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5 16:21: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生励志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师生对话,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情感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它表现了人对客观事情的好恶倾向,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包括对语文老师和语文学科两方面的情感。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很难想象学生们会去喜欢一个他们讨厌的老师所教的科目。爱屋及乌,既然不会亲其师,又怎会信其道。所以要想融洽师生关系,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就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放下高不可攀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以信任、真诚、平等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使他们感到老师既是他们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抱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怀着激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毫不保留地对每一位学生献出自己的爱心,特别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差生”,更应该严中有爱,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放下“自卑”的心理,挺起腰杆做人,充满信心做事,我们的一视同仁,必将得到回报。
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旧的教育模式只是把学生当做教育对象和知识接受容器来看待,并没有看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课堂上基本是老师一个人讲,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地满堂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于是培养出了高分低能、唯唯诺诺、平庸顺服的书呆子。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自主学习,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挥主动探索创造精神,给他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合作探究,思想激烈碰撞,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快乐地成长,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小学生毕竟年幼,经验不足,很多时候,学习过程还需要老师来扮演“导演”的角色,适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力保证。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勤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读,如读词语、句子、课文等,应该反复读,不断提高读的质量,最好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阅读时间可以选择早晨、饭后、睡前等,教师定期组织朗读比赛,评出名次,给予奖励。
(二)预习新课的习惯。在教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在小黑板上、导学案上、小纸条上布置预习任务,列出预习提纲,第二天派专人检查预习成果,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样就为下一步在讲授新课中学生的交流与展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勤记笔记,定期复习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知识学过后容易遗忘,因此每学期初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老师上课讲解的重点知识要点记录下来,随身携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拿出笔记本回过头去不定期地复习一下,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这个小册子老师会不定期检查,按书写内容和质量进行评比打分,给予适当奖励。
(四)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我教育学生平时要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如读报纸、看小故事、看课外读物等。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把所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不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课堂内没有的知识,而且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四、加强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意志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学生意志坚定,就会在学习上加倍努力,锲而不舍,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做到迎难而上,保持旺盛的斗志,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由于语文学科的知识面广泛,需要识记的东西多,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意志作保障,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首先从思想上去引导,用古今中外名人在苦难中成长的励志事迹去教育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其次是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他们鼓励,使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敢战胜暂时的困难,让他们享受奋斗的苦乐,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总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成才。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一、富士康跳楼事件对我们的警示
2010年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不仅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揪起中国人民的心,一跳、二跳、三跳……十二跳,直到十三跳,伤亡者的亲人在流泪,中国人民心里在流血,世界人民在谴责。一时间富士康成了众矢之的,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所有的一切,在世界人民的指责声中和我国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富士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改革,但这样就会绝对避免跳楼事件的发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纵观国内企业员工的自杀事件,不仅仅只是富士康有过,其他企业如华为等也有过,而且自杀的员工绝大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的新员工,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员工自杀,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员工自身也有问题,那就是自身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状态,甚至威胁到了员工的生命。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的社会:心理健康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一个个为生命画上句号的尸体所形成的巨大感叹号再次警示我们的学校:心理教育不能缺失,不能忽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二、中职学校心理教育的现状
1.学生的思想状况
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怕学、厌学情况严重
不少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教师讲的一些知识有的听不懂,课余时间又不好意思请教教师或同学,自己也不肯下工夫补习功课,形成了恶性循环,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其次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一切都随心所欲,教师催紧了或想起来了就学会儿,教师不催或想不起来就不学,这样日积月累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越听越听不懂,越听不懂越不听,最后干脆不听,一提上课学习就害怕、就厌烦。
(2)心里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一是来自学业的焦虑。不少学生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也不思进取,不能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对自己的学业没有信心。二是来自就业的焦虑。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自身学历低,所学专业就业范围比较窄,加之自己专业技术水平一般,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感到渺茫。
