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村级档案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当前我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过于关注经济、科技等直接效益和物质效益,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间接效益、社会效益。一些基层单位没有摆正档案管理工作的位置,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散漫、敷衍塞责,档案存放库房混乱不堪、诸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随处摆放,这些都是长期阻碍我国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成熟发展的不利因素。更有甚者,一些村级单位和民办企业甚至没有建档意识,档案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第二,基层单位依法治档观念较为缺乏,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尽管我国在1987年就已出台《档案法》,但是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偏远贫困山区对《档案法》的认识不足,依法治档观念不够深入人心,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许多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档案材料的遗失与损毁。
第三,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档案管理能力不足。当前,我国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普遍配备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而在一些基层单位中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不够、专业素质较差、档案管理能力较低等情况,甚至一些所谓“档案管理员”是从其他行政岗位调剂上岗,对于档案整理、归档、查找、维护等业务一知半解,仅仅充当着资料保管员的角色。
第四,基础单位档案管理资金不够、设施较差。许多基层单位由于欠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出现了档案库房设施陈旧、防霉防潮等档案维护体系不健全等情况。甚至一些基层单位将档案库房与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合并以节省开支,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同时也影响档案安全性及保密性。
二、加强基层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完善措施,包括政府机关加大宣传及监督力度、严格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健全基层档案管理机制、加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力度以及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从而切实提高我国基层档案管理水平,使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加大宣传及监督力度,增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意识。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应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及监督力度,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加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通过行政文件等形式督促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基层单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消除一些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空白。
第二,严格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予以追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档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档的理念,依照法律规定及法律程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此外,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做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年检年审工作,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进行追责,确保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轨道内开展。
第三,健全基层档案管理机制,程序化开展工作。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明确并细化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制定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流程,包括档案的建立、维护、查找、利用以及交接等,并将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公示宣告,以便相关人员工作的开展。
第四,加大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力度,增强专业素质及管理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档案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这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必须积极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函授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加大上岗培训力度,如安排其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培训等。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积极做好职务评聘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第五,加大档案工作资金投入,提供档案管理专项经费。一定的资金支持是做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不仅可以改善档案管理设施,而且对于改善档案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以积极推进档案科研工作进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六,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适应时展需求。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文件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档案信息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当前,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以科学规范的纸质档案制度为基础不断向电子档案机制发展,做好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储备工作以及建设电子档案所需设施的配备工作,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第七,多角度综合利用档案,为领导决策、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参考。为了促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档案进行普查,剔除重复档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其次,对档案进行重新组合,对内容繁杂、组卷过厚的档案进行重组,将互有关联的档案文件相互组合,对无页码、无目录、无标题的“三无”档案补充填写,确保档案的规范化、合理化。再次,规范档案题名,以统一标准对档案进行命名,积极提高档案检索的查准率,防止检索时识别不清、“题”不对“案”的情形出现。最后,根据工作需要,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积极丰富基层档案检索方式,编制多元化的检索手段,例如制定全宗卷、案卷目录、汇编、全引目录、专题目录、著录卡片等多种检索方式。在对现有档案进行整理归档时,以方便检索为目的、以规范档案为重点,运用多元化方式开展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切实为领导决策以及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三、结语
[关键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37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80-02
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血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重视血站档案管理,科学地积累完整的档案资料,是血站服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站发展的历程中的原始记录和权威凭证,同时也是血站管理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深化的医疗卫生改革,血站档案管理如何创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是医疗卫生战线档案工作者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它将影响和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医疗卫生档案事业保持蓬勃生机和持久生命力的力量所在。
1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不高在档案收集管理中,部门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血站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目前,血站档案管理分散,缺乏信息资源整体性。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整理,有的档案虽然收集了,但却忽视了信息的利用。
(3)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未列入到行政预算中,同医疗投入没有可比性。档案室用房面积、设备投入、网络化管理都严重不足。目前,区级以下血站及卫生社区服务中心在档案管理中存在停留在手工收集、整理、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4)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多、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从事血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缺乏正规院校专业档案人员配备,这些档案人员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都参差不齐。由于身兼数职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中,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事业的发展。
(5)档案交接手续不严格。①档案交接不及时,一些血站领导对档案交接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不亲自到场进行监交指导,把档案交接当做事务性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有的只是档案室的钥匙交接,不实地进行卷中核对。②交接手续不严密。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 改善血站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档案室的硬件建设
