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6 16:20: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音乐教学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学生的情感审美教育,教师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促进他们个人情感的升华。个人情感的呈现是音乐作品最主要的表现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审美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人情感,让他们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来获得情感上的释放和身心上的愉悦,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而高中音乐教学作为实现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感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审美感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个人潜能,促进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感,促使他们正确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情感教育的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学生个人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中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1、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个人情感的表达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音乐演唱中的以情动人。在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情感教育就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充分地表达他们自身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以情动人和以情感人的教学目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音乐歌唱、讲故事和舞蹈诗歌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来实现个人内心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
如在音乐作品《草原牧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气来为学生讲述这首琵琶协奏曲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曲子的热情与兴趣。在让学生了解到曲子背景并被故事中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打动后,教师再进行对学生的引导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从而增强他们演唱的感染力。
2、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了相应程度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协奏曲《梁祝》的作品欣赏中,教师要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关于《梁祝》的舞蹈或戏曲,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直观感受中去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现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的。
3、教师要善于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感受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形式来有效的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以带动学生的个人情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通过自身积极情绪的渲染可以为学生提供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教学,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在《走进》的音乐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他们熟悉的《青藏高原》来激发他们对的想象,然后通过语言的导入来让学生对神奇美丽的产生好奇和向往,最后教师再在学生渴望的目光中进行《走进》的学习,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参与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把课堂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唯一方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认识,从而造成“死读书”的学习现象,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情感审美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加强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和积极情绪的渲染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从而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的参与中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华.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0).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
【分类号】G652;J632.60-4
0.引言
音乐在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性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而言,对室内乐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室内乐教学的重要性,不利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就必须重视室内乐教学,加大室内乐教学的创新。
1.高校音乐教学中室内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室内乐教学一直采用的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够性的发挥,影响到音乐教学质量。
1.2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当前高校音乐的室内乐教学来看,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以本为本,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进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另外,音乐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对实践方面的知识设计较少,这在很大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3教师队伍不足
在音乐室内乐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就目前来看,专业的音乐教师比较匮乏,许多音乐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缺乏创新,大都是以本为本,不会变通,老师缺乏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教学过程,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进行教学,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盲目,达不到教学目的。
2.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2.1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音乐室内乐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势必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进而不利于培养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此,在高校音乐室内乐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室内乐教学中,我会在课堂前30分中让学生进行乐曲的演奏,然后我国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点评多采用鼓励性的语句。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教学内容的整合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对实践方面却少有涉及,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一味的灌输利润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在室内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教学内容上摒弃全面讲解的方法进行整合,建立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被重视也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就我国当音乐教学来看,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显得比较薄弱,专业的音乐教师比较匮乏,为此,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就必须稳定音乐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要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从而为高校音乐室内乐教学提供保障[1-2]。另外,高校还应当对外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为高校音乐室内乐教学提供保障。
2.4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音乐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主,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进而使得课堂氛围沉闷,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确保课堂氛围轻松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高校室内乐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就必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要主动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师生,更重要是要以朋友的身份,让学生爱上老师,乐于与老师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每天都能挖掘生活的乐趣[3-4]。
3.结语
室内乐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乐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现代社会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音乐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音乐室内乐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⒖嘉南
[1]于君. 高校音乐教育中室内乐的创新研究[J]. 北方音乐,2015,06:215.
