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

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6 16:20: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团队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管理;控制要素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新举措,通过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制度改革,形成了以国家宏观监督调控为指导、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基本格局。市场上出现了以项目法人为主体的工程招标发包体系,以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为主体的投标承包体系,以建设监理单位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等市场三元主体。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组成复杂,多变,所以在进行管理之前,通过分析其主要特征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主要特征为:涉及了地质、气象、经济等多学科的知识,电力、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接触多类型的相关法律;受到人为因素、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战争等多因素的影响;并受地区差异的限制,只因换了一个乡镇便必须重新调查土地情况,同时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统一的量化标准。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中其产品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以及体积庞大等等相关的特征,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中也具有此特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常在河流之上而进行,其受到的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其大部分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之中,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费用高以及价格波动比较大等等。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要求进行反复比较论证优选施工方案,才可以确保其施工的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

3.1、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

在水利水电之中,需要不断加强其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相关的认识问题有效解决,不断解决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地位。当前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之中还处于一种改革的状态之中,需要不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促使其安委会领导下的以行政管理体系作为其核心、同时将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的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主要的作用。为了不断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及时明确,将责、权、利落到实处。

3.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最重要的砝码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任何国家,地区的企业来说,任何产品的质量关乎于企业的生存问题,水利工程更是如此,其工作是由十分复杂的施工环节组成的,所以应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水利工程开工之前,所有项目的有关的执行部门人员都要建立一个全面建设高质量工程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心中,作为一种对于工作的坚定信念。在其日常的施工工作中,必须要根据相应的施工要求,制定适应当地情况的工程标准,进而保证所有的施工都能够在规范的范围之内合理完成。第二,是关于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少数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严格控制,完善现场的工作流程,及时检查工作结果和预先制定中的区别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和问题。第三,积极发挥人员的职能作用。在正式施工时,监管人员应充分了解水利施工的详细流程额具体细节问题。确保能随时全过程的细致地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适度的监督,尤其是对于有关施工的主要的关键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监督,时刻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可以符合有关标准对于质量的要求。第四,进行质量验收的严格把关。不仅仅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监督,而且在施工进行完成后,施工单位也必须定时派权威有经验人员进行定时的维护,检测和保养并接受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监督。第五,是关于采购材料的质量问题,为了防止日后坍塌,停用等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对采购质量的工作流程,录用高素质的采购人员,重视材料对于施工的重要性。

3.3、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控制

工程项目是否可以在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交付使用,同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进度、质量以及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首要问题是解决好三者的矛盾,同时还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以及质量好。做好项目之中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以及组织架构,需要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也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同时在设计单位的确定以及设计合同的签订,对于其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以及评审都是紧密相关的。而在项目实施之中,因为受到的干扰比较多,通常就会出现实际进度同计划进度之间不一致现象的出现,对于偏差应该使用相关措施进行纠正,我们一般使用对于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跟踪检查,等到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使用措施进行解决。

3.4、施工成本控制

在任何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对于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但是我国很多施工行业目前还是使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这就使很多资金让不必要的环节白白浪费掉,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十分不利。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深刻了解精细化管理会使施工成本大量减少,所以成本的监控是其主要内容。

3.4.1、将成本控制在各个施工队和相关部门中,将所有成本规定于每个人身上,定期对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进行检查,并促使所有部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成本的支出。

3.4.2、水利工程的成本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选取,应达到质量和价钱价值合理,要知道做好材料的购买对于所有工程的成本具有十分重大的关系,并值得注意的是建立人情采购的习俗,也造成了资金大量浪费。

3.4.3、建立资金使用的流程,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取消所有使用资金不当的项目。但是这一定不能克扣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人员检查使用成本时,如果是为公司进行了合理的减少资金,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奖励。

