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4 16:26: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农业智能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常年生活在城市,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去超市或者菜市场补充家里的时蔬消耗,市场上那些几乎一模一样的菜米肉蛋,似乎很难分辨品质的好坏,我们这些没见识的“城里人”大多是通过外观来判断手中农产品的质量。然而事实上,“买菜”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除了品相的挑拣,懂行的采买者还会追溯果蔬的来源,选择值得信任的生产者。
一个可信任的生态种植企业,无疑可以让“买菜”这一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得到安全保障,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追根溯源,找到安全、放心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循环发展。强丰集团旗下的生态农业产业,就是这样完美诠释“现代农业”概念的。
真正的循环经济
努力做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循环利用零排放,是强丰集团一直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理想,2011年4月,强丰集团成立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强丰的生态农业基地占地1100余亩,周边无工业污染,排灌设施齐全,所有蔬果种植流程严格按照农业操作规程。合作社集果蔬种植、贮藏、加工、包装、配送、销售为一体,自成立以来,快速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商品化销售的方向发展。
自2012年起,合作社就开始执行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拥有自己独立的农残检测设备,保证每批上市产品的健康安全。
强丰集团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更是为了让合作社本身对农药残留有直观的了解,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维护食品安全以及减少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强丰企业把养殖、种植所产生的粪便、污水、枝叶、藤蔓等副产品收集起来投入沼气池,并将生产出的沼气作为燃料使用,产生的沼液、残渣作为种植基地的有机肥料,实现了生态农业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为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的良性循环,并获得了数项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
通过5年的努力,强丰合作社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集果蔬水稻种植、畜禽养殖、科技研发、产品加工、农机服务、餐饮服务及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智能化销售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彻底打通的现代农业企业。
“买菜”高科技
买菜除了超市与传统菜市场,人们有了更多新的途径:各式各样的农夫市集、针对公众的食品博览展销、微信里琳琅满目的自媒体叫卖,买菜变得多元又随意。
强丰集团作为优质的农产品出产源头,积极致力于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开拓新型农产品销售模式。集团于2014年开始开启网上商城,并联合农商银行等各大银行在其网上商城进行农产品的促销活动。同年9月,经过成千次的实验及市场调研,集团推出了新型“智慧微菜场”(无人智能售菜终端)。
“智慧微菜场”是集新鲜(全程冷链)、健康(产地直供)、实惠(减少中间环节)、简单(触摸屏购物)、方便(支持现金、支付宝、微信、会员卡、银行卡)等于一身的24小时无人售菜机。智慧微菜场的推出,是对传统销售方式的挑战,也是对目前菜场、超市销售模式的变革。
无人售菜智能终端机采用恒温的全智能化自动售菜配置,产品涵盖瓜果蔬菜肉禽蛋、粮油米面调味品等,为社区居民、上班一族提供便利的自助买菜服务,就算半夜出门,也随时能买到新鲜的蔬果。
为确保所售农产品的新鲜,无人售菜智能终端机采用恒温冷藏设备,生鲜食品的储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所售农产品全程冷链配送,每天二次补货,真正做到安全、环保、放心。
除此之外,强丰集团还开设了自主网页、发展农副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并入驻淘宝网和上海各大银行网上商城,进行网上销售,市民网上订购也可以到就近的自动售菜机、新型菜场取货,真正实现买菜高科技。
城里人的田园梦
强丰集团生态农业板块的发展,为农业休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一般农场不同,强丰生态农庄美得像是一个公园,瓜果蔬菜取代传统绿化成为了造景的主角,农场非常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
农场中各种蔬菜瓜果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组成充满野趣的景色,在提供丰富食材的同时,农场还兼具景观、水源地保护、天然氧吧等多元生态价值。农庄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清新自然,集旅游、餐饮、品茗、娱乐、垂钓、烧烤、休闲、会务于一体,每天接待休闲旅游的来客数百人,年接待人数达数十万人次。
对于孩子们来说,田野是自然的学校,可以观察昆虫生长、作物的四季变换,使得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强丰生态农庄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小学生学农课目和学生春秋游所需的条件与师资力量,涉农行业的门类齐全,技术人员众多,学农环境独特。各种学农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双手捧起泥土、双脚接触田地,了解食物的来源,懂得敬天惜物。
2016年,强丰生态农庄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市金山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并在2015年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评为“2015中国特色农庄”荣誉称号。
一、“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APP平台开发
(一) APP平台开发
APP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平台包括苹果公司的IOS平台、Google公司的Android平台及微软公司的WP平台,不同的智能手机平台下有不同的开发工具。本系统的客户端APP定位于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该平台具有开放、成熟、市场占有率高,且对开发者友好的特点,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技术先进、成熟稳定、友好易用的界面。客户端APP的开发平台采用开源Qt5.2框架开发。
(二)客户端APP 促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的优势
通过APP的开发与应用,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为“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的产品找到精准定位,是客户端APP应用于休闲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取得效益的最好保障。
