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09 08:55: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个案研究法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公共管理; 案例研究; 主体框架; 基本要点。
一、概念、优点与可能的缺点。
案例研究的要义如下: ( 1) 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可以使研究者原汁原味地保留个案现实情况有意义的特征; ( 2) 尽管个案研究的重心在于对个案的分析和探讨,但个案研究必须服务于对母体研究对象的理解,个案可以是母体的典型实例,也可以是母体的非典型实例; ( 3) 个案研究不能停留在实例材料的详尽描述,必须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建构个案分析框架; ( 4)作为研究,在个案分析过程中,应当与其他同类现象、相关的理论对话,不能自说自话、把个案研究变成孤岛式研究;( 5) 个案研究并不排斥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反,它往往需要借助其他研究方法获取和分析案情资料; ( 6) 案例研究中的“个案”是关于包含有问题或疑难的真实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可以是时间性的( 某一具体时段) 、空间性的( 社区、地区、国家) 、行动者类的( 个人、群体、组织) 、行为类的( 互动、决策、事件) ,或是综合性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只有单个案例,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甚至一组案例。
个案研究方法因以下优点而受人青睐: ( 1) 使研究对象或方向更为明确具体; ( 2) 丰富和深化作者和读者对问题的了解; ( 3) 资料获取范围相对具体,较之面上的归纳式研究和统计分析,其广度和成本比较小; ( 4) 兼具实证分析和理论演绎的双重优点,有利于研究者将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案例研究出现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批评最多的是案例研究的外在效度问题,也即是否可以归纳成为理论,并推广到其他案例研究中。批评者常常称,单案例研究论据不充分、不足以进行科学的归纳。对于这种批评,罗伯特·殷辩解道: “这些批评者实际上是在以统计调查的标准看待案例研究……统计调查依据的是‘统计性归纳’,而案例研究( 以及实验) 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在分析性归纳中,研究者也会尽力从一系列研究结果中总结出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理论。”[1]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案例研究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无视个案的代表性程度及其方向,将个案研究的结论强行拉升成普适性的观点。其次,由于一些案例研究不注重资料获取和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用模棱两可的论据或带着偏见进行研究,案例研究的信度常常受到质疑。对案例研究的第三种批评是,它可能会造成过于冗长的分析报告。案例研究确实需要对案例相关情况的深入探究,如果研究者只是为了案例而案例,既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又缺乏研究意识,既缺乏分析框架又不比较分析相关案例或不与相关理论对话,则难免落下材料堆砌的口实。事实上,案例研究的上述批评和不足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问题不是出在案例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本身,而是有些很好的原则、技巧、步骤并没有在实际案例研究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2]。
二、选题、立意与研究价值。
根据研究动机,案例研究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 问题驱动式的、理论驱动式的以及混合式的。问题驱动式的案例研究旨在描述个案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究问题解决方案。这类研究多以调查问题、探求对策作为研究目的,基本上属于应用性的研究。此类案例研究的实质性价值在于它所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其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满足规范化研究的四个标准: 测量工具效度、信度、内部有效性与外部有效性。测量工具效度是指针对所研究问题构造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 信度是指其他研究者可以复制同样的研究,并预期得到同样的结果; 内部有效性是指研究证据能够支持研究结论中所阐述的现象或因果关系; 外部有效性是指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普适性。[3]前三个标准是任何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满足的。但对于第四点,笔者以为,就公共管理案例而言,由于任何个案都有其特殊性,而且有些案例并非类现象的典型案例而是特殊个案甚至反常案例,因此,不宜对外部有效性做硬性要求。是否应该符合外部有效性要求,取决于研究者的选题立意: 如果研究者立意通过对个案研究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那么,案例的选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都必须具备代表性,也即外部有效性; 如果旨在展示个案的特殊性,则不必强求外部有效性,相反,应该突出个案情状、问题、成因与对策的个性。当然,大多数案例既具有类的一般特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案例研究只需满足前三个标准,并兼具相应的外部有效性即可。
与典型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不同,理论驱动式个案研究的真正目的不在案例本身,而在于归纳出理论: 或是理论验证,或是理论批判,或是理论创新,抑或是兼具其中两者或全部。譬如,以美国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有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案例研究,都以完善、验证和支持“制度分析与发展”理论框架为目的,最终形成一个学派。以验证理论为目的的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二点: 一是为有待检验的理论提供了活生生具体的实例,此所谓材料创新。这一点要求运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资料获取工具以及较高的研究信度。二是检验的理论具有前沿性和新颖性———如果案例研究用于验证的是一个已经得到公认和反复验证的理论,则没有多大意义了。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更高的期望是通过个案研究对既有的理论进行批判,最好是能提出一些理论观点或新的理论框架。此类研究近似Barney Glaser 和AnselmStrauss 创造的扎根理论方法( grounded theory method) 。我们姑且称之为“扎根式案例研究”。它归纳出的理论得自研究者对观测资料所蕴含的主旨、特征和结构模型的分析。扎根式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因为担心知道其他人的结论之后可能会固化研究者的现象观察和研究思路甚至理论观点。该理论方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1) “将适用的事件和每个范畴进行比较”———在某个个案中出现某( 些) 有意义的范畴或术语时,就开始在其他个案中搜寻相同的现象,并将其概念化;( 2) “合并分类及其特性”———在此,研究者开始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该概念的关联现象或影响因素; ( 3) “划定理论的界限”———随着概念之间关系模式的清晰化,研究者可以忽视最初关注的但又和研究显然不相关的概念,便于减少范畴类型,并使理论本身变得简练; ( 4) “组织理论”———最后,研究者必须将他的发现变成文字,和他人分享。[4]事实上,许多新理论或观点的提出往往都是以对既有理论的批判为基础的; 不少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近似扎根式案例研究归纳出来的。譬如,GarrettHardin( 1968) 教授提出的公用地悲剧理论,以及三十年之后,Michael Heller( 1998) 教授提出的反公用地悲剧理论,都是基于大量实例的扎根式研究而提出来的,尽管二人发表在《科学》杂志的论文并非典型的案例研究。
与扎根理论方法不同,Michael Burawoy 及其同事提出了另一种旨在理论批判和创新的个案研究方法——— “拓展式个案方法”( extended case method) 。这种案例研究定位于发现现有理论的缺陷并修改现有理论。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纯粹问题导向型个案研究———只寻求对个案本身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无意于将个案研究中的发现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也不同于扎根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相反,Burawoy主张研究者在进入个案研究之前要事先熟悉相关的研究文献。拓展式个案方法的核心目的既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新的理论框架,也不是证明或驳斥既有理论,而是要重建、发展理论。它旨在寻找和观察与既有理论相冲突的方式和他所谓的“理论缺口和缄默”。[5]以理论批判和创新为目的的个案研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通过现实存在的个案证明既有理论解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并重新提出分析视角、理论解释甚至新的理论框架。这一价值的确立,需要较为严格地满足规范化的研究的前述三个标准,第四个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为某特定类型问题上的外部有效性; 任何一个标准的缺失或不足,都会招致批判甚至否定。
研究实践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理论应用式问题驱动研究。此类研究旨在应用某一个或多个理论,描述和解释案例现象,甚至提出解决对策。譬如竺乾威教授的近作采用理查德·马特兰德的政策执行理论,尤其是模糊- 冲突模型中的政治性执行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2011 年“拉闸限电”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深度剖析。一般而言,此类案例研究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研究者首次选择了对个案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充分解释力的,或者是与以往解释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此所谓理论视角的创新。如果已有研究者运用类似的理论对同类现象进行过分析,则此类研究将无甚新意。
除了上述三类案例研究动机以外,还有一类准理论驱动式的案例研究,姑且称之为理论对话式案例研究。这类案例研究的特点是: 它既不是问题驱动式的,也不是为了验证理论、应用理论或是创新理论,而仅仅是展示对特定个案现象各种理论之间的争议。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现象多维度的展示,并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把各种相关理论观点组织起来,形成争议焦点,以展现各种观点对同一个案现象的不同解释,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类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价值多元化社会中理论观念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理论观点的非充分性及其与相关理论观点的分歧,帮助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学习者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理论的多样性。譬如,《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 社会调节政策八个侧面》一书的撰稿者们通过对堕胎、扶持措施( affirmativeact) 、死刑、同性恋者的权利、枪械管制等个案问题的讨论,展示了美国社会调节政策中的道德冲突; 《行政伦理两难深度案例分析》一书则通过12 个案例研究展示了中国社会对一些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对话。转贴于
