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 孝文化 孝观念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生成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数千年以来,无论身份地位的差别,中国人都深深地受到以孔子为代表,以“孝”为核心的儒家礼教的熏陶和影响,而以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立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

以孝的伦理观念为根基的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我国很早就有“以孝治天下”及“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文化在政治及社会中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说:“自三千五百年前之古代以迄今日……孝道实为中国人的国民道德,如有一言攻击孝道,那即将成为战斗信号。中国国民将举国一致为复仇而奋起,手执干戈,虽妇亦将为此项战斗而牺牲其生命。”[2]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对此,曾说:“我们还要提倡父慈子孝……我们主张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双方互相靠拢,和和气气过光景。”

二、孝文化在当今学生中的断层

如今社会,生活方式急速改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广大学生中孝文化出现了严重断层。

(一)许多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的内容一无所知。

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旧有的孝道文化中的许多东西荡然无存。

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个观念基本上不再存在,不仅如些,许多年轻人还把头发搞得奇形怪状,完全没有古人所讲的对发肤的敬意,没有意识到这是孝文化的重要标志而大加推崇。

又如,在如今社会中“父母在,不远游”这个信条也由于社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求职的需要等原因被许多人抛弃。父母想念孩子、担心孩子,打电话过去,却以“我现在很忙”推脱,可怜天下父母心。

再如,按传统孝文化要求,父母死后子女要辞掉工作,在父母墓旁守丧三年,这个习俗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再为人们实行。不要说守孝三年,就连戴三周小小的“孝章”,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和思念,有些人都觉得影响美观而不戴。

(二)在如何对父母尽孝的问题上,许多学生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

随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由伦理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孝文化被视为封建专制制度的护身符而受到激烈的批判。在严厉的批判运动冲击下,孝文化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大大降低,在学校教育中儒家伦理思想受到极大的忽视甚至蔑视。这种情况导致传统孝道文化传承中的断层。孝文化一度在荒芜中靠着历史的惯性而运行着。

在学校教育中,当问起学生如何对父母尽孝,以及是否为父母尽过孝道时,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得比较肤浅。许多学生对孝的认识仅仅理解为“‘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以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3]

(三)许多学生不仅对孝的观念一无所知,而且变成家里的“小皇帝”。

在否定传统孝文化的缺点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孝文化的合理内涵,使孝文化的养老本位受到极大的破坏,孝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得不到很好的继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恶化甚至颠倒,特别是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少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视为家里的“小皇帝”。这样,传统伦理社会中的与孝道有关的“父为子纲”,“君父”、“子民”的关系在家庭中便有了奇妙的转变,随之出现了不少任性、刁蛮、缺乏生活自主能力、严重依赖父母的子女,许多子女不知道遵守孝道,感恩父母,有的成年之后仍不自立,成了“啃老”一族。甚至在家庭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不和谐的镜头,有的子女连赡养父母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意尽到。

三、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孝的观念

学校教育中孝文化的缺失,非常不利于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孝文化的断层与错位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孝”的观念。因为孝文化仍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地位。

(一)孝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家和万事兴”,我国古代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推行“孝”文化,培养学生孝的观念,促进他们学会善待父母、回报父母,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这些思潮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其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如有些学生在学校比吃比穿,不把学习放在中心位置,形成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孝文化教育,让学生体谅父母在家的辛苦劳动是非常重要的。孝文化的推行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感恩意识,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

(三)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校管理。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学校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即学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做。一方面,学生出现了与“八荣八耻”严重违背的情况。一些学生沉迷于不良社会风气之中,经常旷课。另一方面,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许多学生对管理者的批评劝告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经常出现顶撞老师,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不良行为。而学校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警诫学生的行为,甚至许多学生连家长也管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孝文化教育,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好好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化的推广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及前途。

孝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传统孝文化中的许多习惯,如避讳及守三年丧中的部分习俗在民间仍然延续着,而“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忠臣孝子人人敬”等名言也仍然耳熟能详。在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东方社会的许多企业,仍然有着深厚的孝文化色彩,从要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出发,鼓励员工对父母孝顺,认为孝敬父母的员工才会对企业忠诚。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孝文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第2篇

【关键词】教师 欣赏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79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学会欣赏学生,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学会如何去欣赏学生,才能知道他们精神和心理上最真实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遇到“学困生”、“后进生”、“调皮生”、“内向生”、“多话生”,我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学会欣赏学生。