其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针对精准客户提供确切信息。目前,市场上开发的各种APP客户端,都是智能手机用户结合自身的兴趣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下载,没有捆绑更没有潜在的共享连接,这就说明各种产品的APP客户端必然是下载者自身对其产品或品牌感兴趣。下载者下载并运行APP客户端后,智能APP就可以借助自身的功能,通过网络智能收集并整合下载者所处的位置信息或人员行为信息等,通过大数据整理最终确认辨别用户的兴趣、习惯以及生活轨迹。例如,可以通过收集整理数据总结用户主要的旅游景点及线路,可以识别用户商业消费的主要场所、生活轨迹,可以通过手机的智能功能记录并整理用户常关注的网络页面信息,分析用户的“互联网+”嗜好,记忆用户生态绿色产品的购买习惯,综合分析其收入水平、家庭旅游兴趣和爱好以及各种消费嗜好,而后通过后台大数据整理归纳,有目的有重点地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从而保证“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产业产品信息的准确推送。
二是可以针对广大受众开展产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互动。APP客户端诞生并在智能手机上广泛使用以后,与其他网络媒介相比,广大受众体验到的是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亲民的体验形式。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尤其是触摸屏在各种互联网媒体设备的投放使用,使得用户在文字、图画、视频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直接和方便的操作体验,主客观上使得休闲产业与用户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互动,既可以推送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的相关活动,又可以及时收集反馈用户的主观要求。此外,APP客户端还实现了基于同一客户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道,通过APP内部嵌入的SNS平台,使用同一个APP的不同客户可以对推送的产品信息交流心得,通过内部潜在用户群的互动和相互的口碑传播,不仅可以提升用户对该APP品牌的忠诚度,还可以发散传播用户的消费体验。
三是可以适时推送创意广告理念与创意产品。APP客户端从诞生到快速在智能设备上推广,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的营销工具,运用数字信号通过文字或视频借助新的媒体推送产品信息呈现给消费者,既能一改传统的广告效用,又能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搭载更多的应用模块,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推送或反馈更加广泛的创意产品信息给用户,这种创意营销的新途径搭载以各种创意生态农产品或休闲文化旅游模式,尤其是通过APP客户端推广景区养老或度假产业,创意使用“互联网+”摄像头动态关注景区养老客户的起居,创新使用“互联网+”摄像头动态关注各类生态农业的管理,通过“互联网+”网购平台营销创新农产品。APP客户端既可以是休闲产业的使用手册,又可以模拟创意产品的电子体验,还可以成为用户社交平台,因此,开发具有创意创新特色的APP应用模块必将成为现代产业新的营销方案。
二、“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一)开发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采用高性能的MVC技术架构,一是功能模块,内容如表所示:
二是微信基于LBS(定位服务)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要求可以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可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意指与定位相关的各类服务系统,简称“定位服务”。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微信的地理位置服务是一大特色,“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均是以LBS为基础。
(二)微信公众平台促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微信公众平台是小众熟人传播,传播的针对性强、效果高。数据统计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注册用户涨幅迅速,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已然突破3亿用户。 “互联网+”生态农业休闲文化产业的系列产品如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既可以接收原来的腾讯用户,又可以通过跨平台添加功能最快捷地添加好友,尤其是微信有匹配通信录功能,可以直接通过智能媒体通讯录的自动匹配功能添加开通微信业务的朋友。休闲文化产业借力微信平台的优势在于其朋友圈功能自动展示交流的均是熟人关系,其建立的网络也是熟人平台,其信息传播安全可靠,朋友圈传播的信息相对其他媒体更易于被受众相信和接受,所以真实用户的私密交际的高信度和传播率,可以让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获取更加真实有效的客户群,可以让休闲文化产业的营销效果实现高效高反馈。
二是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休闲文化旅游内容易于传播与分享。智能手机借助移动网络客户端优势,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不会占用手机内存,不影响手机速度,可以给用户适时发送信息,便于休闲文化产品营销,便于使用功能和社交、位置共享以及“超级二维码”特性等,更便于现代农业的产品信息和绿色农产品工艺技术等对外推送,既能保证休闲文化旅游适宜人群的个性化营销和服务,又能保证推送的信息持久与精准。加之公司根据各种经营现场的活动报道定期编辑推送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以及观光者借用平台实时转播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通过“朋友圈”分享给各自的朋友,或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转载、转发或@自己认可的受众,使得信息传播得更快、可信度更高、宣传效果更佳。
三是微信公众平台营销信息成本低,推送及时,持续效用强。生态农业休闲文化旅游传统产业的营销,大多通过户外广告传播信息,成本高且更新慢,与顾客之间除了现场互动外几乎很难再有交流,而微信公众平台却可以在游客游玩后,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公司可以与游客交流或推送新的产品信息,另一方面,游客相互之间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公司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收集整理消费者的意见,改进或创新产品。同时,还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创新研发多种互动产品,比如幸运一日游、幸运大转盘或贵宾抽奖活动,不断增加在线顾客的互动,增加活动的休闲趣味性,并通过长期的在线营销,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推广大家对公司品牌的认知认可,最终达到小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神农庄园根据市场需求致力于开发当地地热温泉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业观光产业和以地热温泉资源为背景的生态温泉游泳、住宿(洗浴)、日光温室等温泉和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生态农业和温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丰富吉林市旅游大市的内涵,为东北寒冷地区的人们开发一个具有南国特色的四季如春的绿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环境,发展吉林市现代化农业观光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发展之路,带领农民致富
孤店子镇拥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等农业资源,但多年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产品难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为此,神农庄园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战略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不断从技术上追求进步,在质量上力求创新,向市场谋求效益的发展宗旨,成功的闯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