3.5、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管理

在项目筹建期间,项目负责人应精心筹备,建设一支职业素质过硬、专业素质过硬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团队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工程项目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这决定着工程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建立一支这样的团队,需业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项目经理结合工程特点与各个阶段管理的需求,完善管理规定和制度,并分解管理责任,使其有章可循,各司其职。管理团队的决策与项目负责人必须是团队集体意识的集合,这是防止决策失误的关键;第二,在参建方的选择上,明确建设单位在管理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招标控制上,选择资质老、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而且在合同条款中,需要明确规定参建方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的要求。这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此外,各个单位与业主单位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的进度,这是工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管理团队成员形成管理理念,明确目标与价值观,形成一个令行禁止、协调高效的管理团队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环节多、内容复杂、受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抓关键,重视细节,从而保障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高效展开。只有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规范、科学管理,才能为社会提供合格、优良的建筑产品,为社会做贡献,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亮玉,张庆玲.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0,08:107.

[2]李伟.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第2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现代篮球运动的特征及其训练过程中几个要点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现代篮球运动集体与个体的统一、攻守之间的整体性以及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的结合三个主要特征,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对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创新、训练过程的优化控制、运动损伤及预防三个训练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开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 篮球训练 运动特征 要点分析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现代篮球运动更重视赛场上集体与个体之间的有效统一。也就是说,在要求充分体现一个团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风貌,默契的完成战术配合的基础上,同样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在重视集体的前提下,能够让个人的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攻守之间的整体性

现代篮球运动更重视进攻、攻守转换、防守之间的联系性,将其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看待和训练,并在比赛中强化攻守转化意识的运动,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结构体系,从而使现代篮球运动具备了攻守整体性的特征。

(三)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的结合

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在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的条件下,才能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并进而保持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并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二、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要点问题分析

(一)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创新

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方法实质上指的是,让篮球队员按照教练员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不断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内容进行实践,从而实现对篮球运动中所涉及的技战术内容熟练掌握的手段和方式。篮球运动训练方法选择的科学与否会对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来说,在选择和创新日常的训练方法时,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首先,所选择和创新的训练方法必须要符合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这一点也是在选择篮球训练方法时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一点;其次,在选择和创新篮球训练方法时,要科学的融合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不断提升现代篮球训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最后,在选择和创新篮球训练方法时,一定根据实际的训练计划、训练任务、训练内容以及队员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训练方法的适宜性。

除此之外,要真正做到对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科学选择和创新,只关注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是不够的,还应符合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教育训练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教育训练原则。现代的篮球运动训练,关注的并不单单是队员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而是队员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方法还应符合教育训练原则,在训练的各个环节巧妙的对队员渗透各方面的教育,以实现教育和训练的有效融合。例如:科学的现代篮球训练方法,应该有助于队员篮球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助于团队良好的运动风起的形成等等。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任何运动训练中理论和实践均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中也不例外。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篮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无从谈起,而仅有实践没有理论,队员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则永远无法实现最大限度的提升,因此,在设计现代篮球训练的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现代篮球运动训练过程的优化控制

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也就是队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篮球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囊括了诸多的要素,复杂而系统,要想取得最佳的训练成效,就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优化控制。

在对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进行优化控制时,主要有篮球技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篮球战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篮球体能训练的优化与控制以及篮球心理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篮球技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工作是在系统论、控制论等多种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实践过程,而在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主要从进攻技术要素和防守技术要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其次,篮球战术作为影响团队力量和个人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篮球战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针对篮球战术训练进行优化控制时,教练员应注意在遵循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大方向的基本前提下,将本队队员的实际情况、现有技战术水平、战术指导思想以及预期的训练成效有效的融合,并通过具体的训练方法对队员产生作用,并根据训练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调整,在实现有效的控制的同时,不断对战术训练的过程进行优化。第三,篮球队员的体能状况也是影响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篮球体能训练是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要对篮球体能训练进行优化控制,必须要注意遵循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最后,篮球心理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在对篮球心理训练进行优化控制时,应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注意培养队员的注意能力,并通过挫折教育、实战练习等多种方式来提升队员心理素质水平。