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是增加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
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根据血站的具体情况,逐步配备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并采用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进行辅助立卷、编目、检索、统计、借阅等工作,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信息储存量少、检索慢的状况,提高效率。具备条件的血站,可以将档案目录和部分内容纳入局域网,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站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沟通档案信息,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血站各项事业的发展。
2.2 更新思想观念
(1)要改变旧的管理模式,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血站档案管理部门,要努力冲破阻碍创新发展的思维和理念,改变束缚创新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把档案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不断拓展档案工作领域,延伸档案工作触角,增强档案工作渗透性,尽快建立适应当今医疗卫生改革需求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模式,以适应卫生管理和临床医疗的需求。
(2)提高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直接影响着卫生管理和临床医疗实际工作效果。作为血站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既不能死抱着传统不变,也不能丢掉传统而迷失方向。电子档案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型档案载体的保管等等,都亟待我们档案工作者去认识、去解决。
(3)转变思想。①从过去的服务转变成为血站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②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者服务;③从重保管、轻利用转变为保管、利用“两手抓”、“两手硬”。
2.3 创新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过去的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成为前进路上的障碍。在目前采用电脑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情况下,除编制档案目录、专题目录外,一些单位还在投入大量精力,编制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用处的卡片检索工具,这些具体实际问题,都应该随着时代进步而加以改革创新。要广泛应用档案管理信息软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不涉及单位机密、不影响个人隐私前提下,尽量向本单位甚至社会开放更多的档案资料,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2.4 创新管理手段
为适应社会信息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档案部门应在继承传统管理方式科学成分的同时,积极采纳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与时俱进,积极突破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目标管理、质控标准等方式和措施,加强血站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促进档案工作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服务。在实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等方式、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的总体布局,及时修订目标条款要求,赋予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以新的内容,进一步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完善业务建设标准,使目标管理和质控标准更具生机与活力。
2.5 创新服务方式
血站档案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寻求机遇,在服务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档案实体的静态管理转变为档案信息动态管理。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资源优势,进行科学整合。
2.6 创新服务内容
(1)血站的档案工作人员要根据本部门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按照有关的规定,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创新,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完整收集各类档案资料,大力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征集有价值的档案,不断扩展档案门类,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构造和完善涵盖血站各个部门或者其中数个部门的电子数据库,设置管理权限,在保证数据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筑一个档案信息查询平台,使档案查询更加便利,并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网路查询、远程查询,变实物档案室为虚拟电子档案室等。
(2)要在档案质量上下功夫,树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有保存价值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使档案部门真正成为血站各项工作的信息来源和决策助手。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档案 管理工作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113-01
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档案的简称,是在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证书、声像资料等科技文件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是科技服务的凭证和参考,而且对以后科技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科技档案的管理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对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新技术的储备有着重要意义。
1 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1.1 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因此农业科技档案在归档之后,仍具有现实使用价值。而且农业科技档案包含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试验方法以及试验成果,是前人智慧结晶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为后来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人员提供理论支撑。
1.2 能够提高农业推广的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一方面会形成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另一方也需要查阅应用农业科技档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下乡调研生产实际后,通过查阅农业科技档案资料,了解掌握以前的推广成果,借鉴前辈的推广经验,拓展自己的思路,规避风险,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试验示范,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农业生产力。
1.3 有利于保护农业知识产权。21世纪不仅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世纪。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及推广部门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成果的宝库,没有它的不断丰富和更新,农业科技成果就失去了发展和生存的土壤。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农业科技档案为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提供法律支持并起到凭证作用。通过加强保护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使农业技术试验成果更好的运用到生产实际中,更好的为农业生产进行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科技档案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而且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并不能为单位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对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流失和不完整。
2.2 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农业科技答案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分不开。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缺少时间和精力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2.3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历史悠久,但大部分单位科技档案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农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建立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不是十分清楚,造成把关不严和归档不完整。
3 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结合农业科技推广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性,更新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的观念,提高其档案意识,改变只重视档案收藏保管,忽视开发利用的现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发挥它的技术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农业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提高科技人员将材料归档的积极性。加强档案管员队伍建设,明确农业档案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农业科技档案看做农业知识的宝库,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了解各种作物种植、生长变化规律和新品种适宜栽培的区域,为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和宣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郑小花. 开发农业和农村科技档案资源浅析[J]. 海南档案, 2000(2).
