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学研究生的素质如何与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莫大的联系。随着医学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跟不上院校的发展。而医学研究生的研究水平也只停留在表层上,未得到深入发展,这一点从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中可以看出。此外,目前很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研究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虽然满腹理论,但是由于实践少,基本达不到社会用人标准。特别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今天,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脱轨,不能满足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面对这些新形势,笔者认为,应深入思考研究生教育,并提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研究生教育方式、内容等。
一、利用多种途径,培养研究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医学研究生的心理素质较为稳定,波动性不大。但是,在新形势下,如就业压力的增大、难以均衡恋爱、学业、家庭等关系,医学研究生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此外,从研究中发现,很多医学研究生定位过高,但与现实存在差距,因而容易产生落差感。如果医学研究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极易导致他们出现自我否定、焦虑等心理。那么,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首先,鼓励医学研究生从容、积极地面对不同的压力。可以从了解压力入手,进而分析压力来源,并结合自身情况,找出缓解压力的方法。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依据外界形势调整目标、方向,使之符合自己的心理期望值。其次,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研究生的心理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有效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院校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并明确教育侧重点,有助于医学研究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形成。
二、提供实践机会,提高研究生临床业务素质
临床型和科研型是当前研究生培养的两大主流方向。由于研究生培养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但都应注重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促进医学研究生临床业务素质的提高。临床型医学研究生的侧重点在于临床实践;科研型的则把焦点放在科研上,如掌握课题研究。由于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的不同,因而在实践水平上也有所差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众多医院都要求医学研究生同时兼具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如何协调不同方向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成为热点议题,值得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无论是临床型和科研型的医学研究生,都应多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督促学生实践学习,应建立相对应的考核制度,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通过医学临床实践,学生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并能提前体验医学工作,熟悉各个流程,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需求。当然,提供实践机会并不是简单的联系实践点,还应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多思考、多学习。因此,各高校应重视医学研究生的实践工作,促使他们的临床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三、注重诚信教育,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目前很多医学研究生在展开学术工作时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直接剽窃别人的作品;请人等。如果高等院校不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学术规范意识,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失败的。医学研究生只有树立起良好的诚信品质,其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诚信缺失的今天,高等院校应注重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诚信教育,促进他们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的形成。此外,还应该注重医学研究生的纪律教育。由于医学研究生外出实践机会的增多,因而应增强纪律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学风。针对诚信教育这一块,各高等院校还应制定相对应的监管制度,将医学研究生的诚信建设工作坚持到底。
四、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符合医疗改革的研究生
面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式,高等院校只有深化教育改革,使培养出来的医学研究生才能更符合新形势的发展。首先,依据自身院校的发展实力进行招生,不能盲目扩招。例如,在招医学研究生时,要考虑教学资源、承受能力,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其次,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医学研究生在完成既定课程学习后,引导他们选修其他辅助课程。在教师队伍方面,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在课堂教学方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多采用研究型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再次,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研究生的医学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最后,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医学研究生虽然学历高,但如果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会造成诸多地方出现医学人才奇缺的现象。其实,小地方也有施展能力的天地。因此,应引导医学研究生明确就业观。
总之,新形势下,作为高等院校工作者,应多思考医学研究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清新形势下,提出与之对应的教育发展策略,医学研究生将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芳,毕清,郝敏. 浅谈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趋势[J]. 医学与社会,2010(06) .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德育教育 调查与研究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2011年北京首次提出了北京精神,“厚德”已成为北京精神的品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梁翠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展[J].河北医药,2011,33(24):3792-3793
[2]王颖.新时期如何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探析[J].基础理论研讨,2011,7:435
关键词:科学研究;医学生教育;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66-02
一、科学研究对医学生的意义
(一)利于提升医学生的主体意识
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还是以教授为主,医学生在本科的医学教育中主要对医学诊疗知识进行学习,不重视医学研究,缺乏创新的观念。这决定了我们目前医学领域独特的医学建树较少,多为常规诊疗的局面。在和国外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由于医学创新能力的缺少,我国广大医学工作者一直在延续国外已经成熟的医疗技术和观点,缺少自主创新。因此在学习阶段加强科学研究教育工作也即提前为医学生打下预防针,为未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利于丰富医学生知识储备量
通过科学研究学生既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又获取了新的知识。当前在我国医学生教育当中普遍存在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科研能力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较为狭窄,而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就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学习之门。进行科学研究之前,学生们需要对指导老师指定的题目或者自拟的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包括发表文献的回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复习所有的相关文献之外,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献所阐述的问题,他们还要查阅更多的教科书、相关材料,这种学习过程属于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不同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传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知识面,扩大了视野。
