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化教育

数字化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5 16:21: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化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字化教育

第1篇

一、出版模式数字化攻略:深入开发,寻找赢利点

教育出版数字化并不难,但转型之后,如何找到符合教育自身特点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电子书包模式。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代表着教育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电子书包是一个组合产品,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阅读终端,电子书包外形多如笔记本电脑式或平板电脑式,具有读写功能;其二,内容资源库,电子书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如涵盖了高中三年全新人教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和测试题库等);其三,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数字资源并对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家庭和学校,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电子书包不但是一个真正的“书包”,同时也是一个数字化的课堂。在新加坡,学生的电子化教材教辅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可与全球范围内的学生交流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形成了全球性的电子书包。教育数字出版立体化开发,电子书包便是其终极模式。在我国,电子书包已经在上海、广东佛山等中小学开始试点,但主导的却是科技公司或电信运营商,出版社作为核心内容提供者却退居幕后。这提醒传统出版商,在产业链中如果不做出积极努力,很可能会处于被动地位。

2.网络平台模式。教育出版数字化,首先要从资源数字化开始,也就是建立教学资源库。而数字化资源数据库的积累,是发展网络平台和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在这方面较早地作出了努力,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已大致完成了数据库的建设。在这一基础上,高教社建立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网”(http://4a.省略/),其中所谓的4A,即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该平台教学中动态形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库等,或部分课程,提供有立体化教学包。一般购买纸质课本,即可通过主教材所附赠的学习卡,使用者可以获得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材网的密码和口令,免费享用丰富的资源。网上还有课件等资源,任何读者都可以随时免费下载。其中,网络教学平台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化的教学体系,它包括在线课堂教学、教学互动、课下辅助系统、课后成绩测评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它是一种师生相长的教学活动,是针对学生、教师甚至家长的服务。当这种教学方式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之后,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可以相当于同等存在的实体教学机构,能将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目前国内多家出版社都已建立了此类平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学习网”(省略),江西教育出版社的“我乐学习网”(http://省略)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世代交互英语》在线学习网”(http://neie.省略)等等。

教育出版商适时地建设网络平台,向读者、学习者提供主动的知识服务,为受众打造多样化、全方位的需求配套产品,是打破传统出版社狭隘的“数字”瓶颈的切实有效的尝试方法。

3.移动教材模式。移动教材是教材教辅等教育资源在移动阅读器上的应用。移动阅读器主要有三类,即电子屏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和教育电子产品。如麦格劳?希尔与亚马逊合作,将其名下的100 种最畅销的高等教育图书在亚马逊的Kindle DX 阅读器上发行。又如,在与手机商合作方面,诺基亚与英国知名教育出版商培生集团合资成立诺培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加速“行学一族”(Mobiledu)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行学一族”(Mobiledu)”是诺基亚在中国开发的手机渠道教育服务。该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英语学习材料与其他教育内容,客户可以通过在新款诺基亚手机上预装的应用软件读取,或通过访问该服务在中国的移动网址及大多数无线应用协议(WAP)门户获取相关内容;在与教育电子产品商合作方面,如诺亚舟作为国内学习机行业领导品牌之一,与众多的出版社和教育资源单位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在英语同步教材和中学九门功课学习资源方面,诺亚教育网取得了广泛的授权,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等。移动教材实际上是一种由教材内容商向移动阅读器分销产品的模式。大多情况下,教材内容商不生产阅读器。移动教材产业链上环节众多,整合比较复杂。但这种模式主要借用电子书分销模式。在国外,kindle和iPad等主流阅读器与教材出版商的合作常常在行业中最引人瞩目,处于领先地位。

4.开放式教材模式。开放式教材(Open Textbook)出版是一类新兴的教材出版模式,指网络出版平台向教师(作者)开放了权限,允许随时提交、编辑、更新教材内容,供读者免费阅读,而网站平台的赢利方式通过出售电子版教材或相关学习资料等其他方式实现。平世界知识库(Flat World Knowledge,简称FWK,http://省略/)是目前最大的向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免费开放式教材的平台。FWK的诞生缘于西方教材高昂的价格、有限的选择性、内容缺乏适应性和调整性、版本迅速过时等问题。FWK提供教材在线免费阅读,而赢利则依靠售卖包装了的内容(如有声电子书)和便宜的纸本教材,为不同的电子书阅读设备提供不同电子书阅读格式(基于网站上免费的教材)等,包括学习辅导及相关材料等等。学生可以在数字版的课文页边空白上注释与评论,从而与其他学生分享见解、分析和推断,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教师来说,FWK也有突出的方便性。FWK日前了一款名为MIYO(make it your own)的电子教材定制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拖放式的操作界面,老师们可以按个人需要轻松移动或删除章节,或者选择和添加其他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在CC协议3下还可以被重新使用。制作完成后,MIYO自动将老师们改动过的版本存为一个新版本,然后提供在线阅读的免费版本或出售电子版等。

