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3 16:07: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经济学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安全视角;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立法分析
一、引言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五大问题。尽管国内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在片面追求增长率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也未能避免上述五大问题的出现,情况甚至更为严重。
中国人大常委会审阅(第三次)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并将其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表明该法的通过将指日可待,这无疑是中国解决上述问题并追求经济循环持续发展途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同时这也只是起步,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基于安全和立法角度的严谨思考依旧十分必要。
二、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对传统经济理论安全性的挑战
(一)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封闭流程,必将导致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安全发展模式。
(二)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
1、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力求社会安全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它只重视经济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的社会利益、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安全问题基本不予考虑,这就在理论上助长了经济当事人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对全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循环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它要求经济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社会的安全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模式,谋求资源的安全耗用。资源配置模式的传统代表是“帕累托最优”,它寻求在给定资源配置条件下既能让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福利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在现实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自然生态资源在以循环利用为标准进行配置时,“帕累托最优”理论受到了致命限制,可以通过分析传统经济的物料流动模式(如图1)来解释这种局限的致命性。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和部门之间物质供应是一个线性开放系统,他们的食物链条呈线性非封闭状态。在这种模式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一的“下流式”的,没有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其结果必然是资源致命地不断减少和废物致命地不断增加。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策略,其物料流动模式(如图2)中引入了“分解者”(即对“废物”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的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资源再生公司等),这样一来废物会明显减少。对于系统内成员分解不了的废物,则由更大的循环系统的其他成员利用作为资源,并生产出系统内其他企业的原料,就可以维持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还可以实现物质循环的封闭,避免传统经济先天不足导致的发展失衡,从而为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3、循环经济挑战传统经济的“效用”和“效率”理论,寻求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学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实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途径,但往往忽略甚至极大地损害了生态效益,二者关键在于取得合理的平衡,可以借用图3来进行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如果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追求“效用最大化”,会使得F移向F″,生态效益降低;如果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将使得F移向F′,经济效益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单一目标的抉择均会引起对应目标的负效应,从而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循环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严重失衡。传统经济往往过分强调个体、短期或局部效益的最大化而导致整体,长期或全局的低效率。而这种整体和全局在长期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失去,最终也将导致个体的终结低效。与此相反,循环经济在局部或短期内不一定能确保最优,但却为长期或整体的高效留下了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是高效率的,其高效率带来高安全性。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看,还是从传统经济学面临的安全挑战效应来看,整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
三、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必要性
从国外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德国走的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工业实践到法制巩固推广的发展之路;日本是从整体到具体、从目标法制化到实践部门化的发展之路。二者都充分利用了法律在实现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考虑,中国循环经济正处于由倡导、理论探讨向实践全面推进的时期,参照国际经验,中国现阶段十分需要从国家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循环经济所面临的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问题。
(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主动的社会变革,对法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法制文明时代,生产行为己被纳入整个法律框架之中,原有法律体系对非循环型社会体系的承认,是进行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障碍。没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创新,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就会增加突破法律障碍的社会成本,从而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个别现象,而难以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成果需要用立法的形式巩固下来,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形式提升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执行力度,从强力措施的角度推行循环经济成功模式。只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不断巩固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提高全社会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性,从社会成本上减少对循环经济模式的阻力。
(二)循坏经济模式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有其自身法律体系的结构要求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日益呈现出社会性的产业理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其对社会的调整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因此更需要对这种结构体系之间进行明确的法律线条区分。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建设情况来看,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法律是作为整个社会得以遵从和坚持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等同于部门基本法,但又具有跨部门法的特征,表现为依据宪法性文本与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链条”,起到指导多个部门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循环经济立法有其自身价值与必要性
德、日两国不同的循环经济建设方式均表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原则提供指导性原则的作用,又为具体部门法律法规改革提供了指导,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基本法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系统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作用,有助于在法律的强力作用下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据保守估计,中国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2.1-7.7%,因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不必要损失。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环境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是以环境要素资本来支撑和推动的,这必然加大了经济增长的投入成本。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势在必行。
四、安全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及立法的经济学破解
国际国内的形势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目前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只处于萌芽阶段,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的规定零散而可操作性弱。因此,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吸纳经济学和安全发展理念,制定一个整体的框架和规划,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基本法规,完善各项配套立法。
(一)以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经济理念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循环型社会要求保证环境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防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要求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并具有普遍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和推进循环社会政策的实施时以此为目标。再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和相互监督。
(二)以安全的发展观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安全的发展观,其重大创新就在于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改变了过去单纯只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集体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外相统筹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因此,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必须以安全发展观的理论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以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以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应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循环社会为目的的、以区域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为保障的社会激励体系。
五、结论
总之,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变革,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基于安全考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更需要在遵循循环经济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完整配套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Oughton C. The regional paradox: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王炜.循环经济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3、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2-10.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黄英娜等.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
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应当是“一个以生态美学为指引,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的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将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学院环境设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室内外设计施工及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中提道:“创业型大学很像高科技工业中的企业,开发一种涵盖变革的文化。”由于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温饱问题,环境设计行业体现的是新的生存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大量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现状分析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置雷同
从现行专业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来看,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之初的一套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均复制于母校。建校之初的模仿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弊端,在市场的导向和学院及专业本身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专业的原有培养方式,提出了必须变革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借此契机寻求其他路径,改变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社会对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具备环境设计理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环境设计实践中发挥创作的灵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作灵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要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母校在环境设计专业“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立属于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现存问题
毕业设计是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专业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就是毕业的一种计划、规划、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毕业设计活动的过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创作过程,还是一个毕业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及展示的机会。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现存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从培养方式和选题特点来看,无法与其他普通高校相区分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沿用母体高校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创新,选题内容偏学术研究型,而不是应用实践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偏理论化而非应用,使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型特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也使学生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未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明显的区分,直接导致就业的困难。
2.题目宽泛,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均是由指导教师独立给出,大部分为模拟工程题目,未能完全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动手能力,其实践性较弱、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类型趋向单一。并且题目都较为宽泛,学生不易深入完成。
3.研究内容多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因为需要,由教师给出多个模拟工程题目,而大部分教师从事的项目实践不足以满足多个题目的制订,从而导致部分题目所涉及的技术创新性不足,同质化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很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过时技术的题目。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脱节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学生毕业前四至五个月开题,学生接受题目后自行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及撰写论文,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沟通不足。此期间,学生可能处于求职或考研阶段,所以存在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精力较少。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用少量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论文拼凑现象严重,抄袭内容较多。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用型”选题
环境设计专业涵盖面较广,而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其应用型特点应当在毕业生进行选题之初就和其他类型高校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有一席之地。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阶段时的选题,可以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的分类着手,从选题方向、选题范围、题目确立等方面出发,使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应用型实践特色和创新性。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更应考虑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综上,解决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转型第一要务便是选题。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选题可以看出作者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方向和理论掌握水平,选好了论题,就等于完成毕业设计的一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选题是直接向大家展示毕业设计方案的研究方向以及内容的精确阐述。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的确立是指导毕业生如何使一个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特色和个性。如何体现其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独特性,是先决性条件之一。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涵盖面广泛,毕业生在起初进行选题时,就会遇到较大困难。而针对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初,就应当以应用型和技术型为方针进行选题,这也是和其他院校培养类型进行区分的一个关键。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出发,其专业涉及内容包括建筑的内部环境(建筑内部功能的规划、室内景观、色彩、空间、材料等建筑基本元素的构成设计),外部环境(建筑之外与之直接联系的广场、绿地、水环境、交通组织等项目的组织与规划设计),小建筑设计(辅助主体建筑使用的小环境构筑物,如会所、活动中心、茶室等设计)的相关设计内容。毕业生的选题均以室内、室外或建筑设计为主,而无论哪一种类型,均应以实践、应用、技术为方针,教师进行指导,毕业生进行设计实施。以景观设计选题为例,景观设计的设计应用型内容选题可以分为宏观型和微观型两大类。从宏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中场所设计的红线范围和尺度大小,决定其所属性质。尺度较小的一般以场地布局为主,而尺度较大的地块一般就以生态理念考虑为先。从微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可供选择的题材较多。如小品设施、公共设施类,都是属于微观应用性角度来看环境设计的领域。
四、结语
循环经济是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主要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以更多地节约使用资源,并不断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通过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及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资本,因而,就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会失去其使用的价值呢?