一、欣赏学生,就是尊重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在我们批评学生:“怎么你怎么教都学不会,脑子装什么的?”“说句话好不好,你哑巴了?”“凳子上装钉子了?怎么坐不住?”的时候,在讽刺,讥笑,讽刺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把他们看成笨孩子、坏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学生,也会长大,他们的性格、思想,也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很多著名的发明家、思想家、科学家,都是小时候被取笑的对象。如果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不去尊重学生,就找不出帮助学生的方法。2009年,在我任课的四(1)班,有个化名小城的男孩子,他被之前的老师换做“自闭儿”,因为他上课就是把头埋在抽屉里自己在那里写写画画。而且从来不完成作业。老师叫他,他也不说话,紧张起来还会吃课本的纸,吃圆珠笔。但是我后来却发现,他一下课就正常了,跟同龄的同学相处得很好,根本就没有自闭的症状出现。但是很奇怪的,只要一有老师靠近,他就会低下头,好像很害怕的样子。他的家长说他因为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体罚,有阴影,所以害怕老师。于是,我就吩咐班长和小城沟通,不直接叫小城。这样,他对老师直接的恐惧就避免了。在班干部的帮助下,他会主动交作业了。我尊重了他,不逼迫他要回答老师,不逼迫他和老师接触,使他思想的负担减轻了,也有了心情去学习。

二、欣赏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学会欣赏学生,寻找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化缺点为优点,并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学困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然而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当老师感到束手无策时,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如果适时地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欣赏学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采取赏识赞美的方法,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则会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2010年,在四年级(2)班,有个化名小慧同学是班上最令我头疼的一个女孩,她样子乖巧可爱,文文静静的样子,写字特别认真,也写得特别漂亮,但是就是做作业慢,非常慢。常常别的学生已经完成两题练习了,她才开始写第一题。于是我就观察了她很长一段时间,发觉她每次写字,写了一会儿,就会拿出自己的图画本,画一会儿画,或者写几个艺术字。然后才意犹未尽的拿起作业本,再写几个字。然后又拿起图画本……每次做作业都是在作业本和图画中来回。作业写得快才怪呢。于是,我特意安排她负责班里的墙报。说实话,后来画出来的效果还正不错,得到了学校墙报评比的二等奖。我在班里还隆重地为她颁发了奖状,趁机在全部同学表扬了她。也鼓励她把出墙报的魄力发挥到完成作业上去,一心一意去做好一件事。经过表扬之后,小慧的作业完成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

三、欣赏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

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学会欣赏学生,就是要善变换角度,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尽可能设计一些问题、情景和机会,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能过学好。“表现自我”,受到启发和教育,体会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在成功中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虽然有时候,作为老师,有很多事情不放心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完成一份手抄报,怕他们不会设计,不会选择材料,不会图画上色等等。但是我的想法是: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放手一搏。给信心给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会更加的有信心,完成得更好。再比如清洁分工,也会担心班干部会不会布置工作,会不会有同学不服从班干部的安排。其,我们老师不必慌张,也不必担心,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班干部说一声:“老师相信你的能力,能把这件事办好,做到公平、公正。”对学生的放心,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他们会用最好的完成状态汇报老师。不让老师失望。“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欣赏学生,相信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学生的潜力也能得到发挥。

四、学会欣赏学生,强调师生平等

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心去发现他们,不要去抱怨他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孩子们会给你意外答复,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如果我们不去挑剔他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尽量抱怨自己而不要抱怨学生。即使是学生对教师的挑剔,教师也要虚心倾听,尽量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对学生的突发奇想,教师要理智分析,充分肯定其合理的一面。对于学生指出教师所犯的错误,也要表扬他们。我经常以一位“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且告诉他们,老师也是学生,老师也有不懂的地方,老师也会犯错误,所以,老师欢迎各位同学的指正。

第3篇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 偏差原因 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偏差问题

(一)学校对中小学德育教育问题认识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观念,这些新的观念不断被学生吸收,存在积极与消极因素,给学校德育带来不小冲击,学校固定的一些模式让学生对此很反感,这样学校德育工作显得渐渐无力,从而失去教育的意义。

学校的应试教育只是一味看分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下几乎倾向了智力教育,由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不重视,老师只是对思品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灌输,让学生自主认知,难以形成有效的成果[1]。