(三)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 智慧 高职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78-01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能医疗”等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由概念逐步走上应用。在这种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应运而出,许多大型图书馆按智慧图书馆的理念开始设计和改造图书馆,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方便了读者,真正达到了由信息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转变。在智慧图书馆时代,由于采用了全新的IT技术,服务的方式,内涵,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换,本文拟对智慧图书馆时代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做好智慧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1 智慧图书馆时代的特征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IT为基础,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以知识创造和提供知识服务为主的现代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互联、高效、便利,数字惠民是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互联、高效和便利是智慧图书馆的内在特点[1~2]。互联是指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融入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各个工作流程。高效是将智慧管理融人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实现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效益、效率和效能最大化。便利是指任何读者在任何地点通过任意方式能非常容易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高效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便利是智慧图书馆的宗旨[3]。

2 智慧图书馆时代服务模式的变化

智慧图书馆时代服务的目的在于知识运用和知识创造,实现知识产品的增值效应;在智慧服务过程中,团队合作尤为重要,通过团队的智慧服务为知识用户带来巨大收益。

2.1 服务的核心由提供信息向提供知识转变

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而智慧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即信息来源于数据,知识来源于信息,而知识则是智慧的基础。提供信息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如检索查询、在线书刊浏览、电子教程下载、在线讲座、图书公告、馆藏查询和借阅等服务。但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开始由提供信息变为提供知识,随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用户借助网络就很容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急需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从信息中帮助用户产生所需的知识就尤为重要,成为智慧图书馆时代服务的核心内容。

2.2 服务的本质由信息采集、加工和整理向创造知识转变

信息采集、加工和整理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本质工作,但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基本信息的采集、加工和整理的大部分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许多读者都能自主完成信息检索工作,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始由采集整理信息像创造知识转变,工作人员要利用图书馆拥有的大量信息,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专业知识和工具创造出对用户具体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智慧服务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图书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体现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创造性特征。

2.3 服务的主体和客体都由个体向群体演变

服务的主体指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的客体指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例如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以一对一服务为主,即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够为一个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服务的对象大都是个体的需求。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和应用,智慧图书馆时代的到来,为单个用户服务的需求量在逐渐减少,用户的需求开始以项目组和团队的形式出现,服务由图书馆中具有较高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开发能力的团体来提供。

3 智慧图书馆时代高职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

在智慧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内容在逐渐发生变化,逐步由以往的提供信息向提供知识转变,服务的方式由简单的提供信息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变,由以往的以信息检索方式参与项目变为以提供解决问题可选方案为主的深度参与,智慧图书馆时代高职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基于教学的智慧服务

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重点,发挥图书馆人才优势整合、挖掘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方法,把电子资源按精品课程建设、高职教材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课程开发、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分类,智慧的为教学服务,按教师、学生的需求加工信息和创造知识。

3.2 基于科研的智慧服务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科研也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主动了解自然基金,科技计划、产学研等项目,提前进行信息的收集、检索,采用一定的软件工具分类,摘要提取等工作,为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最后验收提供智慧服务。

3.3 基于专项的智慧服务

图书馆要根据高职院校需求,针对各个时期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的智慧服务。根据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的工作重点筛选有关信,以简报、内参、专题报道等形式提供给相关信息用户决策层,为决策充当参谋和助手的角色。根据教风学风建设的中心工作,图书馆可以加工、整理及分析,以电子版传送或出版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发给学生或教务部门,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务部门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梁光德.智慧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11):88-92.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24-05

1文化创意工作者

理查德・弗罗里达教授在其撰写的《创意阶层的崛起》中,提出了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概念,称之为“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super 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creative professionals)”。厉无畏教授则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定义为掌握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复制、浓缩到新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中去,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人才集合体。[1]

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富有创造力的创意工作者,其实现自我需要几乎成为一种使命,驱使着他们充分地、激情地、忘我地、专注地体验生活、创造价值。正是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原始动力,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才会如此明晰地被分离出来。具体来讲,文化创意工作者具有创造性、开放性、集中性和流动性等特征。

创造性是文化创意工作者的最主要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意,并通过创意实现其自我价值。他们很难满足于常规性质的事务性工作,从内心厌恶教条与一成不变,渴望接受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热衷于在头脑风暴与身体力行中充分展现自我。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讲,创意成果带来的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要远大于金钱物质激励。因此,如何对文化创意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如何在保证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围绕企业目标激发其创造能力尤为重要。

