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业财务分析

银行业财务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银行业财务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银行业财务分析

第1篇

1.净资产收益率浦发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15.23%,排在第九位,净资产收益率越是高,说明公司的盈利越好。理论上说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行,但在实际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有很多缺陷。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是用净资产除以净利润,因为企业的净利并非仅是净资产所产生的,于是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其实并不一致,从逻辑上看不符合要求。因为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不等于企业的规模,因此不能以回报指数的绝对值来评估的效率和管理水平。考核标准主要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相对数指标,然而,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企业股权资金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考核范围略大,但也只是反映了企业权益性资金的使用情况,显然在考核企业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调整和完善。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用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也是不合适的。企业可通过以负债回购股权的方法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净资产收益率是最具有代表且综合极强的财务比率,它是整个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点,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目标,以及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利益。浦发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5.23%,主要影响因素是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总资产净利率是0.83%受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影响,营业净利率是41.4%,,受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是2.032,取决于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为18.12,权益乘数较高导致净资产收益率较高。

二、会计分析

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是1,000.15亿元,2012年收入为829.52亿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长170.63亿元,它们的增长率为20.57%;2013年实的利润总额是538.49亿。元,2012年的利润总额是447.54亿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90.95亿元,增长率为20.32%;2013年税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22亿元,2012年为34186。2013年比2012年增加67.36亿元,增长19.70%。随着公司盈利的提升,2013年公司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1%,比上年上升了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53%,比上年上升了0.5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努力控制各类成本开支,成本收入比率为25.83%,较上年下降2.88个百分点。公司2013年净利息收入比营业收入为85.16%,2012年为88.44%,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3.28个百分点,公司2013年不良贷款率为0.74%,2012年为0.58%,同比上升了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公司201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21%,2012年为1.18%,同比上升了0.03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耍指标。2013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6801.25亿,2012年总资产为31457.07亿,同比增长16.99%,2013年外币贷款余额为17674.94亿元,2012年外币贷款余额为15445.8亿元,同比增长14.43%。

三、前景分析

1.离岸业务浦发银行离岸银行服务是指为公司和客户提供海外银行服务。它可以自由的以兑换货币为交易工具,具有灵活性等特征。它可以为贸易、生产、投资类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浦发银行是银行业中具有离岸银行牌照的四家银行之一,不仅发挥离岸业务的优势而且强调着经营客户、服务在岸的发展理念,还联动着在岸业务发展,提升了离、在岸客户的合作粘性。在长期专业的国际贸易服务中,浦发银行形成了在岸保理业务等联动特色产品。这类业务不但提升了竞争力而且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2.公司开展衍生金融业务2013年4月16日人民币FFA产品正式推出市场。公司作为上海清算所第一家综合清算会员,客户在上海清算所进行清算。该产品是波罗的海交易和上海清算所研发的远期运价协议产品,帮助境内航运相关企业规避远期运价波动的风险,目前,公司是是唯一一家清算银行也是人民币FFA产品第一家。

第2篇

论文摘要: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具有以信托贷款产品为主导,产品呢预期收益趋向合理,分成服务体系开始构建等热点。产品风险揭示不足,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式发展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发挥理财业务对经营转型的重要作用;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同时,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 corruption cooperation silver letter

abstract: financial services is a commercial banking operation of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carriers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middle of an important means of business.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s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current loan products with trust-based products tend to do a reasonable expected return, divided into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ystem, such as hot spots. reveals the lack of product risks, the variety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as well as extensive development, and so the problem still exist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need to re-visit and study the market direc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ition; create excellent brand ima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s, access to customer trust and loyalty and lasting; increased innovation,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to explore new space; at the same time from a single product platform to change from mass changes to services at different levels; establish a sound financial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system.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使商业银行纷纷推行以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为要内容的战略转型,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环境的日臻完善为银行理财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个人业务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提升同业竞争综合实力,拉长盈利成长周期。然而,我国商业理财业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并受到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进程及特征,进而对当前理财市场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展开分析,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思路进行探索。

一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其中,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总体规模不大,没有形成竞争市场。2004年11月,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先锋的直接原因是,在当时信贷投放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能够增强其吸储能力,缓解资金趋紧压力。

2006以来,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存款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持续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行力度,不断丰富和延伸理财品牌及价值链上的子产品。以工商银行为例,2005到2007年分别(发行)销售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190亿元、755亿元和1544亿元,年均增速达185.3%;而2008年仅上半年即累计(发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54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倍。凭借网点资源、客户资源、综合实习优势,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占据国内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转变经营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压力,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唯有加快理财业务发展的创新步伐,通过负债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转变,形成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联动效应,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演进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熟悉、专注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此后,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股票和实业投资。在此种投资路径打通以后,理财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比如新股申购、信托受益权转让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产品组合而成的资产配置产品等。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1、信托贷款类产品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导

2008年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单手资本市场大幅下挫,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银监会加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整改力度等因素的影响,理财产品的品种结构普遍发生显著变化。子2008年2季度开始,风险相对降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大幅增加,并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在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如招商银行全年累计发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理财计划”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票据盈利理财计划”两种信托贷款类产品宫674只,在其各类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达到73.8%。其他各行也纷纷将信托贷款类产品作为理财业务推广的重点加以集中发行。如工商银行的“稳得利系列”、中国银行的“平稳收益计划”等。信托贷款类产品普遍具有投资标的明确、结构简单、期限多样、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从根本上讲,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内在特性符合当前阶段投资者、商业银行、借款人和信托公司等各方主体的利益。