一、自然资源与生产函数的长期化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中,生产是指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其中,投入一般也被称为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源,它们一般被划分为了四类:劳动(L)、土地(A)、资本(K)和企业家才能(P)。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则分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企业家才能则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企业的才能。土地则指除了包括土地本身外,还应该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湖海、矿藏等。这样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即生产函数用Q=f(L、A、K、P)表示。在短期内,也就是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这个短期中,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产函数要求,在一定的投入条件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当然,如果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投入增加会引起产出的增加。这并不是说传统经济学会主要强调多投入带来多产出,而是要强调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投入的最大化被利用。而这在当今强调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在分析投入时,更多的是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作生产函数的外生变量,是独立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这样的分析容易使我们将生产过程、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大自然割裂开来。而二者的割裂会使得生产者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效率,而对于生产行为产生的对资源的影响考虑不多。这主要在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更多地侧重于短期生产过程的分析。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在过去的实际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者都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之外的东西,而对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就更不会关注和分析了。因为,只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中已经获得的资源的最优使用问题上,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发生作用,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理性的。而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为了经济发展等问题,也自然地更为关注所有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对企业生产过程结束后,有可能产生的诸如资源减少和环境的破坏问题等,关注度也不会很高。这是因为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没有太大的贡献。
事实上,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不可能长期地脱离自然环境而进行下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相适应、相依存、相制约。如果人类进行的生产等经济活动只是一味地、简单地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那么,自然生态就会不再平衡,人类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化就难以实现。因此,人类只有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同时,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才会长期进行下去。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这显然不是单个企业所愿意考虑的。企业只有将长远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才会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环境进行反哺。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自然资源的价值理念要求对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做一个长期化的补充说明和肯定,而不是简单地将经济学原理予以否定。
二、环境成本与经济人假定的不变性
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假定前提之一就是将理论分析的人看作“理性”人,即将厂商和消费者看作是经济人。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每一个单个的经济行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本身就会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亚当·斯密,1776)。这样的分析结论,是以经济社会在对已经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一旦出现了社会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政府就应该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进入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单个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影响和引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此来提高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水平。
早期的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更多地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数量。这是因为,这时的供给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显得不足,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够消费的商品数量。此时重视对于生产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的学者探讨财富和商品如何增加,人们更为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发挥和使用的资源投入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丰富的商品需要出路,因此,消费者需求什么、为什么需求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在消费各种不同的商品时,只是根据不同的商品价格和自己所拥有的收入考虑消费不同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被使用,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开始成为人们消费的组成部分。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效用水平的问题。优美和谐的环境成为了影响消费者效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舒适和安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
从上面经济发展过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循环经济概念的被提出,是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必要的阶段而已,只是在生产过程被充分发展后才会被提出和被关注,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延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学者注意到人类生产等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时,不被大多数的国家和政府所接纳,而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们所关注和重视这样的一个事实。
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目标产出或用一定的资源生产出最大的产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生产同样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源总体上看是越来越少。单个企业在生产中只会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不会考虑社会成本或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因为如果不需要企业负担的成本,它是不会考虑的。因而环境的破坏更多地与政府行为有关、与政府政策有关。只有当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才会考虑生产中解决环境的问题。而政府一旦通过相应的政策将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仍然会将这一成本考虑在生产中。所以,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企业负担的成本会增加,这样企业会不断地寻找成本最小的方法。从整个社会看,仍然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只是企业现在的成本中既要考虑解决其生产过程原来要考虑的成本,还要考虑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
由此可见,环境成本只是增大了需要解决的成本内容和范围而已,而对于经济人的假定并没有否定。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居民在消费过程中都必须贯彻所谓“3R”原则。也就是减量化(Redue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
所谓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过程的开始投入期,企业必须考虑到控制生产资源的投放量。这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因为只有企业在进行资源投入前,就考虑到资源的使用量问题,才可能在生产过程的结束阶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样的安排应被看作是一种“事前”的方式。这种事先的方式,实际上要求企业为本企业的长期发展,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生产资源的使用。而这恰恰是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考虑的。不过,就现实看,如果企业这样做,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成本投入。因为,如果要减少企业的资源投入,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使用资源的效率,而这需要企业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又要用更高的技术水平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这显然不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短期内企业是不会将资源的效率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而只有当企业将长期发展作为策略时,才会将资源效率带来的成本降低考虑进去。由此可见,减量化的原则一定是企业有长远发展的时候才会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努力地提高产品的潜在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实际上商品的使用频率主要是由消费者来完成和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提供商品时,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改进。再利用原则体现在消费阶段,而非生产阶段,但要求生产过程中就存在。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产品的潜在使用效率的开发上,而这样的工作在短期内,仍有成本过高的问题,显然也是企业在短期内不予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是指把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和效用的商品,即以往被称为“废品”或“垃圾”的物品如何变成可以再利用的再生资源,并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原则。当这些所谓的“废品”或“垃圾”的物品作为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进入又一个生产过程时,这只不过是又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而已。在这个新的环节中,利用这样再生资源的企业同样是考虑了这一资源的成本后进行的决策,是个新的生产过程,是企业考虑一定的投入能带来最大的产出后做出的决定。在这个新的生产过程中,已有的生产函数仍然起非常大的作用,企业也仍然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问题。而消费者在消费使用这些用再生资源生产出的产品的时候,同样还是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来考虑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各界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探索和认识,或者说,所谓循环经济分析的深入,只能是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与范围的充实和补充,是在新的时期,伴随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的长期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循环再生产业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正外部性和弱市场竞争性,明晰其价值贡献边际、确立外部收益内部化是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十分必要。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从价值链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众多,但是从产业层面分析其价值形成及实现尚不多见。本文聚焦于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过程,试图构建其市场实现机制。
一、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
1、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来源
对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即基于3R1H四原则的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还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物治理和排污成本。这种效益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次,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输入端的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形成生产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再造等方法实现;二是过程控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服务化等新型管理方式来实现;三是输出端的废物再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节约和资源再利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四是末端治理的无害化产生环境管理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引进污染治理技术或开发污染治理新技术带来环境成本的节约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
在企业间关系层次上,通过产业链接或产业共生,形成价值链条甚至是价值网络,企业不但可以得到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来自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以及网络合作剩余。产业共生形成的企业之间合作互利,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内资源配置合理和高效利用,节约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的资源损耗。
2、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体现出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过投入、回流、恢复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表现出来:一是价值投入与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人们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开发并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产品试制、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支撑、生态补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与价值增殖。在资源循环再生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活劳动的消耗将活劳动物化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相关的产品生产中;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价值是随着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得以产出和实现的。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市场中企业自制和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做到及时适应。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更有效(威廉姆森,2002)。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而产生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比较稳定,而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对于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的企业来说,差异比较大,前者处于较高分摊水平且相对不确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循环再生企业比动脉产业企业具有更大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性企业相比,循环再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技术型专用资本(如循环再生、替代优化、清洁生产等专用性技术、专用性工艺、专用设备、专用设施以及相应的专用人力资本)和关系型专用资本(如专用性产业配套、产业关联、战略联盟等)。因此,在治理成本上,循环企业面临更多外部交易成本上。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增殖要求在产业组织形式和公共政策层面改善产业链发育和外部性租金耗散状况,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影响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
