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外汉语的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的教学策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9 08:54: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外汉语的教学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外汉语的教学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词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一、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没有大量的词汇量作为支撑,学习者构建的“语言大厦”就会呈现摇摇欲坠的状态,词汇量的缺乏会直接形成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障碍。学习语言自始至终都应把词汇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别是在初级阶段,都应该把词汇教学放在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位置,最大限度地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打牢语言学习的根基。

陆俭明曾在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文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

杨惠元在其《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生词、语法和课文的关系,讲练生词是中心环节,……,所谓以生词讲练为中心,就是把词语的讲练作为重点,讲练语法和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词语进行交际。”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汉语词汇本身的复杂性又加大了词汇学习和教学的难度,因此承担初级阶段汉语教学的教师理应高度重视词汇教学,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好地学习词汇,最大限度地扩大其词汇量。

二、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策略

(一)加强词语认读能力

初级阶段教材中的生词和课文一般都以拼音和汉字共同存在的方式呈现,对于学习者来说,如果教师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强调词语认读能力,学习者特别是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往往会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选择屏蔽汉字直接认读拼音的方式学习词汇。因此,教师应在以下三个环节加强学习者的词语认读能力:1.建立词汇形音之间关系的环节:教师可在进行词语教学的开始,呈现词语的汉字和拼音两种形式,在解决了学习者的语音问题后,应增加去拼音认读生词环节,强化生词认读,重点解决帮助学习者建立词语形音之间的关系;2.词语讲练环节:采取去拼音化,所有词语搭配、词组、例句、练习全都以汉字呈现,“强迫”学习者在头脑中尽快建立词语形音义之间的关系;3.课文讲练环节:在完成课文朗读、句法讲练、文意理解等教学环节后,可在课件里增加去拼音认读课文内容环节,由此达到帮助学习者建立词语搭配、句法形式搭配的关系,认读次数越频繁,学习者越会形成一种类似于语感的“观感”,有时很多没有印象的词语可通过前后词语、句法搭配来进行回忆判断。

(二)注重分析词语构词方式和搭配

在基本完成帮助学习者建立词语形音义之间关系后,就应将教学重点转移至分析词语构词方式和搭配两方面。

首先,应让学习者认识到汉语的最小语法单位不是词,而是语素,单音节语素不独立运用时就是语素,独立运用时即为词;其次,应让学习者认识学习语素间的构词方式,两个单音节语素之间以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就可构成一个双音节词,单音节语素如与双音节词或三音节词组合就可构成三音节词或四音节词。因此,给学习者讲解清楚语素和构词方式后,学习者可运用这些知识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词语教学应在讲解词语基本词性基础上将重点放在讲解词语搭配上,让学习者清楚词语在句子中所处位置,可以和哪些词搭配,不可以和哪些词搭配。可通过一些具体例句让学习者在语境中仔细体会词语的搭配形式。

(三)加强词语运用力度

第2篇

1、《博雅汉语》课文编排

这本教材适合零起点的学生使用。为适应初级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初级阶段教学的特点,教材采用了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境之中的编写原则。在内容的编写与选取方面,突出了实用性,力求场景真实自然。Ⅰ册主要围绕着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选取了包括校园及其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上册共有课文30课,内容全部采用对话体。

课文内容具体有:1、你好!2、你是哪国人?3、那是你的书吗?4、图书馆在哪儿?5、在东方大学的西边6、现在几点?7、明天你有课吗?8、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9、多少钱一瓶?10、你家里有几口人?11、北京的冬天比较冷12、你在干什么呢?13、我去邮局取包裹14、我喜欢浅颜色的15、明天是我朋友的生日16、周末你干什么?17、做客(一)18、做客(二)19、现在习惯了20、看病人21、他感冒了22、我喝了半斤白酒23、你学了多长时间汉语?24、你吃了早饭来找我25、你得多锻炼锻炼了26、快考试了27、爸爸妈妈让我回家28、考得怎么样?29、我们已经买好票了30、我要参加一个中国学生的联欢会。

