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5 16:21: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高职涉外学生
跨文化意识
一、高职涉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并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针对高职涉外专业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能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现状.我制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卷,调查的具体目标为:(1)了解本校高职涉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2)了解学生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测试学生的言语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1.被试对象。
本次调查以高职涉外英语护理专业一年级099班学生为对象,共45名学生。
2.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现有的文献中缺少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量表,因此。我自编了所需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另一部分是文化测试卷。
3.《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
Kim等著名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三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它要求交际者具备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它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的态度、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景中完成任务的能力。我从这三个层面建立了问卷.见表1
我针对各个层面的要求设定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为便于被试者理解和回答使用中文,行为层面的题目使用英文。1—6题是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题目:7—10题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题目;l1—15题是跨文化情感能力题目:16—25题为语用能力题:26—35题是非语言交际能力题目。
4.《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测试卷》的编制。
跨文化交际认知层面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我参考了胡超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的社会文化测试卷,测试学生已有知识中对美国和英国的国家历史、地理、人文、习俗的了解程度。
5.调查的实施。
《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和《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测试卷》于2009年10月12日在本校高职涉外护理09级099班实施,测试时间为45分钟,由我担当测试人。测试前明确表明该调查仅用于课题研究.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操行无关,要求被试者坦率,真实回答。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巷结果分析。
(1)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了解程度,40.0%的学生有所了解48.9%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l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在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后,86.7%的学生认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重要,没有学生认为不重要。从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来看,他们认为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2)关于影响跨文化交际积极主动交往的心理因素中,48.9%的学生归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33-3%的学生怕犯错误,24.4%的学生由于内向心理。在造成与英美人交际障碍的原因中,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不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俗、不懂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占60%以上。可见排除了学生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而回避交往的心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跨文化交际情景试题部分答题情况,我运用了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SPsSV17.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用描述统计列出了调查对象的平均分、方差和得分率,见表2。
其中,在恭维、称呼、男女性别交往差异、接受礼物、看病等题目中,学生的正确率为75%以上。在表达异议、赠送礼物、与长辈谈话、非语言交际、正式书信方面学生得分率低于40%。
(4)英美文化测试卷共20题,我同样采用了SPSS分析学生的分数,见表3。
学生最高答对9题.最低只对3题.平均正确率为29.8%。我在分析学生试卷成绩后,进行了学生个别访谈,学生谈及主要是课外知识中没有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储备,有的常识听说过但记忆模糊,导致不能正确回答。当问及是否对这些知识感兴趣时,学生认为了解英美概况对自己以后从事涉外工作有好处,希望老师能提供帮助。
2.调查引发的思考和教学对策。
本次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说明了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知识匮乏,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持赞成意见,喜欢的跨文化知识传授方式有真实案例教学、文化影片欣赏讨论、与外籍教师面对面交流。
四、基于调查结果制定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拟进行以下教学对策来提高高职涉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真实的案例唤醒跨文化交际意识,系统的理论给予跨文化知识储备。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从各种本科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教程中选取符合高职涉外专业学生水平的案例给学生阅读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分阶段教授词汇的文化内涵、日常口语交际、篇章结构、逻辑思维、非语言交际、社交准则、价值观等.给予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储备。
2.多种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跨文化情感体验
在课堂中采用案例分析导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实例介绍等教学活动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课外推荐学生观看《推手》、《刮痧》、《走遍美国》等文化影视作品,上网阅读原版英文报刊,与本校外籍教师面对面交谈,组成小组帮助其外出购物、游览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学生课内外的跨文化交际实践。
3.有效评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
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作出有效的多元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本次研究中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作好记录。给予反馈;收集学生的文化影视作品观后感和网上阅读报刊的跨文化案例,在学生中交流、张贴;设置一个模拟跨文化场景让学生完成交际任务,评价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根据学生测试卷的反馈情况,确定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
关键词: 高职涉外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意识
一、高职涉外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并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针对高职涉外专业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能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现状,我制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卷,调查的具体目标为:(1)了解本校高职涉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2)了解学生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测试学生的言语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1.被试对象。
本次调查以高职涉外英语护理专业一年级099班学生为对象,共45名学生。
2.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现有的文献中缺少测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量表,因此,我自编了所需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问卷,另一部分是文化测试卷。
3.《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