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相关产业领域知识的融合性吸收、消化和创造。文化创意工作者善于接受并使用新鲜事物,能够捕捉到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创意灵感,并使之艺术化或产品(服务)化。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更重视自我权利和自我表达,在诸如民主、科技、文化、宗教、环境、休闲、移民和性恋等问题上,他们的态度通常也比较开放,并且更善于接纳新鲜事物,给异己者以自由。

集中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化创意工作的城市集中和区域集中。由于经济、文化、信息、资源等要素的汇集,使城市成为创意的温床。后工业时代出现的创意经济,正是建立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功能上来讲,城市能够提供创意工作者需要的智力支持、经济机遇以及能激发灵感、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而金融、娱乐、科技等产业的发达,高品质社区和大学城的聚集,都在不同程度上共享了创意,也激发了创意。

由于文化创意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性,激活了其选择权,使其自由度大大提高,也使这些人才能够顺利地游走于不同的创意城市或创意区域。另外,创意工作者的流动性也有客观层面的因素,流动是人才按需流动的最鲜活表现。还有就是新观念的分享对创意的带动,也促进了创意工作者的相互交流。再就是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吸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创意工作者具有了流动性特征。这种流动也体现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创意工作者经常需要思维越界。

2我国文化创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我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践中,文化创意企业数量不断膨胀,而由此带来的针对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也日趋严重。以本调查为依据,对目前样本企业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创意工作环境差、个性人才与团队的融合存在问题和企业管理模式与创意工作者特征不匹配等方面。

2.1个体需求偏好与企业目标结合

自我实现需求是文化创意工作者的核心需求所在,所以,对于企业来讲,管理是为了激励其创造性,企业应该了解文化创意工作者的需求所在,并使管理目标能够最大限度与这些需求相一致,否则,这些人就可能失去创意动力和能力。所以,研究管理模式,文化创意工作者需求偏好的调查研究就成为首选。

本调查目的是试图了解当前文化创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以及文化创意工作者的需求偏好,为论文建立模型提供参数。

问卷内容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人员,涉及设计出版发行、广播电视、互联网、工业设计、美术、广告、会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十多个文化创意行业。问卷由8道题目组成,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三种题型。所有答案均来自网络,作答人数898人,独立IP地址数为892个,回收率94%。问卷结果主要采用统计百分比、理论归纳等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对文化创意工作者对企业人才管理和激励上的需求偏好分析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在管理上主要的问题存在于创意工作环境塑造、创意团队构建和管理模式与个体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方面。

2.2文化创意企业管理问题

2.2.1创意工作环境问题

成功的文化创意企业非常重视为员工创造宽容且具有个性的工作环境,并且通过创意任务调动员工的创新性。也就是说用适宜条件使其“繁殖”,并按照一定目的进行长期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我国创意工作者的微观工作环境是否适宜创意,越来越受到关注。涌现出了诸如北京798创意园、南锣鼓巷等园区,吸引了众多拥有自己创意产品的年轻文化创意者入驻。但是,产业园区的环境虽然建设良好,而进驻的企业在工作环境布局上仍无创意建树。在本调查问卷中,关于工作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意的题目:“您目前所在的单位的工作环境,能否让你轻松、激发灵感?”选择基本符合的占比为48.89%。

2.2.2创意团队构建问题

现代企业,团队协同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针对于产业化、市场化的创意实现过程中,协同是创意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和必需。在本调研中,文化创意企业中团队存在工作效率不够理想和团队合作不够和谐等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创意团队工作效率不够理想。在问卷题目,你所在的团队合作情况怎样?排在前两位的选项分别是:团队设置基本健全,效率适中,但需改进,以有利于创作工作(48.33%);团队建设一般,创作活动效率不算理想(27.22%)

(2)创意工作者与团队合作不和谐。这种情况既制约了尖端创意人才能力发挥,也影响了团队效率。在本文问卷调查题目:您所在的单位中,出现过过于个性的创意人与团队无法有效合作的情况吗?选择“有”选项的占41.1%,选择“时有发生”选项的排在第二位,占27.78%。