从课文内容上来看,如前面所提,内容尽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熟悉的情景进行会话练习。并且多以问句开题,通过一问一答有利于对话的展开,加强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因此,对这些课文内容的背诵极大地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有着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2、背诵策略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死记硬背,能够大量接触和使用汉语,增加接触汉语的时间,对汉语的印象逐渐加深,从开始对汉语一无所知到逐渐的三言两语的尝试表达,都归功于对课文篇章的大量反复的把记忆背诵。背诵对留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2.1 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出声的朗读能够对大脑形成听觉上的刺激,对这种刺激的不断加强,能够使他们更早的对这种语言进行熟悉。很多留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说的汉语他们基本都能听懂,而在课堂外,无论是校园里还是大街上说的汉语他们就听不懂在说什么。对于有背诵经历的留学生来讲,无论在课堂内外,他们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听懂别人说的和他们曾背诵内容有关的汉语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并不是因为谈话的内容简单,而是在背诵的过程中和这部分谈话内容有关的信息被不断地强化,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反应。因此,背诵能使留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反应更加灵敏。

交流实践是提高汉语水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初级阶段的学生,处于汉语水平较低的阶段,他们更加需要多说多练习。可是出于对汉语的陌生和不熟悉又使得他们很难下定决心张口和中国人交流。词汇量的缺乏、语法知识的欠缺、发音的不标准都会使他们产生胆怯。有些留学生甚至怕自己说出来的汉语不好而被笑话,因此出现了很多中高级留学生,汉语词汇和语法都已掌握的不错,但是说出来的汉语仍然是“洋腔洋调”的现象。如果对教材中课文内容背诵的比较熟练的话,我们的每篇课文都可以是一个话题,比如以16课“周末你干什么”为例。

交谈过程中甚至可以照搬课文的内容和中国人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发音也可以得到纠正。这样留学生就有话可说,也有了交谈的自信。久而久之,汉语就会说的有模有样了。

在背诵课文之前,教师会先将课文进行领读和讲解,让学生明白课文大致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重复朗读,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语音的训练。教师会采用不同方法来更正留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发音问题,保证发音无误后在不止学生进行背诵训练。这样学生记住的都是准确的发音,在读课文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语音问题,在交际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因发音问题为而产生的误解了。背诵的内容记的越深刻,准确的发音也就会记的越牢靠。

背诵课文对“写”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上。受制于语法知识,留学生写出的病句往往成为各类偏误分析论文的材料。如何让留学生用已掌握的语法词汇知识写出表达清晰、语句无误的语句来,是教师们极力想解决的问题。不妨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先写出背诵过课文中的某个句子,再根据成分替换来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写出来的句子既不会有错误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如12课课文中的句子“你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吗?”教师先进行肯、否句的回答“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和“我们每天没有很多作业”。如果让学生表达“没有例外”这个意思是,就让他们用“每……都……”表达。学生就会说出“我每天早上都喝咖啡”“我每天都睡懒觉”“他每个周末都看电影”等句子。此外让他们对每个句子进行肯否句回答,加深对语法的理解和句子的掌握。

综上,背诵课文策略在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听说读写都有很好的相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2.2 背诵课文策略对留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顿悟”,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语言判断能力。语感的培养在语言习得中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正确的语言输入方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而“背诵输入法”则是语言输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背诵能够使得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形语言知识,增强汉语语感。此外,背诵过程中还能够排除母语的干扰,克服母语对汉语的负迁移。同时,背诵输入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熟读并背诵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内容是培养汉语语感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汉语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都非常独特,如词语的重叠与反复等,光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必须通过反复记忆背诵在实际中应用才能慢慢领悟他的特点。对于汉语语感的形成来说,背诵是功不可没的。

3、背诵课文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技巧和需要注意问题

背诵课文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下是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的背诵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所安排的背诵内容一定要姓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选择过难或过易的文章都会引起学生不良反应:过难会是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过易则会使他们产生自满的情绪,认为汉语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当突然课程难度增加时他们就会无所适从,引起情绪波动起伏,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最好根据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目的来安排课程内容,然后从课程内容中摘选出适宜他们程度的内容安排进行背诵。在背诵之前还需要反复领读和讲解,使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及掌握正确发音。

