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小学 教师 科研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90-02
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土壤。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完成从“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研意识淡薄
科研意识是科研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强烈的科研意识能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淡薄,对科研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教师认为科研就是写论文评职称,有些教师则热衷于教育科研的光环效应,觉得能做些科研工作是在向“名师”迈进,有的则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搞科研是额外负担。
2.教师缺乏科研能力
一些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理论、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在知识储备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方面差强人意。
在资料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一些教师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差,不能充分获取科研信息资源,对互联网的利用基本只限于使用搜索引擎,对收集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地筛选和使用。据调查,教师对收集来的资料,感到无从下手的比例为11.66%,采取拼接方式进行处理的比例为66.30%,能够熟练驾驭资料的比例仅为21.74%。
3.教师缺乏科研勇气
搞学术科研型必须抵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部分小学教师虽然知道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但是对科研或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缺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研勇气。
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认为科研与考试成绩、升学率的关系不直接,耗时长、见效慢、与学校当前相利益矛盾。有的学校领导则是对教师没有足够的信心。
5.学校缺乏科研环境
学校除上级行政部门布置任务外,很少安排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由于得不到重视,科研活动需要的时间和科研环境便得不到保证,日常教学任务与科研发生矛盾,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无暇顾及科研。学校缺乏科研经费和文献资料,没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协同研究的科研合力的科研氛围。
二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培养的对策
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使教师科研能力与小学教育协同发展,已成为影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因素。
1.要树立从事科研的信心
从事科研活动,要能忍受寂寞和挫折,磨炼良好的自制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最初从事科研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避免直接从事难度较大的课题,首先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信心。
2.要转变对科研的认识
第一,教师要克服认为科研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通过学习,了解各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学习,关注和收集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逐步参与课题研究和技术应用。
第二,学校要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科研是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校发展。学校在新教师入职教育培训时,要增加科研的培训,鼓励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3.要提高科研能力
第一,提高信息搜索素养,拓宽消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网上大量的免费教育网站、教育类论坛、数字化学术期刊、文献数据库来获取科研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对资源的鉴别、筛选、利用和评价能力。
第二,通过专家辅导和自学方式,提高课题选择、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深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论等理论知识。
4.学校要改善科研环境
第一,学校要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在科研制度建设、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尽量提供保障,如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增加更多图书和数字化资源。
第二,制定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与奖金、福利、待遇等相结合,同时将科研与精神层面的荣誉感等相结合;将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业务评优挂钩,促使教师从自身发展需要去关注科研。
第三,学校应多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教师的文字功底,以便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为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写作基础。
5.提倡“校本科研”策略
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发挥本校教研部
门或年级组的作用,敦促每一位老师参与研究,加强教师的互助合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琼、王恒.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类型:一项聚类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7)
【关键词】合作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高校中小学合作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47―03
引言
当今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与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渐显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质量的优劣,关键也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目前,国内教育界热烈地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这种合作,结成的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
叶澜教授曾指出,“做教育学的学问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且要起而行道,‘论’是为了更好的‘行’,‘行’会产生更好的‘论’。”[1]中小学是实现教育意义的基地,中小学教育实践是教育发生与展开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双方的合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搭建了进入现场、观察了解中小学实际生活的平台,为教育学科的建设与教育学理论的丰富创造了条件。然而,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在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研究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其身份有所缺失。
一 问题的表现
1 研究时间相对甚少
行动研究的早期倡导者科里(Corey)提出“有足够的研究时间”是有效的“校本行动研究”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之一。斯滕豪斯也感叹行动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时间太少。[2]高校和中小学的合作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究,其目的不是为教育教学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育教学活动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3]但是由于高校和中小学在时间管理上存在差别,而且合作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大部分是由小学教师承担,这就决定了在合作研究中小学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合作研究中,时间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的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参与研究的教师教学工作繁重,有的还担任部分行政职务,最为特别的是小学教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管理学生。此外,中小学教师还要寓研究于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但事实上,固定的教学模式在他们内心已根深蒂固,改用新的方式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研究的起步阶段。可以说,时间影响教师成为研究者。
