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的基本使命

教育的基本使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9 08:54: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的基本使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育的基本使命

第1篇

在当代,每一个人都要经过大约20年的学习历程,包括在家庭中学习,在学校里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其中主要是在学校里学习,方才有一技之长,有谋生的本领,得到一个职业,为人民服务,同时,也逐步实现自己追求的理想。在近20年中,是教师使我们懂得了使命,知道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人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协调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惟独人才懂得使命。是生命给予了使命以根基,是使命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生命和使命”价值是统一的。对于教师而言,使命的价值更高。

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学。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原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译成现代白话文即是:“你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你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这一伦理原理已被全人类所接受。我们中国人认为,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来源于孔子的伦理原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主张: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区分类别,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一律平等。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正是基于他提出的伦理原理的自然引申:你自己想受教育,也帮助别人受教育。孔子被推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第一位,当之无愧,名正言顺。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真做到“有教无类”。这是师德中最首要的一条。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教师的使命之一是: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告诉各位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发展;高等教育;使命;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视野,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唯有和谐教育,才能将自我身心、社会以及人化的大自然从失衡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达到心和、人和、天和的目标,履行和谐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使命。

一、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或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由于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诸要素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型式,这种教育型式将有效地促进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诸要素的关系,以促进入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这里,教育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实现了有机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了充分整合;人类利益与自然万有存在利益找到了契合点。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旨在实现向教育本原(或本体)的回归,弥合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人类与自然的裂缝,谱写出优美的和谐大合唱。而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首先明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

1.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意识、和谐知识、和谐技能、和谐态度、和谐评价能力及和谐行动等六种和谐素养,为建构和谐发展的社会培育合格人才。同时通过和谐教育来提高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最终使每个公民自觉维护与其生存和发展休戚与共的人文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

2.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教育本是永恒而神圣的育人事业,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追求。而肩负着神圣育人使命的高等教育如果被卷入物质主义的漩涡,势必会导致教育的庸俗化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降低。人们常常把教育投入不足看作是教育发展中最主要的潜在危机,但教育的真正危机是教育目标上的过分功利化倾向,¨。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斤斤计较、在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使命的同时还不断履行涵养人文素质的非功利性使命。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就在于实现向教育本原(或本体)的回归,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像其他所有事业和产业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目标一样,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也担负着为产业培养高素质发展主体、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有效服务的任务,但是,使受教育者为从事未来职业作准备,是也仅仅是和谐教育的使命之一,比这一使命更崇高更伟大的是和谐教育承担的提升人文素质的非功利性使命。尽管二者不存在一方优于另一方的性质,但是,就它们的地位来说,教育涵养人文素质的使命更为重要,正是这一使命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4,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的和谐价值观,培养起自我与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伦理观。培育受教育者的和谐伦理意识,使之成长为亲和谐的社会成员,是基于和谐的教育思想趋向于教育和谐之善的重要路径。和谐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是:21世纪的人类行为都要集合在“生态效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之下,和谐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金规则。无论是个人行为、群体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必须服从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必须在维护必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来实现,也只能在这个前提下来认定经济效益是中心的思想。任何将经济效益凌驾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上的做法都是与21世纪的和谐发展追求背道而驰的。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型,必须大力开展有效的和谐教育,建立起全民终身的和谐教育体系。

5.“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有三层含义,即教育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首先是起点公平即教育机会的平等,也就是指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如何,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公平,包括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根据学生由于先天性素质和后天环境造成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客观方面是指同类学校的教育物质条件大体一致,师资力量水平与学校类型、级别相符合。最后是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得到全面发展。这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在和谐教育体制下,人人能够享有与当时社会条件和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和谐教育资源,入学或毕业资格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准,而不以学生的经济支付能力为准。在谋职教育中,谁的钱多谁享有优先权,而在和谐教育中是行不通的。

二、和谐社会与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一)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持

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思想,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

1.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心态,而育身心和谐之人正是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以个人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特征的和谐社会不仅是对传统社会的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和谐社会与其说是对社会运行模式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和谐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社会要和谐,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和谐发展的人。育身心和谐之人正是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2.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世态,而“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正是和谐发展的教育的重要职能。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在融人社会时,能够与他人、社会建构起一种互动式的和谐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亲和谐的社会成员。自我在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中,又会进一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升华自我的和谐人格。和谐教育的又一使命是使受教育者成功融人和谐社会中,成长为亲和谐的合格社会成员。