FWK为教材出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们可以创造性地控制教材的内容,而学生们则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能支付得起购买教材的费用,而网站平台方则不增加编辑成本。2009年时,FWK已经有44个国家,900多所学校的1 600多个教授和115 000名学生使用网站的图书,平均每个学生节约大约20美金,并且得到了贝塔斯曼、兰登书屋等公司的投资。与FWK类似的平台还有著名开放式教材平台Textbook equity (http://省略/ )。

由于开放式教材模式降低了教材出版的门槛,缺乏严格的编审制度,电子教材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版权信息模糊不清;内容来源模糊不清,缺乏权威性;适用年级模糊不清;文字写作水平差,图片、照片、图表制作质量不高;内容过于零散——破碎成太多的“模块”或者“学习单元” ,不利于学习、记忆等等。可见开放式教材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以上问题有待解决。

5.多元化经营模式。目前,出版商仅仅针对学校市场,而忽视了在企业学习(corporate learning)、国外教育(education systems in other countries)、辅导补习(tutoring)、行业出版(trade publishing)、自学教育(home schoolers)等领域潜在的市场。出版商可以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性地进入这些领域,开辟教育出版新的赢利方式。

二、数字化人才培养攻略:各有专长,共同协作

1.编码设计师。教育出版数字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编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出版社应该引进一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或对原有编辑进行数字技术技能的培训,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数字教辅的深层开发。

2.娱乐架构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现在数字出版物往往兼具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甚至互动游戏等。教育数字出版物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更应该寓教于乐,将学习性与游戏性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愉悦的体验中学到知识。因此未来教辅编辑应具备娱乐架构的意识和素养。

3.客户支持服务。教育数字出版中的客户支持服务主要指学习社区中的在线接待员和内容管理员。在网络平台中应安排这样一批专业的客服人员,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遇到的困难。内容管理员则须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不断提供新知识,并及时删除容易造成不良影响的垃圾内容。

4.数字版权保护。我国的数字出版环境混乱,盗版产品充斥市场。数字出版使复制盗版及私自变相大量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教育图书内容多非原创,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旦被盗版,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在数字化内容滋生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批数字版权保护人才,来及时发现盗版内容的网站,并坚决打击盗版。

5.数字版权贸易。在数字出版领域,同样存在版权引进与输出的问题。因此需要版权贸易方面的专门人才,站在国际视野上,吸收、引进国外优秀数字化教育资源,更要推动我国本土数字教育资源“走出去”。

6.高水平管理人才。出版社还应通过现代出版企业制度改革,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有较大吸引力的人事制度,引进一批在数字出版方面具有开发管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能够整合各种网络及社会资源,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三、结语

教育是一个各类新技术得以集中施展的领域,而教育出版也应该跟上时代步伐,努力打造属于自主的高品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9YJA870022)研究成果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用性 开放性 可持续性

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中的热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原则

目前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存在一个误区,片面追求资源的数据量和多媒体形式的多样化,简单的将书本的内容翻版。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已经建成运行,从资源库中媒体素材、课件和文献资料三大类中的数量较多的素材分类下载次数发现该资源库的使用率非常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只能是从资源库的使用价值上寻求答案。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则要根据教学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选择、处理,强调“质”,应该尽可能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应用中达到和谐统一,要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能用得起来。这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原则。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原则

目前,我国各种数字化教育资源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是,真正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帮助的却不多见。在数字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归根原因就在于,大多数资源的开发人员不能真正将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融合到所开发的数字教学软件中。一般他们只具备高水平的制作技术,而缺乏实际经验和理论指导,往往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因此制作出的软件大多缺乏实用性、实效性、系统性,这样也就不可能为实际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所以开放性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的大势所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参与人员的开放性:参加资源开发人员应包括教师、学生、教育专家、软件设计人员等。

首先教师作为资源设计、整合的主导,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时,应该把握高层次的资源体系的构建,而不是陷于课件的制作开发。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支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模式的多样性,支持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时性,实现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体现数字资源形式多样、网络化的特点,体现其具备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共建性,能应用于各种教学与学习环节,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

其次应该重视学生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参与开放式资源建设,他们的经验体会和学习成果是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通过对资源的筛选、鉴别、利用、重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通过学生参与我们还可以了解他们对教学资源的真正需求,使我们的资源更加贴进学生,更多的体现多样化、个性化。

然后软件开发设计人员主要是从技术角度来实现以上人员对资源的设想。教育专家在资源建设中主要承担理论上的指导,如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方面的指导交流,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充分满足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又可避免学生对于网络的沉溺,从而促使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他们每个人之间本身也存在着互相交流、反馈。因此整个资源开发参与人员是开放的。

(2)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建立分布式的资源平台体系结构,是实现资源即时更新,即时交互的理想途径。

目前的教育资源平台往往从单一学科、单一功能角度进行设计,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整合,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目的就是要营造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它的建设应遵循标准规范、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互联优势,解决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整合,造成资源管理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实现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3)内容开放性:内容要有多样性和交互性、扩展性。

根据各自需要和爱好,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资源,并可以进行二次加工整和,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思路甚至自己制作的学习资源,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相应的审核程序加入到资源库中,以便最大范围与他人学习交流。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任何课程。教师、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在经过审核后,都可以将合理有效的教学资源添加到其中。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教学、科研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并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种即时交互、即时更新的资源维护和管理模式,对建设充满活力的数字化资源库具有深远的意义。

遵循了实用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三个原则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确保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它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柯和平.全文检索的多媒体素材库及其设计.中国远程教育,2003,(9).