[2] 付华娟.关于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种子科技,2009(7):10-11
[3] 周桂华, 等.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 2005(1).
1.1 管理意识薄弱,档案利用率低。档案管理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效地利用档案资源,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促进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许多负责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只是对档案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存放保管,看不到档案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在利用档案为医院管理工作服务,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的认识不足,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使多数档案不能发挥其功效。
1.2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在档案管理方面,除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之外,一些大的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基层医院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业务上不合格,往往不能做到“专人专岗”,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精细、不正规。另一方面,缺乏严格的考核,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或者制定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力,形同虚设,缺乏监管。由于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使得档案管理混乱,档号编辑上不规范,案卷标题书写紊乱,影响档案的使用和查阅。
1.3 档案硬件投入及经费不足,档案检索效率不高。许多基层医院对档案管理必备的硬件设施投入不到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或者,即便有档案室,但库房杂乱狭窄,“八防”设备不配套等,造成档案材料霉变,甚至缺损不完整等档案损毁的现象。基层医院档案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档案的检索利用率不高,只是将归档材料基本信息简单录入,并将其以电子化的形式保存,并没有系统地进行档案的编排和整合,不利于档案及时有效地检索。
1.4 档案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目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偏差、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等缺陷,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需要。同时,医院管理层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也导致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大部分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均没有经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档案的保管、利用、开发等业务不熟悉。
2 提高基层医院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
2.1 领导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想彻底改变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要把档案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议程,与医院的医疗业务建设同规划、同发展,在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要加大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大局观,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为领导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使得档案工作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2.2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社会化的实现,档案管理正从传统的纸质手工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管理迈进,这是时代的召唤和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应和信息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CAD/CAM系统等结合起来,才能和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相配套。这就要求基层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积极推动档案电子信息化进程,使档案管理成为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档案从原来的封闭式、分散式走向开放式,形成一体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提高办公效率。
关键词:病例档案管理;观念;设备;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国卫生工作不断改革,医院发展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在医学科学体系中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时期,伴随其不断的发展,不仅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患者的法律意识也在明显地提升,病历档案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容小觑组成部分。本文现将针对这一现状对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现状
1、观念陈旧
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的重要信息与宝贵财富,其管理也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病案工作的潜力越发地彰显出来,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但是,我国的病案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地方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有很大部分的医院工作者对病案工作的认识存有偏见。他们简单地认为病案管理仅仅是对病例档案的收集、整理、借出与归还。所以往往安排“老弱病残”人员或者没有医学档案管理知识人进行病案的管理工作。再加上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从而导致了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不容乐观。此外,由于我国目前具有病案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少,以至于病历档案专业人员具有“三少三多”的特点,即高学历的少,参加过病历档案专业正规培训的少,年轻人少;中专的多,医院临床与医护人员半路改行的多,大龄体弱的多。无疑,这些问题将阻碍病历档案管理的正常发展,直接影响着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是大部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2、病历档案质量差,可利用资源信息贫乏
众所周知,医院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病历档案。如今病历档案已经成为了质量评价与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但是仍有很多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采用流水记账法、没有明确的诊断、不按规定记录病情,不及时跟踪治疗情况,使用不规范的医学术语、书写病历时不认真、字迹凌乱,从而导致了病历档案在多处地方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3、设备陈旧问题严重
科技时代早已到来,但是医院的病历档案管理方面对高科技技术应用却是不够普及的,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完善。陈旧的管理设备严重阻碍了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可见,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是十分必要的。
二、病历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才培养
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重新认识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对病历档案的收集、保管、编目与统计。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的信息中心,其管理要求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能够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由此,发展病历档案管理教育已势在必行。
(1)设置具有病历档案管理专业的院校,培养专业的病历档案管理人才。
(2)定期进行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与培训内容,经常扩充专业知识,使病历档案工作不在盲目。
