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最基本的原则

中医最基本的原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最基本的原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最基本的原则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异病同治;痰瘀互阻证;临床研究

痰瘀阻络证是脾胃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 湿聚则为痰。还与阳气不足有关, 阳虚不能湿化水湿, 同样聚而为痰。痰随气走, 阻于经络刚生病变[1]。“证”是中医学一个特有概念, 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中医的一个“证”往往包括西医的多个病。现通过研究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不同的疾病, 均为痰瘀互阻证, 近期本院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收到了理想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各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男52例, 女38例, 年龄20~75岁, 平均年龄41.5岁, 病程1~4年。

1. 2 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三组, 其中冠心病30例, 高脂血症30例, 高血压病30例。三组均采用清淡饮食, 及必要常规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口服治疗, 均给予祛痰通络法, 方药为(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炙草10 g、石菖蒲15 g、瓜蒌15 g、郁金15 g、干姜10 g、山楂15 g、泽泻15 g、砂仁15 g、半夏15 g、丹参15 g、菟丝子15 g、当归15 g、柴胡15 g)100 ml, 2次/d口服治疗, 上方以健脾祛痰、活血祛瘀为法, 治疗时间为28 d, 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血压变化、心绞痛程度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部位、放射程度、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片用量)、心电图(心电改变以NST和∑ST表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NST表示常规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 ∑ST表示常规12导联ST段压低的总和数)、血脂等化验结果, 进行科学评估分析, 得出结论, 该方法采用主观、客观相结合, 通过科学分析得出明确结论, 应具有可行性。

1. 3 疗效判断标准[2] 采取中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分级与记分:严重, 4分;较重, 3分;中度, 2分;轻度, 1分;无症状, 0分。症状总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症状积分减少≥30%, 但未达到显效。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治疗结果:冠心病组:显效16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高脂血症组:显效16例, 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高血压病组:显效14例, 有效11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三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对痰瘀阻络证的不同疾病予以祛痰通络法治疗, 方法是可行的。

3 讨论

中医治病的法则, 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 既不决定于病因, 也不决定于病证, 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3]。病机相同, 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4]。“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虽表现各不相同, 但都可按“异病同治”原则治疗, 并取得良好效果。“异病同治”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是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运用中医的理论, 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 同时达到一方兼治多病的治疗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易行、费用低廉的中医“异病同治”治疗方法, 以便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通过该课题研究, 说明西医的多个疾病经常包括在中医的一个“证”中, 中医“对症下药”就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疾病, 而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证候群来组方的。由于社会老龄老化趋势愈来愈严重, 一些常见病, 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亦愈来愈高;而且经常一人患多种疾病, 故中医的对症治疗经常起到兼治多病的作用, 将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多次住院率, 减少住院费用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精神负担。

参考文献

[1] 史建钢.异病同治临床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28):216-217.

[2] 马雅銮.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异常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 2011, 31(1):271-272.

[3] 杨璐, 李丹阳, 阎, 等.中医异病同治临床应用体会.中医药学报, 2012, 40(1):197-198.

第2篇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中医对于黄疸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内经》时期就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而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等五种,对各种黄疸的病机、症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创制了治疗黄疸最为重要的、沿用至今的方剂茵陈蒿汤。而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创制了治疗黄疸的又一重要方剂茵陈术附汤,至今仍然为治疗黄疸“阴黄“的主要方剂。

现代医学认为,黄疸多可涉及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病及消化道肿瘤等。

1 黄疸的中医认识

1.1 中医对黄疸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黄疸的形成离不开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以及病后体虚等因素。导致黄疸形成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血瘀六种,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因湿性重浊、黏滞,而脾喜燥恶湿,因此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会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疏泄不畅,瘀于体内,溢于肌肤体表而形成黄疸。湿邪滞于人体内,又可以根据人体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分别形成阴黄和阳黄。

此外,有不少医家亦强调瘀血对于黄疸形成的影响。清·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曾指出:“瘀热以行。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吴军、田谧等[1]认为只有当湿邪不但瘀阻气机,同时又伤及血分时,才能发生黄疸,肯定了黄疸与邪热伤血的关系,认为黄疸的发生无不涉及到血。

1.2 黄疸的病机 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形成黄疸。《景岳全书·黄疸》提到:“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四圣心源》则指出:“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临证指南医案·疸》也认为黄疸“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脏在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注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而《诸病源候论·急黄侯》提出:“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总而言之,关于黄疸的病机,大多有湿热内蕴、寒湿内阻、瘀血内伤、酒食所伤、正气不足等。

