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7 16:2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辩论赛的目的和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活动名称】 __学院第四届大学生辩论赛
【活动主题】 “岁月长河同洗礼,青春职场尽飞扬”
【活动目的】 为纪念“”九十周年,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同时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及职业生涯,为展示集体智慧与自我魅力提供平台。
【活动时间、地点】 总决赛:时间:20__年4月14日 共两场
地点:__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 共青团__学院委员会 教务处
【承办单位】 __学院学生委员会
【参赛对象】 __学院在读的本、专科生
第二部分 合作方案
合作意义
__学院是闽西红土地上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大学,由人文与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等十个院系,在校师生员工近万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本次活动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筹备,并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举办一场空前精彩大型的辩论赛,届时还将邀请__市主要的媒体为我们作宣传报道,力求这次活动达到社会影响大、宣传范围广、艺术水平高的目的。
1、 此届辩论赛将吸引全校师生,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人流的高度集中有利于赞助单位的宣传,达到最优的市场效果。
2、 宣传范围广。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师生近万人,以及社会各界,影响深远,商机无限。
3、 宣传形式多样。本届辩论赛将邀请市主要的媒体参加,不但为我们的活动作宣传,还会为广大赞助单位作大力宣传。届时我校的网站、广播站、记者团、各类杂志刊物等都会对其进行跟踪报道,以便扩大影响力。还有其它的宣传方式如横幅、海报、展板、pop、宣传单等,都将会在活动现场进行综合宣传。(注:横幅、海报、宣传单等需由赞助单位自备,便于商家自主设计,体现商家自身的风格与特色,更能达到宣传效果)
4、 宣传时间长。根据赞助单位的需要,本次活动的宣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达半个月之久,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让商家对其产品、业务服务进行推销与宣传。
5、 团委学生会干部将会对赞助商进行大力宣传,以及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派发宣传单、赠送样品、办理业务等。
6、 活动期间所有的节目单、邀请函均印上赞助单位的名称。
活动策划
本届辩论赛总决赛总决赛共两场,由在预赛中胜出的四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由四名成员组成,共16人。进入决赛的代表队将评选出冠、亚、季军,其中还将评选出个人的“最佳辩手奖”、“最佳人气奖”、“优秀奖”等奖项。
【代表队的冠、亚、季军评选】
此环节由各评委老师进行评选,评选规则待定。
【个人最佳辩手奖】
1、 此环节由特邀嘉宾进行评选,评选规则由嘉宾自定。被评选为“最佳辩手奖”的个人将获得由嘉宾所在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纪念礼品等。
2、 本届辩论赛将评选出两名“最佳辩手奖”。
【个人最佳人气奖】
1、校团委、学生会全体干部至少要发一条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辩手,为其加油助威。
2、各院系参赛的辩手到所在院系各班级进行拉票,让同学积极参与“发短信、中大奖、支持本院系辩手”活动,增加自身的人气。
3、由校学习部、宣传部牵头,让各院系的学习部、宣传部出海报、条幅、pop等为本院系的辩手宣传、助威。
4、“短信评选”活动截止日期为20__年4月14日上午10:00,届时将从短信支持率最高的辩手中评选出“最佳人气奖”。
5、本届辩论赛将评选出三名“最佳人气奖”。
【优秀奖评选】
1、届时__“好工作人才网”将开通网上投票平台,只要登陆__“好工作人才网”便可对自己喜欢的辩手进行投票。
2、由学习部、科技部、宣传部动员全校师生参与网上投票,评选本届辩论赛的“优秀辩手”。
3、“网上投票”活动截止日期为20__年4月14日上午10:00,届时将从网上支持率最高的辩手中评选出“优秀奖”。
4、本届辩论赛将评选出五名“优秀奖”。
赞助方案
本届辩论赛由中国移动__分公司冠名赞助,具体合作方案如下:
1、移动公司获得本
届辩论赛的冠名权,活动期间所有的宣传材料均注明“本届辩论赛由中国移动__分公司冠名赞助”,并把此届活动冠名为“‘移动杯’第四届大学生辩论赛”。
2、移动公司一次性赞助现金20__元,外加50件矿泉水,以及其它部分小礼品。
3、评选出冠、亚、季军代表队后进行现场颁奖,奖品由移动公司提供的:冠军代表队 50元话费充值卡*4人 200m值*4人
亚军代表队 30元话费充值卡*4人 100m值*4人
季军代表队 20元话费充值卡*4人 50m值*4人
4、移动公司派两名代表参加此次辩论赛作为特邀嘉宾,并现场评选出两名“最佳辩手”,奖品由移动公司自定,大致包括荣誉证书、纪念品等。
5、由移动公司统计出短信支持率最高的三名辩手,并对其进行颁奖。 合作项目
本届辩论赛与中国移动__分公司合作的项目除了“短信评选”活动外,还包括以下项目:
1、 我校师生员工将近万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短信评选”活动保守估计约有5000多人参与,效益十分可观。
2、 校团委、学生会各个部门加入“家庭计划”,每个部门不但加入一个大的“家庭计划”,各个部门内部还将建立自己的“家庭计划”。此项目还将推广到全校各院系。
3、 通过校外联部推广“新闻早晚报”、“手机上网包”、“充话费送话费”等业务。
其它服务
1、活动期间,将会对中国移动__分公司进行大力宣传,并把宣传材料发表在我校各类杂志刊物、报纸、网站、墙报等,校广播站也会定期对其进行跟踪报道。
2、活动期间将在人流集中段设置展板,中国移动__分公司可将海报、pop等宣传材料张贴于展板上,供全校师生观摩。
3、根据中国移动__分公司的需要,届时可在活动现场或人流集中段设置摊点进行促销或广告宣传、业务办理与服务等。
4、活动期间,将会在人流集中段张贴由中国移动__分公司提供的海报、横幅等,以便提高赞助商在全校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辩论赛现场还将邀请中国移动__分公司代表致辞,并接受我校记者团的采访,如有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还可适当穿插该公司的节目或广告。
6、整场辩论赛的全过程将实录下来,并刻录与vcd光碟,实录过程中将会重点宣传中国移动__分公司,该视频还将上传至我校网站、 优酷网视频等。
7、活动期间,中国移动__分公司可在现场进行手机卡办理、派发宣传单、赠送礼品等。
注:以上各方案作为参考,若有其它意见或合作方案,双方代表可再进行协商,本着平等友好的原则,在双方接受的条件下签订协议。
团 委
__学院
学生会
横幅内容:(长十四米、宽约五六十公分)
1、 __学院第四届大学生辩论赛由中国移动__分公司冠名赞助
----__学院外联部(宣)
2、 中国移动__分公司预祝__学院第四届大学生辩论赛圆满成功
----__学院外联部(宣)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定位;翻转课堂;辩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89-02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高专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行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且用处不大。
一、高职营销专业《经济学基础》的定位设计
(一)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兴趣是首要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第一次课讲经济学的两个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理性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可以从俗话“物以稀为贵”谈起,然后让学生发掘身边的稀缺资源,最后深入地讨论如何让自己毕业时成为“稀缺性资源”,如观看《士兵突击》,就许三多任务性格展开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向他学习成为企业老板喜欢的稀缺人才。人的理性假设可以从食堂排队打饭到马路交通秩序的例子谈起,认识人的理性特征。通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分析引导,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学习经济学知识与原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感受经济学的用处与乐趣,从而激发自己分析经济现象的兴趣。
(二)联系专业学以致用是关键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每学一项经济学原理或常识都要用相应的日常生活现象来解释,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具体直观,便于理解与记忆。比如学习成本理论时,可以从以下经济现象引入:为什么旅游淡季旅游区的餐馆还在营业?为什么飞机票提前预定能便宜很多?你上大学的成本又哪些?如果你不上大学你能赚多少钱?如果你花钱买了电影票中途发现电影不好看你该不该继续看完?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理解了各种成本的概念,并且理解了企业家进行生产决策主要考虑边际成本。
2.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