第3篇

双语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目的是为了确保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双语教学不能一味地强调外语教学,而是要将外语学习贯穿于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严明等人认为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与外国不同,主要是“为了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成果,融入全球化进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复合型双语人才,促进经济发展。”[3]

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双语教学的现状

在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主要照搬成功案例,采用“外语+汉语言文学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课程”的模式,力图培养出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从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的本科生占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2%左右。”[4]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硕士生导师秦海燕带领其研究生团队进行了长期的调研,结果表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他们调查了山东省的一所省属师范院校,“该校在普通高校中设立对外汉语专业较早,2007年有58名应届毕业生。其中19名继续读研,5人当了语文老师”[5],能当对外汉语老师的毕业生屈指可数。可见,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狭义地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不利于扩大学生将来的就业之路。目前,已有部分地方院校开始进行调整,在某些文化课上进行双语教学,如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等。然而,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双语课,但只是用英语讲解中西方文学与文化,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双语课任务,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双语教学。作为地方院校,惠州学院在对外汉语教学资源方面和重点院校相比欠缺竞争力,只有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特色课程,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双语人才。

惠州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双语教学的情况

惠州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双语课程的试点开展工作,在2007级对外汉语班开设了《欧洲文化入门》这一课程。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双语课程基本满意,大部分认为通过这种课程开阔了国际视野,收获颇多。虽然第一次开设的双语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欧洲文化的内容太广泛,专业术语太多,但因为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订外文授课讲义,完善教学参考资料,继续为2008级、2009级对外汉语班的学生开设《欧洲文化入门》的这一双语课程。

惠州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1.调查时间:2012年5月18日至2012年6月28日。2.调查对象:惠州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学生。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2份,通过整理,参与调查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从学生性别来看,女生有119人,男生仅13人;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学生有32人,二年级学生11人,三年级学生60人,四年级学生29人。1.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1)总体情况在被调查的132名学生中,有81名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占总体的61.4%。(2)不同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不一致,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仅有31%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具体情况如下:一年级有25人认为有必要,占一年级参与调查人数的78.1%;二年级有9人认为有必要,占二年级参与调查人数的81.8%;三年级39人认为有必要,占三年级参与调查人数的65%;四年级9人认为有必要,占四年级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1%。2.学生认为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28%的学生认为各类课程都适合开设双语课程,36.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30.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课”,选择“公共基础课”的学生最少,仅占4.6%。3.学生认为适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年级对132名学生就适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年级的看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3.3%的学生认为各年级都可以,32.6%的学生选择了“二年级”,24.2%的学生选择了“一年级”,见表1。4.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程合适的外语授课比例对学生就双语课程合适的外语授课比例的认识进行统计分析,共有130个学生作答,缺省2人,具体情况为:45.5%的学生认为外语授课比例应为“50%-80%”,28%的学生认为外语授课比例为“30%”,22%的学生选择了“无统一标准”,仅有4.5%的学生认为应该“100%”用外语授课。5.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程合适的考试方式对学生就双语课程合适的考试方式的看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6.学生认为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情况对学生关于适合双语教学教材的看法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68%的学生选择了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加中文注释的导读本”,这给我们在双语教材的选购方面提供了一个信息:“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同步教育”的想法固然好,可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我们一味地引进,使得原版教材成为摆在学生课桌和书架上的“花瓶”,那真是得不偿失。因此,在外文教材选用方面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循序渐进。7.学生认为决定双语教学课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对学生就决定双语课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的认识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8.学生认为大学四年中可以开设的双语课程的数量调查结果显示:43.2%的学生认为大学四年中可开设3门双语课程,30.3%的学生认为可开设2门双语课程,19.7%的学生认为可开设4门以上的双语课程,仅有6.8%的学生认为可开设1门双语课程。9.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满意度修过双语课程的学生(共有78人)中,2.6%的学生对双语教学“很满意”,43.6%的学生“满意”,50%的学生选择“一般”,3.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努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有61.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更有个别学生表现出尽早选修双语课程的迫切愿望,因此,我们要坚定开展双语教学的信心。关键的问题是,在开展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一,加强对双语教学、双语课程的宣传。在调查中,有69.4%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英语听力》等属于双语课程,有4.2%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属于双语课程,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误解令人惊讶,同时更值得教师反思,在推行双语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双语课程为何物。其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在调查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期待值比高年级的学生高,且更热衷于选修双语课程,在适合开设双语课程的年级调查中,33.3%的学生认为各年级都可以,32.6%的学生选择了“二年级”。可见,一年级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对大学课程仍处于适应期,且英语水平不高,不宜开设双语课程,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基本熟悉大学课程,对所学专业也有所了解,是开设双语课程的理想时间。最主要的是,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大一的时间,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其三,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实践中,双语教学也是更多地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夯实专业基础,二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p#分页标题#e#