第3篇

(一)移动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影响

自199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运行远程教育体系,并以此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调整,自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改善教育体系,变革应试教育方法。另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深化,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手段也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使我国逐渐成为学习型社会,还使我国的社区制度建设迈上了新台阶。随之开设的“全民学习”,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追捧。同时,社区教育的斜跨式升级也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的优化改造。

(二)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社区教育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居民可在数字化社区的背景下学习知识,数字化社区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使用便利的特性。民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相互沟通,还可共享资源,借鉴学习,共同进步。

(三)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社区的更新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型教育手段逐渐融入我国教育行业,如网络教学、FlippedClassroom等。我国的社区教育在历经十多年发展后,也开始优化升级。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发展,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以及FlippedClassroom相融合成为社区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今,数字化社区教育已经和网络信息相交融。2014年,我国颁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5亿,比2013年增加1500万人,尤其是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逐年增长。这一现象预示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手机网络将带动多个行业急速升级。这也说明,我国的数字化社区教育可以建设在线式平台网络,实现与移动网络的有效融合。目前,我国地域发展不均,经济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发展地区的社区数字化教育停滞不前。一是因为科技网络的发展将社区学习者的时间分割,二是因为我国的数字社区教学没有紧跟时展进行整改,阻碍社区未来发展的脚步。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并没有受这些因素影响,如上海,推出学习平台,旨在实现资源共享,让社区居民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另外,我国东北地区将微课逐渐应用到大学教学,实现社区资源教学在线平台和移动式微课的资源共享。事实证明,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一定会依赖网络和移动式教学进行改革。

二、加强数字化社区教育的措施

(一)创新数字化社区教育教学手段

数字化社区教育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教育的活动。与传统社区教育相比,数字化社区教育具有明显优势。在对居民进行数字化教育过程中,首先,可学习,即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集体教学,通过口传面授,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数字化技术,提高他们数字化资源使用能力。其次,可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即由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者建立交流学习平台,给社区居民提供共同的学习环境,在平台内进行网络学习,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进行个体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社区教育中比较常见,也是最能显示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方式。这些教育方式的相互配合,不仅能提高社区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更能调动更多社区居民加入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

(二)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

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极创新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开展具有特色的实地街道调查,对数字化服务社区进行课程资源调查走访,收集相关资料、视频等,然后进行分类整理。第二,制定相关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标准,利用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管理和规范教育资源,建设一定标准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第三,创新模式,联合本区域高校开发新模式,利用技术优势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本土化数字教育资源发展。

(三)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平台

高效管理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价值。因此,要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服务平台,把社区居民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其能得到良好、舒适的教育资源,达到共享教育资源的目的。首先,应依据社区特色形成全民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相关标准的涵盖文化、生活、历史等方面的学习资源体系,实现统一管理、学习、考核的目标,密切结合社区居民就业等信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全方位、多元化教育资源。注重资源教学内容,以实际需求为基本导向,挖掘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多元性的资源。最后,提供远程学习服务。不断提高社区、镇教育体系的结合和互通,建立学习支持系统,通过远程中心进行在线学习指导、报名指导、咨询政策等,促进社区教育服务长远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四)完善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第一,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不匹配问题。数字化社区发展虽已逐渐进入全民终身学习阶段,但网站平均每日访客数量与网站注册人数的比对数据不是十分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员实际需求与学习资源存在脱节问题。因此,在构建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过程中,要需要充分分析客户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建立学习资源。第二,解决传统学习习惯以及数字化学习间的矛盾。与传统面授方式相比,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方式更便于社区群众适用。因此,要普及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改变传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在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时,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应遵守开放、服务向导、交互的基本原则,不断分析和研究教育资源的存储、分类、更新及维护技术。第四,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在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时,需要保障具有一定建设经费,定期进行培训及评估检查,提高社区教育效率。

三、结语

第4篇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主要的创作元素包含了画面和声音,在影视教育中,录制声音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影视录音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影视录音基础、影视声音精品读解等,在数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等,为开展影视录音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和方法,因而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数字化时代影视录音教育理念下的“声音录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增强,基于音频技术角度,影视录音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但这两大过程的声音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从初期影视制作中可以看出,影视制作时采用的是模拟录音方法,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包含效果器和调音台等,工作人员将现场中的声音加以录制,将声音和画面“贴上”。

 

