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5 16:20: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逐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新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其中大型医院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并结合临床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也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存在着密切的双向转诊、指导培训、信息反馈等关系[1]。这就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尽快满足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及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1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
HIS是由计算机和一系列通信设备组成的,支持对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交换,并满足各授权用户功能需求的医院局域网络。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欧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引入到医院管理方面。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分布式医院计算机程序、日本北里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信息医院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些医院信息系统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大多以大型机或微小型机为主机,采用集中形式处理。医院计算机网络设施齐全,通讯方便,同时,还可与院外局域网、广域网互联,主要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支持医疗信息的实时处理[2]。
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事物处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3]。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医院大部分的事务性的管理,但是,它目前只是以医院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还需在功能上不断地完美和扩充,并逐步过渡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如可加入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科研管理子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等,并为社区、医疗保险等其他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标准规范的接口功能。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可概括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信息系统,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及有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我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地域性强,条块分割,多头开发严重,各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和数据元素标准。
分析以上两大信息系统,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在总体设计时没有考虑共网设计,造成目前各自为政百花齐放的格局,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2)两大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程度不够,系统的数据格式大都采用自己的格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协议;(3)两大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各异,运行平台和数据库不统一,而且系统之间也没有为对方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无法直接互联实现信息共享。现有系统不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因此,研究双向转诊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探讨如何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一般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可识别性、可传输性、可存储性、经济性和信息可共享性。信息可共享性是指信息在输出的过程中,只能使输入一方的信息量增加,不会使输出一方的信息量减少,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领域和管理层次都可共同使用同一信息。所以,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性程序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应该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一般系统的特征,并应遵循以下原则[4]。
2.1面向用户原则这是系统目的性的体现。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为医疗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服务的,建成的系统要由管理人员(用户)来使用。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在系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用户的要求和意见,这是系统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2.2整体性原则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目标的一致性和系统结构的有机化。为此,首先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严格按阶段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其次,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调管理集成、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
2.3相关性原则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的,整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系统的功能并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加总,而是1+1>2。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如果它们之中的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因此,不能不考虑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个子系统。整个系统为层次结构,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同样又可分解为更细一级的子系统。系统、子系统均有自身的目标、界限、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但它们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2.4动态适应性原则医院和社区自身条件及其外界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这两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能够经常与外界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的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超前性的眼光,应立足当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人员和工作基础,兼顾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2.5工程化、标准化原则系统的建设管理必须采用工程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即科学划分工作阶段,制定阶段性考核标准,分步组织实施。所有文档和工作成果要按标准存档,以便修改、升级、维护和重用。
