的餐饮渠道延伸发展流通渠道的战略延伸;是从大城市市场延伸到小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战略延伸。

众所周知,成人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在这个行业里汇集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达能系的系列品牌等,但在儿童饮料行业竞争对手没有这么密集。任何一个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

世界公认的最有商业智慧的民族尤太人认为“女性消费和儿童消费是创造世界最大财富的源泉”,儿童饮料市场是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后一片金矿!

担任北京蓝猫淘气饮品公司董事长的何传利先生是汇源集团的营销副总裁,之所以汇源集团控股北京蓝猫淘气饮品公司并直接管理公司经营就是为了更好地操作市场,充分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同时这个饮料也肩负着重大的战略使命。为此,我们成立了七大区域办事处,目的就是更方便地整合渠道、管理渠道。

儿童代表未来,我们不但要现在,也要抓住未来。为什么可乐在美国可以百年不倒,那是对几代人市场的培育。我们现在让儿童记住了汇源、蓝猫“咕噜噜”,将来他长大后仍会记得这个品牌,我们会让他们一直做我们的消费者。

成年人每天进入大脑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常常被一些垃圾信息搞得疲惫不堪,但是儿童的大脑几乎是空白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接受的信息也是最深刻的。我们就是要抓住他们的第一个记忆。

儿童市场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市场,中国有几亿儿童,据调查,中国儿童的零用钱总额超过300多个亿,这也是我们大手笔运作这个产品的原因之一。

卡通经济新模式改造传统行业

记者:蓝猫汇源模式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也让我们了解到营销无定势,只要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打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障碍、实现企业的目标就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蓝猫淘气饮品公司志在儿童饮料市场的第一品牌,也就是正式向娃哈哈挑战了?

肖:营销是为完成战略目标服务的,我们的战略目标是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儿童饮品制造商和网络分销商。我们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努力。我目前就在会同来自可口可乐公司的资深经理/蓝猫饮品公司销售总监孙立三先生共同拟订华东市场攻略与行动计划。

我很荣幸曾经服务于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也非常荣幸亲身参与了中国儿童饮料市场重新洗牌这一个商业变革。知道娃哈哈、知道乐百氏的中国孩子们,他们也都知道蓝猫。但是孩子们对广告品牌仅仅只是知道,但对每天中国1017家电视台不断重复播出20多分钟的蓝猫动画片所打造的蓝猫“咕噜噜”饮料,他们更多的是热爱!品牌的三要素“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蓝猫“咕噜噜”独占三元!

卡通经济刚刚在中国本土进行商业运作,新经济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将改造传统行业是经济理论界的共识。中国的食品饮料厂家千万家,但是中国3.8亿儿童共同热爱的卡通品牌只有一个!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商业现象,目前国内儿童饮料的第二品牌“乐百氏”开始用蓝猫的玩具和蓝猫的书包为乐百氏儿童饮料做拉动消费促销品。

这仅仅只是巧合吗?

第2篇

[关键词]美国;金融服务贸易;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08-02

[作者简介]刁克武(198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003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只有526亿美元,但与2002年相比,增幅达到了46%。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贸易额超过了200亿美元。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241亿美元和277亿美元。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是由保险、银行、证券等领域构成,保险服务贸易额从2003年的487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39亿美元,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贸易额2012年达38亿美元[1]。

二、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具有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其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就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美国服务部门的总增长速度。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63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7948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顺差从2008年的45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85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20%左右[2]。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03―2013年十年间服务贸易出口额持续增长53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也增长了近80亿美元。第二,金融服务贸易处在顺差,其中保险服务贸易处于逆差。对于保险业务,美国既进口又出口。第三,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金融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美国支柱性产业。第四,美国主要的金融贸易伙伴为欧盟和拉美国家。美国对欧盟和拉美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美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0%和25%,美国对欧盟和拉美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别占全美金融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0%和35%。

