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丽乡村建设范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理念生态化。安吉县委、县政府多年以来,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批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安吉出台的政策、做出的决策都是以促进生态为出发点、落脚点,产业选择以不损害生态为底线,产业扶持以与生态互促共进为标准。先进的理念优势逐步转化为生态优势。目前,全县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县域内空气、水、土壤等均处于优良的状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发展的根基。
二是坚持生态资源化。安吉优良的生态,让山青、水绿、天蓝、林茂、田丰,不仅时时处处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也终不负众望,结出丰硕的果实。山上林茂果丰,目前安吉拥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8万亩,白茶园10万亩;水中鱼肥蟹壮,安吉现有山塘水库5000余座;田中稻黍飘香,安吉现有稻田面积20多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5万亩,另有大量特色农产品生产。安吉的毛竹、白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优良的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优势的资源优化。这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资源产业化。产业是将资源增值转化为财富的重要载体。安吉围绕具有优势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资源产业化。目前,安吉的毛竹产业年销售收入已达200多亿元,白茶的年销售收入也近20亿元。围绕优良的生态,安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3年收入已达102.3亿元,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优良的生态资源促进新能源、新环保、新材料、新网络、新医药、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促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养生养老地产的发展。2013年安吉地区生产总值达270亿元,是2003年的6倍。
四是坚持产业绿色化。安吉在注重生态产业化的同时,也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第一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优良的生态,确保毛竹、茶叶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注重化肥、农药等实现减量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二是第二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向园区、小城镇集中,实现企业集中、行业集聚、产业集群式发展,并注重实现园区集群产业的循环式发展,实现绿色清洁发展。三是第三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注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实现高效低碳化发展。这让安吉的产业越发展,生态越优良,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进,螺旋式上升。产业绿色化也促进经济绿色化程度。
坚持理念生态化、生态资源化、资源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成为安吉深入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重要体现,正在让安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突出成效
安吉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统领下,全面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和谐共进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绿水青山也成为安吉的金山银山。
一、生态更加优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城乡居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协调发展,安吉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为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了前提条件。安吉森林覆盖率71%,植被覆盖率75%,全流域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干流水质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清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7%,是土净、水净、气净的“三净”之地。在保护建设和经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安吉人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安吉人的共识,依靠生态理念、生态环境优势,繁荣的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安吉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体系,安吉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安吉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二、产业更加发达
安吉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农业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农业及其涉农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其中,2014年,安吉白茶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安吉以不到国内2%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竹业产值,毛竹带动农民增收9000元,贡献了一半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32%的全县GDP。安吉是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构建了 “一环四带六区”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四大旅游品牌,建成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景区。2013年,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休闲旅游总收入超过102.3亿元。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也促使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大幅提升。
三、文化更加繁荣
安吉通过实施融合发展的文化战略,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也裂变出一系列新的文化要素,涌现一批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吉文化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安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影响力快速提升,实现县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全覆盖,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安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示范园区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已先后引进天使乐园、天v山书院、中国音画乡村、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重要项目,包装打造安吉白茶休闲文创产业园、昌硕故里文化休闲旅游区等本土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已建或在建的文化创意项目30余个,这些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拉动1260亿元的产出。
四、乡村更加美丽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处处透着美丽,时时彰显着魅力,美丽乡村成为安吉耀眼的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安吉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彰显着自然美;坚持产业为先,实现生活富裕,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实现着现代美;乡村建设突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给人以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体现着个性美;把全县建成大景区,把村落建成特色景点,实现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的相互支撑,构建着整体美。美丽乡村呈现出宜居、宜业、宜游,且安、且吉、且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安吉也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也因此被浙江省委省政府采纳,成为省委推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计划(2010-2015年)》,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
五、农民更加幸福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农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安吉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着力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预期,保持农村应有的环境和风貌,保证农民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涵盖点、线、面、团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全面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使农民生活得放心;形成两公里便民服务圈,公共服务不断健全使农民生活得舒心;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全方位的网格化服务,使农民生活得安心。安吉全面完成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县;90%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99%的村庄实现了充分就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的丰硕成果,充分追求并实现着自我发展,安吉农民的幸福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安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着乡村美丽,农民幸福。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启示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二三产业互促共进的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安吉以往走工业化发展的路子遭遇到区位的局限和环境的制约,迫使安吉重新思考发展思路,重新定位发展方式,从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安吉最大的优势、最丰富的资源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色产业,通过践行的重要指示,绿水青山在安吉已经变成金山银山。安吉实践启示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为我们勾画出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受到全国民众的高度赞誉。而早在2008年,安吉正式提出了美丽乡村的设想,在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指示精神,加快了全县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吉实践也启示我们,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必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为发展美丽中国提供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支撑。
三、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