三、研究构思和主体框架。
案例研究的框架构思应该服务于研究主旨和目的; 不同的研究主旨要求不同的思路框架。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三大类: ( 探索) 描述、解释和对策( 规范) ,不同的研究各有侧重或不同的任务组合。有学者根据研究目标/任务,将案例研究分为三种: ( 1) 探究型案例研究: 尝试对事物的新洞察,或尝试用新的观点去评价现象,它侧重于提出假设,它们的任务是寻找( 新) 理论; ( 2)描述型案例研究: 主要是对人、事物或情景的概况作出准确的描述。它侧重于描述事例,它们的任务是讲故事或提供图景; ( 3) 解释型案例研究: 适于对相关性或因果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它侧重于理论检验; ( 4) 评价型案例研究: 侧重于就特定事例作出判断。[6]罗伯特·殷根据案例研究的目的概括出案例研究的六种写作框架: ( 1) 线性分析式结构。这是一种撰写研究报告的标准结构。子题目顺序遵照研究的问题或项目的顺序: 以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综述开头,然后概述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如何收集和分析案例资料) ,从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中得出了什么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结论和意义。这种线性分析式结构适用于阐释性、描述性和探索性案例研究。( 2) 比较式结构。它把同一个案例重复两次以上,比较对相同案例的不同陈述或解释。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阿利森对古巴导弹危机的著名案例研究。在该书中,作者把该案例研究中的“事实”重复叙述了三遍,每次都联系不同的理论模型,而非简单的、全面的重复。( 3) 时间顺序结构,即依据时间顺序陈述案例研究的例证。这种结构在解释性案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事件的因果顺序必须一件接一件以时间顺序展开。写作时需注意各个阶段的详略和匀称性问题。( 4) 理论建构式结构。这种结构里,章节的顺序依照一些理论构建的逻辑来安排。所谓逻辑,取决于特定题目或理论,但每一章或每一节都应揭示出理论论证的新颖部分。这种结构适用于阐释性和探索性案例研究,这两种研究都涉及到理论建构: 阐释性案例需要研究因果论证; 探索性案例则需要论证所提出的假设或命题的价值。( 5) 悬念式结构。与前面讲的线性分析式结构正好相反,这种案例研究写作把“答案”或结果在开头的章节里陈述,剩下的部分———引人入胜的主要部分,则用于解释这种结果的形成,以及后面章节中采用的各种阐释方法。这种结构主要适用于解释性案例研究。( 6) 无序( 混合) 结构。其章节的顺序并不是特别重要; 调整章节顺序,不会降低价值。这种结构通常用于描述性案例研究,而且常见于一些案例分析集。[7]由于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纯粹描述的案例研究( 仅对案例资料情状和问题进行描述)很少,只有现象描述和成因解释的案例研究也比较少,大多数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兼具上述三项任务。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论文的必备“附件”包括“引论”、“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其常用主体框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1) “现状- 问题- 成因- 对策”。这种结构属于罗伯特·殷所讲的线性分析式结构,章节安排的一般顺序为“现状描述问题分析成因解释对策讨论”。它主要适用于问题驱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尽管有些“八股文”的色彩,但却比较容易把握和应用。一般来说,案例材料必须贯穿这一主体框架的始终。
( 2) “理论基础- 案情介绍- 理论分析- 对策或结论”。
这种主体结构常见于问题驱动倾向明显的理论应用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在众多相关的理论中,寻求最具针对性、最有解释力、比较有新意的理论( 视角) 是这种研究的难点。
( 3) 旨在理论批判与创新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常见主体框架有二: ①“案例介绍- 既有理论分析及其不足甚至错误- 提出理论假设或分析框架- 新理论的应用前景或价值”; ②“案例介绍- 提出新的理论概念或预设- 比较新旧理论观点及其对案例的解释- 新理论( 观点) 的应用前景或价值”。这种研究的难点在于要能根据案例实情指出既有理论存在的不足甚至错误,并透过案例材料提出新的、较之既有理论更具竞争力的理论。
( 4) “案例介绍- 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交锋- 理论困境或出路”。这种框架比较适合于理论对话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这种研究的难点在于构建理论对话平台,为案例所涉的各种观点提供平等的表达机会,并尽自己的知识所能为各种观点提供与案例相关的支撑性论据,以使它们能够充分地对话。
四、研究方法与注意事项。
所谓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如何获取和分析处理研究所需资料的手段与工具。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除了其质性特征以外,并无特殊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只要能够有效并可信地获取个案所需资料,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一手和二手数据的获取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都可用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因无专用的特殊研究方法,就不多谈了。以下主要针对初习者经常出现的不当做法,概括性地提几点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关于案例素材的处理与篇章安排。尽管案例研究强调“原汁原味”地呈现个案情况,但这并不是要求作者将所有与个案有关的资料全部写进论文。尽管对于个案素材到底应该占论文的多少篇幅没有硬性规定,但出于论文结构的匀称性、为了突出论文研究的重点等方面的考虑,一般来讲,整块式的个案素材描述不应超过论文总篇幅的三分之一,四或五分之一比较合适。特别要提醒的是,案例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只有极个别的情况允许虚构,否则,将招致严重的规范性批评。另外,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论文可以专辟一章或一节介绍案例情况( 不宜放在文章最后) ,也可化整为零掺入论文各部分,但原则上要求文章的主要部分或大多数内容中都有个案的参与。比较好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既基于案例又不完全拘泥于案例。这方面不妥的做法有二:
( 1) 脱离案例搞案例研究———专辟章节介绍完个案情况之后,文中再也找不到案例的踪影; ( 2) 拘泥于案例———全文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案例情况的介绍。
其次是个案式( idiographic) 研究与通则式( nomothetic)研究间关系的处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无论是个案情状的描述,还是其成因的解释,抑或是管理对策分析,无疑都具有浓厚的个案性色彩。然而,大多数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性取向,即超越个案、服务于“类”的甚至更一般的情况,但这样做时又可能被受到外部有效性的质疑。对此,我们建议: ( 1) 对于纯粹问题驱动式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研究者首先必须清楚对象案例的普遍性程度,如果案例情况较之于“类”现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属于后者的典型实例的话,研究的目的可以有较强的通则性取向———文中可以适当程度地强调个案分析中描述的问题、分析的原因、提出的对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个案的特殊性、特色性非常强,那么,案例研究应重在个案式研究,即旨在对个案情形或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描述、解释。至少不应该强调其普遍性———最多只可以做些引申性的思考,否则,将招致外部性有效性的批判。( 2) 就对话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而言,因其旨在构建一个对话平台、使那些具有“类”解释意图的理论交锋,个案只是一个“托”,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个案式研究与通则式研究的关系问题。( 3) 对于纯粹旨在理论批判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而言,这方面应重点注意个案分析与靶子理论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也即所研究的个案是否属于要批判的靶子理论解释范围。与此类似,理论应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也必须注意所选用的理论( 视角) 与靶子案例之间的关联性,换句话说,所选用的通则式理论必须对所分析的个案具有针对性的解释力。( 4) 旨在提出新的理论预设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一方面要充分注意个案研究与理论创新之间的逻辑关联,另一方面还应阐释新理论的解释范围与边界———即使个案研究充分支持创新理论,但它也仅是个案,因此,需要做些补充说明或反身性界定。
第三,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初习者切记避免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脱节,出现“理论”与“个案”两张皮的现象。逻辑上讲,理论对于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 1) 选择要研究的案例,无论对于单案例设计,还是多案例设计; ( 2) 当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时,界定探究的对象; 当进行描述性案例研究时,定义什么是完整适当的描述; 当进行解释性案例研究时,提出竞争性的理论; ( 3) 将结论推广到其他案例。此外,理论对于建构案例分析框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即使是纯粹问题驱动式的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确实也应有“理论”。然而,若是所用理论与案例分析脱节、“两张皮”,或者,“理论基础”或“理论视角”仅是文中的一种摆设,在案例研究的主体部分根本找不到理论的踪影,那么,还不如没有“理论”。
最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与写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 案例选题和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价值( 详见前述) ; ( 2)案例必须“完整”( 注意案例的边界,案例证据材料要充分) ; ( 3) 应当考虑不同的观点,用案例现实或自己提出的观点与既有的相关理论对话; ( 4) 案例讨论必须具有充要的依据( 应客观地陈述出来; 应既有支持性的,也有质疑性的资料; 使读者信服研究者“熟知”其研究对象; 陈述重要证据时应做些提示,说明研究者仔细考虑过证据的效度) ;( 4) 必须以吸引读者的方式编写案例研究报告( 既要有清晰的写作风格,又要能吸引读者不断阅读下去) ; ( 5) 必须具有恰当的篇章结构( 详见前述) 。
总之,为了做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我们不仅要全面深入了解个案情况,而且要精心选题立意; 不仅要清楚自己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而且要精心构思主体框架; 不仅要注意对案例素材的处理,而且要妥善处理好个案式研究与通则式研究之间的关系。行[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bert K. Yin ( 3rd Ed. ) .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Inc. ,2003. p5,p37,p151 - 155.