1.3 中医五脏与黄疸发病的关系 黄疸的发生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就曾明确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见,黄疸虽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胆,但是与脾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脾胃湿热,脾胃受困往往常导致黄疸,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湿热疫毒从外而入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侵犯的脏腑主要是中焦脾胃而非肝胆,认为黄疸的病位系中焦脾胃,与肝胆无明显关系。[2]但是,关于黄疸到底是归属于脾胃还是归属于肝胆,不同的中医学者对此也有较大的争议,还需更深入的对中医理论的探讨。[3]

此为,亦有中医学者认为黄疸与肾也有一定关系,认为肝肾疏泄开阖功能失调,则水液化生、运行、排泄易发生异常,停聚体内,形成黄疸。[4]而在《灵枢·经脉》中对肾经的主病也做了如下描述:“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可见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看,肾经的循行的部位经过肝区,且对黄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关于心与黄疸形成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方面,血液运行障碍导致血瘀是黄疸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5]

概而言之,黄疸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与多脏腑的失调相关,在辩证时因多加考虑,不能局限于肝胆,治疗时除了遵循“化湿邪,利小便”这一治疗大法外,也应适当结合健脾、运脾、活血祛瘀、调养心肝、调补肝肾等治法。

2 黄疸的治疗

“化湿邪,利小便”是黄疸最基本的治疗大法。《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可以看出,祛除体内的湿邪在治疗黄疸中的重要性。黄疸可以分为阳黄和阴黄,而其基本的证型主要有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急黄证)、寒湿阻遏证和脾虚湿滞证,分别以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大柴胡汤、千金犀角汤、茵陈术附汤、黄芪建中汤加减为各个证型的常用基本方。[6]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丁甘仁教授治黄疸十法分别为:解表利湿、清宣卫气、化湿清利、清利解酒、疏肝解郁、芳香化湿、温阳利湿、滋阴清利、化浊开窍、消瘀逐湿,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7]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先生亦提出治疗黄疸“三法”,即:“治黄必治血,学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可见,中医对黄疸的治疗,除了基本的利胆化湿退黄外,还经常结合活血化瘀、健脾利胆、清热解毒等方法。

2.1 活血祛瘀 顽固性的黄疸,往往多兼有瘀血,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就曾指出“湿热胶固之邪,瘀血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逼迫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形成黄疸。”,并提出“治黄先治血,血行黄易却”等治疗原则。在治疗时除了用利湿退黄的方法之外,还应该考虑结合活血化瘀来退黄。常用到田七、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药物。在治疗时适当活血化瘀,对于退黄非常有帮助。[8]

2.2 化痰 对于慢性的黄疸,患者脾胃失运的情况往往较重,脾胃失运,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往往以加重体内痰、湿等病理产物的积聚,造成痰饮内停,阻止气机运化等,不利于黄疸的治疗。因此,在治疗黄疸时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化痰燥湿,可以投以化痰散结药与化湿药和行气等药物同时运用。常用的化痰散结药物有法半夏、橘红、莱菔子、胆南星、苍术等。

2.3 赤芍的大剂量使用 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归肝经,《本草经疏》中记载赤芍为:“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赤芍为凉血活血之品,善清血分湿热。《本草纲目》指出:“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在临床上,不少医家都提倡重用赤芍,如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教授常重用赤芍,治疗黄疸有很好的疗效。[9]而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赤芍不仅对于黄疸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对于其他的肝病也都有不错的疗效,因此在肝胆疾病中较为常用[10]。

3 结 语

中医对于黄疸的认识以及治疗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在治疗黄疸时,需从多方面去考虑黄疸的成因,以便于在治疗时可以结合不同的治法,加强治疗效果。黄疸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黄疸的预防也更应注意,平时应注意饮食以及起居,忌过食心热甘肥的食物,忌酗酒成性,同时也应该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制。此外,黄疸消退后也应当注意调治,以免湿邪不清,肝脾未复而导致黄疸复发,甚至可能由于迁延不愈而传变,发为徴积、鼓胀等。

参考文献

[1] 吴军,田谧.黄疸型肝炎的中医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06,2035.

[2] 贵襄平.关于“黄疸”病位的思考[J].光明中医,2012,27(1):11-12.

[3] 桑希生,刘鲲鹏,张笑.黄疸理论从脾走向肝胆是中医理论的发展还是迷失[J].中医药学报,2009,37(2):78-79.

[4] 肖碧跃,吴润秋,曾序求.黄疸从肾论治探述[J].光明中医,2012,25(4):597-598.

[5] 肖碧跃,曾序求,吴润秋,赵国荣.黄疸从心论治探述[J].中医研究,2012,23(1):55-56.

[6]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7] 石历闻.丁甘仁治疗黄疸十法及其对慢性肝病治疗的指导意义[J].江苏中医药,2011,43(10):70-71.