图3文化创意企业创意团队有效合作

(3)企业管理模式与创意工作者特征不匹配。传统管理模式严重影响着创意工作者能力的发挥,也导致了高层次、有潜质创意人才的流失。另外,文化创意企业在管理模式探索中,往往喜欢引进西方的弹性工作制,大多不仅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养成了创意人员懒散的工作习惯。本调查题目:您对目前所在创意企业人员管理模式的看法中,选择“不是很满意,过于传统,和创意人员不匹配”选项的比例为36.11%。

创意作为一种要素或资本,对文化创意企业至关重要,而创意工作者则是创意资本的核心,鉴于很多文化创意企业在激励和管理创意工作者方面都差强人意,本文尝试基于效用构建一种文化创意工作者的管理模型,作为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探索。

3基于效用函数的文化创意工作者管理模式构建

在文化创意工作者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效用函数模型,生成新的文化创意工作者个体发展与组织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企业针对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协同管理模式。

3.1“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计算

如果要让企业的管理者能够计算出针对创意工作者管理的效果,就必须给出一个基于创意工作者需求的,能为企业实际应用的模型,首先是需要知道如何在确定创意工作者需求偏好,然后针对需求偏好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激励行为。

3.1.1模型建立前提

(1)问题的提出。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是文化创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良好的人才激励与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企业内部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作为盈利性经济组织,企业一定会考虑创新管理模式的风险和针对创意工作者激励所需要的成本问题。

(2)假设和约定。企业在进行力资源管理和激励过程中,遵循以下假设:假设企业中的决策者的偏好是完备的;企业决策者在对不同的管理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的决策时,其偏好可以传递。

(3)泛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首先,我们假设企业用于人才激励方面的预算将会全部投入到该工作当中去而完全不会被占用,同时预算不能超支,在此约定下,有:

以上模式包括人才引进、激励、培养环节,团队煅造环节,以及工作环境塑造和企业文化认同(凝练)环节等。企业要从文化创意工作者的文化职业素养、个性特征、自主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考察和筛选,充分了解和把握其需求特点,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采取恰当的人才激励措施,通过积极的工作授权,对人才边培养边管理,使之尽快融入团队,认同本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系统科学; 科研团队;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6-73-02

0 引言

围绕师生共建科研团队这个中心,建立“开放式”团队运行机制,注重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已成为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从组织进化的角度将组织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1],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自组织”的定义[2];而对于布鲁斯・塔克曼提出的团队生命周期的五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休整期[3],其恰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有序程度逐渐提高,最终达到有序结构的过程。所以针对本科生,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探索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建设过程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1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特征及现状

1.1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主要特征

⑴ 共同的学科研究目标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人士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4]。而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能更好地满足学科方向一致,研究目标明确,协调合作融洽等特点,在实际的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行“开放式”运行机制,借助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前瞻性深的科研项目为依托,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

⑵ 知识与技能融合互补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从团队的构建模式来看,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阅历,而学生更具有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加之,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熟悉,关系融洽,益于协调,又有共同的科研目标,通过对相同学科方向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深入研究,达到相互互补的群体优势。

⑶ 学生知识的成长周期

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存在成长的周期性。学生自进校以来,随着学期年限的不断增加,所学知识的广博和深入程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由接触、高效直至成熟的成长过程,这恰与团队的成长生命周期是相辅相成的。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借助参与教师的科研团队反促进自己的课堂学习,同时,通过渐进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推动科技项目的深入研究,以此往复,直至达到双向成熟阶段。

1.2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着重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部分学校已开始加大对学生参与科技相关活动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创业基金等项目。但与博士、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真正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形成一个正式的群体,还是为数不多的;所以,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就是基于这种发展状况而提出的。