(三)利于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
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大量的实践工作。医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在分析提出问题后,自己必须动手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往往与预期不相符,所以如何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如果调整试验方案,除了需要分析能力之外,还需要动手能力的提高。在重复多次试验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很明显的提高,这些毫无疑问对今后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可以使他们能够运用在科学实践中获得的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甚至创造出更加适合病人的新的诊疗方法。
二、加强医学生科研教育的必要性
(一)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我们国家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墨守成规已经不再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前进,我们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需要新思维、新思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无论是高等医学教育还是涉及民生的临床医疗工作都需要创新,决定这些创新的还是我们未来的栋梁医学生。他们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水平的高低及走向,所以如何加强医学生这些能力的提高目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转变以往医学教育中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增加以创新为主的教育思路,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最新发展要求。
(二)培养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是我国医学今后发展的趋势
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临床医疗工作者。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所以要求所有医学工作者不断地进行学习。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着医学也在不停前进,大学里医学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临床日益更新的变化。所以要求所有的医学生除了在掌握医学基本诊疗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自学、创造性学习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我们的医学院校广大教师除了教授最基础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手段之外,教授和培养学生的创性能力、自学能力及归纳整合能力是非常必要及必须的。传统的医学院校教育模式已经落后,医学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医学课程中加入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研究思想和能力的科学研究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创造。这种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医学生在今后的诊疗实践中能够提升独立思考及随机应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后的临床工作对广大医生的要求一定会提升,只会死背书本的医生很难适应新的医疗体系,所有医生除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对疾病的深入认识,对疾病的开拓诊疗更加重要。
(三)加强科学研究教育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甚至于与国外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合作往往都集中在学生们的科学研究交流之中,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性非常有利于这种合作交流。医学院校之间的竞争就是学生素质之间的竞争,抛开医学生入学前的基本素质、医学课程的学习及科学创新研究能力的提升代表着医学院校教育的水平,其中科学创新素质的提高对于广大医学生来讲是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方面,对于整个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社会医疗水平的前进往往需要的就是这些医学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医疗工作者。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一直侧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当学生们进入到医学院校后,教育则更重视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国外的医学院校强调文献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回顾了大量文献后,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这些培养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及必要,对比国内外研究生,我们发现国外的学生的确在提出问题等方面要远远高于我们本国的研究生,这正是我们医学教育倾向于学习型,而非创造型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国医学生教育模式应该更加鼓励教授指导学生多进行学术交流,就某一问题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且我们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开放某些实验室,以增强医学生科学实践经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国的医学生教育除在本科阶段需要增加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更不应该被忽视。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虽然比较着重科学研究,但也存在地区、学校及科研水平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制约着我国广大医学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合理安排研究生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时间比例,让医学研究生们能够在有限的几年中科研工作能力得到扎实的提升,但也要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只有这样综合素质全面的医学研究生在今后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才能崭露头角。
三、加强医学生科研教育的措施
(一)提升科研教育的重视度
科学研究对于医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重要,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因此,不仅是学校,国家都应转变对医学生科研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其的重视度,从实际出发加强医学生的科研教育工作。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要给医学生指定本科科研指导教授,面向医学生开放实验室,给予其参与科研的机会。由于目前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科学研究培养主要集中于研究生阶段,但是我们目前能够考入并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给医学本科生配备指导老师,使其在文献回顾及试验阶段均有专门老师代教,对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对本科生都是不完全开放的,学生无法在一个全面轻松、方便、能够使自身潜能全面发展的实验室中进行学习和培养科研能力。所以建议在配备了本科生指导老师的情况下,让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可能只是一些比较容易的操作,但对他们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加强科研设备的引进和完善
科研设备是医学生在学习阶段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任何科学研究离开科研设备都将成为纸上谈兵,难以获得实际的成效。尤其是医学专业是极其严谨的一门科学,在任何一个过程当中都不能出现疏忽,轻者是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不解,重者或许在学生参加工作当中导致病人生命危险。因而,政府应加大对医学专业科研设备经费的投入,学校自身应加强对科学设备的管理,降低损耗以延迟设备的寿命,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与科研功能。目前本科生教学中的仪器设备是以往陈旧的设备,在操作上对学生本身的培养性不强,学生毕业后往往很少接触这些他们曾经用的实验仪器,在科学研究中无法跟上最新的实验技术发展。所以高等院校除了改变制度,准许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外还应该加大投入,及时更新本科生实验所用设备。