三、中美金融服务贸易比较分析

(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业务、市场以及监管制度的创新。从金融初期产品出现的时间看,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相比而言,中国在20世纪末才出现可交易金融产品。美国具有相对完善的创新体系,其不仅在商业票据、国库券、回购协议、政府短期证券等传统产品方面占有优势,而且还创造了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以及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等全新概念。此外,美国金融业已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运作。中国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利率并未完全自由化,央行只准许各银行在标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10%~20%,所以与利率相关的贷款类金融创新因缺乏市场基础而难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尚未实践,国内银行、证券业务网络化运作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也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中国的证券和保险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金融衍生工具是作为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中国指数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工具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第三,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债券融资额远远低于股票融资总额,说明中国融资结构失衡,而与之相对,美国的股票市场规模和债券市场规模基本匹配[3]。

(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度比较分析

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对外开放金融领域,不断健全金融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从而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美国。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对外资银行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从而导致国内银行竞争力相对减弱。美国联邦储备国际银行委员会制定了一部对外国银行在美实施金融活动统一管理的《国际银行法》,从而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1992―1998年中国先后开放了4个经济特区和13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加入WTO以后,中国逐步扩大了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力度,外资银行可以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在中国开办合资银行,并且在经营两年后可取消经营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限制,三年后准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在指定地区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的权利。

(三)金融服务贸易监督体制比较分析

美国对于金融采取多头的功能监管模式。监管体系由联邦和州监管交织而成,常常会出现各州机构或联邦之间司法和权益的重叠现象。美国的信息监管延伸至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安全监管直接作用于所有金融集团;金融监管广泛运用于各家金融机构。

中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组成,共同协作对金融服务业进行分业监管。在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它不仅负责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还要从宏观上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予以指导,以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对全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统一监管。

四、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3篇

本文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视角讨论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的优化路径相关问题,以期为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该理论通过研究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认为国家和国家环境是支撑企业和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基本要素包括: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是指机遇与政府。据此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

波特是在反思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就是“钻石模型”。在波特看来,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项: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在一国的许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那些国内“四因素”环境对其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因此,“四因素”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这四个因素也是本文所基于的一个立脚点。

关于“钻石模型”修正的理论综述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是在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虽然其重视分析国内要素的培育,但是并没有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有许多专家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得“钻石模型”具有更强、更广泛的解释力,如能更好地解释小国、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Cartwright构建了多因素钻石模型,在保留波特钻石模型中6大要素的基础上,增添了5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环境中的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海外顾客需求的途径、海外市场的竞争以及该产业在多大程度上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他认为这一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Dunning等引入了“跨国经营”这一要素。认为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可以获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等,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对本国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本国企业要注重从跨国公司中学习技术、注重通过技术的积累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RugmanandMoon等构建了一般化“双钻石模型”,这一模型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国内钻石,也来源于国际钻石。

AnilNail和Zeller等将政府作为第5个关键因素引入,发现土耳其重点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也提出,“人力要素”是推动韩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实际的“钻石模型”修正

通过对上述“钻石模型”修正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很容易发现,不同的专家在考虑一国产业竞争力时考虑的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能结合一国的具体国情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特定的因素引入模型,则能更好地指导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培育。通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正视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特定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技术与高层次人才,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但需求层次低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在运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重视技术创新,重视高层次人才与政府的作用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跨国公司、国际环境两个要素,并将专业人才从要素禀赋中提出,作为一个专门的重要要素列出,将政府从辅助要素调整到基本要素中,从而形成了由两个关键要素、五个基本要素与两个辅助要素相结合的新的多要素模型。专业人才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动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以维持的基本保障,因此,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构成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质量优化路径

在现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要做好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的优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业发展的智力资源支持

现代服务业以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为显著特征,其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拥有普通技能的人才,更加需要高素质、高技能、有先进理念、敢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队伍,就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引进与留住相结合。