(3)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上不起高中尤其将来上不起大学,一部分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被迫无奈选择了中职,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学业上都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另一类学生是家庭条件不差有些家庭条件还比较好,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差,感觉自己的智力不如别人,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
(4)心里空虚
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自然缺乏动力,整天混日子,谈恋爱、抽烟、喝酒、上网聊天玩游戏、打架斗殴成了每天生活的内容,个别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学校心理教育状况
大部分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就业和专业知识教育上,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却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校别出事就行了,学生一毕业就与学校没关系了,学校没必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有的学校更错误地认为心理教育是个别教育,是专门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的,如果学校大规模地开展心理教育,一些用人单位反倒认为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好,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招生。一些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教育机构,也有专兼职心理学教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没能有效改变学生颓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没能去除学生的自卑焦虑心理,所以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三、改进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清醒地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教育放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针对全体中职学生定期设置心理学课程
学校应把心理教育与招生就业放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管理,提高重视程度,针对全体学生定期设置心理学课程,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2)结合实际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
心理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声有色地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进行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使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彻底走出心底阴影。
(3)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根据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具体需求,针对一些热点、难点、敏感问题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演讲和座谈,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并对困扰自身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和探讨。
(4)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中职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大都是由相关人员兼任,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首先学校应该招聘一些专业教师任教,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任兼职教师或顾问。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兼任教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可鼓励兼任教师上心理学教育培训班或让兼任教师去相应学校进修。最后,学校应该定期对所有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并定期针对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或典型案例开会进行讨论。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心理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首先,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技能竞赛、心理测试、文体表演、职业规划讲座、校企联谊、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去一些企业参观学习,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户外拓展活动,使学生拥有爱心,懂得感恩,不怕吃苦,意志坚强,能够承受压力,学会合作、拥有团队精神。其次,营造良好的心理学教育氛围。多出反映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校报、黑板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
3.建立网络心理教育平台
由于网络具有隐蔽、虚拟性,学生处在一个宽松无需戒备的交流环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压抑、苦闷、困惑倾诉出来,也便于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如利用学校已有网络资源,开设资源共享的心理网站,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测试等;开通网络咨询热线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学生不用担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实地表述自己的问题和期望,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4.实现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它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中,学校与家庭对中职生的教育与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心理教育合力。学校在积极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应主动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情况,针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与家长协商沟通。通过校讯通等网络管理平台与家长及时保持沟通,主动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教育知识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使家长清楚地知道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爱不能发展成溺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理、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总之,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要靠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采取各种措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这样才能使我们职业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身心健康、专业合格、献身社会的职业技能人才,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溧阳市旅游学校.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EB/OL].省略/E_ReadNews.asp?NewsID=123
[2] 林园茜.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EB/OL].tvzz.省略/html/42/0/810/1.htm
【关键词】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素质教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7-01
中职生需要学习一技之长,但这之前需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故对其进行素质教育非常重要,这一培养应融入到各学科中,反复强化学生此方面的意识,全面培养其职业素质。对学生进行生物与免疫学需要学生掌握此方面知识,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以让学生了解疾病的相关辅助诊断意义,为临床学科提供基础知识。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也应不断融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到达提高学生此方面素养的效果。笔者对利用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加强中职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学好本门课程。