[2]刘庆贤,肖洪钧。 案例研究方法价值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 6) .Liu Qingxian,Xiao Hongjun. Research on the Path toValue Promotion in Case Study Method.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2009( 6) .
[3]J. S. Harrison & R. E. Freeman. Stakeholders,Social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andTheoretical Evide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 42( 5) ,p479 - 485.
[4]Barney Glaser &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Aldine,1967. p105 - 113.
[5]Michael Burawoy,et al. ( Eds. ) . Ethnography Unbound:Power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p10.
关键词: 儿童早期 语言习得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1.个案研究情况描述
个案研究是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手段。笔者记录、观察的是一名儿童从出生到28个月的语言发展过程,该女童名叫甜甜。家庭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即笔者)是一名外语老师。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关于甜甜母语习得发展情况的记录:
甜甜出生1到4个月,奶奶根据她的哭声大致判断她是需要换尿片了,还是需要进食了;并根据判断做出满足她需求的相应反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有时间就跟她交流,并强调自己的相应身份。
大约5个月大时,甜甜第一次发出了“baba”的类似发音,家人很兴奋,也很好奇,为什么先发出来的是“baba”而不是“mama”,但是过了大约几天的时间,就不再能听到她发“baba”的类似声音了。
大约8个月大的时候,发出了“mama”的类似声音,并且经常发“mama”的声音,尤其是看到有人过来的时候;这一段时间妈妈在家带孩子,其他人则正常上班。
约11个月大时,有人离开家,向她挥手表示再见,可以得到同样的挥手回应;此后,不到12个月大时可以独立行走。
约12个月时可以说“baba,mama,nainai,yeye”,叔叔打电话来,爸爸让她喊叔叔,她可以发出类似“shushu”或者“fufu”的音。
约13个月时可以说“鸡蛋,抱,皮皮(邻居家的小狗)”。
大约14个月时可以跟着爸爸学说图片上的动物、日常用品、玩具等。
约15个月时说出一些单音节词,如“球、跑、打、抱、下、玩”等,喊别的小朋友的妈妈为妈妈,在大人的要求下愿意喊邻居“爷爷、奶奶、阿姨、哥哥、姐姐”。
约16个月时可以跟着妈妈、奶奶学唐诗,并且会在家长的诱导下接出最后一个字,比如:
妈妈:床前明月——甜甜: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约17个月时自己学会了背诵唐诗,只是有一首背得特别奇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咏鹅》。甜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菜”。这让我很奇怪为什么“清波”变成了“青菜”呢,原来她经常在厨房玩“青菜”,这一概念很具体(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原型激发),而对“清波”是什么搞不清楚。通过纠正她会和爸爸一起背“红掌拨清波”,但是让她一个人背诵的时候又变成“红掌拨‘青菜’”,一直纠正了几天才学会自己背诵“红掌拨清波”。
约18个月时大致可以说出自己的住址(此前奶奶一直在教他说),只是在要求爸爸抱的时候会说成“爸爸抱抱你”,而不是“爸爸抱抱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学会转换代词人称;关于幼儿代词习得,孔令达有一个表格说明了年龄和代词类别习得顺序之间的关系,我研究的代词习得顺序基本与孔的研究相吻合(如下表)。
表 孔令达调查研究儿童代词始现时间表
大约23个月大时能偶尔说出“爸爸抱抱我”,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受了委屈会向其他家人告状,如:“妈妈打我了。”
这期间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一天在无锡“水浒城”看木偶戏《狼来了》,当狼去吃小牧童时,甜甜被吓哭了并说:“不吃!不吃!”这让我很是不解,因为先前并没有人给他讲过《狼来了》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直接生活经验是空缺的)。
爸爸从甜甜两岁开始,有时候会有意识地教她读英语音标和单词,她只是跟读,大约三个月后,她看到对应卡片学会了说“dog,hand,orange,car,shoe,fish”六个英语单词,用母语进行日常对话已经基本没有问题,并且和场景匹配得当,家人准备在她35个月时送幼儿园。
婴幼儿语言习得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代词习得而言,甜甜的习得顺序与多数儿童的习得过程相吻合,彭小红在2004年的个案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量表。我注意的是经验因素在甜甜早期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尤其是直接经验影响的证据——甜甜17个月时把“红掌拨清波”背成了“红掌拨青菜”,因为她经常在厨房见到“青菜”、把玩“青菜”,而“清波”对她来说却过于抽象;甜甜23个月大时在无锡“水浒城”看木偶戏《狼来了》,当狼去吃小牧童时,甜甜被吓哭了并且会说:“不吃!不吃!”即通过观察,她居然也认为“狼吃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她是在观察故事的过程中进行这方面的认知判断的。
2.目前盛行的两种语言习得观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儿童语言习得观: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强调经验世界的重要性,理性主义者则强调个体思维组织能力在儿童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2.1经验主义
传统经验主义对语言习得的解释,试图说明意义的双翻译解释是如何习得的。它包括解释所指和理念的习得、理念与理念及理念与适合词的结合。传统经验主义者比较重要的学者洛克不承认先天理念的存在,但认为后天理念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他认为,在感觉理念进入大脑前,大脑一片空白,因此其理论经常被称做“白板说”。正是这些感觉理念作用的结果,心智(mind)才能在大脑内反映并产生知识。然后,通过不断接触客观世界,对世界的印象被投射到心智上,成为理念,即赋予词意义的所指。因为意义依附于理念,语言的习得首先是通过和心智一起发展理念,受感觉的影响而进行。在甜甜的个案观察中,洛克的“白板说”只能部分地得到验证,例如“青菜”直接来自于生活实践,而“清波”由于过于抽象,要费些努力才能“鹦鹉学舌”般地进行跟读,而更多的证据支撑心智的作用。
现代经验主义最主要的代表是奎因,他的语言习得理论与整体主义思想密切相关。他的认识论整体主义认为,一切有意义的陈述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整体接受经验检验的。他的整体主义理论非常激进,连实证主义认为是分析性的陈述原则都可以做理性的修改。除了“最先的几个词”,新词的学习都不能离开其他词孤立进行,这句话是整体主义的真实写照。在本个案研究中,儿童语言整体发展的思想得到了支持,然而强调新词的学习都不能离开其他词孤立进行,恐怕会导致不可知论。
就本个案研究中甜甜习得早期语言的过程来说,可以印证经验主义的学说:实指学习和类比综合共同作用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而且直接经验的实指结合正常的认知心理条件应是主要的语言习得激发机制。
2.2理性主义
传统理性主义的主要哲学家有笛卡儿、斯比纳乍和莱布尼茨。他们认为,理念是意义理论的一个必要特征,与传统经验主义不同,他们把理念看做是由上帝创造的。他们的意义理论把理念归于超自然力量的创造,所以被称为单翻译解释。他们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所指(即理念)是先天的,语言习得依靠这些先天的所指,根据这种意义单翻译解释进行,儿童只要利用客观世界使先天理念运行起来就可以习得母语。这显然给儿童语言习得蒙上了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不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现性主义的典型代表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理性主义者的最明显的原因是他认为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先天就有的。但是他更侧重于语言学的研究。作为一位理性主义者,乔姆斯基吸收了经验主义的有益成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普遍语法需要与说话者的经验结合才能形成个别语法;其次,在抽象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时,说话者必须借助观察到的语料,说话者应先形成对某一原则的假设,然后用语料和说话者的语感来检验。本个案研究中,甜甜虽然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但是知道狼是种凶残的食肉性动物,而放羊娃则是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对象,结合自己在现场的实际观察和气氛感受,她可以认知到狼吃人的可怕(这一点,可以从她喊“不吃、不吃”推测出来)。
3.经验在儿童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甜甜的语言习得观察,我比照考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习得观发现,甜甜在17个月大时,把《咏鹅》背诵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菜’”,可以在经验主义的解释下得到理解;甜甜28个月时看到卡片可以自己说出“dog,hand,orange,car,shoe,fish”这六个英语单词(同时爸爸让她跟读、指认了一百多张卡片),是因为见到邻居家的小狗,爸爸经常有意识地让她跟着说“dog”;“orange,shoe,fish”是爸爸在家经常给她指认的日常水果,并要求她跟读的;“car”是在小区楼下经常指认、跟读的;“hand”是爸爸教卡片时,奶奶反复伸出左右手,让她重复指认的。甜甜在习得代词时先是可以说“爸爸抱抱你”,而不是“爸爸抱抱我”,但其实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求爸爸抱“她”。之所以说成“爸爸抱抱你”是因为经常听爸爸要抱她时经常这样说。这说明在这个阶段儿童语言习得中的理性成分参与并不明显。另外,她看到录像中的自己摔倒了,最初的时候不是说“我摔倒了”而是“她摔倒了”,“我、你、她”三个代词中,“我”是最后习得的,“你”是最先习得的,而“她”的习得居中,实际生活中家人向她输入的这三个词的频率正是这样从多到少的顺序。在甜甜23个月时,通过现场观看木偶戏《狼来了》,明白了“狼吃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样一个概念,则说明人类语言习得过程中理性因素作用。
其实生活经验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共同承认的东西,儿童学习观察句时最先学会最简单的观察句,即与一定的非言语刺激直接关联的独词句,如“妈妈”、“水”、“红”等。随后学会一些复杂的观察句,如“这是妈妈”、“那是兔子”,等等。这是儿童早期语言习得(24个月之前)的主要心理激发机制,而类比综合的习得方式则出现在以后的高级阶段。
4.结语
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大体类似的阶段。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在习得某些具体词汇的时候,儿童表现还是有一些不同。这就需要父母和家人在早期的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造和提供儿童经验周围世界的机会和场景,促进儿童早期语言经验的形成和早期语言能力的形成。在本个案研究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实际生活经验都至关重要,这也符合相关理论论述,但人的心智作用也不可或缺,比如,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听到过关于某种动物成功习得一种语言的报道,即使他们可以和我们一起生活,也只是获得直接生活的经验。另一方面,人类如果没有直接经验的激发作用则很难习得一种语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多有进行和实验,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际观察所得,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强调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理性起主导作用,但受制于经验的激发,没有直接经验的激发作用,人的理性无从施展。
参考文献:
[1]孔令达,陈长辉.儿童语言中代词发展的顺序及其理论解释[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2]彭小红.说汉语儿童早期代词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4).
