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5 16:21: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时代的大学教育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关乎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学生的学习、娱乐、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互联网现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网络资源复杂多样,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出现诚信意识缺乏、自控能力弱化、信仰与认知不稳定等状态。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才能保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进而成为有助于社会的人。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是指实际工作的数据化和在线化,“+”代表着互联网与实际工作的有机融合,简单的来说就是“互联网+实际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将技术与实践工作进行融合,使得学生通过“互联网+”的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与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具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可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2]。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1)丰富了教育资源,互联网的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教育资源广泛且容易检索获得,并且互联网还具有快速传播共享功能,使得互联网的使用者都能够即时的获取到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且教育资源内容齐全,不仅涵盖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等,还具有详细的案例分析,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且案例分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拓宽了教育场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教学的场所,在联网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使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各个角落。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有效的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增加了教学模式,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全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结果是教学整体水平和效率不高,“互联网+”时代的出现,采用网络教学或课件播放模式,可以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良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还可以依托网络查询和巩固其所学的知识[3]。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中,则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大量教育资源涌现,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网络资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相比于其他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且一般不在学生的综合成绩考核范围内,很多学生甚至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太过于花心思,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整体思想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4]。(2)互联网环境复杂,无法全面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文明建设,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养,但其认知和社会辨别能力尚不成熟,易受多方面环境的影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并非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是正确的,复杂的网络环境所产生的教育资源质量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是错误和扭曲的观点,如若学生学习了此种教育观点,则有可能使其养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网络数据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完善的管理网络数据平台需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综合素养以及社会的需求,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并重视其内容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构建完善的管理网络数据平台是指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并形成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准确的掌握其思想动态,从而能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加以改进自身存在不足。另外此数据平台还应具备集管理、通信于一体,使得学生和教师课后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依从性和信赖感,从而通过老师的逐步引导,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些都可以通过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支持得以实现[5]。另外,还可以设立短信平台系统,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有效和重要信息及时发送给学生,学生再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不良网络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建立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社交系统,不仅能有效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相互进步,从而也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在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中,教师应起引导作用,为网络平台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并在其中引导学生多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分享健康的生活或学习心得等,当学生在平台中表现较好时,教师还应给其相应的鼓励,促进学生能够再接再厉,通过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善于交流的技能,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工作的效率。
(三)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培育感化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想学生所想,感学生所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感化、培养为基础,以培B优秀的人才为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凝聚全校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全时、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要求全校教师在实际教师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合力联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6]。
(四)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创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视频在线教学,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在线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良好的互动且只能进行单个的视频教育,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互联网+”时代为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结合了视听与互动学习,通过结合新媒体与微课,将线上网络讲堂与线下实体讲堂有机结合,并且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网络讲学,再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知识。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广大高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网络数据平台、建立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以及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创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82-86.
[2]欧阳明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1-22.
[3]黄春丽,张文超.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16-118.