第4篇

一、留学生发音不准确,出现各种发音问题的原因

1.成年人语言习得关键期已过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关键期指12岁左右以前,他们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发音器官灵活,肌肉可塑性强,这一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成年人,已经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不利于他们学习汉语发音。

2.成年人自我意识强,情感过滤高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成年人,他们的自我意识强,情感过滤高,不愿意表现自己,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开口,他们缺乏口语或者交际上的练习,造成他们的模仿能力低,不利于学习汉语,导致汉语发音问题。

3.母语负迁移

对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民族语言与汉语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为了简化学习汉语的过程或者避免学习汉语出现的问题,会选择用母语语音代替目的语语音的方式,长此以往下去,使汉语声调与母语的声调相混淆,对学习汉语声调产生消极影响。

4.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并没有完全掌握汉语,他们会把所学的不充分的汉语知识套用在新W的汉语知识上,会出现语音偏误。

5.声调教学方式的滞后

一方面,声调教学缺乏层次性,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只是了解声调的基础知识,他们并没有把所学到的声调知识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当他们把汉语学到高级阶段时,虽能够把汉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但那时学习者已经错过了学习汉语声调的阶段。

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教师一般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模仿――重复”的方式为主,使学生们感到无聊和乏味,失去对声调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声调的失败。

6.对外汉语教材的落后

对外汉语教材对声调的描写过于简单,教材的内容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对要学的声调加以简单的解释,用五度标记法标记了一下调值,对其调值的表现形式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其次,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是相关的练习比较少。最后,在编写教材时,还存在完整性、系统性问题。

7.学习环境、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影响学习者对声调的学习,在重视声调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重视对声调的学习,反之,则不重视;学生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就会重视声调的准确率,反之,不重视;学习方式是否得当,对声调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改进汉语声调教学的策略

1.加大练习,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大多数成年留学生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他们的大脑语言侧化功能基本完成,发音器官、肌肉灵活性差,可塑性也很差。他们在教学中应加大练习,自觉主动地练习发音,提高他们的发音器官和肌肉的灵活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方便学好汉语。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部分的汉语学习者都是成年人,他们的情感过滤屏障高,自我意识、自尊心也强。在教学中应试图营造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尽量避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尴尬紧张场景。采用活动式、交流式的方法学习汉语,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使他们能够轻松自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

3.加强汉外语言对比,采取各种方法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分清他们母语的特点,找出不同国别语言存在的差异。在教学时应严格要求,善于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使学生对自己的发音错误有意识,帮助他去改正。

4.及时复结

为了避免外国人把目的语所学的不充分的语言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教学者把知识点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复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按时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所学的旧知识和新知识区别开来。

5.调整汉语声调教学顺序、采取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1)声调教学的初级阶段,试着调整声调的教学顺序,依次可以是:阴平、去声、阳平、上声,可以由易到难教授学习者,方便教学暂时调整汉语声调的教学顺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手势辅助汉语声调教学。再让学习者模仿其发音,也能通过手势正确的表现出声调的音高变化,也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声调的音高变化。

(3)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巩固性”“反复性”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回忆有关声调的知识,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

