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4 05:28: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临床医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临床医学专业是综合院校的品牌专业之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这不仅是评估综合院校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度量尺。及时正确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原因,结合学校实际,形成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可以避免出现“热进冷出”的不良现象,影响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项目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还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进而提高全校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否高质量地就业,取决于学生在竞争性的人才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各高校普遍以就业率作为尺度来衡量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质量和竞争力。这种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的评判标准在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起不到很好的预警作用。目前我国高校部分专业毕业生中真正未就业的人数很少,加之数据的来源依靠高校自己申报,其公正性无法保证,这使得在较高就业率下往往会掩盖了一个就业质量并不高,或者是专业就业率并不高的事实。这说明单纯的就业率高低很难全面反映一个专业或者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所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市场评估,我们才能根据市场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方案。
二、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医学生的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而医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两难局面。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医学生的就业也因医学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用人单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而受到影响。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往往偏离自身实际,没能客观定位好就业期望值。就业时,他们往往将目标定位于大型综合医院。与此同时,大型医院的用人标准也应社会服务的需求在逐步提高。其次,由于医学专业性比较强,医学生在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非专业能力方面稍有欠缺,致使大多数医学毕业生在面试技巧、应变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求职时虽然具备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但往往由于面试表现不佳而失去了就业机会。这样就容易造成专业能人的流失和用人单位难寻能人的矛盾局面。据医疗机构反映,一些聘用的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连基本的临床常识和操作技能都没有熟练掌握,考执业医师资格证多次都没通过。不难看出,许多医学生的能力尚达不到职业要求。现如今高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大多是应试型学生,严重缺乏实践性,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医学毕业生临床实践能力不强。根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相对于学历要求来说更加看重求职人的临床实践能力。从当前的临床实习状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实习效果较差,查体基本功及外科手术基本功不扎实。大多数医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分析并正确定位,导致在选择就业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自负或是自卑,在求职面试中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导致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另外,职业素养不足也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技能和礼貌,在人际交往中不善于交流,缺乏奉献意识和吃苦精神;诚信观念不够等等。
三、临床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就业竞争力即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能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应对社会就业压力,让自己在某些领域胜于他人,在职场竞争中更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素质修养等内在能力,还包括一些外在的环境因素和条件。
(二)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缺乏的原因探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弱的因素既有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高校教育模式有待改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提高等外在因素;也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择业观念偏离实际,综合能力欠佳等内在因素。其中,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缺乏是造成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学生就业观念的局限性。刚刚脱离高校这一模拟社会环境的大学生们,往往带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较高就业期望值去择业,目标定位过高,不切实际。大多数毕业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医院,片面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其次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据调查,不少医疗服务单位反映新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科研和人文素质方面普遍不高,甚至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在不断扩招的过程中,大学生起点不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的高校甚至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忽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合理改革,导致了学生学难以致用。再者是学生就业准备的不够充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就业的过程其实也是生活技能的体现过程,包含了许多的知识和技巧,需要学生全方位地打基础,做准备。如果基础不牢,准备不充分,他们将无法及时调整好心态,产生不良心理,很可能走上极端的道路。医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学生自我定位不合实际,极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积极选择与消极待业、选择与放弃等矛盾。