为带动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7年初,经过专家论证,探明公司基地地下温泉储量后,便组织力量,进行全力开发,立足温泉资源优势,建设温泉度假村,发展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题,拓宽发展思路,做到以旅游带动农业,以农业发展旅游。如今, 我们“大荒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已经解决并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其中安置老、弱、残34人),使当地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农民离土不离乡。
推进园区建设,做活特色农业休闲旅游
神农庄园温泉度假村主要以特色农庄生态观光健康休闲度假游为主,在这里,可以向游人介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包括什么是有机食品、什么是绿色食品、有机水稻种植、鸭田除草、稻田养鱼、养蟹、性诱剂捕杀二化螟等防害虫技术、现代化大米加工技术和设备、地源热能利用、秸杆燃气技术等。
园区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主体项目有神农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基地;满族三合院、四合院、温泉度假区、餐饮中心、高科技智能化采摘园。以主体项目划分为六大主景区,备主景区有不同风格的景点设置。
第一主景区:神农博物馆
神农博物馆传承和保存了近代以来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示东北民众的民间工艺、生活器物、农耕用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画面;是东北首家大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分类博物馆,传承和展示了近代以来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悠久的农业历史。
第二主景区:满族风情园
神农商铺农产品超市,具有独特古老建筑工艺特点的五檩五柩带二柁的“农产品超市”,东北特色农产品在这里一应俱全。
第三主景区:温泉休闲区
温泉美容健体古已有之,唐明皇赐杨贵妃洗浴骊山温泉,才有了贵妃出浴的佳话,千百年来用温泉之水疗疾健身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已成为东北最大的露天温泉度假村,水系取自地下1940米深的长白山温泉带优质温泉,泉水中富含氡、苏打、镁、钠、硫磺等30余种有益人体健康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并根据不同的体验标准分为鱼疗系列、六仙汤系列、养生系列、美容系列、沙滩和火山石系列、室内十八区动感泉和游泳池系列等。
第四主景区:餐饮中心
餐饮中心为两层独立建筑,是为游人提供休息、饮食、购物的服务场所。设有清心茶坊、农家饭庄、美食馆、小型超市,同时中央大厅,可举办大型歌舞晚会等。
第五主景区:高科技采摘园
采摘园是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科技领先的、大型连栋智能玻璃温室。温室由电脑操作控制,全自动化生产,自动操作管理。温室内生产高品位、高质量的蔬菜、花卉,兼有旅游和观赏的特点。智能玻璃温室代表了采用高科技国际园艺设施种植蔬菜、花卉的较高的水准,让您亲身体验高科技的生产手段。
温室内采用了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无污染植保技术等10余项科技成果,确保绿色安全蔬菜的生产。温室内引种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种品种的特、新、优蔬菜,在棚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供游人观光、采摘。同时您还可以亲自采摘热带水果木瓜、香蕉和菠萝等新鲜瓜果蔬菜,让您饱享热带水果的口福。
第六主景区:小康示范村
在朝鲜族农户家中,游客和农户一起攀谈、吃住,感受乡土风情。同时也可以到高科技技术与现代农业完美结合的“秸秆燃气站”了解这种绿色、清洁、环保的生态能源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如今,神农庄园温泉度假村已经列为吉林省旅游开发区重点建设项目,并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五星级企业。
努力开拓,发奋进取
随着吉林省内温泉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和增加,众多的温泉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必定造成温泉度假企业之间竞争会相当激烈。早期一些温泉度假村虽然起步早,但还是没有具备行业中绝对领先优势和强势的品牌。早期所具有的优势均由于产品容易模仿,档次低,导致原有的竞争优势丧失。
神农庄园产品定位是一处以农业休闲旅游和温泉为主导产品,以满族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养生保健文化为一体的温泉度假主题公园。市场定位是以吉长一体化为中心,周边市场为基础,以中高档家庭、企事业高薪白领及普通百姓为服务群体,向沈阳、哈尔滨等城市扩展。价格定位是以试营业期间采取的是“低门槛”进入的营销策略,服务形式采取的是拟通过“家庭式、亲情式”服务满足消费者。消费渠道定位是以会议经济、商务经济、休闲度假经济为主。
神农庄园坚持走农业休闲路线,依据上述的四点定位,将继续开发新的休闲功能,接下来的发展将开设农家乐休闲模式;开拓新的民俗文化领域;长吉一体化的先试先行;加强国内大型农业会议的承揽工作。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做法;成效;问题;对策;浙江淳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57-02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短缺即将成为制约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使生态循环农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县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以科学制定规划为基础,以出台扶持政策为保障,以创新长效发展机制为手段,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淳安县“十三五”期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淳安县自2014年被列入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以来,就将改善农业生态循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淳安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1 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
为全面推进淳安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2014年制定出台《淳安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同年9月,在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下起草编制《淳安县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紧紧围绕整建制创建目标,结合淳安县的优势特点,重点提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业综合整治、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再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提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等六大工程建设。同时为了扎实推进各项生态工程,又制定出台了《淳安县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淳安县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淳安县死亡动物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淳安县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淳安县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并配套落实了财政扶持政策,使淳安县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沼液资源化利用、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等形成了长效监管机制,基本建立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1.2 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控