2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建设过程

2.1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自创生过程

在没有特定外力干预的前提下,假设让对某个教师的某个科研项目感兴趣的所有学生群集于一个环境下,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竞争、合作、既竞争又合作、互动学习,逐渐形成最初的弱连接团体。但是,在整个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必须保持团队的开放性,具体是指原群体中的个体本身可以发生新的变化,转变成新个体;另外,原群体中的个体也可以和该群体以外的个体进行相互学习,再与原群体中的其他个体一起接受环境的选择。简言之,就是通过开放性从环境中获得负熵来抵消群体内部产生的正熵。该科研团队经过内外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一个运行稳定的有机系统。

2.2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自生长过程

早期的系统理论家阿希贝提出自组织的两种含义:一是组织从无到有;二是组织的从差到好[5]。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科研团队从组建开始,都要经历一个自我成长、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

首先,学生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掌握的知识也更全面、更系统,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也随研究的深入不断增强,团队内部的这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整体的涌现性,形成“1+1>2”的效应。

其次,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要将正反馈和负反馈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我更新和维持。其中,正反馈是指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激励由弱小到强大的过程;而负反馈是指团队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自我抑制暂停生长的行为。

最后,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建设应远离平衡态。因为该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突出的是群体成员的创造性,只有在不断地打破旧模式,稳定新模式的动态变化中,才能保障科研成果的顺利完成。

2.3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自适应过程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充分发挥团队群体成员之间、成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同合作,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形成稳定且有序的互动交换,维持团队对内、外环境的自适应性。否则,一旦这种“有序”被打破,可能整个团队面临被迫解体的危险。

3 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今后建设发展方向

在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实际问题存在,如学校支持力度不大,把学生的学习环节主要局限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对于本科生从科研角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不够;另外,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对此认识不够深入,导致自身研究素质不高、兴趣不浓。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主要从管理机制和开放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将来的建设方向。

3.1 建立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合理的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组织管理机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学校角度,应给予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这种团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包括科研经费、硬件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学校不仅要了解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成长生命周期,还要在整个团队成长过程中做到全程监管、宏观管理。

第二,从团队角度,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中每个成员自身本就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抑制的意识很强,因此,在团队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应更注重自我管理。通过明确团队成员之间合理的分工,增强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关联性,经过合理的竞争和选择,使整个科研团队趋于成熟和稳定。

3.2 增强科研团队的开放性

为了不断提升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就应远离平衡态,增强开放性。满足平衡状态下单纯的线性相互作用是不可能产生整体涌现性的,只有以创新思维为根本,通过科研团队成员之间、成员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足够开放,才能从环境中不断地得到负熵,当得到的负熵大于自身增加的熵时,才能保证自组织逐步走向有序和完善。同时,整体涌现性的产生才能更有利地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和解决学术瓶颈。

4 结束语

建设师生共建型科研团队是我国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新型的团队建设模式充分利用了教师和学生获得的同方向学科知识和技能,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非线性相关作用产生整体整体涌现性,借助科研团队自身的建设、成长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整个团队建设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竞争和协调意识,更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的团队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师生共建科研团队的研究可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Hermann Haken. Advanced Synergetics―Instability Hierarchies of

Self-Organizing Systems and Devic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83.

[2] 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 金辉,钱焱,邵俊.团队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6.7:194-196

[4] 张晓波,陈超,黄国英,桂永浩.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

医学教育探索,2004.3(4):42-44

[5]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6] 苏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管

理研究,2009.2:231-233

第6篇

全新HYPERFLEX高尔夫鞋履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鞋面,大多数运动鞋选用柔软的网层鞋面材质,是不需左右摆动的跑步运动最理想的装备。不过,FootJoy产品研发团队除了致力保持鞋履的舒适穿着性与卓越质量,还带来高尔夫运动所需的支撑度、稳定性和防水性能。经过全面测试,该款鞋履利用前所未有的材质FlexGrid构造,实现所有优势的完美平衡。

独一无二的FlexGrid鞋面材质,灵感源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扎奇姆邦克山大桥(Leonard P. Zakim Bunker Hill Bridge)。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座索拉桥,其桥上铁索提供着巨大的支撑强度,同时带来了时尚、轻质、技术超前的外观――这一切与FlexGrid构造如出一辙。