2.6系统数据库的统一性为了使两个系统具有良好的资源共享性,必须对两个系统中的共同部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格式,以便使两个系统通过最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接口,便可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3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与实现
资源共享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高性能的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采用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医院信息和社区卫生信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和组件程序设计。C/S结构是构成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良好方式。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将应用分工,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有效地发挥了客户机的处理功能和作用,从而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形成了多CPU分工处理的环境,提高了速度和效率。数据库采用ORACLE,操作平台则采取跨平台方式,能够在多种平台上(如Windows,Unix,Linux)运行,支持微机系统、小型机系统等多个硬件平台,采用光缆、10/100Mb网络线路、PSTN、DDN等多种通讯手段,以形成高速交换带宽,达到快捷的网络速度,建立以城域网为骨干的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结构,客户端分布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机构部门。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能与各种开放网络良好衔接。
软件开发必须依照医疗行业规范,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趋势,严格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各子系统互相连接、交织成网,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拆卸性,模块接口简单清晰,充分考虑和医疗保险系统的统一规范,提供与医疗保险系统的收费结算系统的良好接口,便于医院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采用诱导式编码输入法,并提供编码查询功能,具有完备字典功能。采用的标准及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国家、行业及系统级的信息分类与代码。
4资源共享系统的内容构架与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速度也在迅速提高。我国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医院规模、地理位置、管理部门等差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千差万别。较完整的和先进的系统较少,大多数仍处于部分网络化,部分手工化的低水平、小规模层次,还仅限于信息的输入、统计阶段。虽然国内有众多家IT厂商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医院在实施医院信息系统时还具有一定难度。
医院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MIS)在医院环境的具体应用,因此,具有一些其他MIS系统共有的特性,比如它们均是以数据库为核心,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环境,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化的系统;都是以经营业务为主线,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和辅助决策为主要目的,可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系统内部按一定原则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等。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推出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MIS系统的独有特点,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实现又具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例如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具有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具有可剪裁性和可伸缩性,能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具有开放性与可移植性,能适应不同硬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可扩充性等。参照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的要求[5],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从而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见图1。
图1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内容构成
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患者信息为核心,将整个患者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院中所有科室将沿此线展开工作;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经济管理部分属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与医院中所有发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外部接口部分包括医疗保险接口、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和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
社区卫生作为三级预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参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来建设社区卫生管理系统。我国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内容是居民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针对居民需求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3个层次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与主要针对疾病的医院服务有明显的差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管理、医疗管理、预防保健和综合管理四大功能子系统,见图2。其主要特点是把医疗同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把费用使用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把行政管理同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该系统能够为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能够为科研机构获取包括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信息[6,7]。