1.2.1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明显。根据《淳安县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及《淳安县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为全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供了技术及政策上的支撑,极大地提升了淳安县农业的清洁化生产。在农药减量增效上,从2014年起,每年建立4 666.67 hm2以上的统防统治核心示范面积。3年共计建立统防统治核心示范面积1.45万公顷次,2016年较上年度减少农药施用量9.118 t。在化肥减量增效上,主要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有机肥替代工程,2014―2016年,全县累计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3.7万t,施用面积在6 666.67公顷次以上。在做好有机肥推广的基础上,还充分开展沼液利用、测土配方、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就地利用等技术。3年全县累计应用测土配方技术推广面积7.2万公顷次,新增沼液利用20万t以上。2016年共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239.5 t。
1.2.2 废弃农药包装物实现回收处置。从2014年起,建立了以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协调监督、经营单位按政府规定统一价格回收与集中存放运输、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置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全县现已建成了以淳安县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全县共设有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点135个,做到了全县全覆盖。2016年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106 t,无害化处置106 t,回收率达到90%以上。
1.2.3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全面治理。一是做好“关”。根据全县实际,重新划定了禁限养区,对不符合养殖标准的全部给予关停退养。2年来,全县共投入4 300万元,关停畜禽养殖场231家(户),减少生猪存栏量3.884万头、家禽存栏11.628万羽等,退养总面积达到12.27万m2。二是做好“治”。对保留的2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全部进行了生态化改造,完成了治理任务。对5~50头的散养户,也开展了“一县一策”的整治工作,全部实行生态化养殖模式。三是做好“管”。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淳安县环境保护工作巡查机制,并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管理、乡镇日常巡查、排污单位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长效管理机制。
1.2.4 农业生产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再利用。一是大力发展有机肥加工业。为彻底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排泄物,兴建了3家有机肥厂,年生产规模达到2万t,利用养殖干粪3万t左右,基本实现了规模养殖场干粪的资源化再利用。二是建立智能化液肥配送服务体系。为实现淳安县养殖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建成了1个高度智能化的液肥配送服务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运行费用120万元用于液肥配送补助。通过生产有机肥、液肥配送及生态消纳地的利用,使淳安县养殖排泄物基本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
1.2.5 农村户用沼气形成了循环再利用。为有效处理农村生猪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及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在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大出料维护工程,对开展维护的沼气池县财政给予300元/口的补助,确保沼气池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为种植基地提供了大量沼液及沼渣。2014―2016年全县已开展户用沼气池大出料维护5 500口以上,新增沼液及沼渣利用20万t以上,覆盖作物面积在2 333.33 hm2以上。
关键词:沿海;生态农业;蓬莱市
蓬莱市土地总面积1128.6平方公里,其中常年耕地面积55.5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38万亩,粮食总产量13.28万吨;全市果园面积52.3万亩,果品总产量120万吨。获得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蓬莱的种植业和渔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条件,以此为契蓬莱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沿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有力提升蓬莱市生态文明水平。
蓬莱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蓬莱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加大了绿色生态农业的示范推广力度,把推广“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成帮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来抓。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已深入蓬莱农民的心头。截至2015年底,蓬莱市已有19万亩耕地吃上“营养套餐”,年减少不合理施肥1万多吨,节本增效百万元;全市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达13万亩(滴灌4.5万亩),其中果树面积达12万亩(苹果8.2万亩,葡萄3.8万亩),蔬菜1万亩,涉及农户3200个,共有节水示范点12个,示范方4个,示范村1个,示范面积达6400亩;蓬莱鑫园保鲜食品有限公司有机食品苹果、刘家沟镇墟里玫瑰香葡萄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玫瑰香葡萄、蓬莱市福聚莱果品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苹果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完成1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续报申请和验收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2个、认证产品50个、认证面积208341.5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4处,共计1329亩;发展物联网系统应用技术示范园2处,共计510亩,示范带动周边近万亩果园,同时抓好已有的7个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园和4个有机苹果精品示范园;综合运用沼液施肥、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技术、果园生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生态环保技术,建设适合休闲观光的生态基地3万亩;建成沼液综合利用示范村24个,建设成方连片沼液综合利用示范园3万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家沟镇马家沟村、南吴家村,大辛店镇川李村、清河屯村和村里集镇王庄村等。此外,还充分发挥山东民和牧业、山东华臻重工、蓬莱和圣农业、蓬莱利源集团等龙头企业作用,抓住全球化的历史机遇,紧跟国际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全市现代生态农业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