[4]陈朋亲.“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72-17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新媒体时代;教育模式
以互联网、3G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也引发了对网络舆情的重视与研究。网络舆情热点紧扣社会舆情,社会重大事件或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新媒体上这些形形的信息、观点和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挖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大学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的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
1.1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生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从而缺乏调动以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更崇尚自由化以及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发散式的教育模式更能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当转变对现代大学生的传统看法,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要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模式,转变为渗透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
1.2教育内容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了世界大格局。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大学生也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了信息,使得大学生能够快捷的把握时展脉络。但是大学生在团队协作精神方面存在不足,以至于大学生难以形成其强大的合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信念教育作为重点,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作为导向。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基石,转变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大W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3沟通平台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平台发生了转变。网络以及手机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性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网络新现象与新思维不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很多网络青年组织也纷纷建立。从事实方面来看,网络论坛、校内网以及QQ群等沟通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通过利用博客与视频,能够有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些都表明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开拓创新,建立网络教育新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进行拓宽。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1多措并举,创新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下,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多措并举,创新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进行落实。因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将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思想政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有益实践活动的组织,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与阅历,同时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各种媒体的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媒体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广播站、校园主题以及校园网等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加强监控与管理网络信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对 网络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健全,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并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打击,从而确保网络秩序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并做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四是最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健全,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只有进行制度的制定,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性以及连续性。
2.2放眼社会、与时俱进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需要放眼社会,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恩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带来了工作上的困难,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拓了工作领域。作为高校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想。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只有不断的学习,把握新特点,采用新方法,应用新理念,积极寻求工作新举措,争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高校只有正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路与方法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创新;大学生
在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网民都属于青少年,大学生更是几乎离不开网络。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越来越深。网络的出现给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难。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重视网络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利用网络,开辟全新的方式方法展开教育工作,以收获更大的教育成果。
1 互联网如何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1互联网为高校学子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进入大学后,高校学子的班级观念不如中学时那样强烈。加上这一代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相比之下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互联网的出现给高校学子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大学生可以以论坛、微博、聊天群等各种方式与他人交流思想,表达看法,抒感,甚至是结交朋友。
1.2互联网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论坛上阅读学生们发的帖子,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因网络通常具有匿名性,因此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比现实中的言论更能代表其真实的想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然后针对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对其并无兴趣。然而互联网可以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大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兴趣。这种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直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互联网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为复杂
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对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网络管理体制并不健全,加上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思薄弱,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政治立场的有着强烈的冲击。
2.1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浊化高校学子的思想
网络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吸引着大学生进入其中。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夹杂在网络中的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地被网络审查部门发现,致使大学生被这些糟粕所腐蚀。并且中国的网络审查对境外的网络信息鞭长莫及,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输入其意识形态,否定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企图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进行否定。大学生毕竟社会经验尚浅,很容易受到其蛊惑。网络的和视频也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腐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2.2互联网加剧了学生的价值观冲突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大学生在其中不仅仅是与本国或本民族的人交流,互联网也可以超越国家和民族的限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中不断交流、碰撞、融合和竞争。大学生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击,用他的是非观、价值观对其进行判断,然后付诸行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其它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的平衡被打破,前者不再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因此,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不再单一,而是更加多元。
