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领域研究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情报学 研究生教育 上海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教育体制也比较完善,同时有政府政策强力支持和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重点对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其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冀望对其他地区情报学硕士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历史沿革
1984年,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后,其他一些高校和著名的图书情报机构也陆续获得了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截至到2007年,上海共有8所高校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各高校名称及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批准时间如表1所示:
3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培养目标
笔者对上述8所高校网站上的情报学硕士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归类统计,发现以下趋势:大多数院校都提到要培养情报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掌握扎实的情报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网络检索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在现代情报技术、政务信息或企业情报方面具有特长的高级情报技术骨干。而南京政治学院上海院区和第二军医大学主要招收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军队在职干部,目标是为军队培养情报人才,为军队服务。
3.2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能够反映学科进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为了分析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研究方向,笔者采取查阅和检索8所高校2007年硕士招生简章和电话访问有关机构的形式进行调研。由于各单位在设置研究方向时,出现了二元研究方向,为了便于分类统计,对其进行了拆分,如:信息咨询与知识管理拆分成信息咨询和知识管理两个研究方向。笔者将拆分好的方向归纳为11个大类,22个小类,并列出了属于各小类的研究方向名称,分类统计了研究方向和设立该方向硕士点单位的数量与百分比(见表2)。根据表2中的数据又制作了表3和表4。
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广泛。上海8所高校情报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共有40个,分布在11个大类和22个小类中,每一个小类再次细分出若干相近的研究方向,少则1个、多则4个。从单位分布来看,每一小类研究方向涉及单位少则1个、多则6个。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方向涉及众多领域,与社会、经济、技术、管理、法律等情报信息密切相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广泛的信息需求。
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的主流方向与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的主流方向一致。王知津教授曾提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是情报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而上海情报学硕士研究的主流可从表2数据中得到,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所占比重最大,均为10%,分别有6所和4所院校设立此方向,这两个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研究重点,有效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的生存。传递、获取、组织、检索、利用进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研究方向反映了学科的进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是传统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基础,不可忽视。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系统、竞争情报、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向的设置紧随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了情报学的研究思路,使情报学的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研究方向在设有该方向的单位数中的排序与其在研究方向总数中的排序基本一致,但从整体结构看还存在不足。有11个研究方向在总数中所占比重为25%并且设立相关方向的硕士点数量均只有1个,研究力量较薄弱。比如信息化只有一所院校开设了城市信息化一个研究方向,而对于上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的科技创新和企业信息化、社会经济信息化等研究方向则缺失。
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涉及较少。比如信息咨询、信息产业研究方向所占比重仅为2.5%,开设此类方向的院校均只有1所,而信息社会学、信息构建、信息法与政策、知识审计、网格技术应用等在硕士研究方向中都没有涉及,暴露了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力量的薄弱部分,同时也意味着要加紧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步伐。
3.3 课程设置
笔者通过网上检索和向有关机构直接索取的方式收集到了上海6所院校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的资料(不包括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本文收集到了这6个硕士点的84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按照上文中对硕士生二元研究方向拆分的方法对这6个硕士点的二元课程也进行了拆分,按11个大类进行统计(见表5)。根据表5又制作了表6和表7。
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上海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范围较广,面向管理、面向技术、综合发展。6所高校共开设84门课程,其中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信息技术、信息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小类的开课单位数超过总数一半。有3个小类开设课程为0,其中信息化、编辑出版只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开设此研究方向,这里没有收集到两所学校的课程信息,故数量为0。但是信息服务小类有3所高校开设3个研究方向,却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其余小类分布较均匀。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是情报学硕士生的主要课程。6所院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在84门课程中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所占比例位居前列。信息管理本身是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对于信息管理的一系列行为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信息系统及共发展趋势对情报学课程的影响毋庸置疑。
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基本协调一致。硕士生的主干课程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等,一方面,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的数量分布相对均衡;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的单位分布也相对均衡。
课程设置中体现了情报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上海6所院校情报学专业近一半都开设了数学、计算机、企业管理、经济等方面的课程。情报学作为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和数学结合,实现了情报研究指标和研究方法的定量化;它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得情报计量、情报检索更为简便快捷,情报处理更加深入;和经济学结合,形成了情报经济学,对于研究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和管理学结合,更易于达到强调以人为本,面向用户的管理目标。
体现时代特征、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不多。如信息经
济、信息咨询、信息产业、知识管理等与当今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处于情报学前沿领域的课程开设较少。上海作为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城市,信息服务行业正不断发展壮大,而情报学的研究方向正是顺应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上海高校应及时调整情报学科的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与时俱进。
3.4 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核心期刊量可以表明该地区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笔者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统计了自1996年至今上海8所高校在12种主要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的发文量。如将检索项设为“刊名=图书情报工作”并且“单位=上海大学”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7年6月20日。由于2007年不是全年统计,这里不作分析,其余各年论文量统计形成图1:
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上海8所高校在12种主要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呈显著递增趋势,说明上海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逐年增加,也从侧面揭示了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水平的提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的情报学研究在情报检索语言、竞争情报、社会科学情报三个领域较有特色。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张琪玉是中国情报检索语言领域的开拓者,上海情报检索语言研究成果主要出自该院。“九五”期间,上海的竞争情报研究成果斐然,涌现出一批专门学术论文和专著,在企业竞争情报等实务领域也取得了成效。主要成果有上海图书馆缪其浩的《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上海大学樊松林的《竞争情报学应用论》和《竞争情报研究论》等论著。华东师大在国内最早开始招收“社科情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上海学者编写过《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导论》等理论著作。
4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信息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情报学的发展赋予了无限活力,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得到重视,情报学教育前途光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多姿多彩,昭示着情报学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上海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先进,同时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情报学教育进步快,发展好。上海“十一五”规划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发挥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促进作用,使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较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较高、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亚太地区信息通信枢纽作用突出的城市,使信息化成为上海在世博会上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社会信息大环境为情报学科创造了成长的土壤,情报学人才要把握机遇,在信息化发展中大显身手。
但是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环境影响,情报学同金融贸易等相比还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多学科的融合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其它学科对情报学科的蚕食,使情报学失去原有地位;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得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教育制度等方面都亟需革新,社会相关职业和学科的发展也促使情报学硕士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和价值重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市场化导向强烈,情报学基础研究和建设还比较薄弱,情报学的研究资源相对缺乏,学科建设任务繁重。
5 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对策
5.1 明确培养目标,使更加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当代信息和知识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情报学作为一门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组织并提供利用的学科,其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管理专门人才。情报学教育要更加关注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针对需求的变化着重培养面向科技、面向经济全球化、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创新型信息人才。
5.2 提升情报学学科地位刻不容缓
受上海经济环境影响,情报学与金融贸易等专业相比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从各高校研究生专业报名人数上可以看出情报学比较受冷落。因此,提升情报学科地位刻不容缓。高校自身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会在学校的硬件、软件上有所突破。更主要的是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帮助解决情报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和研究资源缺乏的问题。
5.3 加强情报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把握学科前沿和新技术动向
情报学科的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海情报学硕士教育需不断探素前沿领域,并对现代信息技术保持高度敏感,以紧随时展。吴慰慈等对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类:①计算机技术基础;②而向对象或任务的计算机课程;③网络技术;④多媒体技术;⑤通讯技术④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上海高校在此方面设立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内容还比较少,必须加强此方面的学科建设。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对金融业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成为行业中的热门。余额宝、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迅速崛起,并将电子产品与货币基金进行了很好的组合,从本质上改变了小额金融产品的市场格局。本文以余额宝为例,通过与传统小额金融产品的比较,探寻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额金融产品, 互联网+, 趋势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国小额金融产品起步于金融机构内部产品的组合模式,后期经历了银行单方面销售模式后,进入到现银保合作、银券合作,最后来到了现在所处的综合开拓阶段。学者认为除了最后一个阶段涉及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外,其他阶段提供的理财服务都是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增值的服务组合。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形成,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小额金融产品具有灵活性高、收益性、低成本的优势,极大的挑战者传统商业银行的主导位置。即便如此,此类小额金融产品对于风险的控制和收益性的保证,将成为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时代下小额金融产品的风险及其控制
按照我国当前的相关执法法则,第三方机构是没有代销基金的权利。针对这一规定,很多互联网小额金融以基金直销的形式推行,巧妙地规避了相关部门的监管风险。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市场风险的存在,很多互联网小额金融产品在交易关系达成时,强制性的通过电子协议等形式明确了风险的归属。
此外,“互联网+”时代下小额金融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的买卖流程,其自身优势背后也隐藏极大地流动性风险。“T+0”赎回制,即用户可以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这对于资本运营一方来说是极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针对极其方便的资金赎回,为了控制器流动性,多数的互联网小额金融产品针对性地拟定了交易规则,如规定了单户投资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同时,对于“T+0”来说也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当日交易,资金当日回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账户当中。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已经抢占先机的余额宝产品,可以用于第三方支付,很多消费者利用余额宝进行实时消费,且它拥有相对庞大的客户群。“T+0”是指从余额宝转到支付宝的过程,而不是转到y行卡。同时,在消费者进行消费时需要从余额宝中支付这笔资产,但这并不意味着余额宝要在当日做出实际的支付。消费者在网购后货款不会立即到卖家的账户而是在第三方平台上,直至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收获后货款才会被转走。这一举措很好的控制了余额宝的流动风险。此外,支付宝背后的天弘基金公司通过对数据分析总结支付宝的客户的特点,于是利用大数据对用户的购物支付规律、对基金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了提前估算。在大数据下控制余额宝的流动性风险,将它调节在可控的范围内。
三、发展趋势展望
小额金融产品品牌局限。在小额互联网金融产品当中,绝大多数是不具备余额宝背后的优越资源,因而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接受。因此需要实现差异化营销方式,寻找各自的市场缝隙,定位专属的客户范围。例如,通过与保险和医疗业的三方结合,为小额的医疗支出与赔付一体化运营,抓住特定使其的客户需求。另外,还可通过与特定产业的尝试融合,例如与旅游产业、游戏产业的结合,在将虚拟、无形的资产领域进一步放大,将新型消费行为通过互联网工具,有机的嵌入到小额信贷体系中来。
另外的一个重点是在强调互联网经济的“用户体验”概念的同时,保证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互联网的数据可获得特性、数据可挖掘特性,高效的识别风险,进而在对特定客户的审查手续及利用过程中,最大化的减少审核流程,提升响应速率。
小额金融产品在本质上与传统金融产品并无二异,互联网的影响势必导致二者的趋同化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小额信贷并不依附于某一类特定的运营主体,而是在服务模式上提出了新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苏雯.网络理财VS银行理财[J],金融街,2013,11,60-61.
[2] 孙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问题分析[J],金融经济,2014,6,89.
[3] 毛灿贞.银行理财产品选择与评价[J],财会通讯,2015,11,25.
[4] Patricia Constante Jaime,Daniel Henrique Bandoni,Flávio Sarno.Impact of a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using email for the prevention of weight gain amongworkers[J],Public Health Nutrition,2013,17,7.
