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日常化学知识

日常化学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日常化学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日常化学知识

第1篇

一、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中包含着很多日常生活现象,所以,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从周围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出发,让自身的日常的生活现象帮助自己理解化学知识,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高中化学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自身生活实际中的困惑,更好的凸显知识来源于生活,归属于生活,从而进一步巩固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效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2]。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庭里烧水壶中常会结有一层厚厚的水碱,从而影响烧水壶的使用,在生活中往往用醋才进行水碱的清洗,那么这样一个日常生活常识里面蕴含着咋样的化学知识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高中化学中酸碱反应一课的学习,从课堂学习中学习有关酸碱反应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帮助自己对于水碱清洗常识的解释。从而将日常生活常识与化学知识点相结合,帮助自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引导自己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重视化学实验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是一个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学科,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并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对化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同时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化学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学习,通过不断的化学实验现象的学习与积累,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不断提高对高中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所学的化学知识的总结,提高自身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伴随着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平时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现象进行理解,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与学生和老师对化学知识进行探讨,加强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当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趣味性十足的化学知识的形象比喻时,应该努力结合老师的形象比喻,加强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积累,培养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成绩,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3]。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学习资源。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搜集与学习,结合在学校课堂上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搜寻一定的学习素材,在老师以及家长的协助下,在网络中所及到的一些趣味性的化学小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对化学试验的验证,提高自身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自身对于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学习成果。拓宽自我的知识范围,提高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2篇

【关键词】培养;初中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能力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受制于中考指挥棒的束缚,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脱钩,导致本来神秘有趣的化学教学充斥着枯燥乏味的定义、方程式、原理、现象的死记硬背,导致化学题海成为初中生不得不面对的暗无天日的苦海,造成初中生失去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困难局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将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以及笔者自身多年来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如何培养初中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使初中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来。

1.创设出生活化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

为了科学有效地培养初中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引进来,同时,将其和化学课本中的诸多概念原理进行一一对应,因此,有必要引导初中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创设出生活化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保证初中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初中生进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具体来说,在进行分子概念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初中生认真思考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的“奥秘”,创设出生活化的初中化学教学情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奥秘是什么?臭豆腐的味道很远就能闻得到的奥秘是什么?刚刚洗过的衣物在太阳底下很快就能晒干的奥秘是什么?衣服干了以后会出现白色的痕迹的奥秘是什么?一汤匙食盐放在水里消失了而水却变咸了的奥秘是什么?一升的水和一升的煤油混合之后的体积之和不是两升的奥秘是什么?等等。通过你这种方式,来引导初中生认识分子的存在和分子的性质。

2.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用化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合作学习能够转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锻炼初中生与人协作的技能,有利于培养初中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在具体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讨论问题的设计,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教师在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化学课本,明确所要体现的理念。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精心设计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化学问题,保证初中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

4.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结合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的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中添加剂是什么;结合燃料与燃烧,参观附近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和燃料的利用率,并要求学生在参观后写出报告,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实践表明,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如何培养初中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保证初中生能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回归生活世界”,切实提高初中生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思爱.生活中的常见物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08)

第3篇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化学课程;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一、将高中化学课堂“代入”生活,结合实际应用

这种代入式教学模式其实就像是乐章的前奏音符一样。“生活化”资源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通常包含有: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社会事件、重要历史素材、各地风俗习惯等。举例说明:

案例:化学课程“物质的分散系

老师踏入教学课堂,学生很惊讶为什么老师就这样吞云吐雾地进入教室、踏上讲台。原本不应该抽烟的老师怎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学生面前这样出现,所有学生都疑惑不解,心中都想着“为什么”。接着老师拿出一个红外线电筒,照射在烟圈内,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整个光射出去的路线 。这个时候学生们才知道老师原来是为了课程才“作秀”的,只是为了教学生活中的丁达尔常见现象而已,并不是真正故意的违纪违规。接着就把知识告诉学生,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化学原因就是课本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点、理解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引起学生们对化学的好奇感,从而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简单的几个行为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上课的情绪,这样的话,学生就能最快地进入学习化学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亦能高效地提升其对化学的认知能力,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在周围,触手可及。把那些合乎实际的一系列生活题材,处理加工,选入到教学课堂中去,加以利用,成为需深究的课题。从而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激情”。