在进行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也采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向学生传授如何操作和使用设备的方法,将有关声音录制下来。然而,因为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创作产生了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一)声音设计空间和创作题材具有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操作录音设备、录制现场声音,使得画面和后期制作相吻合。那么,在对设计声音时,对现场声音予以真实还原和记录,或者是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但缺少创造声音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学生用声音记录故事和有着戏剧冲突的场景,如果要对其进行创作,只是在后期加上音乐,甚至是运用设备对声音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

 

(二)设备操作比较复杂

 

在模拟录音阶段,采用的是一系列设备,包含周边设备、调音设备进而抢音设备等,学生无论操作哪种设备都需要掌握较多的技术要领,学生在连接各种设备时常常出现错误,常见的问题有连接线屏蔽效果不佳、电池电量不足,从而导致串音信号问题频繁发生。这些训练是对录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对其他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要求其具有声音制作和设计能力,并不是连接和操作设备等,导致非录音专业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声音制作时的线性逻辑未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在模拟制作期间,因为技术水平偏低,在声音和画面制作时,主要是线性编辑的过程。学生在后期制作时,将重点锁定为如何确保声音和画面精确同步,但缺乏对创作性的思考,部分学生录制的录像中声音和画面质量难以保证,可是欠缺试验性尝试,尤其是在模拟录音时期,在制作时,通常不能看到声音的波形,如果需要编辑,必须通过反复进退磁带,在听力时找到编辑点,采取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难以找到正确的编辑点,严重的损害素材片段,从而未能达到声音设计的目标。

 

二、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声音创作”

 

当前,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下,打造了全新的影视制作模式,为影视制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途径。

 

当产生了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需求,所以数字音频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如何运用数字音频设备和匹配创作要素成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录音时,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制作出需要的声音,不单纯录制现场声音,灵活的运用数字录音技术和设备,为影视录音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实施数字录音,实现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用量化比特数和采样频率两大参数予以描述。当前,人们对16bit量化和48kHz采样频率的理解程度增强,对模数/数模转换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有最佳的音质。当然,受到技术的限制,数字化技术不会完全取代模拟技术,然而,人们认为数字录音制作却拥具有一定的优势,模拟技术并不能和其相互抗衡。在影视录音教育期间,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较大,有利于拓展创作空间

 

对于数字音频工作站而言,其多轨录音机、非线性编辑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具有的功能如下:

 

1、拥有专业的声音播放和音质录入功能。在模/数转换过程中,最低的取样频率是44.1kHz,量化比特数是16bit,而且频响在20Hz-20kHz范围内。同时,信噪与动态范围等都超过了90dB。

 

2、可以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观看彩色信号波形。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能够实现“声音创作”,尤其是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并从音频工作站屏幕上观察到彩色信号波形,观察效果更加有效、直观。

 

3、具体的操作在平面上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来,由于能正确到帧的声音波形,在补录时,结合显示器中波形继而找到正确的出、入点。若对某段声音予以多种形式录音,能够在同一声轨和时间展开多层次和无损伤录音,被记录下来的音频可以进行自动编号和保存,所以为后期优选声音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精细音频剪辑功能更加全面。数字音频功能站能对所录入的声音素材予以快速和准确的复制、删除和移位等,移调和拼接等操作更加便捷,所以展开编辑工作时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高。

 

4、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提供了更多的数字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PC机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控制的作用,对不同数字效果进行处理,提供了变调、声音压扩、电平调整和混响等诸多功能,

 

(二)设备操作更加简便

 

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的作用下,对“声音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设备操作更加简便,所以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对于原来专业的录音棚而言,因为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便于非录音专业的学生操作设备,即便是专业录音学生面对大型设备上诸多按钮也不利于其操作。

 

然而,音频工作站中具有一些虚拟设备,在音频工作站中,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虚拟混响器和虚拟调音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中的可调参数以及控制界面风格和传统法设备基本保持一致,几乎所有的操作都能够在工作环境下进行,甚至是有些操作在传统设备上不能完成。例如,在进行多轨录音期间,常使用调音台,通过数字音频软件上,虚拟调音台对声像和音量等进行定位,便于对其调节。此外,虚拟调音台拥有立体声扩展和均衡等效果器,能够达到所加的效果。因此,学生结合其想法展开声音制作,不仅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了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实现对声音的创作,通过对多种声音效果予以设计,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从而实现对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下,能够达到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同时,在声音制作过程中,不能只是限于录制时代,应当对声音进行制作,通过在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创作力和想象力,思考采用哪种素材制作声音,对声音素材中的音头、音尾和余音等进行编辑合成,从而制作出相应的声音。

 

目前,在影视声音创作过程中,科学的运用数字技术,对生活中的音响加以采集,通过实施倒相、变速等操作,进而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声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音加以合成,能够创作出另外一种新的声音。例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将老虎、企鹅和鳄鱼等声音进行合成,可以制作成恐龙的声音[6]。同时,对声音的音调和长度等予以改变,运用声音逆转的方法,从而制作出全新的声音。