(三)提升医学院校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除了医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之外,科研活动中指导教师的重要性也决定着医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第一,包括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内,所有科研活动相关的参与人员必须更新现代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渗入科学研究技术的最新信息,最新的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跟自身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广大教授可以在介绍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外,提供部分领域科学研究的临床素材,寓科学于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可以采取提出研究问题,让医学生采取自学、分组讨论及回顾文献等方法,使学生掌握领悟学术研究中的基本思路、基本程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性,以便于今后自行进行科学研究时具有更好的创新思维。其次,要针对具体参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导老师放宽各种政策,提高教师的研究教育积极性;同时进行量化考核,并且做到奖惩分明。高校行政部门应该首先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上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医学生的科学研究代教中,多服务于广大教师,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以达到广大教师愿意,并且踊跃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另一方面,同时在教授过程中,也要制定相关审核措施,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教授水平。鼓励以课题组形式,多进行组内及组间学术交流,多举办科研讲座,提高科研指导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文件,按照文件要求,自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其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即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但从2013年全国首批试点院校“5+3”培养模式改革的开展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1 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2009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逐步扩大,医学研究生分类培养的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是长期以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培养模式,虽然部分院校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一”的实践和探索,但在实践环节,完全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学科建设导向的影响,产生了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不愿研究生“挤占”科研时间进行临床实践。另一方面,部分医学教育工作者误认为即将全面推进的“5+3”培养模式将放弃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仅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将“5+3”培养模式简单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1.2 过程管理难以把握
按照“5+3”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生在临床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3个月,而研究生在读时间一般为34个月(第1学年9月入学至第3学年6月毕业),这就要求研究生入学后须立即进入临床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培训过程大部分在(主)导师所在二级学科外进行,(主)导师作为导师组的主要负责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即使导师组信息沟通顺畅,通常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师组制定的培养方案难以落实。另一方面,“5+3”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在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基地培训人员较多,加之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临床培训基地数量较多且较为分散,监管难度较大。
1.3 导师积极性不高
“5+3”培养模式采取导师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让导师(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保证培养质量。但在实践过程中,导师(组)成员的“导师身份”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反而有所削弱,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要参加临床轮转,导师直接指导的时间较少,研究生为自己分担临床工作及科研任务的实践和精力有限[1]。二是导师指导临床研究生需投入精力安排研究生临床实践,增加了工作量,带教研究生成了“任务”和“负担”。三是临床导师肩负着医疗和育人的双重职能,他们既是医院的临床医师,也是高校临床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学生的指导教师,具有三重身份[2]。相对于临床医疗工作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和科研工作对于个人成长和提升的促进作用,导师难免会在时间和精力上有所选择和侧重,出现“重医轻教”或“重研轻教”的现象。四是高校和培养基地在职称评审、绩效考评等方面对导师(组)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工作量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应有的认可,导致导师(组)的带教积极性不高。
1.4 经费投入不足
医教协同背景下的“5+3”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医改教改的紧密衔接,研究生规培身份得到了卫生部门的认可,但在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并未真正纳入到地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容量计算范畴,研究生不能享受中央财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提供的经常性补助经费(每人每年3万元),培养基地也不能享受地方政府的经费补贴,培养基地除承担卫生部门下达的规培医师培训任务外,还需额外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任务,培训任务重,又缺乏经费保障,影响了培训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2 对策探讨
2.1 加大宣传,尽快形成共识
“5+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也是提升临床医师培养同质性和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4]。加快推进“5+3”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各培养单位充分利用网络、宣讲会等途径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尽快在思想层面形成共识,重点突破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重科研,轻临床”的传统培养观念,同时也要防止将“5+3”培养模式简单等同为“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偏差认识,明确改革目标和路径,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和质量标准方面形成共识,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
2.2 注重质量,规范过程管理
一是建立分流淘汰机制。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做好研究生阶段考核,重点进行研究生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并加大对考核环节的抽查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实行分流淘汰。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研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管理及考核软件系统,将研究生课程学习、临床轮转和考核、科研培训等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实现培养单位、培训基地、导师三级管理的信息交互,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最新动态。三是统筹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基地培训人员数量急速增加,基地容量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适度调控培训基地的培养规模,防止因数量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教育监管缺失和教育质量滑坡。
2.3 完善制度,调动导师热情
一是改革导师评价机制。改变单一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评价机制,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纳入导师评价,鼓励研究生参与对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5]。二是加强导师培训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不仅能有效提高导师业务素养,使他们熟悉了解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还能有效纠正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将“培养对象”视为“科研助手”的偏差认识,转变部分导师“用人”不“育人”的不良风气,增强导师责任感,提高师德修养。三是改革人事制度。改变以往单纯看重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评价制度,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基地临床医生职称晋升和评定、科主任遴选等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引导和鼓励优秀临床医生参与到“5+3”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四是健全导师薪酬制度。将导师带教计入工作量,给予导师适量的业绩补贴,尊重和体现带教导师的劳动付出,营造公平合理的氛围。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7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学英语在工作中占的比重日益加强,社会对高水平医学英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培养出的人才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很低,无法满足时代的高要求。