(二)老师教育观念的模式化。

学生在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一些老师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升学率和自己的职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漠不关心,虽然我国中小学都开有思想品德这类课程,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习惯,为走向社会打下有利的基础。但因为不是主科,有的老师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学校把德育教育演变成了学生要遵守学校制定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

老师教思想品德课时,只是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根本没有办法融合到实际情况当中,课本中提出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本中有些实践活动不符合现实情况,老师应该从现在发展情况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强化道德意识[2]。

(三)学校制定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中小学德育评价系统是由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结果、激励约束机制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系统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完善,然而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整个评价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小学德育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不明显。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2.对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表面化[3]。

二、中小学德育偏差的危害

我国教育中,分数远比思想道德重要得多,老师只是通过教案备课,把课本里的道理教会学生,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在日后生活中。学校对德育课程不重视,老师对这门课程敷衍,使这门课程成为一种摆设,也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

学校用评分制度评判一个学生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些学生容易形成形式主义道德思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而私下里却品行不端,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在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下误入歧途。

三、中小学德育偏差的措施

(一)重视中小学德育教育。

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中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老师应该有耐心地一遍一遍教,让他们体验集体活动,互相帮助,团结协助。

老师应该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组织一些实践方面的活动,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把在书本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其中,加深认识,从而起到正面作用。学校要不定期举行这种活动,切记不要搞形式主义,而要长期举行下去,活动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让他们知道自我的价值,增强道德认知。

(二)加强全体教师的道德培养

学校不能只把道德教育任务交给特定的老师,应该把任务交给每一位科任老师,让所有课程都有思想品德教育。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要不断增强老师的责任感,不要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尤其现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接受新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三)完善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系统的激励和约束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一方面表现为对小学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小学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的激励和引导力量。

1.建立健全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增强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善、针对性强的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使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有章可循。

2.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约束功能

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约束功能的必要性在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的养成仅依靠小学生自身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切实约束力的评价系统对小学生形成外在的压力,以这种外在的压力帮助中小学生克服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不自觉性因素[3]。

综上,中小学德育教育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不是老师可以独自完成的,德育教育是学生道德自主构建和价值引导的统一。在学生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是关爱者、周到的服务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对于中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长期艰苦又缓慢的,这就要求老师有耐心和决心,坚持把德育教育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杜赫.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偏差与纠正[J].教学与管理(德育设),2008(30):66-67.

第4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 以情动人 以德服人 以理服人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99-01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其肩负的责任及工作量尤其繁琐沉重。指导阅读,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一个成功的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应该亦师亦友,既要在知识教学中做严师,又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朋友。做好朋友是做好严师、搞好知识教学的有力保障。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把做学生的朋友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吃、穿、玩、情感发展等方面去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和谐,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又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朋友的重要前提,也是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情感的发展就是其心理发展中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具体的学习、活动状况。如学生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也会顺利、迅速;而当心情抑郁、烦恼时,思路就会阻塞,操作迟缓,缺乏创造性。当学生情绪低落、消极时,他对有些活动就不感兴趣,甚至抵触、回避;而当情绪高涨、积极时,他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因此,班主任了解、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对学生消极情感的预防和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 呐喊加油,及时鼓励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生经过努力,最后解决了困难,班主任就应及时地对其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战胜更大困难的勇气,树立其信心;有些同学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甚至逃避,出现畏难情绪,这时班主任就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更应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感受到有了老师这坚强的后盾,就不怕战胜不了困难,从而重新树立起信心和勇气。

二 及时降温,打预防针

小学生的心理还很幼稚,常表现出虚荣心强,遇事不冷静,情绪易激动、冲动等特点,有时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甚至闯下大祸。如有学生在考出了好成绩后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上开始放松,平时的言行中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这时就要求班主任能及时处理,要找其谈话,做好恰当的“降温”工作,指明正确的态度。还有的同学脾气不好,在平时待人接物以及处理同学关系时动辄就拳脚相向,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特别“照顾”他们,经常给他们打“预防针”“退热针”。

三 用心关爱,以情动人

班级里有些学生因成绩差或家庭条件差或个人身体残疾等因素,容易产生自卑、自卑心理和萎靡不振的消极情绪,郁郁寡欢。班主任就应亲自带头发动其他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借机培养学生积极与健康的情感、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和妹妹都是残疾人,生活很艰苦。我在生活学习上尽力帮助他,还发动其他学生给他家里拾柴、打扫卫生,给他过生日等,使这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四 以真情激发人,以德服人