2、公益性、专属性创新产品彰显理财业务价值

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部分银行迅速反应,推出了具有公益性质的创新理财产品。例如,建设银行在震后第五天就发行了“财富.爱心公益类08年第一期理财产品”,将募集资金的8%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定向捐赠于四川灾区,并且该产品不向客户收取认购费、管理费等任何费用。此外,在教师节期间,招商银行还特别发行了“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教师专享理财计划”,在原有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基础上赋予了“尊师重教”这一更具意义的内涵。此类以慈善、关爱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打破了以往理财业务同质化的常规,深化了理财品牌的内涵与价值,增强了客户的认同和忠诚度,并有效地提升了银行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对于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3、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趋规范合理

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趋向于规范合理,与以往部分银行对新股申购类、结构挂钩类产品动辄给出40%或50%的预期收益率,甚至“上不封顶”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例如,光大已拿回国内“阳光理财同升21号”挂钩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8%、4.5%、1.45%三档;中信银行投资于新股申购和信贷资产的“全面配置计划0807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4.38%;而农业银行的“本利年08第15期基金精选型产品”,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购22期与套利理财计划”等均有给出具体的预期收益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受资本市场低迷以及“零收益”实践等因素影响,各个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水平更加实际与客观;另一方面,按照银监会要求,对于无法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各个银行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不得给出“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尽管有所回落的预期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吸引力,但从根本上讲,科学的、与实际收益情况吻合的预期收益率将对商业银行及其理财产品的美誉度和客户信任度产生积极影响。

4、产品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期限结构日臻完善

与以往同类型产品相比,各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更为显著。以招商银行为例,其2008年所发行的全部理财产品中,期限在三个月(含)以内的产品数量占比达36.8%,期限在三个月至一年的产品占比达59.7%,而一年期以上的产品仅占全部产品3.5%。此外,其他各银行也注重短期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如工商银行“2008年第65期稳得利增强型信托投资理财产品”的期限为16天;中国银行的“博弈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分为14天、21天或1个月。在产品不断短期化的同时,各银行也注意产品期限结构的完善。以工商银行11月份发行的“稳得利”系列产品为例,其包含了29天、75天、90天、12个月等各种期限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

5、理财业务分层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

2008年来,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属产品不断增加,银行理财业务更加注重客户细分,财富管理职能日益凸显。举例而言,交通银行“得利宝新蓝58号产品”和“得利宝海蓝31号产品”对普通客户、交通银行客户进行了分层定价,产品预期收益与客户层次成正比。在交通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中,“交银理财”定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万元以上的客户;“沃德财富”地位于季日均金融资产50万元以上的目标客户,并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专属理财网点、专享增值服务等。同样,工商银行也全面升级了“理财金账户”服务品质,定期推出“理财金账户”专属理财产品,并通过贵宾理财中心、贵宾客户服务专线、贵宾网上银行等各种专属通道,为客户提供全新的理财服务体验。各银行对中高端财富客户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市场细分能力的增强和分层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

1、信托理财集合资金用于贷款可能引发潜在风险

由于央行对信托贷款利率下线没有规定,因此信托贷款可以规避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下限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另外,虽然从实质上看是商业银行对用款单位放贷,但由于信托贷款与信托理财资金不在商业银行表内核算,因此可以规避《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不用计提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此,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展了与信托挂钩的理财业务,筹集资金的投向基本上是信托贷款。

信托贷款对银行和信托公司而言,都属于表外业务,贷款的信用风险完全由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在此情形下,银行和信托公司对借款人一般不会进行授信尽职调查,对贷款用途也不会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特别是贷款大部分在异地使用,就更缺乏有效地贷后管理一旦用款单位出现还款风险,担保人又不能如期履行担保责任,将会给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银行也和信托业虽然对此不负有偿还义务,但也将面临系统性的声誉风险。

2、对客户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未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风险提示只是简单的列示。如对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的话语,未对铲平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详细的阐释。

对一些挂钩较为复杂的产品的理财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未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将有关市场检测指标作为理财计划合同的终止条件或中之参考条件时,未在理财计划合同中对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做出明确的解释。

3、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异常匮乏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于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挂钩标的投资方向将主要向境外市场发展,其中主要投资产品属于衍生工具范畴,因此熟悉国际衍生品通行的交易规则、惯例是维护我国商业银行从事国际衍生品交易合法权益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异常缺乏国际衍生交易经验特别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更无从谈及灵活运用国际惯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营销宣传不够

个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上基本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在银行营业厅里,都摆放着介绍理财产品的小册子或宣传纸,但缺乏特色产品和个性化方案,这同客户需求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即使是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了解的客户也不多。比如,“千里马”、“红双喜”等投资分红险,其复杂的条款,常常需要推销员通俗化的解释才能让人明白,而各行却无人主动的向客户介绍。一些新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也是客户所不熟悉的,单单看一看宣传册,客户根本弄不明白。

5、个人理财业务同质现象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趋向。在业务范围上表现为,把现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普遍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在财务策划上技术人才的支持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投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从目前国内同业的情况来看,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严重影响了理财市场的健发展。