①对学生进行教学应首先让其对课程产生兴趣,产生兴趣之后就可以加强其学习此门课程的动力。在教学中应融入生动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对学生们讲解列文虎克的故事,其为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其是通过自学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知识以首次让人们了解到微观世界的存在,其自行研制成第一个显微镜,并首次对微生物进行观察,让人们可以了解到此方面的知识。在其研究的60多年中,不断进行创新,忍受了研究的乏味、枯燥和艰辛。通过此故事的讲解,让学生对研究者的精神有所了解,间接地让学生们了解了职业精神。
②在教学中可结合自身经历的案例来对其进行讲解,作为一个从事医学的人员。首先应有一颗关怀患者的心,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则导致的医疗事故时有出现,可对学生讲解ABO血型的案例,因检验措施导致产妇在进行输血时发生了溶血,导致产妇生命出现严重危险,致使医疗纠纷发生。让学生通过这一案例了解对患者进行检验准确性的意义,其可以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危险,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地进行工作。
③在教学中可让所有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可让其通过此概念来对事物进行辨别,让学生对此门学科有所重视,告知其此门学科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及现今此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意义。此门学科不但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还可在制药等方面有所应用。其也会对人们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欧洲曾发生过广泛的鼠疫疾病,其导致死亡人数到达2500万人,让整个欧洲处处成为疫区。如应用好此学科不但可让人类攻克顽固疾病,还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故学生应从两方面看待此学科,深入地了解此学科的意义。
④教学中还应不断强化对学生的爱国方面的宣教,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识,用爱国主义的理念强化学生学习科学的意识,学生应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祖国。传统的爱国教育可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通过对过往我国古代医学家们的研究事例,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在此学科的先进性和发展过程。如在北宋时期,刘真人就认识到了生物学的概念,并首次提出了肺痨疾病是因为虫子导致的。乾隆期间,师道南对鼠疫进行了初次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提出了可通过煮沸来到达消毒的效果,并应养成喝开水的良好习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将病人的衣服蒸过后再穿就不会传染上疾病,说明已有消毒的记载。大量古书证明。而《黄帝内经》比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首创的液体病理学早几百年。沙眼衣原体是我国学者汤飞凡1956年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首次在世界上分离成功的,等等。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及免疫学上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充满智慧的民族,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同时又告诉他们: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要赶上并最后超过发达国家,有待于大的努力。这样讲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使他们形成责任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发奋图强,担起发展我国医学科技的使命,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⑤在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微生物由于体积太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自然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到处都有它的影子,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分布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在头脑中树立无菌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当痰液干燥后就可以随尘埃散布在空气中,成为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源,通过这一事例告知学生应对个人卫生进行保持,自身应注意此方面的意识。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同行是冤家”关系紧张的情况。讲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时,特别指出抗体的作用多是在补体、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协作下完成对机体保护作用,引导学生也要团结协作,友好竞争。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自觉将培养学生的素质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发挥和挖掘专业课对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就一定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史丽云.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
[2]周惠平.医院感染病原学面临的热点问题[J].中国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1.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教学 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96-01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责无旁贷的,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新形势下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
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人们的道德观念、思维习惯、价值取向也发生很大变化。现代传播媒体的广泛普及,学生吸收信息的范围加大。改革的深入,就业竞争加剧,下岗的压力,离婚率偏高等。同时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竞争力大,他们遇到许多挑战,心理素质不同,心理承受力有差异,因而一些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自卑、早恋、脆弱、逆反、不良情绪等等。应该重新评价中学生心理。
1、认识能力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观察力,但不易分辨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明显,但易出现片面性和表面性,看问题偏激而好走极端。
2、情感丰富,意志薄弱。中学生情感丰富,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富与冲动性,被称为“情感的暴风雨时期”。性意识觉醒,男女间产生微妙的情感变化。意志有一定发展,一方面害怕吃苦消极适应,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怕困难果断的意志表现的十分惊人。
3、自我认识发展。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提高了,评价质量标准也提高了。自我评价由具体转向抽象,由外部转向内心世界,从评价行为到评价效果和动机的一致性。但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评价别人能力,评价别人清楚,评价自己糊涂,评价别人过低,评价自己过高。
二、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当,学习单调枯燥,死记硬背,学习缺乏兴趣,容易心理疲劳。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都是对教材理解不深,设计不精,引导不力而引起智力、情绪下降的为75%;由于要求学生机械重复课文中现成答案而引起学生智力、情绪下降的为40%。
2、培养学生进取心,克服忌妒心理。学生要有进取心,有竞争意识,但过分的争强好胜,就容易产生忌妒心理,尤其是忌妒心重就是心理不健康了。因此我在语文课中讲述廉颇忌妒蔺相如而做出有失身分的事,贻笑大方,周瑜因为忌妒诸葛亮的才能而被活活气死,教育学生引以为戒,忌妒之心不可有,进取之心不可无,要正确把握好这种心理界限。
3、加强情感沟通,克服学习逆反心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一是来自外部,如社会上不正之风,宣传上失真,教育方法要求不当。二是来自内部,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成人感越来越强,渴望冲破外来约束和影响。教师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耐心疏导以纠正其错误观点和偏激情绪。