[2]张建强. 关于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
一、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中最为基本的原则,也是保障高中音乐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具体来说,高中音乐教学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原则,首先,应注意全面贯彻落实高中教育教学的方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科学的开展音乐教学评价工作;其次,还要注意关注音乐教学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有效的促进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评价来说,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所选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否符合高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是否能够体现高中音乐教学的性质和价值以及是否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等内容,以尽可能的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客观、准确,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有效。
(三)整体性原则
在高中音乐教学评价工作中,整体性原则指的是音乐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也就是说在评价过程中,无论是针对音乐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所做的评价,还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做的评价,均应从整体入手,注意涵盖高中音乐教学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和各个模块,以尽可能的实现评价结果的全面和综合。例如:在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又要注意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文素养。
(四)可行性原则
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评价指标和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简单、清楚、易于操作和执行。如果所进行的音乐教学评价工作十分复杂、繁琐,那么在评价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以致于影响高中音乐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因此,高中音乐教学评价工作必须要注意遵守可行性原则,尽可能的使得评价简便易行,方便实施。
二、有关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
(一)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次,应注意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最后应注意将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是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的重要方面,能够让评价更为全面,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情感评价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学中通常有三个方面的目标内容,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以及知识与技能。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目标之一。通俗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就是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所能够形成和培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不能只单纯的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是否有所提升、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是否完全掌握。
关键词:高等教育 音乐教学 理论课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音乐艺术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高等音乐教育也自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音乐理论,是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理论课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理念知识的喜爱程度,也影响着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对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加大改革力度,是解决高等音乐教育中传统理论教学活动问题的重要方法。做好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改革,才能让高等音乐教育的理论课更符合社会需求。
一、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许多高等音乐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掌握针对不同内容、环境与教学条件的教学模式,无法根据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先进的音乐理论教学课堂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综合性教学模式正确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等音乐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阻碍了音乐理论课堂的进步与发展。
(二)理论课中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音乐理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要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音乐学习思维。只有学生将自己的个性与音乐作品的欣赏、创作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具有独立的音乐学习能力。然而,大多数音乐教师只认识到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这一目标,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在课堂中针对音乐理论知识发散思维,只求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共性理解,加大了音乐理论课的单调性,不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优化。
(三)忽视了现代技术在理论课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社会成为数字化社会。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速度的加快与范围的扩大,缩短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及时对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高等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将课本视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一味地讲解课本上的音乐理论知识,忽视了时代性理论知识的开发。教师们没有将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对媒介的忽视,不利于音乐理论知识来源渠道的丰富,加大了音乐理论教学的片面性。
二、高等音乐教学中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一)加强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的灵活化
加强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更新个人音乐理论教学思想,认识到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师生是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的单一模式。在高等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在音乐理论课堂中的共同参与。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思考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化教学观念的不同,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统治者,也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知识的传递者,而应当成学生探究音乐理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鼓励学生与自己互动、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发现理论知识,解决音乐理论问题,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理论学习方法。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听赏训练时,教师如果一再强调听赏的技巧,不给学生机会去体验,再多的讲解也无济于事。教师可以利用《命运》与《二泉映月》这样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听去欣赏,在第一次听赏后与学生交流心得,了解学生通过听赏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运用或者想到的听赏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听赏。第二次听赏实际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交流与引导,让学生探究出最适合自己的听赏方法,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的自然化与通畅化。
(二)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
科技的现代化发展,给高等音乐教育理论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够促进音乐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渠道。积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将视听结合起来,有利于音乐理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也能加强师生之间音乐理论观点的分享。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曲艺、戏曲的知识时,鉴于许多学生对曲艺、戏曲作品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扩展教学内容。除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用网络技术下载一些曲艺、戏曲的视频,用视频代替音频,促进曲艺、戏曲作品的形象化。用多媒体设备对这些作品进行播放,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理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
(三)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给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机会,是高等音乐理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个性基本形成,对于音乐作品的风格有明确的追求。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音乐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将的已学的音乐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去,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像在讲解和声知识时,教师给学生布置“利用所用和声创造一个音乐作品”的任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音乐教育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音乐理论教学的限制,才能让学生习得更为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用高效的音乐理论课奠定良好的音乐教育基础,才能推动音乐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透析现象意为何 看尽繁华话忧思(上)――由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J].乐器,2007,(03).