Kim等著名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三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它要求交际者具备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它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的态度、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景中完成任务的能力。我从这三个层面建立了问卷,见表1。
表1 高职涉外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表
我针对各个层面的要求设定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为便于被试者理解和回答使用中文,行为层面的题目使用英文。1―6题是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题目;7―10题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题目;11―15题是跨文化情感能力题目;16―25题为语用能力题;26―35题是非语言交际能力题目。
4.《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测试卷》的编制。
跨文化交际认知层面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我参考了胡超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的社会文化测试卷,测试学生已有知识中对美国和英国的国家历史、地理、人文、习俗的了解程度。
5.调查的实施。
《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和《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测试卷》于2009年10月12日在本校高职涉外护理09级099班实施,测试时间为45分钟,由我担当测试人。测试前明确表明该调查仅用于课题研究,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操行无关,要求被试者坦率,真实回答。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涉外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了解程度,40.0%的学生有所了解,48.9%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1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在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后,86.7%的学生认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重要,没有学生认为不重要。从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来看,他们认为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2)关于影响跨文化交际积极主动交往的心理因素中,48.9%的学生归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33.3%的学生怕犯错误,24.4%的学生由于内向心理。在造成与英美人交际障碍的原因中,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不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俗、不懂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占60%以上。可见排除了学生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而回避交往的心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跨文化交际情景试题部分答题情况,我运用了社会科学的统计软件(SPSSV17.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用描述统计列出了调查对象的平均分、方差和得分率,见表2。
表2 被测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语用与非语言交际情况
其中,在恭维、称呼、男女性别交往差异、接受礼物、看病等题目中,学生的正确率为75%以上。在表达异议、赠送礼物、与长辈谈话、非语言交际、正式书信方面学生得分率低于40%。
(4)英美文化测试卷共20题,我同样采用了SPSS分析学生的分数,见表3。
表3 被测试者的英美文化知识测试情况
学生最高答对9题,最低只对3题,平均正确率为29.8%。
我在分析学生试卷成绩后,进行了学生个别访谈,学生谈及主要是课外知识中没有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储备,有的常识听说过但记忆模糊,导致不能正确回答。当问及是否对这些知识感兴趣时,学生认为了解英美概况对自己以后从事涉外工作有好处,希望老师能提供帮助。
2.调查引发的思考和教学对策。
本次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说明了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知识匮乏,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持赞成意见,喜欢的跨文化知识传授方式有真实案例教学、文化影片欣赏讨论、与外籍教师面对面交流。
四、基于调查结果制定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拟进行以下教学对策来提高高职涉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真实的案例唤醒跨文化交际意识,系统的理论给予跨文化知识储备。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从各种本科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教程中选取符合高职涉外专业学生水平的案例给学生阅读思考,引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分阶段教授词汇的文化内涵、日常口语交际、篇章结构、逻辑思维、非语言交际、社交准则、价值观等,给予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储备。
2.多种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跨文化情感体验。
在课堂中采用案例分析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学生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实例介绍等教学活动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课外推荐学生观看《推手》、《刮痧》、《走遍美国》等文化影视作品,上网阅读原版英文报刊,与本校外籍教师面对面交谈,组成小组帮助其外出购物、游览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学生课内外的跨文化交际实践。
3.有效评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
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作出有效的多元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本次研究中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作好记录,给予反馈;收集学生的文化影视作品观后感和网上阅读报刊的跨文化案例,在学生中交流、张贴;设置一个模拟跨文化场景让学生完成交际任务,评价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根据学生测试卷的反馈情况,确定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
五、结语
在本次调查中,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分析高职涉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需求和遇到的实际跨文化交际障碍,同时采用文化测试卷测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并分析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薄弱项,并通过个别访谈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困惑和平时应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时的态度、策略,旨在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使高职涉外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唤醒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能够顺利进行涉外交际,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君伟,张向阳,张伊娜.跨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国际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日渐重视。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除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列为主要内容;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4)则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在以上3种大纲的指导下,跨文化能力成为了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012年,跨文化研究正式列入外国语言文学下列的二级学科目录。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讲解中西文化纵论、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语言运用与文化差异等内容,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目前,大多数英语专业都设置了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大学英语也开设了后续课程。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不受时空限制、信息量庞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构建的案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高校。结合我校的网络信息特色,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积极探索如何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教学改革。本课程以多媒体与网络为支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小班化、互动讨论式课堂,将课内讲授学时压缩1/3左右,用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环节。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实践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另外,构建新型评估体系,扭转传统考试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局面。