1.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贸易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业务开展,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通过学校、社会与企业多层次、全方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人才培养中,重点要做好人才的结构性需求调查,突出解决当前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各类各层次培训跟踪调查,确保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是服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避免形式主义。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留学人员回国鼓励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留学人才,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商务中介等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带动服务业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高层次外国专家,聘请外国专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讲学任教及工作任职等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国创业、发展,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支持服务业人才出国留学、进修,接受国外系统服务理论与技能的培训,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外国语在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服务外包中的语音服务、咨询服务等,加强基础外语教育,让更多外国人来我国旅游、度假、工作,让更多人能“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多语言应用国家,这将对于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紧完善与人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知识产权、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等,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立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与主体地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对人才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做到“人才培养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彻底解决服务贸易人才短缺问题。

(二)促进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贸易良性循环

汪琦(2006)对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又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形成互动性良性循环。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制定服务贸易创新体系时,将服务贸易技术创新置于战略发展的高度。

其次,加大对服务贸易技术研发的投入,优化投资比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技投入增长率应同步于或略高于服务贸易增长率。投入方向上,既要重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投入,又要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同时攻关若干重大专项,既确保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与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

第四,强化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机制,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制,激励创新,并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

第五,促进外商投资向更高技术领域发展,吸引世界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进入,引导服务业产业集聚,鼓励内资服务企业嵌入其产业链,鼓励员工流动,充分扩大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服务贸易技术进步。

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设计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使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成为世界性跨国贸易中的一份子。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呈现增长的趋势,并已成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进步的中坚力量,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在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具有不断发展的优势,相关规定表明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不仅能够改善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式,也在逐渐降低我国传统的跨境贸易方式下的成本,从而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进行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建构的同时,能够促进关于外贸交易的多边流转,为企业进入外贸竞争的行列提供更多的机会。

1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现状

201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已超过美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只有创新发展,不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以往的经济模式,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从来不会停滞不前,贸易的形式必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大环境,以国际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本国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我国经济贸易总额中跨境电子贸易的份额在不断上升。电子商务的进步得益于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而电子商务平台也成为商务贸易的重点创新的对象。跨境贸易的发展繁荣,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使我国对跨境贸易发展越来越重视。我国跨境贸易将跨境平台建设作为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已有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的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具有跨境贸易优势地位的省市进行具有自我特色的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沿海城市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的开阔性将自身的优势不断进行跨境贸易优势的平台的转化,在解决跨境贸易中通关费时长、成本高以及处理繁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跨境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化的处理,将所有的缺点在新的平台建设过程中进行优化。跨境贸易自从在我们国家起步以来就在逐渐发展壮大,而在对相关的缺点进行处理和平台优化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具有特点的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将电子商务的跨境贸易进行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发展产业链也促进了相关产业模式的壮大。相关的跨境贸易平台将成熟的交易系统发展成为商业模式,形成具有特点能够完成固定交易的平台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模式首先是传统的跨境大宗交易模式,在传统的跨境交易模式中平台服务就是境内外的外贸企业在网络上进行销售贸易的平台,提供相关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各种信息使双方进行了解促进交易的完成。供应商能够在自己商品的特点基础上寻找相应的采购商进行商品的出售,而采购商则可以在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将自身需要的产品进行对比选择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商品。通过平台的沟通,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网络上的沟通,这样就促进了双方跨境贸易的进行,并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提高贸易的效率。其次是综合门类的跨境的小型批发零售的平台模式,进行跨境的小型批发零售平台模式将中国企业或者个体卖家的商品在平台上进行网络在线交易,将处于不同国家的商品通过交易平台而免除相关的跨境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跨境贸易平台本身并不需要参与商品的交易环节,只需要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可跨境沟通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收取买卖双方的交易佣金进行平台的维护费用和盈利。另外跨境交易平台还有独立性的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平台自己进行相关的海内外跨境贸易将目标商品进行买断,并只在自己的平台进行交易将商品进行海外的销售,通过国内加工进行商品的加工,直接销售给海外消费者的跨境贸易模式,而平台所转去的利润就是将商品进行购买加工和销售出去的差价。最后的平台模式为专业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从平台的名字就可以明白平台是为跨境贸易提供相关的服务信息为主的,专业性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能够为交易提供相关的贸易支付平台以及物流客服和相关的咨询服务等内容,以此来帮助企业的跨境贸易的顺利完成,平台的收入主要依靠于平台提供的贸易服务。