6.合理完整地编写汉语教材声调部分

在教材的编订过程中,要以学生容易理解的程度进行编写,要加强各阶段的联系性,在学习汉语的高级阶段,有意识的渗透汉语声调的有关问题,使他们加强对声调知识的回顾,加强对声调的重视,从而能够准确地发音。

7.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

在培养学习者学习汉语兴趣这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采用演讲比赛、分组教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汉语声调的积极性。

三、总结

声调教学是一个持续的长时间教学过程,需要不间断地持续巩固,把语音教学融入每次的教学中。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学习汉语拓展到课外,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理解的电视、电影、音乐等,让学生多听标准汉语发音,要求他们试着模仿发音,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汉语发音。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 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培馨. 初级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初探 [J].文艺生活学报,2011年11月.

[3]孙菲菲.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语 音问题[J].语言研究文学界,2012年11 月.

第5篇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为汉语教学的创街开砰了广阔的空间,教学模式是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街的突破口,本文以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从多嫌体角度探讨了教育技术在多探体时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已经看到多媒体技术对学习者产生的良好效果,有些优秀的软件和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结合确实帮助学习者解决了过去头疼的若千难题,使学习变得更流畅、自主、丰富、快乐而深人。这一由多媒体所成就的实效也同样适用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留学生学好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师探究的课题。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就是应此而有的建设,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支持而发展的。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思想在198,年美国出台的“2061计划”(Project206)中被清楚地描述出来。它更快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为课堂引入崭新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让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满足信息时代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情境教学,互动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等教法得以精进,课堂教学成效得以提升。

本文以教育技术为主要依据,探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为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和指导。

1、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的重要概念,在教学中起着连接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桥梁作用,对关联基本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内涵的理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又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在这两个概念基础上界定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会呈现更清晰准确的面貌。

1.1教学模式的几种定义

1972年,美国的乔伊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的过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

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钟志贤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

祝智庭认为“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构型。研究教学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赵金铭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科学地组成稳固的教学程序,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规范教学课程中的种种活动,使学习得以产生。”

崔永华认为“教学模式指课程的设计方式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由上各家之言,让我们对教学模式的内涵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每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都会有所侧重。为便于理解及进一步阐述所论主题,本文择取《教学论》中的定义,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类学习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简明教学结构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通常是对几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组合应用”。

1.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运用在具体领域的过程中,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特定性有决定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理论的反射体,又具有清晰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范式”。

1 .3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参考上述教学模式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界定,我们认为基于多煤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认知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互动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优化教学各要素,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

该定义内涵中有四个“突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技术手段的作用,突出了要素组合的必要价值,突出了以学为主的策略方向。

2、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起了相当关键的指导作用,它对“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作以修正。而且,它涉及的诸多范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作用显著,其依托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对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起着核心作用。

2.1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成立,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科和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1994年,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发表。书中给教育技术作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对象、五个范畴”。

“一个目标”是指学习。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

“两个对象”是以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与资源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产生出各种教学设计模型(models,或模式)。

“五个范畴”是指相互作用的五个研究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内涵说明分析如下。

设计是指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开发是指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利用是指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管理是指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评价是指既要注重度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的主要措施。

以上定义,传达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精髓。

首先,反映出以学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用技术促进学习者的“学”。

其次,突出了学习者的作用,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再者,强调学习资源设计,指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指与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设计。

最后,以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 .3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功能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多媒体信息的“教导”功能。

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融为一体,从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习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点理解、记忆和掌握,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功能。实现了媒体的跨越,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学习工具。传授知识的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习结果可以立即反馈。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汉字、词汇等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让对外汉语学习者在情境和资源中“角色满足”的功能。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用资源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认识。教师用各种相关优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更能开阔思路,发展创新。

(3)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和体现了多煤体汉语教学手段的“持续开发”功能。

第一,信息技术注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多样,而信息技术的开发,因其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在教学中能相应地给予多元的、丰富的、优化的辅助资源。

第二,利用超文本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学习内容的调用极便捷,能满足学习之需。其模拟人类思维特征,将教学内容通过节点(用于储存各种信息)和链(表示各接点之间的关系),组成含有许多分支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使得学习者不必按一定顺序提取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3、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指导作用的分析