经济学原理要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学习,要指导营销专业学生用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营销工作。比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时,要着重探讨如何利用商品价格、替代品价格、收入、偏好、预期等影响因素提高产品需求量;比如针对消费者收入这个因素,我们首先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收入及花费在某类商品上的金额,了解不同收入消费者的需求量和需求特征,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针对消费者偏好这一因素,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情况及偏好形成的机制,通过广告、人员推销等方式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影响需求量;针对消费者的预期,也要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并采用相应策略进行干预,提高需求量。
3.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幸福指数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应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的人生幸福指数将大大提高。对于高职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经济学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通俗一点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对于人们的决策非常重要。人们的选择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如果约束条件改变,选择也就会相应改变。权利是社会行为,它们取决于拥有相应责任的他人的认同,因此,权利总是相对的。政府并不总是代表公共利益,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有着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线,学生是学习主体,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和锻炼思维模式。下面以弹性理论学习为例设计翻转课堂流程。
1.课下。教师首先通过“世界大学城”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包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测试题库等,其中PPT课件包含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例题、经济意义、类型、影响弹性的因素、基本的应用等内容,教学视频时对PPT的讲解录屏,学习学习完成后,通过测试题库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测试后才能进入课中环节。
2.课上。教师首先以学生熟知的“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总收益也低,有些商品价格低但总收益高”的问题,让学生发言开展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展开。原因是各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需要分析影响不同商品的弹性因素。在完成知识的内化的基础上,提出“假如你是化妆品厂的营销经理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价格来增加收益呢?假如你是药厂的呢?”通过理论应用于实践来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方式。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协作,学生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创新。
(二)辩论式教学法
1.教学设计。首先要在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安排1-2次辩论赛,确定好辩题。在具体实施前告知学生辩题、辩论时间、辩论规则和考核方式等教学过程设计,并将辩论赛具体安排发到学生手中。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后可以安排一次“垄断好还是竞争好?”的辩论赛,学习完宏观经济学之后可以安排一次“失业率低好还是通货膨胀率低好?”的辩论赛。
2.教学过程。辩论式教学是一个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具体包括“相关理论的学习―辩论赛的布置和准备―开展课堂辩论赛―裁判评分―辩论赛后的总结”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过程。辩论赛之前学生最好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辩论赛的布置主要是老师选好辩题,按辩论赛的规则进行分组、抽签,安排好各类人员。辩论赛的准备主要是各小组搜集资料,分工协作,模拟辩论。开展课堂辩论赛前由学生布置好会场,然后按程序进行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的辩论、自由辩论及总结陈词。裁判评分由教师担任主裁判,可以选两名学生担任副裁判,根据小组的表现给出分数,计入考核。辩论赛的总结包括教师的点评和学生写赛后心得两个部分。
3.注意事项。首先应选择好辩题,辩题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要贴近工作及生活实际,不要选择空洞的辩题。其次要做好辩论过程的控制、赛后的评价和总结工作。辩论赛事先要做好准备,赛中严格遵守规则和时间限制,控制跑题、情绪化、不尊重对方甚至吵架的现象,赛后要做好评价和总结,重点指出本次辩论赛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辩论是一种游戏,但又不完全是游戏。说它是游戏,因为它按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说它不完全是游戏,因为它的根本目的不是娱乐,而是讨论问题,交锋思想,引起大众对某些
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辩论赛是辩论的游戏化,与辩论本身不同。辩论是为了探究问题,辩明真理,没有规则;辩论赛是就一个问题,持相互对立观点的双方而展开的唇枪舌剑的较量,它关注的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辩论本身,因而,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胜负。辩论赛是集知识、思辨、技巧于一体的智能性活动,因而,比赛的胜负由诸多因素决定。就比赛本身而言,心理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里的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辩手本身的心理素质;二是辩手与观众沟通所营造的心理氛围。心理对辩论赛的作用,犹如水对舟的作用: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氛围,能够保证比赛按设定的战术方案进行,赢得主动,从而为获胜奠定基础;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氛围,将可能使精心准备的思路、战术方案无法得到体现,比赛陷于被动。
所以,任何形式的辩论比赛,都对辩手或辩论队的心理素质和与观众一起共同营造良好心理氛围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辩手在这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既与辩手本身的操行修养有关,也与平时的自我训练有关。在此,我仅就心理与辩论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与看法。
一、辩论中的人格力量辩论赛中,辩论正反两方的观点各持一端,都力图在陈述与辩论中证明本方观点正确,对方观点站不住脚,越是高水平的精彩辩论,双方的观点越是鲜明,交锋也越是激烈,因而,比赛中的一方要想完全说服对方,并因此而获胜是基本不可能的。就本届大决赛而言,辩题是:人性本善,台大正方,复旦反方,立场是:人性本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中西方思想家讨论了二千多年,至今依然争论不休。在就这么大问题的三十多分钟辩论中,一方要想说服另一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各方都可以找出许多理论和实例来论证本方的立场。
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在评点这场大决赛时说:我听了正方一辩关于人性本善的充满激情的陈述后,似乎被她说服了,而听了反方一辩关于人性本恶所作的逻辑严密的陈述,似乎又被反方一辩说服了。杜维明教授的这段评点,表明双方的立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能让人接受。显然,在这种双方都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辩论赛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说服对方或使对方在自己的立场上完全退却。在这样的比赛中,最后的胜负就取决于哪一方能更好地说服观众和评委。
说服观众和评委,就是让观众和评委更乐于接受你方的表现,更乐于认同你方的观点。达此目的,靠两方面力量:一是以理服人,二是以德服人,前者是知识的力量,后者是人格的力量。知识力量能使人们信服观点的论证,人格力量则能使人们接受辩手本身,并进而在有意无意中相信和支持该辩手的论证与反驳。
在辩论中,人格力量的首要基础是辩手言谈举止所表现出的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能言善辩是做一位辩手的基本素质,但所言所辩要让人接受,首先让人接受的不是所言所辩的内容本身,而是辩手自身。如果一位辩手,无法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认同,那么他所说的观点和所作的反驳在使人接受的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对此,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在两千三百年前就有精辟的论断:“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确切断定时,更是这样。