2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应用

传统的国际贸易总是将贸易的各方面复杂化,这是因为贸易所处的传统的经济发展环境,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贸易已成为快捷有效的交易,而跨境贸易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不断增长,各国在跨境贸易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从而促进了相关的跨境贸易平台的产生,不同的环境下结合各自的特点而产生的跨境贸易平台,使跨境贸易平台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时候却不能够顺利进行,当前经济水平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进步,而对于跨境贸易平台而言其相关的企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要,但是这些产业往往是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内容和不同的产品生产的企业,将这些产业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平台贸易进行有序进行是促进跨境贸易平台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重要发展,跨境贸易平台的产业链的把控难度大也一直是跨境贸易平台缺失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产业链中物流和售后等没有保证,甚至是企业商品的生产质量和进度等都不是平台可以直接进行控制的,因此能够进行平台的产业链中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促进产业链的进步可以使平台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模式的整合和创新,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将其中的缺陷进行对症下药采取相关政策,在产品方面平台可以结合自身的运营系统对产品的需要进行预测,从而进行产品的存储,甚至可以进行提前备货,这样可以加强平台对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有所保证,也可以提高对产品成本的把控力度。跨境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而跨境贸易平台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各个省市对跨境贸易的发展,在不断对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模式进行发掘和创新。不仅从事外贸的企业进行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设,一些传统的企业在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也开始将企业产品进行外销,因此由于各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总是会出现相似的情况而不断导致跨境贸易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当前跨境贸易产品的货源以及商品的相似性程度较高的特点都会导致跨境贸易平台建设的拥堵,影响平台的个性化发展。而海外商品本地制造等模式也使竞争不仅是跨境之间的竞争,也存在于本地的制造商们之间的竞争。能够将跨境贸易平台进行服务贸易的升级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逐渐进行海外产品和本地制造商的信息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本国消费,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为跨境贸易平台的差异化发展提供竞争渠道,促进平台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对自身不断创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要在合理的法律范围内进行发展,在产品知识产权方面进行细化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业务形态,而在跨国贸易中具有各个国家多边贸易的特点,因此跨国贸易中会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和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尽量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从平台的建设开始就要由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只有确保平台发展的合法化才能够保证跨境贸易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在跨境贸易中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消费者的青睐。

3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设计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力度的加大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跨境贸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建构过程中也出现平台模式相似的局面,许多平台开始进行自我的平台创新,在相关的方面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建设,在形似性极高的跨国贸易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贸易发展的需要,而物流和客户方需要进行创新已开始成为竞争的开阔点。跨国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将产品进行统一运输到国内,再进行统一的邮发,可以节省物流的成本以及由平台直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许多企业在进行跨国贸易的过程中开通了保税模式能够缩短商品的配送时间。在进行跨国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创新的过程中进行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的创新是促进智能化发展以及在客户大数据的操作中进行客户体验服务的重要方式。当前经济的发展使跨国贸易的平台模式必须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的需要,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够逐渐脱颖而出,逐渐发展的平台模式使跨国贸易竞争不断激烈,进行平台创新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跨国电子商务的平台模式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建设出适合本地区或者本企业自身产品的平台模式才会使跨国贸易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将平台的潜在优势以及独具的特点进行不断扩展和创新。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大数据应用到平台中进行两者优势的整合,促进产品的数据化管理以及客户的数据化服务。

4结语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促进贸易的发展结合起来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做法,将跨国电子商务进行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作为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消费者需要的重要前提。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建设跨国贸易平台促进自身的优势发展,发挥产品优势。平台优势的建设需要对涉及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完善,这就要求在建设初期就要对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在平台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对平台进行优化处理。只有加大平台的管理力度和平台的创新建设,使平台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够在平台的创新和完善中促进企业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艾尼,妮鲁帕尔•艾山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06).