[8] 王光昀.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J].中医研究,2009,22(5):45-46.

第3篇

一、呼唤医患共情的体验 

医学人文精神把追求至善至美为最终目的,强调要把人性的价值和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放在第一位,注重尊重患者的临床体验、依照医学整体观念、遵循仁术的信条,理解患者的客观感受,把追求人性化服务作为目标,加强情感因素的注入,在整个的医疗环节中,把病人的感受和生命的价值意义始终放在突出位置。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使得医院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养成为衡量医务人员从业优良的标准。医术和医德也被称为“仁术”。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文知识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他在着作中指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具有哲学家的所有品质:博爱、谦逊、善良、理性的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崇尚科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纵观古今中外,医学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始终在实质上保持一致,而这种一致性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持续的更新和衍化。 

二、倡导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是始终把人放在首位,把人的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学与人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众多学科中医学所蕴含的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具体体现在对人的生命、健康、人格的尊重,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带来“社会转型期”,另一方面也使得现阶段成为了“矛盾爆发期”,在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对现实利益的片面追求,严重背离救死扶伤的行医宗旨,出现了某些医院和医生见利轻义的行为,藐视职业道德,把医疗技术视为换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导致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加,甚至部分医患纠纷演化为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不仅严重丑化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也降低了群众的认同感,致使医患关系陷入不易调和的境地。 

三、人文关怀在解决医患纠纷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当代医学界既是对患者本身的关怀也是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心理需求的关注。纵观在整个医疗服务中医学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患者躯体的关怀;二是对患者心理层面关怀;三是对患者生命的终极关怀。将医疗服务从“精致利己型”转向“人道追求型”。时常保持和患者的良性沟通,想患者之所想,除患者之所及,开展全程医疗,从而更好地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整个治疗工作的全过程。 

四、医学伦理的具体内容 

医学伦理学是从属于医学道德的一门学科,也可以称为研究或从事医学实践的执业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是在医疗工作者调整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贯穿整个医德规范体系的一条主线,是衡量医务人员品行的基本道德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原则。尊重原则既体现在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也体现在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在尊重病人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向患者提供正确,易于理解的信息。 

第二,自主原则。自主本意是指思想以及行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受他人外在的限制和威胁。第三,有利无伤原则。有利无伤原则是指医疗人员应该在维持自己现有的医疗水平的基础上,谨慎進行医疗实践。以确保护病人的利益、促进病人健康为目的,同时,尽量避免让患者承担任何不当的风险和身心伤害。 

第三,公正原则。在医疗实践中,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类似,更强调公正的内容,公平原则要求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平等的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相对公正的基本医疗权利。 

五、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与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 

1 在医疗实践中人文关怀体现了医学伦理价值所在, 要求医务工作者在患者的自主性选择方面给出必要的尊重, 同时也是西方人权思想在医疗领域的另一种体现。 

2 保证患者知情同意权 、保守患者隐私等是对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这一原则的实施相当困难。例如,前些年被媒体炒的火热的北京朝阳医院产妇, 因其丈夫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结果母婴死亡的事件, 最具有代表性。 对于在治疗对象确实丧失或缺乏自主性的前提下 , 他人是否有责任和权利代为作出决定, 矛盾尖锐又复杂。 

3 医务人员的工作使命在于对大众健康的一种承诺, 实际也构成了他们承担的最主要义务。 自主性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患者权利,当我们在关注患者的权利时, 也不能忽视医生具有的权利。 比如: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 按照当地人死前返乡才能进村的风俗, 坚决要求医生放患者出院, 并拒绝在出院告知书上签字。 结果, 患者在返乡途中死亡。 事后, 患者亲属以告知不足为由, 多次到医院滋事, 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拒绝履行这种与职业宗旨相悖的要求的权利, 成为当今社会对医学实践活动提出的尖锐而突显的问题。 

第4篇

膏方,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又叫膏剂,膏滋。 "膏"者,《正韵》释为 "泽",《博雅》释为 "润泽",表明其滋润调养的用药特点及功能,诚如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所言,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亦称 "膏滋药"。

2 历史渊源

膏方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方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孙思邈所创的 "金水膏",因肺于五行属金,肾于五行属水,肺肾同补为金水膏之大略功用。明代张介宾创制 "两仪膏",方中取人参、熟地两味, "两仪"之名,源于《易经》,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或指天地、阴阳;或指男女、父母。引至方名,盖指阴阳、气血、脾肾并补之意。至今沿用的 "龟苓膏",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家服食的药膳,其以名贵中药鹰嘴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龟苓",又为 "龟龄"之谐音,寓有延年益寿之意,该方不凉不燥,久服有利于旺血生肌、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效,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并畅销中外。