安吉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与浙江省其他县相比较并不算高。但是,安吉农民的收入在浙江排名中等以上,在这样的收入基础上,同时享受着美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和充分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精神生活、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因素在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因此,在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和谐稳定,农民才能幸福安康。
四、绿色发展是实现兴县富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区、整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市化要求村庄规划重点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关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使农村与城市共享发展的红利与成果。
本文将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红山村》介绍和总结,探讨此类规划的编制流程、编制内容和方法等相关问题。
一、项目概况
红山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南部连接花山镇,北部为横坑村和五联村,距离梯面镇区约4公里,距王子山森林公园约6公里,主要通过6米宽的Y711乡道与外界联系。红山村常住人口数为1109人,本地户籍人口1092人,分298户。
红山村位于广州“九寨沟”之称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脚下,被誉为“广州市最美的山村”。 春天绽放的油菜花,夏季清澈透明而又凉爽的溪水,秋天的稻田,以及风景优美的荷塘,水车,鼓楼,桃花岛,映衬着远方郁郁葱葱的山峦,显得格外动人,每个周末都有无数广州市民前来欣赏红山村的美景。因此市、区领导对红山村的建设和发展都很重视,红山村示范村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成为周边相邻的几个村庄提供范例。
二、本次规划的示范意义
1、在成果表达方面,采用了“报批版”与“村民版”相结合的方式,使规划成果政府用得上、村民看得懂。其中“报批版”成果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用于部门审查、政府审批;“村民版”成果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来表达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用于向村民宣传讲解和征求意见。
2、在提高村民参与性方面,运用“自下而上编规划,四位一体齐参与”的方法,获得了我国最大的民意调查机构——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颁发的“倾听民意政府奖”。规划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村民参与,使规划成果真正转变为“村规民约”。
同时重点开展“规划工作坊”,设立“助村规划师”制度。规划师向村民展示易看懂的图片,用粤语讲解规划方案,听取和记录村民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到规划成果中。在规划成果中还加入“村民参与报告”,进一步把村民的意愿体现在规划当中。
3、村民自治的规划实施手段。村民建房问题是村庄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红山村主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解决该问题。针对宅基地紧张的问题,规划提出集中建设农民公寓,为村民建房需求提供出路。红山村的做法适合距离市区较远,土地价值相对较低的乡村地区村庄。
4、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随着特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红山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山水森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红山村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已初具规模,近年已建成深谷旅游区、乡村酒店、绿道和农家乐等旅游设施。
三、规划内容
1、用地布局规划:按照《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图斑进行规划,结合村庄发展思路,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按照现有用地格局并新增产业用地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为新村用地、旅游服务用地等。到2020 年村建设用地面积25.78 公顷。
2、村民住房建设规划:红山村的分户准则是结婚分户。采用2020 年规划户籍人口数/现状户均人口的方法估算2020 户数,到2020 年,人口户数为310 户。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 年6 月),每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80 平方米。
规划建议村民上楼,建设多层村民公寓,落实《广州市花都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03-CI01、03-CI02、03-CI03 规划管理单元)》(2012 年),在村委会南侧规划两处新村用地,面积1.56 公顷。用于建设六层的村民公寓。
根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本次规划旧村村民住宅每户住宅建筑基底面积控制在80 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280 平方米内。新村建设采用多层村民公寓,鼓励村民上楼,集约生活用地。旧村改造建筑层数应当不超过3 层半,根据功能需要可以增设梯间,3 层部分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1 米,设梯间的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4 米。鼓励采用坡屋顶,主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0.8H 且不小于8 米,次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4 米,且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对因用地指标或建设现状等客观条件限制确实不能满足上述间距要求的,至少应满足消防安全间距的要求,并取得邻里的同意意见,如邻里没有明确业主的,应公示后无反对意见。临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直接设置出入口的住宅退让道路边线应不少于2.5 米;无出入口的住宅退让道路红线应不少于2 米。
3、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红山村现状经济发展项目以农业种植,农业观光为主。发展高产值农业,并配合王子山开发旅游业。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油菜花观光,乡村游,农家乐等。规划村经济发展用地面积约2.06 公顷,位于村域中部,主要发展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包括商业街、农家乐、特色餐饮、民俗馆、度假酒店及停车场。同时,对村委北面现状农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农业观光园。在现状浅谷、深谷、红谷基础上,打造三个旅游风景区,增强吸引力。
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红山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村内分布有村委会、并建设了 2 层的公共服务建筑,内含商铺、卫生站、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设施。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1-6 队集中建设区域,并分布于旅游景观大道(Y711乡道)两侧。村民普遍认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方便,对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较小。本次规划建议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新增健身设施和扩建文化室等设施。
5、基础设施规划:
5.1道路交通设施:旅游景观大道(Y711乡道)从村庄中部穿过,是村庄对外交通的唯一道路,现状路面为10 米宽水泥路面,村域内长度约4公里。村内1 队至6 队之间有道路相通,都已硬底化,路面宽度为3-6 米,已形成环路。7-9 队三个经济社入村道路尚未硬底化,以沙石路面和泥沙路面为主,通过Y711 与其它经济社及区域进行联系。此外,旧村内巷道较窄,部分没有硬底化,路况较差。道路设施不足,没有公共停车场。
规划落实上层次控规的要求,远期规划旅游景观大道(Y711乡道)红线为30米,线型在控规的基础上进行微调。新增六队到八队的乡道,红线控制为6米,规划长度1824米。梳理村庄内的道路交通,在村庄集中建设区域形成了环状道路结构。
5.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现状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村内公厕只有1间,难以满足需求。(2)村内没有垃圾收集站。(3)村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放,雨水采用自然排放。建筑周边建设有通往村庄自然水体的明渠。现状排水管渠系统设计不完善,未能正常发挥作用。(4)村内没有消防设施,部分道路不符合消防间距要求。总体来看,目前红山村的市政工程设施仍不完善。
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新增2处活动广场(健身设施)。规划新增三处公厕,新建垃圾收集站。
6、村容村貌整治规划:规划通过用地布局的局部调整、道路系统的梳理、建筑及环境的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丰富村民生活,提升居住环境,构建景观宜人、充满活力的乡村。
四、实施情况
规划不仅对红山村的近期建设提出整治措施和整治方案,并且对远期改造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红山村现状基础条件良好,已建油菜花观光农田、绿道、农家乐等。村庄的景观容貌整治工作正在实施中。《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红山村》对建设功能布局合理、道路交通便捷安全、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绿地景观优美、市政配套完善的旅游乡村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次规划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其优秀经验可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新农村规划与农村特色思考——以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南陈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 赵永芬 中外建筑 2011
2、都市背景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以光明村为研究对象刘建阳 中外建筑2010
3、适应农村发展诉求的村庄规划新体系与模式建构 葛丹东;华晨城市规划学刊 2009
这是一套生态砂基透水系统,每年可将11.8万立方米的道路雨水自动收集起来,通过过滤、蓄存、保鲜、渗透等程序,排放到月亮湖里,达到疏浚地面排洪压力,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实现雨水资源再生利用。
“我们在打造高品味一流城市新区的同时,始终坚守着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说,贵安新区通过实际行动,诠释着“低冲击开发模式”的价值理念。
高端谋划打造“东方瑞士”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国务院在《贵安新区总体方案》批复中明确提出: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贵州后发赶超的大平台,贵安新区承载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探索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新模式的重大使命,必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闯出一条新路。
事实上,贵安新区在建设中落下的“每一笔”,都能够描绘出一幅前瞻的“图画”: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贵安新区始终坚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在空间上采取“组团+群落”的布局模式,在发展上强调城镇与乡村文明的共生共荣,通过8个城市功能组团和4个自然景观和特色村寨群落的构建,形成“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城市格局。
山峦叠嶂、秀丽多姿,贵安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与瑞士的自然地理条件极为相似,新区的建设因此有了可供借鉴的典型范例。
――坚持走组团式、点状式发展的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大自然中,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不“摊大饼”,只“蒸小笼”。
――注重保留村庄特色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
――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完美组合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建成诗意般的人居环境。
――保护好自然文化资源,坚持避免“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的基本原则,打造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
打造山水田园生态城市,生态环保成为贵安新区引进项目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便是在这一要素引领下诞生的。