某些作者在有关雄辩术的论文中认为,讲演者表现出的人格完善丝毫不能增加其劝导能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他的个人特点可以永远被看作是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手段。”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得到了充分证明。由此可见,要做一个好辩手,就必须首先争取做一个完善的人,如果人格不完美,做人的品位不高,那么再怎么伶牙俐齿的辩手,在常人眼里,都只不过是巧舌如簧的辩手,而不是真正的辩才。具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在其言谈举止中,就会充分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和人性的优美。柏拉图说:“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无疑,当一个具有充分人格力量的辩手将艺术化的辩论技巧,优美的辩论风度与完美的心灵和品德高度统一在一起时,他所展现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辩论本身,他将给人们展现一种智慧的艺术、一种善的艺术和一种美的艺术。我十分欣赏本届大决赛中,复旦大学代表队四辩在总结人性本恶,但人经过教化将趋向善这样基本立论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词语虽简短
普通,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智慧、善和美的统一,体会到一种内在的人格力量,因而,在观众中引起的共鸣十分强烈。
人格力量还基于辩手的知识底蕴和理论素养。现代社会中人,几乎没有人能成为古希腊社会中那种百科全书式的智者,大多数人只能通晓有关领域的知识,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在这样情况下,谁精通哪一领域的知识,谁就是哪一领域的权威,谁知识积累越丰富,谁就对问题越有发言权。任何人都无法研究尽所有的社会问题,但真正的辩才却应该能够辩论
所有的社会问题,并说服别人认同或支持自己的看法。这其中靠的不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辩手本身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深厚的知识积累,能使辩手在辩论中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滴水不漏,使对手无机可乘;良好的理论修养,则能使辩手更深、更新、更广地把握辩题,判断是非,应对问题,使对手感到遥不可及。深厚的知识底蕴和良好的理论素养的有机结
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带给辩手某种超凡脱俗的魅力,从而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信任感。这些无疑都丰富了辩手的人格力量。心理学的实验证明,能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信任感的人,其思想和看法易对人产生影响。对辩论赛来说,这种影响力越强,越有利于最终获胜。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既含有“理”,也含有“德”。“理”和“德”是世界文化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中华文化尤为重视。因此,以德服人是符合人类文化价值倾向的,尤其符合中华文化的价值倾向。在中华文化中,德具有至上的地位,中国人在追求人生的“三大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将立德置于首位。“德”是中华文化所崇尚的一个最高价值,所以,在申办奥运时,设在蒙特卡洛路易斯饭店里的北京奥申代表团展示室所悬挂的一条醒目对联是:“德无量寿无量,日长明月长明”,其所表达的精神就是:以“德”服人。在这样的文化精神下,辩论赛中以德服人就更具价值和意义:有“德”,就能在更高的价值层面上把握辩题,判明是非;有“德”,就能与观众在精神上获得共鸣,从而为比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德”,就能得到观众的同情、支持和认同,从而获得取胜的力量;有“德”,就会形成“真理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良好心境,从而在辩论中从容不迫,应对自如。以德服人,是人格力量的胜利。人格的力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辩论赛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
二、论赛前的心理调节
从接到辩题到正式比赛,一般都有赛前准备过程。在这过程中,除了要精心思考立论,收集材料,组织论据外,还要充分做好赛前的心理调节。由于赛前准备都比较紧张,所以人们常常注意了前半部分的工作,而忽略了后半部分的工作,也就是说抓了“硬件”,忽略了“软件”,结果经常是后悔莫及。任何比赛都要注意赛前的心理调节,辩论赛更应该注意,因为辩论赛中由于紧张说错一句话而被对方抓住,就完全有可能导致整场比赛优势的丧失,陷入全面被动。因此,赛前的心理调节是准备辩论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赛前的心理调节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协调认知。现代认知心理学有一重要理论叫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协调一致,可事实上人们常处在认知不协调状态。认知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主观认知与事实认知的不协调。例如,假设有个学生自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很高,可是在一次考试中,他却没有及格。这样一来,第一种认知即相信自己很聪明的信念便和
第二种认知即考试不及格的事实不一致。二是所持信念与所要接受的观点的不协调。心理学认为,人们不喜欢看或听,更不愿意接受那些与他们所坚持的信念或希望相反的东西,所以,一旦出现这种东西,人们的认知心理就陷于不协调。显然,后一种情况的认知不协调在辩论赛中经常会出现的。辩论双方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而不是自己选择的。这样就经常会出现辩论的立场与自己所持信念不协调的情况。例如,本届辩论赛有一辩题是:现代化等于西方化。对于这一问题,现在学术界和社会大众都普遍有这样的共识:即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抽签结果要求以“现代化等于西方化”为立场,那么认知的不协调也就随之产生,而与此立场相对的反方则可能没有这方面问题。本届辩论赛的另一个辩题,即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却使正反两方都陷入认知不协调。因为,现在世界各国都公认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而辩题却要求正方论证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要求反方论证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认知不协调的情况下,要按规定的立论辩赢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要积极做好认知的协调工作。这种协调显然不是让立论服从自己的信念,相反,而是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向立论靠拢,并尽可能地将立论内化为自己的信念,那怕是暂时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在对辩题作全面、科学的分析,并形成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立论中完成。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完全摒弃自己原有的信念,相反,应积极地将自己的信念带进去,在分析和思考中努力找到立论与自己信念的契合点,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原先不愿接受的立场转化为自己从心里认同的立场。显然,认知协调是一个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接受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俗话说:据理力争。如果心理上无法接受辩论所应据的“理”,那么不论怎么“争”都将是无力的。世上许多事都是知易行难。协调认知的重要性,理论上大家都清楚,但真要哪个人去实践就难了。本届大决赛的辩题是:人性本善。在准备辩题的正方时,我们队的队员从立论到逻辑推演都统一得比较快,因为,人性本善都是大家心之所向。可是到了准备辩题的反方时,大家的心就不那么统一和顺畅,总觉得有些解不开的疙瘩和理不清的思路。后来几经反复,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争了多少次,临走前才把基本观点一致起来,并为每个辩手所接受。正是因为大家最终都从心理上接受了人性本恶,但教化能使人抑恶扬善这一基本立论,所以大决赛中,每个队员都显得比较胸有成竹,对自己的立论和观点充满信心,相信它就是真理。这种精神和心理状态为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协调。辩论赛是由各方四人组队进行的,是一种团体性的比赛。在立场确定的情况下,四个辩手都应在同一立场上与对手作刀来剑往的较量。一旦哪个辩手游离了本方立场,整个队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这种辩论赛十分强调四个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要形成默契,四个队员就要心心相通;要能协同作战,形
成整体,就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个体真正融入群体,使群体变成一体,在辩论场上异口同声。
辩论要求每个辩手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可是整队的辩论比赛却要求每个队员之间要有良好的配合,因此,对于一个辩论队来说,不是不断的配合产生默契,而是相互的默契而产生配合。这种默契是通过四个队员之间深入的思想沟通,观点交流达成的;是对根据立场需要所确立的理论、事实、逻辑和价值的一致认同。这种默契显然是辩论场上配合的基础。参加