3.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生态,而和谐万有、天人共泰正是和谐发展的教育的价值指向。建立在和谐发展观基础上的和谐生态观,旨在把万有存在组成的共同体看作一个生命个体,以便将狭隘的人类伦理法则扩展到生物之间,进而将生命伦理法则扩展到所有存在之间,实现或逼近万有存在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即大力宣传和培育亲生态人口(就是在实际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中自觉地将维护必要的生态效益和以生态平衡作为人类行为边界的人群),减少和杜绝反生态人口(是指其行为取向或价值取向是以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自然受损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的人群)。通过和谐的高等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并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现教育功能的和谐转向。

4.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意识,而人们和谐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教育的熏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培养人的和谐理念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熏染要凸显和丰富以下几个新意识:一是共生意识。社会是一个系统,各因素都是和谐发展的环节和因子,是互动发展的。只有具备共生理念,才能更好地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意识。要全过程、全方位地倡导树立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三是感恩意识。加强人们的感恩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学会感谢父母亲人,感谢时代社会,感谢自然,感谢生活的理念,培育人的幸福感、宽容心,增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四是规范意识。强化法制规范理念和思想道德规范理念,重点是加强正确的利益观教育,荣辱观教育,立足现实,开展利益均衡和保障机制研究与教育。五是责任意识。个人有信用,社会才有诚信,这些都需要有责任教育,要培养人树立对父母亲人、对他人社会、对自然宇宙的责任教育。六是发展意识。在教育中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发展教育,强化发展理念,使教育为现实、时代、大局服务。

(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上所述,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和谐发展的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教育的和谐发展,所谓的和谐社会就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使教育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和谐社会大厦才算得上拥有了一个重要的有机构件。

1,社会的和谐向度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三条支柱: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经济、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构建和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二者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互动的。一方面,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教育的支持,从而也就对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了和谐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这种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身心和谐、情知交融、德智统一、手脑结合、德材兼备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也需要有和谐社会的配合,从而也就对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这一要求具体说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特别要强调的是,和谐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并非直接而是间接的。就是说,和谐教育必须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中介,才能有效地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的和谐向度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2.基于和谐的高等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和谐的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事业,又是社会管理者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教育的和谐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和系统的工程,首先是教育观念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主流文化、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和谐;其次是教育制度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和谐;第三是教育组织系统的和谐,包括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应运而生的、为教育服务的各种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的和谐;第四是教育物质系统的和谐,主要指硬件建设方面基本保障;第五是教育主体系统的和谐,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的和谐。由此可见,教育观念、制度、组织、物质以及主体系统等各要素相对完善并互相配套、互相适应的健全的体系,应该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民众利益相一致的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体系。这样的教育正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民众所期待的真正和谐的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构和谐高等教育系统路径分析

建构和谐社会的和谐教育支持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使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决定教育型式。和谐教育思想是和谐教育的灵魂,是和谐教育区别于谋职教育的关键。由谋职教育到和谐教育的转型,要求教育思想必须首先实现由功利型实用教育思想到价值型和谐教育思想的转型,完成在和谐基础上的教育思想重构。只有确立和谐教育思想,才能把住当前谋职教育的失衡之脉,诊治偏好功利的失衡之病,将已经失衡的教育转到和谐的轨道上。

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952年,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就认识到:“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职能范围之外”。“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和谐教育不仅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事,而且要对为什么做事进行追根究底式的拷问。而对为什么做事的意义层面的拷问,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在和谐教育的框架下,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从对立走向合流。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流,促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得以有机整合。

3.整合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工具价值日益突出,人文价值相对弱化,前者已构成现代大学的价值重心。诚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认为的:“现代教育已经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3]教育作为“孕育未来的事业”,总是植于现实,面向未来,代表着理想,承担着“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使命,这就是它的价值理性。在教育价值观上,它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与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以求人类精神的完善;在教育目标上,它力求实现提升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大学教育不仅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而且应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

4.摈弃教育产业化,明晰教育的育人定位。事实上,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或人类,教育的价值都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着非功利性的一面。诚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所言:“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4]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要更多地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明晰教育的育人定位,注重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时代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实行广泛的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高等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改变个人、家庭和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教育更是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每个公民都享有教育的权利。公平的教育对公民而言,就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平等,对地区而言就是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而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同本地的经济基础水平和人均多少是紧密相连的,教育不公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平衡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公平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此,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要解决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首先要把维护教育公平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政策保证公平。其次是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以发展推进公平。第三,在教育投入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对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减免、补助等体系。第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教育的公平。第五,合理定位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专业大学与综合大学的教育目标,从发展模式上推进公平。

参考文献

[1]孙喜事,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塑造民族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05).