(3)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培养。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强烈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4)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并结合我国的特点,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2、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设定病历档案
比如建立全国各医院计算机网络,并使用统一的病历档案管理软件;建立详细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和中毒损伤外部原因标准;建立主要检查和治疗项目的统一数据库。
3、合理地分设专业小组
(1)住院病历档案组:主要负责回收、整理、装订、补缺补漏、病历档案的各种登记、借阅、归档、保管、统计等工作。
(2)编目组:主要负责出院病历档案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的分类、编目、编码工作,并做好检索工作。
(3)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病历档案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以病例质量为单元,对医务人员开展病历档案质量教育,做好病种质量的管理,以多种形式强化病历档案书写的要求和规定,认真检查病历档案书写质量。
(4)随诊组:主要负责病人的随诊管理,例如:通讯随诊、反馈信件、医疗咨询、社区服务等一些跟踪服务。
(5)计算机组:主要负责建立全院的联网工作。通过组织全院会诊和病历档案的讨论,从而可实现全国联网甚至与全球联网。使传统病例逐步向电子病历进行过渡。
4、建立严格的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体系
(1)在医院设立病历档案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并提出行之有效意见。
(2)对病历档案质量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3)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针对性地开展病历档案质量、管理教育。
5、规范病历档案管理类书籍
由卫生部组织病历档案管理界专家,将几十年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同国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系统总结与提高,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并编辑出版一套有权威的病历档案管理书籍,无疑,这将对我国的病历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起到又好、又积极的推动作用。
6、设立电子病历档案,从根本改变传统的病历档案管理方法。通过全国病案管理联网,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方便。
7、改变保管状态
用开放性保管取代库式收藏性保管。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从而把无形的资产转变成有形资产。按不同对象,利用方向与信息类别进行资料管理。对一些慢性患者、疑难病的档案进行跟踪调查,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社会对医学档案信息的感知与摄取,使疾病预防、就诊导医、康复咨询、家庭保健、社区服务等机制逐渐健全,利人利己。
总结:无论是在具体的医疗服务,还是在医院的发展方面,医院病历档案都起着极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病历档案管理仍处在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在诸多机遇与挑战当中,我们更加要提高病历档案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病例档案的重要性;然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病历档案管理逐渐成为医院整体档案管理体系之一;并尽可能快地改变现在不完善的状况,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病案室)
参考文献:
[1]苏海英.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2]陈艳秋.医院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5(09)
[3]孙红方.新形势下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初探[J].中国民康医学.2011(08)
[4]李岩.谈医院病案信息管理[J].山西档案.2010(S1)
[5]焦丽芬.病历档案管理新探索[J].档案管理.2008(05)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现存问题 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00-00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是档案,医院档案是用来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的,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对于档案管理中尤其重要的是患者的病例,病例中记载的是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和阶段,从病人的基本信息到最终的治疗结果都是记录的重点内容,这是医院的档案中最应该受到重视的[1]。对于档案的创新探究,是为了患者提供更好地就医条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医院的医生提供准确可靠地依据,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内在优势。为了强化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需要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首先分析出医院档案的存在问题及现状,根据现状总结出问题的导致因素,最后提出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对策。
1医院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医院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因此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认为它不重要,这就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2]。此外,目前很多医院都有档案的管理人员,但是部分医院却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医院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医院缺乏专业的设施建设,使得一些档案的后期管理受到影响,失去档案的存在价值。
1.2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
很多医院的档案工作人员并不够专业,缺少专业管理人员,这是很多医疗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才匮乏问题。一方面,医院的档案管理是由非档案专业的人来进行担任的,这里的从业人员,很多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者从一些不知名的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并没有非常专业的管理知识面。缺乏工作责任意识,也没有及时的更新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医院由于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所以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方面做得也比较少,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节奏,从而引起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
1.3 医院的档案在分类比较混乱
大多数医院档案的管理是凭借着经验来掌管,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这就造成档案的分类缺乏科学性,界定不明确[3]。档案的分类范围界定不清楚,使许多重要内容或者应该记录下来的内容缺失。造成档案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下降。使档案管理混乱分散,使档案的利用价值下降。
1.4档案管理逐渐呈现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跟不上信息的发展,没有合理统一的发展计划,缺乏动态性管理,缺乏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对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造成滞后。从而无法实现医院的档案的信息共享。
2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2.1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管理的考核制度,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加,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同时医疗服务机构中也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设专业的设施建设,有效地规划,促进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4]。加大管理规范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各部门要正确有力的贯彻落实关于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的广大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整个社会。
2.2有效而广泛的开展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
通过有效地培训工作,要增加管理专业人员的队伍,加强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专业的高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胜任所在的岗位,很好地承担岗位上的工作。这需要我们积极丰富培训的形式,扩充培训的内容,同时注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学的意识,切实形成自学的习惯,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促进各政策的落实,促进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并有章可循。