一、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氛围因素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没有在营造浓厚教学氛围上下功夫,教学过程中始终板着一副面孔,抱着师道尊严的陈旧理念。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降低了语文学习兴趣,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教学手段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教学工作,但也有个别教师认为信息化手段中看不中用,工作中不愿意运用多媒体手段,既缺乏运用多媒体的积极性,也缺少实际运用技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与形象性。
(三)教学模式因素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思进取,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教学模式陈旧,没有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互动效果,也没有能够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因素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授人以渔,特别是在学习方法技巧的教授上没有下功夫、见成效,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突破重点难点的环节上缺少看家本领,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突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路径
高中语文教师针对制约教学活动开展的各方面因素要深入研究,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教学创新与改革中突破教学困境。
(一)着眼学生情感特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高中生大都比较敏感、心思细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营造团结平等民主的氛围,大家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想法需求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号召大家一起相互帮助,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通过浓厚的氛围让语文学习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次,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存在一些消极情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这对提高语文教学实际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二)着眼教学实际需求,补充大量教学信息
高中语文教学既需要教师生动的点拨启发,也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为基础。缺乏了生动鲜活的信息,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达到形象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信息的补充。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经过认真分析,结合教材中信息量不足的现象进行突破,以大量的补充信息提高教学实际成效。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补充了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这位伟大作家悲惨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拼搏精神。有了这样的教学信息补充,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教材内容,感悟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光明的渴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在《江南的冬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所描写的景观,投影一些描写江南冬天美丽景色的视频图像,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从而提高对课文的理解领悟。这样的教学信息补充较好地体现了氛围营造、兴趣激发和学习帮助的综合功能。
(三)着眼课堂模式状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满足于充当知识的容器,而迫切要求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角。笔者针对学生需求拓展教学思维,对课堂模式进行充分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乡土情结》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堂深入阅读、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在家乡度过童年的人们身上打上了家乡的哪些烙印,思考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分析离开家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涉及到战争的描写,应当赞颂弘扬什么样的乡土情节,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中,一组思考题贯穿全文始终,由浅入深进行主题与思想的揭示。学生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分组展开讨论,大家一起研究问题的答案,并在全班进行分析交流,使学生对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乡土情结感悟更深,对那些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海外游子心情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在这样的思考题支撑下,整篇课文的脉络、情感以及人物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理解的促进效应。
(四)着眼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学习技巧指导
高中生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压力较大,教师一定要重视学习技巧的指导。首先,要强化预习方法、习惯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将预习作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预习效率上下功夫。其次,要对学生强化协作学习的指导,要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攻克学习难点。第三,要强化学生记忆技巧的指点,既要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合理安排不同轮次语文复习,还要通过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增强记忆效果。第四,要强化答题技巧指导,在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规范答题,提高语言表达与组织的规范程度,这些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都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网络资源;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整合;调查
一、研究过程和基本思路
1.调研的背景与目的
现代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要求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和要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自主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并延伸课程目标。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音乐鉴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课程资源,将网络资源介入鉴赏课堂教学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音乐鉴赏课作为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么,在近些年的课改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使用教材中的内容与选用非教材资源情况如何呢?哪些网络资源的选用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和符合学生的需求呢?网络音乐资源能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怎样的教学空间?网络音乐资源的引入是否会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网络资源加入音乐课堂教学,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为了探究这些问题,同时也为求证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必然性和实际意义。笔者以高中音乐老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数理分析的方式总结出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整合的必然性和实际意义。
