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

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农庄的市场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绿化苗木;生产现状;供需余缺分析;市场前景;江苏金坛

绿化苗木的生产是发展林业的前提,其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及园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1,2]。绿化苗木的生产与供应除了受林木资源、气候条件、社会因素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外,还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及城市建设等多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绿化苗木生产的超前性与当前生态造林、城乡绿化等规划的滞后性相悖而不能同步,如何解决苗木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绿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3]。因此,做好近期的绿化苗木供需形势分析与预测是缓解当前种苗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4]。

1金坛市自然概况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位于北纬31°33′42″~31°53′22″,东经119°17′45″~119°44′59″,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境内水陆交通方便,沿江高速公路东西穿越,扬溧高速公路横跨南北。金坛市地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沛,年日照1 862.3h,无霜期220d。全年平均气温15.4℃左右,个别年份极端低温在-10℃以下,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 181.4mm。区域内西部为丘陵山区,茅山山脉绵旦南北,掌状丘陵岗地起伏东西,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黄土缓岗区两部分。东部为高亢平原,适合种植花卉苗木;中部为低洼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西部为丘陵岗地,适宜栽植乡土树种,适合发展生态林业。

2绿化苗木生产现状

2000年以后金坛市对山区造林、生态林、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以及镇村绿化的种苗有较大需求,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1.2%以上。2005年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道路绿化规格档次,境内高速公路每侧的绿化宽度为50m,省级一级公路每侧绿化宽度达到20m,市(县)、镇公路每侧绿化宽度为10m。绿化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观叶与观花树相结合,初步形成一年四季常绿、一年四季有花的生态绿化格局。山区造林和生态林营造对树种需求发生变化,从以前偏重用材性树种,到目前树种多元化,国外引进树种有湿地松、火炬松,乡土树种有榉树、朴树、乌桕、枫香、女贞、红果冬青等,防火树种木荷,经济林主要有良种茶、葡萄、桃、梨等;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主要树种是杨树、水杉、中山杉、落羽杉等。现在绿化品种发展到236种及变种、栽培种,分属于82科,177属。目前金坛市绿化造林树种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新增加96个品种。引进乔木目前栽植繁育成功的有大叶樟、金合欢、北美鹅掌楸、中山杉、栾树、红花玉兰、金丝垂柳、紫叶李、红枫、无患子、多花紫薇等;竹类有金镶玉竹、早园竹、茶杆竹、乌哺鸡竹、佛肚竹等;灌木类有红叶小檗、红花继木、红叶石楠、火棘、金钟、连翘、金叶女贞等;藤本有藤本月季、凌霄、木香等。目前全市风景绿化苗圃面积7 052hm2。

3种苗供需余缺分析

金坛市全年总产苗量1.6亿株左右,2010年新增苗木845万株。预测总量供应充足,大部分树种尤其是绿化乔木类供大于求,小部分树种例如山区生态造林树种榉树、朴树、乌桕等苗木短缺;经济林中的白茶苗以及时令水果、部分灌木、色块、地被类种苗可能供应不足。经分析,2010年春季全市种苗供应总量将大于需求总量。其中城乡绿化树种(如香樟、女贞等)供应有余,部分生态造林、稀有园林树种的种子供应欠缺;用于城镇绿化的大中规格苗木、部分经济林苗木供应有余,用于生态造林的容器苗、乡村绿化的乡土树种苗木供应不足。

4种苗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种苗市场大规格风景绿化苗(一般胸径在20cm以上)紧俏,中小规格的苗木滞销。随着大中规格苗木的增加,从事小苗培育的育苗农户因苗木难于销售而逐步退出苗木产业,造成小规格苗木无人繁育。近几年来,除了榉树、朴树、乌桕之外,其他城乡绿化树种的中小规格苗木,例如雪松、香樟、杜英、含笑类、青桐、马褂木、广玉兰、白玉兰、七叶树、大叶女贞及一些灌木类常见苗木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目前金坛市苗木保有量为5亿株,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经营户将风景绿化苗木场改成休闲度假山庄(农庄):一是城郊结合型。如白龙山庄在不影响苗木经营的前提下,在原来苗木场基础上进行扩建,开挖鱼池、新建餐馆及休闲场所,采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利用地处城郊的区域优势,发展节假日垂钓、休闲、观光旅游。二是乡村观光型。利用山区苗圃地资源和鸟类品种较多的优势,再人工饲养孔雀,为节假日儿童游乐提供了方便,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孔雀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种苗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5参考文献

[1] 徐华龙.建设大苗基地 培育大苗市场——朗溪县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2009(3):26-27,30.

[2] 张雯雯.绿化苗木发展迎来黄金期[j].农家致富,2009(18):17.