要使循环经济顺利推行必须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革新,确保循环经济生产的技术可能性;再利用和资源化物质的使用价格与其替代要素的价格之差必须足够小(邓永新、沈体雁,2007)。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同样要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态,影响循环再生企业的成本曲线。循环再生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性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提高循环再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导致循环再生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产生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专有技术则为循环再生企业独有,将导致该企业循环再生成本曲线以更大斜率表现出来,获得更大垄断利润,产生产业内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设备更新成本、运行成本也较高,使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2、影响循环再生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循环再生产品的主要形态。循环再生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生产的产品。它通常是以再生资源或非初始性资源为基础,通过循环型技术制造而成。循环再生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化产品,即把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再生技术改造,作为其他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或原材料;二是中间产品,通过再循环或再利用技术制造的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三是最终消费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制造的、为最终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产品。而循环再生资源价格的真实显示要求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初级资源市场,对初级资源价格要能真实地揭示出来;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需要把这种正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循环型产品市场,避免非循环型产品对循环型产品的逆淘汰。
(2)循环再生产品定价基础与价格发现。对循环再生产品进行定价是基于三个原则:一是环境产品有价。根据生态价值论,资源环境作为稀缺性物品,不仅具有非使用价值,还具有使用价值;二是污染者付费。根据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让污染者承担污染产生的外部成本;三是再生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
一、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看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手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在黑板上详细罗列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并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忙忙地记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不到实质性的历史知识,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感。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教学局面进行改观和完善。如今,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与人分享功能,将它引进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促进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也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广泛搜集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关键词:协同理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17-02
一、问题的提出
协同理论源起于上世纪70年代,指的是系统中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与之产生宏观上的结构和功能。它主要是通过针对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来强调集体创新,以协同的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此后,许多西方研究学者把“协同理论”和“创新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对企业经过重整内外部创新要素以创造新价值的“开放创新”的概念。“协同创新”的思想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从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思想多运用在技术创新、组织构建或产业发展方面,以形成共享机制为方式方法,以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特点,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交流与协作。笔者通过查阅多篇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的焦点多是集中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或技术、市场、文化、制度,而非协同创新的主动力――“人”上。而实际上“人”才是“协同创新”中最关键、最富有活力的主体,应该将协同创新的原动力放在对人的研究上。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技能、思维和人格共同构成并相互不断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能力。其中:(1)知识技能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性原料,人的创造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在继承前人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做出的创新成果。(2)思维是指创新个体在创新动机的驱使下,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问题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新的理论、方法的思维过程。(3)人格是在实践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个体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对创新活动的激情和欲望。它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并最终决定着创新活动的方向。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环境构建,其实是受到学生素质、教学管理、教育制度三方面的影响。从单个协同创新要素看,学生素质高低、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制度的创新这三方是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的。但如果综合来看,把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视为系统而言,则是受三者的共同影响。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要件;继而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上的革新,给大学生搭建锻炼协同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制度创新则是为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三者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但它们三者间又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三角关系。因此只有结合这三者的力量,把这三个协同要素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共同配合、协同发展,方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构建
1.强化协同创新意识培养。所谓协同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遇到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敢于积极突破窠臼,寻求外在协作与帮助、具备合作的意识。协同创新意识是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协同创新意识,方能在遇到难题时,突破窠臼,寻求外在协作与帮助,推动问题的解决,实现共赢局面。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只有通过不断更新学习才能提高学生汲取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应对新变化的能力。二是要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大学生一定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只有破除束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是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协同创新,要以“创新”为核心,以“协同”为手段。要达到“协同”,各方都需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群策群力方能取得协同的成功。
2.加强高校的文化建设,为高校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就是要尽快地将协同创新的意识植入学生的头脑中,早早地让学生们形成这样的一种概念。而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在高校内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譬如在部分教学课程上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二是积极营造协同创新的活动氛围,多多号召、组织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类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活动的层次和覆盖面,发挥这些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受益;三是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对协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以科创精神激励和鼓舞学生,将科创意识植入学生的内心,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自觉需求。
3.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养。众所周知,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而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这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教”直接决定着学生如何“学”以及影响“学”的效果。因此,高校要积极引导有潜力的教师往协同创新型教师方向发展。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教师,可通过出国学习、计算课时、提高酬薪等手段,对教师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意识的灌输和能力的锻炼。要达到这一培养目的就要进一步改革高校的体制机制,在更多的切实涉及教师利益的方面,给予协同创新类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鼓励。二是要鼓励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协同创新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行为,发掘更多学生的协同创新潜能。
4.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许多企业、公司等单位实习都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锻炼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但高校对于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相比来说还是显得相对较少。因此要对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第一步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强化教学实践。如高校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在教学计划里添加科技创新类的实践课程,可以设选修和必修两种开课方式,采用设置一定的自主学习学分的方式对学生的科创能力进行培养;此外高校也应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实践需求,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推动学生科创能力不断提升,逐渐由认知课程,进入到实践训练课程,在进入课题研究和项目科研探索的课程时,分阶段逐层次地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是鼓励采用建立如科创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实验室等方法,支持高校建设长期的活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锻炼场所,让课堂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推动现在的学生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最后,要鼓励学生敢于跨越专业和学科的界限组织团队,开展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样使不同年级、学科的学生为了同一个课题或者项目走到一起,积极合作,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阔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对协同创新能力的锻炼,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
四、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途径,需要各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包括学校、社会还有大学生。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学生主体、学校教育和社会这三大环境的影响,这三个大环境各自有自身组成的要素,要素间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各自的教育功能,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共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就要通过协同学生本身及社会共同进行。大学生科创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相信随着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生本身、高校环境和社会制度三者的共同配合下,一定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15.
[2]吉尔福特,唐晓杰等译校.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3]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威廉・威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流域管理必须以经济手段为核心,并紧密结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以更有效率地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目标.流域污染问题尤其是跨界流域污染问题始终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且不断引入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资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纳入其中.与空间有关的、区域性的、跨学科的环境问题被认为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与流域相关的新兴学科,如流域管理学、流域生态学、流域经济学等也都仅处于初创阶段,都未将流域环境和经济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调控措施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已进入流域综合治理阶段,迫切需要提出一套系统的流环境经济研究,hohong@cmesoigcn域官理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综合经济手段和政朿.
笔者针对环境经济学在流域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理论需求,分析了流域环境经济学成立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初步构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1流域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流域是以水为核心,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为了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证流域水资源、7水环境和水生态可持续,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共识.传统环境经济学强调运用税收、投融资、补贴、补偿、价格、产权、奖惩等经济手段,故难以有效解决流域这一特殊的因地域分异性、污染的单向外部性以及上下游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等特征引发的环境经济问题.
11解决流域跨界单向外部性方面的障碍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流域的核心要素一水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不具有明晰的产权或者很难清晰界定其产权,同时对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流域内的每一个涉水主体都受到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驱动,期望尽可能地从公共资源中获更多利益,肆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或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而流域常常跨越多个行政区,涉及到具有不同诉求的多元利益主体,因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上游污染呈现出跨界和单向外部性,这种外部性的输出将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留在该辖区,而将污染造成的损害成本输出到其他辖区,由全流域来承担,损害全流域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上游保护水资源的行为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由此产生的收益由全社会分享,但会使行为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甚至小于私人成本,而消费的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的动机和行为难以避免,使得市场倾向于提供正外部性的行为供给不足,而不论是过度使用还是供给不足,都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跨界单向外部性导致流域上下游各主体的成本收益函数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经济手段在解决单向外部性时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实际政策设计以及操作实施也更加复杂,使得传统经济手段是低效率的,实践上也鲜有成功案例.
1. 2解决流域地域分异性方面的障碍
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自组织和自维持功能,呈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其次,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决定了流域特定的资源环境条件.流域的水量、面积、河网密度和河流形状等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主体功能、7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上下游间存在/功能不对称”现象,在环境影响和生态服务方面,下游被上游所支配,而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游被下游所支配,处于依附地位.
流域系统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决定了流域综合管理目标的多元性,一方面要求重视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目标,通过对系统的耗散结构、协同、调控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使流域自维持和自调控作用的发挥在客观上受到系统阈值的约束,避免超出系统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人为干预[17];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由于流域在地理要素、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所导致的不同目标诉求,根据流域主体功能、水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功能等合理确定综合管理目标.因此,流域这种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所导致的多元性流域综合管理目标,使得环境经济手段之间可能会相互抵触、牵制,从而降低经济调节的总体效率,这一问题给传统环境经济学带来了极大挑战.