关键词: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厦门市
一、厦门市妇幼保健系统简介
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区域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一部分,是市民健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所有与妇幼相关的医疗机构,为妇幼保健服务,主要用来服务于妇女和儿童。妇幼保健系统在国家《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工作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以市民生命为中心,以居民出生、成长、死亡的生命过程为时间轴,以妇女、儿童健康保健为目标,全面收集和管理妇女儿童所面对的各种保健信息,主要项目包括:婴儿出生、儿童保健、孕产期保健、妇女病检查、婚前检查等方面的保健内容,为妇女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同时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
二、目前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
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自2003年投入开发,2007年起开始在厦门市的主要医疗机构推广运行。截至2010年,通过近几年的应用和不断完善,厦门市区域全程妇幼保健系统的平台建设已愈来愈成熟。目前,厦门区域妇幼卫生工作信息化已覆盖到全市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包括6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全市21家具有助产资格的医疗机构以及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主要涉及的业务有:孕产妇早孕建卡、孕产妇产前体检、孕产妇产前筛查、孕产妇分娩记录、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产后42天体检以及儿童健康体检等。
三、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目前利用本系统管理的功能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业务方面: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儿童保健和妇科病普查等内容。
1.孕期保健包括早孕妊娠登记、产前检查、高危孕产妇管理。妊娠登记主要是用来登记末次月经,预产期,并提供对孕产妇个体以前及以后各次妊娠的总体管理。产前检查主要是用来记录孕产妇每次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各项检查信息,并能根据产前检查数据自动生成妊娠图。高危孕产妇管理主要是针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动态追踪管理,有预约提醒功能。对超过规定时间未来随诊者,系统将自动给予提示。
2.分娩期保健包括待产产程管理、分娩管理、婴儿出生、分娩情况、出生证登记、产后24小时观察、产后出院、产后访视等。分娩期保健主要由具有产科职能的医疗机构负责,记录产妇的分娩信息。其中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主要用来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并提供打印服务。
3.儿童保健主要记录儿童从出生42天到七岁的健康体检、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眼保健、口腔保健、听力保健、心理保健等信息,建立完整的儿童系统管理档案,实现对七岁以下儿童的动态连续追踪管理。其中42天体检一般由出生医院负责,其后的儿童健康检查由具有检查资格的医疗机构负责。儿童健康检查记录模块包括检查履历记录、基本信息、健康检查信息、询问项目、化验与诊断、生长发育图。
4.妇科病普查包括妇科病普查单位登记和妇科病普查情况登记,并提供单位普查情况报表查询功能,对整个单位的整体妇科病普查情况进行报告等。对查出各种妇女病自动给出处理意见,供医生参考修改。
四、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效益
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以手工记录、纸张保存为主的信息统计模式,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实现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事后管理转向事前管理,概括说来就是:准确、共享、便捷。
1.确保信息统计的准确、完整,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并非单纯的模拟手工操作,只进行检查数据的记录和统计,而是将先进的软件技术与医学科学结合在一起,通过较齐全的医学数据判断标准,完成原来手工、分散状态下所不能完成的各项妇幼保健业务的智能化分析、总结和对异常情况的预警,对妇幼人群进行及时准确的疾病、保健预警,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敏感度、医学判断分析的规范性和效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2.信息资源共享,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系统立足于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实现市、区、乡三级网络办公,全程记录保健资料,涵盖妇女、儿童保健所需的基础业务,为区域妇幼保健行业提供共享数据库平台,将众多的妇幼相关机构联网,妇女儿童在任何一家区级及其以上开展妇幼保健的机构,都可以共享到自身的保健信息,为妇女、儿童就近保健创造条件,降低了就诊的医疗支出,也提高了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群体预防保健和健康监护的整体水平。
3.为医患双方提供便捷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市民可以对自己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与利用,为市民的自我保健提供了方便。市民就诊时不必携带以前的就诊记录,医生通过授权(读取市民健康卡)可以调阅保健对象的健康记录和既往检查史,同时可以了解到其他医疗机构对该病人的诊疗措施,为疑难病症实现专家会诊提供了方便,对医学科学专题研究也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来源。
五、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
1.在国家《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工作管理规范》的基础之上,努力促进本地妇幼信息系统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加强本地妇幼信息系统标准的建设。
2.发掘妇幼保健系统在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搭建妇幼保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推动妇幼保健的信息管理工作。随着妇幼保健系统的逐步运行和不断拓展,妇幼保健系统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所采集的数据也将越来越充分,因而通过妇幼保健系统进行有关的妇幼保健信息统计分析的基础也越来越具备,要充分发挥妇幼保健系统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妇幼保健信息的统计分析,必将大大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
3.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的共享、沟通与交流,全面提高我国的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价值工程 超级市场 商品组合