第2篇

一、广东庄园经济兴起的背景与类型

庄园经济是一种利用现代融资渠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资产股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典型的形式是:土地开发商通过购买土地所有权或租赁一定面积的土地,并把土地相应地划分为若干等份,通过出售土地权益证或股份受益凭证向社会招商融资,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广东庄园经济就其类型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

1.观光农业庄园。观光农业已成为广东庄园经济的显著特色,常见的形式有:①采果园。它包括荔枝、柑桔、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属产地采果业型农业观光。这是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观光对象,获取收益。③挖掘园。挖掘园以种植著薯为主,兼及马铃薯、芋头、萝人胡萝火花生及竹笋等,农庄在收获期间供学生和市民挖掘,让其接近自然,亲近泥土。③观光花园。这类在园培植花卉、树木,创造优雅环境,使之成为生产和观赏结合的花卉园。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除鲜花、盆景外,对阴生观赏植物需求量很大,攀援植物行情也很好。一些农庄利用这一形势积极发展花卉生产,已取得初步成绩。观花类、观叶类和观叶赏果类植物的栽培以及盆景生产都有发展。④药材园。这类农庄利用本省山区野生药材资源繁多的优势,栽培许多名贵药材和普通药材,并建立一些贵重或市场紧缺而需要量大的药材如甘木通、肉桂等的生产基地,进行批量生产。⑤农业文化娱乐园。它包括休闲别墅区、饮食文化区,汇集粤菜佳肴、地方小吃,让游客一饱口福;或供应潮汕功夫茶,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传统的功夫茶茶艺吸引游客,让游客得到一种高雅的享受。

番禹市化龙农业大观园是此类典型。化龙农业大观园占(坡)地6000亩,这里原来以种植甘蔗为主,经济效益很低。数年前,该镇农业总公司与当地6个村在租赁了此地,组织了本地、广州和香港23个单位联合开发,在此基础上兴建出农业大观园的首期工程――“绿野乡风”。类似的还有顺德生态公园、三水荷花世界等。

2.集商贸、种养业、加工业、旅游农业于一体的开发型庄园。榕洽果庄有限公司是此类典型。它占地12000亩,是广东特大型现代农庄企业,创建于1996年11月,地处粤东沿海的饶平县。公司创办以来,始终明确“林果农业,科技兴业”的经营思想,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经营方针,以“高资金投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综合化利用,多元化发展”的经营策略,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各方面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已发展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集商贸、种养、加工、旅游农业开发于一体的科技型、综合型、生态型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目前,该农在种植果树12万株,速生工业林木2万多株,拥有各具特色的果场5个,养猪场1座,拥有名、特、优果树育种基地和科研中心、生物有机复合肥厂、果品销售中心,总资产达6000多万元。

3.在原有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以股份合作制或“公司十农户”形式联合组建的庄园。广东湛江的廉江县长青水果场比较典型。该场是1981年组建的,是生产廉江红橙的基地,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产品的40%对外出口,在场承包种果的农民近8000人。1998年以长青水果场为依托,成立了廉江水果企业(集团)公司。这是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下有农资、红楼、果菜、工贸、运输、旅游等7个分公司和果品加工、塑化、纸箱、饲料加工、肥料等6个工厂,成为一个种养、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一条龙的全国最大的水果集团。

二、广东庄园经济的创新意义

(一)产权创新

农庄产权制度属租赁模式,从制度上看,它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股东委托经营者经营。在委托关系下,庄园出资者、经营者和园工构成了资、权、利的经济契约关系。在资本结构方面也实现了多元化,以股份资本为主,适当吸收金融资本,发挥银行和投资公司等债权人的监督约束作用。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土地开发商以租赁形式获取土地经营权,所需付出资金较少;②开发商和投资者不能获得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③开发商出售的只是土地单元,并不是某一确切位置的地块,因此,投资者所购买的土地单元是获取土地经营总收益相应份额的凭证;④投资者一旦投资购买土地单元凭证以后,不能退还,但仍可以转让和继承。

(二)融资方式的创新

我国农业发展不稳定、后劲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本投入。这一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关于此点,樊纲早就提出:现在发展农业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投入,不可能单靠政府的投入,目前政府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能力本身也十分有限,从长远看,主要还是靠社会上的各种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向农业,并与其他部门的资本投入保持一个均衡增长的比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从根本上说,不可能光靠“支农”或“补农”的良好愿望,而同样要依靠盈利的原则。要使对农业的投资像对其他产业的投资一样,获得一份平均利润,从而使农业也像其他经济部门一样,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

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庄园经济的兴起,将有助于国内沉淀于金融、股市、房地产等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开发之中,减少高盈利预期和投机行为的泡沫经济成份,增强现代农业内在推动力。而我国个人投资渠道狭窄,社会资金不能参与经济营运,缺少产生经济效益的载体,资金最终不能成为生产力。现在,社会闲置的资金投入庄园进行农业开发,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而直接融资将是中国未来资本营运的方向。