1.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教育资源(课程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都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平台下跨文化交际课程课堂授课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多媒体和网络,让学习者最大程度地学习和体验各种不同的文化;教师组织和指导学习者进行跨文化学习和交际体验,并引导学习者进行讨论、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达到培养学习者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交际的技能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习资料的互动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所在。
在课堂上,本课程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围绕小组活动展开的任务型教学法、关键事件分析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多维度、多视角、多模态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跨文化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例如: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以网络为媒介收集跨文化交际真实案例,同时借助国际互联网走进真实的话语场景、积累跨文化体验,并且以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的形式与同学、教师就案例和疑问在课堂上交流分析,最后结合所学理论和知识以及课堂讨论,对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撰写“跨文化学习日记”。布置任务―实施任务―课堂讨论―总结反思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和情感理解。此外,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直观的特点,它们与任务型教学法、关键事件分析法和体验式教学法融合,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2.课外自主学习
多媒体和网络还大大扩展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把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跨文化的学习向着超越时空限制的自主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本课程以我校省级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同时融合海外高校的教学资源,强化课程的网络信息化特色。其一,将课程制作成“微课程”,寻求和海外高校等同类课程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跨国网络微课程资源的互享,实现课程国际化。其二,本课程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国际网络跨文化交际圈,利用博客、E-mail、网络论坛等形式促进课程学生积极结交海外不同文化的同龄人,以更好地体验不同文化的异同。要求每位学生记录过程,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跨文化体验。其三,在新浪博客建立了跨文化交际学网站,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回顾、课程知识要点、上课电子教案、视频材料、推荐阅读书目、电子图书、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跨文化案例数据库及跨文化交际相关网站的链接等学习资源。教师还通过该平台给学生公告、布置作业、讨论相关话题、提供反馈等,是师生以及学生间课外互动沟通的主要渠道。同时,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它所提供的跨文化学习素材不仅内容真实丰富,还不断更新变化、具有动态性,有着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样的网络教学环境扩大了教学辐射面,能及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异国文化的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节。
3.新型评估体系
培养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核心,但跨文化能力本身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导致文化测试和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极为困难,不论是定量或定性的测试法都很难达到客观、公正和有效的评判标准。本课程在经过多年探索后发展出了以网络平台贯穿始终的“课外跨文化体验报告”、在线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体系、“跨文化学习档案”三维一体的新型评估体系,旨在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评估体系中过程性评估和期末考核两者比例为6:4,其中过程性评估(60%)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和参与网络论坛讨论情况(10%);课外跨文化体验报告(20%),即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外通过亲身经历或国际互联网进行跨文化(跨国)交往,记录过程,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跨文化体验的感受和收获;在线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体系(IDI)(30%)。本课程引进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IDI)在线测试体系,建立跨文化能力测试网络平台。该评估体系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Hammer与Bennett教授开发,在全球有30多个国家的10,000余人参与了测试,一系列研究表明该测试工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IDI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使用课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评估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发展阶段,能比较科学地评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有效性。期末考核(40%)来自于跨文化学习档案,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网络或现实生活收集跨文化事件、个案,通过不同的跨文化体验,逐步积累建立自己的“文化档案”,定期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分享,并讨论、分析背后的文化因素。期末将平时的积累归纳上交,教师根据“档案”的质量和数量给分。
4.课程效果评估
本课程还引入悉尼大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测评。该评估体系共12项,每项最高分为5分,这12项内容分别为:(1)课程内容及目标明确;(2)教学令我的学习有效率;(3)技能得到提升;(4)作业量;(5)评估体系能帮我巩固知识;(6)对所学专业的贡献;(7)对学生反馈的反应;(8)师生交流;(9)提纲准确概括了内容;(10)评估体系效果;(11)学生小组合作;(12)对课程总体满意程度。该课程评估体系与我们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是高度吻合的,因此能够有效检测课程各个环节的实施效果,有利于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实现教学目标。
三、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他们需要具备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课程设计能力。其次,他们要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施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组织各种活动、准备各种素材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巧妙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长效学习能力;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问等及时进行反馈并给予合理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设计和组织科学的测评方法等。因此,面对新的教学环境,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实施高效教学。
四、结束语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强调多媒体与网络平台,全面促进了教与学的重新整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得到强化;互联网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在国内语言和文化相对单一的环境中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的契机和学习材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新型的过程性评估和在线评估体系起到了促进教与学的作用。这一课程体系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王海波.外语网络教学与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5-8.