1.3解决流域各干系人利益冲突方面的障碍
流域环境管理中涉及到多方干系人,而且干系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目前,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中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加大了各级政府间的成本,而且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间因经济竞争引发的地方公共政策选择扭曲,也可能使各级政府作为人在行为选择时往往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然而,跨界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以及行政边界下的分散决策,使得流域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变得复杂化.流域环境管理面临利益的分化和协调,不仅要解决一般环境问题中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博弈,而且要解决规制主体间的博弈.
然而,传统环境经济手段在治理流域污染时,多把治理重点放在微观排污者,而对宏观层面流域上下游各政府间及其与中央政府间理性选择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污染治理信息供给偏差、激励不足和监督缺乏等问题重视不足.同时,传统环境经济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流域部性内部化还是产权界定,都需要相应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能在分散化信息下良好运作,但流域内相关者间利益冲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方保护主义,却限制了传统环境经济手段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制定超越部门利益的经济手段,以突破限制环境经济手段正常发挥作用的障碍。
综上所述,传统环境经济学对于解决流域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流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跨界外部性、整体性及地域分异性等特征,在当前流域管理体制下,传统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控制手段在解决流域这类与空间有关的、区域性的、跨学科的环境问题时遇到了障碍[5],难以考虑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更无法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无法满足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环境经济手段,促进传统环境经济手段之间以及与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的配合,通过借鉴空间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突破环境经济手段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限制.因此,拓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开展流域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就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成立是对传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补充和拓展,对于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改善流域综合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效果,协调区域内不同行政区间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概念与内涵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二者相互交叉的产物,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21].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发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迅速拓展.流域环境经济学就是随着流域环境资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的不断演化而产生的新领域之一.流域环境经济学以流域这一特定地理单元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16]和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优化流域环境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流域环境经济学本质上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其既借鉴传统环境:理论和方法,又根据流域特征和流域环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如何突破环境经济手段在流域管理中的障碍,提高流域综合经济管理手段的管理弹性和效率,实现流域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流域环境经济学结构框架见图1
2.2理论基础
流域环境经济学作为应用性的环境经济学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被视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但流域环境经济学重点是在对各种环境经济手段在流域层面上的针对性、适应性和优劣势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上,构建一套目标一致、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流域综合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同时,根据流域的基本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要从理论上研究如何保证流域综合环境经济手段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和运行效率.根据上述分析,空间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相应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
2.2.1空间经济学
流域既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产业集中、城市发达和人居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由于流域经济具有极点增长、轴线延伸的“点-轴”空间特征,使得沿流域发展的城镇在利用流域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地向河流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产生污染,而且随水流方向由上游向下游转移扩散.污染物转移和扩散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和人工调控,一方面形成了以沿江城镇增长极为污染源、以干支流为轴线的“源-轴”环境空间分布格局,并且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点-轴”空间分布特征相叠力口,加剧了流域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流域地理要素分:学的异和功能分异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着流域环境经济的空间特征.因此,利用空间经济理论对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建立空间异质下的空间均衡的系统分析框架,优化生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经济活动开发空间的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
2.2.2信息经济学
在我国当前属地化流域管理体制下,资源的有限性和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阻碍着部门之间的协调.地方政府作为理性利益个体,治污政策力度和激励强度要服从于地方收益最大化的理性目标.这使得污染的地方保护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并使流域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失效,强烈地约束和影响流域污染治理效果.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流域管理主体信息获取的效率和效果,是防止流域综合环境管理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有效发挥流域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作用的前提.因此,信息经济学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2.3行为经济学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选择行为包括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传统的经济学假设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完全理性和自利的,是以预期效用最大化做出行为选择,其选择行为是理性行为.但是,现代经济学中逐渐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等在“有限理性”的行为框架下对“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现实中的行为选择除了受到利益驱动,还常常受到人的认知偏好、情感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影响而很难达到完全理性,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公地悲剧”的发生是个体理性行为的结果.个体与全流域环境管理的目标具有不一致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各方在行为达到最优时,常常导致流域管理组织的行为偏离最优点,即个体理性行为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25].解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得各方由目前的完全非合作状态逐渐转向合作,使得他们即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全流域环境保护的目标.目前,行为经济学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必将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撑.
3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3. 1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系统的整体框架内,使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优化、相互博弈达到一个可接受的“纳什均衡”,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流域经济发展模式.流域环境和经济关系研究包括: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复合系统与外部环境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与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模式对流域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异与生产力宏观布局的协调.
3.2以水资源为核心的流域自然资本的优化配置研究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自然资本的概念体现了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其未来存量及相应的不确定性是自然资源利用中的重要因素,必须在一个跨期背景下进行研究.水资源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因此,流域自然资本的优化配置研究重点除了研究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同时还应包括流域自然资本的评估、投资、管理,自然资本损失的经济评估,以及以自然资本实物量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和方法、流域生态承载力等.
3.3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调节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流域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对称和分散决策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灵活有效的机制设计(即法则、政策条令和资源配置等规则),约束流域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行为;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改善和提升各利益相关方保护流域环境的意愿,实现激励相容,促使各利益相关方的个体利益和流域环境管理整体利益目标一致,是流域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标[2M7].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流域环境管理的利益博弈分析、流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设计的方法和模式等,其中涉及到流域环境管理组织的定位、构成、主要职能,流域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合作协商机制、监督机制、资金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的设计和最优化选择等.
3.4流域环境管理手段研究
直接或间接改变利益相关方的成本收益,刺激其保护流域环境成为一种自愿行为[28].遵循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理念[22],进行流域环境管理手段的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基于法律、行政手段的各种命令控制型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实施条件,如排污总量分配要考虑流域的地域分异性,并与各地资源环境容量的特征相结合;@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庇古理论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斯定理的经济激励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实施条件,如排污收费、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政策等;(四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之间以及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一控制型政策的优化选择和组合问题,如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的联合审批,水权与排污权的联合市场体系与联合交易[29_.