化州龙汇庄园的经营模式是上述创新的一个先例。龙汇庄园有限公司向化州市那务镇政府承包12000亩(后扩大为31000亩)为期50年的宜林荒山,大规模地种植龙眼树,形成包括水果种植、养殖林工、旅游等内容的综合型的现代庄园。但开发商本身资金有限,银行又不可能贷款,国家更不会拨款,发债券和股票都不具备条件。于是,开发商策划了一个利用城市的闲散资金、城乡合作开发的经营模式。开发商把承包的山岭分割成每5亩为一个单位,以每单位2.5万元(后调整过几次)的标价向海内外招商。投资者一次性出资,无须追加投资;开发商统一开发种植和经营管理,收益二八分成(投资者占八),权益50年不变。这个策划突破了现行金融结构的框架,既不是发债券,又不是搞股份制,也不是基金募集,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

现代庄园经济的兴起,也将成为海外向中国农业投资的载体。根据黄九渊和王江流(2000)的统计和研究,目前,外商在国内农业领域的投资仅占外资总额的1.5%,大大低于工业、第三产业的投资额,造成投资失衡。导致这种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国外产业资本而言,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投资载体,即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二是对于国际金融资本来说,主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中国农业”的概念,我们还没有精选出好的农业开发项目加以推荐。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很可能在21世纪初成为继轻工、基础设施和汽车工业之后,下一个新的国际投资热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市场前景好。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②成本利润率高。虽然从总体上看,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自然和市场风险)大,但据农业专家分析,中国农业的成本利润率已由1978年的5%左右提高到90年代的60%,已高于5大行业平均数的5倍。③绿色食品走俏。中国大部分山区水热资源条件好,生物生产力高,有些地区尚未被污染,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自然条件、环境质量最优良的山区之一,适合生产绿色环保食品,又能为投资者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④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拥有1.3亿公顷可利用的荒山荒坡,6700万公顷可开发的沙荒地,3.1亿公顷可利用的草原草地,1700万公顷内陆水域,1200万公顷浅海海域,所有这些资源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起来。⑤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农业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农业资源,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农业科研院校和农业科技推广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可应用各种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投资经营与承包农庄,将其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引进来,与粤、闽、琼3省的土地、劳动力优势直接结合,促成土地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三)农业功能的创新

在现代农庄,农业正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第3篇

将传统的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借助文化创意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 这就是――文化创意农业。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发展文化创意农业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市场前景广阔1、农产品农场 文化创意农产品农场,指的是单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开发与种植的农场,它以文化创意农产品的种植为主要功能,通过批发文化创意农产品作为盈利手段。它的规模可大可小,主要目的为提高传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文化创意农产品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消费产品。2、农艺工坊 文化创意农艺工坊,是以文化创意农产品包装、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设计、创作与生产为主,以销售此类商品为主要盈利途径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3、农品专营店 此种开发模式,主要结合城市或者旅游服涨,为消费者提供文化创意农产品、农业工艺品、农业装饰品等销售服务,以此来获得盈利的一种农业项目开发模式。 以上项目规模较小,项目主题较强,因此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NO.2综合型文化创意项目

1、主题农庄 主题农庄模式,是以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贯穿,以农业要素为主体和题材,辅以花园、果园、田园、菜园、树园、牧园等农业生态环境,主要以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体验、农业文化欣赏、居住、游乐、养生等功能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于其中,可以增加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品尝、购买文化创意农产品、工艺品,体验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等农业项目。

2、 亲子农园模式,是以生态农业景观、农作物、畜禽动物、农事活动等为主要元素,供亲子家庭游乐、体验的一种农业乐园。可以将文化创意农业景观、农产品、工艺品、农业技术展示、文化创意农业节事活动体验融入其中,从而提升亲子农园的品位与价值。

3、休闲农牧场 休闲农牧场,其实是休闲农场与休闲牧场的统称,也有两种结合的情况。此类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农场或者牧场为经营主体,以农业种植、牧场养殖为主要目的,并辅以休闲、游乐体验服务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化创意农业的融入,能为其增添更多乐趣与价值。4、酒庄 酒庄,一般为红酒庄园。它主要以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为主,并辅以红酒文化体验、展览、销售、休闲度假功能的一种开发模式。同样,文化创意农业的加入与运用,可以为其增添更丰富的产品和更高的价值,增强其发展竞争力。5、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要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并辅以参观、体验等休闲度假服务。同样,于其中并入文化创意农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和游览作用与价值。

NO.3墙面绿化市场潜力巨大

“墙面绿化作为新的绿化形式,是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重庆市工商联园林商会副会长汪坤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墙面绿化目前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在二线城市中,武汉的发展速度最快。上海世博会后,武汉的“绿墙”纷纷涌出。例如,汉口新世界中心配套工程大楼立体绿化工程,是武汉首面立体绿化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大小绿化墙已有近20处,多位于商场超市、高档写字楼。