同时,金融产品的复制特点加剧了这一现象,一家银行刚刚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能够立刻跟进,名目虽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相似、投资收益相当,几乎是克隆。于是现有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都是保险、证券、外汇、基金等的投资组,缺乏特色。比如同一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会被几家商业银行,或者同一商业银行的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只是名字的区别,而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对个人客户而言,这些产品的确眼花缭乱,却缺少实际吸引力。

四、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对策

从长远来看,由于理财业务将国内居民财富迅速扩张而引发的对金融业务的外在需求,与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1、发挥理财业务对银行经营转型及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推进经营转型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有助于烫平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应对利差收窄的挑战并拉长盈利周期。首先,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能够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和收入结构的优化;其次,利用理财业务平台,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并使之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有益探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若能与客户关系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与客户建立持久信任关系,成为客户完全可信赖的金融顾问,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优质目标客户的流失率,还将促进理财业务与储蓄存款、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不同业务类别交叉销售和协同效应的实现,进而提升零售银行业务对经营利润的贡献度,增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

当前,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在这一背景下,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财产品以及超越客户预期的特色创新产品及服务,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荣誉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产品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超出。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地自身核心理财品牌加以塑造,通过准确的服务定位和文化内涵,与客户建立情感,从而赢取客户的忠诚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全部理财业务均冠以“金葵花”之名,经过持续不断的培养,更使客户自然而然低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品牌形象是难以被同业复制的。

在特色产品及服务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理念,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热点和焦点,必须增强响应能力,即使退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和信服务,从而获取同业竞争主动权。理财不仅是一项规划、一个系统、一种过程,更是规避经济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当金融市场繁荣时,需要通过有效的理财手段实现财富增长;而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则更需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把握机遇,平稳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

3、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加大创新力度,为理财市场寻找新的加速器。货币政策的转向、相关监管政策的推出和调整以及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为理财业务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近期,银监会相继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等多项政策,很多投资对象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更多的市场品种将被发掘。例如,并购贷款类产品可能成为银信理财业务新的增长点。与传统的信贷资产类产品相比,并购贷款类产品将在投资方向、收益模式以及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此外,股权投资及pe类产品预计也将成为优化银信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银信合作层次的重要领域。此类创新将私人股权投资等纳入银信业务合作范围,打造个性比较强的高端理财产品,有利于银行与信托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进一步开创理财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4、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

从国外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发展来看,理财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根据细分目标市场以及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预期、风险偏好等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方案。尽管近年来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仍处于“关注产品胜于关注客户”的初级阶段,与理财业务全方位、差异化、个性化的本质内涵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长远看,国内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应遵循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由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以金融顾问、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投资理财服务转变。

5、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应既包括商业银行在提供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主要风,也包括理财计划或产品包含的相关交易工具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银行进行有关投资操作和资产管理中面临的其他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方式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特点,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

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市场风险的防范于控制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首先应根据自身理财业务发展的特点,建立并完善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研发、销售和管理有关理财计划,必须配备相应的资源,具备相应的成本收益测算与控制、风险评估与检测,内部价格专一等的能力和手段,对需要对冲处置的风险要有具体的技术安排。在进行相关市场风险管理时,应对利率和汇率等主要金融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评估可能对隐含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  刘毓,2008.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金融论坛

[2]  张渝,2008.银行信托理财产品问题分析[j].西南金融

[3]  张兴胜、钱金叶,2006.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

[4]  周田新,刘 丽,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状况评价及策略选择,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06:69-71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强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并以此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仍然存在财务管理的理念仍然比较落后,财务管理体制滞后,财务管理方法不够先进,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进行探讨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业务活动、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果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核算、考核、分析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从内容来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融通,包括商业银行的筹资和投资等;二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其中资产管理主要是关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的管理,负债管理主要是负债来源和风险的管理;三是内部控制,包括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四是信息披露,包括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五是收益分配管理,包括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股利分配等活动。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加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灵魂所在,并且财务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银行经营管理实行全面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益和风险控制水平,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坚实基础。三是有利于商业银行适应急剧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银行业呈现出竞争激烈、盈利减少、风险增大的态势。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适应这些变化,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成本开支方面缺乏成本理念。比如在营业网点建设上,商业银行还缺乏足够的成本控制理念,与网点业务发展情况的预测不足,使得很多网点建设滞后未能实现预期回报。二是在项目投资决策方面缺乏财务管理理念。从实际来看,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理念普遍比较淡薄,在投资的论证方面不够,成本控制还不够完善,极易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全面成本管理理念还未形成。很多商业银行仅将成本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责任,在全行员工中树立财务管理理念还不够。

(二)财务管理体制滞后

就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而言,绝大部分实行的是各级行长分级负责制,而不是总行对分支机构财务主管的“垂直管理”。在现有的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下,分行行长对分行财务主管进行管理,支行行长对支行财务主管进行管理。由于各级行长分级负责,导致各商业银行的总行、分行、支行成为了不同层面的财务主体。这样必然会导致如下弊端:一是各级行长分级负责导致财务管理体制分散,不利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二是各级行长分级负责导致商业银行的统一性受到挑战,极易造成低效率、高风险的经营行为,引发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方法落后