作者简介: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保险布局 SWOT分析
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蓬勃的产业之一。互联网企业进军保险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基于大数据客户消费行为和偏好的分析、特定场景下保险产品的创新、自有互联网平台的号召力与流量优势等。互联网企业已经不满足单纯的作为保险销售平台,而是希望拿到保险牌照,从快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中分一杯羹。因此,以互联网企业的保险战略为出发点,系统地梳理互联网巨头在保险方面的发展现状,是一项无论对保险行业还是保险公司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
一、互联网企业开展保险业务的SWOT分析
(一)互联网企业开展保险业务的优势分析
1.互联网企业庞大的客户群。体截止2014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也达到5.57亿,移动支付随着阿里和腾讯“支付大战”也得到了普及{1},移动支付用户已达2.76亿。本文分析的互联网企业庞大的客户群体拓宽了潜在的保险客户人群,为互联网企业保险布局带来一定的内部优势。
2.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精准定价。传统保险公司给产品定价时,基于固定的经验数据,通过一套精算理论来厘定费率。互联网企业通过分析庞大的客户群体,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对用户行为、交易数据等进行记录和追溯,基于此,保险产品设计核定价可以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同时提高保险理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互联网扩大保险覆盖的风险范围。在互联网时代,投保理赔成本可以降到极低的情况下,对一些碎片化的风险也可以承保。如众安在线推出的网络购物退运险和航班延误险,投保和理赔都在网上进行,人工成本极低。
(二)互联网企业开展保险业务劣势
1.互联网和信息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足就会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安全认证存在风险;二是在线核保存在风险;三是网上支付不安全。虽然互联网企业对信息系统建立了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保险业务的安全保障仍是业务中最薄弱的环节。
2.道德风险。互联网中由于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虚拟的网络环境,减少了客户在购买保险时与人或经纪人面对面的沟通,客户有跟大的可能信息造假。
3.法律体系未有效完善与健全。2004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但是由于缺少其他有关电子合同的法律配套规定,仅此一部法律,对于保险业而言,同时还受到保险法的约束,因此缺乏针对保险网络销售的相关电子商务问题更楦丛樱同时还涉及到保险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对接配套的问题。
(三)互联网企业开展保险业务的外部机会
1.政策的支持。在中央政策方面2014年,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在2015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国十条”,作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第二条路径,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得到了大力的政策支持。
2.互联网保险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为4.24%。财产险中的车险,渗透率为6.70%;人身险的渗透率则为2.78%。而国际上互联网保险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一般财产险渗透率都超过20%,人身险渗透率超过10%。对比可知,中国互联网保险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互联网保险布局保险领域的威胁
1.互联网保险行业征信体制不完善。2006年央行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其中真正有信贷记录的仅约3亿人,我国互联网行业征信体制仍然不完善,作为需要客户遵守“最大诚信原则”的行业,道德风险会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2.传统保险企业开展互联网保险的威胁。通过保监会的数据可以看到,从表1中可以看出,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超过了100家,这意味着国内超过65%的传统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图1中,由于目前保费规模增长迅速,所以互联网保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还是较小的。传统保险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规模大、影响力强和保险专业技能,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积极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3.专业化人才匮乏。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大部分都从事标准化的保险产品销售活动,由于在互联网产品精算定价、个性化服务、定位群体等方面专业人才匮乏,这将会限制互联网企业保险的布局。
二、对策及建议
总结上文对互联网企业布局保险业的现状以及SWOT分析,对传统保险企业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传统保险企业在利用第三方渠道,如综合性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型第三方营销平台(即互联网的保险中介)销售产品时,应考虑佣金或费用水平,以及对这种销售渠道的实际控制水平。同时,传统保险企业可以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调整和改善网上销售模式,若取得一定的规模可以适时推出企业自己的互联网销售平台。
第二,由于互联网企业线下网点匮乏,无法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销售的保险产品主要是退货险、航意险、车险等,传统保险企业可以利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策略,在互联网上进行产品的介绍和宣传,利用线下的销售网点进行个性化的保单服务。
第三,传统保险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开发新的保险品种,在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方面开发全面完善的产品。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保费的流失,甚至可能增加保费,但是对保险产品进行创新和扩展才是传统保险企业继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四,传统保险企业也可以尝试开发新的保险形式。如发展互联网相互保险,传统保险企业可以作为互助保险的发起人,运用互助基金进行投资升值,同时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展业成本。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互助组织、会员、潜在会员之间沟通的效率,“互联网+相互保险”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注释
{1}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参考文献
[1]黄倚嘉.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研究[D].硕士论文,2014.
[2]李东荣.《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R],2015.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R],2014.
[4]陈劲,互联网大数据推动保险征信体系建设[J]上海保险,2014(11);(46-48).