引言
在超级市场的经营中,为了实现顾客的一站式购物需求,商品种类安排非常齐全,因此商品之间如何更好地实现组合销售以增大高利润商品出售的机会就成了新的研究课题。所谓商品组合价值就是零售店铺的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感知价值。根据美国学者(Zeithaml,1988)对感知价值的定义,如果消费者在一家店铺可以用较少的努力获得商品信息、进行比较购买、获得偏好商品、进行关联购买、实现一站式购物等,就说明该店铺提供了较好的商品组合价值。关于商品组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研究进行探讨,指出产品间的集聚经济,可以使消费者更为便利地进行比较购买、降低搜寻成本,获得偏好产品,并且实现一站式多目的购物;此后的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商品组合规模(或多样性)与消费者满意度、惠顾意向和店铺的销售等指标都正向相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组合对消费者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越价格。研究发现,在家庭对食杂店的选择决策中,商品组合的影响比零售价格更加重要。消费者的购买支出对不同水平的商品组合(特别是对食杂店)和店铺促销的反应比价格更加明显(Foxetal,2004)。但是,这些研究对商品组合带来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内在机制并没有进行解释。
为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获得偏好产品,需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商品组合的价值,进而使其超越价格优势,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而价值工程正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组合功能来实现商品组合价值的提升,因此本文应用价值工程来研究商品组合问题。
商品组合价值分析
(一)商品组合功能分析
1.功能定义。商品组合本是指为了方便消费者和提高商品销售关联性,对所有商品进行的搭配销售策略,便于研究,本文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品大类之间的组合选择,另一类是该大类间的单品组合。但无论是哪种组合,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销售额,进而提升销售利润。因此商品组合的功能也可以按照这个来整理,因为价值工程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因素,因此在功能整理中还需要加入消费者选择的便利性。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可以把超级市场的商品组合功能定义为:基本功能为提升自身获利能力和提升对其他商品的支持获利能力;辅助功能为降低顾客时间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由于辅助功能下顾客成本与顾客满意度难以量化,但是可以反映在基本功能里,因此本研究将主要针对基本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因为综合获利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顾客满意度的体现。
2.功能系数的确定方法。基本功能有两类,分析是自身获利能力和对其他商品的支持获利能力,这两种指标也难以量化,但是学者张志宏针对超级市场商品间关联性获利能力计算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本文需要该研究成果来直接计算出这两种获利能力系数。本文以北京A连锁超市内部商品为例,按照其内部布局,将所有商品分为16类,即16种商品类别。但是在计算中仍然以每个商品类别内一种代表商品为主进行计算。根据超级市场内商品购买记录、顾客交易记录的数据(5000条以上),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获利能力系数的确定。将实验结果使用符号替代:自身获利能力计算结果记为Sn(第n种商品类的获利能力);对其他商品的支持获利能力记为S`n(第n种商品类的支持获利能力)。不影响价值工程使用过程的展现和其他企业在实际中应用。
基本功能的两个指标是密不可分的,无法单独计算其他功能下的成本系数,因此文中将这两个指标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定义为该类商品的综合获利功能系数。具体确定方法是:运用张志宏的算法计算整理出各个商品类自身获利能力系数和对其他商品支持获利能力系数,利用归一化处理,使之转化为价值工程中可以分析计算的功能系数,即Fn。商品类综合获利能力与功能系数的转换公式定义为:
其中Sn+S`n为第n种商品群的综合获利能力,Fn定义为该商品类的获利功能系数。
(二)商品组合成本分析
商品类的成本包括商品的进货成本、配送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租金成本四大类。其中商品组合会给顾客带来相应的购物成本,但是由于超级市场在选址过程中已经考虑了该因素,而且不同超级市场顾客的购物成本相差不大,因此在本文中不予考虑。
进货成本就是该商品类中各个单品进货的价格总和;配送物流成本为每周发生的配送成本与该商品类配送次数的比例的乘积即为该商品类的配送成本,公式是:
其中物流总成本为管理成本与水电费用两项都是为门店商品服务,难以区分出各个商品所占的比例,因此在本文计算时,统一按本文研究对象中的平均成本比例计算,即各占营业额的1.6%,然后均分各个商品群;人工成本也如此,按平均比例4.9%计算后平分到各个商品群;租金成本为商品群分摊的成本,分摊方法是根据该商品群占用的货架长度占总货架长度的比例来分摊相应的租金成本,公式如下: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与方法,可以计算出本文研究对象中各个商品类的各项成本及总成本占门店总成本的比例,即成本系数。
(三)商品组合价值评价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类之间的组合,根据以上组合功能分析与成本分析,对商品类组合进行价值评价。仍然是运用综合获利功能系数与该商品类成本系数的比值,即价值工程中核心公式,得出各个商品类的组合价值系数。对于价值系数Vn>或=1的,则证明该商品群的综合获利能力与企业支付的成本相匹配,或该商品群的综合获利能力远超出企业的所支付的成本,该商品群有利可图;反之,如果Vn
商品组合价值提升方案
组合价值提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商品类之间的选择,二是商品类内部单品选择。
对于商品类之间的调整,首先要根据价值评价的结果,选出价值系数大于1且排名在前几位的明星类商品,这类商品不但自身获利能力较强,而且对于其他商品类也有很大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这种促进其它商品销售所产生的收益即可作为商品组合的所带来的间接利润,即组合的价值。对于这类商品,企业应注重他们之间排放的空间连续性,加大销售力度与空间投入。
而对于非明星类商品,则是企业重点应改进的对象,商品类价值的提升可以从商品类排面尽量减少开始,减少其所占用的租金成本和空间成本,为其他高利润的商品或有顾客需求的商品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对该商品类内部的单品进行替换,以达到提升其销售利润的目的,最终提升商品类的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内部调整:根据以上分析,将商品组合价值较小的商品群在门店中所占的排面尽量缩小,为其他价值较高的商品群留出更大的出售空间,也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增加其他新的商品类。替换商品: 单个商品群内部的调整,就是将该类商品内部各个单品也进行价值分析,利用以上功能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对单个商品进行分析,找出综合获利能力弱,也难以刺激其他商品获利的价值系数较小的商品,对于该利润贡献较小的单品,重新寻找同类供应商,用其他品牌的商品替换该单品,以提高销售量,增加利润贡献份额,进而实现该类商品类整体价值的提高。
方案评价与优化
对于商品间的组合方式,各个超级市场目前都在尝试,本文研究对象A连锁超市最近几年也在不断求变,但从以往变化轨迹可以看出该公司也是在不断提高内部商品组合的价值,而且主要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淘汰大类中利润贡献率较低者,二是对大类中的商品单品进行替换或进行排面上的增减变化。这样的变化也为公司带来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商品品种在不断减少,从2010年的16个商品类2800个品种到2012年的15个商品类不足2500种品种,共减少了一个大类300多种单品,但是销售额和利润率却以每年15%以上速度增长(该企业商品价格因素基本没有变化)。