2 交流次数过少影响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斯滕豪斯区分了两种行动研究:一是由中小学教师亲自操作的“一线研究”(The first-order inquiry),参与研究的教师被称为“内部研究者”;二是由来自高校的研究小组操作的“二线研究”(The second-order inquiry),参与研究的研究者称为“外部研究者”,外部研究者的责任是促进内部研究者,激励“教师成为研究者”。[4]在合作中,作为外部研究者的高校研究人员在促进中小学教师进行理论研究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地域原因以及上文提到的时间局限,合作中双方交流的次数明显过少,高校研究者并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这种跨地域的沟通依旧很困难,因此,不利于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3文化差异影响共同体的交流
大学和中小学虽同为学校,但具有明显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研究者独立研究能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对权威和标准提出挑战。而中小学教师着力于基础知识的教育,形成了相对封闭、顺从的中小学文化。[5]此外,高校研究者倾向“研究思路”,而中小学教师倾向“工作思路”。在合作研究中,高校研究者努力用“工作思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是交流上依然存在困难。
在对研究的认识上,双方的文化依旧存在差异。高校研究者希望通过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来改善实践,虽然在合作的过程中,高校研究者已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引导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强调反思,目的就是让教师从课题实施中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方式就是理论提升最好的方式,是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性地考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在问卷中提到高校研究人员应该加强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可见,中小学教师没有领悟到研究中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以及自身实践的提升。双方对于理论、实践的不同理解反映出双方价值观念的不一。
4 教师自主研究观念淡薄
以上三方面是从外部因素来分析的,影响教师成为研究者还有其内部因素,即教师自身的态度观念。贝克汉姆(Buckingham)曾这样表述: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领域,它没有不同于教育自身的界限,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个态度。[6]对于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而言,这个“态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个体由被动的专业发展走向主动的专业发展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作用都必须通过教师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专业发展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7]只有真正树立起研究的信念,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但是在合作中,一些教师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把研究当作额外的任务,究其原因在于研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
二 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建议及思考
笔者结合课题研究,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同盟”的社群组织(省略.cn),在与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如下方法。
1 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中小学教师在合作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完全独立或完全听从高校研究人员的指示都是合作的两极,不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合作中面临的问题是教师被动地进行研究,对高校研究人员过于依赖,这意味着教师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必须更加主动地反思、学习。
2 建立教师群体内的共同愿景、合作对话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愿景是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它是推动共同体行动的内在动力。对于有共同愿景的教师来说,合作研究中形成的合作与对话关系,对教师持续地开展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对问题的独特看法,这是合作研究中重要的资源。教师之间的互动、对话有助于形成研究共同体,对话的过程是互相学习和关注的过程,个别教师的研究会给其他教师带来促动和鼓励,有利于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整体提高。在共同体中,教师个体之间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持续不断地转换,也是共同体成员整体专业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3 培养教师的自我成就感
成就感是保持变革的重要激励因素之一,在合作中,由于中小学教师更加关注合作的任务和结果,因此,他们的成就动机往往要比注重合作内涵和过程的高校研究人员要高。教师渴望的这种“成功”,既包括获得有形的成果――与晋升相挂钩的科研成果以及可感受到的业务提升,又包括无形的成果――合作带来的职业自豪感和自我认同。合作研究中,高校研究者应注意对教师的言语激励,合作中期安排部分教师发表小论文、在全区骨干教师大会上交流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性的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动力。
4 充分尊重、民主协商,引发深度会谈
高校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在合作中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个合作研究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双方良好的关系是合作成功的先决条件。高校研究者应该为合作提供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创设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中小学教师、与之展开对话;同时,高校研究者在合作中要注意对研究的干涉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校研究者角色必须从“指导者”向“协助者”转换,给予教师个人充分的话语权,在教师成员的交流中,鼓励并引发他们深度会谈和讨论,让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让每个教师谈出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换他们的想法。[8]在这样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中,教师成员自己深藏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在有效的深度会谈中,“人们变成自己思维的观察者”。
5 建立健全学校保障机制
时间是影响教师参与研究的重要因素,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做好研究的组织工作。例如为参与合作的教师调课,保证每次座谈时,所有教师都在场参与讨论;学校还可以减少教师的行政事务和常规性的会议,将这些时间作为研究的规定时间,为教师日常开展研究提供保障。无论是合作过程中还是合作结束之后,如果学校不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划分出固定的时间,那么可以利用其原有的教研组织,让科研组织与教研组融为一体,利用教研时间让参与合作研究的教师带动周围的教师进行教科研,或者根据教师的学科分类,让参与合作的教师在备课组、教研组中发挥作用。[9]此外,学校建立保障研究的机制,还应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例如相关的书籍和可供学习参考的文献资料等。高校很容易能找到相关的科研论文,而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材料上的缺失也是其不能转化为研究者角色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如果能够配备相应的资金,无疑是教师作研究的良好保障。
此外,中小学教师主观上也存在自主总结经验,发现、归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大多是大学本科、专科毕业,除了进行过有限数量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外,很少接受过科研能力的训练,这也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单位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传达给准教师的思路,是中小学教师研究者身份缺失最为隐性的原因,是需要解决的长远问题。
结语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不应该仅仅被作为一个静态的概念去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10]高校与中小学双方的合作正适应了这种需要。中小学丰富的教育实践呼唤教育研究者的进入,高校需要中小学提供教育实践的支持。然而,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共同体内部的向心力,还要研究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方式,使教师在共同体中不断实现超越,逐渐进入教学研究者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33-37.