【关键词】科技金融
对于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学术界还没给出统一的定义。笔者知识有限,仅可从字面来看,简单地把它认为是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创新性结合。科技金融作为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当今经济圈的核心热点,科技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而科技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撑。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若将彼此完美结合,我相信这会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自从1983年开始就已经出现有关科技金融的研究文献,但数量一直都比较少。直至2006年,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与实施,科技和金融才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于是有关科技金融的文献出现大幅地增长。现国内已有很多学者或从理论上或从实证方面对科技金融这一新兴领域进行研究,各位学者、专家以及金融业人员、科研人士等不同领域地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笔者通过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借鉴各位前辈的研究成果,对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综述,根据各位学者的研究分析结果,归纳总结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建议。
一、科技金融的定义或内涵
赵昌文(2009)将科技金融的概念界定为:科技金融是系列性的金融工具、政策、制度和服务等的极具创新性及系统性的安排,能够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成果的转化,是诸如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的为科技、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的主体,和在科技创新投资、融资期间实施的行为及举办的活动一起构建的某一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关键组分。此外他还在2014年我国首届中国科技金融年会中补充说到科技金融具有公共金融和商业金融双重属性。房汉廷(2010)则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它具有政策价值,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心丹、束兰根(2013)两位学者着眼于其他角度,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结合了金融、科技的创新平台,在全面整合、创新金融资源之后,将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源配置、产品设计与服务安排提供给科技型企业,金融资源主要有担保、保险、创投、证券等,且提供的服务都是系统化的高效的和极具创新力的。徐玉莲(2012)将科技金融界定为:诸如政府、市场投资人员及金融机构等的金融资源主体将资本、金融支持政策、创新金融产品、金融配套服务等提供给市场中的创新主体,从而有效整合金融资本链和科技创新链,即为科技金融。胡苏迪(2012)等人认为科技金融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政策以及金融工具的总和。王元(2014)提到科技金融并非独立于当前所形成的金融体系的一个部分,科技金融是一种探讨怎样更好的组合金融资源、创新要素的政策及制度安排。
二、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或出现的问题
许爱萍(2015)通过对京津冀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她认为这三地科技金融的投入强度、投入结构存在较大差距,并且三地的合作意识薄弱,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她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京津冀地区,而是全国普遍存在各地科技金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魏蓉蓉(2015)等人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存在管理分散、相关部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全面、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够深入、缺少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金融复合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科技金融更好更快地发展。寻舸(2015)从区域金融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失衡,总的来说,中西部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科技金融的区域辐射和扩散效应较弱,各地区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联动和配合。徐玉莲和王玉冬(2011)等人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只是他们的论证方法不同。徐玉莲等人是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通过一系列计算,系统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内在联系。他们认为我国大多数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且与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肖泽磊(2011)等人通过对武汉市科技金融的研究发现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门槛高、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是阻碍武汉市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种“武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除了存在以上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张明喜(2015)曾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实证分析了支持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配套机制。他指出,在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财政支持政策不稳定、政府投入有限、支持方式不完善等共性问题外,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风险补偿资金使用受限、科技金融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等原因也阻碍了我国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曹颢(2011)等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使用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不仅存在科技金融产出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金融体制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之间还存在结构性矛盾。虽然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界对科技金融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和探索热情在递增,而且研究水平也在提高。
三、相关对策或建议
理论性研究方面,曲昭(2015)等学者通过对历年来有关科技金融的文献进行计量分类给出这样的建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金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理论、实践和政策3个主要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一批专门的科研人员,鼓励学者们进行研究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此外,他们还认为国家应该将政策的制定具体到地方,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的困难。魏蓉蓉(2015)等人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实况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应重点创新科技金融体制机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科技金融支撑平台,优化有关政策环境。许爱萍(2015)针对京津冀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金融支持,离不开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安排下,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匹配互动。同时她还给出了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构建三地工作协调机制,拓展银行服务网络,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融资互助联盟为主要内容的方案。许爱萍所给出的这些建议可为我国其他发展不平衡的地区提供借鉴。
实证方面,张明喜(2015)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研究结果,他提出应该加大政府投入,让财政支持方式多元化,完善扶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且健全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基础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建议。对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度较低的问题,徐玉莲(2011)等人通过实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度,认为各地政府应加强重视程度,并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制定差异化战略,强化当地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协调度。2014年,张玉喜(2015)等人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通过分析数据结果,他们得到了启示,认为要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首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缩小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其次要加强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我国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第三,为了科技金融在长期内能更好地发展,还应加快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机制体制和有关生态环境。寻舸(2015)从区域金融学的角度提出应该发展适应本地特色的科技金融,实施科技园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各区域在科技金融上的合作,优化科技金融“软环境”,调整科技金融结构增强区域科技金融的内生发展机制等有关对策建议,促进我国科技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肇启伟,付剑峰,刘洪江.科技金融中的关键问题――中国科技金融2014年会综述[J].《管理世界》,2015(3).
[2]寻舸.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3]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
[4]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
[5]张明喜.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财政配套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6]曹颢,尤建新,卢锐,陈海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3).
[7]潘瀚翔.无锡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3.
[8]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
[9]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
[10]曲昭,丁遥张春博.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11]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9).
[12]魏蓉蓉,鲁继业.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模式研究――基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视角[J].《财政金融》,2015.
[13]赵昌文.《科技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9.