NO.4最萌植物,年轻人最爱

在年轻人看来,这种长相可爱的植物,天生具备吸金能力,让人不自觉地掏钱购买。玻璃缸多肉景观DIY!崇尚自然,接近自然,让您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的了解农业!目前,多肉盆景是一项前景诱人的产业,在花卉市场上还是奇缺的抢手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多肉盆景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满足了年轻人观赏需求。如今中国的爱好者普遍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和网络上,一些二三线城市对多肉植物完全不知,多肉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多肉植物还会火爆很多年。

NO.5 DIY蛋糕店

亲手体验乐趣 新鲜食品是现代人们的最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生活趋势。开家甜蜜蛋糕店,投资额不高,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青年创业的朋友。只要你的蛋糕和甜点口味新鲜独特,价格又能获得众人信赖的口碑,很容易吸引各个阶层消费者。

NO.6 胖人服装店

实施方案:

1)店面的选址:租一间30-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2)店面的装修:店面作一个简单装修,把50平方米的房一分为二,前面作为招徕顾客、接受订单的门面房,后面作为加工衣物的厂房; 3)购置设备:缝纫机及有关的其他设备; 4)服务人群:特殊形体的人; 5)市场的定向:胖人服装店 除市场定位恰当,目标顾客一目了然外,还得助于一个情字:一是请胖人当服务员,胖人为胖人服务,在心理上容易平衡,增加了沟通感情的机会;二是以不同的花卉名称代表不同的服装型号,避开了肥胖二字,照顾了胖人的自尊心,与胖人的消费心理一拍即合;6)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招聘4-5名员工,要求其精通衣服的制作,心灵手巧,对工作认真负责;7)准备材料;8)广告宣传;9)建立自己的顾客档案;10)以自己开门面承接业务。

NO.7 古玩店文化继承

据业内人士透露,古玩业近20年来一路红火,平均利润超过很多行业。投资古玩利高却急不得。有句话说古玩店是3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据深圳市文物研究会副会长高占交介绍,古玩的升值潜力巨大,投资古玩须要有四个条件:1)懂古玩;2)要有古玩的鉴别能力;3)有一定的经济实力;4)有很好的经营技巧。但最小的店铺不能小于10平方米,另外需要有保险柜、各种宝物格等,营业员必须懂得古玩知识,一般投资需300万元,用10万元资金投资古玩也可以,但会做得很累,资金多些货也押得起,不愁等不到好买家。

NO.8 魔术工作室

新奇多样 做魔术已经是一种比较新奇的东西,受到刘谦现象的影响,近两年来魔术市场大热:书店里的魔术书籍卖到断货,电视台纷纷策划魔术主题节目,街头的魔术店犹如雨后春笋,“魔术经济”正不断壮大。现在国内魔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魔术市场一定会得到大力挖掘,“魔术经济的发展空间良好”。魔术道具店需要营造氛围,因此在选址上一定要多下工夫。与其他店铺一样,贴近核心消费群体是最需要考量的因素。业内人士表示,魔术道具店要选在潜在客户多且租金相对低的地方,通常在大中院校周边的胡同巷子,或繁华街区向社区的延伸处。相关专家称,开设一家魔术道具店投入小,风险低,产出高,适合小本经营。

NO.9宠物美容店

打造靓丽萌宠花3-5万元开家宠物美容店,不需要过多专业技术,最为切实可行;宠物托儿所――如果你有宽敞的庭院,又喜欢热闹的话,开家宠物托儿所是个致富的捷径,1天的收费不过20-30元,当然广受欢迎;宠物婚介处――可以给哈宠族的宠物找到合适的对象,从中收取5-10%的中介费;美物美容院:如修毛发、修爪子、烫染尾巴。先以猫狗等常见宠物的生意为主,再慢慢拓展到其他宠物,才能做大做强。店铺的位置最好选在公园、市民广场或宠物医院附近,以借光造荨H缃瘢随着都市丁克族的出现和老年空巢现象的普遍,家有宠物已成为一种都市时尚。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我国哈宠族人数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宠物市场前景灿烂。

NO.10 电动流动冰激凌车

最经我上街看到一款电动流动冰激凌车,告别了以往的经营模式,移动的车,移动的 店,可以随处经营,哪里人多我就在哪里,新款流动冰激凌车不用在为没有电源而烦恼。 流动冰激凌车为您省掉了房租,人工,大厨,适合小本创业的人群!流动冰激凌车产品特点:1、运行成本低2.冰激凌车操作简便、上手快3.消费群体广泛、市场空间大4.经营灵活、产品组合机动性好5.无须开店、无须交房租、无须高技术、无须大厨 流动冰激凌车与店面相比的优势。6.广告效应好,易引人注意。7.灵活、可流动,哪里生意好就开到哪里。8.门面租金高,且不引人注意。