2.3 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
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借鉴,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创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为真正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来说,新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工作人员重视病例等的整理和交接,划分档案的界限要明显,使每个档案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严格分类存档,使档案管理完善化。这不仅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会提高医生治疗患者的效率。
2.4加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管理规划
建立合理统一的发展计划,加强动态性管理,招聘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对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医院的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医院的档案的信息共享[5]。培训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医疗的全面发展。
3讨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此时若是把握好机遇就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创新管理,档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要及时更新,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程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也涉及到工作人员是否有责任感。对于档案的创新探究,是为了患者提供更好地就医条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医院的医生提供准确可靠地依据,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6]。同时也会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内在优势。所以强化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就成为一项很必要的工作。
4结语
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找出其根源,并适当的进行创新改革,把握住机遇,不断地加强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加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不仅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会提高医生治疗患者的效率。医院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是档案电子化。最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质量,这才是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陶弘,李善,刘转平.浅谈档案管理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J].管理观察,2015(32):186-187+190.
[2] 李娜.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6(07):122.
[3] 方敏.刍议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J].中国外资,2013(13):225.
[4] 陈囡囡.浅谈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44-46.
1.缺乏规范性
当前许多企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还未得到落实,甚至有部分单位并未设置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有些单位虽有设置人事档案部门,但由于空间较小且环境较为恶劣,加上相关防护设施欠缺,致使大量档案材料出现霉变现象,对人事档案的完整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相关设施的欠缺,造成人事档案无法进行合理的分类,这对人事档案的保管以及查阅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在人事档案制作材料的选取方面,部分企事业单位未能按照标准材料进行制作,为人事档案材料的整理以及装订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2.管理水平偏弱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也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较弱,对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造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第二、多数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计算机功能无法得到有力的发挥。除此之外,部分企事业单位至今仍然采用人工操作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量,还有部分单位虽然已安装电子管理系统,但由于受到系统的约束,只能用于员工基本信息的记录,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资料无法进行收录,如此一来,在人事档案开展跨单位利用时,档案管理系统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体现,这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人员素质偏低
人事档案管理措施落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当前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但这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有着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准确性。而且,部分管理人员在职工调动或者退休时,并未能够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档案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除此之外,当其他人员需要对档案进行提取时,管理人员无法充分意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直接让其他人员自行进行提取,导致出现档案的密封性遭受到破坏、档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归还、档案被涂改等现象,这对各单位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优化对策
1.贯彻落实管理责任制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管理责任制,并且对人事档案的接收、查阅以及调动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其他人员需对人事档案进行借阅时,应由相关人员持单位证明至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申请,由档案管理部门领导批准后方能进行借阅。其次,相关部门之间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除特殊情况之外,任何部门需对人事档案进行借调时,必须由相关人员亲自前往档案管理部门,并且不能由档案本人进行借调,也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进行复印或备份等情况。最后,在人事档案进行转入或者转出时,必须将其进行密封,并且盖定密封章。
2.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事档案信息的数量逐渐增多,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高,为此,各单位须尽快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首先,应全面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将人事档案材料录入电子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图像材料转化为数据材料,实现纸质与数据并存的档案形式。另外,为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管理人员还应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不在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进行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信息,如此一来,既能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便利,还能合理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以及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3.强化管理队伍
为实现人事管理队伍的强化,首先,单位应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其次,将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将相关福利待遇等进行落实。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档案管理队伍,能够有效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也为人事档案的实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