关键词: CBI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标准理论 《当代大学德语》教材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外语研究聚焦于内容教学法即CBI教学理念。探索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的有机融合,强调交际和文化的重要性,重新调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最终培养合格的能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的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综合性人才。
1.CBI教学理念
以内容为依托教学(CBI)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的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达到外语习得目的的教学理念。其主要依据是二语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前者的核心思想是语言学习应注意有意义的内容学习,后者强调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联系。袁平华的弱势CBI教学模式即主题式语言教学(themenbezogener Ansatz)是目前德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现代教学法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不可替代,它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一种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因此,要实现本文开始提到的教学目标,以CBI教学理念为出发点,语言学习为基础,同时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材建设尤为重要。
2.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给予界定。Weier从跨文化能力的社会功能强调跨文化能力应该促进民族间的理解与和平政策。Helmholt提出跨文化能力既表现在意识层面,又表现在行为层面。Brislin,Landis,Brandt更进一步区分跨文化交际分为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层面。杨建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能力综合体,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核心出发点发挥作用,帮助参与交际的个人采取不同的交际策略,应对各种交际场景,解决各种交际问题,实现有效的交际,这正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CBI理念指导下的德语基础课教学有两大任务,即向学生传授语言技能,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将这种意识和能力更有效地运用于实践,改变其自身的文化视角,促使他们运用跨文化理论与观点审视不同文化,了解中国本土文化与德语文化的异同,能够做到从对方的思维方式中去理解对方,避免跨文化冲突,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培养拥有跨文化交际视野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要想使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其中教材改革是基础,教材的科学建设是CBI教学理念实现的保证。
3.基础德语课程教材分析
教材能否保证CBI主题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其衡量标准很多,其中判断教材能否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跨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是否涉及价值观、行为和思维方式;(2)学习材料是否将德语国家脸谱化还是利于破除偏见或刻板印象;(3)能否引导学习者进行中国和德语国家的文化对比。
目前国内高校德语专业大多数选用外研社出版的《当代大学德语》作为德语专业基础阶段学习的基本教材,同时此教材配有相应辅助练习册及听说训练教材。本文对《当代大学德语》第2册(2006年第一版)进行分析。该书共15单元,题材涉及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除一般的对话和叙述文外,还有通讯报道、采访录、书信、日记、电视访谈、广告、图表、诗歌、笑话等不同文体篇章。该教材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学习方法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如第七单元大学学习与生活,通过中德学生大学生活介绍,将不同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引入课文。第八单元介绍德国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德国文化中的婚姻观、家庭观等,并通过课后习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相比于其他教材或只侧重于词汇、语法体系的讲解,或过于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该教材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并尝试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恰恰满足了CBI主题式教学要求。
但笔者在教材使用中发现一些问题,如一些非对话类文章语言较为书面,课后习题以书面语法练习为主,缺少跨文化训练部分,尤其是具体案例实训等。另外,教材有些内容有些过于脸谱化,容易给学生带来误导,有些内容相对过时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托马斯《文化标准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以不同跨文化场景为基础分析产生交际问题和困难的文化原因的方法,与CBI主题式教学恰好可以相结合,可应用于外语课堂跨文化训练。笔者以此为依据,对《当代大学德语》教材提出几点建议:(1)单元选题应更具有代表性。以中国8个核心文化标准(单位系统、等级、手段和技巧、维护面子、社会和谐、关系体系、官僚制度、礼仪礼节),以及七个德国核心文化标准(事件导向、规则导向、弱交际情景、人际距离、内化的控制、时间计划、公私界限)为参考,选择难度适宜的文章。(2)习题设计应更多样化。尝试在基础语言习题后增加跨文化实景训练、案例分析等,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不同标准而产生的中德交往过程中可能预见的困难,启发学生自主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教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教材建设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各种现代化方式不断补充完善,从而实现课堂容量的最大化,达到教学最优化。笔者认为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上述改进,将跨文化实训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语言知识,还能够补充实践内容,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考和行动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2]黎东良.中德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涉外导游;跨文化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50-02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多元化的游客构成为国际化的导游服务工作提出了跨文化方面的挑战:价值观、、文化认知、语言及习俗方面的差异。对于涉外导游人员来讲,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索目前海南省涉外导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情况,发现跨文化旅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考如何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焦点。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1]。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工作。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导游人员,常简称导游(Tour Guide),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2]。导游人员分为中文导游和外语导游。本文中涉外导游指的是取得外语导游证,为国外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人员。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其外语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涉及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游客的跨文化服务能力。