本届辩论赛的英国剑桥大学队,由三名博士生和一名硕士生组成,因此,在比赛中显示出很强的个人单兵作战能力,每个人的陈述都比较深刻,有一定的冲击力。遗憾的是,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来自大陆队员和来自台湾队员之间的教育背景差异,所以,他们没有形成很和谐的思想与观点上的默契,从而影响了整队立论的战斗力与对抗性,影响了整队的配合。对于每个队来说,默契的达成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更需要队员之间心灵的开放、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汇聚。这就要求每个队员在赛前对本队其他队员对辩题的认识和所设定的战术方案有充分的了解、理解和体会;同样,自己也要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与其他队员沟通,在这当中,任何形式的思想或心理的自我封闭和抵触,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队员与队员之间出现思想差异、观点冲突是难免的,是极其正常的;而且对辩论赛来说,正是这种差异与冲突能不断引发新思想、新观点。所以,面对差异和冲突,如果每个队员都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理解与宽容的精神以及配合意识,那么这些差异与冲突最终一定会走向一致和默契,并形成富有创意的思想与观点。
杜维明教授在评点大决赛的两支队伍表现时,认为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了一种流动的整体意识,并对此表示赞赏。实际上,这种流动的整体意识既是复旦代表队在整场辩论中在理论和逻辑上的层层推进过程的反映,也是复旦代表队整体协同作战的意识与风格的反映。纵观整个比赛过程,可以看到整体协调作战的意识与风格是复旦代表队取得最后胜利
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队的整体风格,是靠四个队员来共同塑造的;一个队的比赛,是由四个队员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对每个队来说,除了要有良好的默契外,还要有良好的整体意识。每个队员肯定有每个队员的风格与习惯。每个队可以根据不同风格队员的组合来设计整个队,但是任何一个有风格的队伍都不是不同风格队员的简单组合,其风格都是根据队员
的不同风格所作的再设计结果。因此,在组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队员的风格与整队风格对每个队员要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心理上导致个体与群体的不协调。在这样情况下,就必须有一个协调与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是消极的适应,而应是积极的配合。不否认按整体风格要求,个别队员的长处或者说某些富有创意的精彩表现会受到抑制
,但是如果这种抑制能带来整体效果是完全值得的。一个队的整体风格是一种有机的风格,它应在队员的自觉选择中形成。一旦一个队整体风格对每个队员的要求确定下来,也就同时确定了每个队员在比赛中要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方式。因此,一个队员要能自觉地适应整体的风格及其要求,就应该有很好的整体意识,协调好个体心理与群体要求之间的差异,明确自己在比赛中所“扮演”的角色。说得明白些,就是在整体中,每个队员都应有舍得牺牲自己风格和表现机会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流动的整体意识才能形成。如果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应该“演”的角色,那么整体就会光彩耀人。复旦代表队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整体感,主要就是因为每个队员都很好地“扮演”所应“演”的角色,显示出鲜明的个
性。新加坡人对他们四个人的风格作了很个性化的总结:姜丰:亲切,不温不火;季翔:严肃,理性;严嘉:机智,幽默;蒋昌建:成熟,稳重。正是这四个个性与风格鲜明的辩手,才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第三,心理调动。一支好的辩论队在辩论场上必须有很强的感情投入,正如一个演员没有感情投入演不好角色一样,没有很强的感情投入,辩论是绝对辩不好的。要能投入感情,一方面对比赛要有充分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有高昂的斗志和强烈的参赛欲。这就需要在赛前做好心理调节与调动工作,以保证比赛开始时,每个队员都能处在最佳的兴奋状态。赛前的心理调动是靠个人的自我调节、激励,队员间的相互鼓励和教练的积极引导来共同完成的。赛前,每个辩手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压力、紧张。一旦压力感太强,紧张过度,人就很难进入兴奋状态,这时感情也就很难调动。因此,赛前进行必要的心理放松和情绪调整,是每个辩手必须做的工作。在这次复旦代表队的训练中,我主要指导陪练队伍的比赛。
陪练队在赛前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在他们看来,与正式队比赛,赢一场赚一场,输了,不赚也不赔,因此,他们在正式开始比赛后,有些队员很快就兴奋起来,而且感情十分投入。由于心理相对比较放松,没什么顾虑,所以,有些队员也会不时地调侃正式队员,出一些事先没准备的幽默。陪练队员的表现说明:赛前辩手自我心理的调动与调节对辩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赛前辩手的自我心理调节,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和别人说笑话,放松一下,提前到现场感受气氛;四周走走看看等等。
实际上,每个队员的心理调节是与整个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设想,如果一个队中有三个队员心理状态不佳,另一个队员再怎么调动也是调动不起来的;如果赛前,四个队员各管各的事,互不交流,互不提醒,那整个队的临战气氛就没有,整队的心理状态就调节不到最佳点。因此,队员在比赛前的相互提醒、鼓励和安慰很重要。这样做,不仅
能有效地释放队员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信心,而且也能有效地起到鼓舞军心,激起斗志的作用。一支好的辩论队,都应有一核心队员,该队员在赛前就起鼓动军心,唤起斗志,凝聚全队的作用。
教练在赛前对队员情绪和心理的积极引导,十分有助于队员赛前的心理调动。我在指导陪练队时,赛前一般不再与队员讨论辩论中的立场与反驳,主要作战术的交待和心理鼓动工作,尽量使他们兴奋起来,产生迫不及待与对方决一雌雄的斗志。另外,我还给个别队员做一些心理引导,让他们找准比赛中表现的感觉。在一次比赛前,我告诉四辩:“你在总结陈
词时,要给人一种震撼感,使观众觉得紧接下来的对方四辩的总结陈词无论如何都压不过你,因此你的陈词要有激情,就像一个伟人在给千百万人演讲,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我这一引导果然在比赛中起效果,他一改过去慢条斯理的总结陈词,用充满激情的语调,配以具有表现力的手势,总结了基本立场与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赛后,他自己感觉也很好。
赛前的心理调动,应适当把握好调动的时机。有一次,陪练队要与正式队进行一场模拟赛,原先规定下午三点钟开始,于是我从二点半开始,对他们作最后的战术交待和心理鼓动,到三点钟一切准备就绪,等待比赛开始。这时,由于正式队伍临时有事,比赛延至三点半开始。最后比赛下来,队员普遍反映,由于比赛突然延迟,比赛时间与兴奋点错位,所以在比赛中很难兴奋起来。这个事例表明:心理调动应努力使队员的最高兴奋点与比赛开始时间比较接近,不能让队员兴奋着等待比赛,而应尽量使队员兴奋着进入比赛,这样比赛的效果比较好。
第四,克服心理障碍。每个人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人们许多不注意的失误或过错,往往与心理上的某些障碍有关。心理障碍对辩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口误上。口误在辩论中最为忌讳,因为,一次小小的口误一旦被对方抓住,就可能使整场比赛陷入被动。口误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老是说不好某句话。例如复旦代表队的四辩在与英国剑桥大学队的比赛中作总结陈词时,在说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显得比较紧张,说得有点卡壳。知情者都知道,这不是他不熟悉这句话,而是他的心理障碍在作怪。因为,“”和”移”音相近,在平常的训练中,他经常把这两字念反,结果就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每当说
到这句话,他心理就紧张,怕再出错,越怕出错,就越紧张,越紧张也就越容易出错。
第二种表现形式是老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反了。在训练比赛中,有一队员在反驳对方时,经常说:“对方辩友也……”她用这一句式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对方刚才指责我方所犯的错误,正是对方现在所犯的错误。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对方刚才口口声声说我方………,可真正这样的不是我方,恰恰是对方,对方刚才的表现正是犯了对方自己一再反对的错误。”这个反驳应该说是有力的,但是由于她在这一句式中用了“也……”,结果把整个意思说反了,因为用“也……”这一句式反驳,实际上首先不自觉地肯定了对方刚才的指责,而对方现在所犯的错误只不过是对方所指责的错误。这样,整句话的辩驳力大大降低,并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反击机会。如果对方反驳道:“你们实际上承认了刚才的错误,”那么我方就陷入被动。经常出现这种错误,在很大程度上与她思维和反应的心理定势有关。她对对方说别人错了,可自己却在这方面出现类似错误的表现十分敏感,所以一遇到这种场境,她就会急于反驳,试图一下子把对方推入尴尬境地,急于表达,于是自然地用了这样一个顺口而简单的句式。这种心理定势很容易转化成辩论中的心理障碍,即到时总找不出更好的句式来表达应该表达的正确意思。
第三种表现形式是经常把某个字的音读错。汉语中有许多字是由不同字或由一个字为主加上某些偏旁部首组合而成。这些组合字的读音,有些读构成组合字主体的那个字音,例如,“叨”读“刀”的音,“惦”读“店”的音;有些组合字则不然,例如“恪”,就不能读“各(gè)”的音;而应读“克(kè)”的音。由于前一种情况居多,所以大多数人形成了一种按构成组合字主体的那个字的读音来读该组合字的习惯。这样一旦遇到后一种情况,习惯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大学生辩论赛中,许多辩手在讲使用率比较高的“莘莘学子”这个词时,要么完全读错,要么卡壳、要么在观众的笑声中再重复一遍,把读音改过来。因为,许多人按习惯,把这个字读成了“辛(xīn)”的音,正确的读音应是”申(shēn)”的音,形容众多。在辩论赛中,把字读错,不仅会闹笑话,而且还会遭对方辩友以纠正读音方式的“善意”攻击。在许多情况下,辩手把某个字的音读错,并非他不知正确的读音,而完全是由习惯所形成的某种心理障碍造成。