[14]李心丹,束兰根.《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金融文化;金融期刊;历史经验;核心竞争力;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建设
当前我国的金融期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院校学报、科研院所创办的金融刊物等,本文主要考察狭义上的金融期刊即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并以其中区域性期刊为视角。
作为金融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主管的研究类刊物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理论推动者之一,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面临读者要求的逐步提高和日益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面前,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只有依托依然具有“大金融”性质的金融学会,立足本地市场需求特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才能保持各自曾经拥有的品牌优势并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才能为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提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概况
简要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依托,共同促进。改革开放前,人民银行在全国尚无一本研究性刊物,到1982年,从总行到分行的研究系统期刊迅速发展到35家,至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分行、省会中心支行、营业管理部和计划单列市中心支行都拥有自己的刊物,期刊总数为32家。从办刊方式上看,区域性期刊中除了少数几家属市场化经营程度较高、初步具备金融传媒性质的期刊外,绝大多数仍为在金融学会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学术刊物。从办刊方向上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差异,各家区域性期刊探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办刊方向:一是以《上海金融》为代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性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研究人员或专业工作者。二是以《金融纵横》为代表的金融实务型研究期刊,其读者群体多为金融实务界人士及对金融业感兴趣的非理论研究者。
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饯行者
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转型乃至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思想源泉、学术研究源泉、政策争鸣源泉和操作方法论源泉。一是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源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从改革中汲取研究和分析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改革的思想本质。金融改革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过程,也是在金融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参与了这一理论体系重构的全过程,用严谨的思维和研究性语言来描述金融转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二是服务于金融改革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已经成为重大金融理论问题与改革政策的争鸣讲坛;在浩如烟海的金融改革文献中,人民银行系统学术刊物总是能敏锐捕捉中国金融体制的脉动,总是能准确把握中国金融运行中能激发各阶层人士思索的关键性问题。总是能为价值判断各异、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不同的作者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也就因此能够适应经济金融改革对学术产品的需求。
(二)坚持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是期刊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
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能够在正悄然嬗变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绝非单纯依托中央银行行政力量保障所致,其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是奠定人民银行系统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
一是政策性强。“政策性”是人民银行主管期刊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学术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已形成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政策性研究导向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向型”政策研究方法,亦即把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和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工具作为分析手段,以翔实的实证研究作为立足点,以时间趋势或横断面比较为基本框架,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阐释政策建议。为各层次读者提供论据充分、分析严谨的范例。二是学术性强。由于中央银行研究系统与期刊在研究方向上的互动,不少影响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专题讨论往往能在人民银行系统的学术期刊中寻觅到,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对现实金融现象的发掘是期刊站在金融学前沿的必要条件;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人民银行学术期刊推出了很多具有理论突破意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定篇幅的计量模型和数理分析。正是坚持了学术性不动摇,研究类期刊尤其是具有中文核心期刊地位的金融刊物才形成对高水平读者群和作者群的号召力,才形成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学术声誉。三是实践性强。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整合,期刊具备统计数据优势、研究部门的纵向系统优势和对当地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感性认识优势,因此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由此,《金融研究》等期刊大力推行结合理论与实证两大领域的“案例研究”新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
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瓶颈制约
(一)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工作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重挑战来自财经类期刊发展的新趋势。随着金融信息披露的日益透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明显弱化,势必要求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准确合理定位,在基本发展方向上把握好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配比问题,兼顾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和院校科研机构的读者和作者群体,在研究和用稿范围上坚持稳定性和多样化。第二重挑战来自研究类期刊的优胜劣汰。研究类期刊的学术产品竞争力是期刊市场化的操作载体,能否制造出有使用价值、有特色和有历史价值的学术产品,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主要标准。对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而言,由于受地域、读者和编辑人员学术水平等诸多制约条件所限,短时间内实现质量飞跃是不现实的,因此追求稳定的文章质量是更为现实的应对手段。第三重挑战来自各期刊的品牌竞争。学术期刊竞争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积聚效应,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会追逐具有较强品牌特色的期刊,目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刊物都逐步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打造竞争对手无法仿效的核心技术,构筑竞争优势。为此,依托中央银行和金融学会的各区域性学术期刊必须增强品牌意识,逐渐实行依托市场选择的办刊方式。更多地引进现代期刊质量管理中的科学手段,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全面打造期刊品牌。
(二)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从整体上看。目前人民银行区域性学术期刊已完成品牌建设的第一阶段,在金融系统和学术界、期刊界初具声望。但其办刊机制和办刊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金融改革发展和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要求,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报刊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及广大读者的期望值尚有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牌营销意识尚不清晰,未能将每一期刊物的选题策划都归集到品牌建设这一基本发展方向下进行,期刊的地域特色不够浓郁,从而影响了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二是来稿结构不尽合理。高等院校师生的纯理论文章多,金融系统研究人员和调研骨干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少;实务性偏强的文章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好的稿件少;描述性、解释性、总结性论文偏多,有数据、有分析、有深度、观点新、指导意义较大的文章偏少。这种“三多三少”的来稿现象在客观上造成政策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文章的采稿配比失衡。三是办刊机制尚未完全由信息传递型转为读者导向型。不但来稿的供给结构与核心读者群的需求结构不完全匹配,而且刊物的编排体例缺乏创意从而影响了可读性。四是在编辑方式上仍维持传统的“卖场模式”,普遍处于被动等稿状态,势必造成用稿质量的不稳定和期刊品牌的落后。五是编辑自身的知识广博性和学术敏锐性不够充分,其理论素养和实证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四、以创新提升区域性金融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面对院校、科研院所及商业化新锐平面媒体、财经类网络媒体等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学术期刊阵地的渗透,面对读者导向型时代的日益迫近,比较优势正逐步缩小的区域性金融学术期刊必须在注重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下,从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寻求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创新举措,把期刊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成果的集聚和扩散平台,办成区域性金融研究信息的交流中心和学术思想争鸣的主渠道。
(一)坚持学术研究导向和服务实践功能并重,夯实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两大基石。
其一,人民银行研究类期刊的学术性是无可置疑的,人民银行绝大多数研究类期刊依托长期形成的深厚研究传统和中央银行的整体优势,在当地期刊市场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性与金融业的特殊性高度相关。一方面,货币和金融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学科。其中货币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货币经济学的演进。另一方面,在当前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各地金融学会与人民银行的天然联系,使得金融研究领域还保留着综合化趋势,从而为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各期刊往往为当地不同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搭建起统一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从根本上构筑对网络媒体和其他“快餐式”财经类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期刊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期刊依托中央银行所体现的权威性。