FlexGrid构造为脚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使高尔夫运动员在挥杆时脚趾能够自由伸缩,同时确保脚部舒适度,增加弹性。鞋底支撑由细密、轻质、柔软、灵活、防水网层组成,最大程度实现舒适度、透气性、灵活度和通风性能。鞋履构造天衣无缝地贴合脚型,鞋面紧紧包裹脚部,在带来舒适穿着感的同时具备高尔夫运动鞋的高效支撑作用。

“我们的设计师曾对土木工程和建造进行仔细研究,进而创制该款无可匹敌的HYPERFLEX鞋履,兼具出色功能与精美外观。”FootJoy品牌国际设计与开发部副总裁Doug Robinson讲道,“该款鞋履的每个方面都采用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合精湛技艺与创新材质,成就无与伦比的灵活度、轻量特征和稳定性,使每次挥杆时有如神助。”

“当我穿着HYPERFLEX该款鞋履参加莱德杯高尔夫球赛,我便自诩为该款鞋履的忠实粉丝。” PGA 巡回赛冠军Hunter Mahan表示,“当我在高尔夫球场上,这款鞋履便能为我带来全天候舒适感受,特别是当我挥动球杆的刹那,它所具有的稳定性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微妙体验。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款鞋履,青睐于它时尚前卫的造型。”

主要特征和优势:

FlexGrid 2.0构造鞋面――高性能鞋面材质除赋予HYPERFLEX鞋履精美绝伦的外观,更备有功能作用。柔软舒适的面料有助控制挥杆时的脚部,并长期保持鞋履造型。内置的透气薄膜确保在两年内提供防水功能。

FineTunedFoam 2.0――新增 FTF 2.0 技术为HYPERFLEX鞋履提供出色舒适度。下一代的中底将融合更为柔软轻质的EVA减震胶垫,带来超级防震功能。

第7篇

好的供应商不是天生的

“好的供应商不是天生的”这是专业采购人员经常引用的一句格言。持续高效的供应源是有效采购的基本前提,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是采购成功的关键。通常供应商的信息来源于新闻媒体的广告、行业期刊、互联网、以往的采购记录、设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推荐等。在这一领域,要得到效率,取得有效性,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如果与供应商成为“伙伴”,公司就可以依靠他们获得新产品设计、工程帮助和质量控制等。

选择供应商最重要的是质量

采购专家认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高质量的物料和零件,也就是说,生产过程中的部件质量与最终的产品质量同样重要。对采购的过程进行控制,是高质量产品的保证,符合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首先是如何选择供应商。选择供应商最重要的是质量,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能满足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实际上,产品质量不仅仅是规格、牌号、技术条件等,还包括一些其他因素,如产品寿命、维修的便利、维护要求、使用的简便等。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可靠性。也就是供应商的业务水平,货源是否稳定、供货是否及时、价格是否合理,包括交货质量、交货价格、运输情况、交货期、供应商的信誉等。供应商供应产品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选择供应商的第三个标准是能力,就是供应商的产品设备能力、技术能力、生产控制能力和财务能力,这些因素显示了供应商准时提供所需物料质量和数量的能力。财务不稳定的供应商可能会导致长期持续的物料供应中断。

服务水平是选择供应商的第四个标准。供应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不同的产品会产生不同的服务要求,如购买计算机、设备等技术部件就要求有培训、上门安装、维修方便等服务,而购买办公用品则要求送货及时。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还必须考虑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服务。

为合格供应商建立质量档案

第8篇

论文摘要: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以“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为特征,在现代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改变,已有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新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趋势正在形成。

现代工业企业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现代工业企业在发达国家的许多领域成为最强大的企业机构。伴随着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时期里,这种组织结构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工业企业普遍适用的组织惯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改变,“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显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性,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并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演变。