利用该连锁超市变化前的商品销售数据,使用商品组合价值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商品变化前商品组合的价值系数。但是由于商品类别较多,计算量大,这里仅利用三种商品类的组合进行计算,随机选择的商品类别为新鲜蔬果类、水及饮料类、卫生用品类,变化前(2010年)这三类商品隔离分别销售,计算价值系数如表1所示。对于变化后(2012年)这三类商品的格局有所调整,蔬果与水及饮料类临近,而水及饮料与卫生用品类在一个通道里,这三者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同时这三类商品内的单品也顺应顾客的要求有所调整,因此此时价值系数计算如表2所示。这三类商品价值系数调整前后对比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对于商品组合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利润。以上研究的三种商品成本分别降低了1.41%、0、1.45%,这对于利润率较低的超级市场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在本企业中综合获利能力较低的商品类,经过市场机制又可以累积形成新的有利可图的商品,进而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零售业商品发展。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营业利润,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不断开发商品综合获利能力较低的商品作为企业自身品牌,加强成本源头控制;二是不断优化物流配送模式。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超级市场内的商品组合进行研究,有利于确定企业对自己所经营的商品品类有更清楚的了解,掌握综合获利能力较强的明星类商品,不断优化一般性商品之间的组合,运用组合价值来提高企业的利润。本文在使用价值工程中过程中借用了商品关联性的算法,使得每一类或者每一商品的价值系数得以量化。为零售企业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组合价值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有利于企业清楚利润的真正来源,进而掌控所经营商品的利润分配。
参考文献:
1.Zeithaml. Valarie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Quality and Value:A Means End Model and Synthes is of Evide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8(July)
2.卫平.超市商品组合策略[J].中国商贸,2001(2)
关键词:中小户型;精细化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既简单又复杂。一方面,与复杂的公共建筑相比,它的功能简单、流线简单,是一种大众化的产品,被大家所熟悉、了解;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中小户型住宅设计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实用化、灵活化,而随着中小户型住宅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也要求设计逐渐走向标准化。所谓的中小户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可以理解为在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从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征出发,做到中小户型住宅的每个空间布局合理、尺度宜人、功能完善、空间利用充分、管道布线美观、符合人体工程学、深度达到精装修的一种设计模式。
中小户型住宅精细化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居住单元可灵活拼接从设计出发, 基本的功能需要应放在首位, 在有限空间内, 通过合理设计和可变家具实现各种基本功能, 按照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 依次排序如下: 睡眠、收纳、卫浴、学习、就餐。在解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在局部设计一些个性化元素, 满足居住者精神层面的追求。为了取得空间最大化的效果, 最合理的方式是共享空间的打造,消除各种空间之间的实际隔断和心理界线, 形成整体空间的效果,例如, 在接待客人的时段, 整个房间就是一间客厅, 视线开阔,满足自由走动需求;在睡眠阶段, 整个房间就是一间卧室。
客厅
客厅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 家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朋友的聚会都会在客厅中完成。但是中小户型面积有限, 在保障卧室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客厅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 客厅可作为隐性空间, 与卧室、餐厅共用同一空间, 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可变家具实现客厅、餐厅功能的转换在接纳朋友或者家庭活动时, 客厅能容纳5一6人同时就座聊天即可, 超过6个人的聚会更适合在公共场所进行。
卧室
卧室的基本功能是睡眠休息, 分户墙、 卧室之间的隔墙均采用混凝土墙, 卧室门采用有隔音芯板的夹板门, 避免噪音相互干扰, 床以及足够的收纳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喜欢在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看书, 在床头附近、 需要设计插座以满足使用笔记本或者床头灯的需要; 床头设计有放书、手机、闹钟、中小台灯的空间。
书房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 学习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书房这个功能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要求书桌的长度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又有足够的收纳空间用于存放各种书刊, 包括课本、 报纸、 杂志等,书房可与次卧设计在同一空间之中, 抬升床的高度, 下部可放置书桌, 以增加使用功能;也可作为存储空间,餐厅和厨房。家庭生活中, 厨房和餐厅是必不可少的,厨房必须有自然采光、 通风, 必须设排烟道。由于面积、 空间有限, 可考虑与客厅结合。
二、中小户型设计和精细化
我们分别从平面和空间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在保证结构没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 合理利用有限空间, 让设计更加精细化,使利用率最大化。
l 平面精细化方案
在尽可能不改变外形尺寸-和结构的前提下, 在平面卜通过对家具的精细化设计,例如折叠床、组合儿童床、壁柜 橱柜等, 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扩大存储空间。单间户型, 适于1到2人居住, 属于过渡性户型, 也是最基本的户型, 其它户型皆由此演变而来, 户内有卧室兼客厅、 卫生间、 厨房兼餐厅和储藏空间等, 家电也一应俱全, 如冰箱、 洗衣机、 电话、 电视,与过去的单身宿舍相比, 空间利用率有极大的提高, 户内建筑面积为21.6平米( 含公摊)。如图下:
两房一中小厅户型, 户内由一间主卧兼客厅、 一间次卧兼书房、一个餐厅和厨房、 卫生间、 储藏空间等组成, 由两个l代居住单元拼合而成, 适合夫妻和老人或者夫妻和子女2代人共同居住, 户内建筑面积为30平米。如图下:
2 空间精细化方案
从结构上将睡眠空间抬高, 设计夹层摆放床铺, 夹层至天花板净高l.lm , 地面至夹层底部净高l.8 m ,这样就将睡眠空间全部抬升, 并可将卧室功能与客厅、 书房以及老人房等空间任意组合, 使变化更加灵活, 利用率也更高, 同时, 基本单元拼合后, 基本结构可以保证不变,它也能满足l代至3代人的共同居住,适于1到2人居住的户型,通过木质楼梯上至夹层休息空间, 同时楼梯兼有储藏功能, 下层空间作为客厅, 与餐厅厨房相连, 扩大功能空间, 使室内感觉温馨、 舒适,户内建筑面积21.6平米( 含公摊)。适合夫妻和老人或者夫妻和子女2代人共同居住的户型, 由于室内夹层的设计, 可实现主卧与客厅、 次卧与书房的组合, 既能达到共用空间的目的, 又能保证两种空间的相对独立, 扩大了中小户型的使用面积,户内建筑面积30平米(含公摊)。
