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沟通技能技巧

高效沟通技能技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09 08:55: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沟通技能技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沟通技能技巧

第1篇

1.1评价指标教学结束后(2013年6月)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操作考核量表采用我院临床技能教学小组制定的临床技能操作评价量表比较两组学生技能操作掌握情况的差异。临床能力主要包括临床处置能力(查对制度、洗手原则、操作用物收拾整理)、沟通交流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态度、交流技巧、获取患者及家属支持能力)、操作技巧、人文知识、法律知识5个维度,共18个条目。由1名固定的授课教师对学生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学生操作正确的条目后打钩。

1.2统计学方法问卷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操作能力情况(以胃肠减压为例)。运用情景模拟医疗纠纷组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操作技巧、沟通交流能力、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等各维度相关知识点的操作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技能学是一门新兴临床基础学科,是知识转化技能的钥匙,也是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交流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为确保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情景模拟医疗纠纷教学模式的融入是临床技能课程的优先选择。情景模拟医疗纠纷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体现了整合知识点、注重技能训练的理念,教学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独立思考、解决及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灌注多启发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不足等弊端。而情景模拟医疗纠纷教学模式,在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巧妙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海量信息进行甄别和吸纳,灵活整合各种资源、多方途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思路,唤起求知欲,激发独立思考和分析决策能力,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契合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核心能力要求。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模拟医疗纠纷组的学生临床处置能力、操作技巧、沟通技能、人文知识、法律技能等各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说明通过情景模拟医疗纠纷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和角色演练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临床医疗环境和氛围是十分复杂和多变的,能在高压力工作环境中提高临床处置能力、操作技巧及沟通交流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医疗纠纷防范意识,达到技能培训的真正目的,增强学生的角色适应能力。在临床技能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医疗纠纷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从学生转变为医师的临床氛围,使其尽快熟悉“真实”医疗环境,有利于提高其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医患沟通技能,且培养了其对临床技能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情景模拟医疗纠纷教学需要所有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分析案例、参与讨论、归纳总结,并根据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置于临床实际具体工作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相互配合、积累经验。这使学生对技能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有一个重新认识,通过学习-思考-操作-再学习-再验证-再反思等系列学习实践模式,真正体会了不同角色在临床技能实践中的作用,体会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

第2篇

动作姿势方面,与患儿及家属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得体的动作,手势动作优美得体,避免指手画脚、拉拉扯扯引人反感,避免伤害患儿自尊心或者让家属产生厌烦情绪,营造和谐优质的沟通氛围。在与患儿沟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合理距离,避免过度接近患儿产生压迫感或者距离过近引起不适,根据患儿身心状态选择合适距离进行沟通接触,在与患儿交流时,要充满耐心,视线与其平行,或采取蹲位以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面部表情方面,护理人员要避免个人露出害怕、厌恶、恐慌、紧张等情绪以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通过温柔微笑、得体动作消除患儿及家属的陌生感,建立信任关系,若有特殊需要可佩带口罩,大部分情况下宜选择微笑以尽快在短时间内缩短护患距离,营造安全、愉快的沟通氛围,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心理给予相应护理。

2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

对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而言,要积极提升自身肢体语言沟通能力与技巧应用水平,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康复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减少各类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探究肢体语言沟通在改善患儿医嘱依从性、接受度及家属的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江丽娜以120例患儿做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发现实施优质肢体语言沟通的观察组患儿在完全抵触、部分抵触和绝对接受方面表现较为出众,患者家属满意度也较高,意味着肢体语言沟通技巧的有效运用可显著提升家属满意度及患儿遵医嘱度、接受度,有助于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改进。

采取肢体语言沟通配合语言沟通模式显著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及服务满意度,二者的有机结合可显著稳定患儿情绪,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但是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培养与自身修养,以便更好的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儿科临床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患儿的病情与身心需求,以减少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问题与纠纷,所以有效肢体沟通语言技巧的应用可显著改善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双方更快的构建优质的沟通桥梁、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有利于患儿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将进一步提升个人肢体语言沟通技巧作为重要职业技能进行掌握,通过提升沟通技巧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儿科护理工作中与患儿的沟通障碍,从而提升自身工作效果与质量。儿科患儿本身受身心特征影响,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肢体语言沟通因此有了较大的应用空间与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消除儿童抵抗情绪,提升临床的完全依从率。

儿科护理临床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价值越来越凸显,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常规语言沟通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在改善儿科治疗护理工作现状方面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比起常规儿科护理措施,加入肢体语言沟通之后,患儿能够更加准确、高效的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治疗护理工作,增强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的亲切感,尤其是婴幼儿治疗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工作情况,为判断治疗护理效果提供了有效判断指标。肢体语言的采用可降低患儿在陌生医疗环境下产生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在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建立安全与信任关系,并配合护理做到积极完成治疗,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要通过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配以整洁大方的衣着、亲切的微笑与眼神、适当的动作来提升护理人员在其心目中的形象,以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人员;软技能;培训;服务

护理作为一门知识、技能、爱心合一的专业,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是每个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就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软技能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护理软技能的内涵

护理软技能包括护理人员的观察、思考、理解、判断、分析等能力,是在专门的心智活动中形成的,是护理品质的灵魂与血肉,护理软技能由纵横两面交构而成,纵面包括人际沟通、角色适应、口语表达、人机对话等;横面则包括观察、判断、计划、分析等。前者反映个人的基本素质,后者则是经验积累和表达。这些因素是人文素养底蕴的外显,没有指领性的范围和尺度,难以量化,以定性为主,是护理实践工作中必需具备的能力,也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保证。