3 基本思路[1]

膏方毕竟是由中药处方演变而来,其基本思路就是突出中医的诊疗思维,即辨证论治,整体观和平衡观。其次是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补中寓治,治中寓补,处理好体质与疾病的关系,量体裁方,如妇科疾病顾肝,儿童顾脾胃,老人顾气血,胖人顾痰湿,瘦人顾阴液等等。

4 药物选择

膏方一般由3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药物用量是常用汤剂计量(单剂)的10~15倍。收膏类药物300g左右,糖类300g左右。另外,宜选用膏脂析出量大的药物,以利于膏方的形成。容易出膏的药物包括植物根类,如熟地黄、山萸肉,富含汁液的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包括动物胶类等血肉有情之品,而对于植物花草类及矿物质等不易出膏的药物少用。基础方多选用二陈汤、四君子汤、平胃散、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加减,并应注意药物之间配伍,如熟地黄宜配砂仁,桂枝宜配白芍,黄芪宜配陈皮;尤其要注意应用健脾胃药物以利于吸收,应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增效。

5治疗原则[2]

5.1阴平阳秘《素问》曰: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学以阴阳学说来论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和临床的诊断与治疗。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平衡的结果,而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源。故膏方组方亦遵循阴阳平衡这一总则。

5.2调理气血中医学的气血津液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血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可以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同时亦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二者互生互根,"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病及血,血病及气。《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新血不生,脏腑组织失于濡养,致使人体生理功能障碍,乃至衰弱,各种病理变化随之而生。因此气血失和是脏腑病变的整体病理反应,也是疾病和衰老的重要病机。故膏方的组方亦遵守气血调和这一指导原则。

5.3治病求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膏方虽然主要运用于正气虚损的虚证,但有因虚致实、偏虚偏实、虚实夹杂等兼挟变化。虚证又有阳虚、气虚、血虚、阴虚之不同;实邪又有寒凝、气滞、痰湿、血瘀及六之异,在辨证治疗上就应一一辨清主次,或补虚扶正,或通补兼施,或以通为补,方能正确用药,因此,膏方的组方亦应治病求本,不能过于强调补法。

6膏方的临床应用

6.1内科疾病严世芸[3]在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期时指出,冠心病患者常为多种疾患缠于一身,冠心病"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的复杂性及病涉五脏决定了膏方之制以大方复方为主,但要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方能标本兼顾,且要不忘顾护胃气。王文文[4]应用益气滋阴,养血润肠为主的膏方,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满意,总有效率93.8%。陈顺麟[5]应用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中,总有效率94.8%。

6.2外科疾病马绍尧[6]应用膏方治疗皮肤病,提出了"从脾论治湿疹"、 "从肝论治银屑病"等观点,其认为老年性瘙痒症,多属血虚风燥之证,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膏滋药物本就以滋养膏用为其长,用之治疗血虚风燥的顽疾,正合其用。

6.3妇科疾病徐彩华[7]认为,膏方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症,调补身体的同时,有助于受孕。李祥云[8] 认为膏方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补,临床中运用膏方治疗妇产科气血虚损性疾病,疗效满意。楼丽华[9]认为,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脾功能异常或冲任失调有关。乳癖患者,多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急躁易怒,其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与情绪变化相关,肝郁气滞在乳癖发病学上有重要影响。调治膏方,寓治于补,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有明显的作用。何嘉琳[10]在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中善用膏方调治疾病。注重肝肾为纲,像卵巢早衰、月经失调、功血等久病体虚之人,常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症,膏方中常选用仙茅、杜仲、续断、菟丝子、覆盆子、怀牛膝等培补肝肾,养血益精之品。同时注重疏补并施、调治冲任,认为冲任充畅则气血和调,经候如常,若冲任气机迟滞则血行不畅,日久则成痛经、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崩漏、瘕等妇科疾病。膏方中常以逍遥散、乌药汤、开郁种玉汤等为基础方理气行滞。效果显著。孙卓君[11]认为女子病与肝肾关系密切,采用调补肝肾之膏方治疗高密乳素血症、围绝经期综合症、经期出血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6.4儿科疾病陈蓉蓉[12]认为,小儿易患感冒、哮喘等病,而体质虚弱,易感外邪,更导致这些疾病反复难愈。因此除了加强日常护理外,冬令调补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有效手段。针对小儿多痰多湿、久病夹瘀的特点,在膏方中酌情加用化痰利湿、活血祛瘀之品,以达扶正而不留邪的目的。此外,因为小儿机体旺盛,冬令调补时宜选用平和之品,用药力求简洁,不宜过多过杂,加上小儿 "脾常不足",调补时要时时顾护脾胃之气,故膏方中常用四君子、二陈、玉屏风之类为底方酌情加减。