Young Yum Kim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三分模式,即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3]。认知能力主要指交际者对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情感能力包括适应动机、身份弹性和审美情绪三方面内容,要求交际者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其他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4];行为能力指交际者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者群体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协同一致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方面内容。在本研究中,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主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框架下进行调查分析,具体将涉及外语语言表达能力、非言语交际能力、跨文化敏感性、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跨文化行为应变能力等,以期探索发现海南省涉外导游目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二、海南省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为实现探索海南省涉外导游目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这一研究目的,笔者设计了一份包含15道题目的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层面考察调查对象的跨文化交际情况。该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海南省目前已经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在岗56名涉外导游人员,含英语导游32名、俄罗斯导游15名、韩语导游6名和日语导游3名。其中女性居多,占71.4%的比例;年龄多集中在20―35岁之间,占82.1%的比例;从业年限多集中在1―2年以内,占73.2%;多为兼职人员(67.9%),部分人员(57.1%)曾接受过跨文化交际培训。
除以上基本情况外,针对其跨文化交际情况,该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分别为:“5=非常同意”、“4=同意”、“3=不一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平均分是指根据五级量表中的分值(5―1分),针对每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项目,所有56份调查问卷全部统计后的平均值。该平均值用来与五级量表中的同意程度相比较,以评估所有调查对象整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程度。调查发现海南省涉外导游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平均分如表1。
表1 海南省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由表1数据可知,平均分低于3分(3=不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项目主要分布在问卷的第3题(2.78)、第4题(2.42)、第12题(2.86)和第14题(2.45),也即海南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弱项分布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具体主要体现在认知方面,对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以及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能力上;在行为方面上,无法有效使用身势语、空间距离等非言语行为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在跨文化情境中,缺乏随机应变处理文化沟通障碍的能力。在情感方面,平均分高于4分(4=同意)的有两项,其他均高于3分,说明海南涉外导游均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够从情感角度尊重他者文化、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的能力。此外,在外语语言认知和行为能力方面(第1题和第11题)平均值均高于4分,表明他们在语言技术使用上能力不错,较好地满足涉外旅游服务的语言要求。但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障碍主要集中在对外国游客的包含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非言语沟通在内的文化差异掌握不够,导致其在跨文化行为中,无法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障碍。
三、提升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海南省涉外导游在认知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弱项,针对海南旅游发展的实际所需,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
1.细化岗前培训内容,模拟跨文化情景体验。从课堂获得的书面化语言知识,以及与现实跨文化语境相差甚远的文化知识无法满足涉外旅游服务的需要。因此,旅游经营者对涉外导游进行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本国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者文化以及其间的文化差异,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话策略、礼貌策略、言语行为策略等语用策略的训练。训练方式除短期集中培训外,还可以采取涉外导游定期轮流主讲,团队相互分享跨文化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循序渐进以及传帮带的培训方式。为避免在赞扬、邀请、拒绝、待客、餐桌礼仪等方面的语用失误,定期开展模拟跨文化情景体验训练,进行小组分析讨论,不断从实践中学习并应用跨文化交际策略。
2.利用新媒体科技,开发涉外导游自服务模式。在具备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涉外导游自身可通过新媒体科技,如微博、微信、APP软件等新媒体技术,开发出能即时服务涉外导游群体的新模式。例如,开发设计除针对海南省涉外旅游实际的APP软件,海南省涉外导游可注册,不仅学习文化差异知识、操练跨文化情境交际语料,这样能减少集中培训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能够根据自己所需,选择不同难度和层次的训练材料进行即时自我服务,满足不同涉外导游的需求,可重复利用率高。此外,建立海南省涉外导游微信群可使它们在虚拟空间即时分享自己遇到的成功案例或交际障碍,群友们可相互分析讨论,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行为能力。
结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涉外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该研究调查研究发现,海南省涉外导游服务人员在外语语言能力和对异域文化的情感认知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其对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以及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行为能力是弱项。针对这一情况,文中提出细化岗前培训内容,模拟跨文化情景体验;利用新媒体科技,开发涉外导游自服务模式这两项改进政策,以期为海南涉外导游跨文化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5-47.