[2]H·杜卡斯,B·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61.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人文素质教育 责任 使命

1.高校图书馆的使命

现代社会,不管是从事哪一个行业,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这就是所谓的使命。但是,不同行业所背负的使命是不同的。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建设的越来越伟大是每一个政治家的使命;科学家的使命是为世人创造更多的科学财富;企业家的使命是将自己的企业或者工厂建设的越来越强,不仅为自己带来财富,同时也为世人创造更多的物质享乐等。作为一种极为平凡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同样也有与自己特点相符的使命。而恰恰是因为这种使命,使得其变成一种职业,变成很多人所追求的事业。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使命也是高校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高校出现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便产生了,所以,高校图书馆一直不停地向高校提供各种文献,作为高校科研与教学服务机构的一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与普通图书馆的工作者有很多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有与高校一同成长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特殊使命。然而由于在高校中还有着很多不同的职业人群,从表面看,这些人群是有主次区别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使命感得到了削弱。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在体制上存在一些制约,使得教师等群体的成就感远远高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

由于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是特定的,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的。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作为国家以及高校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存在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图书馆资料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服务,而且还标志着了整个高校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还可以保证学术研究的顺利进行。只有一个较高层次水平的高校图书馆才能保证高层次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的产生,才能提高整个高校的层次水平。

2.高校图书馆的责任

在当代的高校图书馆中,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这些经过良好训练的工作者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和教学服务,既充分保证了人才,又在工作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2.1爱岗敬业

所有参加工作的劳动者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爱岗敬业,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当然也不例外。这种责任的主要表现就是与时俱进,虚心好学,不断进取,忠于职守。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尽一切努力方便读者,帮助读者,为读者着想。将对职业的热爱变成一种责任用到实践中去。然后,要将被动的服务观念转变为主动的提高教研和教学服务,需要时可以参与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这样不仅可以使自身的服务方式得到改变,还可以在具体的研究中使自己得到充实,将工作的责任感得到强化。最后,爱岗敬业的责任也可表现为不断地进修,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如果一个工作者缺乏工作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是无权谈责任的。所以,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进修充实自己,才能将本职工作完成得更好。

2.2创新奉献

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既要有爱岗敬业的责任,还要有创新奉献的责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高校图书馆建设新服务模式、工作模式的需要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这也是未来高校发展的需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地方,为了与高校统一步伐,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奉献也是高校图书馆责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的奉献不仅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将专业化的服务和专业知识提供给师生,而且还要向师生奉献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

2.3为高校、社会服务

于高校图书馆工作者而言,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高校的教研和教学提供服务保证,所以,为高校服务,特别是向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的存在是建立在高校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建立高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高校服务,还要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要将专业化的高质量的图书资料提供给社会。事实上,高校图书馆往往比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咨询和藏书等方面要专业很多,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不仅有义务帮助高校培养人才,还有责任和义务有偿向社会提供图书服务。虽然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就是为帮助社会进步和发展,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给地方,帮助地方进行建设,这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之一。

3.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要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的进行自我进修,在充实自己的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把高校图书馆建设得更辉煌、美好。

【参考文献】

[1]白莉.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2]王钢.高等学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9).

