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作业管理

小学作业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9 08:55: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作业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作业管理

第1篇

1.招聘条件补充:A。应该有当地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B.有黑社会历史的不能接收。[有文身的,特别是在明显位置有文身的]

C.女的要有计划生育证明。

D.其他健康证。[原件]身份证。[看原件。要复印件]

2.入职手续:A。合乎条件的办入职手续。填入职表。

B.入职承诺书签字。[每条逐一解释]

C.熟悉阅读本公司各规章制度

D.熟悉各岗位操作规程[要整理成册的]

E.由老员工带着试岗。

F.熟悉一个星期后确定是否被聘用。

G.管理处领导介绍。公司领导介绍。

《二》培顺和演练

1.培顺时间安排:每周一次即可。最好每周星期二

2.培顺内容:A。规章制度诠释。包括个岗位的操作规程。

B。公司服务要求[另见服务五要求]

C.本管理处管理员人物介绍。

D.本公司介绍。本管理处服务范围。

E.消防设施操作方法。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栅。

消防演练每逢过节前搞一次。在每次演练之前要求学校上一节以上消防知识课。让学生和老师会用灭火器

F.学习保安教材的内容[选最适用。最重要的内容]

G.入职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可不参加培顺。但参加考核。

3.培顺和考核.培顺要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培顺完要考核计入档案。甚至做为评优的依据。

4.军训要正规。安排一个退伍军人最好。敬礼。齐步走。正步走。立正稍息。【每周一次即可】平常工作中交接班按军训完成动作的可以不参加军训。

5.军训要家加强体能顺炼。

6.服务理念灌入。服务态度养成。服务方法讲究。

《三》每周例会的内容:

1.总结上周上班情况。以表扬为主。

2.关心同行新闻,总结教顺。

3.每周讲解一个服务名词或一个做人道理。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安排本周工作。房地产E网【要求有安排表。如有临时事务另行通知】

5.信息反馈【每周一次。用表格的形式到总务处采集】

6.每周将各岗位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整理成章。让每个队员熟知,并在上签上名字。

《四》管理中的事务报告处理合理程序:【保安部】

保安----保安领班----保安管理员----保安部经理------管理处主任-----公司主任--公司总经理【除非投诉保安可越一级反映。其他不宜越级报告事务】

《五》考勤制度要求完善。

1.每天上班前十分钟签到。不准代签,下班集中办公室签到。【制定合格签到表】每天一张表,签好后存起来。每个月总结一次作为发工资的考勤依据。

2.也可以一个月一张总表。有领班负责的登记。

第2篇

一、做好课程开发管理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随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记得在十年前职业学校里最热的专业恐怕就是电脑打字了,因为当时公司里最缺的就是电脑打字员了,所以那个时候学电脑就等于学打字,课程自然很好设置了,先是指法练习课,再是五笔课,然后就是WPS了。而今天光是电脑类专业的就有好多,这都是人才市场的需要,像平面广告、室内外装饰、网络工程、动画设计、影视广告等等都是伴随着人才市场的需要而慢慢设置的专业。作为教务管理者应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根据人才市场动向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新的培训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课程开发决不是管理者坐在办公室空想出来的,具体方法有:定期的进行市场调研;和同类学校多进行交流;多听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反馈等。

二、做好教学计划管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

1.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2.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4.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5.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与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各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进行设置和安排。由于职业学校在学习年限上有三年、二年、一年和短期之分,在课程类别上有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而各种课程又有其相应的教学环节,同时还有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课程与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安排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精心研究,认真做好,以保证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的实现。

三、做好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它包括学生入学时建立学生档案、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在校期间的奖惩、在校考勤等。学籍作为学生在校表现的详细记录,是学生就业时最有具说服力的文件,学籍管理人员应本着负责严谨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决不能弄虚作假,使学籍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3]。

四、做好排课调课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排课工作不同与普通高校,工作量非常大。高校里的课程一个学期排一次就够了,而职业学校则不同,几乎是每周都要排一次,这是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统一招生的学生,一般是暑假后开学,也有春节招生的,除此之外还有短期的报名的,时间都不一样,课程进度也不一样,各专业所学课程也不一样,这就给排课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所以排课工作在职业学校里是非常繁琐的,现在还没有一种完美的排课方案能够彻底解决职业学校排课难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学校规模越大,排课就越简单一些,因为学生人数越多就越容易形成班级,而不是几个专业凑在一起上课。还有排课抛弃传统的手工方法,引入CM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一个运行稳定的智能排课软件能大大提高排课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做好教材管理

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可通过教务处一次性发给所对应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以班为单位让班主任负责发放教材,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防止出现漏发、重发等现象,确保学生上课时都有教材可用。除此之外,教务处还应负责校外教材的征订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大程度上服务于教学。