财务管理方法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法还比较欠缺:一是对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财务会计上,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成本预算的方法比较落后。我国商业银行成本预算的方法大部分采用的是增量预算。这种方法缺乏对商业银行实际的考虑,容易造成预算浪费。三是信息化水平不高。商业银行在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不够。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在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压力下,各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务、人力资源方面进行了大理整合,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大大增加,但是现有的财务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就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而言,绝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是在忙于日常事务,没有精力来潜心研究如何提高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方面做得也还不够,无法及时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再加之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资金的运动属于财务管理的基础,其核心为资金的管理。对商业银行的运营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是建立完善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系之关键所在,银行总部必须进行统一的财务资金管理,才可使商业银行对资金管理的合理筹资、调剂余缺和控制流向以及确保回收等管理职能得到发挥,才可保障商业银行发挥其在财务管理时的统一领导与有效监控作用,使商业银行更好实现整体优势与规模效益,并使资金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行。

(二)预算考评管理制度的严格化

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情况是时刻变化的,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灵活、快捷并准确。要进行有效地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评制度,而对集权管理而言,使财务预算更加准确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银行总部必须对各方面影响因素做到综合考虑,基于全局,根据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需达成的目标,建立起对各分行的,能够包含各主要发展有关指标的财务预算制度与业绩的评价考核制度。

(三)构建财务信息的管理体系

第一,应进行完善的对银行财务进行综合分析的资料数据库,使用合理的数据模型及模拟体系实施预测、计划和控制、分析。第二,推行扁平化的管理,参考国内外在财务管理中的好的经验,同目前银行的财务管理情况结合,调整财务管理的权限,让管理行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计划的制定。第三,应进行财务的集中管理。对当前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革新,建立起能够集中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和高度的电算化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强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的科技水平

进行财务管理需要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属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资料无法提供和满足的。所以,要使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就要按照财务管理不同的需求,应用数据库构建相应的信息代码库,使每一笔业务均可有一个多元化代码,使电脑能够随时根据类别进行统计,业务核算的系统和管理系统内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整理或者输出的功能得到扩展,以此使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的能力得到提高,使财务管理工作内庞大的数据资料需要得到满足。目前现代银行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即管理的质量优劣,而管理核心就在于财务管理。所以银行的管理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能够由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开始,善加应用急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把信息技术同先进的银行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构建起财务的集中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应该把财务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并着手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管理人才等方面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田田.针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J].现代商业,2013(4):52-55

第4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风险控制

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商业银行开拓新兴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其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银行理财业务自开办以来, 就一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并已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利率、汇率风险, 是指市场利率、汇率变化而使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风险会自然产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无力支付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场,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因而,债券资产利率风险越来越突出。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衍生产品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 但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 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 大部分产品都是依靠外资银行设计、报价、风险对冲,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也存在一定风险。

2.操作风险

目前银行大量推出创新理财产品, 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往往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操作失误或欺诈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有的银行对空白理财产品认购书不作重要凭证管理, 经办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熟悉, 或者分支行超计划销售, 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3.法律风险

受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十分突出。我国混业经营的政策才刚刚松动,法律还禁止商业银行直接开展证券、信托业务,同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加上金融衍生产品和场外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对象还十分狭窄,品种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不能准确界定理财产品的性质,就有可能使理财业务与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的界限不清,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则面临诉讼威胁,并还会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处罚。而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无法充分相互渗透,对银行从事综合理财业务也形成较大障碍。

4.声誉风险

所谓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规范或其他原因,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虽然不是直接的、有形的损失,但是它会给交易组织机构及交易主体的公众形象带来很大损害,使人们对交易组织机构和交易主体失去信任,势必对其业务拓展和交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加大了利率和汇率风险

银行人民币、外币个人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波动随时都会带来新的交易风险,折中交易风险一般要求市场交易者自行承担。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在获得市场收益的同时,理所当然也要承担由于利率和汇率变化所产生的风险。

2.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

由于我国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对象基本相同,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也基本相同,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对相关理财产品的定价无法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灵活调整,主要采用的是“跟随策略”,且为了避免其他银行挖走客户,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呈现上升趋势,有可能使人民币理财市场陷入一种无度的恶性竞争,抬高银行的资金运作成本,从而关系到投资者利益是否能够兑现。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理财投资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而目前这些金融工具规模有限,一旦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开始销售理财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抢票”现象,并会导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生波动。如果理财资金与投资票据在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一一对应,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影响市场收益预期但会影响银行的预期收益;如果出现了期限、规模和现金流等方面的不匹配,可能会直接导致银行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商业银行既缺乏风险对冲阶段,也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体系。

3.业务运作方式缺乏必要的规范

商业银行在产品销售上,采取的主要是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但既没有按照标准化、大众化产品销售的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也没有按照理财产品的不同风险收益组合进行充分的风险揭示。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在合同中设计了风险揭示的条款,但由于对理财产品营销人员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培训,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风险揭示经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现实中,个人理财师为追求业务的增长往往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而没有向客户揭示产品的潜在风险,或将预期收益宣传为保证收益来误导客户。这种强调保本、淡化风险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的个人理财师还有可能未经客户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服务与交易记录,使广大客户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在理财资金的管理上,部分商业银行按照信托业务的模式进行分账管理,但又无法实现理财资产的独立性,部分商业银行按照负债业务的模式进行管理,但又未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准备金和计提风险拨备。在会计结算和税务处理方式上,有的银行直接将征集的资金计入表内科目,有的认为银行不获主要收益属于中间业务计入表外科目,有的则区分本金和收益分别计入表内和表外科目。理财业务的税务处理也很不一致,有免税的,有客户自行纳税的,也有按相应定期存款利率代客户缴税的等等。