第4篇

党的十关于教育方针的阐述,增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新内容,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理解,“立德”是手段,“树人”是目的。我们以往强调德育为先,是针对“重智育轻德育”偏向的正本清源。学习党的十精神,我理解,“育德”只是方法论层面的教育,只有“树人”才是价值论层面的教育。基础教育几乎所有乱象,追根溯源,不外乎“背离”或“偏离”了“育人”这个教育的根本。

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和“人生”三个方面。“立德树人”或者说“培养人的教育”,至少包括理想信仰教育、人生人性教育、习惯性格教育和情感情怀教育。我将其统称为人文教育或人文精神教育。

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主体。学校文化,是隐性的和显性的学校主流价值观的总和。我一直坚持一个基本观点: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其地位和性质决定基础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为主,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知识”,科学精神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不提供价值导向和人生意义。人文科学,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提供价值导向和人生意义的体系。人文精神,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当下,缺失的不是“人才教育”,而是“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是学校文化的使命,亦即学校的文化使命。

第5篇

一、“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主旨定位及教育效果

“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从活动形式上首先要求学生统一填写《宿迁学院“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登记表》(学生基本信息、拟从事职业、受访者基本情况、寻访过程记录、受访者的建议、寻访感悟、班级以及辅导员意见等)、《宿迁学院“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情况总结简表》(确定系部、负责人、联系方式、活动创新与亮点、不足与问题、系部与学院意见与建议等),并以寻访日记、报告、文章、数码照片等信息承载为记录模式反映学生具体寻访实践的过程与收获。

活动意在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寻访廓清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群体,制定并及时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寻访实践活动交流会,相关责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类型化”指导,从而针对性地为学生寻访实践活动的完成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制定服务、助力。

“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作为“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安排,不仅体现出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本身的精神定位,即塑造大学生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良好形象;体现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新时期精神。同时,活动亦凸显出了“青春使命”的功能定位:立足于实现学生个体成长与时代精神弘扬的弥合统一。因此,“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若仅从学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宏观维度,而忽略活动在学生个体职业规划与方向确定过程中的“自助”导向,就会显得“本末倒置”了。

二、“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经验概括—以宿迁学院为例

究竟如何能在“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中做到从活动宣传营造到落实至学生个体、从组织形式安排到信息登记分类、从个体寻访总结到组织类型指导的完美结合,并在整个寻访实践过程中,助力大学生个体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方向,进而实现学生个体在职业领域的“自助”成长等等,这些都将是我们有待挖掘、论证并需要予以系统化总结的内容。为此,笔者曾于2011年12月6日至7日走访了宿迁学院各系,并与各系负责教师进行了记录式访谈。这些访谈记录细细品来,或许能给寻访活动的完善提供些启发:

吴丽芳(曾任团总支书记):“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力在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突出葛院长对活动参与面、实效性以及针对性的要求。但基于学生年级、职业倾向、学科背景等不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强调较弱。若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我需求,并能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理性定位,同时,着重针对大二年级以上学生进行活动实施,并不断总结提炼,这不仅对社会本质认识,还是学生个体的自身定位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刘萍(学工副主任):“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可以在开展形式上进行多样化、个性化设计,如相关志愿活动、社会调研以及红歌传唱等等。但寻访实践活动的特色如何体现,关键还得从专业入手,结合学生、系部特色展开;

综合(责任教师):“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主要针对大三年级。我们统筹分配了每位同学的职业选择规划,如研究生、企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村官以及选调生等,并选取典型人物代表,通过对寻访过程记录、受访者建议以及感悟总结等。但是,寻访实践活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检测、反馈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建议寻访实践跨度能再长些、专业技能针对性强些等;

许春雷(辅导员):系团总支牵头,过程性进行控制安排;倾向大三在校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廓清“生涯人物”概念,清晰自身规划,整合自身资源,确立目标,适时跟进,培养职业意识,切实提升职业技能标准等;

沈道波(曾任学工副主任):建议由学校进行组织,发掘人脉资源,寻找先进典型,实践跨度再宽松些,资源发掘再深入些,活动实效更明显些等;

黄文静(曾任六系团委书记):建议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帮助策划跟踪,进行全程性指导,在寻访中不断发现新的职业生涯人物等等

三、“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普适价值及推广性

从形式上,“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定位于学生个体能够在具体职业目标群体寻访中确定自身的职业位置,并形成一定程度的职业角色期望,进而明确并调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终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活动的本质层面来说,“青春使命”寻访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大学生个体“自助成长”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个体在具体寻访实践中的信息记录模式体现、职业目标群体确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等)。同时,为了确保“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效果,真正让活动的开展能够切实地惠及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宿迁学院在活动的操作安排层面给予了统筹协调保障,基本形成了从院、到系部;从学工系统到专职辅导员的多重组织保障体系的网络架构;有效地建立起了寻访者(学生个体)与被寻访者有序跟进、个体寻访与集体交流相互交替的机制搭建等。这些都为学生个体在形成职业规划与确定职业方向中形成“自助”意识、助力学生个体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方向,从而实现在职业领域的“自助”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与策略支持,让活动真正惠及学生,服务学生,助力学生。