口误是难免的,但在辩论中应尽量避免口误。为此,各辩手在赛前要有意识地克服并消除口误背后的心理障碍。消除这方面的心理障碍,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例如,针对老是把某句话说错的毛病,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认为很熟的这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完整含义和内在逻辑,形成新的认识以代替旧的意识。针对说话的句式问题,可以就某种意思的表达设计多种正确的句式,并从中确定一个自己最得意的,既然是自己最得意的,在场上就会脱口而出,不会被旧句式所困,至于读音问题,则只能靠多读,以加深印象。在辩论赛中适当调整语速,也是克服心理障碍,防止口误的好办法。
三、辩论场上的心理控制
大学社团活动可以培养调动各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有益的社团活动,规范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各级学生社团开展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学社团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学社团活动方案1一、活动主题:传承雷锋精神爱心助你我他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弘扬雷锋精神,送给贫困同学一份爱心;
2、宣传本协会爱心互助的精神,使更多同学了解我们协会;
3、锻炼协会干事的组织能力,培养下一代接班人;
4、与旅管专业共享资源,增强双方的影响力,对外树立协会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时间:3月14日——15日
四、活动地点:__大学南校区美食广场前、北校区电信路口
五、活动主办方:__助学协会、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六、活动对象:__大学全体师生
七、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1)策划部(南校)于3月8日之前写好策划书并交给副团支书__,由__交付校社联审批;
2)3月12日之前由团支书__召开活动动员会议,由会长__讲解关于与旅管合作的事宜,确定工作人员名单;
3)3月13日之前由组织部(南校)副部长__负责与__联系;
4)3月14日之前由南北宣传部各做两张海报并自行张贴;(宣传板由旅管负责)
5)3月14日之前由组织部(南校)副部长__负责后勤物品的准备。
2、活动期间:
1)中午
①10:30——10:50布置服务台
②10:50——13:20正式开展活动,包括服务台记录整理捐赠物品、现场发传单、募捐;期间轮流用餐
③13:20——13:40清点物品和捐款、收台
2)下午
16:40——18:30
3、后期
15日下午由__和旅管负责人一起清点所有物品和现金本资.料来源于文秘范文并直接捐给__
八、负责人安排:
总负责人:__(团支书)
联络人:__(会长)负责与旅管专业的协作问题
南校第一负责人:__(组织副部长)负责南校服务台管理
南校第二负责人:__(会长助理)负责南校后勤工作,同时协助第一负责人工作
北校第一负责人:__(外联部长)负责北校服务台管理
北校第二负责人:__(副团支书)负责北校后勤工作,同时协助第一负责人工作
协助者:__(南校策划部长)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协助各位负责人顺利开展工作
九、经费预算:
工作餐………………………………12×5×4=240
宣传单………………………………1000×0.1=100
横幅…………………………………30×2=60
海报…………………………………4×4=16
不可预计费用………………………80
总计……………………………496.00
十、注意事项:
1、各负责人应加强沟通,协同工作;
2、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如果有雨须提前一天借好太阳伞;
3、尽量借得音响,宣传会场气氛;
4、第一负责人做好工作人员的考勤记录。
大学社团活动方案2一,活动题目
春季分组登山比赛
二,活动意义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前期准备
由社团组织部负责参与活动同学的组织工作,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活动中摄象工作,外联部负责本次活动的赞助工作
四,活动内容
将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分成若干组,没组选出队长一名,负责带领各自的小组。各小组自由选择登山路线,一先到的一组为获胜组。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提高对身体素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总结
通过成功的进行本次登山比赛活动,使我们社团的内部合作更加默契,各部门对于各自职责更加明确。也在活动中发现了社团内工作分配的成功与不足,对我们社团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社团活动方案3一、活动主题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
__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启梦文学社
六、活动日期:
七、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12日—5月13日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__
宣传海报:___等宣传?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p>现场协调:___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经费预算:
海报:1_2=2元
征文奖品:70元
资料打印:0·1_200=20元
其他费用(工本费、许愿瓶、纸张等):8元
共计:100元(编制获奖作品册除外)
大学社团活动方案4一、活动主题
“走近大学生”辩论赛
二、活动目的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及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组织_院辩论队。
三、活动对象
大一新生,每个专业派出两个队。
四、活动时间
观看辩论赛录像:_月_日(即举办辩论赛观影学习交流会)
活动宣传:在学校食堂张贴画报,寝室楼、教学楼张贴海报,以及学习部城院下班来宣传此次活动。在报名之前我们将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城市管理学院各班进行宣传并组织各班于多媒体教室进行辩论赛视频的观看。观看后在各班收集参赛者名单,对其进行相关的辩论赛知识讲解以便在比赛时有更好的发挥。
抽签:_月_日
评委培训:_月_日晚自习
初赛:第四周(_号、_号每天分别两场)
复赛:第五周(_号进入复赛的班级抽签,_号复赛两场先后进行)
决赛:第六周(_号进入决赛的班级抽签,_号决出冠)
五、活动地点
教学楼
六、比赛评委
1、辅导老师、城市管理学院了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共四名)
2、每班学习委员为大众评审(共九名,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合计一票。
)
七、活动流程
初赛:各队派代表抽签决定比赛组别及辩论正反方,初赛四场比赛同时进行,各场比赛获胜班级晋级复赛。
复赛:晋级班级抽签决定比赛组别及辩论正反方,两场比赛同时进行,各场比赛获胜班级争夺冠军,余下两队争夺第三名。
决赛:晋级班级抽签决定辩论正反方,决出比赛第一、二、三名。
八、辩论赛程序
1、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2、由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3、主持人介绍评委
4、主持人介绍比赛程序(总计28分钟)
开篇立论双方一辩(先正方)各3分钟
攻辩阶段正方二辩向反方二辩和反方三辩共提出三个问题(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1分30秒
攻辩阶段反方二辩向正方二辩和正方三辩共提出三个问题(每次提问不超过10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1分30秒
小结攻辩阶段正方三辩1分30秒
小结攻辩阶段反方二辩1分30秒
自由辩论双方开始进行自由辩论(正方先)各5分钟
总结陈词双方四辩总结陈词(反方先)3分钟分钟
5、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6、主席宣布比赛结束
7、评委代表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8、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九、奖项设置
比赛决出前3名,优秀辩手3位,优秀班级组织奖1个。颁发证书,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十、经费预算
多媒体教室租借费___元。(__元一次,看辩论赛录像一场,决赛一场)
大学社团活动方案5一活动目的
响应校团工委提出的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的号召,旨在让学生熟悉市场经营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创业意识,认识市场规律和规则,实践课堂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并且增强大学生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关注市场的意识,同时切实地为新校区同学提供方便。
二、主办单位
广东__学院__年科技节组委会
大学城团工委学生会
三、协办单位: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四、活动内容
同学们自行组合成立营销小组,采取“注册、经营、管理”完全仿真市场的形式,以摊位为单位成立形式各异的营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有形或无形的产品进行销售活动。
五、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学院在校班级学生;
2、参赛时间:为期小天初定为_月__-__日;
3、参赛地点:大学城饭堂之外环绕及到宿舍间的校道两旁;
4、参赛条件:
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组织1个以上的小组(人数不限),采取“注册、经营、管理”完全仿真市场的形式,对摊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注册:指所有营销单位必须向组委会申请注册,通过注册获得营业执照才能开张经营。
2.经营:指经营者必须按照“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进行经营,按程序上缴、税收、管理费用和保证金;