NO.11 教育

早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以前我们是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和教育条件的限制才没有,而现在条件非常不错。正是孩子学习的大好时候。那么人们都选择什么教育呢?可音可早教,正是人们纷纷选择将孩子送去的地方。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问题也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早教就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好选择,可音可早教采用了极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更加的聪明,早教是一个很难的课程,专业性非常的重要。 早教是具有优势的,首先是它的团队好,其次就是经营的模式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快的上手,还有就只最关键的一点,这是一个相当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比起其他的早教机构,好立德更加的专业,师资力量也更强,比较符合大众的需求。虽然这个项目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是不的不说的是这个项目是非常不出的,获得的口碑也是相当好的。能够做好教育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启蒙和知识的项目当然是相当不错的。加盟可音可早教能够让你轻松获得应有的回报,给孩子带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NO.12 照片书

第4篇

一、新乡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新乡市坐落在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山,地理位置优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驰名的农业及名优特农产品、充足的劳动力,造就了新乡美丽而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新乡市得到迅速发展,休闲农业模式也不断丰富,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成功例子主要有卫辉市唐庄的万亩桃园、封丘县的万亩金银花、新乡县龙泉的千亩黄金梨园等田园农业游,获嘉县花卉、长垣县仪隆观赏林苗圃等园林观光游,牧野区的家庭菜园开心农场的务农体验游等。二是农家乐休闲模式。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等休闲活动。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和城市郊区。主要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三是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标准化基地、农业产品和农史展览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成功例子主要有新乡县龙泉村的龙泉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封丘县的美日康树莓博览园的农业博览园等。四是回归自然休闲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北太行的山水、绿色森林、黄河湿地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功例子主要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

目前,新乡市已建成以休闲度假、观赏观光、农事参与、农耕文化、高效农业、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点187个,从业人员3227人,年接待游客99.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利润9530万元,从业农民年均纯收入9750元,较新乡市农民平均纯收入高2000余元。

二、新乡市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市场条件

休闲农业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休闲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享受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自2004年以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新乡市域外游客比重由2004年的38%增加到目前的65%。随着新乡太行风采和国际水平攀岩基地为基础的旅游大发展,新乡市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际游专线,入境游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资源条件

新乡市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独特、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其资源优势包括:①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②广阔而独特的产业体系。新乡市产业体系涵盖农业、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行业,并呈现出许多亮点。③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新乡市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原生性强,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

(三)社会条件

新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其支持主要来自:①政府的支持。政府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和辅助解决三农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②金融体系和投资企业的支持。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优惠政策引导下,为了迎合休闲农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契机,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休闲农业的方式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③农村居民的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可以让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农民对休闲农业的支持不言而喻。

三、新乡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地位不突出

目前,传统农业在新乡农业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休闲农业处于自发状态。虽然近年来新乡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但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关注不够,并没有从政府层面确定休闲农业的产业地位,导致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和旅游业的“副产品”。

(二)缺乏科学的规划

政府和经营者对休闲农业的开发缺乏市场研究和科学规划,导致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项目雷同。近年来,新乡开发的休闲农业园区大多为采摘园、观光园和农家乐等有限而雷同的产品形式,创新不足,特色不够,精品极少。

(三)休闲农业保障体系的缺失

休闲农业是一个融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其经营管理涉及农业、旅游、环境、工商、质检、建设、国土、公安等政府部门,但是这些政府部门并没有一个针对休闲农业管理的统一标准和尺度,经常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尺度不一的现象。新乡市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从整体上看素质偏低,服务意识缺乏,文化水平较低,也缺乏管理休闲农业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四、新乡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一)做好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组织编制新乡市休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并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结合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工程等支农项目,将“农家乐”“休闲度假农庄”等休闲农业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二)着力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对废弃园地、林地、荒地、荒山等进行开发整理,盘活集体存量土地,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结合本地实际,着手制定休闲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重点在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经营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四)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要逐步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休闲农业发展机制。安排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级(包括市级)以上的休闲农业示范单位建设。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手续,适当扩大担保物范围,满足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五)加大宣传推介,扩大知名度

第5篇

云南茶、中国茶的突围之路,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茶和云南茶的位置在哪里;二是如何借助人类大健康的机遇;三是如何撬动大健康产业,让茶无处不在;四是如何实现茶的全价利用和全产业链打造。

“大资源小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了茶叶种植大国、生产大国,但在茶叶出口上却是一个数量大国、效益小国。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茶叶经济体,茶叶产量占世界的近四成、消费量占三成,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但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呈现竞争力弱、附加值低等特点,出口均价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仅为最高水平的1/9。

在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80万亩,采摘面积472万亩,产量27万吨,综合产值达223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分别位居全国一、二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产值亿元以上的茶企达20户,千万元以上产值的茶企达118户;茶叶精深加工比例超过60%;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出口创汇不断增加,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普洱茶产业发展迅速;茶事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发掘方兴未艾。

但也要看到,云南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全球茶叶长期产大于销;传统茶产品与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种植规模优势逐渐弱化;茶叶深加工不够,大企业不强,科技含量低,品牌生产缺乏活力、不成规模,处于产业链中资源供应的末端,等等。

云南茶产业“多、散、弱、小”的格局依然没有质的改变,依然没有走出“大资源小产业”的发展困境。

茶产业要抓住“健康红利”

健康红利时代到来,茶产业是重要的大健康产业,农业和茶产业发展的最终方向究竟在哪里?