寻访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在行动上让参与的学生有所成:成就他们的生涯梦想;成就他们的青春诠释,而且让学生在寻访的具体过程中更能对自身的角色扮演、使命责任、前途规划等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作为在校的青年学生,不仅达成学业要求,更能通过此种类型的活动做到青春的深度认识、诠释,并以此理解其背后的涵义,指导即将面对的学涯、职涯甚至是生涯的设计与完成。在这个层面来说,青春使命寻访实践,青年学生寻访的就不再是纯粹的理想职业人物,不再是单个的职场梦想,他们可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完成了青想的零距离对话,并就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寻访到了信仰与指引的方向,进而这些充满着青想与行动激情的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成长障碍能够阻挡他们奋斗与追求的步伐呢?

同时,在学校学生管理的层面,青年学生个个有梦想、学习有动力、青春有激情,常规的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级秩序以及学业完成等等都会在梦想、动力与激情的助推下变得不再那么“传统常规”,而是充满“价值合理”、“情感合理”等元素的“应为行为”。这样一来,良好校园学习、生活秩序的形成就不会那么遭受挫败。当然,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梦想、动力与激情是要建立在踏实的校园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基础之上的,指导教师尤为要注意这些。关于这些,在青春寻访的过程中,就要在寻访客体的选择上、寻访内容的编排上、寻访重点的突出上、寻访感想的撰写上、寻访结论的定格上要予以指导,因为这些内容的编排妥当与否会直接关切着学生对青春的诠释,对生涯的定位,对自身角色的确认等,而这些也恰恰如上所述,正是青春寻访实践活动的主旨与教育效果的重要体现所在。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华夏出版社,2000.

第6篇

党员教师学习“红船精神”心得体会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 

  任何一种精神在继承与弘扬时,必须结合时代特征与实际情况去努力践行;否则,不践行就不能继承,就没有生命力,也就不可能弘扬起来,更不要说推动建设发展了。所以,离开了践行,再好的精神也只是空中楼阁,“红船精神”也不例外。“红船精神”具体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首创、奋斗、奉献这三种精神所组成的“红船精神”,既是对“红船精神”的具体概括,也是必须践行的明确要求。要实实在在践行“红船精神”,首先要学好“红船精神”基本内涵,为践行“红船精神”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找准有效载体,明确具体抓手,以保证践行“红船精神”行之有效。还要努力把践行“红船精神”变成我们个人日常生活的行动,人人都是践行“红船精神”名片,个个都是践行“红船精神”窗口。践行“红船精神”还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注重把精神追求转化成工作要求,成为践行“红船精神”推动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红船精神”也是我们立足教育、扎根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引领。那么,面对新时代新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要做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教师,则更要弘扬“红船精神”,牢记责任和使命,不忘教育之初心,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党性过硬、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楷模。争做新时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楷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对党的事业要有一颗执著的心,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与时俱进、敢于担当是对党员教师的要求,更是教师责任使命的体现和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的具体行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要有赶超进位、奋勇向前的使命担当,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崇高事业,要时时不忘自己的责任、时时不忘组织的信任、时时不忘岗位的重要,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讲不好课、出不来成果,就吃不好、睡不着的执着品格,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这样才能用丰富的学识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才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做推进器,努力助推宏伟“中国梦”变为美好现实。 

第7篇

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工作部署,2019年9月28日至10月中旬到联小针对一年级招生工作、中心小学党员教育室对部分年轻教师进行调研,现形成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针对一年级招生工作和中心年轻教师流动性大问题,我认真制订了调研方案,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中心小学和联办小学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学区招生困难,主要原因是师资配备、校园建设和中心相比差距很大,还有部分家长在镇驻地打工上班,接送学生不便,导致学生流失,中心年轻教师流动性大,主要原因离家远,生活不便,导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 存在问题