7 当下膏方

我国素有冬令用膏方调补的民族习惯,而它的剂量较小,服用方便,长期存放的优点亦被现代社会所接受,"膏方热"成为现代社会"养生热"的一大主角。早先膏方,多适用于慢性的、虚损性的、消耗性的疾病,以中老年居多,但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偏大,服用膏方的群体出现年轻化趋势,亦不局限于冬令进补,而是只要于祛病强体有利,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此外,膏方的适应证也在扩大,膏方既可在"未病"时单独服用,又可在病中与煎熬药同服或病后服用调养身体[13]。

中医膏方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一种重要剂型,历经漫长的岁月而成长并逐渐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加强,膏方调治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作出重要的贡献。但目前膏方的应用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对开具膏方人员的资格、熬制膏方的机构、膏方的收费标准等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于膏方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机理研究尚缺乏足量的数据,科学的规范的按照证医学的要求研究极少。国家相关部门应加速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以规范膏方市场,膏方的运用、研究期望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完善、传播,与时俱进,使它为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卫河,叶秀珠.膏方临床应用浅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1):48-49.

[2]何渝煦.中医膏方组方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12(4):38-39.

[3]郭美珠,唐美芳,王春丽.严世芸运用膏方调治冠心病稳定期验案3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5-17.

[4]王文文,沈玉明.冬令膏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2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14(2):68.

[5]陈顺麟.冬令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0(3):26.

[6]宋瑜,马绍尧,李咏梅.马绍尧教授应用膏方治疗皮肤病验案[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9(10):596-598.

[7]徐彩华.膏方在月经不调中的应用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526-527.

[8]李祥云.论妇科膏方与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5.

[9]王慧萍,楼丽华.楼丽华应用膏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55.

[10]马景.何嘉琳妇科膏方治法经验[J].浙江中医药杂志,2012,47(3):180-181.

[11]李盛楠,徐莲薇,牟艳艳.孙卓君采用调补肝肾之膏方治疗妇科病验案3则[J].江苏中医药,2011,43(1):49-51.

第5篇

在日常饮食中,要符合中医饮食调养中“合五味”的原则,即食不可偏,杂合而食,这样才能营养全面。食物的味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要与人体的五脏相宜,还需要考虑五脏的虚实、五行生克补泻以及时令节气的变化等诸多因素。

五脏之中,心需要苦味之物滋养,肺需要辛味之物滋养,肝需要酸味之物滋养,脾需要甘味之物滋养,肾需要咸味之物滋养,这是由于苦、辛、酸、甘、咸五味分别与心、肺、肝、脾、肾五脏彼此相宜的缘故。“合五味”可不是简单地五味杂仓,并不是把各种性味的食物混合食用,而是强调要注意将性味相宜的食物放在一起食用。

饿才吃 食不盲

养成饮食规律固然重要,但没有食欲时,勉强进食,或过分强食,脾胃亦会受伤。所以要分清楚到底是哪里饿,眼睛饿了看一看,舌头饿了舔一舔,肚子饿了才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让身体既不处于过饱的状态,也不处于过饥的状态。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节中的“食饮有节”的原则,进食定量、定时。

用心去体会,简单的食物也可以带给你美味。食物也有性格,需要你用心来倾听,也需要你用心来搭配。这就是在用餐过程中需要注意“食不盲”,吃饭专心,心平气和,脾胃才能不受过怒、过喜、过思、过悲、过恐的负面情绪影响,而专心发挥其消化食物、运化精微、化生气血的作用。

吃暖食 忌生冷

在日常饮食中,不吃生冷的食物,因为脾胃容易被寒气、湿气困扰,暖食对它最有益。暖可温暖脾胃,增加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暖不是烫,也不是凉,食物既不可以烫口,也不能凉胃,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度。

生冷的食物不仅仅只局限于冰激凌、冰棍和一些甜品上,还包括未煮熟的食物和凉拌的菜肴,以及性寒凉的食物,这都应该算在“生冷”之内。大部分食品是不宜生吃的,特别是肉类,需要经过烹调加热后变成熟食食用才好,这样食物更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千金要方・养性序》说“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唯须煮烂”,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按摩腹 促运化

第6篇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第7篇

【关键词】 癫痫; 抽动症; 天麻熄风胶囊/治疗应用; 肝风内动/病因学; 儿童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应用天麻熄风胶囊治疗癫痫、抽动症获得较好疗效,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现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由于脑细胞过度放电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突然而短暂的脑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兼而有之[1]。临床上以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苏醒时一如常人为主要表现。抽动症是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原因未明,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2]。西药治疗上,癫痫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西泮等;抽动症的治疗用氯哌啶醇类及抗抑郁剂。癫痫及抽动症都有“肝风内动”“痰火扰心痰迷心窍”的共同特点,药用“天麻熄风胶囊”治疗可有明显疗效,这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异病同治”。