3 细节设计
折叠床、 抽拉床:三折折叠床的设计, 每折面宽5OOmm ,为中小户型量身打造, 1人居住时, 主要使用两折, 面宽1m , 适合一人居住, 同时留有5OOmm 的突出木质底座, 可兼做沙发使用, 且木质底座可作为存储空间;2人居住时. 可将3折全部展开, 面宽变为1.5m ,这样的设计, 可使空间灵活丰富,实现多功能的融合, 适应不同人的需求。抽拉床的设计, 可利用床的土部空间安放其他功能, 如学习空间,当床推进的时候, 可作为起居空间 ;当床抽出时, 可作为睡眠空间。楼梯兼存储空间:通往夹层的木质楼梯, 其内部拥有非常大的空间, 可丰富储藏收纳, 并使室内整洁美观,实现杂物有秩序的存放,也使得生活更加便捷。
吧台式餐桌:餐桌设计中小巧精美, 位于客厅与厨房的连接处, 既起到分割两个功能空间的作用,又能将两个公共空间很好的联系起来, 扩大中小户型的使用空间的同时兼顾了其应具备的功能。
洗衣功能的解决:在厕所内设有洗衣龙头, 可以直接用盆或者水桶接水; 在厨房洗衣机位设有水龙头, 为洗衣机供水, 在2代以及3代居所中, 原户型单元的卫生间改做储藏室, 可用现有水管管线为洗衣机供水。
3 组合体设计:
组合体设计同样很重要, 它涉及到周围环境、中小区总平面的布局、中小区的建设密度、 容积率, 并影响户型设计中的使用系数( 使用率) 的高低, 现仅结合上述户型探索组合体的设计。
(1) 组合体的形状可有多种选择,但公租房的组合体设计,必须把适用和经济放在首位, 经各方面的综合比较, 首选“一”字型中走廊的板楼,可以减少公摊面积, 增加使用面积,同时, 中间走廊两端有窗可以采光通风;中廊的吊顶上部, 还可以安装水暖电管线; 其次有利于住户的交往和物业管理人员的安保、卫生工作。
(2)组合体宜采用东西朝向, 使两侧的住房都有阳光照射。
(3)户型设计还应明确适用层数是多层、中小高层还是高层, 因为层数决定采用的结构体系, 影响到平面的轴网和尺寸。
三、结语
目前,建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传统、粗放、不可持续的工作方式,要实现住宅设计的精细化,不仅要在设计理念上不断更新,还必须依靠技术手段的改进,在工程实践中逐步加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实现多专业的协同设计与管线综合,能够更精确、更经济、更快捷地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提出对生态节能型中小户型精细化设计的一些思路,从而达到适应中小户型需求。并根据中中小户型面积紧凑与精细的要求,满足良好的舒适度和居住环境。我们仍然需要在这个领域继续研究,以便住房者能更好的居住。
参考文献:
[1]王宾.中国住房政策下背景下中小户型住宅适应性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建立系统数据库是一项工作量大而又及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资料,并且根据数据的类型、特征、含义和各种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系统数据库建设的好坏最终直接影响着系统建设的好坏;2)根据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按照系统可操作性和易用性原则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其功能模块;3)根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组件,二次开发函数及类库,结合可视化的开发语言(VB/VC++)和各种环境评价预测模型建立生态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系统。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是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信息系统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很大部分工作是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的数据,使用户能够方便和有效地访问系统中的数据。因此,设计一个合理而高效的系统数据库结构模式至关重要,其能使整个系统迅速、方便、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根据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的要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信息系统数据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区域水系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地质图、交通分布图、居民地分布图、基础设施分布及其属性数据等。2)生态环境地球化学信息数据库。包括:各种介质的地球化学采样点数据、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数据、水文生态测试数据、农业林业数据、城市调查数据等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3)各类标准数据库。包括:土壤分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评价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4)生态环境模型库。包括:土壤评价模型,水质评价模型,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等。5)调查成果资料,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等。系统的功能模块介绍根据系统设计的目标,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地图的显示和控制功能;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属性和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环境地球化学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功能;各种专题成果的表达和输出功能;各种文档资料的管理和维护功能。系统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工程数据的加载、保存、导入导出、打印、系统环境的设置,以及帮助等功能。地图显示与控制功能模块包括:地图导航;放大、缩小、漫游、刷新;图层添加、删除、更新、选择等功能。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属性和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包括:对属性和空间信息显示、删除、添加、更改、备份等功能。
环境地球化学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模块
1)空间和属性信息查询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①属性浏览,以列表的方式显示被选择图层的全部属性数据;②基于空间特征的矩形查询,根据用户鼠标操作所选择的矩形空间范围,系统查找出该矩形空间范围的空间实体,以及它们的属性,并以列表的方式显示被选择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③基于空间特征的点选择查询,根据用户鼠标所点击的位置,系统查找该位置是否有空间实体,如果有,则显示该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④基于属性信息的查询,在属性数据库中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检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实体,以及它们的属性,显示这些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这四种查询方式的查询结果都应该实现了属性数据与图形空间实体的联动与闪烁,并且被选择的空间实体要闪烁显示,相应的属性数据也应该高亮度显示。2)空间和属性信息的统计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①对被选择专题图层数据的各个属性字段进行基本统计量的统计计算,这些基本统计量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数,标准方差等,并且根据被选择的属性实时生成相应的各种统计图件;②对被选择专题图层数据的各个属性字段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各个属性字段之间的相关程度;③对被选择专题图层数据的属性字段进行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以便挖掘更多的隐含环境信息。