2013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承诺:“富士康将在贵州发展低碳经济,将科技工业、制造工业以最高端科技的手法带来贵州,绝不破坏环境,绝不产生废水、废气。”
一年之后,富士康在贵安新区兴建的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已经投产,并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守住底线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原来的那个烂房子变成了现在两层楼房,住着真亮敞,每家每户的设计都不一样,有看头。”提起居住环境的改变,56岁的马场镇平寨社区居民王树海高兴地说。
与王树海有着同样心情的,是从外地嫁到平寨的朱娟,“前几年我娘家人过来玩,我真不好意思留他们住下,因为家里太破旧。今年刚过完年,我鼓起勇气打电话约娘家人过来,4个亲人住了两个星期才走,都是一个劲夸我们是小别墅,一点不输城里。”
坡顶、青瓦、白灰墙,穿斗、花窗、青砖柱。走在平寨硬化后的通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秀丽典雅的特色民居。
尽管每个示范村“美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美丽”起来的过程却有相似之处。
2013年7月,贵安新区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居整治和一批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可谓村村如画,移步换景。
一年来,每一个试点村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污水达标排放;配置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和保洁员,实行日清理、周转运;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和集中燃气等清洁能源;在绿道建设中使用节能环保的磷石膏砖……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贵安新区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优势、最持久的生产力、最靓丽的名片。因此,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据统计,贵安新区湿地面积占24%,自然风景区面积占24%,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同时,贵安新区93%的面积位于贵阳市饮用水源上游,72%的面积位于红枫湖汇水范围,生态环境高度敏感。
因此,新区在推进开发建设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率先全面推进“低冲击开发模式”,规划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严格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和开放绿色空间,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子,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城市资源循环体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目前,新区已开工建设龙山、高峰、湖潮、马场4个污水处理厂,达到国家景观用水排放标准;启动了4个公园和大学城绿化景观等一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关闭了直管区内21家砂石厂和仅有的两家煤矿,搬迁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104家。
着眼绿色布局城市景观
2013年6月,贵安新区首条城市主干道――黔中路建成。这条全长20公里的双向6车道公路将贵阳、贵安新区、安顺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而黔中路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道路两侧的自行车道。“这是目前省内唯一一条设置了慢行系统的道路。”黔中路贵阳段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自行车道设置在绿化隔离带之外,使其与机动车道分开,能够更有效地保障骑行者的安全,这样的设置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山省份,大多数道路路面弯曲,且上下坡较多,而黔中路的路面则十分平坦,这也是能在黔中路上设置自行车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黔中路所经过的地方,是贵安新区引以为豪的黄金旅游带。天河潭-松柏山生态保护片区、红枫湖-高峰山风景名胜片区、平坝生态田园片区、天台山-九龙山生态保护片区以及斯拉河-乐平河生态抚育片区,尽情描绘着贵安新区森林环城,山水相邻的壮丽画卷。
“城水相依、花草随行”,在开发建设中,新区下大力建绿、造绿、添绿,以公园、广场绿化为点,以纵横交错的道路绿廊为网,以城市周边的自然林带为绿色屏障,以星罗棋布的居住区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为基础,形成多元化的城区绿化系统,让百姓拥有林荫环抱、绿茵遍地的绿色空间。
2013年,贵安新区71个招商项目中,就有5个湿地保护项目,计划总投资超9亿元。这些生态湿地建设将改善贵安新区部分居民的生活环境,并提供更好的休闲旅游景点。
除了5个湿地项目,贵安新区还将新打造5大城市公园。位于马场镇的青龙坡植物园,拥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树等植物资源,黔中路从植物园穿过,交通便利。位于湖潮乡九峰山公园、羊艾公园项目,森林覆盖率大于20%,植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多,聚集多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厚的人文气息。兰亭公园以池菇塘水库自然资源为支撑,打造包括水上娱乐、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湿地公园。月亮湖城市公园则以月亮湖自然资源为基础,修建观光旅游服务平台、酒店、娱乐设施。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村寨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5
收稿日期: 2013-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民族文化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研究》(12BZZ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 健,男,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兼任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民族经济;
赵 静,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国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美丽中国不能缺了美丽的民族村寨。民族特色村寨是承载我国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美丽中国的“民族盛装”。广西作我国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建设美丽广西,展现“民族盛装”使职当为。为此,我们建议,在建设美丽广西活动中,应当注意和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一、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现实审视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1]。
就广西而言,2000多万少数民族群众,60%以上生活在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众多。一些村寨因为靠近城市、城镇或交通要道,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建了许多钢筋水泥楼房,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一些村寨又因为分布在边远山区,许多旧房子已经破烂不堪,或者零星分布不成规模,虽然很自然但并不美丽。
当然,有不少民族村寨还是很有特色的。据调查资料显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古代商埠型。如位于昭平县东北部的黄姚古镇、位于南宁市西部郊区的杨美古镇、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处的丹洲古镇、位于靖西县城南的旧州古镇等。二是文物古迹型。如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城东的秀水状元村、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程阳八寨、位于灵山县城东郊的大芦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的雨卜村等。三是自然风光型。如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龙脊村、位于隆安县西南部的布泉村、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坡纳屯、位于靖西县城南郊的鹅泉村等。四是民族风情型。如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的冠小屯、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江河畔的长赖村、位于宜州市城区东北部的刘家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城西的银水侗寨、位于德保县足荣镇的那雷屯等[2]。上述的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文化特色,反映了少数民族村寨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1]。因此,必须加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美丽广西增添景色。
近几年来,虽然广西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总量、单个规模、旅游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进村入寨的道路交通有待改善。广西民族村寨大多数位于边远山区,由于其交通不便,因而没有进行开发和利用,更有许多特色村寨还处在身在深山无人识的状态。可以说,交通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主要“瓶颈”。二是村寨旅游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不少村寨旅游设施,除道路交通条件比较差之外,其他硬件设施也不尽完善,档次不高,游客对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设施的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有待加强。三是村寨旅游品位有待提高。比如,一些村寨规模过小,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表演项目大众化,地方特色不够浓厚,开发层次较低。四是村寨旅游管理有待规范。一些村寨将一些民族歌舞和民俗活动,包括婚俗、礼仪、祭祀等,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以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民族风俗的愿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村寨打着民族风俗习惯的幌子,变着法子从游客口袋中多掏钱,这就有待进行规范并加以管理了。比如进村入寨设置拦路酒,每杯5元;有的强拉游客当“新郎”,强抢“喜钱”等。
总起来说,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得晚,民族村寨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的现象较少,其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但是,又由于经济开发得晚,其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就“美丽”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科学开发与保护民族村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遵循
(一)规划先行
过去,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群众收入比较低,因而农村的民居都显得比较破旧。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农村中建新房的就越来越多。可是,由于乡、村干部的规划意识不强,对于农村建设事先大多数没有进行规划,随便群众爱怎么建就怎么建,结果许多村寨新房子建了不少,却显得十分的零乱,东一家西一户,朝向、高矮、大小、颜色、庭院绿化、排水渠道等很不一致,甚至乱丢生活垃圾,既不美观又卫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借此次建设“美丽中国”的东风,广西的民族村寨要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契机,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抓手,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程。就当前而言,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首先要做到规划先行。从自身优势出发,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能再走建了拆、拆了建无序发展的老路。
(二)政府主导