[2] 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260.
[3][9] 殷芬.大学-中小学合作研究与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柳夕浪.教师研究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30.
[5]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5.
[6]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50.
[7] 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8):15.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12-0066-04
一、问题提出
研究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此方面的研究,国外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针对个案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特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是从教师素质方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静态研究,缺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
二、调查内容、方法与对象
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现状,包括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等方面。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调查及访谈结果编制调查问卷。问卷由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问卷主体两部分组成。问卷基本采用五点量表计分法,由小学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平时表现自评。
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层包括办学条件分层。本次调查共选取北京朝阳区30所小学880名教师参与调查。其中,男教师135人,女教师727人;24岁以下94人,25~29岁255人,30~39岁413人,40~49岁72人。50~59岁36人,60岁以上2人。办学条件较好的小学5所,一般小学15所,相对薄弱小学10所。
调查采用现场作答方式。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各为880份,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及SPSS13.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与实际态度
被试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观念认同均分为4.0159,实际态度均分为3.7890。与满分5分相比,被试教师对理念认同度较高,实际态度相对较低。理念认同包括整体认同、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被试教师的各项平均得分都高于3.5分;其中,学生观的平均得分最高(4.4423),课程观的平均得分最低(3.5769),实际态度的平均得分居中(3.7890)(见表1)。
(二)面对新课改,小学教师的知识、能力适应状况与发展意识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被试教师知识、能力的适应状况与发展意识为中等(见表2)。其中,最低项是能力项,平均分3.4253,与满分5分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最高项是发展意识,平均分3.7068,与满分5分相比,处于中等偏上。发展意识、知识和能力三方面的标准差都较小,说明被试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价都较为接近。
1.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
被试教师在知识方面自评结果是,72.3%的小学教师不同程度感到“在使用新教材备课时,已有学科知识落伍了”,但在“我已有知识能使我对新课改应对自如”问题的回答中,却有90.7%教师不同程度地选择符合。64.9%(37.3%+27.60%)的教师能够“经常阅读一些辅助教学书”,78.0%(39.2%+38.8%)的教师“经常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获取信息”。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能够主动学习,但完全能做到的教师比例不高,约为三分之一,基本做不到的也有三分之一(见表3)。
2.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状况
被试教师对自己的两种专业能力自评比较弱(见表4)。一是课堂管理能力,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强调给学生自主使自己的课堂管理很困难”。二是教育研究能力,如对课程开发与整合能力,不足半数的教师持肯定答案(38.6%+10.6%=49.20/0),36.3%的教师处在能与不能之间;有半数以上教师对“既教学又搞科研感到力不从心”,仅有五分之一的教师能够适应。
3.小学教师的专业情意状况
调查显示,七成被试教师感到课程改革对他们教学工作的挑战与价值,过半数的被试教师认为课改使他们体验到教师工作的魅力和意义。同时,也有五分之一的被试教师认为课改使教师的工作压力骤然增大,自己不再想做教师了,还有五分之一的被试教师不喜欢这个职业。
(三)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最大的方面
在参与课程改革过程中,被试教师觉得自己提高很大的方面,在六个选项中按照提高的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对排在第一序列的统计结果是“教学技能”(32.2%)“学科知识”(21.4%)“科研能力”(14.0%)“计算机应用能力”(13.9%)“教育知识”(9.3%)“班级管理能力”(7.4%);样本遗失1.9%。
2.小学教师最需要发展的专业素质
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被试教师觉得自己需要充电的方面,在六个选项中按照需要的强烈程度由强到弱排序,对排在第一序列的统计结果是“科研能力”(23.3%)“学科知识”(22.4%)“教学技能”(21.7%)“教育理论知识”(16.7%)“计算机应用能力”(9.5%)“班级管理能力”(5.5%);样本遗失0.8%。
3.小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遇到的主要困难
对“小学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遇到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九个选项中排在第一序列前四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61.6%)”“自己知识、经验不足”(13.8%)“没有相应的设备和资料”(6.7%)与“不知道从何下手”(6.3%)。
4.小学教师认为学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
学校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所采取的七项主要措施排序,排在第一序列前三位的是“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52.7%)“申请课题,为教师参与搭建平台”(25.0%)“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7.3%)。
(四)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被试教师对影响他们专业发展的六个选项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序,对排在第一序列的统计结果是“学校氛围”(34.5%)“课改推动”(25.9%)“教师间合作”(19.8%)“校长影响”(11.9%)“学生的鼓励与帮助”(5%)“其他”
(0.9%);样本遗失1.9%。
2.阻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被试教师对阻碍他们专业发展的十二个影响因素进行由强到弱排序,对排在第一序列的统计结果依次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低”’(13.4%)
“年龄”(12.8%)“生源”(12.7%)“学历”(8.6%)“学校氛围”(8.0%)“学校是否重点”(4.3%)“学校领导素质”(4.0%)“家庭”(3.5%)“与同事关系”(1%),“教育政策变化快”“课程改革频繁”“其他”三个选项为“零”;样本遗失31.6%。
3.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措施
被试教师对促进他们专业发展措施的六个选项排序,对排在第一序列的统计结果依次是“脱产进修”(31.7%)“教育专家现场指导”(22.7%)“名师指导”(23.2%)“校本培训”(13%)“结对子互助”(7.3%)“其他”(0.6%);样本遗失1.6%。
四、结论与讨论
(一)小学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同、知识能力的适应与发展状况为“中等偏上”