[2]娜.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模式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5(08).

[3]殷明.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人们开始注重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展开了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影响作用的研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外贸易中创新技术的应用。如何通过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成本的最大程度节约和企业生产产出效益的增加,以提高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成为各大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指的是企业通过应用一些新的知识、技术以及工艺等,改变自身的生产方式以及经营管理的模式,以实现企业生产品质量的提高,或者是通过运用新的技术,研发出新的品牌和提供新的企业服务,以此来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1]。客观来说,所谓的技术创新,其实是企业从新工艺设想、新产品研发最终到新产品的市场应用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本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科技与经济实现一体化的完整过程。将其再细化的话,就是新工艺或者设想的产生、研究以及开发,到最后实现其商业化生产等一些列的完整活。因此,技术创新就是科技进步和应用创新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技术创新的核心包含着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两个环节。

二、技术创新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技术创新改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

技术创新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开展,我国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传统的许多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所占比例在逐渐减少,而一些高附加值,且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其所占的比重却极大提升。其次是技术创新的不断开展,使得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速度发展迅猛,发展趋势良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由于技术创新的应用,各国服务业通过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继而影响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获得了长足有力的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最后,技术创新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勃兴[2]。由于新技术、工艺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竞争的实质,转变成了相互间技术水平的竞争。因此,作为一种市场贸易中非常特殊的商品,技术的交易极大地推动了国家技术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

2.技术创新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

技术创新对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以及国际分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技术创新通常能够较快地引起产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能够实现社会分工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国际分工,最终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实现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对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对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3.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效率及效益

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项创新技术在我国对外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最为主要的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实质,反映的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她的出现和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结构、方式等,实现了我国对外国际贸易的电子化,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效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4.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国际产品的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一个国家所出口的产品,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企业自身极其贸易伙伴之间的产品优势和相对价格。产品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具有的比其他国家出口产品更具优势,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势。而技术创新是保持一个国家产品优势的基础,具体体现在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的净出口增长,及其相对价格低的优势。而这一优势的主要来源,是该生产国的各生产要素的应用效率。其中,提高各国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主要方法就是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对促进我国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对外国家贸易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要实现以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最基本的一个途径就是实现技术创新。它同时也是我国国际贸易长足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使其不断的优化升级,还极大的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国际分工,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成功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长期、稳定和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各国的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服务贸易也快速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具有产品无形、高附加值等特点,因此各国对服务贸易的关注越来越多。目前,服务贸易增长迅猛,成为各国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抓住服务贸易发展的契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来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无形、高附加值等特点,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各国应该抓住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契机,不断提高本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

1.1在全球的服务贸易中占据的比例日益增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经济体。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服务贸易也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 6043.4 美元,成为仅次于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但是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1.2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占比仍然较小。我国应努力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平衡发展,不断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

1.3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存在,且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对国际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际运输服务的逆差也没有缩小的趋势。虽然高新附加值服务贸易存在顺差现象,但是顺差额较小,无法弥补我国传统服务贸易的逆差差额。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象非常严重,且没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如若一直持续下去,势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理论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 “钻石模型”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决定了该国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而其又受到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遇的影响。本文将以此模型为理论基础,主要从四个基本要素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2.1要素条件

要素有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之分,相比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人力资本等的高级要素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但是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应不断加大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与人才供给,进而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2.2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对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效的国内需求能够促进行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行业竞争力;其次,把握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引导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发展,使本国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2.3相关和支持产业状况

通常所说的上游产业即是指本文中提到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于服务贸易而言,如果其上游产业能够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投入,不断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服务贸易的创新与升级,必将促进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2.4战略结构和竞争

同业竞争对于提升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作用。首先,同业竞争的过程中,各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保持竞争优势,就会加大投入,增强创新能力,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整个行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较成熟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便向海外扩张,寻求更高的利润。

3结论与建议

鉴于上述四个要素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如此显著的影响,从事服务贸易的各企业应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科技的创新力度,不断为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我国应该不断提高生产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增加国内需求,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其次,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合作,积极降低成本,提升竞争优势;最后,我国应该在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同时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 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5):23-25.