[2] Kim.,Y.Y,Gudykunst.,W.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Vol.
7,Beverly Hills,Calif:Sage Publications,Inc.1988.
【关键词】 过程导向;教学法;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
一、引言
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地将跨文化交际设定为其主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学的目标也从培养学生成为“a native speaker”(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转变为“an intercultural person”(跨文化的人),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张红玲(2007:193)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高级目标,是通过进行文化对比,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普遍文化知识,培养多视角的、灵活的、立体的思维能力和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交际的技能,发挥外语教学对于学习者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所具备的潜力[1]。近几年来,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在逐渐地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并且教学对象从英语专业学生逐渐扩展到针对全校学生设置的选修课和提高课程。教学方法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法演进为较新的文化过程教学法。文化知识传授法将文化看做是一个国家或语言群体文化事实的集合,而文化教学就是传授这些文化事实。Hadley(1993:358)总结了知识传授法的弊端:事实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时间、空间和社会阶层等的变化会导致信息资料的失真;仅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的方法会加深而不是减弱他们对目的文化的成见或偏见;将文化作为事实进行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时一筹莫展[2]。
二、文化过程教学法
美国教育部下属的社会科学教育协会在对中学教师外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调查报告中(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 1999:10-11)总结了过程教学法对文化的定义及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文化是一个社会构造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体,而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文化学习就是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一样,应该采取一种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进行态度和技能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必须认识到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文化不断变化的特点使那些文化知识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因为事实会过时;态度培养是文化学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对语言学习也有启发性。因此,增强对自己行为所处文化环境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观察他人行为时不会武断地进行是非评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识和反思必须始于文化和语言学习之初,并且一直贯穿整个过程,为了理解目的语言和文化,学生必须能够将其与本族文化进行对比;教师和学生对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成见的认识和分析是文化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学生必须学会对目的文化和自己的本族文化培养好奇心,善于反思,必须能够对自己的信仰进行质疑,并认可和欣赏其他文化所推崇的不同的世界观;学生亲身体验和投入情感是文化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根据这一要求,语言和文化学习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教材或规划为中心,一切应该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者应该通过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文化,这样才能学到对付新的文化情景的技能[3]。
三、过程导向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
综上所述,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不应该是文化学习的重点,文化学习应该是一个认知发展和行为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获取文化信息,积累相关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和知识获取的同时,通过参与、体验和实践,使这些文化知识和信息转化为能力,并对所学的知识和体验进行反思,与本族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为基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1、小组学习
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很多高校目前都是选修课,班级容量比较大。因此,分组活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使老师轻松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处于主动地位,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团队荣誉感。小组学习也是教学的基础,能够确保老师在布置任务时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小组和个人。
2、任务法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容非常庞大,单纯依靠老师在有限的课堂上进行讲述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时也会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把教学内容按照文化主题进行划分,并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去搜索信息,完成相关主题的调查。这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了完成某一文化主题的任务,学生小组必须团结一致,分工合作,通过阅读英文书面材料,或者英语视频、音频等方式获取信息。这样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既积累了最新的相关文化知识,提高了英语语言技能,又锻炼了他们独立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授之于渔,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这种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成了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督导者、协助者。
3、学生主讲
学生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搜索、整理,将自己小组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他们可以通过口头陈述,板书,幻灯片或者其他的手段,使用英语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其他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提问。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主讲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要仔细观察,学生遗漏之处,偏差之处都需要老师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正。而其他学生在欣赏主讲小组的成果的同时,还要担当起评委的角色,对该小组及其当中的每一位组员进行打分,评价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整个过程当中,主讲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到了任务完成时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接受学生和老师的提问时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让自己对这一文化主题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案例讨论
向学生展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生的真实、典型的失败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而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能够刺激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了解文化差异,理解目的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解释该文化模式下的行为和事件,找出交际失败的原因。根据文化线索,讨论正确的交际方式,实现最好地交际,避免跨文化交际冲突。案例讨论法有利于转变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打破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5、实践法
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让学生亲临其中感受文化冲撞,虽然这些场景在最开始让学生感到难以适应,但是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英语在模拟场景中进行交际既锻炼了语言能力,又将文化知识和具体的运用规律应用到跨文化交际环境当中,刺激学生加速文化调适的过程,从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在面对跨文化冲撞时能够更加冷静地分析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反思对比法