 

三、运用数字音频教学软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些高校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加入了数字音频教学内容。通过建设了数字音频实验室,并大力开发操作方便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数字音频软件。比如,在Nuendo实验中心中,安装了Nuendo音频软件,该软件主要是进行环绕声、录音和混音等的制作,而且能够完成视频配音配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Nuendo音频软件作为混音和录音等功能的软件,具有其优势,主要运用于专业影视录音和后期制作等领域。

 

将数字音频制作软件安装在音频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音频软件有Adobe Audition和Audio cutpro,对于AdobeAudition音频软件而言,其是基于Windows平台上比较专业的音频工具,前身是CoolEdit,该音频软件具有混录、特效处理和高级编辑等功能,根据波形,然后进行编辑视图和环绕声制作等处理。由于这两种音频软件操作难度小,非录音专业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是影视录音教育中的主要辅助设备。

 

(二)提高创作能力

 

数学设备和技术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学生创造的作品题材范围更加广泛。

 

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内容不只是局限于记录事件和讲述爱情故事,在数字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出现了枪战作品和星球大战等作品。同时,学生在非线性音频工作站中,运用声音能够表达相应的内容,而且在声音制作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对于数字录音而言,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包含录音电平较小或大、音频信号混浊阻塞和音频信号信噪比高等,如果存在过载的问题,会产生数字噪声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LEVEL)设置不正确导致的,在数字录音过程中,所参考的基准电平是-20dBfs,也就是20dBfs=0VU。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过载的问题,在进行录音制作期间,可以采取一次或者是录制两条声轨,对录音电平予以控制,如果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是-20dBfs,那么,另外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应当降低,降低的范围是4-6dBfs。从而形成了过载的备份,进而为可录制高质量的数字声音节目提供了有利保障。

 

总之,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等合理的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是利用数字音频加工站,能够对影视录音教育质量的增强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并提高了影视录音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广泛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完善,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体育教育

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体育教育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开展不仅仅要提升课堂效率,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采用数字化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教育,就是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遵循教育道德和理论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体育课程的教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多个目的。

1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体育教育方法强调对学生技能和知识掌握度的培养,许多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与练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讲述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充分的练习来掌握知识点和提升体育技能。这种教育方法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有较好的效果,但许多学生因此变得“呆板”起来,大多没有自己学习体育的动力和兴趣,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关于传统体育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限制

许多人认为体育的学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体育学生更应该培养的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与远度、精确度等,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角色,课堂中没有把学生放到主置,既没有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一定的束缚。

1.2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

根据对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了解可以得知,基本上许多体育教师的上课步骤都是按照“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样的流程来展开的,这样的步骤安排将原本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的体育课堂变得死板,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都比较有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所有学生都变成了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物,关于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应用情况等都相差不大,这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3传统教学方法整体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但如果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便无法跟上学生成长的步伐。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不断地刺激和诱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只关注课堂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多少,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没有创新,学生整体的配合度不高,教学质量也并不理想。

2数字化教学的内涵

简单来说,数字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这是一种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运用,将教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知识点全面、立体,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起稳定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和学科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突破,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部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运用个人能力来增强学习效果。数字化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中,在学校的管理上采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管理、服务、办公等,在提升校园运行效率和办学质量上也有较好的效果。在体育教育中融入数字化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构建体育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个人自主创新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数字化在体育教育中的实践

3.1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可以运用数字化资源来拓展体育课程。比如在学习基本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课堂活跃起来。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音乐、动画等方法更好地展现体育知识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后,对学生提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或要求,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与教材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教师之前的引导,学生对知识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学习知识点时,就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掌握要点,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都随之提升。在江苏某地,一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充分采用数字化教学方法。这位教师在教授关于篮球的基础知识课程时,深谙学生更喜欢实地操作而不看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心理,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场NBA球赛视频,一边播放一边为学生讲述视频中出现的关于篮球的知识点,学生观看视频时热情高涨,课堂活跃度非常高。观看视频结束后,该教师要求学生对视频中关于篮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在课堂上交流。学生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知识点,再结合教师的讲解,脑海中已经构建了基本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总结和拓展时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并且教师鼓励让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中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的氛围也变得生动活泼。

3.2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字化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自我,发展个性。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非常重要,体育是一项竞技类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且有自信,就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进行不同的教学,有的学生更喜欢足球,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乒乓球,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庞大,兴趣爱好也是非常不一致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选择分类。尤其是在体育课中的实践练习阶段,一定要把学生变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让学生自主选择,发挥自我特长,表现出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在江苏南京某学校,一位体育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班级体育学习讨论群,教师根据群内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篮球组、足球组、排球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等,到了上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课堂练习活动,充分给予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的空间。许多学生表示,分组之后,不用再做自己不喜欢的运动,还能够和班级中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彼此共同讨论,交流学习,接收到更多有利的信息,并且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上一层楼,整体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