2.3很多大学生患上网瘾
很多大学生在接触互联网之后,被其中丰富多彩的视觉所吸引,从而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网络不仅使很多学生荒废了学业,而且有的学生通宵达旦的上网,影响其身心健康。
3 积极创新,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虽然互联网的使用有着诸多弊端,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其价值。互联网并无罪过,错误地使用方法才是罪过。在传统教育强势地位逐渐减弱之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将互联网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成网络思想教育的体系。高校也需要摆正对互联网的态度,了解网络,熟悉网络从而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
3.1采用微博互动的方式主动走近学生
高校可在主要网站上开通微博,派专人进行管理,实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将情况反映到学样的有关部门。可及时地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3.2开设社会主义精神宣传网站
开设社会主义精神宣传的网站,有利于更加快捷方便地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方便高校党建工作的展开。目前,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网站,但存在许多不足。有的网站过于单调,都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机械化陈述,不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应对网站进行改进,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元化特点,使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使知识的传输形式更加活泼,增加其感染力。网站也必须开设交流平台,方便与学生进行深层次思想交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高校网站上的言论应采用实名制的方式,防止破坏分子发表有害信息,利用高校网络对大学生进行蛊惑。
3.3加强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沉迷网络或者被不良信息蛊惑都是因为其本身信念不够坚定,自律能力不足。网络审查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网络的道德规范也并不具有法律效应,只能依靠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来维持。为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4 缺少理论研究
虽然现在有的高校利用网络开展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整个实施过程没有合理的规划,缺乏理论指导。因此,对网络思想教育方式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其迫切。根据工作展开中所出现的问题,研究其规律、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办法,形成一套成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以后的工作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并指明努力方向。
5 注重教育团队自身的素质培养
教育团队自身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教育工作的展开对教育团队自身的要求也较高。高校应加强对教育工作者自身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充实其自身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养。
互联网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与此同时也带来便捷。高校应利用互联网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转变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军辉,张新明.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6):15—17
关键词:大学生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微信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服务和社交功能的全新网络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一场无法阻挡的潮流。“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在大学校园里,QQ、微信等即时通讯产品作为一把“双刃剑”,早已参与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教室、宿舍,还是食堂、图书馆、运动场,大学生们都“机”不离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对微信挑战,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一个崭新课题。
本文探索了在微信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微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微信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大学生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传播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微信式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没有掌握微信平台,我们将不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更无法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如何利用微信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挑战。
大学生追捧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构成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树立典型、感染教育等可控性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教育对象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微信的出现,将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政府、学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网络信息的内容与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将非常普遍,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疑惑、混乱以至背叛。
二、微信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正确认识微信,架起微信与现实的桥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微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信文化”已经对大学生社交产生了深刻影响。微信对大学生除了具有满足其追求新奇的特点外,更具有丰富其阅读内容、拓展其社交范围及快速便捷地传达社交信息等优势,诸多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贴心人,应该放下身段,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架起信任的桥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微信,通过课堂展示微信优越性的同时,展示 “过度”或“不当”使用微信带来的弊端和不良后果,让学生认识其危害而主动规避。
2.有效利用微信,加强理想信仰教育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多管齐下,找准结合点,坚持用健康、积极、高尚的主流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巩固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性,塑造理想人格,升华人生境界。
(2)鼓励大学生展示自我,实现梦想。
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鼓励大学生展示自我,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正面看待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微信诉求。辅导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展示生活正能量,关注每个在校大学生,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激发梦想,展示梦想,形成主动追寻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氛围。
(3)教育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微信等的新媒体带来了阅读变革和新媒体发展的不可抗拒性。必须正视这些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数字阅读不再单纯以文字为载体,更包含了图片、视频、音频等符号,有很强的吸引力。传播内容主要包含幽默笑话、娱乐资讯、文学作品、学习资料、时事新闻、杂谈等。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满足学习和生活需求,拓展个人的知识储备、丰富精神世界、开发个人潜力,并积极参与校园、公益等活动。
3.建立干预机制,搭建微信互动体系平台
(1)建立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
面对大学生“无人不微”的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建立班级、社团微信群,添加学生为好友,经常互动交流,利用朋友圈分享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密切关注和研究微信发展新动向,少封堵、多疏导,少灌输、多交流,让微信成为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心电图”、沟通交流情感的“贴心桥”、反馈意见建议的“直通车”,解决各类现实需求与问题。
(2)建立公众号,抢占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