2.调研的思路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采用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调查。学生调查对象来自浙江省义乌市6所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老师调查对象来自义乌市高中段专职音乐教师。其中,学生调查问卷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样本容量为6个学校,50个班级,共2657名学生,发放问卷2657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650份,有效率为99.7%。老师调查问卷以老师个体为单位调查,样本容量为22人,涵盖义乌市高中段所有专职音乐教师,收集整理后,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统计总结。
二、基本结论和初步分析
1.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属性使得网络资源与音乐教学有效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当前,网络普及率是相当高的,学生接触网络是非常方便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音乐视野也非常开阔。调查发现,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对音乐资料的关注度以流行歌曲最高,其次是电影音乐、演唱会、音乐会,而欣赏层次比较高的歌剧、音乐剧,学生的关注度则不是很高。我们不能忽略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度,学生对音乐的喜好程度决定着我们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内容与网络资源内容中,喜欢网络资源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学生的68%,为什么学生会更加喜欢教材外的网络音乐资源呢?原因其实就在现有教材的局限性上,其中72%的学生认为,现有教材的音乐作品偏旧,富有现代气息的新作品少,这或许就是让学生觉得音乐课与他们的生活有隔阂的原因所在吧。正因为如此,有高达91%的被调查学生喜欢将网络资源内容加入音乐课堂教学。当然,网络资源内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84%的学生也提出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内容相结合。
表1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内容,学生更喜欢哪个
■
表2 学生对现有教材的看法(多选)
■
2.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网络资源与音乐教学有效整合的必然结果
从调查数据来看,现有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喜欢的学生仅仅只占到被调查学生的3%,学生在课后能主动关注教材相关内容音乐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网络对生活的日益影响,学生可以关注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如果高中音乐鉴赏课只是仅限于已有的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起来,不仅不利于开展教学,其结果也与我们开展音乐教学的初衷相悖,就更别说通过高中音乐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了。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在现在的教学中,已经有绝大多数老师在备课环节就注重网络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有80%的老师是经常使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老师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教学思路的拓宽和创新创造了条件。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
表3 您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如何
■
表4 您对于在课堂教学上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如何
■
表5 您认为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对您的教学工作帮助大吗
■
教师对网络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认可度是很高的。笔者与一些一线的老师交流后了解到,现有音乐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制约性。他们在原有教材基本框架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自行补充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愿意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并且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帮助。在老师的调查问卷中,有80%的老师会经常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实践证明,86%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内容加入音乐教学,对学生欣赏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有帮助,并且所有使用过网络资源教学的老师也一致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或比较好的帮助。可见,再好再完善的教材,也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并进行再创造的。网络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符合当今课改理念,对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帮助。
三、分析与思考
思考一:网络资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1.有效改变现有教材的局限性
现有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一定的约束性,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如果简单的只是用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势必是对教学不利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音乐作品量太少、音乐作品偏旧,富有现代气息的新作品少、很多作品太难懂,不容易理解、太杂乱,不清楚到底要了解与音乐有关的哪些内容,这些都是老师、学生在教学中对现有教材的看法。实践证明,通过网络资源的引入,对教材内容不仅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和丰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老师通过网络资源与现有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富有个性和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突出。
2.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点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施教。
高中阶段的学生,从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青年初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情感更加丰富多彩、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日趋成熟等特征,都使得这一阶段的学生相对于初中生,具有一定高度的观察力、感悟力、判断力,加之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音乐知识,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音乐欣赏素养。正因为这样,高中音乐教学也必须求新、求变才能给学生以“吸引力”,教材内容安排得很有“套路”。学生一旦了解了,就会缺乏新鲜感,进而对音乐教学也就失去兴趣。“脑非常擅长寻求快乐,避免痛苦;寻求新异(寻找兴趣转移)。我们的职责是保持聚焦对于脑有意义和有关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91%的学生对网络资源内容加入课堂教学表示出喜欢,84%的学生赞同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内容相结合,86%学生表示网络资源内容加入音乐教学对自身欣赏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有帮助的原因所在。
3.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中国的网络普及率已经超世界平均水平,从调查问卷中看出,有85%的学生家中就可以上网,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很多。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音乐课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然是限制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网络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恰恰是时展的必然,它不仅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