就业准备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缺乏对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的深入了解,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择业方向,错失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二是对于面试技巧掌握的不全面,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甚至缺乏一定的人文知识和法律意识,忽视了医德和内在品质的养成;三是大学生的抗就业挫折等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最后是学生专业理论功底缺乏和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现有的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缺乏临床思维能力,不能将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对症下药,活学活用。有些学生甚至以“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为学习标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自己。就连询问病史、书写病历等基本操作技能都不能熟练掌握,更不用说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医院对求职者学历要求的提高,导致本科生较研究生来说,实践机会减少。加之医患关系紧张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有些病人不积极配合实习医生的工作。
四、促进临床医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综合院校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提升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综合院校的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教育,指导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择业行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合和了解职业环境的机会,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以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为主要导向,以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通过开展模拟面试、社会实践、生涯指导等形式,使他们对未来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科学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能够初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与此同时,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医学生的择业就业心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风尚
择业就业心理是影响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医学生求职过程中常常出现因高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等不适宜社会的心理状态而导致就业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应社会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其高低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是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传统的教育片面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的灌输,从而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薄弱,思考和处理问题不够全面。医学生的学习成才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是学习成才活动的载体。高校可通过开展医学生素质拓展、朋辈式的心理调适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工作与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效能最大化来实现学生能力发展最大化。
(三)拓宽就业渠道,为医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医学论文是医疗、科研、教学等人员在实验和调査研究中所取得的结果的总结分析,它是具有一定规范的格式与结构的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文稿,医学论文作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可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个医院和医护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判定和评估一个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高低,评价—个医师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能力等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是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临床使用的源泉。医学各院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和发现表达出来。因此,撰写医学论文不仅对医药科研、临床技术人员,而且对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都是非常必要的。经常撰写医学论文,不但可以扩大视野、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丰富自身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科研设计能力和临床、教学水平pl。医学论文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一定的创新性,书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撰写论文必须査阅大量的文献,从中摄取大量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2.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撰写医学论文必须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保密法等,尊重科学,讲究科学道德,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必须坚持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不论研究结果呈现阳性还是阴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创新性原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是衡量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作为理论和临床研究,要求有新见解、新发现、新技术、新材料,得出新结论,或将原有的技术应用推广于新领域;科学性原则是指必须正确选择题材、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论据充分可靠、真实准确的实验数据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表述;规范性原则要求写法格式规范、叙述严谨、逻辑清晰、文理通顺、描述准确、简明。期刊每年的第一期,刊出该刊论文及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141。我国1987年公布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文件;实用性原则是指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医学科学论文刊发后,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医学科研中的使用价值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论文应具有能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可利用的、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价值。