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摸索”生活,吸纳新知识点

1.构建生活化学习情景,以供化学知识探究

新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化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 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必须要以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值为教学出发点,构建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景。换句话说,高中化学老师应该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在生活实践经验中发现知识、摸索知识,使得化学课程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普及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思考,觉得化学知识在周围随处可见。生活实际应用中的化学知识就作为学生教育启蒙的一项重要教学资源,如果把将它们跟化学课本内容相融合分析,学生们就会大部分地吸收课本知识,简介其真正价值意义,就能负担起学习化学课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知识的目的性、趣味性,加强的高中化学学习效率.

2.积极采取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深入思维模式

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上,就那些过于微 观、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譬如高中化学课程中有关物质微观结构、运动等内容、碰撞原理、电子流动等,就积极采取信息多媒体教学模式,将其制成教学课件 ,用于课堂播放讲解。这样的话,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学知识,使其在教学时变得更加直观、具体。针对那些危险系数高的化学试验,通常情况下,在日常普通生活环境下都是不能完成的,且必须要反复试验,观察细节数据变化,还有的可能需要有失败的试验成果来进行对比。这一系列情况都应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来完成、实现。就比如说《化学实验室》里面的化学药品爆炸这一试验,就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去感受功效。

3.设立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享受探究过程

教师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平等、轻松的,不管是师生间还是学生间的关系都是极其和谐的。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探究范围时,应该公开先表示他们的疑惑、好奇心态,有规律性的探索研究行为以及各种蛛丝马迹等细节。老师要在学生摸索的过程中调配节奏,当化学问题比较有趣时,老师要尽量使得氛围是轻松活泼的。老师不能全盘否定学生,打击其积极性、思维力,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疑惑、线索,让他们针对问题提意见,让他们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即使是那些不成熟的建议也应该积极鼓励、讲解,越新奇未知的建设性意见,越有发展空间。老师可以选择性地针对那些不够全面、完整、准确的化学知识问题,给予补充说明,让学生思维变得更流畅,拓宽学生看问题的视角空间,尽可能地激发他们创新的潜能。

三、将高中化学课堂无限“延伸”接触生活,培养创新思维

生活其实就是学习的一个课堂平台。每一位老师都需要创设情景,延伸学生联想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启迪他们利用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一旦学生利用上所学的知识,他们的求知欲就会被无限激发,有更强烈的跃跃欲试之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课堂的延伸、学生知识思维的激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尤其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能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应该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脑,挖掘他们不同的潜在能力。要积极鼓动他们亲自实验、揣摩、推理、创新等,放手地让学生研究。

由此可知,让学生主动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是有创新性、建设性地运用,才是从事教育事业人员所追求的核心目标,而实践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目标的唯一渠道。生活化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生活实践活动与材料,接近现实生活,模拟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慢慢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各类简单问题,同时学生也能温故思考课堂所教 的化学实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让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生活化,从而消除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仅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缺陷,最大程度地激活化学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把整个教学任务的要求标准转化成学生内在实际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们真正地在生活里学习化学、享受化学、享受生活,全方位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标准的课程改革进程下,将教育融合现实生活始终都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我国同样对于这一热点课题极其关注,明确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他们将成长生活环境与学习经验紧密联系。同样地,针对化学课程,其教学也联系着实际的生活,它千丝万缕地渗入到生活各个角落分支。并且由于高中新课改地不断发展、改革,老师在教学化学课程时,必须要积极结合生活实践,深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

[1] 赵玉权. 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M]. 化学教学, 2006.4

[2] 徐贵权.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策略[M]. 开明出版社, 2003.6