应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利用学校、学院、社团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素养,强化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使教育者了解微信特性、功能及其传播优势,全面掌握并驾驭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利用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将微信与传统教学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建立学校、班级、支部等公众号,辅导员、班主任、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专题知识、活动动态等,与大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避免可能出现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偏航和误差。
(3)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建立微信侵权侵害干预机制,及时提供警示的制度、网络、方法等预警措施,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主动仗。定期开展危机和案例警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观念,提高其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其善用微信资源的好习惯。教育学生懂得隐私设置;交友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见面;如果涉及钱财,要三思而后行;发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和警方求助。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力,利用微信权威信息,对校园突发事件或虚假传言等及时澄清,消除学生群体可能的疑惑和不满,引导其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杨立淮 徐百成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青年教育,2011,(3)。
[2]郝胜杰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因为“微时代”能被大学生更快的接受,所以大学生更容易引领和推动这种短小而精炼的文化方式,也因这种新方式的推动造成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现状以及社会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时代产生的问题
(1)传统的教育模式因“微时代”使师生之间的教育方式产生动摇。由于大部分教师受到年龄,家庭,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无法迅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不能及时利用“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汇整和传播。现在,微信、微博等软件的应用在大学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处在一个过渡时期,是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阶段,这种特性使得大学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鲜血液和力量。如果教师们不能及时对这些软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加以利用,就会与学生们的思想产生一定差距。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内容,双方的思想方式和判断能力大体相同,然而在微时代的改变下,学生们能快速的获得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日积月累后,学生与教师之间原有的思想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地位会随着学生这种思想的转变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变化,其的形象随之产生变化。
(2)“微时代”下网络环境复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每一位大学生即是传播者也是接收着,由于这种互相交流的模式,学生们可以在获得的信息当中添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他们对于发生的事件各持己见,个人素质不一,所以容易演变成大量的错误信息。对于心性不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辨识能力差,处理事情容易掺杂个人感情,在获取一些负面信息是就容易使用不正确的言论进行抨击。同时微时代中的交流工具使大学生们更加的自由化,更注重个人隐私,满足了个人的独立自主要求,加快了大学生们对微时代的认同。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都是提前将不利于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言论及杂志进行了筛选。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大学生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信息, 使学生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无法有一个正确意识。所以当学生们在接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立场不坚定、在不实信息的冲击下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3)“微时代”快速的传播方式降低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微时代”短小精炼的传播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这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局限性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各种各样的状态。学校的传统的教育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微时代下大学生们的需要,降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效率。
2“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1)通过微平台建立师生双向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各所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师生之间少于交流。现今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利用微平台及时建立可让师生双向沟通的平台,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正确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及管理能力。教师通过微平台了解学生动向,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2)通过微平台传播积极有效的消息,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微平台学生重点关注的消息,吸引学生形成固定阅读者;其次,教师通过微平台向学生讲述个人经历,以真实事件为引将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常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通过建立微平台也可以观察学生们的关注点和想法,出现突发状况时,可通过微平台向学生们快速的传递信息,阻挡了虚假消息的相互传达,提高学生们的个人素质。以此说明通过建立微平台能够更好的传递积极有效的消息,充分利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
(3)利用微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掌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节奏。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应该努力改善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改善,将微信平和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平台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有规律地合理利用“微时代”,创造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办法,c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同时注意现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思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振玲,杜颖.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9(3):263-264.
[2] 李禹.“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5,9(5):99-100.
【关键词】新时代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高富帅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主要为思想多元化、个性十足、甚至有些叛逆的“90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新的探索和尝试。辅导员作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节奏和步伐。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要从学识上、精神上、行动上紧跟时代潮流,做一名新时代的“高富帅”辅导员。
一、“高”在学识
(一)具备“高”学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辅导员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就像“保姆”一样,但是这个保姆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学生病了特别是突发性疾病,要懂基本的医学常识;学生心理出了问题,要作为心理医生及时出现;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防止被盗受骗,要知道哪些方面要加强注意以及如何使用法律武器;学涯规划、毕业就业,辅导员便成为了学涯规划师和就业指导咨询师……由此可见,新时代的辅导员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综合的“高学识”。