2.1医学论文的类型
按研究方法分为理论型研究、实验研究和资料分析;按论述方法分为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方法和文献综述。
2.2医学论文写作过程和步驟
写作过程主要包括:査文献、定题目、构思和拟提纲、起草、修改初稿>构思结构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拟提纲是顺着写作的思路,列出小标题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和表格的使用,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如何与以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等。修改初稿主要看题目是和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明确、推理和论证有无逻辑性、语言是否精炼、数据是否正确、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图表是否美观、参考文献是否引用合理。
2.3基本格式和写法
医学论文常常包括以下内容:①题目Title:确切、简短、富有创新性、便于检索;②作者姓名Au- 、工作单位Department、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讯地址Address;③摘要Abstract;④关键词Keywords;⑤背景Introduction;⑥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⑦结果Results;⑧讨论Discussion;⑨致谢Acknowledgements;⑩参考文献References。
2.4摘要和关键词的书写
包括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结论。应独立成章,具有自明性;不分段,不能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词语、化学结构式和公式等。目的主要用来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突出论文的主题内容;材料和方法是说明研究的材料和采用的方法等;结果是介绍所得到的数据资料,统计学结果;结论是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出的观点或看法;关键词主要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从题名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一般有3~5个单词或词组组成。
3.医学论文撰写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3.1背景
参考以往的相关医学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本研究的科学问题或研究的目的、说明研究或观察的基本原理和密切相关的参考信息、讲述本研究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文字精练,篇幅不宜过长,语句不能与摘要和讨论重复,在沒有确切的资料时,尽量不要使用“在国内外尚未报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语句。一般在200字左右。
3.2材料和方法
必须提供真实的临床资料、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指明性别、年龄和其他的重要特征,尽量列出重复实验的必要信息。详细介绍具体实验,手术方法包括提供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分组要均衡、随机化,各组之间要有可比性;实验试剂的来源、制备、选择标准,仪器设备的型号,制造的国别和厂家等详细的参数需要予以说明。合理应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详细,易理解,并能依据原始数据证实报告的结果。
3.3结果
包括临床实验观察、测定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研究图表等。对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以及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必进行讨论、引用文献、进行推理分析及讨论,可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说明实验结果,英文写作时,单位和计量之间要有空格,句号、逗号后面需要空一格,百分比和数字之间不能空格(如50%),法定计量单位应用国际单位制(即SI单位制)国家标准CB3100~3102-93。
4.讨论
讨论是医学论文的核心部分,必须围绕实际临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结合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结果,用国内外最新的学说、理论、见解对该课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受影响的因素等进行分析解释,不要偏离主题,理由充分时,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对新发现、创新点、新建议合理引证类似研究结果为佐证进行推理、分析,以及导出结论。论证采用已有科学根据的数据,不要大量引用他人资料,评价实事求是,不要重复在前言或结果部分中的数据或其他材料,语句要简洁、准确,尽量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讨论,引用参考文献资料要标明。写作的思路要清晰,结构要严密,层次要清楚,合乎科学逻辑。围绕本研究提出的科学问题、根据实际研究结果和讨论所作出的论断,说明通过本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总结发现的规律、对前人的研究或见解作了那些修正、补充以及进一步证实或否定等。也可以浅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展望。对本研究有经济支助和材料支持、有贡献但不属著者权、研究进行过技术协助、科学顾问、研究计划的重大评论者、数据采集或临床试验参与者等经同意后致谢。
5.参考文献
1.1教学准备
1.1.1培训师资队伍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通常将教师比喻为“灯塔”,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所以,教师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本教研室的师资长期以来习惯了讲授式教学方式,虽然部分教师也参加过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但对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尚较为陌生,甚至心存疑虑。为此,本教研室采取了送出去、请进来2种方式培养师资。送出去即选送骨干教师到有成功经验的院校实地学习、考察,理解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和实质,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回来后交流学习收获,带动并影响更多的教师;而请进来即由学校教务部门请外校优秀的PBL教师来本校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培训。通过以上方式,使所有参与PBL教学模式的教师对PBL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等有了正确的理解。
1.1.2准备教学资料药理学理论教学内容分为6个模块,即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内脏系统药理学(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等)、内分泌系统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药理学等。本研究决定将上述内容重新整合,75%学时采取PBL教学模式,仅保留25%学时采用传统讲授方式教学模式,主要涉及药理学基本框架知识或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药理学总论、抗心律失常药等。其中对采取PBL教学模式的内容,打乱原有教学顺序,突破原有章节界限,将不同章节有机结合起来,如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和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综合在一起,而将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现行的教材均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编写的,不适合PBL教学模式使用。确定PBL教学模式的内容后,本教研室群策群力组织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头编写符合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料和病例,每一病例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2个版本,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病例的内容从易至难,并很好地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生理、生化、微生物等基础知识衔接。编写完毕,再经过反复论证,才定稿。