2 典型病例

2.1 癫痫病例 马某,男,7岁,于200706以“癫痫”来本院就诊。患儿家属诉2006年突发抽搐,查CT未见异常,抗癫痫治疗一段时间仍有发作,去兰州某大医院查MRI未见异常,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无明显效果,遂来本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癫痫”,中医辨证属于“痰火扰神、肝风内动”痫证。给予天麻熄风胶囊5粒,口服每日3次,抽搐次数逐渐减少,半年后未再发作。

2.2 抽动症病例 (1)李某,男,12岁,家住青海省西宁市,患儿系G1P1,7个月早产,发育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无药物、食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常有挤眼、清嗓、抖肩、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少易醒。200709来本院就诊,初步诊断:抽动症,查脑电图未见异常,TCD左侧大脑中动脉痉挛,给予天麻熄风胶囊,每日3次,每次1粒。服用后再未发作,20080424随访,诉情况好,无复发。

(2)陈某,男,16岁,家住青海省黄南州,因眨眼、抽动4年,来本院就诊,主诉:4年前原因不明出现抽动,咬手指及衣服,清嗓、干咳,服用氟哌定醇、硫必利各半片,效果不佳,后停药。来本院后查体:舌红苔黄、脉数。给予天麻熄风胶囊,早晚各1次口服,每次6粒;安神解郁胶囊每日中午口服1次,每次1粒。2个月后随诊,仍有不自主抽动,但较前明显改善,半个月后再次随诊,诉病情好转,再未发作,查脑电图示:边缘状态脑电图,TCD示正常,半年后完全正常,未再出现抽动。

3 讨论

癫痫病机以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为本,素有“瘀血”“痰浊内停”,而发病的直接原因为“内风”,内风多动直接影响癫痫的发病进展及缓解过程,治疗在滋补肝肾,气血双补,化痰通络等法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应在治疗“内风”,“内风”生于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而行在血脉之中,为“血中之风”血中之风,当散,当祛,治疗以散血中之风为首要大法。中医常用的治法有:(1)醒神开窍定痫法;(2)活血化瘀法:对于颅脑外伤,或小儿难产,颅内出血造成的癫痫为宜;(3)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适用于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4)祛痰止痫法;(5)祛风解毒止法:适用因风邪而引起的癫痫;(6)镇惊安神调气止痫法:适用于常因惊恐等精神情志因素过极而诱发的癫痫者;(7)神肝肾填精髓法:用于原发性癫痫,或由于遗传因素或大脑先天性缺损所致;(8)健脾补气止痫法。

方中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牛黄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石菖薄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痛、清热解毒;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胆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

综观痫病的治疗原则和中医治法,是临床实践的总结,在癫痫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在休止期攻补兼用,虽然治法的运用依据证侯不同各有侧重,但从整体是以调整气血升降,清理内风产生之源头,从而获得良效。抽动症病机属于风痰所致[3],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气不足而致痰湿阳滞,郁而化痰,继而热极生风而出现眨眼,清嗓、痉厥、抽搐、鼻翼煸动,目睛上视等风动表现,同时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如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或发生癫痫、痫病,痰火扰心,可见谵妄狂躁或发为狂症。

由此可见,癫痫及抽动症在中医上都有“肝风内动”“痰火扰心痰迷心窍”的共同特点,故用“天麻熄风胶囊”治疗可有明显疗效,这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异病同治”。

参考文献

[1] 谢学礼.癫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79.

第8篇

[关键词] 七情;致病特点;怒伤肝;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131-0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ger impairing liver theory in TCM

WANG Yida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Jilin 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 Emotional distress exerts different effects to internal organs. According to the Dissertation on Yin and Yang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Phenomena, Plain Questions, “the anger impairs liver”, the anger impairs the liver and the liver Qi retrogrades upward, and the blood surges with the Qi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 hypertension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emotional adjustment is available as one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period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linical, supported with TCM acupuncture, diet and living recuperation,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and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tc, which can all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drug therapy; through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hysician and patient, the patient is ab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life and himself/herself, have broad mind and generous sentiment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th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Seven human emotions;Characteristics of pathopoiesis;Anger impairing liver; Clinical application

情志不骋椎贾录膊∈侵幸骄典理论,其中,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血逆,日久,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和致残率已上升至第一位,且正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增长[1];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我国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2],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干预,尤为重要。