蓬莱沿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通过对蓬莱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容量与发展布局,在沿海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应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坚持既要突出重点、有所选择,又要多方兼顾、各业并举的原则,以高效特色种植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村建设为补充,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设施农业为支撑,“种一养一加一游”相互联结,农、林、牧、渔各业同时并举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实行优化的系统调控,使农业经济发展与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自蓬莱市开展“美丽乡村”活动以来,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蓬莱市马家沟村的生态旅游规划,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为了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建设更多更好的像马家沟村一样的生态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上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于一些已经具有较高参观访问价值的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可以作为观光产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二是将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生态村工业涉及面较广,在生产中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使三废排放合乎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还要注重土地资源保护,一方面严格控制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不减少,另一方面注意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是发展循环型农业,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等。四是因地制宜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村环境优美,污染少,有充足的有机肥,使用化肥、农药少,为生产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依托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蓬莱是历史名城,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依托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农业成为可能。蓬莱生态旅游农业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农业生态观光园和观光基地的环境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吸引大众走上生态之旅;二是继续精心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开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建设葡萄、大樱桃、苹果等优势产区特色农业观光园,通过提供特色美食(如抹直口特色菜馆、潮水羊汤、蓬莱小面、碗等)、农事活动体验、民居生活体验(特色小草房、小木屋等)、生态空间享受等不同主题的旅游农业产品,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体验式景点体系;三是开发名牌农业产品,举办节庆活动,开通旅游专线。如通过举办“葡萄节”、“樱桃节”等活动,带动游、购、玩的乐趣;四是加强管理与营销,鼓励发展专业的旅游开发、服务和管理公司,增建一些为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促进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蓬莱市利源集团,是一家集绿色农牧与旅游观光产业、果蔬保鲜储藏、种养殖建设、地产开发、酒店餐饮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公司,着力发展绿色产业项目,打造农业产业化、规范化、生态化、旅游化的升级路线。
(三)大力发展生态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与旅游业、餐饮业及健康养老产业有机结合蓬莱的设施农业规模比较小,多是一些中小棚、大棚,大部分由散户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科技含量比较低,一般都是农民自己凭经验种植作物,与市场对接不及时,那种由公司统一经营的现代化的连栋智能日光温室和大棚基本没有。我认为蓬莱生态设施农业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在设施农业中大力推广微灌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性、环保型新能源,促进农业各种能源的循环利用。例如蓬莱和圣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拟利用种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牧草及形态不合格的水果、蔬菜进行畜牧养殖,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发电,利用畜牧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沼气发电用于畜牧养殖场照明及有机肥加工用电,有机肥施用于农作物田地、果园、蔬菜种植园,形成了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又例如山东华臻重工有限公司的“生物质气炉”项目,主要从事生物质气化炉产品生产,生物能可替代传统能源。二是积极引进“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项目”(太阳能光伏温室大棚:棚顶安装有单晶硅发电板,几个大棚就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发电自用,多余的可并入国家电网,增加收入。而且,棚里还有LED灯夜间光照系统,能延长植物的光照时间,提升大棚内的温度,作物增产效果明显。),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自主建设光伏大棚(如君顶酒庄,和圣农业)。将光伏大棚与旅游业和餐饮业相结合,如果种植条件允许,可以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南方特色水果、养殖花卉、立体蔬菜栽培等;也可以将大棚内打造成具有南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餐厅”,提供特色美食,营造鸟语花香的“特色大棚”,即可以依靠种植、观光、餐饮创收,又可以作为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人气,填补旅游淡季,打造集“观光旅游、餐饮、采摘、示范、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三是可以将日光温室项目与健康养老产业结合。当下城市中的很多老人晚年十分向往田园生活,希望有一亩三分地种点菜,养点家禽,远离城市有一个清新安静的养老环境,所以是否可以打造一个“生态健康养老园区”,园区内设计不同规模、不同用处的日光温室,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温室一侧的房子统一设计,统一装修,另一侧的温室则用来种植农作物,也可以设计成种养结合的模式,园区内还配备医疗卫生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技术服务等,日光温室可以采用出租或卖的形式经营。