要做到“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就现行管理体制和现实农村管理的水平而言,必须由政府主导。首先,在顶层设计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县、乡地方政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全程主导,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无序建设,建了拆、拆了建瞎折腾的状况。其次,在基层推进中发挥主导作用。特色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基层政府在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聚集上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在人员培训、意识培育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在品牌创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做好品牌的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全区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将区内外有益的探索、有效地做法、有用的经验在品牌树立、宣传和创建中进行有效的推广,在分享建设经验中形成和涌现一批各具特色、别具风格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范例。
(三)尊重群众意愿
当然,政府主导不能排除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相反,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广泛动员村寨群众积极参与,要以村民为建设主体,要坚持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要使建设项目使村民完全接受,要让村民直接受益。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过程都要吸收村民积极参与,尊重村民的意愿。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不尊重村民的意愿,要建设好民族特色村寨是不可能的,只反映政府意志、长官意志而不反映村民意愿的特色是不会长久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建设民族特色村寨重在突出特色
我们认为,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关键在“特色”二字。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龙头,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保护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为主线,加强村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少数民族爱国爱乡、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共同繁荣进步的精神家园。
(一)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促进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有效载体。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切实帮助和引导民族村寨选择“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发展适合本地本民族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村寨产业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民生状况。
鼓励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当地土地、草场、林地等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种养业,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农业、或者民族、地方特色工艺品,民族风味小吃、食品、旅游纪念品,为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提供支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注入活力。
(二)建筑特色民居
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民居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保护好特色民居,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
少数民族村寨从外观看,其吸引人们眼球的、其奇特之处,就是其特色建筑。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融水苗族的木板楼,金秀瑶族的吊脚楼,壮族地区的壮族干栏式建筑等。其中壮族干栏式房屋是壮族传统建筑,很有特色,是一种砖木结构,共三层,一层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储藏粮食。为此,一些壮族群众自嘲住房是政府机关,一层是畜牧局,二层是人事局,三层是粮食局。总之,民族特色村寨特在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一要保护其传统特色,彰显其建筑特色,传承和发展其传统建筑技艺;二要在保护中改进,在保留和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技艺的同时,对一些不合时宜,不美观,群众已经不愿意再予保留的东西加以改进、优化,与时俱进,让民族特色建筑也美化、亮化起来,让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建成名副其实的美丽村寨。
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可借鉴文物保护的办法,有选择地采取修缮加固、消除火灾隐患等措施加以保护。对这类民居,在维修、保护时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历史面貌。对于那些已经建成,但是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可采取“穿衣带帽扎领带”的方式进行改造,使之与民族特色村寨和整体环境相协调。
在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村屯合并等项目时,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图纸,引导群众建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新民居的外观通过运用一些民族建筑元素保持传统特色,但内部空间格局和设施应适应现代生活,主体结构也可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新民居设计建设时要综合利用各种适宜技术,满足节能保温、抗震安居、节约土地、经济美观、舒适环保等要求。
(三)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
特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保护对象也是发展资源,要通过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村寨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带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如果把民族特色建筑作为民族特色村寨的外在美、直观美,那么民族文化就是它的“内在美”、“心灵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对于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至关重要,因为历史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文化最能体现民族的精神和特色。
目前在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过程中,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巨大冲击,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加之多数民族村寨地处边远山区,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想方设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就显得很重要。
通过展示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保存民族记忆。鼓励、引导村民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嫁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民族记忆。
积极搭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鼓励村民开展对歌、跳民族舞蹈、举办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民族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支持群众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团体、表演队伍,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族文化活动载体和文化样式。
(四)保护特色生态
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开发较晚,因而自然生态遭受人为破坏相对较少。但是,自然不等于美丽,自然不等于生态好。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要将特色生态考虑进去,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注意加强村寨内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每家每户庭院的绿化,美化,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美丽村寨,加上民族元素,才能称得上美丽的民族特色村寨。
(五)开展特色旅游
在现代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过时,买卖还得靠“吆喝”。美丽民族特色村寨建成之后,得发展旅游,不能“藏在深山无人知”。在已有的经验来看,比如三江侗族村寨的程阳八寨、冠小屯,融水苗族长赖村、雨卜村,靖西壮族旧州绣球村、南宁郊区壮族扬美村、富川瑶族秀水状元村、宜州壮族刘三姐村、龙胜县壮族龙脊梯田村、侗族银水村,隆安县壮族布泉村,等等,依托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旅游,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已经成为这些村寨的支柱产业。
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引导村民重点发展“农家乐”,培育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餐饮。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将民族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集中展示村寨文化,丰富游览内容。要积极组织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食品、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产品。要加大对特色村寨的包装、推价和宣传力度,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在推动民族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特色村寨旅游示范点,形成特色村寨旅游品牌,提升特色村寨影响力。
(六)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是建设村寨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要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着力做好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推广沼气、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清洁能源利用带动改圈、改厨、改厕;积极开展村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寨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村寨设施管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和村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寨道路建设质量,重点抓好村寨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连户路的硬化。加强村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式供水。结合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切实保障村寨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提高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率。建设一批村寨的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让村民能在村寨内利用各种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经常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