4.缺乏高水平的理财专业人士

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在我国因为长期以来银行人员业务单一,相当一部分员工不具备储蓄、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总的来说,我国理财人士的缺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的客户经理缺乏;二是提供一般理财知识的理财员工缺乏。这导致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不高,对客户的长期联系缺乏,对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支持不够,“一对一”的专家理财水平也下降很多,对个人理财的全面营销造成很大影响。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一项高利润的新兴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蕴含着潜在风险,如不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极有可能会产生比银行传统负债业务大得多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应秉承“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原则,通过界定性质、分类规范、严格风险揭示、完善内控制度等办法,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未来,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针对理财产品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建立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形成风险管理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和理财中心各有侧重、分工明确、相互支撑的风险管理架构。

2.合理确定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 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而收益与风险的核心问题是理财产品的定价, 但理财产品的定价是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国际领先的银行经验看, 理财业务定价有一个重要方法称为风险预算, 即需要理财的客户首先要明确银行其自身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银行再根据其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收益率报价。如客户不承担风险, 即风险预算为零, 银行就提供保本型产品; 如客户风险预算为10% , 银行就根据10%的最大损失率为其设计产品组合, 并制定相应的收益率(一般会超过10%) , 在此前提下, 客户理财如果亏损在10%以内, 责任由其自身承担, 超过10% , 则银行承担超出部分风险; 反之, 客户收益率在10%以内, 收益全部归客户, 超出10%, 超出部分由客户和银行分成。风险预算定价方法由于适合各类客户不同需要, 又明确界定了银行与客户的责任与权益, 目前已成为国际银行业主流理财产品收益率设计定价方法, 非常值得国内同业借鉴, 这一方法对于国内银行业避免理财产品价格大战, 推动理财业务良性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从理财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 应该说,“利润分成”的分享机制更有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工商银行目前在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开展上做出了很好的尝试。例如, 该行“稳得利”产品推出后, 一开始就按表外业务进行投资管理和会计核算, 并对理财资金进行专门托管, 从而与表内业务建立了严格的防火墙机制。在产品收益率设计上,该行引入风险预算方法, 收益率报价按保本型产品设计, 其收益水平虽然只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但通过提供其他深度服务吸引了优质客户。在产品定位上, 该行将借鉴国际经验, 不以吸收存款为目的, 而是着眼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建立单独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模块, 为其经营模式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银行内部监督审核机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内部调查和审计部门独立审计两个层面的内部监督机制,并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个人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内部调查监督,应在审查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相关记录、合同和其他材料等基础上,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情况。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业务审计,应制定审计规范,并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4.建立理财业务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商业银行应当对其所开展的理财业务,尤其是理财产品,建立相关信息的统计与监测制度和机制,就理财业务的总体情况、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投资组合设计及投资情况、理财产品的终止和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理财业务的管理部门应及时将有关统计报告或报表,以及相关法律诉讼情况和其他重大事项,报告银行高级管理层。同时,商业银行也应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报表、资料。

5.全面提高理财人员综合素质, 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从“融资”服务拓展到“融智”服务的标志, 客户最感兴趣的是“优化投资”服务和“专家”服务。它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 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 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由此可见, 个人理财业务对理财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是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维护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信任度的关键。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 理财人员多从个人业务部门或其他部门调过来, 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 缺乏专业化理财人员。因此, 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理财人员, 对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3)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管理转型

目前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变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积极推动商业银行进行财务管理创新。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和管理核心就是财务管理,因此必须通过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进行转变,这就要求领导班子加强专业领域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加强领导层对财务管理变革的认识来促进和培训所有员工,最终达到全体财务人员都深谙管理变革之法。传统商业银行从手动记账到计算机化,再到现在的网络化,都体现着不断创新以及各银行在财务管理上的努力。正是因为网络的出现,现有的商业银行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传统银行所无法提供的巨大便利。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理念在现今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国一些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理念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有新的变化,再加上大部分的员工对其关注不足,甚至于一些商业银行的财务经理都不熟悉互联网的金融概念。这就导致这些银行在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工作中对互联网思维的缺失,从而出现大量诸如过分强调指标而忽略实际利润这类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二)制度体系不完善、风险管控系统效率低显然,中国当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同国外或者是我国的一些外资企业相比相去甚远,这不利于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管理中实现对自身的审视和监督。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信息不断地收集并分析,但在这个互联网金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真正有用的信息大多被无关紧要甚至有恶意的信息裹挟着,如何从这些无聊的信息中查找合适的信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据有关报道,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在改进中要特别注重会计指标的严格遵守,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完善制度体系。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预警系统效率低下,难以应付新出现的种种危机。再加上许多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等,将业务范围逐步扩张至银行贷款层面,这一举措使得银行的许多客户转而投奔看起来风险和利率都要更低的互联网企业。与这些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并不完善,再加上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没有互联网企业的密切,这种信息不对称使用户心目中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变得更高。