从外部环境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江河和地下水遭污染、耕地重金属超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屡发的现实情况下,中国正置身于空前严峻的环境挑战中。

世界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黄色农业、黑色农业三大阶段,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农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重要转折,现已步入绿色农业时代,而且呈现有机化、高端化、健康化等特点。一个生态文明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生态文明是全球的共同价值,而人类的大健康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命题。在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生活品质的过程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效益,即“健康红利”- -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创造、传递健康的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人类千年的饮茶历史和现代科学证明,茶是绿色、生态、健康的日常饮品,茶是愉悦精神、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茶产业必将是打造大健康产业的主力军。

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人类需要寻求更加集约、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根本出路就是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推进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

中国的和平发展,正推动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产品被世人熟知、欣赏并接纳。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也要适应这一历史趋势,借助这一强劲势头,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以科研创新为撬动发展的支点,将产业发展提升到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让茶无所不在。

云南茶产业的整体提升,不仅是让茶作为饮品的品质提升,更要让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大健康产业。

实现中国茶的战略突围

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关口上,我们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摒弃落后、低效、单一的生产方式,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结构,激发更丰富的产品需求,创造更新颖的盈利模式;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积极开拓电商渠道。

同时以工业连接农业,用科技连接企业,整合各方资源,拓展茶叶在品饮、日化、保健、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应用数字化科研成果创新茶文化传播的方向,引领消费时尚,以深加工促进茶叶资源的全价利用、跨界发展,把云南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元级的大产业,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实现战略突围,重塑中国茶产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创新的路径首先是以基地为依托,以茶园为“第一车间”,通过规范化种植、细化管理流程、统一产品认证等方式,强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茶农自觉进行标准化种植管理,进一步突出生态茶园的生物多样性,走绿色环保、生态有机、优质安全的茶叶种植道路。

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茶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企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营造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一些有意进入茶产业的大企业集团和企业家来云南考察投资。

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先进高端科研平台、机构、专家的合作,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重点向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天然生物化工原料方向发展,积极开展茶叶功效研究、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减少传统茶叶的生产、消费环节的浪费,尽可能实现茶叶的全价利用和深加工,推动茶产业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

以创新为突破。当前有用普洱茶、红茶、绿茶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加配其他生物制剂的日化用品,一上市就获得市场青睐。

以品牌为关键。要围绕自然的生态、食品的生态、文化的生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的云茶品牌,使云南茶品牌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以效益为目标。对于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品格类型、不同需求层次的茶产品,要围绕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分类指导、分类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一个产业要做大,必须创造一种新的消费习惯,使产业发展的成果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因此,云南茶产业发展要在适应市场传统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引领和发掘人民群众与茶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更新、更多的茶产品,服务市场需求。

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的平台和角度,整合各方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资源,集中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攻坚;对辐射带动产业跨越发展作用明显的关键环节进行提升,形成“五联盟”、“两连锁”、“两联动”的良好格局,即:产业、企业、基地、农庄、产品联盟;国内、国际市场连锁;网上、网下销售联动。

第6篇

论文摘要:从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 市场 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 临夏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全州234.49万亩耕地仅有27%为适合发展立体种植、设施农业及高效经济作物的川塬农业区。西南部地区适合蚕豆、马铃薯、油菜、小麦等喜阴耐湿作物生长。东部地区虽占39%的耕地面积,由于干旱少雨、投入不足,使农业生产 环境 逐步恶化。但另一方面由于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优势农产品包括蚕豆、马铃薯、油菜及 药 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大河家鸡蛋皮核桃、和政啤特果、唐汪大桃杏及葵花籽原料及系列产品、北塬花椒以及河州紫斑牡丹系列花卉等一大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农副产品,且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污染较小,尤为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再者,临夏作为甘肃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地,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家饲养牛羊的生活习惯,畜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

1.2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畜牧业、林果业、饲草业、花卉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种植业而言,畜牧业、林果业、饲草业、花卉业在临夏州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为农民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

1.3农业 社会 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没有经费保障,农业系统的工作人员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各级技术服务机构普遍存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全州124个乡镇,只有100个乡镇农技服务站,400多名农技工作人员,村级没有农技服务人员,推广能力弱,而且乡镇农技服务人员也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要任务,农技服务工作薄弱,对服务本身的含义理解不够,对新技术推广反应不及时,对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不能及时到位,等农户上门求助现象严重。