4、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我在语文课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如学习《一碗阳春面》,教育学生学习母子三人的精神。母子三人在生活艰难得三人吃一碗阳春面的情形下,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迎接生活的挑战,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用十年的时间终于战胜了困难。
现在的学生较多在顺境中长大,对困难、挫折、饥饿、劳累等劣性刺激缺乏实际体验。应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适心理。遇到挫折,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多方分析原因,不能怨天尤人,再尽力去补救或改变,走出困境。如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那坦然面对挫折之精神就值得学习。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求新,在作文的选材、手法和立意上都要出新。要创新必须思路开阔,这就少不了扩散思维的审题训练。如《暖流》(可写亲人的关怀,爱的抚慰,师长的教导,同学的帮助)。进行逆向思维的审题训练,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谈雪中送炭》(可反面立论:送炭何须等下雪)、《名师未必出高徒》、《良药何须苦口》等等。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或反其意而写之。
6、青春期心理教育与爱情观的培养。由于性心理觉醒,中学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爱慕和接近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要引导学生进行男女正常交往,解除好奇心和克服恐惧心理,进行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和有益活动。教育他们有正确的爱情观,不要早恋,如学习《致橡树》一文时,我应用这首爱情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相互独立、平等,且要符合道德,早恋、多恋、单恋都是不足取的。
一、优化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
新课标倡导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凸显“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回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面对真实生活,自觉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研究、反思,引导学生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
例如在教《氯气》一课时,先利用课件播放近期有关氯气泄露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提出问题:如果你在现场该如何逃生?讲述氯气的性质时可借助化学小故事,如讲述故事:国外一个淡黄色头发的学生跳进游泳池游泳。一会儿,人们吃惊地发现从水中站起一个满头绿发的青年。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在讲述完氯气的性质后,提出问题:你们养过金鱼吗?自来水可不可以直接养鱼?
二、活化教学内容,让学习贴近生活
“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化学课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实验、情景为载体,引出一个道德主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如果坚持使用教材的内容则肯定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化学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例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处理这些素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收集和筛选,以此充实教学内容,还化学课堂以生活化的本色。如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也可以设计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创设学习情境。只要教师善于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化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探询、感悟、理解、想象,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深化教学知识,让学生理解生活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知识和人生的意义。例如:炸油条时,向面团里常加入纯碱和明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发明油条的人可能并不懂得化学,但是不自觉地利用了三个化学原理,才有了受人喜欢的油条。纯碱(NaHCO)和氢氧化钠(NaOH),这就是做油条的第一个反应:
两个反应结果使面团里形成许多充满二氧化碳的微小气室,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所以在炸油条时油条迅速膨胀起来。但上面两个反应结果会产生较多的氢氧化钠,因氢氧化钠是强碱,那是不能吃的,巧在发明油条的知道用明矾,中和氢氧化钠的碱性。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铝呈胶体形式存在,有利于包裹二氧化碳气体和使面团具有较大限度的伸胀性。氢氧化铝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它能中和胃中产生过多的胃酸(盐酸),保护胃壁黏膜,因此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条有好处,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舒坦自己的胃。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化学课,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的习惯,理解生活的问题。
四、感化教学对象,让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
中职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性格上倾向于叛逆,因此,这个阶段上好心理健康课,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很有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课上好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很宽泛的,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对内容做适当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合适,什么样的内容不合适,教师应当先过滤。根据笔者的经验,针对中职生进行如下内容的教育比较合适。
(一)自我意识教育。中职生由于年龄不大,自我认知往往较差,对自我认知或多或少存在偏差。不少人受到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认为中职学校毕业后毫无前途可言,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未来职业生涯和当下选择的关系,正确理解前途的含义,对自己正确评价,对未来的人生有初步的规划,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二)适应环境的教育。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难免出现许多不适应。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和熟悉环境,尽快融入学校环境之中,并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人际交往教育。人是社会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动物。因此,人必须交往。中职学生毕业后即步入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别人,学会冷静处理事情,对他人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评价,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将来毕业走向社会作好铺垫。
(四)网瘾克制教育。中职生中,某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既使学业荒废,又使自身社交能力发展受到局限,更使自身的性格愈发孤僻。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自己将来的任务和目标,努力消除网瘾影响。对于不能自主克服网瘾的学生,教师要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现身说法、心理辅导等办法,帮助他们戒掉网瘾。
(五)早恋问题教育。早恋在中职生中较普遍,而且他们由于年龄小,不懂得爱护他人和保护自己,过早开展性生活,导致许多不良后果的出现。所以,在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早恋问题必须纳入教学体系。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显然,强制性地堵是堵不住的。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解决,而要多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早恋的危害。只要心理上让他们切实认识到早恋危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早恋问题。