4结语
[关键词] 体验学习;泛在学习;泛在环境中存在和实在;经验学习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 G40-0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12―07
一、绪论
体验学习一直以来是在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从体验学习的理解和运行角度来看,作为课外活动的体验学习和参观与正规课程关联性大的体验教育场所,是一直以来主要的体验学习的类型。这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体验学习的理解是,把体验学习视为摆脱学校这一空间制约的学习实践。但是,体验学习并不是只在学校这一空间外所能够经历的。就像Van mann(1993)所指出的那样,体验是体验者在体验经验的过程中通过反思和省察觉悟人格的一项活动。这就表明体验在学校教育中也可以通过多样的方法来实现。即在教育环境中作为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的过程,有必要重新反思体验的价值。
最近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带来了教育环境的巨大的变化。联系校外和校内的教育体验的场所也在不断地扩大,体验的形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把泛在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善教育特性和教育方法的研究,体验学习模型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学习模型作为未来教育模型的计算机技术,受到人们的关心。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情境认识技术来整合的泛在技术的发展,以前只能在固定的空间和位置才能上网的现实,转变为使用到处存在的小型的或看不见的计算机来上网的局面。因此教育经验或体验环境从距离、时间、空间的角度增强了灵活性。这种环境叫做“现实世界以智能来增强的环境”,这种环境的特点是降低计算机的机器依存度,能够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亲和的环境。总之,这种泛在环境可以给体验学习提供最优化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定制型体验学习环境。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也很有限地探索了“到底什么是体验学习”,“应怎么理解体验学习”。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比起泛在环境中的体验,在体验环境、体验对象、体验内容、体验主体等方面的内在属性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有关对泛在体验的意义和学习的联系性的研究,可以给泛在体验学习提供基础研究资料。而且体验和经验怎么跟学习联系起来的认识论层次的研究,可以成为设定体验学习的目的和价值,决定运行方向重要根据。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体验学习的意义和可能性。
作为未来重要的教育环境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应怎样理解体验学习,其教育可能性是什么,为实现泛在环境中的体验学习需要必备的条件是什么等等,这些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研究目的,首先,从存在论的角度分析了泛在环境的属性;然后,考察了体验和体验学习的含义以及泛在体验学习的含义;再次,跟经验学习的构成要素相联系,分析了泛在体验学习的可能性。最后,探讨了能够实现泛在体验学习的条件。
二、泛在学习环境的存在论理解
1.学习环境的泛在化
泛在环境及对它的哲学含义的理解是区分泛在环境与虚拟环境的主要依据。“Ubiquitous”作为拉丁语是具有“到处遍布”、“随时随地都存在”的含义。就像我们人类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的空气等自然资源一样,它是超越时空的存在。从这种角度来看,泛在的哲学属性可以概括为遍布性、内在性、移动性、连接性、情景性等。实现其泛在之哲学的恰当技术是泛在技术。泛在技术是指多样的计算机渗透到人、事物、环境,并通过网络相互连接起来,构筑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因此,泛在哲学体现的环境是不受时间、空间、机器的拘束,谁都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网络、受到服务的环境。能够体验这种经验的环境,就是泛在化的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并不是指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或电子空间,而是指这两个空间相融合的精神和肉体相结合的新的环境。因此,泛在化的空间比起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知识形态的理解不一样。虚拟空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人和计算机之间的界面交互方式,而在泛在环境中,不仅是人和计算机更重要的是人和事物之间的界面交互方式。从对知识理解的角度来看,泛在环境中除了以前的形式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外,还需要对新形态知识的理解。隐性知识指的是用语言和文章难以表达的主观的、个人的知识,即意味着感性或者熟练的技能及秘诀等。形式知识指的是可以用语言和文章来表达的客观的、理性的知识,它以文书和菜单的形式表露在外可以共享,从可以通过媒体来体现的角度,又可以把它称之为“数字化知识”。相反,形态知识指的是设计、牌子等难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属于感性领域的知识或形象化的知识,又可以把它称之为事物,在电子空间中孕育的知识。隐性知识和形式知识的主体是人,而形态知识的主体是事物。即在泛在空间中被嵌入到事物的看不见的芯片和感应器、网络等的功能事物,也可以视为具有信息的有生命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事物和人作为知识的主体是共存的。
根据主体和空间的知识的形态的分析(参见表1),人在物质空间中建构的知识是隐性知识,事物在物质空间中孕育的知识是事物知识,而人在电子空间中建构的知识是形式知识,事物在物质空间中所孕育的知识是事物知识。如难以用文字或符号来一目了然地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用动画像来传达会更加生动,这种知识叫做形态知识。因此,形态知识又可以理解为内在于事物的知识,即事物知识在电子空间中表露的知识。随着泛在化的加剧,事物知识和形态知识的比重将会急剧增加。在这种情景下,泛在技术的教育应用归根结底要回答的是,到底在教育领域人和事物之间在知识的共享方面,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共享到什么程度。
泛在环境和虚拟空间的属性的差异在于,虚拟空间的特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可以进行多样的相互作用的脱时间性,具有多媒体属性的信息交换和编辑的容易性,比起现实世界不受约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匿名性和非对面性的属性。这就使学习者可以构建与现实空间不一样的另外的经验世界。在这样的属性空间中,人以多样的方式表现自己,并以跟现实中的自身不一样的虚拟化身的形象来形成虚拟的人际关系,并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人们容易构成虚拟共同体来生活下去。虚拟空间从超越时空的角度跟泛在空间具有共同点,但是其活动和交流在电子空间进行跟泛在空间有差异。泛在空间把人和事物都视作是知识主体这一点上也跟虚拟空间具有分明的差异。因此,在空间中的人的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范围和类型,对于知识的类型的理解和经验,对于人格的整体性和主体性的理解等方面,虚拟空间和泛在空间存在着差异。
总之,泛在化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把焦点放在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并以认识信息化和知识化不能解决世界的所有问题为界限。而且假如说被视为电子空间的主要目的的信息化是可以消除实际的、物理距离的话,泛在化是复活这种物理距离的智能范式的回归。这种现实世界的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是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方向以及具体的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变化。
2.泛在学习的特性
泛在学习用英文表述是“Ubiquitous Learning”,其含义是以泛在环境为基础,不受时间、空间、环境要素的拘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教育形态。泛在学习(U-Learning)和电子学习(E-Learning)在如下方面相区别:第一,电子学习是有线网络为基础,泛在学习是无线网络和增强现实及网络现实化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环境。第二,电子学习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为基础,而泛在学习是无线携带式设备之间的联网为基础,通过嵌入到终端设备和事物的各种感应器、芯片、Tag来认识学习者的情景信息和事物的信息。
泛在学习从当前教育情景来看,在教育场所、教育方法、传达系统、学习共同体等方面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从教育场所变化的角度来看,泛在学习可以摆脱高度依存特定机器的状况,即不受固定教师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电子学习是通过因特网在虚拟空间进行学习,泛在学习是由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联系,在公园、游乐园、博物馆等学习者存在的空间,都可以视作是学习的环境。
第二,从教育――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看,泛在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然的学习方法的机会加大,并可以享受只属于我的定制型学习机会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从知识传达的角度来看,泛在学习是可以使用多样的终端设备和多样的网络来进行现场感强的学习,并可以进行实时协同学习,通过利用感应技术可以进行共同研究活动。
最后,泛在学习是以多样的技术为基础,加速多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并可以联系基于泛在技术的网络专业化教育内容,丰富学习经验。
前面所考察的这些泛在学习的特性,是在高度发达的泛在技术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的。泛在学习根据被其应用的技术水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发展水平,即泛在技术和其应用水准的相异,以及泛在基本哲学的遍布性、内在性、联系性、移动性、情景认识等特点的实现程度的不同,决定泛在学习的水准和学习环境的特性。
泛在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以泛在哲学的移动性为中心,它与以移动机器为中心所应用的移动学习相似。以移动性为中心的泛在学习的特性是使用多样的泛在机器和无线网络,实时地共享所收集的资料,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地相互作用。教师可以制作学习者进行泛在学习所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者自由地利用所需要的资料,这些过程可以记录在学习管理工具程序中。
泛在学习的第二阶段是指情景认识技术和应用发达的无线网络,同时强调泛在哲学的移动性与内在性的学习特性。在第二阶段的泛在学习中,虚拟现实、更加发达的模拟技术使更生动的学习体验成为可能。因此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融合成为必需。在这一阶段学习中,除了教师以外还登场智能型学习工具,并在像博物馆这样的特定场所泛在技术、内藏在事物的芯片、情景认识技术等设备通过无线网络相互联系起来,可以实时地提供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资料。