其二,作为各地金融学会主办和中央银行研究部门直接管理下的行属期刊,其往往能够捕捉到我国金融运行的最新动态和基本脉络。从核心竞争力角度看,服务于实践操作是研究系统期刊的基本功能。根据研究系统大部分区域性期刊的主要受众面以及诸多制约条件,为辖内广大基层金融实务工作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和政策理论指导,就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二)充分依托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较为成熟而完备的研究体系,以专业化优势提升读者和作者的认同度。从期刊市场的运行逻辑看,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评判标准永远掌握在读者和作者手中,考虑到金融期刊的读者和作者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化优势无疑是衡量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基本标准。首先,基于中央银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研究领导地位的客观反映,中央银行独特的信息优势和对金融研究方向的把握能力,是研究系统期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在我国,中央银行的研究方向无论对从事纯理论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还是对从事应用理论研究的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研究系统期刊的大量论文都与中央银行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由此保证了论文选题的领先性和整个期刊的可读性。其次,中央银行研究成果的独到性是期刊质量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中央银行拥有自己独立的统计系统和研究体系,针对某些重大经济金融现象或政策安排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所获得的研究资源是系统而新颖的,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独到的。另一方面,就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期刊而言,专业化优势又体现为区域化优势。人民银行区域性金融期刊几乎每一期都刊载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实务论文和研究报告,因此可充分依托辖内金融系统研究体系的专业优势,立足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和不同理论倾向的印证比较,形成各具特色、持续跟踪、相互补充的调查研究网络,通过引导推动、平台搭建和研究产品展示,逐步形成各家期刊在特色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如《福建金融》注重发掘福建金融系统在两岸金融方面的研究资源积累优势,以“海峡金融”专栏为载体,刊登了系列特色研究报告,已初步创立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发展领域的特色研究品牌。
为更好地发掘和整合金融机构研究力量的专业化优势,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区域性学术期刊可在以下层面上寻求创新:其一,找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架设横跨学术和实务的桥梁,使不同的读者和作者得到良好的沟通。由此,一方面,应重视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政策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的微观研究,逐步将那些紧密结合区域经济金融特点的基层调研类成果,提升到兼具理论素养和政策内涵的“案例研究”层次上,更好地促成从事纯理论研究的作者了解现实金融运行的鲜活资料,深刻认识到研究现实问题才是实现理论突破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推出具有明确政策含义和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二,编辑部应立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层次上的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文献和观点综述,引导各层次作者群对关系货币稳定和金融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多角度思索,鼓励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其三,加强期刊与金融学会在研究成果上的相互支撑,实现期刊工作与学会工作的良性互动。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即各地金融学会的平台,积极跟踪关注学会会员单位的最新研究进展,既保证及时对学会的重点课题及学术研讨的重要成果加以刊载。又能为刊物核心作者提供研究指引,由此获得基本的研究资源。
(三)推进期刊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此优化期刊的治理。
一是健全和完善期刊编委会制度,为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针对目前各家金融期刊编委会成员中行政领导居多、专家学者偏少的状况,可借助刊物主办单位的平台来优化编委会成员结构,增补当地相关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一些专家学者为期刊编委。这些增补的编委将从理论或研究方法创新的角度,对期刊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提出
建设性意见。
二是进一步创新编辑体制,构建完善的稿件质量管理体系。首先,逐步确立责任编辑―特约编辑的两级编辑制度。凡遇推荐来稿,可先由相关特约编辑对稿件的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证性作出基本评价,并在初审中侧重于向作者提出业务上和技术上的修改意见,然后才进入责任编辑的文字处理程序。其次,试引入匿名审稿制度,确立相对公平的用稿程序和尺度,逐渐改变责任编辑决定稿件取舍的基本模式。结合区域性期刊的实际,可考虑先着手建立匿名审稿专家库,具体人选可从各地金融学会会员单位骨干作者、各刊特约高级撰稿人,以及辖内各专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或研究人员中选聘,初步建立起各刊的特约审稿人队伍,由这些专家型编辑匿名编审特定的学术性、专业性或技术性偏强的稿件。
关键词: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选择;国内非跨考;国内跨考;国外考研
1国内非跨考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数据显示,在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与2011级的学生中,24%打算考研,其中就有9.6%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在打算考取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同学中,大约有69%的同学有意向考取英语语言文学这一大方向,21%的同学有意向考取外国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剩余10%则有意向考取翻译学研究生。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根据数据,将调查对象的报考方向及报考目的分为两大类:传统类和创新类。
1.1传统方向:
1.1.1文学:文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大多数同学报考的就业目的是日后成为教师和研究人员。
1.1.2语言学: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学生报考的就业目的主要是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1.1.3.英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英国、美国的传统及现代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社会学等领域。大多数学生旨在进入外事外贸部门、各大新闻媒体等。
1.1.4.翻译研究、翻译学:主要研究中西翻译理论,翻译史,口、笔译技巧。学生选择其的目的很明确,即在外事外贸部门、大型企业从事翻译工作。
1.2创新方向:
(1).双语词典研究;(2).国际新闻;(3).同声传译;(4).国际商务英语;(5).导游翻译研究。(由于研究对象选择新兴特色方向的极少,所以不一一进行详解。)
2国内跨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就业前景应该较为乐观,但由于目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招生过于火热,造成了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紧张局面。原因有以下几点: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仅围绕英语学习,然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加之其他专业学生热衷学习英语,使英语成为一个广泛的“专业”,英语专业学生丝毫没有太大优势;其次,现在各大公司招聘时,英语仅作为一块敲门砖,企业需要懂得诸如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绝非只懂得英语的单一人才,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势在必行。英语专业学生跨考优势显而易见。英语专业本科生跨考的劣势也尤为明显,绝大部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高中时候出身于文史哲学生,数学,推理逻辑等方面能力欠缺,因此在跨考时将面临很多挑战。
2.1英语专业跨考专业分析
从数据分析(以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2011级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下同),英语专业本科生选择跨考专业大多为以下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媒,法硕等,现就对以下教育学以及新闻专业专业进行简要分析:
2.1.1教育学:
教育学属于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它拥有二级学科,诸如特殊教育学等。二级学科之下,还分为诸多教育学方向,如德育原理等。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只考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相对于报考工科及商科较为简单;其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重点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在研究生阶段重点研究教育理论及方法,对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大有裨益,相对于本科英语师范生更具竞争力;
2.1.2新闻专业
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报考新闻学,不论是在报纸杂志,还是在电视新闻等,一个拥有较好英语水平的学生更具竞争力,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来,走出来”思想的指导,这就要求具有更多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无疑是最佳人选;
3国外考研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出国读研也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在真实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之中,资料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绝大部分的受调查对象对于攻读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出国读研方向感到十分模糊。针对这个问题,从大量以往现实资料中不难看出,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出国深造的方向大多局限在文科类,商科类,传媒类以及教育类。同时从收集的数据中,语言类专业本科生几乎不会选择理工科类作为深造方向。
3.1.1文科类(这里局限于英语专业)
由于调查对象本科是英语专业学生,所以笔译或者是口译专业也是很好的选择。英语专业学生也有资格申请语言学、文学以及欧美文化研究等专业。但是此类专业要求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极大,所以申请此类专业的学生占很小比例。
3.1.2商科类
商科类之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可以提出申请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会计以及保险等。以上商科类专业是以理论知识主,不太注重本科的专业知识背景。所以选择商科类的学生占大部分以上。
3.1.4传媒类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化以及网络的普及程度,各类媒体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媒体类专业又为英语专业本科生敞开了另一扇大门。传媒专业一般包括以下类别:大众传媒、广告学专业以及公共关系等。对于传媒专业国外录取要求类似于商科类专业,对于专业背景知识需要没有严格要求。申请此类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比例也是占到多数。
3.1.5教育类
除了上述之外,值得英语师范生注意的是,出国攻读对外英语教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占到一定比列。很多选择对外英语教育或者教育方向的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5.