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功能模块该模块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模块,应该能把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和预测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其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生态环境数学模型相结合,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想结合。1)评价模块,应该包括:单因子评价,多因子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空间结构分析,空间插值与等值线成图等。单因子评价、多因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块应该实现根据被选择专题数据,自动判断其类型(土壤、水、动物等),然后,根据类型自动在评价标准数据库中检索其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空间结构分析、空间插值与等值线成图应该能够根据被选择专题数据的属性字段,利用地质统计学和各种插值方法(样条插值,邻域插值,Krige插值等)对该字段进行等值线成图。2)预测模块,应该是一个相对比较灵活和难以把握的模块,该模块功能的设计完全取决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现有比较普遍的预测的包括时间序列分析,灰色预测,马尔可夫概型分析等预测模块,当然也可以建立其他的生态环境预测模型。专题成果的表达和输出功能模块专题成果的表达和输出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各种评价结果图,等值线图,环境预测图的显示,打印,导出;第二方面是对专题成果以报表的形式显示,保存,打印等。文档资料的管理功能模块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成果大都以文档的形式存在。除此以外,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资料也大都以文档的方式存在。因此,科学而有效地管理这些文挡资料非常的重要。文档资料的管理功能模块包括文挡的实时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各方面,包括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而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2010年)》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要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此,为推进苏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功能健全、运行高效、安全可靠、人才专业的卫生信息中心作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1信息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的可行性
1.1卫生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根据国家的规划,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应在市卫生局领导下,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技术方案、规范、制度的制订,成为全市卫生信息管理的枢纽和业务指导中心,为市卫生信息业务建设、培训、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应承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持和公共卫生咨询服务的日常工作,承担市卫生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卫生信息的开发、整合及综合利用,平时开展卫生信息服务需求研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有计划地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等。
1.2目前现状与业务开展情况目前,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已建设了卫生城域网,全部采用光纤铺设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机房,并且市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通过电信VPN线路接入苏州市疾控中心机房,保障了通讯的速度和访问安全性。而且苏州各市(县)、区大部分已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各市(县)、区范围内的卫生专网均已建立,这为建设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正在积极筹备过程中,已经采购了一部分硬件和网络设备,软件和系统的整合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并且一部分业务系统已经在为公众和基层单位提供服务。例如,政府的实事工程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数据平台、卫生监督执法系统、全市计划免疫数据平台、12320信息平台等,并且正在组织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实施WHO2008年~2009年资助项目———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与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研究。
1.3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苏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信息管理已不仅仅是卫生工作的一种保障手段,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苏州市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快速推进,这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2信息中心建设的展望
2.1总体目标在未来5年内,以提高卫生行政效率和优化卫生服务为目的,依托计算机广域网,建立一个功能比较完备、标准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应用系统平台;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行政、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用等信息系统,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2.2主要任务重点建设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包括应急指挥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子系统)、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电子政务)、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含医院信息)、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包括社区卫生、医教科研等子系统)等4大系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以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职称指挥和信息系统,完善突发事件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等功能,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处置、指挥能力。
(2)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市、区(县、市)二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3)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规范引导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另一方面,整合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为民服务的信息平台。