(六)择业观教育问题。学生毕业后就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找什么样的工作才合适呢?如何找呢?到哪里找呢?找工作时应当注意些什么呢?学生普遍对这些问题感到茫然,甚至有的为此出现抑郁倾向。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力图避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状态。同时,还要有勇于面对就业压力的勇气,在择业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缓解竞争压力。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础教育一样,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力图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避免学术化,把那些深奥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搬过来,弄得学生云里雾里。而要注意结合身边实例,以浅白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使其真正理解内容。要注意适当开展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或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使之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感知。
为使课堂组织有序,上课之前必须对课程有精心的设计。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如认知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对活动参与的热情度等,把这些信息了解清楚后,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学生自我展现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和自信。
三、教学评价力求有启发性
教学评价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助推剂,合适的教学评价能使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不适当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障碍。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评价问题。
一、预习质疑
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的能力。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做上记号等。明确的要求提高了自读的效率,促使学生把“读”和“想”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
自学中要求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预习中学生的质疑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题质疑
教材中的很多课题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从课题入手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产生的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研究文本成了一种心理渴望,从而为进一步探究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初读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走进质疑问难的天地,从而学会主动学习。但如何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从何疑,怎样疑,疑到点子上,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给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驾驭预设生成性,还要抓课文的重点段质疑,从标点符号入手质疑。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抓文眼、找依据、揭矛盾、比优劣等方法,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这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各抒己见。但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四、赏读质疑
熟读才能多思,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赏读中再质疑。在赏读文本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质疑不着边际。赏读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朗读处理质疑。
五、回读质疑
一、进行自主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力就越低。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遇事多和学生商量,保护和激励他们自尊自爱,创造条件让学生当家作主,甚至有的课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上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从编剧本、找服装道具到编排,我把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只是对他们的剧本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由大家讨论、修改。结果,学生们在表演时,把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入吐蕃并受到热烈欢迎以及文成公主促进藏汉友好的历史情景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师生的好评。这样做,不仅使参与的学生得到了学习体验,观看的学生也深受启发和鼓舞。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意识的重要性。
二、进行志向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教育学研究认为,青少年不可以没有正确的志向。志向是他们对未来的向往,是他们奋斗的目标,从目前来说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如用“名人效应”来激励学生: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我介绍不信鬼神、立志探索地震之谜,最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仪器的张衡;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向学生介绍不盲从古训、勇于创新、刻苦专研,经过27个春秋写出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使学生能以他们为榜样,坚信“有志者事竟成,难得苦登攀”。还可以介绍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为治理洪水,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
三、进行合作教育,培养和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人是社会中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交往中,应表现为关系融洽、和谐、反应适度,因此具有和谐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1.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热情,教态亲切,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2.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如在讲《辉煌的隋唐文化》时,我刚说出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有的学生就在座位上说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字,更有的学生背起了他们的诗。虽然课堂纪律有点乱,但我并没有生气,而是趁机说:“咱们比比谁背的唐诗多。”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这种融洽、和谐的双边关系,不但使他们感受到了文史不分家,而且对历史课的学习更有了兴趣。 转贴于
3.多表扬、多鼓励,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抓住一切机会使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周围同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在小组讨论时,我对那些性格过于内向、事事总是“心中有数”的学生,对于那些唯恐说错让人耻笑的学生,甚至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学生,总是耐心地鼓励、帮助,使他们认识到发言的机会是人人平等的,不光是那些优等生的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终于使那些学生加入了小组讨论的行列。我有意识地把一些浅显的、具体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一方面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通过回答问题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赞扬,给他们提供了感受成功的机会。我在总结时说:“你们今天讨论成功的原因是大家通力合作、团结互助的结果,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自信、互相尊重、民主和谐、互相帮助、乐学向上的教学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不能总是处于压力之下,但又必须有承受挫折和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日后激烈的竞争。这对在赞誉声中成长的优等生来说,更为重要。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