六、做好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

主要是对教学磁带、教学光盘、教学录像带及数字化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应制订出一套严格的、可行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使多媒体资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七、做好教研活动管理。

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长抓不懈。具体措施有:

(1)建立教研室。专业相同的老师安排在一个教研室,主要围绕技术方面和教学设计进行交流,每周每个教研室需上交一份教研总结,长期的教研活动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

(2)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3)每周在开教务会议时都挑出一名教师讲课,随机挑老师和老师所带课程的任意一个知识点,讲完后每个教师都进行简短的评价。

(4)邀请专家来校讲示范课,组织教师参加学习。

第3篇

关键字:职业教育;以学生为本;管理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职业学校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文化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智力并不差;他们乐于动手,喜欢在实践中探索;同时,他们更渴望成功,期待着证明自己,得到他人乃至全社会的赏识。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职业学校的生源总体看来差异较大,综合素质较不平衡,这就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或多或少存在着厌学的情绪,并且耐性较差,情绪波动大。

二、职业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弊端。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现在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相当程度上仍沿用一套制度管理所有学生的“制度管理”方式。在过去职业学校生源结构相对较为单一的年代,它对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便利,即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方式渐渐露出的它的弊端:

第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制度管理,强调的是教师中心,是一种严厉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把学生放在从属、被支配的地位,漠视学生的感受。这样往往只能让学生表面“服从”,而私下的抵制情绪则更加严重,严重的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讨厌上课、抵触老师、害怕学校”等负面心理。第二,模式化严重,管理手段机械生硬,抹杀学生创造力。很多职业学校为了方便学生管理而满足于预设的一些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然后用之来“筛选”每一个学生。诚然,这种批量化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如此管理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在一些细节的地方也受限于死的规章制度,其创造性思维被无情地抹杀。第三,片面追求职业技能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直接面临就业,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就业率,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则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第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均相对薄弱,在前些年一片“扩招”的呼声中却盲目扩大在校生规模。结果出现一间房住十来个学生、一个老师每周二三十课时,一个班主任带四五个班,老师们苦不堪言。在这种局面下,再好的管理制度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由民主度在迅速提高,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种形势下的学生,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敢做敢当,勇于创新。传统职业教育的制度管理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一)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从而把学生个人的成长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培养人才上来。

(二)以学生为本的要求。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本。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人格独立、地位平等的公民。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尊重学生的习惯,关心学生的生活,维护学生的利益,理解并信任学生;放低姿态,以朋友般的友情与学生相处,这样才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好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工作态度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的义务。同时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摒弃了旧的制度管理模式,教师的管理工作量势必大大增加。这就更要求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耐心,时时刻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学生的楷模。

以学生为本,更强调人性化管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时刻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目标,尽量满足他们各种正当的需求。以个性为工作切入点,在引导学生共性合格的前提下,摒弃优秀学生培养的模式化,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激励式管理为工作方法,对学生正确的行为、创新的思维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更应当注重人性化的管理,使其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以学生为本,奖惩制度要明确。由于不再使用模式化的制度管理模式,学生的发展空间大大扩展,出现“走错路”的可能也会大大增加。因此,一套设置合理,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能有效遏制学生不良行为,进而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奖惩制度,就显得尤为关键。

以学生为本,同样要求行政建设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应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落到实处,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力度,把德才兼备、业务索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政工队伍中来,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四、结束语。学生管理工作本就是一门艺术,一门通过学校的方针政策,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及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艺术。面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之势,以学生为本,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作为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学生、潜心工作、创新思路、不断进取,方不辱使命,成为学生真正的领路人、传道者。

参考文献:

[1] 陈增荣.从人本抽象到践行以人为本——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行为特点及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 呼唤.加强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人本化管理研究[J].华章.2010:49-55

第4篇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毕业班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3、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毕业班教学情况汇报、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备课前的讨论记录并参与备课前的讨论、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记录、检查课后反思、检查作业的批改情况,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年级组教研会、与毕业班教师交换意见,并形成视导意见,用以指导教学。

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管理工作;基本原则

1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完善

职业学校针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将进一步促进院校发展。职业学校认为为使学校摆脱目前在教育上存在的弊端,使院校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首先应落实学生的管理工作,在紧抓教育管理的同时,其他方面也不应被忽略,达到全方位管理,例如后勤保障方面,学生只有在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之下,才能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改革初期,制度正处于不断加强完善过程,改善过程中定会有某种程度上的混乱,因此,院校更应该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尽快适应改革后的学习生活环境,当院校管理制度逐渐步入正轨,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便会促进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体制建立原则

2.1创新性原则

应对于传统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职业学校改变以往常规做法,加大创新,在以往管理制度体系中融入新的合理性改动,此举并不是否定之前传统教学管理工作,而是其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当之处,时代在变,学生也在改变,若不跟进变化进行制度上创新改造,必然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生活习惯差,院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缓慢。显而易见,在管理得不到及时更新的状态之下,对学生、学校以及教育事业可能会滞后发展。职业学校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可快速解决管理工作上的漏洞,针对学生当前状态形成新的管理制度,通过创新性原则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这项创新必然会是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成功之举。