一、“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历史功绩及局限

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电报、电话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迅速、高效、安全和有保障的运输通讯服务,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国内、国际市场,机敏的企业家意识到市场扩大带来的商机,结合了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的现代工业企业由此而生。新的运输通讯工具保证了进出企业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稳定性,新的能源提供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动力来源,连续作业的机器设备代替了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企业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大批量生产的企业面临着新的销售问题,如高效的、遍布国内甚至国际的销售网络,独特的销售技术,特殊的销售服务——安装、消费信贷、操作示范、维修等。传统的批发商、自营商、人和零售商无法胜任这样的销售任务。大量生产的企业便向前结合进入销售领域,建立起自己的、遍布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分支机构。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原材料的供应是关键,大量生产的企业向后结合进入采购领域,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分支机构。大量生产的企业在19世纪80年代通过纵向结合的战略发展成为多功能、多单位的工业企业。一些由个人或家族控制的规模较小的企业,19世纪90年代在横向合并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财务、管理上的集中,并进一步通过纵向结合的战略,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企业。

现代工业企业通过一体化的战略把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采购、运输、生产、销售等活动集中于一个企业内,企业所包含的不同单位完成着空前繁杂的大量工作。欲使现代工业企业高效运转,需要有设计良好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不同单位进行协调和控制。在现代工业企业里,管理的任务落在了职业经理肩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配置资源,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评估;中层管理人员在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设计了协调流经企业不同单位之间高额物质流量的方法,改进了连续作业的机器设备。中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对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现代工业企业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等级制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二、现代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虽然被证明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但是不可否认,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惯性,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同样如此。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呼声和行为越来越强烈,但是传统组织结构的影响无所不在。现代工业企业寻求对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突破,总是要在后者的基础上,或者是在打破后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具有传承关系的继续,而不是彻头彻尾的革命。总体说来,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就是管理层次的减少和管理幅度的扩大,企业结构形态由标准的金字塔型向圆筒型转化。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中层过于庞大。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企业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企业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层次繁多、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已成为传统官僚组织普遍的弊病。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潮流,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要把原来的“金字塔型”式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使企业的高层能够更接近生产和销售的现场,减少信息的失真,增加组织的灵活性。

(二)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

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由紧密型转向松散化,企业间网络成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的企业集团化,通过组成一种新的利益共同体,使众多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二是以契约和资本为纽带形成的经营连锁化。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和商务等业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体系,使得企业的营销组织网络化;三是以契约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的企业内部组织网状化,内部网状化是实现企业组织彻底扁平化的根本途径;四是以因特网为纽带形成的信息传递网络化。全球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间网络的运作费用,推动了企业间网络的发展。

(三)企业组织结构无边界化

企业组织的无边界化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固定和正式的组织机构,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任务为导向的柔性组织,如矩阵制、团队组织等。组织更多的不是表现为一种有形的障碍,其界限越来越趋向于无形。企业再也不会用许多界限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分开,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影响这些界限,以尽快地将信息、人才、奖励及行动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无边界化”并不是说企业就不需要边界了,而是不需要僵硬的边界,为使企业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边界,以柔性组织结构模式替代刚性模式,以可持续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人才共用已成为主要特征。其优点是灵活机动、博采众长、集合优势,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并推动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

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较早地提出了“无边界企业”的概念,他认为一个无边界组织“可以使人们专注于发现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思想,而无论其源头是某个同事、通用电气的另一个部门、街道那边的另一家公司抑或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公司,他们都会与我们分享其最好的思想和实践。”韦尔奇在通用电气进行了企业无边界化的改革。

(四)企业组织结构精炼化

企业组织规模精炼化又被称为企业减肥。通过减肥,企业可以增强活力,降低成本,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著名的惠普公司原先为促进各工作小组之间的沟通和更好地评估各项决策而设立的38个内部委员会,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限制了创新和延缓了决策。仅仅为公司开发的第一代计算机软件起个名字,他们就用了9个委员会、近100个人讨论了近7个月之久。按照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原理,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运行需要的巨额费用和它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之间的对比,迫切要求打破这种体制。日本企业纷纷对巨型的集团公司进行改造,以分散的利润中心制代替集中利润制。世界上资产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大公司也不再直接组织生产,而开始走委托生产之路。例如,欧洲电子工程巨头ABB公司,将其数千种产品与服务部署在全世界50个作业区,每区设一个领导小组独立运作,其生产决策与总部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这些小公司规模虽小却利润惊人,是名副其实的“小巨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