一切交易必须填开收据。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初中是学生成长和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更需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初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后期的成长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并不关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利用情景教学法模拟实际的教学场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相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价值体系。
1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学的全面推进,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初中生的处在成长发育的主要阶段,其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引导,如果不能在关键时候提高对其的监督和约束能力,就会导致其养成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并产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思维观念。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看一些打斗场面很多的暴力电影,然后由于对电影中某个人物的喜欢而模仿其语言、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并逐渐改变其价值观念,颠倒是非黑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必须积极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深化政治课堂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且完善的价值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2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很多课本上的理论性知识和概念还不能完全理解,而有些老师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然后通过考试检测就可以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政治课堂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把这项科目看得无关紧要,更认识不到政治学习对其健康顺利成长的重要意义,这就违背了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开设政治科目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以“人际交往”这一模块的教学为例,书本上提到的一些知识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十分枯燥,并且也不好理解,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举出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假设情境为: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小明生日的时候小红把家里很贵重的一件东西送给他当做生日礼物,但是小红的父母发现后严厉批评了小明,并让她把礼物要回来,这种情况下小红该怎么?这是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热烈的讨论,并且能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其思维转化能力,从而深化对这一模块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自如运用[2]。
2.2营造氛围,创造合作交流的情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基础,但是在以往教学模式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比较少,一般都是老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无法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因此,在实际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情境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初中生到底该不该在学校用手机这一问题时,老师为同学们组织一场辩论赛,论题就是“初中生该不该用手机”,正方观点为:初中生可以用手机,因为现在手机功能多样化,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反方观点为:初中生不该用手机,因为会影响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然后老师作为辩论赛的主持人,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展开讨论。为了提高辩论赛的质量,老师需要提前通知学生做准备,因为准备时间越长,学生越能够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知能力,这就已经初步达到了教学目的,再通过后期的深入辩论和老师的合理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关于这类问题的思想构架[3]。
2.3问题引导法:对于初中生的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耐心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情景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引导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思维的活跃度。在进行正式的课时内容讲解之前,老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提前的预习,并通过具体的问题设置增强其学习的目的性。以“强国之路,改革开放”这一课时的学习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听一下《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然后写下具体的感受,并提出为什么说这是春天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指的是谁?歌中提高的南海边具体是什么位置?它现在变成了什么样?而1979年和1992年又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些问题都和歌曲内容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就能对改革开放这一事件的经过和意义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期的课堂讲解就会顺利很多[4]。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新时期人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目标合理应用。
作者:马成梅 单位:宁夏吴忠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福存.浅议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J].飞(素质教育版).2014,(05):252.
[2]付山容,冉崇榧.关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3,(03):192.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活动策划书
活动名称:
即兴演讲比赛
活动背景:
新学年,新气象,学生会注入了新鲜血液,活动也要推陈出新;并且要体现秘书处的特色。通过对许多学生的了解,发现大家在公众面前说话的胆量普遍较小,演讲能力也很一般;而学生会中有英语演讲比赛,却没有大家最需要的汉语演讲比赛;此外,许多同学演讲都是提前背好,这对我们演讲能力的提高未必是好事。因此,举行即兴演讲比赛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的:
通过进行即兴演讲比赛,切实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口才,并且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的丰富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可促使学生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高知识的广度,对将来的面试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时间和地点:待定
活动形式:以比赛的形式,有评委和观众。
活动准备:
1宣传 要通过宣传吸引足够多的同学参加,并且要请一些评委和观众。最好有领导捧场。
2主题和时间 提前想出一些演讲的主题(要有内涵和意义),写在纸或卡片上,供选手选择。主题提前一天给选手,评委更要提前知晓。时间大约3到5分钟。
3场地 提前借教室,尽量大一些的,摆好桌椅,分为评委席、观众席、演讲台、选手席、、、
4观众投票单 为体现公平,除评委要点评打分,观众也有投票的权力。(具体样式再设计)
5奖品 比赛要设一些奖项,当然要有奖品。最好有证书。
6工作分配 将任务具体分配到个人,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奖罚。大约分为宣传组、拉赞助、会场人员、构思人员(主题)、主持人、、、 7经费 拉赞助或申请经费。
活动流程:
1进场 观众、评委、选手、工作人员(提前到)。分发投票单。
2主持人宣布开始,请领导讲话。
3主持人介绍评委。
6演讲结束,收投票单。
7评委发言总结。(同时计票)
8公布结果,发奖。
9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散场。
10工作人员清理会场。
学生会秘书处辩论赛策划书
一、辩论赛辩题:
当今社会学历重要还是经验重要?