泛在学习的第三阶段是指具有真正的泛在哲学的特性,及具有普遍属性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发生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学习者自行建构自己所需的学习目标,并自行去寻找相应学习资源。这一阶段基于位置的学习和即时学习成为了可能,而且由于Tracking技术的应用,适合学习者要求和能力的个别化的学习资源的提供和定制型个性化学习成为了现实。同时可以实现认知、情谊、身体领域的整合学习,可以实现通过五感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
总之,三阶段的泛在学习在学习形态方面可以更加活泼地使用模拟游戏型的教育程序,并通过多方面相互作用的教学,使真正意义的遍布性教育及行政系统成为了现实。
至此,我们分析了泛在学习环境的一般特性和根据泛在技术适用水准的阶段性教育变化的属性和状况。根据每一阶段泛在学习的特点,泛在基本哲学要素在进化和变化,由此可以预测教育形态的变化。但是从教育本质的角度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是,通过泛在媒体相互沟通的体验的教育意义到底是什么?技术属性的发展给予我们的教育的变化对教育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一直被人们探讨。但是我们有必要从更本质的教育的角度,从媒体的解释学的角度,去考察通过这些发达技术的应用,我们要给学习者传达的教育讯息是什么。
3.通过泛在媒体的教育意义的传达
最近,人们不仅仅是把媒体当作是单纯地传达功能的工具,而是把媒体当作是能够收容文化内容的积极的、能动的载体,即力图从解释学的角度关注媒体的功能。媒体的作用是能够构成有意义的文化建构,从解释学的角度所理解的媒体,既是媒介的工具,又是基于媒体的创造的现实构成的形成工具,而且媒体又是对以人的生活理解为基础的反思性文化的基础。
由于电子媒体、因特网媒体、移动通讯媒体等信息通讯技术的生活化,这种媒体对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及相互沟通所造成的影响的机制逐渐受关注。Myerson(2001)把通过移动通讯技术媒体来相互沟通的意义传达过程规定为“移动通讯化(mobilization)”。他还认为文化过程是指容纳移动通讯媒体并使之觉得这些必要,通过移动通讯的对话使之增值的过程。移动通讯媒体的沟通是指通过机器和声音、文字来相互沟通,在没有判断或思索自由的前提下行动,沟通的内容只是单纯的讯息而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通过信息通讯媒体的沟通所学到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学习是确切的信息提供的过程,有效的学习是跟信息量密切相关的。
“传达”是决定媒体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的现象。就像前面所叙述的那样,媒体既有从解释学角度的文化意义构成的功能,又具有意义传达的重要功能。但是传达是通过交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通过因特网和电子媒体的意义传达过程,传达者或者作者的特权会弱化,收信者或者读者进行着个别的解释。传达媒体的双向性和非线性、虚拟性、无限复制性等属性可以模糊地区分传达者和收容者的角色。为了体现相互认知的真正意义传达和人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的社会纽带关系,需要通过媒体交往之外的面对面的对话和直接传达,非语言的身体动作、眼神、表情、声音等包括在内的相互沟通系统。
4.泛在学习空间中的存在性和实在性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出现而登场的虚拟现实和虚拟空间,我们需要回答“存在是什么?”“实在是什么?”“我是谁?”等问题,并明确与实在的新的关系做出努力。因特网和数字化媒体所制造的电子空间和虚拟空间以及虚拟现实等概念,需要我们对存在和实在做出转换性的思考。对于虚拟空间和电子空间中的实在性和存在论的理解,可以提供面向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的泛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实在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从信息解释学的角度对虚拟空间进行理解,主要是媒体跟通过技术生产的虚拟现实所结成的关系。从主体、意义、现实之间关系的角度,把人的主体性放在中心时候,虚拟这一属性才有意义。这是与Kim Sunhee(2004)所强调的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具有同一的脉络。信息解释学既承认技术媒体的固有性,同时又强调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信息解释学,虚拟现实并不只是单纯假象,而是独立实在现实之外的的另外一个现实。因此,虚拟世界也可以认识为存在论的又一类型。在容纳这样的多元的现实的同时,主体者的地位在互动的网络世界中或与他人共享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其存在才有意义。
前面所考察的虚拟空间或者虚拟世界中的存在论和实在论的探讨表明,通过实际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意义的理解结构来说明虚拟的存在性和实在性具有局限性,这就需要存在论的思维转换。存在论的转换把虚拟的实在理解为存在的一种类型,把它作为虚拟存在的道德主体并强调人格个体的重要性。泛在空间人和事物之间的界面方式成为相互沟通的主要媒介,为了丰富这种界面方式,在增强现实中挖掘嵌入在事物中的信息,并混合这些构成新的界面方式形成的新环境。新的空间事物并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含有信息的活的事物,即纯粹的虚拟存在论和把假象理解为实在的存在样式是有局限性的。
由于物理空间的智能化,存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沟通,终究被理解为交感和感性丰富的主体人格的个体存在世界。从界面存在论的观点来看,泛在空间是智能化的现实,而在智能化的现实中,作为道德主体的身心整合的人格的存在成为了必然。
三、泛在学习环境中体验学习的性格和可能性
1.体验的意义和体验学习的教育意义
(1)体验的意义。体验是亲身经历的,形成特定的人格直接经验的心理过程,是理性、语言、习惯不被掺杂的过程。这是对于体验的一般的定义。据此定义,体验是身体的经验,对于经验认识的主观性起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表明,认识的主观性和心理过程是体验的要素。Chang Woonsun(2006)认为,体验并不是通过意识的反思而获得的内容,是其中所生活的行为本身。这表明体验并不是单纯的客观思维或观察的结果,是体验主体通过意识和反思与主观体验有关联的事物和环境形成相互融合的状态。Van Manen(1990)认为体验作为经验的特殊类型,是我们经历和认识的经验本身,而且体验是在生活的流逝中呼吸意义的,通过反省及省察的解释,我们为体验式生活现象赋予意义。因此,体验是被强调寻找体验式意义的主观性认识,而且认识主体的体验结果是时间性(体验式时间)、空间性(体验空间)、身体性(体验身体)、社会性(于他者的关系)等条件的集中表露。体验的意义是把自身的世界理解为真实的、有意义的经验。因此,体验的教育意义并不是“所给予的”经验的提供,而是学习者寻找体验的意义,并把这些通过体验时间、体验空间、体验身体、与他者的关系等条件以有意义的方式来表现。
比起体验,经验并不是一般的、笼统的概念。Van Manen(1993)认为经验是体验或者关于体验的理解和意识的积累,因此体验是经验的一个特殊的类型。即经验是体验的积累,是通过体验的知识积累。如上所述,体验和经验都作为意义构成的媒介,是以人格主体的主观性和反思作为前提的人的生活的解释方式。从这一观点来看,体验的教育意义和经验的教育意义应从同一的脉络上加以考察。经验和体验的教育意义是通过有意义的经验和体验获得智的人格,而智的人格是指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探究,就是在学习者主体内部中发生的智的体验。
(2)体验学习的教育意义。对于体验学习的理解存在两种问题。第一,把体验学习视为非系统的即兴的教育活动。即把体验学习当做是脱离教师/学生这一空间制约的学习的实践。如下课后课外的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观博物馆、展示会、博览会等;第二,从人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的角度认识体验学习的倾向较多。这时体验学习是学习者源自兴趣参与的自发的、积极的活动。这时体验的领域是自然和生态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育活动以及历史的体验、职业、生活体验等。这种认识会导致由于对体验和经验的有限的认识所引发的教育经验局限性,产生和课程教育知识、体验及经验学习的脱离。
从上述观点来看,体验学习终究是与学校课堂所分离的、教育活动中多样化的一种教育。体验学习的成败取决于通过课程来学会的概念和原理与学习者的现行经验产生多少有机的联系。而且通过这种生动的体验形式,能否有效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实际世界的问题。即假如把体验学习比喻成知识的成长过程的话,体验学习是活化学习者主体的认知结构,并形成认知的再结构化的学习方法。
2.泛在环境中体验学习的意义
对于体验的这些现象学的探究也适用于泛在环境中的体验。但是在体验空间、体验时间、体验内容、与他者的关系要素中存在着差异。
第一,从体验空间的角度来看,在泛在环境中不仅可以体验现实世界的物理经验,同时还可以体验虚拟世界的假象经验,而且通过智能化的事物的相互作用的体验可以经体验产生多面重叠。如前叙述,在泛在环境中事物和人都是知识的主体,并且这些主体各自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构成知识,这种知识的类型有隐性知识、形态知识、形式知识、事物知识等多样。在多维的泛在环境中可以体验这些多面知识的构成,人机界面的方式也变化为混合现实或三维多重样式,随之体验主体的空间存在属性也将发生变化。
第二,从体验时间的角度来看,在泛在环境中可以经历超越时间界限的体验。在这里,体验这一概念本身已经包含了时间流向的含义。即体验从它经历的瞬间已经与主体的反思与思维相融合,积累在主体者的知识结构中。在泛在环境中,这些体验本身就超越时间性,智能化事物和发达的互联网以及半永久性的储存的经验资源、信息资源,将会增大接近性、即时性和体现性,从而超越体验的实践限制。
第三,体验的内容和对象方面存在着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的内容和对象是被局限于体验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场所,并依存于通过反思和意义构成的体验者。在泛在环境中,会产生现超越内容和对象的体验和经验,由于泛在计算技术体验的对象和内容到处存在,泛在环境的智能化的功能,存在于泛在环境中的对象和对象所经历的体验更加丰富,对象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将会极大化。
第四,从与他者的关系性角度来看,泛在环境中体验的主体与多维的他者形成复杂关系。现实世界由于时空的制约,由于媒体属性的有限而引起的体验存在着局限性,而在泛在环境中可以克服上述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可以与体验他者形成多维复杂的关系。
在追求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融合的泛在环境中,需要对经验和体验的对象、内容、关系、情景的理解进行转换。但是体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验者的主体的再解释过程,体现为知识成长的结果。因此,泛在学习环境的体验中,体验者的主体参与和探究体验的自我主导性成为体验的主要前提。
3.泛在学习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可能性
泛在环境中体验学习的教育可能性是通过泛在技术(移动技术、无线网络、感性及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Barshinger & Ray, 1998; Clark, et al.,2002; Chrisropher & Mazur, 2000; Yeung, 2004; Sumption, 2003)来预测。体验学习的可能性大体上根据增强现实体验、模拟体验、虚拟访学、虚拟现实、感性体验、实感型体验、数字化体验来达成,尤其是为儿童学习的玩和娱乐教育体验等呈多样的形态。学生和教师利用移动设备(PDA、TPC、Wibro)和识别技术(RFID、USN等),在虚拟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乐园等,在课外时间可以进行个别学习、协同学习和其他学习活动。