1 怒伤肝致病的理论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中医学将其统称为情志,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即怒、喜、忧、思、悲、恐、惊七情[3],七情不畅可导致疾病。

1.1 情志致病的特点

中医七情学说形成萌芽于春秋战国,发展于明清时期[4];七情是人体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当突然、强烈、持久的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或正气虚弱、脏腑机能衰退,对情志刺激的调节能力下降,都会引发疾病[5];不同的情志变化伤及不同的脏腑,引起不同的病理反应,“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胃,悲伤肺,恐伤肾”;但总的来说,情志致病是破坏了脏腑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使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功能异常而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

1.2 怒伤肝的原因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为全身气机的枢纽[6],对全身气血运行、津液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器官,白天活动时,提供全身需要的血液,夜晚亦不停地补充血液,同时进行排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肝在志为怒,怒伤肝”[7]。

怒是一种强烈的不快或敌视的情绪,是人对某种需求、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对“怒”有了深刻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里阐明了“怒”由肝所生,以肝脏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伤之脏,亦为肝,即怒伤肝。剧烈、持久的不良生活事件可成为致怒因素。

1.3 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引发脑血管疾病

“怒则气上”[8]指暴怒而至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血随气涌,是怒致病的关键。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必然条达有致,升降有序;若在盛怒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升降失衡,肝气上逆,从而引发各种病症。如腹胀、腹泻、糖尿病、肿瘤及筋脉弛缓无力等,暴怒伤肝,重则可见头胀、头痛、呕血、昏厥等脑血管疾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9]。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亦指出“多怒则百脉不定”[10],可见,怒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是“人身上的定时炸弹”。

1.4 正确的精神内涵是健康的基础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形乃神之宅,神为形之主”[11],即人的形体及有形物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意识是生命的统帅,对健康具有主宰作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一生成果辉煌,活到100岁以上,他在《千金药方・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现实生活里,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生集浩然正气自强不息,且淡泊名利,品行端正,德行高远,正如孔子云:“大德必得其寿”;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拥有正确的精神内涵和奋斗目标,努力行为,情感通达,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2 典型病例

2.1病例1

孙某某,男,64岁,农民。于2015年12月,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头晕,伴有视物模糊入院治疗。头MRI示:(1)延髓急性脑梗死;(2)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软化灶及缺血灶。查体:左上、下肢肌力3+,肌张力低;心电图:心肌缺血;入院时血压:160/90 mmHg,血脂(总胆固醇7.34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5.99 mmol/L),频繁呃逆;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达190/110 mmHg,平时服用降压药控制在150/80 mmHg左右;饮酒40余年,每天约1斤,最高量2斤/次。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该患者平时性格急躁,易怒,肝气郁结,气郁血逆,使血压升高,郁久化热,耗伤肝阴,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日久,阳热动风,血随气逆,血随风涌[12],鼓动血脉亦出现血压升高。该患者长期以酒为乐,时有大量饮酒,伤及脾胃、心脏及肝脏,已形成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发病前2 h情绪波动(恼怒),身心疲劳,使血压骤升而发病。临床诊断:(1)多l性脑梗死;(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3)高脂血症。治疗:(1)药物治疗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降脂等对症治疗。(2)入院第2天,开始针刺治疗,辨证选穴,随症加减,一个疗程为10次,以心、肝、脾、胃等经脉穴位为主。目的是调畅情致,疏通经络,理气降逆止嗝。(3)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耐心告诫患者调整心态,遇事冷静;戒酒、饮食清淡等。治疗6 d,呃逆症状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又连续针刺3 d,呃逆未复发。出院时,患侧上下肢肌力为4+,略有头晕,左手精细动作稍差。血压140/80 mmHg。

经过半年多的跟踪随访,患者状态良好,心态平和,视物清晰,偶尔饮酒,约2两/次,能够做简单农活,家庭和睦;叮嘱其劳逸结合,及时检测血压、血脂等。

2.2 病例2

刘某某,男,45岁,经商。于2016年4月因头痛 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入院治疗。头CT: 右侧基底节区见不规则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同侧侧脑室受压,鞍上池及右侧外侧裂池密度增高。查体:BP:189/118 mmHg,左侧肢体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1级,左侧肌张力低,项强两横指;患者脑出血量约20 mL;血糖 18.4 mmol/L、总胆固醇 8.54 mmol/L、甘油三酯 22.5 mmol/L。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90/100 mmHg,未系统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史10年,应用胰岛素治疗。吸烟20余年,现每日约10支,饮酒30多年,量多时白酒1斤/d。