因此,为了赶上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对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1 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开课时间为1-2个学期。有的医学院校开设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实质上就是本科大学英语的一种延续,主要分为精读和听力两种,不涉及任何专业医学英语的内容;也有的院校尝试着开设了研究生医学英语写作和口语课程,但是学时比重也都非常少。这种课程设置对提高研究生医学英语应用能力收效甚微,因此,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医学英语水平与入学前的差异并不是很显著。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有一些院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互动交流较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被激发,教学效果差;还有一些教师采用让学生授课的方式,教师随后指导点评。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的把教学内容讲清楚,突出教学重点,并且单一的由同学讲授,容易造成大家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有自身的弊端,不宜长期采用。
再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多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材延续大学英语的内容,只是增加了词汇的学习。这种变相的重复教学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也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实践意义不大。
2 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针对上面提出的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采取更高效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各学校应该构建更合理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把英语和学生的专业进行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实现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英语水平和工作需求方面的完美衔接。所以,可以取消原有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或者对该门课程进行学时压缩,同时增加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可以开设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课程等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丰富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
此外,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低效教学方式,采用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全球大环境实行“翻转课堂”的今天,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风靡北美,并且自从2012年引入我国教育界以来,受到教育专家和教师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的“翻转课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距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学生自学老师布置的教学视频,并和小组成员完成预留任务;课上,由同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小组陈述,组间开展讨论,教师随时点评和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课下,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一些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学生会在课前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投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形成。
3 结语
传统的医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效果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对医学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采取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实用能力,进而推动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74-02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让许多学生实现了创业梦想,但目前创业成功者数量相对较少,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群体,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得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能够引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求职者,同时也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建立起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袁贵仁部长在2011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要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探索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真正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在近几年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课程及创业教育课程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其科学合理地创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课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专业课中。创业教育只给予学生基本的创业思想和基本的创业常识,还没有使学生构建起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创业意识及完善的创业综合素质。多数高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创业知识学习所需的相关课程较为少见,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创业知识学习受到学习时间的约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而目前部分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模式还停留在创业大赛层面上,这样的大赛有很强的精英化的痕迹,大多数学生因限制条件太多而无法参加比赛。此外,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体系,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激发学生创业探索与尝试的积极性。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的研究者提出了工作所需的七类技能。这七类技能分别是:基础技能、基本能力技能、沟通技能、适应能力、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影响技能。我国就业研究专家从能力角度提出的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欠缺,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较少考虑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可能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具备了所学专业的特定能力,但学生的创新性与创业就业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 培养创业能力的师资与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而当前高校中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数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在创业经验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仅仅能为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要求。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综合教育,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要在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这就要求除了要拥有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之外,还要拥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但现在许多高校的情况是理论教学资源相对充裕,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真正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创业实践活动较少,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二、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1 改革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中,可以使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为此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论课和实践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和创业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育。在高校的选修课程体系中,应增加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自主选课。要突出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如一、二年级应增加成功创业者的案例,还要适当增加与创业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财务等理论基础课程,逐步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要改革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完善课程教材体系,举办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依托“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和相关高校的网络平台,广泛联系企业和社会各界成功创业人士,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好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逐步增长。