第7篇

关键词:竞争优势理论 服务贸易 传统优势 创新机制 传统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学说,在我国服务贸易不断扩大开放的今天,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服务贸易发展方向与途径,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要素与需求要素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与需求要素对贸易竞争起到基础资源的供应与内驱力作用。生产要素一方面是指自然生产资源,比如气候的适宜性、地理环境的优越性、非技术的单纯劳动力等等;另一方面是指高级智力资源,即人们创造所得的现代化技术设备、高等教育机构与专门研究机构的发明创造等等。生产要素作为基础资源性材料,是贸易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需求要素则指向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内市场是产业进步的动力,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产业化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产业,其消费者直接参与服务贸易的全过程,决定着服务贸易的生产、路径,以及结果,服务贸易对市场需求的依赖相较其他产业更为突出,因此,需求要素提供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内驱力量。

(二)产业要素与企业要素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产业要素与企业要素是贸易发展高度的决定性因素。产业要素是指区别于主导产业,且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其他国内产业,产业要素的完善水平影响着主导产业的成本大小、品质高低以及产业内部的有益信息流,即只有相关产业的产品具有质量优势,主导贸易产业才可能具有产品的质量优势,只要相关产业的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主导贸易产业才可能为自己赢得国际竞争的有力位置。另外,企业要素涵盖了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的企业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同其他企业的竞争关系。企业要素受到国情的影响,各国家企业的差异性条件形成了企业竞争的国家优势,一个国家的企业所处的国内竞争环境压力大,竞争程度高,那么企业对技术改进的要求与产品创新的要求就更为紧迫,本国竞争的白热化促使企业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与前进欲望,成为民族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动力。

(三)机遇要素与政府要素

竞争优势理论将机遇要素与政府要素作为贸易竞争的辅助要素。机遇要素是指促使行业结构重组的某些重大技术革新或突变性力量,机遇要素不常有,但往往造成行业局面的根本转变,给予了其他企业异军突起或取代原优势企业的机会。除此,政府要素指向政府在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国家的经济制度、法律条例、金融投资体系、税收政策等等,它们或促进或阻碍贸易发展。例如一个国家对于光纤通讯、民用科技、高等教育的投入大,重视程度高,税收更优惠,那么这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行业便具备了发展的优越土壤,反之则对国内服务贸易发展造成阻碍。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

(一)保持传统优势与挖掘国内需求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优势型产业为主,比如旅游行业、劳务行业与运输行业等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技术要求与资本的附加值低。我国服务贸易的生产要素突出表现为廉价的劳动力与广袤的地理资源,生产要素中的自然资源力量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在占据传统行业发展优势的同时,需要认清高级生产要素的不足,比如知识与科技含量的低下,只有重视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服务贸易创造活力。同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需求因素决定着服务贸易发展的内驱力,我国政府应大力整顿国内消费环境,通过实施一系列鼓励性消费政策,挖掘内需,刺激市场容量以及高关联度的产品生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增进行业交流与推动企业竞争

我国服务贸易行业,除旅游业、通讯业等自然禀赋产业的竞争力指数较高,其余产业的竞争力薄弱,特别是金融与保险服务的TC指数持续保持负增长,说明外来环境对它们造成了强劲的冲击,随着政策性费用的比重上升,前景更是不容乐观。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应树立危机意识,一方面,竞争优势理论中的产业要素告诉我们,只有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提升,才能为主导行业赢得市场先机。因此,服务贸易行业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助合作必不可少,比如交换行业状况,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建立优势资源的互补平台等等,完善行业自律与自省途径,有助于服务贸易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另一方面,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没有企业竞争就没有产业发展,在行业合作交流的纽带性作用得以发挥的同时,良性的企业竞争能焕发企业生产积极性,帮助企业调整战略结构,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促使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脱颖而出。