患者每天不能按时休息,时常恼怒,日久气郁血逆,血压升高;平时吸烟、饮酒、饱食油腻,这些不良嗜好导致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功能异常,血糖、血脂升高;发病前因疲劳过度,酒后血压骤升而发病。临床诊断:(1)脑出血(右侧基底节 破入脑室系统);(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3)2型糖尿病。治疗:(1)药物治疗以止血、营养神经,降血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2)入院1周开始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饮食、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等。经过身心全方位调节治疗,患者出院时,饮食、睡眠良好,神清语利,左侧轻度面舌肢体瘫,左侧肢体肌力2级,无项强。

7月中旬,针刺治疗10 d后,在搀扶下能站立行走。跟踪随访6个月,该患者心态良好,已戒烟酒,每天坚持适当的功能锻炼,能够独立行走,血压、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叮嘱及时检测血脂,注意休息。

2.3 病例3

孟某某,女,66岁,退休。于2016年7月因吐字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无力入院。头MRI显示:脑干、右丘脑见点片状长T1/T2信号,FIair像为高信号,DWI像脑干病灶呈高信号。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查体:血压180/90 mmHg,吐字不清,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手指鼻不能,昂白氏症(+)。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脑干);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治疗原则:给予改善脑血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营养神经,调控血压等对症治疗。住院3 d 后,病情稳定,开始针灸康复,10次为一个疗程,辨证取穴,随症加减,目的是调畅情志,疏通经络,促进肢体康复。

经过19 d 的针刺及身心的综合调理治疗,出院时,言语基本流利,肢体活动较前灵活,持物有力,精细动作略笨拙,行走时,右下肢略无力,右足偶尔外翻。查体:血压:130/80 mmHg,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肌张力略低。

跟踪随访6个月,状态良好,心态平和言语清晰;每天坚持1 h 左右的老年健身操,行走自如,饮食睡眠好,叮嘱其饮食清淡,及时检测血压、血脂。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健康内涵在不断延伸。1978年WHO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1989 年又增加了道德健康[13]。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和道德健康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内容。

WHO曾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 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因素,10% 取决于社会因素,8% 取决于医疗条件,7% 取决于气候因素,多项研究也证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卒中发病率下降75%,糖尿病发病率下降50%,癌症发病率下降33%,自身因素往往是决定健康的最关键因素[14]。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平时性格急躁易怒,易致血压升高,引发脑血管疾病。上述病例也提示,不良情绪、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在制约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干预,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尤为重要,调畅情志、调摄饮食与起居,对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及时心理疏导等对疾病的预防、康复有重要意义。

情志致病理论,被誉为“中医学的精华和灵魂”[15]。情志活动从心而发,直接伤及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发生病变,怒是最常见的不良情志因素,与人生观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一旦遇到挫折,便迁怒他人或自责,日久,肝气郁结,气郁血逆,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中医关于疾病的最基本的理论是阴阳失调,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邪相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疾病、坎坷、不顺,正确的选择是:(1)遇事冷静沉着,找正确方法解决,而不怨恨、自责。如听轻音乐、跳舞、游泳、跑步、爬山等。(2)严谨自律,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制怒的关键。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仁爱之心 [16];孔子云:“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得其寿”,可见,健康与道德修养,人生观密不可分。(3)情志相胜法是根据五志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一种情志克制另一种过激情志的方法,用悲伤可克制怒气。药物治疗方面,可采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舒肝方,及针灸推拿按摩肝胆经都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身心全方位调节,情感通达,有益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福辉,杨会会,何雄伟,等.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率[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3):18.

[2] 路文杰,路文军,齐志伟,等. 围场县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6,(18):96.

[3] 黄蕊. 中医七情之“怒”与疾病[J].现代养生,2015,(12):233.

[4] 邢玉瑞. 七情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 (4):1.

[5] 周少林.“七情致病”说[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12(10):71.

[6] 胡静平,周晓丽,孟飞. 怒伤肝在指导肝病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12):301.

[7] 刘自健,李敬林. 浅谈“怒”与消渴病[J].河南中t杂志,2014,30(1):103.

[8] 郭霞珍. 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4.

[9] 尹巧,张伟,杨蕻. 中医制怒刍议[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110.

[10] 扶舆. 漫谈孙思邈的养生学[J].文史杂志,2013,(5):73.

[11] 呼睿,李翠娟. 中医形神一体观与心理问题防治[J].内蒙古中医药,2015,(11):163.

[12] 刘志远. 情志失调与高血压辨析[J]. 黑龙江省中医药,2015,(3):7.

[13] 范振英. 健康新定义的提出[J].医学争鸣,2014,(6):9.

[14] 张琪.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的中医健康管理在血脂异常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5] 张慧,柳红良,赵志付,等. 古代情志致病理论在中医心身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2015,30(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