基建档案指的是各种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产生的有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文字、视频、工程图纸、项目文件等重要资料。基建档案一般是需要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要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有效、系统地进行利用。通过档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通过对以往资料的总结和理解,把握好现在和未来,基建项目档案包含的是项目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对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未来的枢纽。
1 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有关数据显示,基建档案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本及进程。许多城市在建设项目验收时都将基建档案作为验收的内容之一,基建档案是否完整,关系着项目工程验收的顺利与否。另外,一个单位或者工程建设基建档案管理的好坏程度,与该单位或公司的档案管理章程和档案管理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一,档案是项目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历史依据。项目建设工程在完成交付后,如果出现任何的非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翻查当时的基建档案来进行分析排查,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部位,归属的责任方,以便及时维修、修复以及追究责任方责任,进行赔偿,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第二,工程档案在项目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增值效益。在各工程建设中,对基建档案的有效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的施工时间和增加施工的安全,间接或直接地具有一定的增值作用。在档案中保存的关于建筑工地中线路管道、隐形环节以及各种器材的承重力等的重要资料和数据,在后续对该工程项目维修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建立基建档案更是对工程的扩建、改建以及修复工作提供着关键的参考依据。
第三,基建档案对未来项目工程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完整有序的基建档案可以为未来进行相似类型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在进行类似的项目工程建设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相关的基建档案,了解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方案设计、投资经费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对历史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更好地借鉴之前的档案记录,提高本工程的进度。
2 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项目建设一般表现为一次性、唯一性、系统性和固定性等特点,因而基础建设的档案除这几点外,还有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实用性及滞后性等专有特性。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也在飞快地发展,同时基础建设项目也伴随着经济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般城市的基础建设多以企业及各单位改善员工住宿条件而建设的经济型适用房、旧房改建、商业住宅房的开发等为主,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也为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在基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2.1 对建立基建档案意识不强
由于一些工期原因,有些负责人只重视工程的成本,而忽略了对项目档案的建立,导致基建档案资料收集困难,无法开展整理归纳的工作,从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停滞,影响后续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档案不完备、不规范等情况,例如:注重工程图纸的设计,在验收报告上不盖章;施工完成后立刻撤离,没有移交相关资料;较大的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积极度不高,收集资料不完整、不及时等,致使档案建立缓慢,使用率低下等情况。
2.2 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不重视
目前,大部分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深,对档案的保护不到位,有些工作人员年龄浅、经验较少、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认识程度不深。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经验,但是对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不熟悉项目建设流程;然而,项目工程人员和施工人员虽然对基建工作非常擅长,但是对于档案工作不熟悉,缺少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重视。双方的工作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交流,很容易影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资料收集难度大,信息不完整
基建资料的搜寻和整理一直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基建档案的建立具有完整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使得档案资料搜寻归纳工作开展困难。另外,从有些基建档案资料的整理情况来看,有些材料和工程图纸不完整,缺少标注日期;有些无签名和章印,档案资料不完整、不准确。
2.4 档案文件缺少原件
现如今,基建档案里的文件资料多为原件的复印本,原件却不知所踪。众所周知,原件是基础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一个证据,虽然材料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原件与复印件的价值却相差巨大。在一些需要原件、需要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材料的关键时候,复印件便不能取代原件的作用,原件的丢失不利于档案的长期管理,更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3 对策分析
3.1 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自身所从事的工作,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档案的严格管理是在保护企业和单位重要材料的工作。其次要鼓励全体人员积极配合,一起完成对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这项基本工作。
第一,通过集中学习等方式,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营造一种和谐浓厚的工作气氛,在观念上重视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因此,领导们应该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加入到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优化基建材料收集有关流程,让各部门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工作,及时地移交有关材料,以保证工作可以有效推进。
第二,领导应该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将其增添到会议日程和工作汇报中,可以制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和奖惩规则,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投放,以确保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有些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较多,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因而,不同单位对相关档案管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合理的、适用性较强的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对领导负责人、职能分工、奖惩制度等都要有着明确的规定,以及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归纳及竣工验收等流程做出具体的规定要求。另外,要分配具有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员,有效地执行工作,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还应让项目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交流。
3.3 利用新型科学技术
现在是网络技术时代,信息化更是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应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项目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基建档案管理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档案管理体系应当合理地利用管理应用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利用网络传输、实时查阅、同步保存,逐渐将文书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进行档案工作的收集、保存等,最终建立档案电子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