[关键词]民营会展企业;扎根理论;成长路径;影响因素;译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7―0071―09
1 引言
企业成长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功能,有助于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其成长过程通常反映企业被市场接受的程度。然而,企业的持续成长是非常困难的,通常只有1/7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对企业成长的探讨在国内外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学者关注和研究的主题。
民营会展企业是会展业走向市场化道路的重要载体。其一,现在政府办展、协会办展运用的是政府资源,其利益诉求和运作模式不符合会展业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展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非常艰难;其二,境外展览公司进驻中国的主要模式是合作,包括合资、参股经营与兼并收购,其中主要寻求与民营展览项目进行合资,原因是这些民营展览公司培育了一批成长性良好的展览项目,而且产权清晰。
但近年来,面对大型国有会展企业的激烈竞争和境外展览公司的大举进入,民营会展企业的成长空间受到挤压,现有政策对其未来成长不利,产权问题、家族式经营管理问题、融资问题在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制约着民营会展企业的成长。
事实上,无论是民营展览企业的制度、运行机制、创新实践等方面都需要详细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特别选取我国民营会展企业的典型代表――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光亚)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光亚展览公司是中国众多民营会展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创办以来日益壮大,持续发展。旗下拳头产品广州国际照明展从最初2000平方米展出面积、96家参展企业,增加到现在的11万平方米展出面积、1543家参展企业,成为目前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照明行业盛会,走过了一条成熟而又相对规范的成长历程,因而有其成长路径和发展轨迹可循。其二,光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在于它是在中国会展业起步阶段最早成立与发展起来的民营会展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外展览公司资本进入广东市场的首个案例。目前,光亚业已启动上市融资计划。可以说,光亚充分经历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会展企业从项目运作一品牌运作一资本运作的全过程,涵盖了民营会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它的成长路径既具有特殊性又带有普遍性,对我国快速发展的民营会展企业有借鉴作用。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识别该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最终挖掘出民营会展企业快速成长的独特路径,力求给该领域尚是盲点的研究提供一些案例支撑。
2 文献进展
自战略管理大师钱德勒(Chandler)开创企业管理成长理论以来,学者们主要围绕着企业成长因素和企业成长过程两条主线对企业成长问题展开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内部资源论、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理论等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研究企业内部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和能力,主张完善企业自身机制来推动企业的成长;二是强调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认为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需要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相匹配。
关注研究企业内部机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维尔纳和巴尼(Werner&Barney)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和创造,这种战略思想强调“内部审视”的重要性。金和莫博涅(Kim&Mauborgne)在研究中发现,高速成长的企业都遵循价值创新战略,所谓的价值创新战略就是根据顾客需要,不断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功能分析,创造或重塑价值链结构,从而使自己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以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企业的规模与学习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卡尔和乔治(Karl&George)通过对不同产业中企业规模与成长关系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希特等人(Hitt,et al.)的研究认为,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等市场竞争新环境不断改变着竞争基础,学习对企业竞争取胜起着关键作用。苏理瓦根等人(Sleuwaegen,elal-)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用企业规模和年龄两个变量来解释企业成长,认为企业成长是规模扩张和不断学习的结果。韩太祥则提出管理能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所有其他资源所能提供的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制约企业成长的速度。
关注研究企业外部环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波特(Porter)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选择,企业持续成长的效果取决于企业选择进入的产业。彭和哈斯等(Peng&Heath,et al.)从企业间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关系研究出发,指出寻求网络化成长成为在复杂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下企业重要的成长方式和策略。冈萨雷斯(Gonzalez)研究了经济管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用事实充分证明了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谢光亚、倪见关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成长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成长战略作SWOT分析后发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成长战略要相互协调,在开展国际化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成长。
一些学者进一步关注到民营企业的成长。张维迎以民营企业内部斗争为着眼点,指出企业被拖跨现象的本质是“元老”问题,“元老”们争的是权力,而它的实质又是产权问题。林乐芬认为,家族企业呈现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即家族成员是家族企业股权的绝对拥有者,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占有者。家族企业除了正式契约的委托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关系治理。牛国良指出,家族式治理结构会导致民营企业“决策科学化程度低”、“产权的封闭性”、“人力资源封闭性”以及“文化基础的非契约性”等系列问题。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到如何突破民营企业的成长瓶颈。如施沃茨和巴恩斯等人(Schwartz&Barnes,et al.)认为,引入外部董事能给企业的决策带来客观和独立,因而能提高决策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伊马泽尔和施兰克(Yilmazer&Sehrank)论证了建立外部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包括政策支持系统、金融支持系统、法律支持系统、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张维迎认为,企业成长的一个充分条件是要有一个可行的 成长模式,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成长模式的正确选择。吴照云、黎军民继承与发展了张维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民营中小企业现阶段可选择的成长模式为市场创新型成长模式、技术创新型成长模式、制度创新型成长模式、管理创新型成长模式和企业迁移型成长模式。
目前,国内对会展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涉及不多,只有少数学者进行过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与资本运营的初步探讨,案例研究和理论探讨尚是空白。可以说,会展业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个案研究太少且散乱,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会展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基于学界对民营会展企业研究的薄弱性,对其成长路径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有一定价值。
3 研究方法
3.1 运用个案研究方法的缘由
本文选取个案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会展企业带有显著的产业特征,现有制造业及一般服务业企业理论体系难以适用;其二,会展企业尤其是民营会展企业的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发展,基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创建还存在巨大空白。因而当对所研究问题知之甚少或试图从一个全新角度切入时,案例研究将非常有用,也是可行的。
个案研究由于其代表性问题曾在某段时期被研究者质疑,众多学者对此作出过解释。例如,艾森哈德(Eisenhardt)认为,从个案中建立理论时,所选取的个案样本应该具有独特性,该样本主要是用来重制之前的案例或是延伸现有理论,个案研究案例的代表性因而也就不存在问题。王宁则提出,个案研究实质是形成对某一类共性(或现象)的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而不是达到对一个总体的认识,其研究的一般结论适用于与所研究的个案相类似的其他个案或现象,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可有效提高个案研究的“可外推性”。
3.2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的缘由及其实质
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建构通常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即从现有的、被有关学科领域认可的概念、命题或理论体系出发,通过分析原始资料对其进行逻辑论证,然后在证实或证伪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创新。事实上,会展业的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会展企业成长研究近乎空白,其企业成长有别于制造业以及一般的服务企业,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尽量舍弃文献演绎模式和实证研究方法,利用归纳法从现象中提炼该领域的基本理论,从而逐渐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为深入了解民营会展企业成长这一社会现象,挖掘相应规律,不作任何理论假设,从原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扎根理论方法便成为本文研究民营会展企业成长路径的合理选择。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视为是质性研究领域中较为科学的一种方法,1967年由社会学者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提出。研究开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实际观察人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与范畴,然后上升到理论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发展扎根理论的研究者不是先有一个观点然后论证观点,而是先有一个待研究的领域,然后自此领域中萌生出概念、范畴和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较,在资料和资料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及其属性。斯特劳斯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译码,指将所收集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赋予概念,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和综合为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包括3个级别的译码。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建立一个适合于资料的理论。