(三)完善创新机制与发挥政府作用

竞争优势理论中的机遇要素指向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技术创新能有效地为行业开辟生存空间,拓展新市场。因此,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依靠创新机制,全面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使先进技术与经验作用于服务贸易。比如引进国际合作模式、外派学习人员、联合高校带动产业研究、重视产品的差异性营销,以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重等等。最后,服务贸易发展还有赖于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有效作为包括打破市场垄断,维持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通过税收优惠与相关产业政策手段,帮助服务贸易向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增长方式 企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出口贸易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正常发展。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交流中的主要障碍,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其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反倾销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进口货物实行限制;其次,贸易摩擦的存在。传统增长模式更容易激发贸易摩擦,比如:我国企业出口商品中需求收入弹性弱的商品占很大比重,经常受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制约,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增长空间被压缩;再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存在不足,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和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最后,出口商品中替代性强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占较大比重,国内企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高,而贸易价格条件恶化,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受阻。

二、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方向

(一)从资源性产品出口向可持续发展贸易转变。

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资源性产品占很大比重。一些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出口收益,不惜大量耗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甚至牺牲环境。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5%~90%,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共同关注,许多企业走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我们的企业出口战略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期,资源供给与资源短缺、资源利用与资源浪费、资源消耗与资源再生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大,倡导企业从资源性产品出口向可持续发展贸易方式转变,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从粗放经营向品质型贸易转变。

当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产品档次较低,加工制造简单,出口效益有限。比如,我国东北、山东和安徽等地生产的红参经当地简单包装后出口到韩国、 日本等地,只能获取简单劳动价值。而日韩商人对从中国进口的红参进行精细整理与加工、重新包装后,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高档保健食品,大量销往欧美等地,甚至于返销到中国市场,使产品出口附加值提高了几十倍。由于企业粗放型出口贸易经营方式,习惯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以及高污染排放、难以循环发展的路子,使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增长与社会环境极不协调,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在国际市场上时常受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制约。因此,我们的企业要加快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品质,创立出口品牌,增加出口产品经营的附加效益。

(三)从数量增长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我国企业近年来的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上,而依靠技术创新带来的贸易增长比重较小。据有关资料,我国的钢铁、纺织、服装、轻工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数量占有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比,技术含量差距较大。要提高企业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走创新型出口贸易增长的路子,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在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过程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国家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这之中,许多企业较早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确立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出口增长的新理念。目前,我国家电行业企业不断扩能投资,以高产量、低价格竞争国际市场的态势下,海尔、格力等企业坚持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领先技术与产品,提升品牌和质量,也为我国企业出口企业树立了典范。

(四)从实物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

在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中,一部分是实物价值,更多提供的是服务价值。从制造到服务别无选择,这是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传统的制造业出口贸易看,服务只是售后的一种延续措施。 新形势下的国际市场竞争, 要求将服务放到了制造的前面, 先服务再制造,方能适应国际市场新需求。比如,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在全球首创了服务型制造企业全新的经

营模式,之后全球制造企业纷纷提升服务,拓展服务制造业。我们应真正确立服务先于制造的思想,用现代服务业融合传统制造业,创新经营管理与商务模式,适应国际市场新需求。

三、小结

2012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3866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这只能说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在当今国际分工中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有劳动密集的特征。在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里,绝大多数仍然是加工贸易以及外商投资的成分,种种原因都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企业外贸增长方式,在贸易质量和结构优化等方面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 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 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作者: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参考文献:

[1]滕聪,冯德连.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策略.北方经贸,2007,(2).

[2]张鸿儒.中国对外贸易的动态优势变化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