逐步完善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篮球场、舞台、戏台、健身房、图书室、广播站、电视室、电脑房、上网、农家书屋、农村夜校、农村技术学校等现代文化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学前班教育、幼儿园教育,农村劳动力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有条件的村寨要建设标准卫生室,等等,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在建设民族特色村寨中,除了需要建设现代生活设施以外,还还需要建设一些民族特色的建筑,如寨门、鼓楼、风雨桥、凉亭、民俗馆、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等,并以此为载体发展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传承民族特色传统工艺,带动民族文化团体进行民族文艺表演,传承民族风俗、语言、歌舞等传统文化,活态展示民族特色村寨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既是民族文化强区的题中之义,又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内在要求;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美气质”的关键之举,也是展现民族元素“时装秀”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注重特色研究、特色挖掘和特色呈现,谱写美丽广西的绚丽民族篇章。
参考文献: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课题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家乡的光荣榜。教材的编写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通过教材所呈现的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的名人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对家乡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人物了解的过程,体会、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让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在了解考察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育学生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培养环保意识。
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紧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本课题的教学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有:(1)课前布置学生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途径分组分别搜集本县名胜梁野山风景、狮岩风光、中山镇“百家姓”的来历及中山镇古城遗址、“上刀山,下火海”的神奇表演、梁野山顶“古母石”的传说、“文人林默涵”和“共和国上将刘亚楼”等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记载、视频等。这些资料是学生通过考察、查阅、访问等途径取得,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生活。(2)教师搜集整理的有关家乡名胜名人和一些民间风俗的有关资料、制作的课件等。如,音乐短片《我的家乡在武平》、网络视频宣传片《云上人家》等。
课堂上,利用以上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激感共鸣
教师播放音乐短片《我的家乡在武平》,悦耳的音乐伴随着一幅幅优美的家乡风景画面和学生耳熟能详的歌词“在闽粤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她的名字叫武平。这里天空蔚蓝蔚蓝,这里山水碧绿碧绿,这里空气甜丝丝,这里景色真美丽。啊!美丽的武平,我的家乡我爱你,为你奉献毕生的力;啊!美丽的武平,我的家乡我爱你,我的家乡叫武平!”一下子打动了学生的心。播放完毕,教师饱含深情将学生导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是的,我们的家乡不但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也涌现了许多的名人;不但有能‘上刀山,下火海’的神奇村庄,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这节课让我们好好地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交流――分享搜集成果
让学生将课前个人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在点评各小组代表汇报时要适时结合各小组搜集的图片、资料等内容相机进行相关的德育点的落实:“梁野山风景”“狮岩风光”要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景色美;中山镇“百家姓”的来历及中山镇古城遗址要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历史悠久和人们的和睦相处;“上刀山,下火海”的神奇表演要让学生为家乡有这么一个全国有名的神奇小山村而感到自豪;梁野山顶“古母石”的传说要教育学生做助人为乐的人;“文人林默涵”和“共和国上将刘亚楼”则要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力求真情体验
1.“我是家乡小导游”模拟活动
(1)让学生明白当好“小导游”的要求:①需要了解家乡的景区景点,说出一些吸引客人游览的迷人之处;②学会做个小导游,当游客来到景区时,导游要说景区欢迎词;当游客来到景点时,导游要说景点介绍词;③还可以介绍与景点有关的传说及当地的风俗等。(2)教师模拟表演。手拿导游旗、喊话器,佩戴导游证,模仿导游进行解说:“各位游客:武平梁野山,坐落于闽、粤、赣结合部,享有‘闽西人的香格里拉’美名,是目前我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之一,梁野山有3米以上的瀑布50多处,其中以云礤村附近的瀑布群风景独好。被誉为‘云中村寨’的云礤村就位于梁野山南麓的一个小盆地中,四面环山,北靠梁野山主峰古母顶,壁立千仞,山势险峻,其余三面则山体平缓。村中土地平坦、开阔。云礤村,这片大自然馈赠的宝地,利用这里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维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规划成为以度假休闲为特色,以绿色生态为依托,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养生、探密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欢迎各位朋友前来参观!”(3)各小组讨论交流,整理好导游词在小组里试说。(4)各组代表在全班模拟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美景、家乡的名人和家乡的习俗。
2“光荣册”制造活动
出示“光荣册”并讨论:哪些人物可以进入“光荣册”?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看到的、身边的、让我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
四、升华――德育水到渠成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了解了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那么,我们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得出:今天,我们是家乡的小主人,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要自觉保护家乡的环境,尽自己的力量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明天,我们是家乡的建设者,用勤劳与智慧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这样,通过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实实在在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乡的美,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观光农业首先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兴起[4]。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近郊。广东省迄今已有100多个观光农业园,每年接待游客达5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每年超过10亿元。近年来,上海、江苏等地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农业设施的观光农业园,实现电脑控温、控湿、无土栽培和研究新特农产品,成为具有农业科普价值的观光农业园。如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园等。我国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具有旅游农业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观念制度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发展观光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观光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
2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2.1自然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珠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南海,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年日温差较小,形成了兼具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和北热带气候特色的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植被群落结构复杂,种类多样,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复合性分布的生态结构和系统,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许多岭南作物不仅富有南国情调,而且可以发掘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并拥有“斗门青蟹”、“三泥鱼”等特产。
2.2浪漫之城,城市特色突出珠海位于珠江水系出海汇处,海域宽阔(6339hm2),海岛众多,素有“百岛之城”的美称。同时,珠海又是一个花园式的海滨旅游城市,四季鲜花盛开,满目苍翠。于1999年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并以整座城市作为景区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7年又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和谐名城”称号等殊荣。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调查报告中,珠海的环境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2.3交通便利,交通优势突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临珠江口,距香港36海里,与深圳市隔海相望;西临新会市,与台山市海域相连;南接澳门半岛;北距广州市140km。珠海交通发达,为游客前来旅游提供了便利,为珠海西部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可能。珠海交通设施完善,拥有珠海港、珠海机场等,并规划在建沿海高速、珠港大道、广珠铁路、港珠澳大桥,对于沟通香港、澳门与珠海的联系,拓展观光农业提供了便利。
2.4人文资源丰富珠海市人文资源丰富,梅溪牌坊、凤凰山文化村、草堂湾沙丘遗址、竹仙洞摩崖石刻群、摩崖、唐绍仪故居、唐家共乐园等皆为著名的人文景观。乾务镇,民间传统艺术“乾务飘色”始于明朝,至今仍经久不衰,扬名港澳,闻名遐迩。南屏镇北山村杨氏大宗祠,作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之一。
2.5消费心态进步,客源广阔广东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富裕起来,此外还有大批外来经商的企业家,以及临近的港澳台同胞和入境游客。珠海作为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居民消费心态相对开放,容易接受西方“阳光地带”的生活方式,环保意识较高。人们除了追求城市高层次的消费外,还希望去风景美丽、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乡村观光农业园区去观光休闲,这就为珠海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裕的客源。
2.6筹资融资环境良好,外资筹集独具优势珠海作为经济特区,筹资融资环境良好,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同时,作为侨乡、邻近港澳,可以引进侨资、港澳台资等其他外资。1980~2008年间珠海特区吸收外资逐年增加,1980年实际利用外资1575万美元,1990年为7073万美元,2000年为81518万美元,到2008年达到113849万美元[5]。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投资环境不良,而国内投资环境相对较好,这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2.7创办观光农业园的成功经验丰富成立于1963年的珠海市农科中心是珠海市有名的生态观光农业景点,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曾成功举办了“南瓜文化艺术节”、“珍奇蔬菜文化节”等大型种植主题活动,成为珠海观光农业的品牌和亮点。近年来,珠海年均接待游客30余万人,年均旅游创收达1200多万元,在珠三角地区、港澳地区乃至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被评为“珠海十景”之一、“广东省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对于珠海发展观光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措施