3.3数字化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是一门结合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科,只注重基础知识或只进行实践练习都是不可取的。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减少教师在课堂中浪费的时间,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上,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在上海市某学校,一位体育老师在每次上课前为学生录制5~10分钟的课堂知识小视频,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观看,对课堂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该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只是讲述,更多的是“听取”,教师让学生来谈论自己通过视频学习的感受和心得,然后总结、归纳、分析,并适当引导学生,让整个课堂的效率变得更高。据该教师所言,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讨论和引导后,还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既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点,又有了足够的练习时间提升体育技能,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第6篇

一、数字化语音室的作用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是以教员为主导,学员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学员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实验室的建设也逐渐从模拟化转向数字化、网络化,英语教学朝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学员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环境对英语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英语语音教学,对培养学员学习英语的态度,提高学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有利于构建一种特定的语言学习文化氛围。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场所,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它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模拟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语言教学的需求,必然要被功能更全面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取代。

数字化语音室的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英语教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教学方式。这一方式的特点反映在学员需要将听与说、听与写、听与读结合起来。教学方式的综合化可以使学员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产生的技能(即写和说)联系在一起。在人才培养方略中,英语教学在进行基础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坚持“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教学原则,针对计算机网络和专业课程中常用的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着重加强学员听与读的技能。

数字化语音室是通过数字控制信号控制数字文本信号、数字声音信号来实现语言教学功能的实验室。目前,我校的数字语言实验室具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化考试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帮助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帮助学员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大大提高了学员自学的浓厚兴趣,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数字化技术和强大灵活的教学功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自觉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语音室中实现视、听、说的充分结合。

二、建立规范、科学与完善的英语语音室管理规章制度

第7篇

关键词:科技信息数字化;高师;美术教育;影响;发展趋势

0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家以及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增长趋势。在当下信息数字化为主流的社会发展趋势背景下,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已然成为艺术界不可避免的一次重大的颠覆性改革。本文主要针对载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课程教育体系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从而能够为高师美术教育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贡献。

1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性成果,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并由此派生出来的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图像学,其全新的高师美术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对传统教育方式挑战。[1]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也应运而生,此现象对我国各大高校的美术教育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

(1)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改变的契机。

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师美术教育带来极其重要的深远性影响意义。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给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带来跨越性的变革,由原来的书本、画板、画笔之间的组合,改变为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网络化教育模式,此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深刻的改变了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由此看来,各高校重视美术信息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体系中,必须要面临的教育改革模式。同时在教师美术教学过程中,也可运用计算机各信息间的快速转换,轻而易举的绘制出优秀的美术拼图作品。在此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一领域的改革、创新,使高校美术教师不再抱着画笔画板与教案来回奔波,只需要会使用现代多媒体产品就可以完美的实现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之一――互联网,其联通全球的特点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上,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教学资源。[2]当今很多国家、地区的艺术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开放性网络平台,各高校美术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世界艺术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时效性具有正确的把握水准,同时在根本上根除了美术教学模式落后的时代弊端。

2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正确认识高师美术教育在当下科技信息数字时代背景中的教学优势。

古老、传统的绘画方式和所用工具都能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画笔以及颜料,遵循一定的绘画流程,在画板上进行美术作品临摹或创作。这样的绘画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颜料成分以及画笔型号的影响,不仅在作者绘画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并且此创作作品难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与传统绘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计算机绘画,传统的绘画工具让位于键盘、鼠标,作品的展示也由画布变成了电脑显示器,通过绘画软件,我们用数字化图形来展现创意与设计。[3]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作品,可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作者在绘制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颜料污染、画笔型号不对等问题,计算机绘制出的作品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渠道进行作品展示,还可以通过拷贝、复印等方法进行作品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及效果。

(2)合理地运用信息数字化科学技术来提高美术研究、学习者的自身美术素养。

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正确性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摆脱同一幅作品进行反复临摹练习的过程,把类似于颜料调色等耗时费力的事情交给电脑去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画面的构建以及造型技巧的锻炼上,在数字化绘画技巧也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功能的强大使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处理以前只有大师才可能完成的复杂技法,这种与大师对话的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重走大师的道上增加其艺术素养。[4]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数字化的美术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各高校的美术教育率。

(3)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共存的高师美术教学模式。

数字化绘画技术并不是对传统绘画的颠覆,相反,它是对传统绘画不足之处的有效补充,为高校美术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我们可以将时间与精力放到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美术灵感及艺术素养的提高上来,通过二者的有机配合,更为有效地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素养。[5]计算机高效率的绘画技术,在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在利用此工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甚至放弃对传统绘画技术的运用和继承,传统的绘画技术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绘制出来的作品,更能够接近于人的生活,更加真实、自然。

(4)加强高校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化以及提升。

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从表态走向动态,这给了高校美术教师更广阔的发挥自己教学才能的机会,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创作设想动态的全景式的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一个优秀的美术工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灵感变成画布上的或是屏幕上的那令人叫绝的作品的,这种教学效果无疑会让学生深深铭记。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网络教学的基础前提,也保证教学成果的硬性条件。[6]

3 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一定要跟随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进程,其现代高科技的科学产品,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不仅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创新,同时为人类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为人类艺术的提升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成.设计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美术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02).