首先,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当代教育新理念,对小学教师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无疑是一种挑战。而人的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转变并非朝夕之事,可以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经验、体验、实践。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基本接受与认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其次,课程改革不是零散的、局部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行学校课程的全方位改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新概念、新命题等,小学教师要真正理解与掌握它,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被调查小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对终身学习的自觉追求。因而小学教师在知识、能力、专业发展意识方面呈现“中等”现象实属正常,这也是被调查小学教师目前真实状况的反映。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首选科研能力,其次是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而对教育知识与班级管理知识的需要比较弱
在课程改革中,尽管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科研能力获得提高最大,但这三项同样也是他们最需要发展的方面,只不过是顺序不同而已。
科研能力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此项能力以往并不为小学教师所必备,因而小学教师将其作为首选需要符合实际。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什么”和“怎么教”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小学教师经过在职培训,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都有提高,但仍感不足。这表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还处在补充学科知识与提高教学技能阶段。
小学教师对教育知识与班级管理知识的需要比较弱,一方面是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只注重学科教学专业性,还没有意识到或需要教育专业性。
(三)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自身专业发展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
其一,各有五分之一的被试教师不想做教师和不喜欢教师职业,这一现象不容忽视。从事教师职业者自身的幸福与快乐、生活质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与小学教育状态。其二,小学教师主动学习与自觉探究的意识与能力状况并不乐观,与其他方面相比更显弱一些,这是制约他们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三,小学教师将自身专业发展动力与阻力主要归因于外,一方面反映了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小学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强。这样的归因不利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持久动力来自于自身的生命发展需要。
(四)小学教师最喜欢“脱产进修”,不喜欢“校本培训”
绝大多数被调查小学教师喜欢“脱产进修”“教育专家现场指导”“名师指导”等,并不喜欢“校本培训”,在七个选项中仅排在第四位,且比例比前三项低十多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一是大多数小学教师觉得教学工作负担很重,难以有时间集中精力来学习、提升;二是小学教师本身已有较为丰富的实际教学体验和教学经验,需要一定的时间专门接受强化学习与训练;三是教师缺乏对校本培训本身的理解与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六、对策建议
(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支持性条件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富兰曾指出,改革就是改变大环境。领导者的工作就是要变革大环境――将新的元素引入局面之中,以便更好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改变局面,也就有机会改变人们短期或长期的行为。调查结果也显示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学校气氛”“课改推动”等。因此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条件。
首先,校长要具有、理解教育新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领跑者”,积极领导学校围绕教育新理念开展文化建设;其次,学校要开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将新的元素带入学校,让教师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第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组织、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引导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践行教育新理念,在活动中体验改变。
(二)加强小学教师的教育基本理论学习
教育基本理论的缺乏是制约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中许多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或厌烦理论学习的现象,考察优秀小学教师与一般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前者渴望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获得,后者看重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通过诸如此类的比较、对话、案例分析、与理论工作者合作研究等方式,帮助小学教师意识到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不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而是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我们要回到教育职场中,透过解析教师的教育经验,引导他们体验教育理论的价值与魅力,帮助他们提升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着重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研究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旨在改善教育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提升了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也就全面提升了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调查显示小学教师这项能力很弱且迫切需要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首先,制订政策,引导鼓励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其次,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如给教师一定的时间,提供一定的辅导、资料、设备等;再次,搭建平台,在做中提升,如组织课题研究、学术论坛、教育叙事等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教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素质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参加继续教育的态度不积极。很大一部分学校的教师根本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有的学校是通过抓阄的办法来确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人选,或者学校直接摊派。即使自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目的都很明确或者是为了拿文凭,或者为了以后评职称,一旦有了文凭评定了职称就不愿意再参加继续教育了。都没有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因此即便是参加了继续教育其实际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师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