在儿科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调整儿科教学模式;第二,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第三,可以丰富医学生的知识。然而我国对素质教育在儿科教学中的地位认识还不到位,过分重视儿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没有把素质教育作为儿科医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在发达国家中素质教育课程的比重大约是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而我过的素质教育比重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素质教育课程的确实和素质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都直接导致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儿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2儿科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儿科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在以优秀的儿科医学知识为前提,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素质,能够更好地为小儿患者服务。根据医学教育的分类方式,儿科教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2.1公共基础性素质教育
公共基础性素质教育是我国每个高校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而设置的教育内容,是高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然儿科医学生也不例外。它对于儿科医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使儿科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去感受医学的价值,增强对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医学基础性素质教育
医学基础性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儿科医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医学价值观并提高伦理素质。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医疗事业,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严谨的专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推动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发展。这对于新时期医学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推进医疗服务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3医学专业性素质教育
医学专业性素质教育是医学生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知识为基础的医学专业技能和医疗活动相结合的教育,这也是新时期的医疗模式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要求。它对于医学生将来在实践中医治患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儿科教学中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3.1加强儿科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
现代社会要求医生的医德医风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儿科教学中就要注意加强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国家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儿科教学中可以通过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小儿患者的临床模拟治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另外,由于小儿患者的生理特殊性,需要医生对其不断引导,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诊断和治疗小儿患者。因此,对儿科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3.2提高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如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沟通或者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这不仅会对患者和医生都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在儿科教学中注意加强医学生与小儿患者及其家长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沟通中使降低小儿患者的心理压力,耐心地为其诊断和治疗。教师也应该不断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和指导医学生与小儿患者进行沟通,不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3.3加强儿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具有专业临床知识的高素质医学生是当代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而专业临床知识不但包含基本的临床技能,还包括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其中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在儿科医学中加强对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提升,使他们对小儿患者的病情做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他们的治疗水平,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例如,可以在儿科教学中通过教学查房、参与病房医疗诊治和PBL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儿科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提高儿科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儿科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是当下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必要因素。所以,医学院校要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并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在儿科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将主要的教学方向调整为发散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通过在实践学习中,儿科医学生以小儿患者为单位进行临床观察和思考,需要综合运用逆向、多向、联想和形象思维,从而经过不断地教学实践,逐渐培养儿科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3.5强化儿科医学生的专业临床技能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师生关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81-02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研究生的培养、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如何也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学习的质量、科研研究的成果,最终导致培养研究生的质量。良好的研究生师生关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深化教育创新和改革理念,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探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谐的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建设性意见,为教学医院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一、调查对象以及导师基本信息