3.3 资料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于2009年10月~2010年6月,收集与整理了有关光亚企业的成长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成长的感知与评价等资料。具体包括:①2010年对光亚公司相关人员的深入访谈调研记录;②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相关论文;③通过WWW.google.corn和baidu.corn搜索引擎收集关于光亚公司的报道与评论等;④光亚公司内部资料(会刊杂志、媒体年度报道收录、展会总结报告);⑤广州会展行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
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质证,为降低访谈会因被访者记忆问题和“研究效应”导致效度失真的可能性,本研究对照访谈和被访者公开发表的报道与评论来提高研究的效度,以确保资料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状况,将最后待分析的资料正式命名为光亚资料记录。本研究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不分先后,而是交替出现,循环使用,在分析过程中也不断地审查资料的丰裕度,填补资料的空隙。
4 广州光亚展览公司的成长路径分析
4.1 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3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与选择性译码。
(1)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为了说明本研究开放性译码过程,对光亚资料记录中部分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重点说明,如表1所示。
概念和范畴的命名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访谈记录(鲜活代码),有的来自文献资料(建构代码),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本着尽量“悬置”个人的“倾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原则,通过对光亚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78个概念和10个范畴。挖掘出的10个范畴(A1~A10)分别为时机、学习、收缩、自知、成长、稳定、融合、扩张、敢为人先和企业家精神。时机是指企业创立和成长过程中对内外部机会的洞察和把握;学习是指企业全员全方位学习以补足差距;收缩是指企业放弃多项目办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经营核心项目;自知是指企业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的量力运营;成长是指企业对快速发展和自我超越的热衷和获取;稳定是指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稳健性及其获得;融合是指企业联同国外展览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资源共享,品牌结合,实现质的飞跃;扩张是指企业在深厚积累的前提下寻求多元化发展;敢为人先是指企业有灵敏的市场触角,反应迅速,强力创新;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与才能。
(2)主轴译码
由概念化和范畴化阶段得出的概念与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而关系的建立是得出结论的必要前提。这就有赖于主轴译码阶段典范模型工具(paradigm model)的运用。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目的是发展主范畴与副范畴。典范模型的6个主要方面引导范畴的整 理和分析,具体操作上就是将范畴安排至典范模型6个方面的不同位置,位置即体现了关系。
在主轴译码阶段通过典范模型共得到3个主范畴,分别为收缩成长(AA1,)、审时运势(AA2)和柔道扩张(AA3)。收缩成长是由收缩、企业家精神、成长、稳定4个范畴以及高增长率、资源积累、快速发展、长线投资、客户价值导向、舍得放弃、敢冒风险、行动迅速、资源集中、品牌建设和规模竞争11个概念通过典范模型构成;审时运势是由时机、自知、学习3个范畴以及原有展会做大做强、独有资源、产业依托、政府扶持、深思熟虑、动态完善、移情和自我超越8个概念通过典范模型构成;柔道扩张是由融合、敢为人先、扩张3个范畴以及柔道、突破瓶颈、长期合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引进技术与理念、理解变通、团队磨合、各司其职、中外合资、进军网络、引进新项目和兼并收购13个概念通过典范模型构成。关于典范模型分析过程举例如图1所示。
典范模型建构起了范畴/概念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事件的主范畴。这其实也展示了与企业资料的持续互动。收缩成长体现在企业创建初期虽然拥有近30个展览项目,但由于资源分散,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颇具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业者的决策下,企业收缩战线,采取资源集中、品牌建设和规模竞争的策略,最终促成了高速成长。审时运势体现在企业基于对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其优劣势的准确判断,多次抓住有利时机拓展生存空间,采取动态学习完善的策略,量力运营。柔道扩张体现在企业对当前与未来竞争格局的洞察,灵活处理与竞争者的关系,善于借助与未来最大竞争对手的捆绑与结盟,通过借力来实现多元化扩张。
(3)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①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②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③通过典范模型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结,用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④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
根据光亚企业的成长轨迹,本研究的选择性译码遵循了以下基本思路:①以光亚企业的成长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成长的感知与评价作为选择核心范畴的依据;②核心范畴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专属性和认同性。
通过对开放性译码阶段所抽象出来的时机、学习、收缩、自知、成长、稳定、融合、扩张、敢为人先和企业家精神这10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收缩成长、审时运势和柔道扩张这3个主范畴及相应副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发现可以运用“先收后放,柔道运势”这一核心范畴来分析其他所有范畴。光亚企业围绕该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企业创建后采取收缩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单一展会;与全球展览业巨头结盟,达到品牌结合,资源共享,旗下照明展会得以做大做强;持续学习创新,善于把握时机,借助强大品牌效应,吸附并整合资源,走上多元化扩张路径,实现快速发展。关于选择性译码中故事线的形成如表2所示。
4.2 研究发现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前述三重译码分析,围绕核心范畴、主副范畴以及所有范畴和概念而构建的立体网络关系,可以得出广州光亚展览公司的企业成长路径为“先收后放,柔道运势”,并进一步得出企业快速成长的影响因素。
(1)光亚公司成长过程的故事线
自1995年创建后,光亚先后举办了近30个题材的行业展会,经过4年的经验和资金积累,创始人对企业进行了战略调整,舍弃了95%以上市场前景不大、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展会项目,集中资源,重点培养核心项目国际照明展,开始走专一发展的路径。收缩战线的成功使得光亚照明展自此以来仅用4年时间就已经在行业内成为全世界规模第二位的展览。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规模、国际资源、人才和管理水平的不足越发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求突破,企业于2005年与全球第二大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结盟,以双方各占50%股份的形式共同组建了广州第一家中外合作展览公司――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自此,双方战略资源互补,产生了“1+1>2”的效应,照明展展会规模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国际化、品牌化更得以迅速提升。随后,借助法兰克福品牌效应带来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以合资公司光亚法兰克福名义投资策划新的展览项目――广州国际模具展和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展成功运行。此外,光亚依托于展览带来的资金、品牌、人才的深厚积累,于2008年斥资成立广州光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网络,并成功并购欧洲一家民营展览公司,以实现其多元化发展,由专一发展路径走上扩张道路。
(2)光亚公司“先收后放,柔道运势”型成长路径
光亚公司的快速成长表现为“先收后放,柔道运势”型成长路径。柔道运势是实现先收后放的前提基础,而先收后放是实现快速成长的具体过程。首先,光亚公司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公司创业初期的收缩战略。光亚公司的核心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近30个展会的实战操作中,深谙在企业实力较弱和规模较小的初创期,如果采取资源分散的多项目办展模式往往顾此失彼,自知要使企业快速成长,必须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一个核心项目。在企业收缩阶段,创业者团队紧密围绕在颇具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业者周围,形成了高度默契。勇于冒险、敢于断臂的核心创业者及其追随团队对收缩战略的准确运用是光亚公司创建后实现快速成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光亚公司的质变式成长得益于创业者自知展会国际资源较差而成长性较好这一准确判断而实施的具有柔道特性的结盟战略。着力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对抗,通过与拥有世界上最大照明展的全球展览巨头的有效捆绑和结盟,在缓和竞争中构建了赢取质变壮大的时空优势,成功地把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变成现在的战略合作伙伴。第三,光亚公司的跨越式成长得益于企业的运势扩张。这是一种基于品牌效应及其附属资源渗透的扩张行为。企业有效利用与法兰克福结盟带来的造势、借势和乘势功能,拓宽了资源吸附路径,资源整合与支配能力极强,解除了跨越式成长的资源缺失障碍。基于照明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前提下,把握适时的进入时机,借助法兰克福品牌效应和已有展会资源,相继举办新的展览项目以及从展览进军网络,实现其多元化扩张,而这种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替代性的异质资源和品牌效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效应。光亚公司实现了由快速成长到质变式成长、再到跨越式成长的成功转型,生动演绎了一条“先收后放,柔道运势”的企业成长路径。
(3)光亚公司快速成长的影响因素
光亚企业快速成长的影响因素因快速成长、质变式成长和跨越式成长的不同阶段而异。结合研究得出的概念/范畴分析可识别出影响光亚企业快速成长的具体因素,并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与成长阶段相匹配。在快速成长阶段,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为企业采取收缩的战略。依托于良好的行业环境、照明产业的发展、强烈的市场需求、并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良好的企业家精神,通过模仿学习和经验、资源的积累,为企业初创期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实现了快速成长的目标,光亚企业凭借与德国展览巨头的融合,进入了质变式的成长阶段。政府扶持、品牌建设、规模竞争和优越的会展硬件配套设施都为企业的质变式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加之成立合资公司带来的资源共享、品牌结合,促使企业的成长速度有了质的飞跃。经过质变式的高速成长,企业又进入了维持成长速度的跨越式成长阶段,企业多元化扩张是此阶段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企业善于抓住时机,把握产业的发展脉络,根据市场的需求、原有资源的嫁接、公司管理的成熟,运势借力进行多元化扩张,从而有序地进入跨越式的成长阶段,如表3所示。
5 结论与研究贡献