助,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同时关注社会上的音乐现象和音乐发展趋势,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学习音乐就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思考二:怎样的教学才是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整合
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整合还有待大家共同思考、实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1)要立足原有鉴赏教材,抓住网络教材与教材内容的切入点;(2)要敢于开发教材,把握学生与网络资源的兴趣点;(3)要活化教材,挖掘网络资源与教学实际的升华点。
实现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教材知识与网络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忽视传统的教育是愚蠢的,忽视网络的教育是短视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资源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必将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多元音乐文化 高中教学 合理运用
一、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
(一)多元音乐文化的内容。
“多元音乐文化”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崭露头角后,在杜威公司、国际音乐学会及首次把艺术教育确定为学校核心课程《唐哥伍德宣言》的大力推崇下,成为世界音乐教育中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予以理解并尊重。
随着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不断推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逐渐进入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如我国新《音乐课程标准》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给予在高中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这一明确描述,将世界上多首民族音乐与我国音乐同列共存于高中音乐教材之中,期许能够通过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使我国高中生能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二)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民族与音乐文化都有着不可割裂开的联系,无论是北美土著民族的音乐、美国黑人音乐、欧洲音乐,还是非洲音乐、中东阿拉伯音乐、以色列犹太人音乐、印度音乐、东亚音乐和中国音乐等,都体现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以不同民族所拥有的特色音乐文化构成的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即我们所说的多元音乐文化,民族的多元性和特色是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之一。
多元音乐文化具有社会精神体现的本质。派生于人类社会多元状态下的多元音乐文化,一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民歌(folk)、流行音乐(pop)、灵魂歌曲(soul)、摇滚(rock)、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不同的音乐类型都具有社会时代精神特征,代表社会大众的心声,因此,多元音乐文化具有社会精神体现的本质。
二、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现状
由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规定教材。在课标构架的五个终极目标和十条基本理念中都有“理解多元文化”的要求,因此,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一直都是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
(一)课程结构及设置。
1.课程结构。
按照新课标要求,高中音乐课程分别由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和舞蹈这六个模块组成,除《音乐鉴赏》为必修课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与条件,选修其他五个模块。同时,为配合对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标课程结构要求,教材内容在《音乐鉴赏》这一部分的安排上,既有中国民族音乐,又包括西方经典音乐及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等,将多元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渗透到高中音乐教学之中。
2.课程设置。
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虽然实行学分管理,但对必须接受《音乐鉴赏》教育有明确规定,这种对于《音乐鉴赏》学分的硬性规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加强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与掌握。
(二)存在着的问题。
1.理念认识上的偏差。
多元音乐文化毕竟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的含义实在是太广博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认识还是存在不小偏差。例如,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引导学生从西方经典音乐中感受多元音乐,而有的教师则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传授关于对文化多元性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音乐自身基础乐理知识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在这样多种理念支配下,我国高中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基本上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理解与喜好,还没有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念。
2.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成分被过分夸大。
经过对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多元音乐文化中存在文化含义被过分夸大的倾向。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像平等、差异、民主等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并不明显,也不是音乐范围内所能解决的。
3.教师的局限性。
我国部分在职音乐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世界民族音乐培训,再加上班目前理论界对多元音乐文化脉络的梳理并不十分清晰,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常陷入讲不深说不透的尴尬。
三、多元音乐文化在高中教学中合理运用的实现途径
(一)正本清源,统一理论认识。
还音乐教育本来的目的,创造多元音乐氛围,培养灵敏音乐感受,通过多元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调式结构、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感受力,这才是我们理解多元音乐文化本旨的根本之所在。
(二)摒弃形式上的“文化”主义。
立足于音乐教育基本音调、作品风格、曲调特点等音乐本体展开教学。多元音乐文化在教学中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和开展,而不是对于文化的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音乐课堂成为弘扬本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主阵地,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升对本民族音乐价值的欣赏水平。
(三)提高教师水平。
通过培训、讲座、公开课等形式,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当音乐教师能够从多元音乐文化中吸取足够的营养,才能把去伪存真的音乐精华传授给学生。
综上所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本身博大的内涵,决定了这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多元音乐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于丽.论以人为本在中学音乐教学的实施途径之一――合理运用流行歌曲对于提升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2,03:21-22.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一些学校的音乐课成了摆设,或者成为学生紧张学习中偶尔的调剂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音乐课……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好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创新,只是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