在国外,MIT Media Lab研究新技术对于学校、博物馆、地域社会等教育系统的影响与这些环境中人和事物的认知过程。这些研究说明泛在技术将会对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教育造成重大的影响。
但是,为了让体验学习内化为有教育意义的经验,必须反映要考虑的经验学习的要素。因此在本文中提出构成经验学习的要素,探讨了未来体验学习的可能性。Beard和Wilson构成经验学习的要素中,包含作为外在环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和作为内在环境的学习情绪、刺激智能、学习的变化等要素。还有通过感觉的相互沟通,是连接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界面方式。以下从经验学习要素的关系中,探讨未来泛在学习环境中所期待的体验学习的特性。
第一,学习环境是经验学习的第一构成要素。未来的学习环境是将其外延扩展到脱离传统的学校和教室的更加广阔的地域,即一种社会环境和多样的生态学的环境。从心理的智性的角度,它是从物理环境扩展到虚拟环境或者内在于物理环境的虚拟环境。因此将会关注学习场所和学习空间的再设计以及如何将地域社会学习空间变为学校学习空间,学校学习空间变为地域社会学习场所的行动也将成为教育界主要关心的领域。从这一角度来看,基于泛在技术的体验学习,将不需要场所的移动,学习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直接体验的虚拟博物馆、展示馆等体验学习场所。
第二,在经验学习中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体的、认知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设计和传达学习活动的时候,为了让学习者积极的参与,为了体现为有意义的学习结果,应整合学习和实在的角色,并通过多样的活动来提供学习选择的机会。有必要适当变化学习环境和空间,赋予学习丰富多彩的幻想、娱乐、电视剧、角色扮演、讲故事、漫画或动漫、相片、数字化资料等。其中游戏或者娱乐教育产品,能使学习者通过娱乐来达到“寓学于乐”的快乐体验学习的目的。
第三,感觉是经验学习中学习者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沟通方式。即通过五感来体验,又通过经验来积蓄。因此,为了增进个人和集团组织的学习和执行能力,又为了保持长期的学习效果,有必要考虑给学习经验赋予多样的感觉来促进相互沟通的方式。在泛在学习环境中,通过应用增强虚拟现实技术、提示技术、监视/识别技术可以进行增进感觉的体验学习。
第四,经验学习中情绪被认为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智能在与他人的关系和问题解决情景中可以控制最佳感情,并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一系列研究表明,经验教育中情绪和感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泛在学习环境中,由于感性技术的发达,通过经验学习可以最大化实现感。
第五,智能是经验学习的构成要素中又一重要的因素。智能应从问题解决和认知能力以及多元智能的观点来加以理解。尤其是从多元智能角度的理解既可以成为提供多样的经验方式的依据,又可以避免把学习者的智能单一化。由此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基于感性的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提示技术、识别技术、跟踪学习者行为等技术的发展,将构成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学习环境的基础。
四、实现泛在体验学习的条件
如前所述,未来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将会产生与目前不一样的多样体验学习。为了使未来的泛在体验学习成为现实,网络技术的构筑、教育课程整合、应用模型的多样化、现行学校的运行和支持体制相关学校规范的泛结构化、有关体验学习的教育评价系统、学校和地域社会学习环境联系体制改革、教育成员的角色定位等多个方面的复杂要素需要研究。从体验空间的学习空间的生态学视角,着眼教育和非形式教育的融合,体验学习的方法论的适用,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对体验学习的认识变化与体验和学习的联系
泛在学习在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情景中,都在扩大学习的机会。由于泛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体验学习的现实化和简易化,出现了各种形态的体验学习(数字化体验、增强现实体验、感性体验、虚拟体验)。因此,在泛在时代应克服以前对体验学习的错误观点,应把体验学习视为通过学习者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的积极的参与来建构有意义的知识过程。
需要在泛在环境中实现体验学习和学习的连贯性。为了提高体验和学习的联系性,应先关注学习者体验,然后引出在体验中的知识内涵,并通过系统的抽象化过程形成学校学习的新内容,要不断地去研究课程的新内容和经验世界的有机连贯的方式。
2.认识体验主体和知识主体的差异
在泛在学习环境中,为了成功地进行体验学习,应明确认识体验的主体者和知识的主体之间的差异,并提高对体验主体的地位。明确通过体验的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在泛在学习环境中,人和事物都作为信息和知识的主体共存。对体验的主体和知识主体差异的认识,应成为优化体验学习和定位体验的意图的先决条件。
所有学习中经验和自我主导性重要,但是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省过程来导出学习者有意义的体验。因此,对体验学习的探讨还应该涉及到对自我主导学习的探讨。为了成功地进行泛在体验学习,先培养作为体验主体的学习者的自我主导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学校教育环境的生态学的认识
未来的学习空间是灵活的,知识、人、事物等的移动扩大了空间。未来的学校更强调学习共同体,未来学校的整体性应在于地域社会的关系和在国际互联网中查询。即通过校外的专门组织和跟学校的伙伴关系,形成地域社会学习共同体是未来学校的主要角色。学习空间将脱离有限的物理学校环境的范围,扩展为电子学习技术环境、虚拟讨论、远程教育、地域社会机关、各种社会集团场所、户外公园、博物馆、水族馆等多样的现实空间,共同构成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通过与地域社会的联系,促进学习的物理的、心理的、智的环境”这一定义充分反映生态化的学校空间的概念。
这种学习空间的变化将会引起学校教育的功能和角色的变化。到这个时候,学校教育中重点放在创造力、批判力、语言及符号使用能力等基础素养的培养。从未来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把在校外进行的非形式教育看作是在校外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话,学校的功能和角色是不能融合的。在泛在学习环境中,为了构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最优学习环境,应把校外环境建构为明确的教育环境,而且把校内的教育情景与校外联系起来,发挥灵活的教育应对能力。
由于泛在技术的发达,虚拟和现实相融合的情景高的教育环境将提供多样的体验学习。但是这种体验学习的实现首先需要教育主体认识的转换,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体验学习的活动、环境及教学策略。从这一角度,我们应反思未来学校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的角色和关系。
4.为体验学习适用的现象学和方法论
体验作为探究人格的过程,既是认识的一种方法又是通过反省判断的基准,而且是通过身心文化的、情景的、具体的经历或经验。因此,只有当体验学习把体验的经验与学习的本质和知识的成长相联系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价值。为了在教育中真正地实现体验学习,评价体验学习的目标和意图是恰当的。有必要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理解和分析。据Van Manen体验学习要求,需要进行对人的主体和经验的现象学的研究。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将从如下六种活动的互动来进行,体验也要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了解。
第一,体验的现象学是探究体验的本性。探究本性是理解特定的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实在的某一侧面。把体验的结果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加以叙述,表现为对经验的体验者的解释。把这一过程适用于体验学习将会明确体验学习的意图,并通过体验情景中的学习者的经验来解释时间的、个人的、社会的洞察。
第二,现象学方法的第二结构是探究所经历的经验。即在所给定的环境中,在体验的过程中思考,并根据思考探究,经验的实践应成为对体验的现象学探究的一环。
第三,现象学方法的结构是对本质的主体进行反思。即对经验的多样情境赋予意义,进行深刻的反思,由此克服体验变得模糊的倾向。要把这一过程适用于体验学习,可以明确体验学习的意图,从而把这些意义跟学习联系起来,又跟智能成长连接起来。
第四,写作和改写是现象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结构。通过体验学习所形成的学习者的“悟”和通过思维和反省,对于现象的理解必须重新通过写作来得以确认和整理。叙事方式和故事方式可以作为写作方式。
第五,现象学方法的又一重要的结构是要维持强烈志向。为此在现场体验、教室内的有关课程知识的认知体验、虚拟空间的体验中,应指导学习者维持志向关系。
第六,现象学研究的最后一个结构是在考虑到部分和全体的前提下维持情境的均衡。即应明确体验学习的意图性和目的,并随时确认其方向和志向是否正确。
总之,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体验研究,而且还可以适用于探究我们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活动并建构有意义结构的所有领域。在泛在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将会适用于体验在教育领域研究的支持工具。
五、结论
在本研究中,为探索作为未来主要教育环境的泛在学习环境中的体验学习的可能性和其实践的实现条件,考察了对泛在环境的存在论的理解,体验的意义与泛在体验学习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在对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存在论的理解方面,考察到泛在化的学习空间是电子空间的信息跟物理空间的信息互相联动;相反,物理空间的事物转换为电子空间信息,信息和物体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沟通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除了隐性知识和形式知识之外还存在形态知识和事物知识。并且还认为泛在学习跟在线学习相比,学习场所、学习方法、知识传达系统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通过泛在媒体寻找教育传达的意义。在泛在环境中有必要确认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格的重要性和存在论的属性。
泛在体验是需要经验和体验的对象、内容、关系、情境的存在的理解与转换,体验的终究目的是通过体验者的主体的再解释过程表露为知识成长的结果。把体验学习的可能性跟对经验学习造成重大影响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感觉、多元智能、情绪关联起来分析的结果,通过即时的、情境的体验学习,幻想和娱乐、游戏可以体现构成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的模拟体验、虚拟体验,增强现实体验,以游戏为中心的体验、实感型体验、泛在体验,可以促进五感的体验学习和感性体验学习,活化多元智能的体验学习等。最后为了把这些体验学习适用于教育现场,从知识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的观点出发,要转换对体验学习的认识,并要认识泛在环境中体验主体和知识主体的差异。还要对作为体验空间的学习空间进行生态学角度的认识,并反思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为了体验学习的探究应适用现象与方法论。