关键词: 英语教师 教学信念 国内外研究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人们对教学工作复杂性的认识逐渐增强,认知领域的研究进入深层发展阶段,教学研究范式发生由外向内的角度转移,如:对教师个体的研究已经从教师的行动转向教师思维。在研究转向中,“教师信念”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主题。对教师信念开始产生关注,是由于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并不仅仅限于改变课程内容或结构的变化等,更希望教师调整观念,教师信念便成为研究重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教师信念和课堂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占大部分,但是很难达成一致。Pajares(1992)认为,教师信念的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系统,指引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Burns(1992)支持教师信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相一致的说法,认为教师的信念指导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Williams 和 Burden(2000)指出,教师的信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信念代表了教师潜在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并充分地影响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Johnson(2006)的抽样调查表明,按照教学理论取向可将教师分成技能型、规则型和功能型三种类型,大多数教师的信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另有一些研究发现,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脉络中,教师的信念与教学实践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Johnson (1992)对实习教师信念的研究表明,实习教师的教学实践由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影响而与他们的教学信念存在较大的差异。Richards(1996)认为,课堂教学的种种客观条件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这样会导致教师们不能按照他们信奉的理念教学。Breen (2001)对 18 位从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且至少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澳大利亚教师进行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影响是交互的:教师信念影响其教学行为,而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教师信念的理论研究已涉及教师信念的概念与内涵、教师信念的研究意义、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里,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不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实证考察方式,但是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先后出现的研究成果有辛涛、申继亮(1999)的“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庞丽娟、叶子(2000)的“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俞国良、辛自强(2000)的“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刘桦(2004)的“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于兰(2004)的“论建构主义模式下外语教师的信念”及郭晓娜(2008)的“教师教学信念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等。以上这些研究多为借用西方研究成果进行宏观和理论层面的论述,涉及教师信念的内涵与结构、教师信念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教师信念的意义及对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理论认识;在具体信念方面,这些研究涉及学生观、教师观、学科教学观等方面。
英语教学界有教学信念和教学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方兴未艾。例如郑新民(2004)的“教师信念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通过个案研究,阐述了教师信念中潜在的语言观是如何导向教师选择教学途径及如何影响其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楼荷英、寮菲(2005)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研究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师之间部分教学信念重叠但各自又有独特之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教学信念大体相关,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吕亮球、余青兰(2009)的“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探究”,在立足调查和访谈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学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不一致的种种表现及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胡艳(2007)的“教师信念与其课堂行为之间关系的个案观察研究”,通过深入课堂及课后访谈的形式,试图通过个案来探究教师信念与教师课堂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自主性及教师自的缺失等因素仍制约着教师的信念和行为。覃成强的“论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实践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教师信念与课堂实践的诸多因素。王红艳、解芳(2009)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方法个案研究”,通过访谈和课堂实录等手段,对大学英语教师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与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并且教师的教学信念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体系,主要受教师本人的学习经历、教育教学经历及学生行为等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研究内容上看,以上研究主要表现为测评教师信念的结构层面、探讨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将教学信念与英语学科相结合。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及个案研究。从当前研究的结果看,研究人员对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四、可创新之处
有关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可以有很多,比如跳出传统的研究教师教学信念和课堂实践的关系,转而研究教师教学信念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另外,创新之处还在于可以具体到教师的语法教学信念、词汇教学信念、师生关系信念等细分下去。如高强、秦俊红(2010)对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教师信念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相交叉的话题,而教育的心理学化更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更多的相关研究会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Brog,S.Self-perception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grammar.ELT Journal,2001,55(1).
[2]陈冰冰,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信念研究(之二).外语电化教学,2008(122):11-15.
摘要
本研究为个案研究,个案所指一个运动团队,旨在探讨济南某社区,以招收跳绳、扯铃、踢毽子、杂技项目为主的民俗体育运动
团队其组织歷程。个案是全民健身体系之下的运动团队,其招收项目有跳绳、扯铃、踢毽子、杂技。研究参与与者包含该个案社区办事处、教练与曾担任管理职务的队员共六名。研究资料的搜集,通过为期三个月面对面深度访谈为主,辅以参与观察、研究者日志、相关文件资料搜集作为资料检核,建立这份研究的信实度。资料搜集后,进行分析、诠释现象学分析与主题分析探讨个案组织历程。研究发现,在当代社会环境的脉络下,该个案组织历程演变核心与团队目标、团队认同感息息相关。
民俗体育为赋有身心教育的一种运动文化,它包含了群聚一起的一群人,经由长时间的相处,慢慢共同形成的运动文化,此种运动文化会随着人群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呈现连续性的变动过程。提及民俗体育的社会变迁特性,蕴含外來体育文化或该民族故有民俗体育项目
再创新及再解释后,所形成的项目,通常此类项目较不具备基础性及根基性,而大多数仅在该民族部分区域的流行,此种变迁指的是一社会内个人或少数人发明的新观念与新事物,透过社会的接受,而将新的事物与观念和旧有的相整合或是取代,属于演化的变迁。
1概念式情境
概念性情境,学术研究一般称为文献探讨。所谓的概念式情境,是支持和贯穿研究概念、期望,信念,和理论的系统,为研究设计非常关键的部份,它是建构你所认为研究现象发生的事物,以另一个方式来说,概念性情境是建构而非发现,它纳入你借自他处的片段,架构、整体的连贯性,是你所立的而不是已经存在现成的,也就是对于发生什么?以及为何发生?的一项暂时性理论。如同进行这份民俗体育运动团队个案研究之前,建立关于研究主题相关议题知识的暂时性理论,在研究历程时时与个案研究文本进行理性对话,阐释出更多组织历程本质与其意义,以下分成三点,第一点为民俗体育意涵,以了解民俗体育在我国的演变发展与其演变的特性;第二点为运动团队组织结构,以建立对运动团队结构的知识;第三点为组织变革,以探索组织历程中其变革内涵。
2民俗体育之意涵
民俗是一团体共同及典型的行为模式,也是各种文化中,能提供人们以满足美感及发挥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和风俗,或以推行的类型区分,就有不同的名称出现。民俗体育因属于传统技艺部份,难以有效的区分类别。如舞蹈学者称之为民间舞蹈;戏剧学者称之为杂技小戏;体育学者称之为民俗体育;民间社团则冠以民间游艺之称谓。社会学辞典指出,自復兴中华文化到传统文化受到政府及民间的重视以來,教育部、体委会、文建会等政府机关及学术研究单位,对传统体育性活动之称谓及分类不一,有表演艺术、民间技艺、杂耍特技、传统杂技、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族技艺等众多称谓。在相关民俗论着中对民俗体育,也都没有贴切公允的称谓,通常均是根据作者的意味加以冠名,例如:游艺、杂耍、特技、游戏、搏击、杂技。
民俗体育为一种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运动习惯,即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现的特性。政府自1991年起,实施初中小学传统艺术教育的推展,带起了乡土文化的热潮,民俗体育如虎添翼,蓬勃兴盛。然民俗体育亦会随着地方风情民俗不同,而有不同的重点发展项目,因此,本研究中所指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包含跳绳、扯铃、踢毽子、杂耍、特技等项目的开心团队。
3运动团队组织结构
组织就是有计划地协调兩个人或者是兩个人以上的团体活动,经由分工以及权威阶层的划分,以便完成组织一致认可的明确目标。运动团队犹如一般正式组织,组成一运动团队,其主要的组成分子为教练与队员,如果对外参加比赛,就必须组成代表队。团队的目标明确,各成员职责有所划分级分工,将运动团队视为一个组织应可成立。运动团队基于成员长期对内、对外部的互动,形成其特有的团队组织结构,此运动组织结构展现正式的运作关系,包含体制中的层级数目及管理者或上级的控制幅度,明确的将每个人划分其所属部门,再将团队各部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其组织体包含系统设计,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整合组织部门之间的力量,显示组织中存在的职位,及如何被聚集。
进一步指出欲建构一个成功的团队,团队组织运作必须和组织的目标与变革的策略相契合。而组织目标的完成是经由组织成员经历适应与再造后的成果,从组织转型与组织领导方面讨论组织目标的完成,组织领导者具有镶嵌与塑造组织历程的影响力,因此,转型领导被视为组织在面对挑战与竞争时的重要特性。在运动团队组织结构中,组织目标明确化,于复杂性中求整体发展、资源的寻求及多方行政的支持与配合。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來看,组织是组织为适应环境变迁所引发之知识探究、获取、修正、更新或增长之与时俱进的演化过程,并将之融入和应用在组织的日常生活中,其精随在于学习就会转变,以持续地适应、创新与再生。组织结构展现具体的正式关系,包含体制中的层级数目及管理者或上级的控制幅度,可以明确的将每个人划分其所属部门,再将各部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包含系统设计,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整合各部门的力量,显示组织中存在的职位,及如何被聚集。透过学习,创造组织所需的技术与能力,以争取更多资源的阶段。一个吸纳资源的组织,会拥有剩余的资源以供其未來发展。从运动组织历程中,组织成员透过各种与他人、与组织、与社会的互为主体,使组织内部结构与开创经验的学习,建立在组织目的与组织手段的架构上,使其能持续地扩展,寻求多方面的支援与配合。