(三)会计管理工具未得到重视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交给AI,这就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传统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应对现如今涌现出的大部分新兴业务,再加上缺乏利用互联网的想法。而且大部分传统银行没有相关培训,在人才招聘中也没有相关要求,为了能够在新时代不被淘汰,传统银行应设法提高传统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推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加强风险管控在目前传统商业银行所处的发展环境愈发多变的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商业银行需要将传统财务管理的思想从传统会计转变为战略管理金融,全面创新财务管理体系。将此目标确定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和运营管理决策标准,从而能在银行今后遇见重大金融决策时提供一些重要依据,进而提升银行的整体管理能力。财务管理的转变是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财务战略应注重合理配置银行资本资源,这一步几乎决定着公司的长期目标。为支撑财务管理转变,在明确财务战略之后,商业银行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构确保战略能够有效执行下去。首先,商业银行需要长期以实现追求最多的利益作为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其次,通过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去争取实现此战略目标。最后,根据这些构想,制定出财务策略管理的大致过程:策略选择实施控制度量评估。

(二)构建财务共享制度财务共享服务是促进财务管理的改进在后期有动力推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将支行的财务核算以及融资和支付活动等从原始那些分散的机构转移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集成的方式执行核算和支付,从而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优化分配财务信息共享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建立财务共享平台还可以加强社会大众对银行各部门财务管理事务的监督,此举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大众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的信任。此外,通过财务共享平台还可以促进员工财务管理思想的转变,提升管理与控制水平,使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够持续改进。

(三)适度运用会计工具在商业银行中,财务管理在过渡期的主要形式就是将管理会计的地位、重要程度视为同财务会计一样重要,改善管理会计的状况,积极加强业务间的深度融合,业务管理决策的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施均需要这一步来做支撑。①合理使用管理会计工具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向财务管理的过渡。为了能够正确使用托管会计工具,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多维托管会计报告系统,并科学地衡量每一个维度以从多个角度得出商业银行的绩效报告,支持银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决策。②商业银行应在遵循价值管理理论的前提下建立财务会计管理方法体系。经济增长是企业会计方法体系的重点,它着眼于经济利益,包括诸如资金、风险和税收等因素,能够适应资本的要求。③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基于整体流程监督的会计管理系统。通过将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中端和后台,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经理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支持,例如可以用于前端营销的客户信息等,这将大大有助于银行的点对点营销。④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基于自动会计管理的自动管理平台。管理会计涵盖了银行运营的各个方面,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包括每个子系统与大数据仓库之间的总成本分配、财务系统和关键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和其他子系统等,并且可以自动生成管理会计数据。

第6篇

【关键词】温州;商业银行;公司理财

一、导言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行业的制度改革日渐加深,商业银行逐渐呈现各种类型的转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而越来越激烈。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当面临着利率逐渐市场化的趋势,理财业务的发展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开始国内公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需求开始加速转变,追求企业的财富最大化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银行的公司理财业务崭露头角,成为企业闲置资金的投资渠道之一。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推广各式的理财产品,公司理财产品的规模逐渐扩大,商业银行公司理财业务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温州是我国民间金融十分活跃、个人金融业务非常成熟、金融竞争环境比较激烈的地区,尤其在金融危机后,公司环境萧条,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在该地区发展相对其他地区较滞缓。目前,商业银行旨在结合区域市场的特性,探讨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

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意义J银行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最初设立的银行,是国有五大行之一。在现行商业银行改革的浪潮之下,如何成功转型为国际型优质银行,公司理财业务将是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就目前而言,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结合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在市场定位、品牌推广、营销手段、业务流程、员工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足之处。因此,分析目前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出策略和建议,对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现状与挑战

(一)温州企业客户对于公司理财的缺乏关注度

温州是民间金融十分活跃、个人金融业务十分成熟的地区,目前温州市企业总数不完全统计约31.5万户,大部分为私人企业。由于私企客户的结算方式以个人结算为主,因此,在金融市场上个人理财意识比较强烈。相比较而言,私企客户缺乏对公司理财管理的意识,对公司理财产品的认识度不高。

(二)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品牌在温州市场的塑造问题

J银行2004年开启了个人理财新纪元,先后推出了各项个人理财品牌,在温州市场上获得认可,而“蕴通财富”系列的公司理财品牌却未引起市场反应,需要塑造J银行“蕴通财富”系列品牌在温州市场上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宣传力度。

四、发展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在推广公司理财产品时注重市场定位和客户细分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公司理财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化,需要满足客户独特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司客户及其金融需求进行归类,为客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一系列理财服务。J银行温州分行所在的温州地区,市场上的公司以私营企业占多数,客户在金融投资方面比较偏向个人理财。J银行在市场上推广公司理财的战略时现区分目标客户,注重以国资背景企业、事业单位以为主,逐渐推广至上市公司、私营企业,然后根据目标客户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私企、上市公司和国企的客户的理财需求不同,私企、上市公司客户所需求的理财业务综合性更强,J银行可以针对客户群的不同基本特征、行业所在特征、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以及对银行理财服务质量期望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差异化营销战略,为不同的企业理财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不同层次的服务水平以及建立不同层次的关系设计客户定制化营销,有的放矢进行服务营销。