2.2民主化原则

民主向来都是在管理上最为注重的问题。管理学校表明,目前学生处于被要求的状态,绝大多数教育者一直在“严抓”教育,管理学生必是“严师出高徒”的思想,毫无疑问,学生便成为了应试教育管理中的“牺牲品”,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矛盾的激化,学生学习质量差,管理工作难的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大大提倡学生民主化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管理者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管理者了解学生想法,提高教学质量,也可加深学生对于制度的认知,自觉服从管理制度。

3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

3.1发挥导向功能

导向,即为指引、导引之意。职业学校研究表明,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成长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国家教育发展方向明确,需要各大院校将学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自我管理意识强等全方位发展人才,这也成为职业学校全校师生的努力方向,为达到这一要求,首先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成为教学质量的保证,将会引导院校师生有目的的发展。因此管理制度可视为教育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方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职业学校在完善教育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后勤管理工作,为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更快适应创新性的管理制度提供有利条件,这一点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总体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成长充分发挥着导向作用。

3.2促进制度整合

整合即约束、纠偏、净化之意。由于我国各地域文化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教育步调不一致,使学生们对于相同问题产生不同见解,出现分歧,激化学生间矛盾,所以个别高校出现了校园暴力等事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则需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以达到高效管理,为此职业学校首先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约束学生的冲动行为,其次是制度上的纠偏和约束,纠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生活学习习惯,约束自我,提高自身水平,完善自我。最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净化也在加强制度整合,职业学校深知国家对于学生委以重任,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对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上,学生遵守相关制度是基本义务,自我约束也只是标准要求,制度上的净化才是对整合的升华,随着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改善,不断提高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学生管理工作促进了制度整合。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在不断提高、加强与改善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性和自主性,促进其管理制度的融合,为管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使院校制度执行起来更加井然有序,同时带给学生的则是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足够的发展空间,让职业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未来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蒋彬.加强高校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科技信息,2013(03).

[2]尹外文.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现代技工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业指导创新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02).

第6篇

一、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素质较低。

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是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一个人,而且是临时配备的。另外,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系统培训,对档案工作的分类、归档、整理、保管、利用等未能很好掌握,很难使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二)档案信息载体结构单一。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档案馆(室)的管理方式陈旧落后,有些还是手工作业,在文件立卷归档后,档案工作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加工,如调整与编目。这种机械的手工抄写,不仅重复性劳动工作量大、时间长、速度慢,而且极大地限制档案的处理速度。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暇顾及对某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查阅档案也因管理方式落后,案卷调动频繁而造成磨损严重,且检索速度慢,查找准确率低、查全率低。

(三)收集资料不够完整。

外出参加会议的人员不会主动把会议文件交给档案人员归档,而档案人员对学校外派人员参加会议的情况不了解造成了会议文件未能及时归档。某些教师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认为教案、自编讲义等材料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属于私有财产,若经档案部门归档后就会成为公有财产,容易抹杀个人的成绩,并且再利用时借用手续繁琐,还是自己保管放心、方便。

(四)硬件设施不达标。

有的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档案材料随处散放,造成极大隐患。档案保管设备不齐全,部分学校档案保管箱不规范,影响保管使用效果。

二、档案管理工作对策探究

(一)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深入进行档案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民的档案意识,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档案工作,建立起严密并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档案法》要求,规范各类档案的分类、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亲自过问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促使学校档案工作跟上当今新形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最后要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综合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文书、教育教学、设备、基建、会计、学籍、团队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另外,各职能部门均应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和职能管理本处室的档案资料,形成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资料齐全完整。

(二)加强人员配备,搞好档案实施建设。

为了不使那些奠基性材料缺失,学校教学档案要实行统一保存和科学管理,首先要配备一名思想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职教办学规律、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来负责,并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资料报关保密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其次,硬件建设是提高档案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要专门设立档案室,教学档案按文书类、教学类、学籍类、声类分别设橱,配备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鼠咬)实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观念要现代化,即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一重要观念。其次在具体管理上要与时俱进,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最后在档案管理中要实现技术现代化,即采用计算机、传真机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

(四)稳定档案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着重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级针对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协议书、劳动工资等材料。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年度、类别分别整理归档。

学校档案人员必须从杂业型转向专业型,保证档案系统现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续地发展。学校要着力提高整支队伍素质,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对不同工作岗位的知识进行更新,加强对外指导工作和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建立竞争机制,克服人的惰性,充分发挥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和舒展才能的机会;建立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工作科学量化,体现一个单位内工作量大与小不一样、专与不专不一样,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建立健全学校档案,实行档案管理,有利于对学校的正确评估,有利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考核,有利于查找和使用历史资料,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努力把学校档案建好、管好、用好,就一定能把学校办出成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枫,辛梅菊.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山东档案,2005,(5).