1.1.3建设硬件设施规范的PBL专用教室内布局应与圆桌会议室类似,四周有足够的黑板或白板供学生使用,墙上的挂钟让学生能自行掌控讨论节奏和进程。由于改建教室花费较大,本教研室采取了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办法,定做了几块移动式白板,置于教室周围,满足了PBL教学模式的需要。
1.2教学实施
1.2.1分组开课前要求课代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以不超过4人为宜。在每个学生小组中选1名组长,每次上课前1周,教师将病例交给学生,由组长分配给组员,有重点地分头收集相关资料。
1.2.2课堂讨论首先组织学生归纳病例中的重要信息,罗列与药物使用相关的知识点及拟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准备情况就相关问题进行重点发言。涉及的知识点和关键论点要求学生写在白板上,每次课结束前,由教师或学生以白板上归纳的内容进行总结。
2PBL教学效果
1.1一般资料
63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0ml/min,血红蛋白(Hb)<90g/L,红细胞压积(Hct)<25%,血清铁蛋白(SF)<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20%。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蔗糖铁组、右旋糖苷铁组和力蜚能组各21例。蔗糖铁组:男9例,女12例,年龄21-77岁,平均(48.7±10.3)岁;右旋糖苷铁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20-77岁,平均(47.8±10.4)岁;力蜚能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平均(49.1±10.8)岁。三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静脉注射蔗糖铁组:首次使用先予试验剂量20mg以生理盐水20ml稀释,15min内静脉注射,观察1h,如无不良反应,将10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于血液透析开始2小时后从透析器静脉端缓慢滴入,至少30分钟。每周2-3次。连用12周。
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组:首次使用先予试验剂量20mg溶于20ml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5min以上,然后观察1h,如无不良反应,将100mg溶于5%葡萄糖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入,至少30分钟。每周2-3次。连用12周。其中,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的栓塞性静脉炎于治疗第二周退出该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头痛于治疗第五周退出该组。
力蜚能组:2粒(300mg)/d,每日1次,饭后服用。连用12周。
三组均同时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每周皮下注射2-3次,每次3000u。
1.3疗效评价
与基础值相比,显效:Hb≥110g/L,SF≥300g/L,TSAT≥25%;有效:90 g/L≤Hb<110g/L, SF与TSAT均较基础值有所增加(>5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Hb<90g/L,SF与TSAT无明显变化(增加<5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蔗糖铁组总有效率为90.47%,右旋糖酐铁组总有效率为84.21%,力蜚能组为71.43%,三组比较,蔗糖铁组与右旋糖酐铁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值0.96),但前两组与力蜚能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药物副反应:蔗糖铁组仅1例出现较为明显的恶心、间断腹泻,经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发生率为4.76%;力蜚能组仅1例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泻、黑便、头昏,经对症处理后腹泻、头昏逐渐好转,发生率为4.76%;右旋糖酐铁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的栓塞性静脉炎于治疗第二周退出该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较严重头痛于治疗第五周退出该组,有2例出现头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不重,经观察,后逐渐自行好转。药物副反应前两组与右旋糖酐铁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1.1一般资料
本组给共54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40岁,其中有4例是未婚妇女,有5例小于20岁,有23例在20~35岁之间,有22例患者是大于35岁。
1.2发病时间、部位及发病原因
患者的最长闭经时间为4个月以上,最短的时间为一个半月以上。本组的患者有17例患者的发病部位在输卵管,有15例发病于壶腹部,有4例发病于峡部,有2例发生于伞端,有16例患者发病于右侧的输卵管;54例宫外孕患者中,除了有5例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而造成的,以及还有4例之前有过卵巢囊肿的手术史,2例具有剖宫史外,其余的43例患者均患有输卵管炎症、盆腔炎症等,盆腔炎症的程度不同,炎症较轻者只是伞端以及周围的组织出现了絮状粘连,输卵管稍微红肿,重症患者则出现输卵管僵硬水肿。周围的组织韧带红肿,炎性组织增大增厚,甚至与周围的肠管、盆腔壁、大网膜等都出现粘连的症状,因炎症组织增厚、粘连,造成妊娠物不容易被破坏。
1.3临床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长时间的闭经、腹痛、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坠胀、恶心、呕吐、昏厥或者是休克、腹泻、里急后重等病症。
1.4诊断的标准
对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标准为:腹痛、阴道的出血史、闭经史、B超的宫腔内没有发现妊娠囊、血β-HCG相对升高等、附件区可以见到低回声的包块,在其内可见液性暗区或者是妊娠囊,囊内能见到胚芽或者是胎心的搏动等。
2治疗
本组的54例宫外孕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只有6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见其对侧的输卵管红肿症状,只游离端出现了絮状的粘连带,因此松懈组织是远端完全型的游离。其他的病例均出现不同过程度的水中增粗,使其管壁变厚,出现伞端的粘连闭锁或者是与周围的组织完全粘连并包裹住。对于症状较轻者行输卵管的分解粘连游离术或者是伞端的开窗复通术,病症较重者切除输卵管。关腹前盆腔这使用0.2%的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并且在手术后的3d、4d、7d以及次月月经干净4d,对实行了输卵管复通术的病患进行输卵管的通夜治疗,并在手术之后给予消炎治疗9d,等待拆线之后服用药物继续治疗,与此同时,在手术后的2d排便正常之后实行药物的灌肠治疗9~15d,在手术之后的三个月后接受复查,盆腔的复查均为正常。9例患者的对侧输卵管正常的4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复孕,时间短者在术后的三个半月,时间长者为14个月。
3讨论
3.1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在输卵管,尤其是以右侧的输卵管最为常见。
然而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出现妊娠的症状约占62%,其次是在峡部、间质部,在漏斗部以及伞部的发病率相对较少[2]。临床上,若盆腔炎症较重会导致病情的复杂化,使妊娠的时间延长,发病之后的病程严重化,加之炎症部位的粘连现象严重,使其手术期间的操作变得相对的困难。妊娠的最长时间长达4个多月,并且不会发生流产现象。
3.2影响受精卵进入宫腔的因素均可以导致宫外妊娠。