(二)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单一、培训师资薄弱。现在继续教育的种类虽然不少,但课程比较单一、不系统、没有针对当前教育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内容不能反映时展的要求。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培训方式方面大部分都是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设备不过就是一个话筒,一本教材,老师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理论和实际相脱离。有的即便是用了课件,也不过只是把所讲的内容用电脑呈现出来,代替了他们的板书,来减自己的授课负担。学员们只能在下边被动的接受,更谈不上参与进课堂教学去了。老师在上面大谈教育改革、启发式教学、创新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教师,让他们怎样去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呢?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他们有专门的教师,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稍微好一点。很多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他们没有专职教师,每次都是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一些学校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东拼西凑没有教育理论基础的支持,理论性和实践性都不强,根本不能满足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
(三)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大,继续教育的时间难以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学习,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往往发生冲突。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学校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被安排在教师的工作时间里,因此很多教师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只好调课。回来后还要加班加点,甚至有的挤占星期天给学生们补课,有的老师因此就放弃了继续教育。这样继续教育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素质,反而给教师们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四)培训经费不足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如今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费用主要是个人承担,很多学校不愿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即便是有的学校和政府承担部分经费其比例是很小的。特别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参与培训的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而往往这些地区的教师工资又很低。还有一些地方的继续教育层次不高且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反而又高,这些费用对农村中小教师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他们的生活负担普遍较重,又是继续教育的主要众群体,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他们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执行继续教育政策和组织继续教育培训时往往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某地一位中学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他所在的地区组织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第一批教师交了三百多元培训费到当地的教育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继续教育,结束时进行了严格的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才发给合格证。到了当年的暑假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交了同样的钱却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时也进行了考试但没有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就发了合格证。到了第三期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普及继续教育,要求剩下的所有教师交了十元钱利用星期天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培训就发了合格证。像这样的例子在继续教育中是非常普遍的,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心目中就形成了越靠后越省钱省时省力,因此很多第一批继续教育的人选都是通过抓阄的办法确定的。教育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势必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在教师的心目中也造成继续教育可有可无的不好印象。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就很难发挥了。
二、对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放宽条件,扩大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立为我国中小学教师获得硕士学位开辟了新的渠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它以课程为主,一般开设12门课程和一些选修课,课程内容除了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还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同时教师可以身临大学之境感受大学浓厚的学术气氛,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享受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对提高教师素质和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非常有用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可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能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许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里边学习的。但是现在教育硕士只招收在职的中学教师,要逐步放宽条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使小学教师也能参加到教育硕士的学习中去。
(二)不断探索和完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新模式
现在不少师范院校正在探索和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新模式。师范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来置换出部分教师使他们有专门时间去参加继续教育。师范院校专门组织有经验的一线教授制定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由他们给中小学老师上课。这样中小学教师不仅在时间上有了保障,同时可以享受到师范院校高质量的师资,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了解到教育的最前沿动态。这种互利双赢的新模式还可以大大降低中小学教师的经济负担,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展校本培训,进行课题研究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本校的优势和特色发扬光大。同时还可以扩大继续教育的范围,提升继续教育的功能,丰富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校长积极发动学校的优秀教师、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与校本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以及开发本校的校本培训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资源。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四)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来源