总结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6-1
1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的功能和作用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稳定的粮食供给对国家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能减轻农民劳动负担。传统的手工农业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技术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将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化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用机械装配代替手工劳动,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状况。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新技术的产生,进而产生新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提高的体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业机械,从传统的农业机械,例如收割机向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等发展,产业不仅涉及传统的水稻、麦子,也涉及蔬菜、水果。随着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各种农业机械销量急剧增长,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
1.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的起点低,技术落后。虽然我国农业机械的品种超过3500种,但是仍旧缺乏核心计划和部件,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依靠进口。高科技产品发展不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农业机械产业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简单,科研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能机械等高端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例如大型拖拉机依旧依靠于进口,这些都为国家的粮食安排带来风险,也制约了国内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高又是一个问题,目前在山区依旧存在着人畜劳作,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间接导致劳动力的浪费。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效率,也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农业机械创新不足、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支持不足。智能化等高科技产品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核心技术,重要部件依靠进口。
1.2.2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生产产品单一,产品效益低,由于企业规模多偏小,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多而小,缺少集中的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
1.2.3行业恶性竞争 企业无序竞争,却未能合作研发。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保护政策,本该淘汰的小企业依旧存在,这严重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2.4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机械行业的标准目前仍不完善,很多标准仍在制定中。
2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加大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
国家应重视农业机械的科技研发,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规划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企业、市场的资源,保证机械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国家应支持建设一些机械科研基地,一些高校也应设立相应研究所。只有保证资金和人力的稳定投入,才能保证新技术的研发稳定,才能满足农业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投入上,要关注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重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攻关,要力求打破国外垄断,为农业科技做贡献。
2.2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标准是农业机械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的制度落后的困境。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地区性的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的需求。我国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行业标准,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行业法律法规。要以制度指导行业发展,要尽快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适应国际需求。
2.3走生态农业道路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符合于生态农业的要求,要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企业和落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机械化必须服务于生态农业,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不危害自然环境的稳定。
2.4建立培养人才队伍
高校和科研单位要注意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好手,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科技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3 结 语
农业的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大农业机械投入,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要重视。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能低下的困境,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规章制度,走生态农业道路,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汪懋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3-213.