珠海发展观光农业的目标应当以保持农业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为基础,秉承以农业经营为主,以自然环境保护建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鼓励经营形式多样化及内容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6-7]。总结国内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创新观光农业的新品牌项目,使珠海的观光农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方向迈进。
3.1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相关指导部门要做好资源分析、市场预测,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在景点建设、人员培训、服务项目等方面都要有全面安排。通过统一管理、统筹经营,将观光农业纳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中,实现有序、健康地发展。珠海市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法规和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要加强规章制度、行政条例的制定与落实。如《珠海市旅游条例(草案)》对具有鲜明珠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有关扶持政策都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并将农业观光旅游定为特色旅游产品。其次,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如《全国农垦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1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有条件的垦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3.2发掘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观光农业是基于传统农业又高于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当地所特有的农村生产、风土人情、乡土景观融合旅游休闲经营,为民众提供观光旅游休闲的场所。同时,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优势,还应考虑与周围其他观光项目的关系。避免与周围已有观光项目雷同,力求与周围其他观光项目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珠海应抓住其亚热带的水稻文化,创办具有独特内容和风貌的观光农业园。利用珠海“休闲度假”的主题,致力于开发特色的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利用珠海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推出观光农业旅游和农副产品营销相互促进的观光农业主题活动。同时要注重创旅游品牌和特色产品,展现乡土风味、风土人情和传统工艺,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重点培育特色绿色产品。如建立野菜种植园,介绍野菜知识,举办“野菜节”、野菜宴,还可以现场介绍新奇美味的野菜烹调示例。
3.3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宣传国家政府应该予以支持,实现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资,引进侨资、港澳台资和外资等方式,坚持以港澳市场为导向。加强对市区居民和港、澳、台、侨胞的宣传,拓展客源。利用传统的媒体和新型的信息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向游客诸如景区新闻、景点介绍、农园地图等信息。同时开展网络营销,实现网上订房、网上订票等业务。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可以利用新农村的成果———中国乡村旅游网和中国休闲农业网,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3.4群体定位,市场调节依据市场需求,找准服务群体。观光农业满足了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紧张的生活,去风景美丽、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乡村观光农业园区去观光休闲的心理需求。应该面对此类消费群体,并且立足珠海,开发出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将客源定位在邻近城市、港澳台和入境游客上。在实际操作上,可同其他服务性行业(餐饮业、零售业)联手,可以通过与定点饭店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推销特色旅游产品和鲜活农产品。门票价格应根据旺淡季来设置,对珠海市周边市民实行月票或年票制,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在旅游旺季,应通过适当提高门票的价格,控制游客数量,以增强旅游的“质量意识”,保证游人的最佳观赏效果;并且防止游人过多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现象的出现。观光农业园建设应注意防止经济效益外溢,以保护观光农业园投资者的利益。
3.5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反馈体制观光农业的发展仅靠美丽的风景以及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人员以及先进的、完善的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讲座,引导农民对观光农业园区进行科学管理、文明经营;同时可以院校来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维护管理。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批选调人员到观光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同时选聘农业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来农业园举办培训班,培训农业基本知识、农业科技管理知识、旅游服务知识等。在具体经营时要主动出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游客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关注游客的反映,不断完善景观、提升服务,实现长足发展。
3.6丰富娱乐项目,创新功能设计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在产品内容和功能设计上要体现乡土特色,具体实施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8-13]。①生态林园。培育特色林业,让游客感受都市绿肺,天然“氧吧”。②花草艺苑。建立花圃和花苑,发展花卉、盆景生产、加工、销售,开展观赏、作画、小憩等休闲游。③百果园。水果成熟期的果园供游客入园观赏、采摘、品尝,从中体验果农生活。④生态农园。利用原有农田发展以蔬菜为主兼顾特种农产品的以无公害绿色生产和反季节生产,开展田园风光游。⑤垂钓风雅园。利用和改造原有池塘发展淡水养殖,供游客观赏、垂钓和品尝。⑥自助耕耘园。开发小块式租用式土地,租给游客和会员,由园区提供劳作用具,发展游客自怡式休闲度假活动,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享受田间耕作乐趣。⑦颐养中心。建设具有岭南特色和农家风味的,为大陆和港澳台退休人士和休闲疗养人士提供多元优质服务的颐养中心。⑧高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和生产成果的新颖性,吸引都市居民,把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在农园内,如无土栽培技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等。⑨民俗观光村。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或风俗习惯、民俗活动等,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村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3.7建立协会促进市场,制定观光农业服务标准珠海观光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建立诸如“观光农业发展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用于观光农业的整体发展与市场拓展。并进一步利用非政府组织(协会等)在行业自律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整体宣传,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观光农业发展。尤其要制定观光农业全行业服务标准,用于规范服务质量,推行观光农业品质认证制度,从而实现珠海观光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3.8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着力保持其“农”味、“土”味和“野”味,杜绝对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现象[14]。严格控制观光农业园周边地带工业化、城市化对观光农业园的不利影响。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观光农业绿色消费体系,以此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在观光农业区生态农业绿色消费体系中,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确定营运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涂铭旌(中国工程院院士)
增值发展 持续创新
贵州在重点产业的发展上,应坚持走“点、线、面、群”增值发展之路。抓好重点企业这个点,然后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特别是要注意线和面的发展和集群联盟,因为如果只有重点产业,没有线和面,就做不大产业;没有集群联盟,就做不强产业。
同时,走做大做强之路,培育重点项目,实现产品开发、应用开发、市场开发三位一体,最终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大产业。走持续创新之路,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持续创新模式,实现企业创新、协同创新、人才创新和集群创新,使科研成果、人才向产业集聚,合作共赢。走特色发展之路,利用贵州省特色资源与人才技术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产业集群。
刘宗超(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
现代生态农业的灵魂是低碳和可持续
贵州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积极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的冲击,遏制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以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形式进行生产活动的现代生态农业,其灵魂是低碳和可持续,其生态含义在于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必须是植物、动物、微生物三者的平衡,必须保持土壤肥力;在种养殖方面,要尽量种植多年生植物、发展木本农业以及草食畜牧业。
像贵州这样的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要避开土地资源劣势,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为辅,注重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必要时可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贸易环境,扩大粮食进口,“以粮代水”,减少地下水资源消耗。发展畜牧业要改放养为圈养,着重发展饲草和饲料作物,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存栏数。必要时可进行生态移民,以确保恢复生态脆弱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要“计划生育、优生富养”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局部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但我国产业仍属高耗能重化工扩张类型,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深层原因就在于我国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差。比如,虽然我国信息技术数量全球第一,但在核心技术上却并不占优势,因此必须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的转型需要更为迫切。
当前,全球“再工业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3D打印等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为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从奔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的跨越提供了机遇。
与此同时,除了传统的高校、科研单位外,中小企业已成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改革开放以来,65%的发明专利、75%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研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对此,在培育技术创新体系时,政府应注重培育有利于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对创新主体进行“计划生育、优生富养”,有引导性地扶持企业创新主体的发展。