其中输卵管的炎症是最易干扰受精卵的正常运行的原因,临床证明,89%的宫外孕患者是因为盆腔炎或者是合并输卵管炎症造成宫外孕。其他的病症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是腹部有过手术史导致盆腔的粘连。当输卵管发生炎症时,黏膜的上层组织被破坏,纤毛消失,或者是炎性水肿使管腔变得狭窄,或者是炎症部位以及肌肉层形成疤痕,从而影响其管道的蠕动功能;因此这些因素导致了受精卵在宫腔外着床。
1.1阿司匹林
在每个家庭中,抗感冒药是最为常被的药品。阿司匹林作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但若患者过量的使用该药,其血液中pH值会出现严重的下降,从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此外,还有可能对呼吸和呕吐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的呼吸出现急促、呕吐、恶心等症状,同时还会刺激第8对脑神经致使患者出现耳鸣、耳聋等严重病症[3]。特别是针对小孩,在使用阿司匹林时,切记要避免因为过量的服用该药而导致患儿出现阿司匹林肝脏毒性或者是肝炎等疾病该药还有可能造成肾脏毒性,对造血功能引起障碍等毒性反应[4]。因此,人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2速效感冒胶囊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的内容来看,滥用速效感冒胶囊在临床上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肝细胞的坏死、急性坏死、止痛剂性间质性肾炎等相关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最终造成肝肾脏器功能的不全,甚有可能引变为肝硬变、肝坏死、尿毒症以及肝癌等疾病[5]。因此,在服用该药时,患者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叮嘱,结合自身病情的程度服用适合的剂量,绝对不能随意的增加或者是延长该要的服用剂量和时间等;特别是针对患有慢性肝脏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服用该药时,一定要谨慎。根据有关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在感冒早期(患病的前两天之内),服药该药进行治疗效果甚佳。
1.3去痛片APC
该药的成分中除了含有咖啡因之外,还含有非那西汀(已淘汰)和氨基比林,根据有关不完全的统计,服用了去痛片已造成很多病例药源性的死亡。除此之外,若是滥用去痛片还有可能造成肾癌、尿路癌症以及肾盂癌等疾病。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有25%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其中就有5%~10%的患者就是因为滥用解热止痛药物造成终末期的肾病[6]。因而,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我们常用的感冒药,通常是由多种成分药物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最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扑尔敏、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本身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程度上就会造成人体的不良反应,例如扑热息痛:在以往的报道中出现了因为滥用该药,造成患者肝脏严重的损伤,有的还出现了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的还出现了昏迷现象等。又如感冒通:虽然治疗感冒疗效甚佳,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小孩在服用了该药之后出现了血尿,所以要引起重视。一些作为非处方药的抗感冒药,部分患者在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性反应、消化道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哮喘(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黄疸等不良反应。
1.4其他的复方制剂
抗感冒药物除了以上常用药物之外,还有另外十几种复方制剂。例如:快客胶囊、康泰克、力克舒、康必得、感冒通等复方制剂,大多数患者在服用;这些复方制剂之后均会出现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加重冠心病、增高血压等症状。若是滥用这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某些血液性疾病,例如粒细胞减少、血尿、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若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这些抗感冒药物,很有可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荨麻疹、过敏性药疹、皮疹等,若是严重的可出现剥落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如若患者大剂量的服用这些药物,可损伤肝脏,严重的可造成昏迷以及死亡现象等。
2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对部分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就要求我么医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对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有效的防止,避免出现同样的不良后果。
2.1加强对药学的监护。
抗感冒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其理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督促药师积极的参与咨询药物信息、监测临床用药等;作为药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合理、有效、安全。临床上,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因不良反应造成的脏器损伤,减低和避免出现药源性事故。
2.2加强患者对抗感冒药物的常识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医院的咨询中心,定期的宣传一些有关药物的常识性知识,为群众宣传一些滥用药物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发放一些宣传资料等,以图示的结构反映出合理用药的疗效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后果;通过日积月累的了解,想必也会有一定的群众对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降低了滥服药物现象的产生。
2.3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药师一起商量决定其治疗方案。
待明确了目标之后,制定一份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治疗方案,并叮嘱患者规范的服药,能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4加强对医院的综合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对药品的采购、供应、储存、使用等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
药师在选择药物时,要结合临床用药及患者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药物品种,避免出现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物资源,还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并能确保患者在用药方面做到更加地合理、有效、安全。