二、活动目的:
加强部门内部的交流,增进干事之间的感情,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同时体现干事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三、活动宗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新的社会焦点问题不断出现,在此时代背景之下,要求当代大学生用全新的观点看待变化的事物,重构价值观。掌握最前沿信息,用知识装备自己,发展自己。
四、举办单位:院学生会秘书处
五、比赛时间:3月19日19:30-20:30
比赛地点:多媒体课室(具体哪间课室待定)
六、参赛者:院秘书处内部干事
七、前期筹备阶段
1、场地安排:向学校申请一间课室,并确保课室的多媒体、话筒是否可用。并联系相关人员搬好比赛所需要的凳子和桌子。(3月17日)
2、宣传工作:向学生会各部门宣传我们部门举办此次辩论赛,并邀请各部门前来观看。(3月17日)
3、资料筹备:确定辩题,打印好相关的比赛规则及流程,并发放给主持人和双方选手。(策划书完成并通过之后)
4、组织双方辩手抽取辩题。
八、比赛流程(由主持执行)
1、开场白( 19:30-19:35)
以下时间以开场时间接着记算,为预计时间,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适当改动,但比赛程序预计时间不允许更改。
2、介绍参赛队伍及所持立场(1分钟)
3、介绍参赛队员(2分钟)
4、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1 分钟)
5、比赛程序(具体记时时间按当时比赛进程而定)
第一环节:开篇立论。 (共6分钟)
第二个环节:攻辩阶段。(共6分钟)
第三个环节:自由辩论阶段 (共10分钟)
第四个环节:总结陈词阶段(共6分钟)
6、比赛开始
7、评判递交评分表,离席评定结果
8、嘉宾点评(大约5分钟)
9、公布结果
10、颁奖
11、比赛结束
九、观众提问 (大约10分钟)观众可向正反方各提一个问题,由双方选派一名选手作答。该环节在正式比赛结束后进行,增加比赛观赏性,不影响比赛结果。 十、 参赛要求:
1、各参赛人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人员于比赛开始前二十分钟到达比赛现场,方便工作人员对赛事的进行安排以保证开赛工作顺利开展。
3、各参赛人员在比赛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和比赛规则。
5、在观众提问阶段,观众要遵守比赛规则,所提问题需与辩题相关,不得故意刁难辩手。
十一、奖项设定
1、辩论赛团体冠军奖
2、辩论赛优秀辩手一名(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
十二、经费预算(待定)
学生会秘书处招新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
学生会秘书处招新
二,活动背景:
我们在院团委老师和领导的指导下,学生会的师兄师姐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学年,并且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现在由于师兄师姐的离去,学生会将面临人手短缺的现象。学生会办公室为更好地发展各方面工作,特在办公室下设立秘书处,现将秘书处招新策划如下:
三,活动目的:
为了保证学生会有新鲜的血液的注入,有足够高素质的后备力量,能更有效地开展学生会工作,实现学生会干部的新老交替,培养和壮大学生会干部队伍,保证学生会工作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招新细则:
(一)招新对象
大一、大二学生(以大一学生为主)
(二)招新要求
1、遵守学生会章程,自觉遵守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
2、思想品德好,工作积极主动,耐心细心,责任心强,肯吃苦耐劳。
3、有一定的自我锻炼,自我管理意识,有组织能力,学习成绩良好。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向组织靠拢。
(三)招新人数
6到8人
(四)招新形式
在学生会总体招新前两天,到各班宣传并接受报名,告知面试地点。三轮面试后,筛选适量的优秀人才,经过一段时间考查,合格者进入学生会工作。
(五)招新时间及地点
时间: (以学生会总体纳新时间为准)
地点:
五,招新流程
(一)前期宣传,报名
1、在宿舍区门口贴出宣传海报,宣传单
2、正式开学后到各班进行宣传,介绍,留意合适人员,发放报名表,个人信息表,告知指定收取时间等工作(将秘书处性质诠释,勿让新生被名称误导)
3、在指定时间到各班收取表格,告知面试时间
(二)面试阶段
1、开始第一轮面试,现场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面试同学提问,选出优秀同学,占所报人数的百分之三十(无部门分类)
2、开始第二轮面试,题目由部门各人员提出。(分部门)
3、适应及考查阶段(一个月)
(四)审核确定人员名单
部门相关人员,根据面试结果以及招收人数等信息和要求,初步确定部门人选名单。
高中美术鉴赏课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自由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多彩的个性。教师如何呈现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呢?在设计教学时要从学生兴趣角度、认识角度去寻找有效方案。课堂场景的设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唤起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浓厚的兴趣,更主动的去了解、探索作品中折射出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有效果比较好的,也有一些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甚至把现在流行但没有多少意义的东西引入课堂,得到学生暂时的兴趣和笑声,给人哗众取宠的感觉,与教学内容链接的牵强附会。只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相呼应的场景,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学生在场景中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大胆参与,身临其境,感悟美术作品独具魅力的视觉空间和思维空间,自由的发挥想象,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一、确定场景主题,选择场景形式。
其实高中美术鉴赏湘版教材每一堂课都给了一个鲜明的主标题,对于选择怎样的场景给了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把握好教学目的,寻找恰当的场景主题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教材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主题内容是“生活”,和教学目的“解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是一致的。根据这一主题,为其选择一个场景形式——“剧情式”,把学生近段时间比较喜爱的穿越剧情境作为本课的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时空穿越到唐朝宫廷、五代贵族家庭、宋代市井、南宋乡村,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穿着打扮、风俗习惯等。整堂课学生一直充满好奇,跟着这一场景思路,认真的观察、思考、想象,学习热情高涨,主动研究画面内容,主动思考作者表现人们生活场景的意义。场景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找准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还就可以确立几个相关的场景形式。比如教材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视线”,不同美术家的视线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思想也是不一样的,所表现出的画面各有奇趣。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视线”可作为场景主题,有很多种设计方案,第一种,设计一个小活动场景,《我爱我班》摄影比赛,让学生用手机拍摄班级一角,并谈一谈自己的构思、构图、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充分发挥想象,尽量展示独特的取景视角。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分析,逐步引入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中去。摄影比赛的场景设计,让学生从摄影比赛的参与者到摄影作品的分析者,再到对艺术家作品的鉴赏者,学生随着角色的不断变化,理解的层次也不断提升。第二种,给学生设计不同情绪的场景,利用一个主题的画面烟“雨朦胧的小径”,当情绪低落时,看见这样的景色,是怎样的心情。愉快的心情看这幅画,又是怎样的感受。只要找准场景主题,场景形式各种各样,课堂的变化也会多姿多彩,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场景。让课堂更贴近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这样的课。
二、运用活动课模式,创设教学场景。
课堂教学场可景千变万化,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课是学生的天堂,他们可以自由的讨论,自由的展现才华。把教学课设计成活动课的模式,创设相应的活动课场景,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原始美术起源说。运用活动课中辩论赛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场景设计程序为:
1.根据题目进行正反方分组。
2.让学生用十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课内容或查找课外知识,在作品鉴赏中提炼出有利于自己辩论观点的相关内容。
3.辩论赛三十分钟。
4.最后五分钟教师进行问题的阐述。这样的教学场景设计,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他们更有兴趣在一起讨论问题,促进了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场景活动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转入对美术作品的解读,师生在互动中逐渐完成学生的学习目的。《时代的脉搏》这一课,出现的作品如:《门神》《一辈子第一回》《大批判》等,离现代学生太远了,欣赏这些作品没有多大兴趣,对当时社会也不太了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活动课场景主题设计为“年代秀”,将学生分成六个组,代表六个不同的年代。课堂前十分钟学生用手机上网查阅自己所代表的年代信息。教师利用美术作品中含有的形式、内容、风格与作品社会背景相联系起来,设置问题,让六个组的学生进行“年代大比拼”竞赛。原本生硬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巩固了学生用语言表达视觉艺术独能力,强化了视觉感受。
三、教学场景中的角色定位。
论文摘要:本文从面向武汉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电磁污染与对策”和“现代环境污染与都市病”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探讨了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各项创新措施。研究表明,在通识课的教学实践中,若能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加强师生间的理解、配合与互动,并灵活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则可以显著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通汉课概述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目前,在大学里加强通识课程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校纷纷推出多学科、多门类的通识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通识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以及其价值所在,它主要强调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然而,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等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因此,积极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是大学教师的天职,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通识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通识课的最大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I’1并不熟悉且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做到教师讲得下去、学生听得进去,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强调二者的“和谐”。其次,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保证教学效果。下面结合笔者亲身教学实践,做一简要介绍。
1.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加强思想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已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显然,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如何成为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是值得每位大学生关注的课题。在这一新的形势下,作为通识课老师,不但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引导学生努力地学习,提醒他们注意提高综合素质,设法把自己锻炼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因此,笔者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首先是入学教育第一课,极力倡导大学最应注重的三件事:情商、智商、身体。建议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把身体锻炼好,还要学会“能言善辩”,重视提升自己的情商。紧接着展示一位清洁工老爷爷在工作岗位上累死的惊人事例,庞大的工作量指引学生反思父母工作的辛苦,算一笔笔甚至是学生每节课包含的消费账。无论哪一年级学生都对此举反馈良好,有开始反思的,有如醍醐灌顶的,总之心服口服。学生开始思索大学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而思考本身开启卜笔意外收获:大学生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出:大学生应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来激励、提升自我。
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课程学习体会,从中可以看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1)王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讲的话让我觉得这个老师是在真正地教书育人,最开始老师讲了许多与课程无关的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课程中也不时有所涉及,我觉得老师讲的话都很实在、很真实,也很受用,您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告诫我们这些事情,会使我们终生受益的。
(2)我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老师在第一堂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公式:无所谓+无所为+无所畏=自残。我很有感触。既然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啊!