进入6月份以来,水稻育秧基地的大棚都进入到了闲置期。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却充分利用起这些闲置大棚,收购农产品附属物、畜牧养殖废弃物,进行菌基生产和双孢菇种植,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菌业打开了国际市场,也促进了职工增收。
二九一分公司水稻面积30.2 万亩、育秧大棚4817 栋、玉米面积21.6万亩,年产生玉米芯、秸秆等农作物附属物近30 万吨。为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土地效益产出最大化,这个公司积极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010年,二九一分公司开始发展菌业,投资1000万元,建立起占地面积7 万 m3的菌基生产厂,引进国内先进的菌基生产技术,以玉米芯等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食用菌所用菌基,进行出口和内销。公司年生产菌基5000 吨,其中1500 吨菌基出口韩国。公司以每亩20 元的价格向职工收购20 万亩玉米地的玉米芯,吸纳职工近50 人农闲时来此兼职,每人每月可收入3000 元,仅小成本的玉米芯,就为职工增收400 万元。
同时,二九一分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立起农业技术合作社、食用菌技术研究所、有机肥加工厂等,利用起6~9月份处于闲置期的育秧大棚进行反季节双孢菇的规模化种植。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我国生产的双孢蘑菇分为鲜销、罐藏、盐渍等多个种类,市场前景良好。目前,这个分公司双孢菇基地栽培面积6000 m3,成为国内首家反季种植双孢菇基地,并重点出口欧洲国家,年出口量达3.5 万kg。可吸纳职工50 人就业,为二九一分公司职工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收益。
随着菌业的发展,这个分公司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智能化管理的模式,逐渐建立起生态循环产业链模式。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中产生的附属物秸秆、玉米芯、牲畜粪便等是双孢菇种植的原料,在双孢菇生产期内可被处理掉,在双孢菇生产期结束后,这些秸秆、玉米芯、牲畜粪便成为有机肥料,回归到农业大田培肥地力,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于此同时,这个分公司正在积极筹建双孢菇罐头加工厂,实行“公司+农户”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可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年产值可突破430 万元。(注:1 亩≈667 m2)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发展
一、传统环境下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一)气候缺陷
农业种植与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黄陂区位处我国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临近黄陂南端,北部依偎着大别山南麓,水域和山脉构成黄陂区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地势。黄陂区水资源并不缺乏,无愧于百库千渠万塘之雅称。
黄陂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极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黄陂区多种植水稻,气候特征无疑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当然利弊相依,黄陂区虽多降水,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也是个致命的缺陷,农作物生长不稳定。冬春季节寒潮天气使水患灾害频发,农作物收成极其不稳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不断向城镇流动,是我国现存的普遍现象,也是黄陂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与突破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了很多方面矛盾。
黄陂农村人口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惜背井离乡,纷纷进入城镇打工谋生。在给家庭增进经济流入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白叟幼儿留守于农村,家中劳动主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向愈加明显。
而往往留守于黄陂乡村的老人与小孩,并不具备足够的务农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诱发了一系列问题。农田因缺少人手垦植而被遗弃至荒芜,农业产量也因此直线下降。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了许多问题,农村文化水平普遍下降,缺少青壮年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群,向农村投入的建设性资金也因缺少劳动力而无处可施。
(三)农业技术落后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提升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传统环境下农业技术落后,大大制约了黄陂农业产量增长。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传统环境下的黄陂仍然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耕作辛劳,生产效率低,农业器具也是沿用的传统的人工器具,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还很落后。
二、生态农业信息化应运而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转变,黄陂经济与需求的大飞跃使传统农业也向生态农业转变着,农业信息化也就应运而生。
社会信息化发展得如火如荼,农业信息化是其分支,农业信息化是黄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同时又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上升与革新。农业信息化的来源是农业电气化,根本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条件,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和重点。