3结语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09级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两个班级,分为一体化医学教育模式和传统模式组,各30人。一体化模式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0±1)岁,传统模式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9±2)岁,两组学生均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研究方法。传统教学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完成理论课的教学后,按照教学规定时间安排临床测试;一体化模式组的教学方法如下:完成理论课教学后的第二天即进行标准化病人的练习,根据标准化病人的反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上报理论课老师,理论课老师综合意见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课教学。完成上述三个程序后,即安排临床测试。测试的病例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病区患者的病史采集,要求如下:所有患者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外伤,肿瘤以及结核等;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以上,能够清晰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并依从性较强。自2013年1至6月,共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分别接收传统教学组和一体化模式组的病史采集以及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表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2分)和较差(1分)。分别对完成授课以及完整采集病史时间进行统计。
(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结果
两组在教学时间中,传统教学组的时间为90min,而一体化模式组为160min。所有学生完整采集病史的平均时间传统组和一体化组分别为(36±12)和(20±9)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量表,传统组和一体化组分别为(2.9±0.6)和(4.4±0.9)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目前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98.5%,且多是由于缺乏良好沟通所致[4],而在医学院校中沟通能力学习是关键。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缺少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课程,一些医学院校虽然开设相关课程,但模式落后,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多不理想。此研究建立的一体化的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模式组相比,一体化模式训练的学生完整采集病史的平均时间,从(36±12)降至(20±9)min,而患者满意度评分有(2.9±0.6)升至(4.4±0.9)分,两者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引入了标准化病人反馈机制;在形式上,以小组为执行单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上述创新均有效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并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但为完成教学目的,一体化模式组所花费的时间,参与人员和执行环节均明显增加。这提示良好的医患沟通教育模式的运行,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需要医学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配比和具体实施方案。
四、思考
(一)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我国早在1993年就定下的战略发展目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GNP总量的比重在20世纪末不低于4%,2012年财政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这一步花了近二十年时间才实现。医学教育成本远远高于其他高等教育,国家在教育投入中并没有充分体现,部分医学院校不得不办成“综合院校”来维持生计,无限量扩招,无边际发展边缘学科,削弱了本应重点发展的医学临床阶段的教育。
(二)师生配比。医学院校在制度上应不断推陈出新,有效保障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阶段教育的师生配比。重视本科教育,配备一定数量的正高师资,教授、专家要真正有一定的教学量,避免“走场式”“会诊式”的授课;对于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临床教师,首先人员要充足,其次要有效促进他们的积极性,人人乐于教学,有热情才会有激情和创新。
本次调查围绕我校2010级、2011级高职临床医学普通专科实习生、毕业生进行,主要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研究目的,问卷主要涉及3个部分:(1)基本情况,包括专业,性别,实习医院名称、级别,实习时间等;(2)对实践技能学习及掌握情况的调查;(3)当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和建议。在搜集定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地调查获得定性资料,其中以定量资料搜集为主。
2结果和分析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口腔医学5个专业,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75%。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0.73:1,实习生均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习,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比例为67%,且在医院工作学习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21个月,平均为12个月。
2.2实践技能学习及掌握情况
我校高职临床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可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很有用,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医学生占56.38%;认为“一般”的占40.28%;认为“无用,与临床联系不大”的占2.46%,认为“不好说”的占0.88%。围绕当前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认为学到很多实践技能的医学生占18.27%;认为一般的最多,占到59.62%;认为很少的占22.11%。说明随着医学生更多地接触临床实践,对实践技能教学效果的体会更加深刻,回顾在校实践技能的学习情况,普遍认为对个人临床实践有较大影响,但认可度不高,体现出高职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2.3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
当回答“结合临床体会,你认为自己哪方面欠缺(可多选)”时,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动手能力、理论知识、沟通能力;认为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欠缺的医学生分别占36.51%、27.88%。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你认为造成临床实践技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时,65.35%的医学生选择“实践机会太少”;23.04%的医学生选择“带教教师不负责任”;16.36%的医学生选择“对专业不感兴趣,想换专业”,同时有7.65%的医学生选择“认为不适合当医生,准备改行”。这对我们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医学生专业兴趣、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改善实践教学现状、进一步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具有启示意义。
2.4教师实践教学情况
对“你对任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满意度”的调查显示,92.11%的医学生表示认可,不满意的医学生占到7.89%。而对于“你认为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当前临床实践关系如何”的调查显示(见表3),90.24%的医学生认为有关系,其中59.98%的医学生认为关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除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应继续探索医教结合的新模式。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