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尚不明确,自制能力差,一旦科任老师要求不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或多或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缓交作业及不做作业的现象。这时,班主任就要采取各种办法,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曾用“以情激人”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时我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兼任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任教数学的是一位女教师,她在学生毕业前一个月请了产假。由于一时找不到代课教师,学校决定让数学教师安排好复习程序,其他教师照看一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时有部分学生暗自高兴,认为自由了。我及时发现了苗头,掌握了情况,并开了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没有批评个别学生,而是满含深情地赞扬了数学教师拖着身孕还坚持上课的奉献精神,历数了她在工作中经历的种种不便和困难。说到动情处,我眼含泪水,而同学们也激动了,一些女生甚至不停地擦拭泪水。我成功了,这些学生通过自觉学习,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 以理服人

第5篇

总的说,学生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归结起来,问题主要如下:

(1)厌学。中小学是青少年求学的最佳时期。但仍有少数学生得过且过,无心读书,荒废学业。

(2)打架,勒索财物。少数学生经常旷课,校际之间互相勾结,为一些小事互相打架,还利用威吓等手段,勒索财物。

(3)赌博,偷盗。以玩扑克、麻将、桌球等方式为名,参与赌博。

(4)吸烟、喝酒。2013年11月某校学生会调查数据显示:该校3200多名学生中吸烟喝酒的约占男生的1.2%,女生中约0.6%。

二、学生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生中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疲软,使学生道德品行下降,法制观念淡薄;

2、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简单;

3、社会环境受污染,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

4、劣迹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学生的不良成长;

5、中小学生具有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分辨能力比较差,缺乏自控力,易冲动的特点,也是影响他们成长的主观因素。

三、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为了更好的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学生的思想信仰、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提高认识,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采取有效措施、净化中小学生德育环境。社会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学校的育人环境,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整顿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市场,防止“”对学生的侵袭;有效禁止中小学生进入营业性的录像厅、舞厅、电子游戏室和网吧。从学校来说,学校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德育,党支部,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学科教师要自觉成为德育骨干,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育人到位、服务到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此外,要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和家庭结合的教育网络,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转变教育观念,把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转变思想,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一切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要转变我们的人才观和质量关。要严格按现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各级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社会各界也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给学校施加“升学率”的压力。

4、努力抓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耐心的教育和引导。经常鼓励学困生积极上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和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建立学校和家长联系制度,共同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商讨解决的办法,抓住学困生的心理和特点,做好转变工作。

第6篇

长期以来,广大的学校、教师迫切的希望和要求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在座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召开了。首先,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并通过你们,对长期以来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感谢,大家辛苦了!衷心地谢谢大家!

在此,对学校德育工作我想谈几点意见。

一、目前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职责明确。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适时调整充实县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德育工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时成立了学校德育处,各学校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使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章循。

(二)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各学校组建了以德育处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班主任、政治(思品)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全体教职工密切协作,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

(三)*德育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三是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改)》重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倡导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主人”等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准,积极开展“诚信双柏,从我做起”征文及实践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校园氛围;为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延安精神宣讲活动;为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县各中学以“绘制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为主题,开展了“彝州少年,话小康”演讲征文竞赛活动。城区中小学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先进禁毒、防艾、防邪、拒黄、环保等教育;五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我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都不同程度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

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各上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做得还不够。

四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

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

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难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滞后,家长学校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组织和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的责任,大多数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

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内部的德育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全面辐射,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

八是重制度,轻落实。有的学校虽制定有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却忽视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成了摆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九是经费投入不足。德育经费的投入没有体现“首位”地位,“德育基地”、“德育室”、“德育角”等硬件基础建设有待加强;开展*多彩的德育活动经费不足。

二、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什么工作,都有必须明确目标和任务,即工作的主旋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克服了“大而空”的问题后,重心下移,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当前,中小学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工作的主旋律应该是:以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学校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教育局将作具体的安排布署,我这里从大的原则上讲几点意见:

(一)中小学德育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学会做什么人?学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中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做基础这个重点任务,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其中小学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

(二)中小学德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中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及对学生进行操行考评等,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三)中小学德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我县是一个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贫困县,农村、山区、民族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学校情况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在工作要求上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校的工作向前发展。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也要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发展。