第7篇

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激增。高等学校为了向国家输送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相继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据调查,继二零零二年教育部审批了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之后,全国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但在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培养方式仍与传统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类似,以基础理论课程为先导,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这种课程体系虽然能使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理论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对于企业物流环节的实际运作缺乏了解和掌握,与培养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相脱节。学生对基本的物流要素运作过程尚不清楚,也就无法从事物流相关的中高级管理工作。因此在当今高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大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2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为主,实验课程为辅。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学生学习地点仍为学校,以标准化教室为中心,老师更像传声筒,将书本知识填鸭式的授予学生。由于书本内容过于抽象,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没法建立。实验课也存在同样问题,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实验课只能模拟部分物流环节运作过程,并且仍然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老师讲的再好也不能将物流所有运作过程完全还原。这样单一的授课方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这种传统授课方式无论是老师备课工作还是学生学习效率都比较低下。

2.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物流工作有他的特殊性,基层工作比较辛苦,而且大多数基层员工也不需要较高的学历,工作环境也不够舒适。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本能抗拒基层工作,但是没有基层的经验在校期间还没有对物流要素运行的认识是无法胜任管理工作的。传统的课程结构培养的学生就会陷入困境:一方面认为自己有较高学历,库管员、配送员、快递员等工作不屑于去做,一方面直接应聘中高层物流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经验,不被聘用,两个方面导致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困境。显然以理论课为主的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需要改变课程结构设置与之配合。

2.3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缺少实习机会

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物流专业知识,走到企业中去是最直接的办法。可由于物流管理工作讲究高效率,企业物流相关部门大多不愿意接受短期实习学生,由于培养实习生的成本较高,有这些精力企业更偏向于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物流环节中,仓储环节、运输环节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工作是员工的常态,此时少数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有些企业出于员工身体情况的考虑,接受的实习生又大多限于男生。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虽然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但是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不够紧密使得联合培养流于形式,未来一定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甚至政府更多的沟通和配合。

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并行

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高校的物流管理教学工作应注重理论课与实训课并行的课程设置原则。理论课程可以为学生的知识架构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过多的理论课会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觉得物流知识枯燥繁多,此时学校开设过多的理论课程是没有效果的。在由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的今天,学校应压缩理论课时,分配一部分学分、学时给实训课程。这样让学生在实训课上,深化理论学习,加深自己对物流模块运作的理解,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暴露理论课程学习的疑点和盲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答案。这种教学改革方式并不是否定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恰恰是因为物流理论是根基,学生必须打下坚实的根基,那么通过辅助的实训课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3.2学生考核方式多元化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毋庸置疑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通过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检验就显得并不合理。物流专业人才的评价是多元的,绝不仅仅是一张试卷分数的高低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采购工作的沟通能力,库存管理工作的严谨能力,物流运输工作的高效能力,面对物流环节各成本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总体协调能力等等,以上这些能力的考核都应考虑在内。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应尽可能的多元化,阶段性试卷得分占总分百分之五十,在企业实训期间得分占百分之五十,并由带队教师、企业导师、企业各部门主管根据学生工作表现综合评分。唯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才能充分展现物流专业人才的真实实力,并督促学生均衡发展。

第8篇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数沿用普通院校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现实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应突出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及职业教育自身规律,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特色。

1、职业院校生源比较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更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关系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一支专业、稳定、优质、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学生管理得以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班主任、辅导员、学生自身成为重要的管理主体,他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班主任要做到能够整合教育力量,善于与学生沟通,耐心、细心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充当领导者的角色。

辅导员是辅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透彻的分析能力和教育说服力,同时辅助于心理教育,他们应深入教学班级,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管理能力。因此,应该严格准入制度,招聘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学生管理队伍中;建立系统、科学的职业培训体系, 使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相关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在政策和待遇方面,应给予他们适当倾斜,并制定与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范围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2、职业院校学生层次定位尴尬,学生自卑心理严重,应着重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由于缺乏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常被看作“二等学生”,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对自己要求不高。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应该科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贯彻职业教育的始终。并且在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承担心理健康教学任务,开展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

3、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工作应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应该构建“以市场目标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应该把职业教育、职业管理、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出路。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其次,要指导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兴趣特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正确的自我地位,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最后,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联系毕业实习和接收单位,使学生走上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道路。

4、学生作为管理的重要主体,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突出自我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使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从繁杂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减少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探索学生管理规律;其次,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摩擦;再次,自我管理是“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体现,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给予学生更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机会。从中克服思想依赖,增强自理自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最后,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体现,同时,工作中更能得到学生群体的接受与支持,提高管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