[2]张大凤,英语专业本科生跨专业考研问题研究 ,华章, 2011年25期
[3]跨考教育, 考研英语专业研究方向综合分析,2012.02.2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创业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迈入改革的深水区,要求提质增效的稳增长。2016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的利润由上年下降2.3%变为增长8.5%,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旧是国家政策的发力点和民众关心的焦点。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但因其资本实力相对较弱,融资难的问题仍旧亟待解决。所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的活力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学界和民间的认知都很清晰。
本文研究的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以安徽省部分小微企业为模型切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安徽省小微企业的调研,着重了解互联网融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服务小微企业的方式,探寻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的详细过程及在融资中所面临的困难。企业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原因固然在于在融资成本、融资效率、融资程序上的优势,但是同时,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它的法律监管问题、违约成本低和金融风险等问题。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如何解决,互联网平台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对企业的评级系统值得细细探寻。
二、安徽省小微企业发展概况和融资情况
小微企业规模小、转型快、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在国民经济中较大中型企业更有活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具造血功能,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国经济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发展好坏挂钩。截止2016年10月,小微企业在我国东部12省市超600万户,中部9省市超220万户,西部10省市的超160万户,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户数61.6%、22.24%和16.16%。学界目前就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融资难和融资贵已达成了普遍的认知和共识。然而,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决方法、及拓宽融资渠道的拓宽,学界却众说纷纭,各成一家之言。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小微企业融资专门机构缺失、服务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贵。政策性金融融资机制的缺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供给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相偏离、国家性和地区性融资征信担保机制的匮乏等外部因素则导致了其融资难。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融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等方面分析而言,不难看出小微企业亟待创新并拓宽融资渠道,扩宽企业资金的供给,弥补资金需求缺口,使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和自身发展需求相契合,如是,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解决上将会大有裨益。
就安徽省经济运行状况来看,2016年安徽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081.2亿元,增长8.8%,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第5位、中部地区第2位,中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安徽省银监局公布的情况来看,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上的小微企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增长,以徽商银行、各地区农商行、城商行为代表的省内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贷款提供近一半的贷款量,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4321”新型政银风险分担合作试点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不断扩大,是安徽省现阶段正努力迈进的方向。徽商银行、各地农商行等本土机构的整体贷款授信额度的放大,让省内小微企业更加受益。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比较优势凸显,其所具有信息传递链短、组织结构少及信贷成本低等优点愈加显著。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密切的资金往来的存款账户可显现小微企业财报中披露不足的信息,也是从资金供给的层面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是,广泛引入民营资本,大力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金融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由B2C向020D型,在风险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多样、融资环节减少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也将加速推动小微企业融资范围的扩大。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扩展
融资贵即企业融资成本高,需以高于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方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机会,融资难则是企业即使愿意付出相应的高利率,仍然很难获得融资机会。互联网金融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P2P网贷行业头顶“互联网金融”的光环,诸多银行、券商、国企、上市公司也纷纷通过设置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等形式拓展P2P网贷行业。规模的扩大、创新的泛起以及资本的涌入使得围绕P2P平台逐步形成集资产端、资金端、运营端以及第三方公共服务端在内的完整的生态圈,而小微企业也愈加受益于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出。就安徽省而言,小微企业多通过此种方式受益。
1.“互联网+小微企业商会”模式
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省蚌埠市,该市为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成立的企业融资新干线,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证券期货公司分别为17、14、12、6家。其以蚌埠市小微企业商会为平台,基于政府的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平台数据库,根据现金流、客户反馈、交易、信用、纳税记录等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搭建区域性的信用评级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础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展开合作。互联网金融机构鉴于其后台数据库拥有的完备数据资料,对所有商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据此来决定给每个商户贷款的金额。对于利用技术漏洞瞒报企业数据的情况,建立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评级对违规企业进行约束。这样将大数据与信贷业务相结合使得信息结构重塑、业务成本消减,“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模式创新,更大幅提高现金的利用率,使得小微企业更有动力,融资平台更具信心,双方互利互惠。
2.运营模式转变创新,P2P平台效益凸显
中国P2P平台在当下更倾向于向第三方中介转变,其先将资金吸引到平台里,由专业团队进行投资操控实现盈利。不同于投资基金的固定性和手续的繁杂,理财中介式的P2P平台投资手续更方便,资金流动性更强,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鉴于时下部分平台为增加存贷款量,向投资者承诺高回报率,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违约可能也加大。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深入推进,面向投资者、企业的双向征信系统的搭建是当务之急,这样,可使平台注重于发展优质的投资者,借贷资金更加稳定可靠,企业融资成本也可同步降低。
四、怎样做好小微企业的融资
1.金融机构立足基础,全方位融资服务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的效益是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保证,实现好企业飞速发展就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面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融资需求特点,业务流程优化,分工专业化,借鉴制造业标准化的“流水线”运作模式,授信审批和授信发起更加简便快捷,进而实现专业高效的服务目标。金融机构应对小微企业业务制定独立的发展目标、业绩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权责统一,提高基层员工拓展小微企业业务积极性,进一步落实“点对点”帮扶机制,提高服务质效。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金融十三五规划,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共赢。
2.创新思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利好
金融机构应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坚持创新发展的“主旋律”,深入开展金融创新、深入加强银企互动、发挥专业化优势,推广企业融资新干线、“互联网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方式。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挖掘的大数据分析,推进企业融资服务能力提高,加快产品创新,加快渠道建设,提升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效率。服务产品更加具体可观、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渠道,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对症下药,使业务办理同企业需求同频。将互联网与资金供给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数据优势来支持其运作,快速解决资金问题,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融资模式创新,创新风险防控措施,提高服务效率,使真正有潜力的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各大金融机构,政府部门通力配合,立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发展好,培育好一批中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等问题,促进企业内生活力的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同步、相衔接、相促进。
五、结语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互联网金融也在蓬勃发展,未来金融发展的核心将是大数据、大互联网。小微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能更好解决融资、效率、程序等问题。不难预测,其发展前景将是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提供融资、互联网金融辅助提供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提供融资三分天下的格局。进行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妥善解决互联网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问题,构建全新的融资体系,做好政策落和保障,更将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民众投身于创新创业,进而以实体经济反哺于虚体经济,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时的支持也将在后期惠及自身,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冉瑞恩,邓翔.基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比较优势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6(03).