(二)提高学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1.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一定要坚定,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学习党规,学讲话,做合格党员。只有思想政治立场坚定,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利用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关注热点时事,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抓住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机会,提高自身学历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3.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辅导员的学识魅力。新时代,要求辅导员具备的学识要更加全面,在各种角色转换时,辅导员需要掌握多种学识。同时,大学生个性鲜明,兴趣爱好不同,掌握的知识层面越多,越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富”在精神
(一)“富”在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时代的辅导员,肩负着教育引领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重任,只有自身精神“富有”,才能够去感染学生,才能够使自己的学生变成精神富有的青年。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尊重佩服辅导员、向辅导员学习的也许就是辅导员的一种精神。
(二)如何做到“富”在精神
1.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包容的心。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看,便可以成为优点。当辅导员能够以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挖掘学生的优点时,学生群体中就会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而一个学生的青春就会多一些阳光和色彩。同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辅导员一定要去包容、指导暴露缺点和犯错的学生。同时,要传授学生一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精神,鼓励学生多去为他人着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
2.使“精神之花”在“班会”平台得到绽放。辅导员的富有精神需要通过渠道或媒介去传播,而班会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为班会能够将整个班级的同学聚在一起,将精神的正能量传递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感受到辅导员对学生精神上的关怀。可以在班会时送给学生每人一个辅导员亲手制作的许愿瓶,在里面放上大、小两张许愿纸,各自写下自己的大梦想和小梦想,鼓励同学们要拥有并坚持自己的梦想,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3.温暖谈话,关怀特殊群体。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其他困难学生。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往往难以融入主流群体,如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会滋生出偏激思想,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精神问题。因此,辅导员要通过主动谈话和借助学生干部力量的方式,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美”,让这些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关心和问候,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价值取向。
三、“帅”在行动
(一)“帅”在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口头的语言去教育别人,不如自己用行动去树立一个模范。作为一名辅导员,想要有些叛逆思想的学生去听取你的话,不如尽力用自身行动做好榜样。如果辅导员的动作够“帅”,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会使学生愿意去学习、效仿。反之,如果辅导员的行为传递着负能量,那么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负面消极的。
(二)如何做到“帅”在行
1.多才多艺才华全,人格魅力不平凡。辅导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感染学生,以多才多艺的形象贴近学生,并使这种形象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此外,辅导员应多参加学生活动,还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运动,展现一种阳光正能量的形象,可以陪学生一起运动、娱乐,与学生打成一片。新时代的“魅力”辅导员,应使学生“乐于接受你”,而不是“不得不接受你”,使学生“尊重你、爱戴你”,而不是“害怕你、讨厌你”。
2.注重细节,不拘小节,勇于创新。新时代辅导员要更加懂得学生的心理,能够“投其所好”。90后大学生往往喜欢不拘小节,有创新思想,作为辅导员应该鼓励他们,带领他们大胆创新,宁可“做了悔”,不可“悔了做”,要敢为人先,不怕失败。同时,要提醒、嘱咐学生一定注重细节讲团结。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21世纪,我国的高校真正迎来了“大学”时代,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两项重要任务,而管理是教育的一大前提,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一批批严于律己、富有创造性、富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高校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管理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一、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界,行政管理制度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校园管理制度。这里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指教育被作为一种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这种制度让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实质性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权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被管理者发号施令。长此以往,被管理者容易形成反抗意识和逆反心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在被管理的群体当中,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为了管理的牺牲品,这对当代的高校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二、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处于新时代,转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首先,这是由当前我国教育背景决定的,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近年来呈现出极速上涨的趋势,这源于大学教育政策的开放和大面积的高校扩招,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人才。然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有外部条件就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是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这是由高校管理的现状决定的。现行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弊端日益凸显,高校必须对此进行改进,建设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管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争取建立一支一流的教育管理团队为大学生解决在校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高校的综合建设添砖加瓦,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快速转型。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建议及途径
(一)创新大学生培养方式,重新定位当代大学生
新时期,高校在思考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创新,创新是促进其成功转型的一大灵魂。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不能过多地否定大学生的种种“特立独行”的行为和“不一般”的性格。相反,我们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去重新定位当代的大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去培养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承认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他们的共性,尝试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坚持量化与定性相结合,创新学生的管理办法
众所周知,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大责任。毋庸置疑,高校现行的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发展需求,高校管理者应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学生管理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对大学生的日常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以此来促进高校管理秩序的规范化。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在管理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要彻底改变以往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误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学生工作制度。高校应当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管理的效率;四是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想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建立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和人性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不应止步。现今,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应当有新的进步。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才能真正开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佘剑锋.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方向探析[J].时代教育,2013,15:76.