调查问卷以探讨研究生与其导师关系的现状为主题展开,调查对象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8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分布涵盖外科、内科、影像、妇产科、口腔及麻醉等专业,其中学术型与专业型分布比例为6∶4。导师方面,年龄多为45~55岁之间,98%导师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其中教授职称占四分之三,另外三分之二导师为博士生导师;而除了科研与教学任务外,42%的导师还担任了行政职务,在担任职务的导师中,90%为基层领导,70%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数量为10人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所带研究生超过20人以上的数量亦占到了12%,约80%研究生直接接受导师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如委派课题组其他人指导,指导人员中60%是在读高年级博士生。
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以及与导师交流频率及时间
反馈结果表明,在研一期间,超过80%的研究生导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了明确的科研任务。研一期间,约60%的研究生投入到科研的时间每周小于20小时,而研二、研三期间,超过80%的研究生投入到科研的时间每周大于20小时,其中每周大于55小时的研究生所占比例约为30%,需要引起重视。在与导师互动学习中,约80%的研究生与导师互相不主动,超过80%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次数为每周一次甚至一次没有,近70%的研究生每周与导师交流时间在3小时内,仍然有约30%的研究生几乎没有与导师进行单独交流学习,40%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交流学习时间是并不充足的。
调查发现,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面谈60%,其次是课题组会20%,多数研究生也认为面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交流对自己学习科研能力或多或少都有提高;另外在导师对自己撰写论文的指导程度方面,85%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在撰写论文方面有一定的指导;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目前导致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太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导师太忙。
三、研究生所做课题、项目的数量、性质和意义
超过半数的研究生已经发表过文章或者正在投稿中,约80%研究生在发表文章时选择与导师合作。绝大多数导师都承担一定甚至更多的科研项目,约60%的导师给过研究生参加课题与项目的报酬,仍有超过40%的导师未给过报酬。多数研究生参与的导师的项目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多或少都有关联,绝大多数研究生也愿意参加导师要求参加的项目,若导师让研究生参加其不感兴趣的项目,尽管没有兴趣,但90%的研究生也会选择参加,仅有不到10%的研究生明确提出拒绝。约5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提供的补助与其工作量不成正比。
四、实践与择业过程中研究生与导师情况
所有研究生均能妥善处理好找工作与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90%研究生导师支持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等工作,并且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择业过程中都能提供帮助,约90%。
五、研究生对导师关系的认定及满意度
多数研究生导师属于既严厉又比较和蔼可亲类型的,但仍有超过20%研究生认为导师是严厉、严肃的风格。与导师相处中,绝大多数研究生近半年来与导师相处较好,约三分之二研究生认为与导师关系属于正常师生关系,30%认为属于良师益友。当然也有不满意之处,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带的研究生或多或少存在放羊现象;研究生私下里对导师的称呼最多的是“老板”,多数研究生认为对导师的称呼只是随大流,并无其他含义。约70%的研究生对导师目前学习的指导较满意,研究生认为导师在做人、做学问及做事方面对其都有影响或帮助。
六、关于问卷调查反映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综合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看出,此次调查问卷涵盖学科较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看出导师资源雄厚、年富力强、职称高、知识丰富。问卷主要反映出的5个主要问题:(1)部分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可能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2)研究生科研时间分配不均,导致在读期间前半时期“无所事事”,后期又“压力山大”;(3)研究生与导师在交流和沟通方面较为匮乏;(4)导师在给予研究生参与课题报酬方面未予重视;(5)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放羊”现象。为了更好地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和谐研究生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学医院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导师遴选过程中,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特别要考察导师教书育人和身心健康状况;同时,研究生导师要有成熟的研究方向、有基金、有经费、有成果;对研究生导师要进行定期培训,加强日常考核,加强对新增导师的培训,使其熟悉研究生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制度,并且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使导师能各尽其才,合理配置导师资源。多数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首先考虑的是导师的学术水平,其次是导师的人格品德与研究方向。师生比例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尽可能避免采用高年级研究生或博士生直接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因博士生对课题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导师要切实地执行指导的意义,减少“放羊”现象的出现。导师应在研究生一年级时明确研究生的科研任务,规划好三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分配,建议指导研究生在研一期间就应逐步接触科研,均衡分布时间,避免研二、研三期间科研压力过大,在具体的科研临床学习中导师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2.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只注重研究生科研学习,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的培养;只注重个性的发展,忽视了相互协作的培养和锻炼;只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德育、美育方面全面发展;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心理健康状况、适应能力和奉献教育。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要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对研究生要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加强举行多种形式的考评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范畴,培养专业素质高、思想素质过硬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仍然是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措施应包括: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发挥研究生在交往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养成主动与导师沟通的习惯;沟通形式多样化,不必拘泥于面谈,亦可采用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研究生应主动联系导师,通过面谈、邮件、电话以及课题组会等多种形式,与导师积极沟通;研究生应当主动学习汇报;在科研以及毕业后寻找工作等切实问题上,可以多多向导师寻求帮助。
3.加强管理部门管理效能。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难以协调的矛盾,一些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但是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体制却远没有本科生的健全。从学校管理角度,应强化对导师管理制度监督,让导师能更好地指导研究生进行工作以及科研;解决避免“放羊”现象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放羊”问题背后揭示潜在的问题:(1)导师因学术、行政或业务等太忙;(2)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3)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现象,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提高导师责任心。另外,如何使得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劳有所得是当前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研究生的补助问题医院管理部门应建立核查监督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监督研究生“四助”的发放以及课题酬劳发放,切实解决研究生生活上的困难,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和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创新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两个相对独立的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因此,培养模式如进行协作式,即实行导师合作制,配以指导小组,导师负责主要培养,但当研究生遇到问题时,也可以求助指导小组,不会因为导师忙碌而忽视研究生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增堂,张娣.亟需建立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制度[J].思想.理论教育明,2002,(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