[2] 李果.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教育的变革[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11(4).

[3] 刘晓慧.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J].华南师范大学,2013(4).

[4] 刘琼.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2009(7).

第8篇

[论文摘要]数字化教育游戏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的视听多媒体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学习者同为游戏者。他们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情节本身就是学习目标。数字化教育游戏还能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策略,教师或高水平的学习者还可以提供支架来帮助其他学习者。数字化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习过程,需要适当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尤其是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具体领域时,需要对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必要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如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种适合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 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1 知识构建原则

实践表明,对学习持不同观点的教师将会直接影响其对各种多媒体学习系统的态度。由此,这些多媒体学习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将学习看作是信息获取过程的教师往往会认为,将多媒体用于教学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这在早期CAI课件系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这些系统中,知识点常以线性方式加以组织,教师的作用就是呈现信息,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信息。这种观点将学习认为是学习者对信息的接受,信息是能够从计算机屏幕移入到学习者脑中的客观对象。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是被动的。与前者不同是,将学习看作是知识构建过程的教师,往往会将多媒体看作是一种辅的认知工具。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学习者的主动认知加工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材料,主动认知加工能够从所呈现的材料中建立起连贯一致的心理表征。

教师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持有上述所提到的两种学习观的哪一种,采用多媒体系统后的学习结果可能是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学习。无效学习肯定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学习结果,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习者对知识主动构建的结果——意义学习。对此,奥苏贝尔有精辟的阐述。

通过以上论述,能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提供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要使学习者能够主动的建构知识,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学习者,使学习者能够产生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心理倾向。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为学习者即时搭建支架,让学习者能够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2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在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这实际上是知识构建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媒体、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一定要注意克服以技术为中心的取向。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无数的失败案例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先是受到极大的期望,然后就是太范围的应用,最后则是令人失望的结果。第二,在教育游戏的选择上,要以能否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前提。纵观目前的教育游戏,其中有不少教育游戏软件无非是采用了游戏软件的一种外在形式对知识点进行了封装而已。当然,这些软件在知识点的组织上是非线性的,这是相对于传统CAI课件的先进之处。这类教育游戏在使用中基本上是需要学习者去适应游戏,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够进行学习。这样的教育游戏更多关注的是一种游戏技术的应用,而并未使游戏技术帮助学习者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二 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系统设计构成要素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第一个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来,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已有不下百种之余。尽管这些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不尽相同,但从其构成要素上来看,教学系统设计涉及到一个组织化的教学过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将这些基本要素整合为一个模型。其中,ADDIE(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Evaluation)教学设计模式包括教学的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

另外,由HeinichR等人(1989)开发的ASSURE(AnaIvzelearners,State objects,Select media and material,Utilize mediaandmaterial,Requirelearnerparticipation,Evaluate and revise)教学设计模式则包括分析学习者特征(Analyze learners)、陈述目标(State objectives)、选择媒体和材料(Selectmediaandmaterial)、运用媒体和材料(Utilize mesa and material)、要求学习者参与(Requirelearnerparticipation)以及评价、修改(Evaluate and revise)六个环节。

三 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显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会有多种。对教学进行设计,其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就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言,教学设计是对能产生成功教学目标的一种描述。对于设计能够支持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促进个体学习者的学习。这里的个体并不是指学习者之间的组织形式,比如,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学习者或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的单个远程学习者。这里的个体是为了强调学习是发生在每一个具体学习者身上的。

第二,促使教学能够分阶段实施。这说明教学是以系统化的方式进行计划与实施的,这样可以保证教学有效的发生。这些阶段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它可以帮助教师减轻对教学过程中未知细节的考虑。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事件在事先是很难预料到的,教师的每次课堂教学都要面临新的决定。

第三,明确学习者的位置。既然教学系统设计是要通过分阶段实施教学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那么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就必须要首先明确。教学并不只是能够反映教师的知识,同时更要反映学习者是如何习得这些知识的。这将直接导致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倾向于教师还是倾向于学习者。

四 支持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步骤,其作用是要指明说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教育游戏中的师生关系,我们认为教育游戏中的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社会化学习的协作/合作者;教育游戏中的教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我们提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由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两个教学分支以及评价、反馈构成。如图1所示,显示了该模式各组成部分及之间的关系。该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来决定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过程或部分过程使用教育游戏。

第二,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教育游戏意味着教师、学生具有同样的游戏者身份。这样的教学具有发现学习的特征,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依靠教育游戏所提供的完善的教学策略以及游戏者之间的交互行为来推进。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采用教育游戏意味着教育游戏不能够为教学的整个过程提供支持,教师既可以是游戏者也可以是游戏的引导者,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策略。

第四,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结果评价并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要使学习者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因此要采取一些知识迁移策略来促进知识的迁移。