第4篇

关键词:生活;情境;化学教学;学习兴趣;探究实验

根据心理学原理,经常在死记硬背下获取知识的学生,会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造性、挑战性的学习习惯。因而,教师应通过把问题情境化,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通过问题讨论,开展探究性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一、联系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还能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让学生感受到其实化学离生活很近,学化学很有用。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化学现象,提出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使其快速地投入到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热情,达到解决实际化学教学困难的目的。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何选择。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让学生分析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同时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既巩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化学的存在,从而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趣味化学实验情境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大部分化学概念和规律都离不开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增加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在上课前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并准备实验,实验开始前准备好95%的乙醇,实验前把它与水按照1∶1的比例调匀,把手帕浸透在调匀的溶液中,然后用手慢慢地挤压手帕,并手帕的两角用夹子固定,在火苗的上方点燃,待火苗变小时,快速摇动手帕,熄灭火苗。这时,学生会发现燃烧后的手帕并没有任何损坏。

主要原理是:液体乙醇受燃后会成为蒸汽,而不是直接燃烧,火苗是蒸汽燃烧而产生的。因为手帕上的温度低于乙醇火焰的外焰温度,所以,受热蒸发的是吸附在棉纤维空隙里的乙醇,手帕棉纤维的着火点较高,还未达到燃烧的温度所以不会烧坏手帕。

作为化学教师,要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认知意志产生影响,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以揭开科学知识的奥秘。

三、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物质的性质》中 ,主要让学生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不同的概念和主要的表现。

案例:碱的化学性质

课堂上设置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你知道哪些碱?常见的碱有哪些?你了解它们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手接触石灰浆时间久了会怎么样?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你见过氨水吗?它有些什么性质?

设置探究实验一:观察固体烧碱、消石灰的颜色、状态,在表面器皿中放一些固体烧碱,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小组做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如表1所示)。

设置探究实验二:在试管中加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加入水,振荡,观察它的溶解过程,并摸一摸试管,感觉溶液温度的变化。小组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详见表2)。

通过设置情境课堂探究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设置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学实践也证明,情境教学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对于初中化学课堂也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合作意识等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对策

化学知识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微观性,这两种性质的存在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反应很难理解,因此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下面笔者主要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出相关策略。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教学中缺乏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管学生是不是能听懂,只是机械地传授化学课本上的内容,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实验室制取H2O2时,虽然课堂上进行了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把实验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讲给学生,并且自己将实验过程演示给学生看,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也没有让学生思考在实验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1]。

2.教学过程不切实际

化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金刚石、石墨时,没有与现实生活中的钻石、铅笔芯相结合进行讲解,教师只是根据化学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学质量不高。

3.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和物理一样,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够真正理解相关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必须结合实验才能够更好地学好化学。但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化学教师只传授理论知识,教师只是拿着课本讲解相关化学实验,并没有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给学生更多的是化学考试的技能,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数,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而教师起引导作用。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第七单元的燃料及其应用中的燃烧及灭火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火可以在水中燃烧吗?学生会根据日常生活毫不犹豫地回答火不可以在水里燃烧,教师还是继续提问学生火真的不可以在水里燃烧吗?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教师接着通过讲解悉尼奥运会中就实现了在水中传递火炬,打破了人们认为水火不容的认知,通过奥运火炬在水中传递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这时可以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条件给学生讲解,在学生理解化学教材上的知识之后,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个火灾场景:如果家里着火了,那么该如何灭火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以巩固课堂上学的化学知识,又可以给学生补充生活中相关灭火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2.结合日常生活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讲解相关化学知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入手,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都用到哪些燃料?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主要有化石燃料和一些乙醇、氢气等的燃料组成,教师提问:哪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是没有污染的,哪些燃料燃烧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教师通过生活中出现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给学生提示,酸雨是由SO2造成的,哪些燃料燃烧后会有SO2产生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推出石油燃烧会产生酸雨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样教师可以推出化石燃料和乙醇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3]。

3.重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只是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看,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很好理解初中化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例如:在学习如何制取CO2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学习进行实验的相关步骤,并且把该试验应该注意的问题讲清楚,然后教师把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进行试验,要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保证学生实验顺利进行。进行实验之后,学生要善于总结实验的步骤及实验中该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初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化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结合日常生活教学,以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立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5(04):78-79.