(一)学区年轻教师缺乏,师资配备不均。

(二)学区校园环境较差,校舍陈旧。

(三)学区没有食堂,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四)家长在镇驻地或外地打工,接送孩子不便。

(五)年轻教师离家远,居住条件不优越,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条件。

三、 提出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置,一年级配备骨干年轻教师。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改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及教室,打造乡村美丽校园。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愿景;校训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人们对大学的思考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关于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学者们的讨论已经很多,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三分”说;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四分”说;还有包括价值理念及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大学环境在内的“五分”说。

无论哪种学说,都不否认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本文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大学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指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它可以体现大学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笔者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结构应当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与愿景、校训。

1大学精神文化的结构分析

1.1大学理念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是对大学形而上的价值判断,它包含“大学是什么、如何办大学、大学如何育人”这样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大学是什么”构成大学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是对大学本质的回答。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指出:“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如何办大学”构成大学理念中的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大学如何育人”构成大学理念中的“教育理念”,三者构成了大学理念这一观念体系。

传统的大学理念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理念。我国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在学校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的大学都有卓越的理念,洪堡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理念,引领了整个高等教育在19世纪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学理念经历从定位为“教育的机构”到“研究中心”,到与社会直接联系、为社会服务的演变。正如潘懋元教授在为韩延明教授《大学理念论纲》撰写的“序”中所指出的:“大学理念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认识的加深,新的大学理念不断出现。”在当代,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21世纪的大学理念必定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嬗变和演绎,大学将会更加紧密地与社会融为一体。

1.2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是大学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教育家奥尔特加认为:“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精神的力量和伟大不能低估,一个没有精神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空壳,一个不坚守自己精神的大学无法长久,大学的精神是师生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支柱,能在学子的心灵上刻上烙印。对于欧洲而言,“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是大学之普适精神;对于美国而言,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自强不息、刚毅坚卓的品格是大学精神的根基,滋养着一代代师生的人格理想。

大学精神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又指向未来。大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有文化知识,还应当通过大学精神的铸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同时坚守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引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3大学使命与愿景

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是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所在。大学愿景与使命相伴,反映的是大学对未来的期望,描述了大学要向何处去的全面景象。

奥尔特加的大学使命观认为,大学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普通人成为文化人的重任,大学生应走出“象牙之塔”,打开校门、走向社会、服务大众、推进社会发展。对于大学本身来讲,明确的使命与愿景确立了大学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可以让教师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可以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也有利于其他学校利益相关者支持学校的改革,从而调动各方力量为学校的明天出力献策。

大学是依靠梦想和希望生存的。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除了兼顾教学和科研之外,还需处理好与政府、市场之间的三角关系,为了避免在竞争中的平庸化,大学使命与愿景将是体现核心价值的必备工具。

1.4校训

所谓校训,《中学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卷》解释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师生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要求全校师生共同遵照实行,反映一个学校的特点,对实现办学目标和形成良好校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校训反映着不同的学校特色。哈佛大学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昭示着大学对科学与真理的不断追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反映了大学除探索知识之外,还应当探索并践行道德;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则体现学校对国家和社会的实用价值。

2大学精神文化要素间的关系

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与愿景和校训是四位一体的概念群,构成了大学精神文化的主体。大学理念是基础,支撑精神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精神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精髓;大学使命与愿景是价值取向,是大学对学校发展定位的体现;校训是前三者的反映,将精神层面的东西具体化,用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指导教育实践。

3结语

当今时代要求大学全面承担教育责任、学术责任,并且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韩延明教授曾说:“面对21世纪对教育的严峻挑战和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的危机’——质量危机、经费危机、道德危机、自治危机、大师危机等等。但我们以为,这些都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真正深层次的、攸关大学兴衰存亡的危机是‘大学理念’的危机,包括大学理想的黯淡、大学信念的迷茫、大学观念的落后、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目标的混乱、大学形象的扭曲等。”各学校应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导向作用,激发全体师生的建校热情与学校认同感,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能动性,这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苑英科,李荣.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J].中国电力教育,2004,

(04):7-9.

[2]Newman,John Henry Cardinal.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Defined and

Illustrated[M].ChicagoIll.: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464.

[3]?si=2.2012-8-25.

[4]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01):11-17.

[5]苏步青等.中学百科全书(学校管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