[2]钟小要,方留.情感管理运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37+14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技术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我国进入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以来,我国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结合新时期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教育方针有机结合到高校教育中,全方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新时代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青年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国的发展活力也取决于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青年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基层思政教育的关键构成之一,对于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为国家发展持续注入和补充新鲜的人才血液,符合国家建设和发展需求。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对国际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国内可能出现的多种变化,高校教育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着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消除不良文化思潮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通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充实社会发展力量[1]。
二、新媒体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特点
(一)新媒体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互动增强、受众更广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新媒体产物,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新媒体体现出了多种优势特征。首先是新媒体的共享性和即时性较强,实现了全面覆盖、全时间段的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优势,媒介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性向大众方向转移,受众群体不仅可以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中来,甚至还可以深入融合其中、自身即是媒介。新媒体技术下,手机中的软件、平台等媒介逐渐兴起,大大拓展了受众面,给了大众人群展现思想的机会和平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动性大大增强,有效促进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结合新媒体应用,借助各种媒介方式,师生之间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细节中。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信息,大大增强了交互性,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教育限制,丰富了传播内容、扩展了传播范围[2]。
(二)新媒体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传播途径更丰富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和快速发展,新媒体工具越来越丰富,传播信息的途径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优势特点,将用户和组织连接在一起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不仅限于人们熟悉的微信、微博等应用工具。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信息传播方面,结合大数据技术、小程序、短视频等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下的群众需求。以微信小程序为例,和手机软件相比较,微信小程序的入口更加实用、方便,开放入口明显,被充分利用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信息传播中。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小程序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可以将中央精神及时传达给基层人员,随时随地开展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收集和分析大学生的活动情况,强化监督效果。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发展十分迅速,将其应用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短视频主题鲜明、短小精炼的特征,构建“学习强国”等平台,将中国思想、中国发展等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容截取和制作成短视频,上传到平台上供学生观看,直观展示优秀大学生事迹,深化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3]。
三、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思想过于功利化目前的高校大学生青年,存在着普遍的功利化思想过于严重的现状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部分大学生常常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功利化的行为动机。以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会为例,部分学生将这一经历作为获取荣誉称号的手段,认为丰富大学生活能够在未来的就业求职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有目的性的参与高校中的各项活动。部分高校学生缺少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无法树立起作为现代化教育下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拉低了大高校学生整体的思想观念水平,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养,对高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和就业形成了不利影响[4]。
(二)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重数量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基层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构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加入到思政建设队伍中。随着思政教育发展力度的逐渐加强,部分高校出现了普遍的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将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衡量标准和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大学生数量相挂钩,忽视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的质量建设。部分高校中培养优秀大学生的标准尚未统一,规范性和系统性不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较差,严重降低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5]。
四、新媒体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开放化特征,网络信息时代下信息的来源纷乱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在新媒体信息的广泛传播中,学生受到了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想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没有经过筛选,常常存在各种影响高校学生积极观念的负面信息,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建设起正能量的思政教育平台,把握好国家正确发展方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将正能量信息融入到思政教育信息平台中,全面宣传优秀的道德文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对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和治理力度,构建完善的网络综合治理机制,满足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文化需求[6]。
(二)创新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微课模式实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符合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给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大量信息充斥着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的形势下,青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模式教育中学生更是无法全程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知识。相较于固有的长时间的课堂模式来说,微课模式更具优势,针对大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思想觉悟尚待提高等问题,利用微课模式大大缩短了教育的时间。微课模式下的思政教育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对于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方面的要求不高,因此很容易被青年大学生所接受,彼此之间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和工具可以实现即时的交流,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在交互式的学习体验中,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加深了理解,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思想政治素养[7]。
(三)培养高质量标准的大学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将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作为教育重点,从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观念对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积极享受和奉献,对待名利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坚决抵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还需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不单单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荣誉奖励、干部经历等作为考核标准,还需综合考量大学生日常生活表现,以及青年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结合学生的班级奉献、政治素养、日常表现等综合考虑。也可选取真正具有优秀品德、高尚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学生会队伍中,这对于强化大学生总和素养有重要作用,为未来国家的建设发展夯提供栋梁之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