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英国1972年就规定每位教师工作7年可以获得一个学期的带薪在职进修的机会,1976年延长为一年;日本1987年文部省公布了《实行新任教师进修实施要点方案》,规定从1989年开始分批分期地对新任教师在职培训一年;有的国家也规定中小学教师工作几年要到大学修学几个学分的不同规定等。在我国虽然在法律上也规定了教师的继续教育,但都没有明确的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在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中写到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对经费和时间有了明确的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执法使教师愿意且积极地参加继续教育。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改变传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
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到各中小学校的校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新的教育理念要提高认识,同时要有为每个教师服务的意识,在继续教育重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一般教师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提高,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也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组织继续教育要根据当地教师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要在质量上下工夫,要办就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不能只讲数量而不求质量。在场地和时间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被培训教师的实际情况,把继续教育办成切实是为广大教师服务。有条件的地区把课堂设在各个中小学校,形成送课下乡、送课到校、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4.259-263.
[关键词] 科学小课题;自主探究;方案
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动手做”,亲身经历“动手做”的活动,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指导,从不同类型的小课题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主探究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对全年级学生的小课题研究调查发现,80%的学生很乐意去挑战自我,动手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给予学生自我研究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课题方案设计
科学小课题研究可以按照现行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进行方案的设计指导。流程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确要研究的课题。科学小课题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动手探究的;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具有独立研究的可能。
根据调查分析将从以下三种类型指导六年级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的设计:
1.科学实验类
科学实验类是科学小课题研究的主流方向,可直接按照科学探究的七步法进行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先对问题提出疑惑或假设可能的结果,根据假设制订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以学生小课题“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学生发现的“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这个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课题方案。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每天利用身高贴量出身高,用画脚步轮廓图找出脚趾和脚后跟的直线长度,持续研究至少半个月以上,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2.科学幻想类
如果说科学实验是科学小课题的主流方向,那么科学幻想绝对属于偏门,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以前的科学幻想在现在都变成现实,比如说电话诞生之后,从有线到无线,从体型硕大到小巧玲珑,从功能单一到智能手机;再比如说电脑,从刚诞生的埃尼阿克占据几间房,到微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掌上电脑。纵观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思想在先,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科技创新大赛中的科学幻想画类也许就是想从孩子们的想象力中发掘未来可能变成现实的想法。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创造发明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画出一幅蓝图”――幻想达到的效果,这个可以用画笔绘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最好是图文并茂;其次,进行“结构设计”――如果是实物幻想发明,则需要说明内部结构特点;如果是未来展望,则需要全面介绍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实现幻想的效果。
3.资料整理类
这种类型的小课题,主要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与宇宙范畴,现阶段很难有条件去进行实验观察。经调查发现,六年级近50%的学生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用资料搜集整理的形式进行类似文献综述类型的课题研究。
例如,《阿波罗登月真伪》从网络中发现对阿波罗登月的怀疑出发,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去寻找证据来认证阿波罗登月的真假。可利用网络搜索关于阿波罗登月的争议话题,登陆谷歌月球,寻找登月第一手资料,从双方辨识的焦点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实践研究,数据记录
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实验研究来说,坚持不懈、认真实验是比较难的,可以称为长周期实验的课题研究。此时教师需要不时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鼓励学生的研究过程,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续研究。例如,“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要求至少研究半个月以上才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这个课题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完成长周期任务的能力。
科学幻想类的课题,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不怕学生天马行空,只要能圆满解释,那么就是成功。学生最怕的就是别人笑话他异想天开,这种情绪有时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科学课课标里明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资料搜集类课题,就是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分析总结,撰写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课题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自身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搜集的资料等基础上表达课题研究的成果。学生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哪怕是错误的数据,也不可以更改。有时错误的数据也能引发重大发现。
以“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小课题为例,出示研究的科学小论文。
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
我针对身边的小疑问: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从自身感到困惑的地方出发来设计实验:每天在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20点先通过身高墙贴测量身高;再通过画脚部轮廓图,测量脚长。最后通过比较早中晚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经过17天连续不断地测量,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晚上的身高比早上要矮将近1.5厘米,脚长却是晚上要比早上长1厘米左右。
通过资料搜索,人一天中身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和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3厘米。