第6篇

关键词:IMMEX-C;化学复习;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37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IMMEX-C化学复习教学特色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罗纳德・史蒂文森教授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对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生理行为的认识,创立了IMMEX(Interactive Multimedia Exercises)即“多媒体互动测训平台”,它通过创立一个激励学习的环境,借助于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将学生隐含在脑海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直观的手段展现出来,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有效的量化来进行评估。本文在IMMEX理念和技术的支持下,基于IMMEX-C(Interactive Multimedia Exercises-China)国内研发平台(http://.cn/),就高中学生在化学复习中,学科知识复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开展实践研究,从学生的思维过程、策略表现、绩效水平等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化学复习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IMMEX-C包含问题解决任务环境和多层次评估模块。首先是问题解决任务环境,IMMEX-C系统中的每一个问题被称为问题集,有多个变式组成。这些变式具有相同的问题情境,但在具体内容设计上有所不同,且难度不一。IMMEX-C把问题的已知条件,包括解题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的干扰信息和情境信息,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等拆分为菜单选项,以网页链接的形式展现,只有点击菜单项,才会显示相应的信息。这样的设计使IMMEX-C中的问题解决遵循了科学探究的假设演绎学习模式,学生需要通过描述情境界定问题、判断哪些是有用信息、制定搜索策略、收集信息、最终形成并展示其理解的决策。并且问题解决任务的设计和菜单方式的呈现,让系统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信息点击行为,分析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

其次是多层次评估模块,IMMEX-C试图回答以下五个问题: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简单或困难的问题被解决了吗?使用了什么样的解题策略?随着练习,问题解决策略改进了吗?下一次学生会使用什么解题策略?IMMEX-C收集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信息项的选择情况,真实记录学生问题点击与否、先后顺序、次数多少等,洞察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足迹,客观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表现。

思维回路图,是利用图形化形式描绘出学生在问题信息项之间“游走”的足迹,是真实、直观反映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其中并排的小圆圈代表了化学问题中的各信息选项,选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学生了对信息项选择的路径,连线的高度代表选项的先后顺序。

“思维回路图”犹如医学上“脑电图”、“心电图”,从图像上直观感知学生脑海中解决问题所思、所想,检测到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通路。为了更清晰、准确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以思维回路图的“步长”和“回路”为变量具体计数,通过“步长”和“回路”的组合将学生思维过程分为四种状态,即:“思维混沌状态、思维谨慎状态、思维跳跃状态、思维敏捷状态”,从学生解决问题所表现的思维状态,就可以具体分析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特点(见表1)。

IMMEX-C也通过四象限图统计分析学生完成问题解决的“效率-效果”。效率,描述的是速度与选项的关系;效果,描述的是信息丝辞榭鲇胄率的关系。借用经济学中的“效率-效果关系模型”,“四象限图”横坐标轴为“效果”坐标,从左到右依次增加;纵坐标轴为“效率”坐标,从下到上依次增大;坐标轴反映所有学生解决此问题集的效率、效果的平均值,所设的四个象限分别为:“效率高效果好”、“效率高效果差”、“效率低效果差”、“效率低效果好”。

依据美国IMMEX四象限图的统计图表,将学生解决问题的绩效水平分为四个状态,即:高绩效状态、较高绩效状态、较低绩效状态、低绩效状态,分别对应四个象限(见表2),以“绩效水平状态”分析评价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结果的差异性、发展性和稳定性。

IMMEX-C不仅有评价功能,也有教学功能。基于IMMEX-C评价的复习教学设计既是对日常教学的超越,同时也是对日常化学教学的一个补充,有助于发现、诊断学生在日常化学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应用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实践与探究