1.4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少,素质有待提高

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当前临夏州农业科研工作却面临着科研经费短缺,高素质科研人员较少且有外流现象,研究设施落后老化,新技术引进及吸收消化能力差,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的滞后局面,这对提高我州农产品科技含量形成了阻碍。

1.5农民 文化 素质较低,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差

据州 教育 系统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国 农村 “普九”人数占总 人口 的80%,全省为62%,而我州仅为46%,青壮年文盲高达14%,且新的文盲还在继续产生。我州农民中接受专门农业专业培训的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15%,更为不利的是农村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正逐渐被农产品加工、服务行业和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吸收,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或妇女,对新技术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差。

2 对策

2.1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要立足现有的耕地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提高地膜粮食种植面积及加大经实验证明确实,有增产效果的新技术和新品种来提高和巩固现有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通过积极参照国家农产品生产标准来建立健全我州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

在种植结构调整布局方面,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快发展旱作生态农业,以梯田建设为主,大力推行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集雨补灌和灌区节水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旱作生态农业技术。以马铃薯、玉米、花椒种植为主,兼顾养殖发展。北塬地区以优质无公害蔬菜及水果产业化为发展方向。西南部阴湿地区在玉米、蚕豆、油菜等耐阴作物种植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饲草业,为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饲草。同时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及清真食品加工产业,以广临长廊为代表的川塬地区侧重于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利用 交通 便利、高效日光温室密集度高的优势发展反季节高档花卉、蔬菜及水果等回报丰厚、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产品,适时采取促销策略,促进我州农产品进入国内主流市场,使其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2大力发展畜牧业

发展饲草、改良技术等手段,促进畜牧产品产业化程度,应侧重于提高草料质量和引进肉质优良、产量突出的优质牛羊肉品种,并优先发展以胚胎移植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改进提高本地区畜牧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方式加强与国内实力较强的肉制品、乳制品龙头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生产清真食品的有利条件,在国家民委对少数 民族 特需产品进行项目资金支持、减免 税收 的大好机遇的带动下,发展和壮大我州清真食品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对中东地区进行充分市场 调查 的基础上,采取订单方式为客户生产所需清真食品,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化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有力的带动我州农业经济的发展。

针对目前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的现状,一要采取科学认定,创新模式,择优扶持。围绕清真牛羊肉加工和鲜奶干酪素系列产品开发,对有基础、有品牌、有竞争力,能带动农户和产业发展企业为龙头,择优扶持。二要实施品牌战略,农产品市场竞争说到底实际就代表农产品质量、价格、卫生、安全、服务、信誉等多种市场竞争元素,可以说拥有了品牌也等于拥有了市场。而品牌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科技与资金投入、市场 营销 宣传等方面通盘考虑,充分对现有优势品牌进 行政 策倾斜,重点对乳产业的“河州牌”、“斯禾雪域”等干酪素系列产品、肉牛产业“农庄牛仔”等冷鲜分割牛肉品牌 、肉羊产业的“东乡手抓”软包装保鲜食品等初具规模的品牌进行保护。三是强化对外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联系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增强龙头企业。

2.3以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 和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林果业已经成为 林业 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好国家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挖掘内部潜力,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林果产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在实践中突出建设重点,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荒山、荒坡、荒沟、地埂和四旁,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果,重点抓好花椒、啤特果、沙棘三大主导产业,在基地建设规模、质量效益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红枣、唐汪大桃杏、薄皮核桃、李广杏等特色林果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兴办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工是实现林果业增值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扩建改造,提高现有林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产量质量,使其成为带动林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对外招商引资,内联个体经营大户,盘活民间资本等途径,兴办林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精加工\增加林果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企业发展格局。 。

2.4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精心培育农户自发兴办的各类流通组织,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产品促销组织,以及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为农户的分散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 管理 ,建立农产品贸易风险防范机制等。尽快建立农业家庭经营与农民合作相融合的组织体系,提高农户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促进农业经营走上企业化、产业化、全球化发展的道路。

第7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法律 政策

生态旅游一般认为最初始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1)。生态旅游在我国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近几年前往各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中外游客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虽然,我国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的今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现有的相关法律不能适应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缺失

完善的法律体系能规范旅游和旅游区经营者的行为,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平衡,是保证我国生态旅游沿着法治路线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然而,我国现在还没有出台综合性的旅游保护法律法规,与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各环境与资源单行要素保护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较为松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中,对于利益的分享及产权问题规定不明确。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相对较集中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一般都是具有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特征,且国家采取特别措施加以保护。对特定区域环境的保护法律和相关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条例的规定存在一些,但这些规定只是很笼统,不全面的。其中,对旅游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的均未涉及。