农业信息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黄陂农村社会需求和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因素的产生,人们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将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工业、手工业等等,由此,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农业信息化趋势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信息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中,从根本上解决了黄陂在传统农业中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监测到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及时防治,减轻农作物受病虫害干扰,同时合理适度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环境,现如今黄陂区已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系统。黄陂同样也引入了遥感技术,实时检测自然灾害,成功统计农业资源。引入气象卫星预测多变的天气状况,让农民能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黄陂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农业信息化使生态农业得到保障。
三、生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农业正在由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到提供安全食品转变,象征着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
生态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的娇子。黄陂区若想有序的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增大对信息科技的依赖度。和黄陂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黄陂现代农业是一个拥有产前、产中及产后三大领域的综合产业,它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其次,黄陂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通过统一和规范的标准产品和知识型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实现了黄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发展。
对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黄陂地区在以下几个方面卓有成就:
1. 该地依托其发达的网络系统,构建“农村移动通信网”,有效的消除了数字鸿沟,让农民能够使用最基本的网络协助农业发展。例如,在电商平台上出售农产品等方式。
2. 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黄陂区通过引入移动网络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同时将农村市场负担得起的品牌手机引入黄陂农村供普通老百姓使用。
3. 通过一流的网络业务,创建“农信通网络平台”,进而来搞好信息工程,用信息来帮助该地农民走上小康之路,改善生活质量。
4. 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农民提供周到且实用的服务,为农民创造价值,让农民受益。
四、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对黄陂区的启示
(一)缺水少地也能做好生态――以色列
以色列属于夏季炎热的地中海气候,由于长时间高温少雨而严重缺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色列应用了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使该地农业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
黄陂区虽不缺水资源,但在冬春季节水旱现象也时有发生,若能采纳以色列滴灌和其他微灌技术,定能应对季节性水旱问题,农业作物也能得到稳定生产。
(二)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在十九世纪就有了生态农业的观念,德国人严谨的习惯在农业上也有充分体现,他们对农业化肥有很高的要求,不使用有害农作物生长的的化学肥料和杀虫剂,代而取之的是机械化大规模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附加原料全部来源于纯生态农业绿色生态产物。
黄陂区地处我国东部平原,土壤较为肥沃,但近期由于过度的耕种开发黄陂不少地区出现了土壤酸性化沙土化的现象,学习德国绿色耕种,绿色加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黄陂生态农业模式化,构建标准体系,需搞清楚生态系统内部各模块的构成,尤其是模块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变化。
五、农业信息化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随着黄陂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小户”等多种新兴组织模式,为我国农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调整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促进黄陂经济飞跃增长
需求决定供给,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决定市场方向,而市场方向需要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来预测,所以是否能够掌握黄陂周边地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农业市场信息就显的尤其重要。
由于黄陂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严重的道路交通问题,农产品市场信息很难及时掌握 ,导致农产品严重滞销。为了避免生产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形再次发生,加强生态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更快、更好、更准确的知晓市场供求信息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二)有助于农产品市场经济服务系统得到完善
一个成功的生产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能够及时知晓、完全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频繁的市场需求变化。他们往往通过市场信息就可以基本预测到近期农业市场的大致走向。农业信息化将帮助农民更好的做好农业安排,生产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可以让农民们及时了解到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以便于做更好的调整。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促进生态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解开了不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症结,生态农业的完善同时也少不了市场经济的持久推动。
在现代信息经济的推动下,市场资本和劳动力、耕地资源等传统农业经济因素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黄陂区大力施行的O2O模式,繁杂的生态农业资源也得到了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王 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3).
[2]王儒敬.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