初三化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学生来说,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好奇,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细心的掌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化学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接近生活,了解生活,使学生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发现与化学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

一、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生活化知识教学就是指教师运用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与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并且,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养成时刻关注生活化学现象,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习惯[1]。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化学,懂得化学,学会化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书本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掌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实践与探究的重要意义

(一)使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满堂灌”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传授的大都是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对老师讲的知识进行被动接受,失去了教学本身的意义,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导致一些学生厌倦对化学的学习。而生活化知识教学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课堂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活化,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更加的熟悉,不再对化学产生陌生感。

如在初三化学对“碳的稳定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列举生活中身边的例子,如:车上用的轮胎,就是运用了碳的稳定性和耐磨性的这一特点,才能在马路上正常的行驶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的积极与敢于探索。通过生活中的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初三化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更好的掌握,进而提高了初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得到转变

生活化知识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引导与提升,使学生由传统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去学,进而,促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最后将其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充分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去学[2]。

如在初三化学中对“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抛出一个与我们日常相关的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市场上卖的一些速食面,在设置的加热层中放一些凉水就变成熟的面了?”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好奇,同时学生会进行大胆的想象,对这个问题探索与解决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主动的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由于生石灰加水的反应过程中会短时间的放热,才把生的速食面加热成熟面。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进行探索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获得解决

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中所学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使学生更接近生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如在初三化学中对“碳和碳的氧化物”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生活中为了使房屋里有毒气体的含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用活性炭作为房屋环保所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收,使空气得到进一步净化。通过这一示例,吸引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带领学生回到书中有关碳与碳氧化物的性质的学习,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总之,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运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得到了快速的掌握,还让学生更快的接近生活,了解生活,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心。而且,生活化知识教学还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为今后对化学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学生;高中化学;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86-01

每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特点,如果希望课堂吸引学生,必须既掌握自己所教科目的特点,也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知识和趣味兼备。我们知道化学教育属于理科教育的一支,虽然化学并不是主科,但是初中化学却是今后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不同于其他理科,它是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而第一次了解其原理内核的一门课程。根据这种初中化学这种特性,我们下面进行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快乐学习的措施。

1.日常生活与化学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化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却悄无声息的化学反应。不管是周围的世界还是人体自身,只是我们无法知觉,但是却时刻存在。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科目,对其陌生而又熟悉。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利用他们的已知,将其带入未知,用好奇心牵引着孩子走向神秘变幻的化学世界。

比如讲解“氧气”的那一章,学生虽然知道氧气就在空气中,和我们生命无法分割。但是如何制造氧气,以及我们生活中在进行着怎样和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食物变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旦将学生带到日常生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常有的和氧气有关的生活常识,氧化的问题和人工制造氧气的用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等等,这些就会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使他们对生活的另一个层面实质有了“化学意识”。

在生活中学习,而在学习中促使了解生活。不但学生可以带着兴趣学,也会愿意去了解。初中孩子的年龄段一般是11岁到15之间,正是求知欲好奇心强烈的时候,抓住他们这个特点,进行启发和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学科特色 发挥教育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如通过MnO2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如通过Na、Mg、Al、Si、P、S、Cl2的单质与水或与H2反应的一系列具体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第3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或原子序数)的量变引导化学性质的质变规律。(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哈伯的合成氨实验使氮的固定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此农业产量翻番,解决了全球粮食短缺问题。(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如纯碱呈碱性的实验检测。此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规范意识、安全操作意识,原料节约意识,环境友好意识等。

3.注重社会背景的烘托 渗透重点知识内容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化学,注重在社会背景中学习化学知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社会背景中学习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解释方法,使化学教育摆脱了对化学的单一、理性的解释,而且这些社会背景也为学习者准备了一个参与讨论、实验、亲身经历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参与具有社会背景的活动,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到化学理论的物质力量和化学科学技术的价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决策。同时,只有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之中,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1:“气体摩尔体积”基本概念的教学,我利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场景突破概念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成不同梯度的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探究,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