以上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范畴和它在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功能体现作了介绍与分析。在建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这一理论思想贯穿其中,在四个方面产生出其有价值的指导。

第一,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它需要进行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信息内容设计。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核心的应用之一。

第二,多煤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模式。建构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运用目的语(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从而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第三,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具有互动性的模式,让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完成交际过程。该模式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人机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不同层面的互相沟通和反馈。如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规定课程目标下的相关语言知识,也可以实时的人机互动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第四,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重视媒体的呈现、制作与利用的模式。煤体是学习过程所必须借助的工具,本身即是学习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把含有不同媒体信息的教学内容(如听、说、读、写,话题交际等)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设计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创设出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目的语仿真环境。

第6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跨文化意识;对外汉语教师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格局逐渐建立起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能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影响。以多元文化的立场诠释对外汉语教学,以多元文化的视野打量对外汉语教师,已经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学生同时置身于非母语文化的中国文化环境中,汉语教师作为教授中国文化的主体,其言谈举止和思维方式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但对外汉语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异文化的群体,这样在教学中有时就会下意识地选择文化依附来适应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由此就会产生文化依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际上是设计者、引导者、解惑答疑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为了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文化观、强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兼具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引入异文化,主动抵制对异文化的偏见与歧视。在实际教学中,从语言、文化、交际因素等多个方面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核心的价值观、人生哲学、品格智慧、人文伦理、民族风情等中国文化的内涵。 

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师的双重身份——教授汉语以及跨文化交际者。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既保有对自身优良文化的亲切体验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宽容地对他文化的精华部分持有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既立足于本土,又放眼于世界,这样才能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如何培养在与全球各种文化彼此交往与互动中发展适应多元文化的教师即跨文化教师,是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要将多元共生、平等对话、和而不同的理念融入跨文化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来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强弱和跨文化知识的多寡,从根本上直接影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习得、接受、认同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依附程度的深浅。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全球文化多元发展和共存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应观察和研究多样性的文化,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文化观,在跨文化交际中通过与异文化的比较,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与魅力,进而获得对中国文化价值合理性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在具备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外汉语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才能自觉地增强文化敏感性,发现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差异,并能根据这种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文化适应性教学,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结合Baker的三阶段模式,即学习、发展和参与,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掌握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中形成多元文化的教学观点,通过教学实践培养留学生同时获得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中,值得注意的还有对外汉语教师要避免本民族文化优越论的倾向。我们提倡树立文化自信,但决不能凭借教师的权威而使自己表现出文化沙文主义的倾向,这样会使处于被动接受的留学生产生文化上的冷漠、不合作行为,甚至排斥感。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努力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能力,自觉地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做到相互包容和彼此适应,才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程度,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发展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最终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2]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耿淑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4]孟凡丽,于海波.国外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韩文淑.文化自觉与文化尊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第7篇

关键词:对韩汉语;跨文化交际;问题;成因;策略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语言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国家,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因此,本文将结合在对韩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冲突案例

我们要教授的文化内容庞杂而琐细,如果处理不当或视而不见,每个方面都可能导致文化上的冲突,对韩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问题时有发生。

(一)关于结婚习俗方面

在中国“吃喜糖”大多数时候是代表结婚、生子或升迁等喜事的,表示生活幸福甜蜜,寄予着人们对现在或未来的美好心愿。而关于结婚吃喜糖这一点对于韩国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因为在韩国传统的结婚习俗是吃面条,表示婚姻绵绵流长。了解到这一点的区别,我们在和韩国学生交往时就要注意了,不能随便请吃面条,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另外,中国人结婚称为“红喜事”,而年纪大的人,一般为七八十的老人去世称为“白喜事”,二者合称红白喜事,这对于大多数外国学生也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韩国的文化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白色是纯洁、高尚、吉祥的象征,所以婚礼都是以白色为主调,新娘的婚纱也是白色的,很难与办丧事联系起来,同时丧事又怎能称为“喜事”?因此,对于颜色文化的内涵不同会影响对于一些汉语词其相关文化色彩的误解。