二、相关政策欠缺

旅游政策是国家和最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实现一定时期内的旅游发展目标,根据旅游发展的现状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指导并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也是衡量旅游事业取得成效的尺度。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双刃剑”,一方面提醒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向本应保护的生态地提出新的经济利益要求,这无形中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难度和紧迫感。但是我国相关的政策并不多,例如建立资源保护基金。充足的资金是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的关键,有些自然资源保护区由于资金的不足,导致设备较慢,保护力度不够,加上片面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生态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又如我国部分地区现在掀起了一股参与性生态旅游潮,即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的旅游业,如农家乐、休闲农庄等。由于资金的短缺,当地居民并不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规划和开发,例如旅游生活垃圾任意堆放,造成空气和水体污染;肆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

三、生态旅游规划法律制度的问题

生态旅游规划不合理将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其严重性远远大于游客旅游带来的污染。通过科学专业的规划,可以使旅游开发有序的进行。在项目开发中,要有专家的可行性论证,在与环境协调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合理布局。做到环境保护、检测的统一,避免造成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我国生态旅游相对国际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其政策法规出台较晚,尤其是在生态旅游规划方面,统一性缺乏保障。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主要依据国家旅游局1999年颁发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划》、《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其中涉及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非常的少,或者还存在空白,例如对环境容量、市场前景、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生态环保教育、生态景区布局等方面的规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除此之外,关于生态旅游缺乏统一的规划规定。

其次,缺乏科学性。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的前期工程,是生态旅游开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容量的量测、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配套设施系统的设计,旅游线路的设计、基础资源的监测、调查等工作的展开都要依托大量生态科学方面的专业技术、设备和人才。目前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规划研究还不是很多,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未能真正建立,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更是甚少。已有的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多局限于自然环境承载力,而忽略了旅游对生态旅游区及周围社区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影响的研究。因此,要全面考核生态旅游对生态旅游区的影响,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3个方面。在具体对评价指标筛选中应在遵循综合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指标的衡量精度及研究方法。

四、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旅游管理方面,其管理范围和法规层次远远达不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需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由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据初步统计,我国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大12个,我国景区名义上属国家所有,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和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往往在同一个景区内,建设、文物 、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景区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导致了旅游景区宏观规划和微观发展都呈现出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形势较好,但是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应该加快生态旅游相关法制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工作总体思路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外来投资为主导,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高效农业、养殖和林业,巩固整合现有乡镇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奋斗总体目标

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最终目标。力争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8‰。

三、主要措施

(一)发挥园区载体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将始终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突出“工业抓投入”的总体思路,围绕打造全省新材料生产基地,建立对外招商平台,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园区经济,改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型工业化。今后五年我们将继续支持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资金、人才、信息、资源向园区聚集,引进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税收回报率高的项目。

(二)拓展第三产业,活跃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开展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强力推进,我们迎来了高速时代旅游“井喷”,而我镇作为县的城关镇,要抢抓机遇围绕打造“城乡双休环城市带休闲游”的这一发展思路。抓住古苗河地质公园、村民俗文化旅游、城区沿河风光带、城市中心氧吧等自然资源优势搞好城乡休闲旅游。

(三)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县城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此,积极营造好投资环境,为外来经商人员和农民创造服务平台,在入学、就业、保险、医疗等方面给进城农民更多的优惠,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

(四)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紧紧抓住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机遇,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集中改善一批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机耕道建设,继续抓好村组道路硬化,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三年内全面完成全镇农网改造。在确保传统农业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每个村培植1~2项主导产业。努力使社会生产力有更大发展、综合实力有更大提升、人民生活有更大改善。一是在窝勺片区大力发展烤烟、油茶和水果产业。力争5年内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产量达到1万担、产值达到1200万元的规模;力争5年内实施油茶低改1200亩,新造1000亩;培植金秋梨800亩。二是在城郊片区全力打造精品高效农业。依托望城、南门、蔬菜、花桥、农科等6个无公害富硒蔬菜基地,做强做大蔬菜产业,实现年均种植各类商品蔬菜5000亩;继续培管富硒枣1200亩;支持建设城郊花卉苗木基地、汇森农庄、建湘生态科技园和精品果蔬等特色产业。三是努力壮大特色种养产业。支持北欧玛公司完成鲟鱼鱼籽酱加工项目建设,形成西伯利亚鲟鱼30万尾规模;进一步支持武陵大鲵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5年内形成大鲵养殖3万尾、大闸蟹1000亩的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加收入。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社会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援助,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抓好返农民工就业工作。认真做好社会救助,落实“两免一补”、贫困学生救助等。

(六)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抓好一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好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水平,扩大职业教育。大力促进文化发展,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力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加快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75%以上,节育措施落实率95%以上,流动人员管理到位率95%以上,群众满意率97%以上。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村寨”、“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继续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最大限度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进一步巩固“打击涉枪犯罪”和“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真落实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完善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预防处置机制,坚持和完善“三调联动”,发挥村支两委、群众团体、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调解作用。切实抓好维稳工作,妥善处置群众上访和历史遗留问题,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四、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