(四)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中小学德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德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和措施,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绩。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中小学德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德育工作者中倡导奉献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的工作者都能从自我做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六)县教育局要对全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统筹和领导。一是加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力度,局领导和党委委员要特别关注学校德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好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通过表彰奖励引导学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软、散、懒的学校和反面典型先进通报、批评。

二是从今年起要每年定期(每年___月)召开德育工作会,总结、交流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要加强对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培训提高要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第7篇

关键词 中职学生社团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德育工作历来就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中之重。中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群众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学校德育工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繁荣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着重要意义。

1中职学生社团为学生自主成长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自主成长”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精髓。“自主成长”的德育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外部成长环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和个体特点,让每个学生个体获得最全面、最充分、最自由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教育的群体也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中职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是锻炼学生技术能力,巩固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自主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社团从成立、管理到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自我完成的,教师只起指导和监督作用。以我校《启航》创业协会为例,符合条件,愿意参加协会的先报名,然后参加协会负责人竞选,组织成立协会,制订协会章程。协会的各项活动都由协会负责人安排管理,如何时请老师培训、经费如何筹集如何管理利润如何分配,创业项目如何选取、活动如何开展等等都由协会成员采用民主集中相结合的形式自主完成。协会主要成员队社长负责,社长对全体社员负责接受全体成员监督。

(2)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随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使校内的学习变得更有动力,更具针对性和计划性,这种学用结合、边学边提高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非常有益。学生在走进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够加强自我教育。如在专业性社团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文艺类社团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公益性社团活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中职学生社团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传统的说教式德育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活动育人”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而社团活动作为一种学生自发、自愿的活动必将得到学生更好的拥护和更积极的参与,也能更好地实现其育人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团活动让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社团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参与与实践机会,学生可以用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服务于社会,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运用中发现和改进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兴趣的激发,提高专业自信和职业自豪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使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一次次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学生思维、表达、动手、适应、社会交往、竞争、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础。

(2)社团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学生公益性社团以社会公益为基点,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开展的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和道德示范作用。感悟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通过参加创业协会的创业实践,学生真实地感悟到生活的艰辛,理解了父母的不易,从而学会了感恩。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感悟到付出的快乐,学会了奉献。一次次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体验了社会的冷暖,人生的真、善、美,感悟到祖国的发展,生活的美好,学会了珍惜。

(3)学生初步完成了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中职学生将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广阔的人际空间,开始向一个社会人转化。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难以适应,成为中职学生找到工作后的又一难关。而社团工作的经历,却能够使中职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早一步适应环境、进入状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学生社团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学生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中职校园社团活动不断繁荣和发展,成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

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状况每况愈下办学形势越来越严峻,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

1) 外部因素

从总体来讲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影响

(1)社会环境方面,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用主义,个人享乐,拜金主义等盛行,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对于中职教育存在偏见,这些外在因素都大大的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中职学生教育的因素之一,现在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而且中间好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许多都和留守在家中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就给他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使他们相对来说缺少严厉的教育,而且也给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都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难度。

(3)学校和教育的环境,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大多数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德育课程跟不上,形式化严重,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部分学校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殊不知学生年龄虽大致相同,但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对中职学生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引导,加之有些老师存在认识的误区。这些都容易损伤学生心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生的自身的因素

从学生个人方面来讲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个性差异几个方面

(1)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中职学生的生理的发展阶段来看,他们正处在16,17岁这个身体迅速发育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容易叛离,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向成人发展,有意识的摆脱单纯和幼稚,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的行为容易冲动,逆反心理很强,往往也不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很容易发生抵触情绪。

(2)个性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情况,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这些也给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要以做到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教育,也即要根椐学生个性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二.内外结合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

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现状,我们要内外结合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措施上:

1)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与家庭互通,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方面,对内学校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加强自身内在实力建设,练好“内功”,对外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对于问题学生学校要积极的与学生的家庭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积极的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格的执行校级校规。做好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工作,与学生家庭以前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师生共进,提高教育水平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以要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作为教师,首先应忠于职守,讲究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表率;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才有可能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做好德育教育,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为此,学校首先从教师抓起,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师德建设,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心态,做到真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3)举办活动,解决学生问题。

从前面中等职业学生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无法正常升入高中的情况下来走进职业学校来学习的,他们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外部因素,比起其他学生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些特点,注重学生的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早发现,班主任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提前进行心理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及时的了解,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等不良情绪,其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水平。

4)针对专业,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现在好多中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共同培养协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进入学校起,基本上确定了其将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因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以此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总之,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