而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又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脊柱这一生理增减,仅是一日之内的变化,经过一夜睡眠,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疲劳消除后,身高也随之恢复。
通过观察和资料搜索发现:一天中脚长的变化原因是人活动了一天之后,脚的血液循环慢,发生了肿胀,脚部就会增大;而当晚上睡觉时,脚和心脏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血液循环加快,所以早上脚部就会小。
根据不同课题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策略
为了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情况,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并将其落到实处
农村是教育科研最薄弱的地方,无论科研环境、科研基础、科研意识、科研水平,还是教师的科研素质,都处于最低水平。要切实改善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部署,科学落实。
二、负责农村学校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领导要科学落实,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1.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科学安排教学工作
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条件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不少教师要兼课和包班,教学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们还要进行田间劳动,进行教育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科学安排其教学工作可以为其进行教育科研提供基础。
2.提供教育科研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设备不足,这会影响他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学校应为他们提供进行教育科研所需的场所、电脑和网络资源,购买和订阅与教育科研相关的书籍、杂志和报纸,及时收集教育科研最新信息和动态,扩大教师科研视野,成立学校教研组,聘请教育科研的专家进行指导。
3.积极宣传,全员参与,营造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宣传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教师摆脱畏难心理,克服心理阻力,使教师深刻意识到教育科研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遥不可及,教师可以从身边事情做起,去研究班级管理中自己困惑的问题,去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去研究教书育人中令人头疼的问题。通过研究、总结教书育人的规律,掌握方法,提高效率,从而使教师的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进而形成全体教师人人肯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都提高的良好局面。
4.定期进行科研培训,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要让他们从单纯的课堂教育教学中解放出来,做教育科研型教师,学校还需要聘请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专家对本校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科研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动态和最新信息。
5.抓好科研骨干培训,树立典型,推广研究成果,发挥其辐射作用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相对普遍较低,学校要挑选优秀教师作为科研骨干培训对象,对科研水平较高的科研骨干,需要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多出成果,成果共享,从而带动并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
6.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校要为全体教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教师与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学校科研骨干和普通教师的合作,建立学校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既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又能集思广益,让教育科研高效化。
7.优化考核机制,促进教育科研科学持续地发展
农村科研环境、科研基础、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素质相对较差,教师进行科研工作见效慢,而且学校对教师的评定,主要侧重于所教班级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等,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要科学优化教师考核机制,教育科研要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并重,在教师各项考核中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其中一项,表扬并奖励积极参与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教师,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调动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从而促进教育科研科学持续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作为教育科研的主体,要认真努力,不断探索,多渠道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科研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增强科研意识
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教育改革,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要认识到教育研究不是挤占教学时间,教育科研更不是与自己无关,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其目的是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瓶颈。虽然教师在研究之初会感到费时费力,但在熟练之后,就会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使得教学研究共同发展。
2.主动学习,树立自信,奠定教育科研的基础
为了尽快提高自身教育科研水平,教师必须多渠道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向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学习,向高水平的前辈和科研骨干学习,并向他们虚心请教自己教育科研中的困惑。二是要挤时间多读与教育科研相关的书籍、文章和报纸杂志。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最新教改信息,奠定教育科研基础。
3.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培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把参加教育科研培训作为自己继续教育的必修课,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通过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科研培训,学习专家的经验,得到前辈的指导,获得思想启迪,提高科研水平,缩短探索历程。
4.学会与别人合作,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合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较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科研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综合体。在研究中加强与专家的联系,与合作伙伴多交流沟通,协调好与领导、同事、学生的关系,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5.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将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还必须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步骤,主要是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科学安排研究运作,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有条理地归纳资料与完成论文写作等。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把自己学到、看到、悟到的好方法和收获启示,按内容分类存档,以供科研使用。另外,教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多写、多思,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6.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着眼于校本课题,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将教育科研深入