4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可视为组织内采用同一想法或新行为的过程。组织变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划性变革,为一种想要改变组织的审慎决定以增进组织对环境变动的适应力变革,另一种是非计划性变革,乃是组织中常見的变革形式,且通常是没有办法预見的导致组织变革的力量有许多来源,有些來自外在,有些则来自组织内部,其变革虽然是无法避免,但变革的过程是可以管理的,依照变革规模大小以区分渐进式变革,此种改变在本质上,是对组织的微调。
在转型变革中,组织的使命、文化、目标、结构与领导风格等,全部都可能出现重大改变,Lewin提出组织变革应遵循三步骤,即 是 组 织 朝 向 极 为 不 同 或 不 可 知 的 未 來 状 态 前 进 : 首 先 , 解 冻 (unfreezing)现有平衡的状况,鼓励组织成员放弃旧有模式;变革的第二个过程为行动(moving),组织在此阶段引入新的态度、价值与行为,取代旧有模式,让组织成员明白变革的缘由,并提供协助组织成员发展所需的新技能;最后进行再解冻(refreezing),管理者须在此阶段鼓励新行为,建立新状态中希望的新态度、价值与行为。Richard 进一步提及成功的组织变革的五个要素:(1)想法,指的是做事的新方法;(2)需求,当组织察觉实际与期望绩效之间有差距时,组织管理者会试图建立一种急迫感,使组织成员了解变革的需要,例如危机的发生即提供迫切感;(3)采用,当新方法诞生,采用的过程就发生了,包含组织领导者与成员的支持;(4)执行,将新想法转换成新行为的过程,强调组成员的训练;(5)资源,组织成员需要检视需求与想法配合的权力,以及拥有时间已努力执行。组织变革系经由一系列内、外部变革,由上而下的变革,包含组织结构、策略管理、体制、合作机制;新技术的变革则是由下而上,包含个人绩效、表现能力、改变的欲望,系经由一系列内、外部变革,为求改变组织内原有的情况,组织成员将知觉到的共同意识付诸行动,打破以往遵循的旧模式,为适应组织发展,是由上而下的变革,包含组织结构、策略管理、体制、合作机制;新技术的变革则是由下而上,包含个人绩效、表现能力、改变的欲望。
参考文献:
[1]钟文典. 论客家民系及其源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
( 6) :22~25.
[2]谭东辉. 金慧惠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
值的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 2) :90~92.
[3]蔡群.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资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43~46.
[4]傅丽. 赣南客家原生态文化保护初探 从中村傩舞看客家
原生态文化[J]. 江西社会科学,2005( 12) :134~138.
[5]周立元. 利用VR技术开发三维虚拟实训项目的研究[J]. 职教
研究,2009( 1) :36~39.
[6]杨彬. 北京2008残奥会信息系统关键技术[J]. 体育科技文献
通报,2010( 11) :127~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弥补显性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建设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有利于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促进英语学科建设。
关键词 :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大学英语;分类法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联合研究项目“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H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5—26
作者简介:邢伟华(1979— ),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国外的隐性课程研究
隐性课程的概念始于20世纪初。1916年,美国教育思想家Dewey指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他提出了“附带学习”的概念。随后,Kilpatrick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对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价值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附学习”的概念。[1]Dewey和Kilpatrick的理论被认为是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而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中率先提出的,用来定义学校教育中存在于课程之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但未被直接控制的教育因素。[2]
围绕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已经形成了三个相关的理论流派。[3]其一是结构–功能论流派,其认为学校是学生能够学到有价值的社会规范和技能的场所,学生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学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二是现象-诠释学流派,它更重视隐性课程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隐性课程是与个体生活有关的情感方面的学习,具有激发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功能。[4]其三是社会批判理论流派,其认为各种教育因素中都包含着意识形态信息,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变革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和人的解放。
二、国内的隐性课程研究
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主要以介绍性叙述为主;进入90年代,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特点、功能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但主要以理论性思考为主,注重宏观方面的研究。近些年,广大学者达成了诸多共识,例如: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学术概念,二者对立而生,无法独立存在;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连续统一体,二者兼容而生,相互交织;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但目前在隐性课程的研究上仍存在着一些分歧,具体包括:隐性课程是只限于学校教育,还是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隐性课程是完全非计划性的,还是兼具计划性的;隐性课程是完全无意识的,还是兼具意识性的。
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对 2000年至201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类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论文甚少,在外语核心期刊上更是少之又少。国内关于课程论的著作颇丰,但鲜有著作论及隐性课程建设,探讨外语隐性课程建设的领域更是空白。此外,目前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探讨与假设的层面,还没有系统的实践性研究及其对结果的探讨,因此,隐性课程建设的实证研究必然意义非凡。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显性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为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大力削减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优化语言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供有利条件。隐性课程因其隐蔽性、渗透性、弥漫性和长效性的特点,更利于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其潜隐而无形的力量渗透到学校环境、文化氛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中,间接而隐蔽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语言学习意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二)激励学习者形成融合性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隐性课程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行为、价值观和社会化取向,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隐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和自律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三)促进英语学科建设。对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的研究将为课程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观点,为进一步解决英语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培养具有英语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为扩展英语教育课程研究视野、充实英语教育课程内容、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5]
四、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分类
隐性课程的研究领域和层面复杂多变,但最具可操作性和最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应该是学校教育层面的研究。因此,可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将隐性课程做如下分类:
(一)情境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中。例如: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故事会、各类英语竞赛或学术讲座,
介绍国内外各种大型的英语考试
,让学生编辑英语小报或诗集、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或电视等,旨在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二)引领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课内外语言学习的指导中。其途径灵活多样,如师生互动、个别指导等。其形式丰富多彩,例如:项目式语言学习的开展,元认知策略的开发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和提升,语言学习资源的利用,自主学习的管理和评价等,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评价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包括:平时成绩的计算,自主学习活动的考核,学业水平的考核,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等,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大学英语显性课程个案研究出发, 认真研究隐性课程的概念、意义、构建模式和指标体系等。通过显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系统地构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使其以间接、内隐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以及价值观产生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进行协调规划,使其优势互补,进而创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推动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具体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然观察与个案研究阶段。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影响英语教育质量显性因素的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及个案研究, 对其中的隐性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和综合,构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概念体系。第二阶段为隐性课程动态研究阶段, 重点放在隐性课程个案分析上。对隐性课程个案的效用评价可采用准实验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法。第三阶段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和范式研究阶段,建立系统的隐性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Fulya D.K.Comparison of Hidden Curriculum Theor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9(2).