以上所提到的文化教学的方法并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一次成功的教学过程需要各种方法相互交替,相互穿插。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几种课堂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反思对比的过程。因为跨文化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反思本族文化,并将其与目的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本族文化和价值观,才能消除民族中心主义思想,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并接受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目的文化的积极、热情的态度,建立开放、灵活的思维模式。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设置活动,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去探讨,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对照,进行文化比较,了解差异,开阔学生的思维,转变态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跨文化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以上方法可以同时进行,互为补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的习惯,消除民族文化中心思想,学会理解、尊重并欣赏异己文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最终使学生在各种跨文化交际情况下,能够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做到恰当有效地进行交际,成为跨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Hadley,A.O.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1993.
[3]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 1999.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Survey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Practices and Needs. Boulder, Colorado.
一、生态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
(一)生态视角下的跨文化教学观生态语言学和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分别与语言学、教育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科学,它们的兴起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尽管二者研究范围各有侧重,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要义:综合、平衡、动态、发展。从生态的视角来看文化与跨文化教学,我们不难理解如下观点:语言是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就必定要进行跨文化教学;跨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向“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文化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及文化群体成员的年龄、性别、价值取向等变化而变化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开展。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高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讨论与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根据上述能力要求,结合生态学综合平衡、动态发展等观点,我们认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应涵盖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技能三个层面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生态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见图1)。跨文化知识。注重的是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显性跨文化知识和隐性跨文化知识两方面。显性知识是可以直接学习到的跨文化知识,如本族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在政治政治制度、社会背景、语言交际、风俗礼仪、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异同;隐性知识则潜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只有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时才显露出来,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注重的是意识层面。从生态综合平衡的角度来看,文化生态中的任何一种因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化只有差异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同等重要。因此通过高职英语教学平台,我们要在意识层面上让学生树立生态的文化观,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宽容,摒弃文化偏见,从而在交际实践中能自觉进行跨文化思维,并根据文化情境调节自身的交际行为。上述跨文化意识的树立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交际实践中的表现。跨文化交际技能。注重的是行为层面。旨在增强学生语言与文化的协调能力,包括调适能力和实践能力。调适能力即要提高学生为适应具体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而在心理和思维方式上调节自身文化行为的能力,而实践能力是开始、维持和结束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技巧、策略和应变能力,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成功进行交际。从生态的角度而言,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三方面内容是一个整体、动态、多元、开放的生态系统:树立意识是前提,拓展知识是基础,培养交际技能是关键。跨文化意识的树立根植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而熟练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又是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知识的外在表现。同时,三方面内容又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三者综合平衡,并随着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螺旋向上发展。因此,三方面内容在生态的高职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中缺一不可,其培养要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根据上述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确立生态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框架:在确立高职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利用外语教学等多种平台,从丰富跨文化知识、树立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技能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发现问题并反思、调整培养思路与方法,再应用于跨文化培养教学实践。
二、框架践行策略
(一)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借助教材,讲授英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内容及差异,让学生养成“入乡随俗”的思维习惯和交际习惯。另外,教师可通过泛读材料,浏览相关视频、网站,阅读英美报刊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全面的跨文化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既要包括目的语文化也要包括本族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中西文化兼容并举的生态文化观,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以客观的心态开展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显性的跨文化文化知识可以通过讲授知识、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交际中,随时涉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也可通过课前布置跨文化知识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做CultureReport的方式,自主进行文化内涵探究。跨文化意识的树立可通过三个步骤:理解文化差异、客观鉴别和比较文化差异、最终能进行跨文化思维,教师可通过音频、视频
【摘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但是仅掌握语法和词汇并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从社会学上讲,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 交流 文化色彩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cultivating the social ability beyond culture
Xu Changqing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tool of communication.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is to use foreign language to exchange, but just knowing grammar and words cannot exchange successfully, because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e culture and is shouldering the culture information. Speaking from sociology, people not only have the natural quality but also have the social quality. Living in a certain culture background, it reflects specific culture color. Therefo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 ability beyond culture.