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资源优势让贵州更具发展潜力
贵州具有巨大资源优势,如铝、锰等有色金属等的储量都非常丰富,这些资源优势让贵州更具发展潜力。现在,东部和中部的资源已经开采得差不多了,西部的资源优势逐步凸现出来,依托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应成为贵州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它对整个地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必将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贵州发展的核心,应该是构建人才队伍。贵州的人才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但相对全国而言还比较滞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继续发挥人才优势,以人为本,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同时,贵州应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在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特别是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科技进步上,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转型发展。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
走绿色崛起之路
贵州自然条件良好,绿水青山非常美丽。在发展上,应该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走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贵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又有“文化千岛”之称,发展旅游的天然条件良好,很多旅游资源都可以进行深度包装,因此应首先发展旅游产业这一“无烟产业”,让全世界人都来贵州旅游。同时,贵州的轻工业有非常好的底子,例如闻名中外的茅台酒。但茅台酒的品牌保护做得不太好,贵州应进一步保护好这个品牌,让它在国际上卖出更高“身价”。还有中草药、烟草等产业,贵州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绿色”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产业。贵州在发展军工产业上也有不错的底子,有一些技术甚至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同时在民用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建议贵州先把这些具有优势的产业做起来,只要路走对,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贵州的“中国梦”。
马克俭(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质和量上体现“贵州速度”
贵州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结合省情开展自主创新,走特色发展道路,在质和量上真正体现“贵州速度”,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质”上体现“贵州速度”。
如贵州磷酸制造基地的磷渣转化生产的磷石膏在建筑工程上的大量应用;在国内外首次采用现场浇制作建筑物外墙及分户墙,建成冬暖夏凉的环保节能高层建筑;采用国家发明专利形成空间网格盒式结构,成功建成多层大跨度工业厂房建筑……这些都是贵州在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当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是贵州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产业发展方向,采用新工艺新型结构体系,是贵州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的主攻方向。但应注意的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方向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金 涌(中国工程院院士)
构建新的“社会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不止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应是向自然生态构造规律的和谐性、可持续性、稳定性和发展创造性学习,构造出新的“社会生态”。
资源再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再制造产业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产业附加值,还能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是一项新兴的千亿元级大产业。贵州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贵州要发展,要想既保住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就必须依靠科技进行资源转化,实现绿色高附加值、高利用率产业。
例如,贵州应建起有先进技术、大投资的大化工企业。在发展上,大可不必谈化工色变,现代社会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大多离不开化工。先进的、环保的化工并不可怕,落后的、无良的化工才可怕。只有鼓励“大化工”发展,培养一批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化工企业,让不环保的“小化工”无法生存,贵州的生态文明才能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孙优贤(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
科技创新一定要对准重点产业,要“顶天立地”。顶天,即科技含量高;立地,即立到行业、立到产业。有了科技创新后,还应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贵州的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基础好,发展后劲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应成为贵州磷化工、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大产业的支撑。
大团队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应建立一整套吸引人才的机制,让国内外更多知名专家、学者来到贵州,同时,推进本土人才培养。有了大团队就要有大平台,尤其是核心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应引起重视,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大团队、大平台申报国家大项目,以大项目全面支撑发展,将贵州发展融入国家大发展中,引导创新要素向贵州聚集,从而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张景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超前服务 多孵化几个华为
贵州在科技园区发展上,各园区应首先是改革开放区,应聚集资源共同抓,起到聚集创新资源、推动互动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的作用,要防止某个部门抓、其他部门看的现象出现。
要注重对园区进行科技创新规划,打造特色园区,使之成为区域创新发展高地、新兴产业集群高地、企业创新孵化高地、创新创业环境最优区、节能减排与土地集约利用示范区、宜居生活新城区、先进文化示范区、人才特区和产学研互动创新区。发挥技术源、项目源、创新源作用,建成智慧园区,引领发展。
同时,应注重提高园区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园区要紧随企业需要开展工作,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而且必须超前服务,超前建设好公共服务平台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创业导师,建设创新服务网络、创业服务站、新型社会服务组织等,以解决中小企业起步难问题,尽量减少创业小企业死亡率,多孵化几个华为。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设贵州特色物联网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应用上,贵州已有了不少成功案例。积极挖掘新的应用与新商业模式,是贵州物联网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应对贵州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确定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建议贵州物联网产业定位于特色应用和运营服务等物联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领产业制高点,实现跨越发展。
为避免重复投资,应加快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运营中心,全方位支撑贵州物联网应用的创新、标准化、运营和推广,并逐渐辐射到西南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同时,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运营中心还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这比政府对个别企业的支持更具普惠性。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
将贵州纳入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
贵州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不仅涉及本身,还涉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量、水质及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建议将贵州纳入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贵州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
贵州应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恢复规划和立地评价,区分生态恢复与保护区、综合利用区和基本农田区。在生态恢复与保护区,以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恢复为主体;在综合利用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同时,要充分利用野外台站,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的监测与示范,揭示区域生物群落的适应性机理及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和空间格局,提高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成效。通过将台站经验推广到区域,努力把贵州建设成生态大省,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
推进退耕还林 让群众共享美丽贵州
多年来,贵州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工程的实施,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鉴于退耕还林工程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启动实施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并适当延长对原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支持的时间。同时,在工程实施中,提高经济林的比例、原粮和种苗费的补助标准,增加工程管理经费预算,切实稳住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并在省级层面统一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补助标准。
同时,应加强石漠化治理工程协调配套,提高综合治理效果;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石漠化治理的科技创新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的资金投入,吸引全国研究人员集中攻克石漠化治理难题,最终让群众受益,共享美丽贵州。
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打造智慧旅游“朝阳产业”
“坚持科学发展,发挥后发优势,保护一方净土,建设美丽贵州”,应成为贵州发展的重要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发挥贵州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保护一方净土,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发展制造业、矿业,在推进“煤电钢、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化”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贵州应重视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并将信息化和贵州特色旅游相结合,利用遥感技术、空间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打造数字旅游、智慧旅游,实现从传统旅游业向信息化旅游业的转变。同时,将人才战略、城镇化战略、环境生态改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与建设旅游强省相结合,将信息化旅游业建成贵州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陈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农业综合体要解决“三关”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中国大陆最靠近台湾的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8%,享有东南“绿海明珠”、“中国南方生态乐园”之美誉。三明还是全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全国闻名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下辖1市2区9县,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1/6,总人口268万。