[2]Jackson P.W.Life in Classrooms[M].New York:Holt,Reinhart & Winston,1968.
[3]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中文摘要】 近年来,国内男性时尚杂志市场不断升温。本文所探讨的男性时尚杂志是指以男性为诉求对象的时尚生活杂志,是一种时尚生活理念的泛文化表达,涉及面庞杂宽泛。男性时尚杂志既是一种文化文本,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它重新定义了男性之美,影响人们对男性气质的传统看法,也影响了男性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本文以男性形象为切入点,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视角,深入研究国内男性时尚杂志的文本、受众,探寻男性时尚杂志的编码、解码方式以及两者的相关性,试图为男性时尚杂志的编码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之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首先,本文选择了六期《时尚先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符号学等方法对文本进行解构,挖掘其中的文化意义、意识形态,从而探寻了当今国内男性时尚杂志对男性形象的编码方式;其次,通过个案研究,结合霍尔的三种解读方式,对成都地区男性受众对国内男性时尚杂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读方式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杂志中男性形象对受众身体意象的影响,对受众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试图为男性时尚杂志的编码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男性受众对男性时尚杂志中塑造的男性形象持协商式立场的解读方式,表现为:受众较认同杂志所倡导的服饰搭配、美容保养等生活方式,理解杂志塑造的时尚男性形象,但更多的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强调自身的社会立场,使讯息中内涵的意义适合于他本身所属团体的地位,不会盲从,对自身身体意象和消费观影响也不大。对男性时尚杂志文本的分析能挖掘媒体文本的意义及其影响。对受众的解读研究不仅能归纳出受众的阅读习惯,还能更好地指导媒体的传播效果,使受众真正从这些杂志中受益,以更积极健康的形象和心态踏上路程。
【英文摘要】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had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over these years.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we discuss in this article is referred the vogue magazine which is aimed at men, it is an expression of vogue life idea,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contents. in fact, the male vogue magazine is not only a cultural text but also a social practice. it redefined the male ideal body image, influenced people's traditional concept about male temperament, and also had impact on male's life concept and style.viewing from the angle of male body image, this article deeply research the texts and audiences of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according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concept, look for the encoding and decoding ways of male vogue magazin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ry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encoding ways,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communication effect.firstly, the author designates six issues of <esquire> as a swatch and decomposes this set of material by analyzing its content, studying its text materials and semeiology related issues. the author also manages to excavate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y related significance hidden within and identify modern male vogue magazines’coding style of male visual impression.secondly, the author scrutinizes the manner that the male in chengdu area appreciate the visual impressions formatted by the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meanwhi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ing and decoding process of the domestic male vogue magazine and the reason that accounts for this relationship.at last,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oposing beneficial suggestions on the coding manner for male vogue magazines and consequently promoting their acceptance.from analysis of the whole article, it is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male audiences hold the way of negotiated reading on these male body images in male vogue magazine. which reveals in some ways: to a certain extent, audiences identify with the life styles which magazine called for, and know the vogue male image in magazine, but they are inclined to emphasize their own social stands, never follow anyone like sheep. moreov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ose ideal male images in magazine do not have obvious impact on their body images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on one side, texts analysis can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effect of media. on the other side, audiences analysis not only help to learn the audiences reading habit, but also i
mprove the media’s 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make audiences benefit from it
【中文关键词】 身体意象; 编码解码; 男性时尚杂志; 男性形象
【英文关键词】 body image; encode-decode; male vogue magazine; male image
【毕业论文目录】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中男性形象的塑造与解读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问题的提出 9-13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4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7
1.3.1 选题意义 14-15
1.3.2 研究方法 15-17
第二章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对男性形象的塑造 17-31
2.1 对“塑造”的理解 17-19
2.1.1 编码与表征 17-18
2.1.2 语言和言语 18
2.1.3 从语言到符号 18-19
2.2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对男性形象塑造的三层涵义 19-20
2.2.1 杂志中图片对男性形象的直观表现 19
2.2.2 其他内容对男性形象的间接塑造 19-20
2.2.3 对男性读者自身形象塑造的影响 20
2.3 个案分析:《时尚先生》对男性形象的塑造 20-29
2.3.1 男性形象的内容分析 21-25
2.3.2 男性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25-27
2.3.3 男性形象的视觉编码分析 27-29
2.4 研究结果 29-31
第三章 受众对国内男性时尚杂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读 31-44
3.1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的受众分析 31-34
3.1.1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受众的形成 31-33
3.1.2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的目标受众群分析 33-34
3.2 受众理论的拓展:三种解读方式 34-35
3.3 个案研究:成都地区男性读者对国内男性时尚杂志中男性形象的解读分析 35-41
3.3.1 问卷设计 36-37
3.3.2 调查方法和工具 37-38
3.3.3 统计结果 38-41
3.4 解读方式分析 41-44
3.4.1 解读方式结果 41-42
3.4.2 编码与解码之间差距的原因分析 42-44
第四章 国内男性时尚杂志编码的对策 44-50
4.1 受众阅读的构建 44-45
4.1.1 区分受众阅读在性别上的差异 44-45
4.1.2 受众阅读的多元化 45
4.2 树立受众本位的传播思想 45-47
4.2.1 正确对待受众的商品化 45-46
4.2.2 作为意义生产者的阅听人的受众 46-47
4.3 形成受众素养和媒介素养的良性互动 47-48
4.3.1 充分把握目标受众群的媒介素养 47-48
4.3.2 提升杂志编辑的素质 48
4.4 把握新媒体的机遇 48-50
4.4.1 注重不同媒介的不同编码方式 48
4.4.2 充分利用电子杂志丰富的编码形式 48-50
第五章 结论 50-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5
附录一 55-56
初中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而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优化课前预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预习是指学生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下,去开展观察、记忆、联想、辨析、比较等思维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了优化课前预习活动,教师需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改变那种让学生记下学习目标,把新知识标题变成问句的简单做法,而应将思维焦点定位在学生的"疑惑"上,设计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及承受能力的问题,设计有启发性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因而教师需要优化课前预习活动的设计。
课前预习活动的设计大致内容有:学习要求、旧知回顾、新知预学、思考与练习、存在问题等,学生可据此巩固旧知识,认识新内容。在"学习要求"中学生可预先了解要掌握哪些内容,用哪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达到的目标;"旧知回顾"明确新知识即将涉及到已学过的内容,这些内容恰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可根据预习活动的提示进行回忆及查阅有关材料;"新知预学"要学生预先去思考、体会一些学习内容并思考一些疑惑;"思考与练习"通过问题、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对新知识的运用;"存在问题"主要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疑惑,教师可事先收集这些"疑问",然后针对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1)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家哈尔斯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更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去动手。"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需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牢固确立"学生第一、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服务主体、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以突出主体,发展主体。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课堂学习和训练活动,上课尽量少讲精讲,腾出时间让各层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他们多练、多思、多讲,如概念让学生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让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提问质疑。
(2)营造良好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环境保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中,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灵感才得以发挥,提问得到鼓励,不同的见解得到尊重;学生自然会勇于质疑,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养成多思、善问、质疑、求真的习惯。为此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中不成熟的见解不直接否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矛盾;对新颖独特的想法及时鼓励并加以完善;激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了环境保障。
(3)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契机。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创设课堂教学最佳学习情境,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契机。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和讨论,教学中,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或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悬念、疑虑;恰当的问题,能使学生展开联想;合适的问题情境,能触动学生反思,触发学生开展讨论;另外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来创设思维情境,让学生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得以展现;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能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和思考,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反思、联想、质疑等)提供了时机,也只有真正给予学生机会、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和行动才能落到实处。
3、开展专题性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要让学生多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保证。在这一方面,开展专题性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机会。在专题性学习中,教师要坚持把提出问题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互相探讨过程中质疑问难。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观察特征,并具体地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并发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解决问题。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使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惯从课堂延伸到了专题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之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提供了时空。
4、个案研究,加强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