【Keywords】Social ability beyond culture Foreign language Exchanging Culture color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但是仅掌握语法和词汇并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从社会学上讲,人不仅具备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
所谓价值观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础。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价值观与、历史传统密切相关,英美文化属于基督教文化,英美人的价值观具有基督教文化色彩。
思维方式是价值观在思维方面的体现,与、哲学思想和民族特性密切相关。思维方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所反映。比如反映在建筑方面,英美人的建筑风格,大多比较简洁、明快,少有中国建筑那种“曲径通幽”的特色;反映在语法上,英语中的中心语居前的情况较多;反映在布局谋篇,英美人的文章直击主题较多;在语言交际方面,和东方人相比,英美人比较直截了当。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际。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能否实现顺畅交流的至关重要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2.1 文化差异影响交际质量。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紧密相通,如果说在外语教学中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学生语法词汇很好,听、说、读、写技能也不错,也难以实现顺畅的交流。
在交际中,由于忽视文化差异而造成沟通障碍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常说“你吃了吗?”或“你到哪去?”,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就会令英美人不解或造成误会。在英美文化中,“到哪去”属于个人隐私,不应作为见面的招呼语。
2.2 价值观差异导致交流难以进行。上面谈到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判断。主导着人们的其他观念,并主导人们的行为。因此价值观差异是一项根本性的差异,如果两个的价值观迥异,又不能相互理解和宽容,那么交流就无法进行。
为了能使交流顺畅进行,就必须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并在尊重普适价值观的前提下,相互包容,将冲突搁置一边,尽量回避,这种才能使交流顺畅进行。
2.3 非语言交际能力低下,造成沟通障碍。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有关专家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
3.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有三项: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4.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认识方面的问题。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学习外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外语,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四会能力当然很重要,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4.2 能力方面的问题。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5.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在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方面,二是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运用的方法也应围绕这两个方面。在实践中,可考虑采取以下方法:
5.1 寻根溯源法: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分析内在的文化内涵。在具体做法上,可引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在引导兴趣方面,可给学生讲一些词汇典故、人物故事等,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5.2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交际案例,通过对个案的解析,挖掘内在的文化因素。例如:一个美国人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这位女士说:“Where?”美国人说:“Your eyes.”在这个案例中,美国人的语言,体现英美文化中喜欢夸奖别人的倾向,中国女士想说“哪里,哪里。”在汉语文化语境中,这是一句谦和语,但直译成“Where?”,美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于是回答“Your eyes”。美国人不知道“Where?”是一句谦和语,在英美文化语境里,听到别人夸奖时,通常说:“Thank you.”从这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文化差别而发生的笑话。
5.3 情景训练法:文化内涵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情景对话则是体现文化内涵的良好载体。根据某些文化要素,编制一些情景对话,并加以操练,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在编制情景对话时要注意将对话置于英美文化背景之中,要注意趣味性和实效性。
5.4 文化差异对比法: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加以对比,可以清晰地找出差异,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5.4.1 称呼语。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5.4.2 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4.3 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5.4.4 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4.5 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5.4.6 介绍。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5.4.7 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oo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