(1)教学目标分析

很多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一般都包含教学目标分析这一环节,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该模式的教学目标分析中除包含一般教学目标分析中的分类、表述和呈现外,还包含了分析使用教育游戏是否能够支持教学目标的实施,这体现出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从属于技术的思想。

(2)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能够明确学习者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习得什么,而不是指教师教了什么,或者通过该课程教给学生什么。学习者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考察使用教育游戏是否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分析教育游戏软件运行的计算机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如软件是运行在微软操作系统、苹果操作系统或是其他操作系统;软件是2D的还是3D的;是否需要高性能CPU和GPU软件是单机运行还是联机运行等。

第二,分析学习者是否具有使用教育游戏软件的能力。教师在选择教育游戏软件之前,除了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外,还要考虑学习者在游戏软件操作中的经验。实验表明,在开始阶段,游戏软件操作经验高的学习者的绩效水平要高于游戏软件操作经验低的学习者。

第三,分析学习者是否需要在呈现任务之前为学习者提供引导性的操作或练习。如果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对教育游戏软件的使用和规则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则需要引导学习者进行练习。 转贴于

第四,分析学习者对待教育游戏软件的态度。目前,在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不仅在教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阻碍;学生对此的接受态度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对待教育游戏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软件使用后的学习结果。

(3)教学分支的选择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习者分析决定是在教学的全部过程采用教育游戏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部分采用教育游戏,这体现了技术服务于教学,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重要思想。

(4)教育游戏的选择

教育游戏本质是一个软件,教育游戏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根据特定领域的特征选择教育游戏软件的类型,如即时策略、第一人称射击、角色扮演、动作等。

第二,考虑教育游戏软件的技术的特征,如硬件要求、操作系统要求、游戏操作方式(是直接通过鼠标、键盘操作还是需要其他外设,如游戏手柄等)、网络接入等。

第三,构建学习环境,包括计算机位置的摆放、联网类游戏是否需要进行子网的划分等。

第四,不同的教育游戏软件特征将会影响的教学策略的设计,比如策略类游戏可以选择协作学习策略、角色扮演类游戏可以选择竞争学习策略,而有些模拟类的游戏则可以采用示范一模仿策略。

第五,确定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时间。在教育游戏中,有些任务的时间是需要在游戏开始之前进行设定的,而有些则是在游戏开发时就已经设定好了的。

(5)确定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概念。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教学内容呈现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利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心向,因此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的部分采用教育游戏时,需要利用先行组织者为学习者提供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来同化新的知识,或者是提供一个能够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来确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如果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教育游戏是否就没有先行组织者呢?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先行组织者是包含在教育游戏中的任务开始或结束部分的。

(6)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育游戏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者很容易产生迷失现象,学习者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任务上。教育游戏教学策略的设计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一般采用合作,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支架。同时,策略的设计还受到领域类型和教育游戏软件类型的制约。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教育游戏时,教学策略是包含在教育游戏中的。

(7)教学过程的组织

第一,按照加涅的九事件教学安排学习活动并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该熟悉学习者领域中的内容,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学习者建立先行知识。

第二,指导学习者提高教育游戏软件使用的操作技能。

第三,观察学习者操作教育游戏软件时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教育游戏软件间接地或面对面直接地给予学习者干预和指导。

(8)学习结果的评价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系统设计更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而传统的标准化测验并不能完全检测出学习者的能力。替代性评价则避免了典型的多项选择测验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新的评价体系中所蕴涵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学习,或者展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些实际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展示学习者自己的水平。

a 档案带评价 (portfolio assessment)

替代性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就是档案带评价,即搜集和评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作平样本(Hambleton,1996;Herbert&Schultz,1995;Rolheiser,Brower,&Stevahn,2000)。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研究设计以及其他一些反映高级心理技能的作品,并以此作为评估学生进步程度的依据。[5]在教育游戏中档案袋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或任务的完成情况。

b 表现性评价 (performance assessment)

表现性评价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表现进行考察的测验。表现性评价的一个例子就是完成论文,完成论文不仅要求学生展现自己知道什么,还要表现出自己能做什么。汽车驾驶员和飞行员的驾照考试、医学上的临床测验等,都是表现性评价(Swanson,Norman,&Linn,1995)。在教育游戏中表现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者与游戏的交互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

c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层次分析法由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的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在教育游戏中主要体现在教育游戏软件统计系统的设计上,通过将层次分析法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代码,来计算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而生成统计结果来进行评价。

(9)知识迁移策略

学习者通过学习结果的评价并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要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情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要采用知识迁移策略促进知识的迁移。采用先行组织者能够促进学习的迁移。

五 总结

数字化教育游戏具有传统面向娱乐领域内游戏吸引人的特质,同时还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对于这样的一种教学媒体,如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则是需要进行合理设计的。文章提出了一种能够将数字化教育游戏整合到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美)迈耶著,牛勇,邱香译,多媒体学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

[2]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3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