三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1万年前,就有先民在三明境内繁衍生息。2000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的三明三元万寿岩,更是把古人类在福建境内的活动史追溯到18万年前。据专家考证,三明清流县九龙洞的“清流人”古化石与台湾“左镇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清流人”被誉为“闽人之源”为闽台同根同祖提供了实物资料。三国时代,三明地域就开始置县立署,至今已有1740多年,其中将乐县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7个古县之一。
三明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三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幼时在故居种下的樟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三明是出发地之一,当年有5万人参加了、游击队、赤卫队;、、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足迹。
“开明、清明、文明”是三明的城市精神。三明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找准了三明的发展方向――将自己的建设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结合起来,把三明建设成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
三明是一个满目苍翠的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这个星球上少有”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有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大而逼,远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有犹如“神仙洞府”的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的将乐玉华洞……除此之外,还有宁化的客家祖地、三元的栲林健身、梅列的瑞云休闲、沙县的天然卧佛、建宁的莲乡花海、清流的温泉度假等。碧水、丹山、溶洞、森林、田园、古文化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苍茫绿野,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卷。
目前,三明市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品牌,34个国家级旅游品牌,59个省认可的旅游品牌,数量和等级名列福建前茅。
海西纵深推进的前锋城市
三明正在成为海峡西岸国家认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福建沙县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机场距离三明市仅19公里。该项目总投资4.9亿元,拟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福州、厦门等城市航线,并承接港澳地区专、包机业务。随着机场建设的起步,三明将逐渐成为福建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海西加快发展的增长极、沿海辐射内地的前沿平台。
福建省提出“推进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的要求,省政协副主席、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表示:“三明要勇当前锋,既要发挥连接内陆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又要发挥连接沿海承接辐射的前锋作用,努力建设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明是福建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福建省最大的钢铁、化肥、造纸、化纤、人造板、农药等生产企业,在冶金及金属制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水泥建材产业等方面,资源丰富,基础牢固,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整体实力正在不断提升。三明市长刘道崎表示,依托正在改善的基础设施,抓住海西发展老区建设的机遇,发挥生态林业和福建重要工业基地的优势,加快打造冶金及压延、载重汽车零部件、林产工业、矿业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构成海西生态效益型产业基地。
作为福建省的农作物主产区,三明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省的1/3,水果、食菌、烟叶的产量居全省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区。目前,三明正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集群,争创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品牌。
目前,三明正以原材料开发为切入点,从药物中间体做起,向成品药、制剂和保健品、保健食品延伸,促进化学合成药和中成药做大做强,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植物药业基地。
三明还积极推进电网建设,加快电力发展,优化电源结构,壮大电力产业。建成闽西北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一批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构筑东北对接长三角,西南连接珠三角,西北与华中地区相连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电网枢纽。
2008年三明沙县机场建成,以及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泉(州)三(明)、永(安)武(平)、永(安)宁(化)、建(宁)泰(宁)、三(明)厦(门)等多条高速铁路公路开通以后,将形成立体的快速交通网络,由此彻底解决了海西向西纵深推进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围绕规划建设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闽中物流园区以及配套专业市场,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集散地。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城市
三明林地面积284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面积264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66亿株。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的1/3以上,活立木蓄积量是全国少数几个超过1亿立方米的地(市)之一,尤其是森林覆盖率遥遥领先,比全省高出13.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60.3个百分点。
三明是全国典型的集体林区。农民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0倍之多,全市现有林权的80%以上属于乡村集体和个人所有,林木林地资源是林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为了更好地造福于全市人民,三明立足于解决好发展林业的产权和利益机制问题,真正让经营者有其山,植树者受其益,务林者得其利,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从而确保三明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关系。
三明是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2005年6月14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在三明市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并开设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及中成药开发、森林食品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苗木花卉繁育、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科技开发等6个功能区,构筑两岸林业合作交流平台、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平台、林业改革创新平台,逐步把三明建成海峡两岸林业合作的新型区域、示范基地和重要窗口。
经过多年努力,三明林业产业产值和林产工业产值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三明的木竹及其它林产品产量约占福建省的1/3,逐步形成了造纸、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加工和家具生产及流通等5个产业体系,林产业加工基地已具雏形。农民户均从林业获得收益13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3左右。
到2007年,三明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举办时间在每年的11月6日-9日。在前两届展会上,三明共签订合同项目192个,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33亿元,其中已动工建设126个项目,年新增产值20亿元。第三届林博会上共有22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85.4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61项,总投资119.11亿元,利用区外资金149.28亿元。
富裕、祥和、美丽的宜居城市
三明是一座移民城市,三明人来自五湖四海。宣传部副部长洪华堂告诉记者,三明是先有工业,后有城市。三明市区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听得见”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福建省选择在这里进行重工业基地建设,相继建成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三明重机厂等企业80多家,掀开了三明历史的新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艰苦创业,筑起了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之前,这里的人口只有5700多人。195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拉开了建设三明工业城的序幕。
目前三明市区由梅列、三元两区组成,城市沿河而建。从城东到城西只有30分钟左右的车程,是个名副其实的玲珑都市。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是三明市最好的写照。城市四面环山,沙溪河傍城流淌,给这座绿城增添了更多的灵润。虽已至深秋,但气候宜人。夜晚,站在沙溪河畔,灯火叠映河面,粼粼烁烁,有渔民泛舟垂钓。市民们沿河休闲,一派祥和景象。
三明的清晨是在鸟啼声中苏醒的。沿着明亮整洁的街道来到滨河公园,只见晨练的人们或健步而行,或舞剑推拳;退休在家的老太太们,组成各自的兴趣方阵,笑逐颜开地在歌曲中舞蹈。她们许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此锻炼。
一位70多岁的雷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从河对岸过来,与老朋友们下下象棋、打打太极。这位40年前从浙江省来到三明水泥厂的老人对今天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当年刚到此地时,这里的房屋也没几座,过河唯有一座浮桥。而如今三明城市人口已达28万。各种风格的楼宇林立。河上也已架起7座大桥,生活十分方便。虽然政府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关停了水泥厂,但妥善安置了职工。目前,雷大爷靠退休金生活,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目前,三明市林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9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6元。根据三明地处山区、农村人口众多这一实际情况,三明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首要位置,并制定了五大工程,即富民工程、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安居工程、保障工程,承诺为农民办好饮水、用电、道路、电信、广播等十件实事。叶继革指出,三明的工作要体现“民”字为先。三明76%的人口在农村,突出为民,就是要深入基层,搞好服务,用大农业的观点、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办法,搞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人数,三明市居福建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