(二)关于数字文化方面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其所持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向来喜欢偶数,当然除了“四”以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偶数有成双成对的意味,意味着好事成双,这在婚姻吉日、开业典礼、搬迁移居等日子的选择上都有体现。那为什么单单讨厌“四”呢,这主要受广东人的影响,广东话“四”与“死”谐音,在我们看来是不吉利的。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迷信思想。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韩国则像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大都忌讳“十三”,特别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另外像数字“八”在中国谐音“发”,数字“六”谐音“顺”因此中国人特别喜欢“八”、“六”这样的数字。而韩国人认为这些数字仅仅是很普通的数字而已。

(三)关于问候语方面

最常见的是那句简单的“你吃了吗”,一允剂粞生对于中国人这样问很不理解,不是认为中国人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就是觉得中国人担心自己没钱吃饭,对自己是一种鄙视。特别是韩国的留学生,“你吃了吗”和韩国的一句不太文明的语言谐音,往往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误会。所以这种文化内容是必须讲解的,一般老师的讲解是说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干涉别人隐私,也不是要请客吃饭或担心对方没钱吃饭,只是对人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显示我们关系亲密。

二、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差异成因

导致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大多可归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别,价值评价标准的不同,行为规范的不同,教育模式的不同,家庭观念的不同等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曾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在东亚文化圈中的影响力也是日益增强。而韩国的文化则是受东西方文化共同影响的国家,其根基仍然保留着东方文化中较为传统的“礼”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的年轻人在保有部分东方文化的基础之上也收容了西方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或冲突是有特殊性而言的,不能仅仅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

三、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差异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交流。而文化教学更是如此,师生双方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良好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应该共同努力。

对外汉语教师在处理对文化问题时,应保有“不卑不充,平等尊重”的态度。韩国留学生大部分是成年人,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特别是对于其,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其信仰。同时,而对我们自身民族文化,则应持自信的态度,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

另外,对于韩国留学生而言,对于文化差异或冲突则应该作为汉语学习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和态度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留学生应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和对中国文化的刻板效应,主动地融入汉语文化背景。同时,要用对比的眼光和方式去克服对本族的文化依附感,融入中国文化圈。如果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应该放平心态,以容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问题。

综合上述,笔者仅仅是结合在对韩汉语教学中较有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了成因和策略,限于各方面因素,本文的分析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研究是有些许参考价值的,对此足矣。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审查办公室,1996.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巴基斯坦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5-02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语拼音作为汉字的表音符号,运用字母表中除“V”外的其余25个字母及字母组合构成拼音的韵母和声母,极大地方便了汉字的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首要地位’”。(张宝林,2005)对于中国人来说,学龄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学会了汉语表达,学习汉语拼音极为容易。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学习汉语发音实属不易。笔者在教授巴基斯坦留学生初级语音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从学习者的众多语音偏误中,却逐渐找到了规律,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以利于后续教学。

一、语音偏误的形成及原因

1.母语语音的负迁移,巴基斯坦的国语为乌尔都语,乌尔都语被称为营房语言,它是以印地语为基础,夹杂阿拉伯、旁遮普、波斯语的词汇,采用阿拉伯语书写方式。

2.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在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英语,和印度一样,在贵族学校和私立学校,英语教学非常严格,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甚至高于其母语。

3.年龄因素造成学习困难,在巴基斯坦,只有高等学府才会开设汉语课,而这些学生也已成年,习惯于用乌尔都语进行日常交流,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办公,乌尔都语和英语主导了他们对于语音的思维方式。

4.教学不得法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如今的汉语语音教学以语音理论为指导,对于成年人,教师往往将发音器官图导入语音教学,告知学生唇形,舌位,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着尝试发音。此种教学方式非常规范,但弊端显而易见。语音学习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要靠不断地听的感觉去磨合,并且需要口腔肌肉的协调配合,光靠背理论是难以发出正确的语音的。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学生往往迁移母语语音,不能正确发音。