1.1卫生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根据国家的规划,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应在市卫生局领导下,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技术方案、规范、制度的制订,成为全市卫生信息管理的枢纽和业务指导中心,为市卫生信息业务建设、培训、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应承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持和公共卫生咨询服务的日常工作,承担市卫生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卫生信息的开发、整合及综合利用,平时开展卫生信息服务需求研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有计划地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等。
1.2目前现状与业务开展情况目前,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已建设了卫生城域网,全部采用光纤铺设到各医疗卫生单位机房,并且市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通过电信VPN线路接入苏州市疾控中心机房,保障了通讯的速度和访问安全性。而且苏州各市(县)、区大部分已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各市(县)、区范围内的卫生专网均已建立,这为建设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正在积极筹备过程中,已经采购了一部分硬件和网络设备,软件和系统的整合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并且一部分业务系统已经在为公众和基层单位提供服务。例如,政府的实事工程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数据平台、卫生监督执法系统、全市计划免疫数据平台、12320信息平台等,并且正在组织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实施WHO20*年~2009年资助项目———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与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研究。
1.3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苏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信息管理已不仅仅是卫生工作的一种保障手段,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苏州市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快速推进,这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2信息中心建设的展望
2.1总体目标在未来5年内,以提高卫生行政效率和优化卫生服务为目的,依托计算机广域网,建立一个功能比较完备、标准规范、系统安全可靠的应用系统平台;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行政、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用等信息系统,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2.2主要任务重点建设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包括应急指挥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子系统)、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电子政务)、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含医院信息)、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包括社区卫生、医教科研等子系统)等4大系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以苏州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指挥和信息系统,完善突发事件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等功能,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处置、指挥能力。
(2)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市、区(县、市)二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3)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规范引导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另一方面,整合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为民服务的信息平台。
医疗行业
创新产品奖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倡导和推广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应用,逐渐成为国内移动医疗应用领域的领导者。
医惠投资集团由国内外具有深厚医疗背景的投资财团共同组建,集团立足中国数字卫生信息化事业,致力于打造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和统一服务的数字医疗卫生信息化创新模式。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在医疗区域整合、应用互联互通及医院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化等信息综合应用领域管理系统的研发、示范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当前国内医疗卫生行业最具创新性的前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商和领导企业。
杭州医惠科技有限公司是医惠投资集团旗下核心控股企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倡导和推广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应用,逐渐成为国内移动医疗应用领域的领导者,积累了大量内地和港澳地区高端客户群体,并且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课题应用成果产业化的核心成员企业之一,中国工程院《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医疗健康分课题参与单位,同时是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此外,公司也积极参与国家863计划“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开发”主题项目中课题7“数字化医疗医院示范”和课题8“数字化医疗区域示范”两个课题的研究活动,还承担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课题”中课题5-5面向数字医院的医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及验证的任务。
医惠科技从当前医院医疗物联网项目的建设需求分析出发,针对医疗物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异构分布、遗留系统集成等问题,和美国网件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突破性地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多网、多频及异构接入,能够实现对无线局域网及RFID传感网的融合接入的基础网络设备物联网AP WNDAP38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