(3)老师讲课的认真态度也令我印象深刻。老师第一节课就讲述了真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生活与学习,我当时真的很有感触,对这门选修课的态度也认真起来。
(4)老师第一节课讲的内容我影响深刻。那就是我们应当怎样度过我们的大学四年呢?父母赚钱来供我们读书不容易,我们最美好的光阴也不可以浑浑噩噩地度过。在大学里面我们要学会做人、做事。学一技之长、做可爱之人!
(5)老师的选修课很严格,很注重互动性,让人不敢怠慢,第一次觉得选修课不是儿戏,也不是混学分。第一堂课老师批评得很深刻,也很正确。大学已混过两年被老师那么一说的确很羞愧啊!所以这个课我真的开始认真听了感谢老师给我们上的这门课,谢谢老师让我重新严肃认真地对待我的大学生活!
(6)老师作为一名通识选修课的教师,十分负责,爱生之心、盼生成才之心拳拳可见,是一名有爱心的老师。希望老师以后继续保持这样的风格,做学生的领路人。
2.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识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的眼界,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如果它同时能够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或引导,那么它必然是一举双得。因此,笔者开设的“电磁污染与对策”和“现代环境污染与都市病”这两门通识课,其主要内容都是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是非常实用的课程,所以它们深受学生欢迎,每次上课教室都爆满。
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课程评价。
(1)这门课程是我目前为止觉得最有用的一门课程。因为,我一直觉得,学校开设一门课程,是应该让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生活技能,方便同学们的生活,而这门课程恰恰满足了我一点需求,它让我学会了更多的生存技巧,让我明白了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为我的生活又提供了一层保障。首先,这门课的开设很有时代意义,贴近生活。其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再次,学习了这门课后,我不仅对环境污染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学会了很多防治都市病的方法。
(2)这门课算得上是一门精品的课程,课程教学结合了我们关注的热点和兴趣点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课程最大的闪光点,使课程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
(3)这门课对我平时的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平时没注意的东西也开始注意_j’o老师讲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尤其是对我们这种学计算机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天天对着个电脑,体育锻炼也很少,自从学这门课后,我又开始锻炼了。
(4)该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能再运用于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和明白。
(5)自从上过这门课后,我对电磁污染的认识使我改掉了原先一些很不好的习惯,现在使用手机和电脑也会更加卫生合理。而且我将所了解到的知识向同学和家人传播,使他们也开始对身边的电磁污染更加注意。看到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帮到身边的人,使我万分高兴。
3.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于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具有明显差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只顾自己讲课,’不关心下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笔者比较注重互动。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根据课堂情况及时安排课堂提问的环节,并以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或让学生在纸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下课后交上来,记入平时成绩。这些举措显然都能使学生们时时关注课上的内容,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部分学生的评价。
(1)启发式的教学,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让坐在下面的同学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鼓起勇气站上讲台,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缺乏千里马,缺的是伯乐。你不大胆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别人又怎么能知道你呢?
(2)王老师的授课风格很有特点,特能引人注意。他在上课的时候不时蹦出的经典言论,或幽默诙谐,或精炼富有哲理;王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时常常旁征博引。
(3)我觉得本选修课的课堂气氛很不错,由于本选修课的主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老师又举出一些鲜活的事例,使得上课的同学往往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4)老师讲课非常好,幽默风趣,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门课上被充分调动起来,这门课,开课的周一周三我一次也没缺过,合不得不去上!
(5)老师比较注重互动。这是其他选修课老师做得不够的一点。其他老师总是将理论知识放在幻灯片上,不管下面的同学是在写作业或是做些别的事情,自己一味地进行讲解。但该课程的老师会安排课堂提问的环节,也会让我们在纸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使我们时时关注课上的内容。
4.采用课堂辩论赛,既增强了学习效果,又磨练了学生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大学生的胆量、口才和交际能力均有待加强。因此,笔者开设的两门通识课程均安排了课堂辩论赛这一互动性强、学习效果好的教学模式。它一般是被安排在最后一堂课上,但要事先组织好20余人的辩论赛组委会,并要求辩手们事先要认真准备。另外,还强调大家积极参与,对于组委会成员都有一定的平时成绩加分,即使当观众,也给予适当加分。尤其是当辩论赛结束,评委评定辩手名次的空档时间内,积极提倡观众与辩手对话,并给提问者适当加分,此举也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下面是部分学生的评价。
(1)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举行的精彩辩论赛,既锻炼了大家口才又让大家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在锻炼了我们能力的同时又让我们结交了许多朋友。
(2)我觉得老师“在最后两堂课举行辩论赛”的教育方式很独到,在无形之中既锻炼辩论者的胆量和口才,又让观众学到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在这里,我希望老师继续把这种授课方式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3)通过辩论赛形式展现同学风采的同时,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老师的上课方式我挺喜欢,尤其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的环节,虽然我没有参战,只当一个观众,可是我看到了参加同学的表现,他们或许在辩论方面没有很出色的才能,但是他们上去了’表现了自己,去证明自己,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挑战,迈出去的一步就是成功。所以我们在大学要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老师您正是给了我们这个平台,给了我们增长才能和展示才能的机会。
(5)老师采用了辩论赛这一互动性强、吸引人的形式,同时采用给以较高平时成绩的鼓励奖励方式,使得几乎全部的同学能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可见这一形式十分成功,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坚持这一形式。
(6)最后的辩论赛,作为一个上场的选手,我更能够切身感受辩论的乐趣,在思想的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很喜欢每一个环节,因为我们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最后再次祝您的课程越办越好1
5.利用视频教学,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习效果。后天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飞起的汽车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
鉴于此,在“现代环境污染与都市病”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上,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后天,并要求学生提交观后感。此举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增强了学习效果。
6.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通识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通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成分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并提供给文科学生选择提交课程论文来结课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这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