(二)提升J银行的理财产品品牌,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

从提升理财产品品牌出发,建立J银行的公司理财产品在温州市场的知名度,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及其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据《证券时报》援引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超过550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累计购买金额近4000亿元。远超过2014年全年的412家,金额也超出同期数量的两成。目前,温州市场上已有15家本土上市公司,其中正泰电器、奥康国际、森马服饰、红蜻蜓、伟明环保、华峰氨纶、迦南科技等7家上市温企在理财产品方面均有不小投入,2015年累计花费124.63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森马服饰、正泰电器、奥康国际三家在理财产品方面的投入均超过35亿元。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积极推广,尤其在2015年持续动荡的股市行情下,上市公司频频兴起“理财热”,而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锁定在低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上。面对市场上逐渐升温的“理财热”,J银行温州分行根据温州市场上各类温企、国企对于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认识度,不断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并结合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广J银行“蕴通财富”的理财品牌和理财服务,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目前,J银行温州分行将营销公司理财的目标客户大体划分为:一般私企客户、上市公司客户、国企客户。如此将客户进行分类分层后,J银行温州分行便可利用相应的人才和资源,釆用目的性较强的营销策略对这些客户进行营销。在服务营销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设计不同的服务营销方式,甚至可以将客户纳入到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做”服务。与客户2016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61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2,2016(CumulativetyNO.616)相互交流与沟通之后,可以定义出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来说各自最具价值的产品服务组合,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与客户形成长久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J银行“蕴通财富”理财品牌下现在分别设有“蕴通财富•日增利”、“蕴通财富•稳得利”、“蕴通财富•生息365”“、蕴通财富•久久养老”等产品。首先,面对温州市场上的一般私企客户,由于区域市场的特殊性,私企客户与其客户之间日常结算基本以个人结算为主,公司账户的资金以活期存款为主,账户留存时间较短。根据客户资金流动性、灵活性的特性,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向客户推荐“蕴通财富•生息365”的公司理财产品———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起存金额100万元,目前收益率3%。该款理财虽为非保本产品,但是理财风险在J银行的6R风险系统中属于1R,风险程度为极低。而私企客户在购买个人理财产品时,一般可以接受3R范围内的产品,对于“生息365”产品的风险程度属于可接受范围。其次,面对温州市本土15家上市公司客户,由于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金额较大,且需要控制资金的风险性,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想该类客户推荐“蕴通财富•日增利”定制款———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该款产品起存金额5000万元,收益率根据客户的具体时间、收益率的需求而定制,既满足了客户的保本需求,也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第三,面对温州的国资背景企业及事业单位,由于国企对于闲置资金由较严格的管控要求,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向客户推荐“蕴通财富•日增利”、“蕴通财富•稳得利”系列的产品———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起存金额500万元。收益率是根君客户存款时间的长短而不同,以7天为一个收益率的提升周期,既为国企客户提供了较好的资金理财平台,也为客户提供保本的资金保障。以奥康国际为例,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注重银行理财产品的保本及收益性。J银行温州分行营销客户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了保本型的“蕴通财富•日增利”的公司理财产品,在奥康国际2016年1月末的最近一次理财公告内容中显示,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将5.8亿元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分别购买了J银行温州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中J银行的“蕴通财富•日增利”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银行理财产品为奥康公司2015年获利2201.48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业务的操作流程

目前,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操作主要是划分为柜面和电子渠道。为了进一步推广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在业务操作流程方面需要采取优化与创新。一是优化柜面服务渠道。J银行温州分行将20多家营业网点根据区域各大网点的日常柜面业务量、网点绩效考核等情况进行人员及业务的精简、整合。同时,改善营业网点的服务质量,如改善服务流程,提高网点服务人员服务水平和素质,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对服务营销流程的规范与优化,使客户享受到便捷、专业、有效的服务,也减少了经营网点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服务成本。二是进一步推广电子渠道。由于温企在互联网时代更加追求高效率的电子化服务,J银行温州分行应积极向企业客户推广J银行的公司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渠道业务,使公司理财业务电子渠道的操作更加便捷、手续更加简单。如企业客户通过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时,可直接在电子渠道签署理财协议,并由系统根据指令自动扣划投资本金。三是创新的营销服务。近年来,随着公司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服务创新也要紧跟脚步。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提出了自己的营销服务方面的创新手段,如“金融助理”等,J银行温州分行可根据不同目标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而服务营销创新的标准是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和个性化的银行服务。

(五)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营销团队的服务水平是整个商业银行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关系到营销活动的成败,因此,营销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之间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温州金融行业市场。在面对现行的经济环境,商业银行的各类员工会因为薪资、风险等原因或选择离开银行业、或选择跳槽至同业。因此,J银行温州分行在营销团队人员建设上需要下一定的工夫。目前,J银行温州分行员工约800人,其中在岗的公司客户经理团队人员100余人,整体员工素质方面尚可,但是在服务营销方面仍然比较薄弱。一是,J银行温州分行部分中层人才流失,使得在岗公司客户经理团队的业务水平出现“断层”,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只能慢慢在维护存量客户过程中积累营销经验,无法及时上手各项业务,拓展新客户,影响了客户资源的挖掘力度;二是,J银行温州分行营业网点的柜面人员流动较快,影响了网点厅堂的服务质量,不便于企业客户在柜面办理公司理财产品。因此,在加强J银行温州分行员工队伍建设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营销团队的业务培训,让新上岗的公司客户经理能够及时掌握J银行最新的业务产品,尤其是公司理财业务,并尽快熟悉温州市场的各类型客户。二是加强营销队伍的团队意识,在营销过程中,加强公司条线人员与柜面营运条线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向客户介绍产品,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可以大大提高新客户对J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认知及老客户对J银行的服务信赖,为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的公司理财产品。