二、语音中的偏误及教学策略

乌尔都语有54个音素,包括辅音42个,元音12个。有35个字母,其中4个来自波斯语,3个来自印地语,其余28个字母来自阿拉伯语(《乌尔都语基础教程》)。汉语拼音方案中指出,普通话中有21个声母和35个韵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巴基斯坦留学生而言,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语音过程中,与本族语相近似的语音,学习难度小,效率较高,而学习汉语特有的拼音字母发音时,有较大困难。下面通过几个部分详细介绍学生语音中的偏误及相应教学策略。

1.韵母教学,汉语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10个是单元音韵母,13个是复元音韵母,16个是带鼻音韵母。乌尔都语有12个元音,其中,5个长元音,5个短元音,2个双元音。单元音韵母教学:在汉语拼音的舌面单元音a[A],o[o],e[?奕],ê[?藓],i[i],u[u],ü[y]中,a,o,i,u能在乌尔都语中找到对应的发音,故教学难度较小。而e和ü是汉语特有的发音,留学生发音困难。汉语中,e为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学生们发音时,会圆唇,直接发成o音,o为舌面后,半高,圆唇音。在教学中,纠正这个音时,要让学生嘴微张,做微笑状,舌面向上抬高,再试着发o音。汉语单元音ü为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在听觉上,偏向于单元音i,故学生容易发成这个音。在教学中,ü的教授紧接着u进行,所以,让学生保持住u的圆唇口型,发i音,这样就较为容易发成正确的读音。对于舌尖单元音-i[?尢]和-i[ ]来说,乌尔都语没有这样的元音,受到舌面单元音i的影响,在拼读时容易发成舌面音,故教学中不用单独讲授二者的读音,把带有这二者读音的音节作为整体认读音节来教授,学生易于理解。如zi,ci,si,zhi,chi,shi,放在一起作对比教学,整体教授。复元音韵母教学:这一教学比较简单,乌尔都语中可以找到相应字母组合来替代读音,教师可把这些语音与英语国际音标作比较,进行相应教学。由于母语及英语语音正迁移的影响,在适度练习后,可实现正确的发音。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鼻辅音韵母an[an],ian[i?藓n],uan[uan],üan[yan],en[?藜n],in[in],un[u?藜n],ün[yn]和ang[ɑ?耷],iang[iɑ?耷],uang[uɑ?耷],eng[?藜?耷],ing[i?耷],ueng[u?藜?耷],ong[u?耷],iong[y?耷],教师要强调[n]和[?耷]的区别。

2.声母教学,声母教学中,应注意汉语拼音有声母的教学,对巴基斯坦留学生来说,较难发音的声母为: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前音j,q,x。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的教学:这两组发音应该相比较进行教学,以z和zh为例,汉语辅音z[?鬗]为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zh[?鬛]为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学生在发

音时,容易发成国际音标中的[z]音,震动声带,送气强烈。教师应重点教授,并附以多个同音汉字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理解舌尖前和舌尖后发音的区别,在教师多次重复教学后,学生能够实现正确的发音。舌尖后音r的教学:汉语辅音r为舌尖后、浊、擦音,乌尔都语中没有相同读音,学生必须依靠反复练习,强行记忆,方能读得准确。但在发音过程中,唇齿摩擦程度更大,带有[z]的发音,发音不够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写出带有r的拼音音节,让学生比较读音,如:ri,re,rui,ru,ruo等,在具体音节拼读的比较中,学生能逐渐理解r的发音舌位。舌面前音j,q,x的教学:汉语辅音j[t?揶]为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汉语辅音q[t?揶]为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汉语辅音x[?揶]为舌面前、清、擦音。在教学中,三者进行比较教学易于学生学习,由于乌尔都语中有类似的发音,故学生学习比较容易,但是在拼读中,学生极易犯错,尤其是与韵母ü[y]相拼读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j,q,x与韵母ü[y]拼读的规则,在读例如ju,qu,xu,quan,juan,jun等时,不能读成u[u]音,而要读成ü[y]音。

对于巴基斯坦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有困难,但经过反复比较练习,达到准确的发音是完全有可能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乌尔都语和汉语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分析学生偏误成因,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成果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