[2]刘萍萍,张汉泉,许银银.蚌埠市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构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8).
[3]丁诺t,纪海荣.试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解决之道[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2).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 储蓄产品 市场开发
农村合作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必须实时进行金融产品的改革创新,本文重点分析农村合作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开发农村劳务收入储蓄产品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合作银行储蓄产品开发的利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三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中一部分有胆有识青年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积极开发种养加规模化产业项目,有的甚至将有可能打造品牌特色的农产品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输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同时有时也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做后盾;一些在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或家禽牲畜养殖方面有经验的农民创业者,通过投身于这些附加值相对较高副业上,多年来辛苦劳作也有了相当的资金积蓄;还有的地方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大量的劳务输出也收入了好多钱。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农村新的创收活动层出不穷,为农村合作银行储蓄产品的开发营造出全新的领域。当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劳务输出已经发展成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那么,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合作银行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实时地进行服务方式与市场定位的创新。
二、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行业竞争优势
在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合作银行已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机构,它借助良好的农村经济环境,若能更好地支持劳务输出的各项工作,就使自己的形象在农民心目中有一定位置。农村合作银行在资金与信息方面帮助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也会赢来自身的优势发展。但是必须看到这些优势是较为理想的情景,要抓住机遇,切不能把固有的优势资源变成被其他行开发利用的竞争劣势。只有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居住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网点设置和布局状况;改变过去那种人浮于事和人才浪费的局面,根据客观情况有针对地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巩固农村合作银行既有的信用优势,重新培育农民储户对农村合作银行的信任程度;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农村集体劳务输出提供强有力的信用保障和支持。积极引导员工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思想,教育工作人员随时应对竞争压力和解除危机的本领,并把压力和困难化作奋进的动力;鼓励员工勤奋高效地工作,改善科技服务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农业发展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银行面临着来源于市场与政策方面的不可比性。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及诸多问题,农村合作银行必须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三、加强吸纳农村劳务收入存款开发
农村合作银行开发劳务收入存款具有分散而量大的特点。为此,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银行要把有效开发劳务收入存款作为今后储蓄存款工作的重点项目,集中精力大胆突破,并且把它列入重要的经营发展地位。农村合作银行要把有效开发劳务收入存款作为巩固农村金融资源的前沿阵地、拓宽筹资范围的落脚点和夯实储蓄存款增长率的稳妥而奏效方式。关键是要在合作银行内部发挥上下联动的功能,自上而下层层组建专业工作组;业务上可以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如为劳务存款单独设立专户,实施汇转储业务并行,全面推进劳务收入存款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存款信息针对劳务人员输出的自发性和分散性较强的特点,应采取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措施,实时掌握劳务输出信息和发展趋势;积极深入到劳务输出地调查,并与务工人员签订存款预约协议,然后分门别类归档保管,尽量做到细致规范。把农村合作银行建到村,奠定开发劳务收入存款的信息组织基础。
四、保障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为保证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可以对农村合作银行实施政策上的倾斜。这样便于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减少农村合作银行抵御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结算汇路是否通畅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影响到对汇款存款认可的心理基础。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劳务收入资金安全快速地汇存到农村合作银行,并及时送到农户手中是组织劳务收入存款的核心问题。首先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劳务收入资金汇兑业务的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坚决打击拖欠汇兑资金,卡汇、压汇等不规范的结算现象,促使劳务收入资金汇兑结算的畅通无阻。其次人民银行应加强对邮政储蓄部门市场准入的管理,不允许邮政部门在乡镇农村市场开办邮政储蓄业务,或者从制度上保证其邮政储蓄所筹资金能真正服务“三农”,有效遏制农村劳务收入资金流入城市,使本来就有压力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免遭挤兑。另外农村合作银行要加强科技服务的内容和操作流程,建立全国统一的行业性电子联行通汇系统,争取在基层农村合作银行开办全国电子联行业务,切实保障劳务收入资金通汇的畅通无阻。
五、结束语
农村合作银行在新的储蓄项目开发方面,应按照先予后取的灵活多样的金融管理原则,对那些缺乏起步费用的劳务输出人员,可发放小额贷款给予路费等方面的前期支持;对缺乏生产资金的留在农村继续务农的劳务输出人员家属,可发放小额生产费用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对诚实守信的、资金需求量大的劳务输出大户,可以与之签订存贷共享协议,对其短期的资金需要,在有质押物的前提下,可以发放一定额度的质押贷款。并广泛联系收集信息帮助农民寻求务工经商机会,培育存款的潜在市场。
参考文献
[1] 徐忠.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J].西安金融.2007(1):12-17.
[2] 任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北方经济.2006(0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