总之,在让学习者体验经验的环境中,从学习者作为主体的人格获得教育意义的角度,去寻找体验学习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arshinger, T. & Ray, A.. From volcanoes to virtual tours: bringing museums to students through video conferencing technology[M].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22 841.1998.
[2]Beard, C. & Wilson, J. P.. Experiential Learning 2nd ed[M]. London and Phiadelphia: Kogan page.2006.
[3]Chadwick, C.. Why computers are failing in the education of our childre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2, 42(1), 35-40.
[4]Chapman, J.. Schooling for tomorrow: Network of learning. In Schooling for tomorrow: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J], CERI, OECD, 2002.38-41.
[5]Clark, K., Hosticka, A., Schriver, M., & Bedell, J.. Computer-based virtual field trips. Paper presented in Ed-MEDIA 2002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 Telecommunications[C], Denver, Colorado. 2002.
[6]Fenwick, T. J..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theoretical critique from five perspectives[J],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44 798. 2001.
[7]Grant, M. M., Ross, S. M., Wang, W., pottere, A., & Wilson, Y.. A modified laptop program: putting the carts in the classrooms[C]. 2003.
[8]Gulikers, M., Bastinens, J., Krischner, P. A.. A five-dimensilnal framework for authentic assess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J], 2004. 52(3), 67-86.
[9]Herbert, T.. Experiential learning: A teacher’s perspective, ERIC Reproduction[C] No. ED 398 024. 1995.
[10]Hill, J., & Hannafin, 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the resurgence of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J], 2001. 49(3), 37-52.
[11]Hughes, M. L., Patterson, L. B., & Terrell, J. 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ction[M], CA: Pfeiffer. 2005.
[12]Lowther, D. L., Ross, S. M., & Morrison, G. M.. When each one has one: the influence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of using laptops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J], 2003, 51(3), 23-44.
[13]McLellan, H.. Staging experiences: a proposed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2002, 42(6), 30-37.
[14]Miller, Christopher T., & Mazur, Joan M.. Towards a person-centered model of instruction: can an emphasis on the personal enhance instruction in cyberspace? ERIC Reproduction[C] No. ED 455 784. 2000.
[15]Myerson, G.. Haverma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M]. EJ Press. 2001.
[16]Naidu, S., Anderson, J., & Riddle, M.. The virtual print exhibition: a case of learning by designing[C],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66 202. 2002.
[17]Pauleen, D. F., Marshall, S., & Egort, I.. ICT-supported team-bas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classroom perspectives,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J], 2004, 46(2), 90-99.
[18]Poland, R., Baggott, L., & Nichol, J.. The virtual field station: using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ecological fieldwork in A level biological studies-case study 3,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J], 2003, 34(2), 215-231.
[19]Saddington, T.. The roots and branches of experiential development[C],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44 798. 1999.
[20]Spicer, I. & Stratford, J.. Student perceptions of virtual field trip to replace a real field trip.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J], 2001, 17. 347-354.
[21]Sumption, K.. Beyond Museum wall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emerging approaches to museum web-based education[C],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82 085. 2003.
[22]Swan, K., Kratcoski, A., Mazzer, P., & Schenker, J.. Bringing Mohamed to the mountain: situa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ubiquitous computing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J], 2005, 32(4), 353-65.
[23]Torkington, K.. The rationale for experiential participatory learning[C],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392 940. 1996.
[24]Van Manen, Max. Study of Expierence[M]. Seoul press. 1990.
[25]Woerner, J. J.. Virtual field trips in the earth science classroom[C], ERIC Reproduction No. ED 446-901. 1999.
[26]Yeung Y..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for training science teachers through virtual reality and 3E visualization technologies: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shar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for the 4th Internal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 Reform[C]. 2004.
[作者简介]
赵海兰,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主要研究方向:Edutainment,Ubiquitous Learning(hlzhao@deit.ecnu.省略)。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Construction in Ubiquitous Technology Environment
Zhao Hai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With Development of Ubiquitous Technology(for instance, GPS, Sensing, RFID, IPv6, embedded computing, pervasive computing, silent computing, exotic computing and more high Ubiquitous technology),experience learning has been getting more attention as a powerful way of achieving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In this contex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experiencelearning in ubiquitous Environments, and to identify some considerations for the effective practices of experience learning of the Ubiquitou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s. Topics discussed in details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biquitous learning and ubiquitous Environments, the ontology of ubiquitous space, the educational meaning of experience learning in ubiquitous age, the possibilities and potential value of ubiquitous experience learning, four considerations of the effective practices: Linkage between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ownership of learning, experiencing, knowledge, learning space as ecological perspective; phenomenology research method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