只要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要用小题目作大文章,密切联系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最迫切、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课题来研究,应研究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经验,确定研究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用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7.掌握教育科研文章的撰写特点,把握写作规律,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平时需博览科研文章,不断积累,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实践,常写常练,用心总结。
四、社会和家长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
总之,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育科研,完成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科研,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更需要教育科研。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一起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就会获得快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的理念,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并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现状和模式。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教师是任何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建设者。2002年,我国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因此,除了迅速提高现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技术水平之外,还要从如何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这方面思考。笔者从对师范生的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反思,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各阶段培养、培训现状和模式作粗浅探讨。
一、教师培养的现状及模式
建国以来,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例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教法”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巩固高师院校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但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一、自加压力,坚持学习忙充电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想带领全校教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真正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校长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如果校长仅凭原有的认识、经验,甚至落伍的、错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不仅难以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更严重的是贻误一部分,不,是一大批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学年,我积极参加了ra市“十五”小学校长提高培训,wz市首期校长新课程通识培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培训,听取了三个十六大精神专题报告;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学习计划,学习了四本专著:《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通过学习培训,观念更新了,思想端正了,思路清晰了,方向明确了,信心增强了,干劲鼓足了。闲里偷忙,不亦乐乎!
二、身体力行,树立正气讲奉献
大量事实警示我们:一个充斥不正之风、邪气压过正气、只讲私利不讲奉献的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里树立正气刹邪气,服从大局讲奉献的关键在校长。我认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班子;有什么样的班子,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校长,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以律己不损公肥私;履行职责不;宽以待人不包庇姑息;一视同仁不亲疏有别;坚持原则不感情用事;发扬民主不独断专行;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求真务实不贪慕虚荣;善于自省不固步自封;勇于改革不因循守旧;一心为公不图谋私利;讲求奉献不斤斤计较;深入一线不高高在上;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
在森拉克台风袭击我市时,我坚守抗台第一线;在无偿献血、爱心捐款活动中,我身先士卒;在执行制度中,不搞双重标准,对于自己的两次值日迟到坚决扣罚;在作风建设中,我自觉改掉工作时间上网下棋的恶习;在节假日的修理督工中不拿补贴;金钱面前我不动心,毫不犹豫将岗位补贴降为每月150元,工资册审核时严把自己的工资关,不该拿的决不拿;待公款如待自己的钱不随便挥霍,购物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出差不坐专车、不住高档宾馆;不用公款做人情、请私人的客、拉私人的关系;自掏腰包合资在学校装宽带上网……
在别人的眼里,我很傻,傻得可怜甚至可恨。但我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我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是人民公仆的形象。
三、积极激励,建设队伍出新招
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渴求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依赖于高质量的学校的培养,高质量的学校依靠一大批高水平的教师的支撑。所以我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
我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一年里,学校酝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1)评选师德标兵。学校制定师德标兵评选条件,每年一次评选师德标兵。
(2)设立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奖。学校制定教师普通话水平要求,凡达到要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对掌握课件制作技能并开出一节计算机辅助教学公开课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在ra市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中,成绩优秀的教师获得一次跨地区的省内外出学习机会。
(5)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对于课题被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如果课题研究成果第一个获ra市一等奖的,那么该课题组组长直接吸收为班子成员并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
(6)在ra市教坛新秀评选中,过一关的教师获一次外出学习机会并加奖500元;过二关的教师获二次外出学习机会并加奖1000元;获ra市教坛新秀称号的教师,每年获一次外出学习机会并加奖xx元。
(7)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对取得大专学历予以1500元的奖培金。
五、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