(六)强化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发售的灵活性等特征,在监管方面既要注重政策的导向性又要注重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保障公司理财产品的稳健发展。J银行温州分行推广营销的各类公司理财产品是总行设计的产品,符合政策及监管要求。J银行温州分行在营销过程中,既要积极需找目标客户推广理财产品也要注重加强风险控制。一方面,在营销客户时要提供正式的产品手册,为客户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时不存在其他利益收受;另一方面,客户同意购买公司理财产品时,应注意手续的完整性、客户的购买意愿以及客户资料的真实性。

五、结论

J银行是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温州分行作为辖属分行,其所在的温州市场是个人金融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在特性的市场环境因素、同业间的行业竞争因素等方面,J银行温州分行通过细分市场客户、提升产品品牌、采用多样化营销手段、加强团队建设等方式来积极开展公司理财业务。

作者:王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敏伊贞.中国工商银行公司理财业务研究.兰州大学,2013.

[2]杨轶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第7篇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分析

正 文

企业在日常的各项经营中,受到客观环境和不可预测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一段时期内、一定范围内获得的经济利益偏离预期目标,从而造成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叫做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中,企业可能随时发生任何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通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2、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风险成因,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决策者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方面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无法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的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5、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6、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8、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二)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变化

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风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2、税收法律规范变化

任何企业都有法定的纳税义务。税负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如果税收法律发生变化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3、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的利率的持续的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劵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的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的流动负债全部用于负责筹集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小部分的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负债筹集;而大部分的长期负债和全部的自有资本则用于筹集固定资产。这是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相对来说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类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盈余为红字,这表明了自有资金存在着一定的损失,在总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减少已经显现。这种情况表明了企业已经出现中度的财务风险,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警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第三类是企业不仅损失了全部的自有资金,还加重了负债。这时,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风险成因,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否则可能会有破产的危险。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从企业的收益状况分析,可以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其附加以及其他费用,所得数额为净收入,也可称为经营收益;第二层是净收入减去财务费用,所得为经常性收益;第三层是经常性收益加上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得到的数据是期间收益。

认真分析收入的三个层次,就不难判断出其隐含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当企业的盈利性收益为经营收益,经常性收益为亏损时,表明了企业往往存在着负债过多,利息负担较重等问题,正处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状况下,存在着财务风险的隐患。

第8篇

一、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前景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社会财富大规模地增长,人均收入随着GDP的上升也稳步地提高,这一系列变化都为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客户角度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繁荣将会使中国的富有人群数量快速增长,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在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随着社会分配制度的变化,社会财富分配日趋“两级分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个人客户可以支配的金融资源普遍增加,个人客户价值全面提升,个人理财业务需求旺盛,发展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的同时,个人客户所持有财富的差异造成的客户价值差异也日趋明显。这就要求银行改变原有的人人平等的服务模式,而转变为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模式,同时进行有效的客户分层,将银行的资源尽量投放到高价值客户之上。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分析,个人理财业务相对于银行其他一般金融服务而言,属于附加值高,收入来源广泛,盈利能力持续的业务。根据国外银行的发展轨迹来看,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包括亚洲的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这些商业银行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且最有前景的核心战略业务。根据相关资料,欧洲私人银行业务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0%,年均盈利增长率为12%-15%。对于中国台湾、香港等银行的理财机构,其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9%,相比国外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的高利润,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来自于存贷差,这也说明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银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性分析

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并非只有银行可以完成,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都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者。要充分发挥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必须分析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扬长避短,从而创造更大的利润。

与国内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优势很明显。一是可以吸收储蓄存款,这是目前中国居民财富存放的最主要方式,这也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业务涉及了个人的所有资金活动,为银行与客户建立了最为紧密的联系。二是资金规模大,在201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达到35万亿,通过如此大规模地资金支持,个人理财业务也才具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商业银行在各个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又具备最大的规模优势,其人才、渠道、信息、投资技能、风险防范体系、管控体系等各方面都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保障和支持。四是银行众多的网点数,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快捷,灵活的理财服务。五是众多的理财产品。六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银行拥有最广泛的客户基础,由于银行可以进行储蓄业务,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客户打交道最多的是银行,使得个人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了长期且稳定的金融业务关系,这是银行开展个人银行理财业务最基本的保证。

但银行也有其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相对严厉,在目前银行投资渠道狭窄,不能直接进入股市,也不能投资于实业投资以及各种类似于国外理财业务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这就直接影响了理财品种的收益率,也就降低了银行对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银行理财人员的素质和人才储备差于现在的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缺乏全面通晓各方面金融知识的专业理财人员。三是银行目前的理财产品还是以代销为主,主要是代销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财产品,这就决定了银行的客户经理缺乏对相关产品的更深了解,难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

通过以上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分析,银行可以利用其优势的客户资源,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研究和专业优势,更大力度开发个人理财业务市场。

三、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