2 护理软技能应用之思考

护理软技能体现在护士与患者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在临床护理中正性功效强烈,因此,护理软技能的应用已成为护士必须掌握的一种职业技能。如人际沟通交流,观察分析等能力应用的好坏直接界定了护士做为一个助人角色所起作用的优劣。在目前护患纠纷的投诉中,最不满意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观察病情不仔细、给患者以不安全感。据我院从2003-2006年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来自服务性的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必需掌握护士软技能的内涵,注重护理服务的被接受和被满足,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巧,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护理品质,赢得患者信任,满足患者需求。

3 提高护理软技能的方法

3.1 提升护理服务的内涵是提高护理软技能的基础 护理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职业,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很精细的艺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首先应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心态,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及要求,因人施护,科学、灵活、准确、恰当的将理论知识、自身技能、实践经验结合,并表现为高效、完善的护理手段、护理方式和方法,展示护理服务道德风范,传递护理服务美感,改变传统的护理思维方式,抓住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为提升护理服务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注重交流沟通技能培训是提高护理软技能的主要方法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意见、情感、思考、感觉等的交换,借着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符号等方法来传达,适时的职业微笑、得体的言谈举止、出色的人际沟通技巧源于对人的理解,对护理内涵的深刻认识,都是以软技能作为行为基础的,不仅传达信息的内容,也判断信息的意义,无论执行任何技术或护理内容的步骤,沟通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加强交流沟通技巧来源于知识的充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因此,在从事护理专业的人员在学习专业理论期间就应努力学习一些有关的课程和理论,如: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伦理学等。在参加工作的岗前培训中,应加大沟通技巧的培训,特别注重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培训,教会护士通过肢体语言、眼神、倾听、微笑等技巧,应用于询问病史、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护理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也有助于减少患者对护士的不信任感,拉近护患关系。

3.3 护士礼仪规范的培训 护士的专业礼仪要求也是护理软技能的内容之一。礼仪方面的培训包括:护士的仪表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交往礼仪、语言礼仪和社会礼仪等[2]。在培训中,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使用礼貌用语,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保密性等职业特点,充分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要求护士上岗时,应着装整齐、端庄大方、举止得体、精神饱满,接待患者时,应热情、亲切、和蔼、主动、有问必答、有请必到,护士服饰的色彩也可以多样化,如:儿科和妇产科最好采用暖色调,给人以亲切感,而急诊、手术室尽量用色彩较深的颜色,避免血液污染,给患者带来恐惧感。总之,用护士具有的内在的和外在的美为患者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人文护理环境,让患者在一种轻松、舒适、宜人的氛围中,愉悦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3.4 护理观察是护理工作最精细的软技能 护理观察是审慎且有意识的,并非临时的或偶发的活动,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护士要把握护理观察的要素:观察患者情况及周围设备、识别实际或潜在的危险、观察患者周围环境及患者对其周围环境的反应、观察对患者有重要影响的人及患者对重要影响人的反应、观察患者的社会环境,有技巧有能力的护理人员随时都会观察且能机警的、敏锐的将观察的资料运用思维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反映,综合分析得出护理的切入点。

3.5 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护理软技能实施的基础 随着高科技含量的各种医疗仪器的不断引入,护理人员操作高精尖仪器及电脑的应用机率在不断的增多。患者在就医时,更加注重的是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科技含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对临床应用的各种仪器应熟练地掌握,规范操作,努力学习新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知识面,在各项操作中,动作熟练、敏捷、沉稳,给患者以安全感。同时,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护理工作的自律性,进一步提升护理品质。

医院服务文化的内容越来越深,情感劳动及护理技术和能力从无法定论、无价值体现发展到了充分肯定、高度重视阶段,作为护理专业的软技能必将成为护理服务品牌的催生剂,大大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前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秘书口才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一、传统秘书口才课程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现代职场,秘书平均每天有64%的时间是在打电话或做其他的口头沟通工作;在劳动部规定的八种职业核心能力(交流与表达、数字与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中,交流与表达能力排在了首位。因此,在职校教学中,口才教学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在技校担任了多年秘书口才教学工作,在现代职教理念的指导下,纵观秘书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以往的秘书课程设置中,以传统的“办事、办会、办文”为主线,强调培养秘书的日常事务管理、会务管理、文书拟写及处理等凸显职业特色的“硬能力”,而秘书在职场中更需要的沟通交往、团队协作、岗位适应等“软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开设《演讲口才》、《核心职业能力》、《沟通基础》(此课程内容还是附属于《秘书实务》课程中)等极少课程实现。二是口才训练的课程在秘书课程中的位置,只是作为基础课程存在,所占比重小,课时少,也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整个学习期间。三是沟通课程的教学中,往往重视文字沟通(如各种文书写作)的大量训练,而轻视口头沟通的训练,因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强效果甚微。四是口才课程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专业特色不明显。所用教材往往是适应所有专业的通用教材,没有突出秘书岗位能力“点对点”的指导,因而针对性不强。五是传统的口才教材和实际授课,基本上是将各个训练要素,如语气语调、普通话、态势语、朗读、解说等分解开来,逐一训练,是在静止、无变化的模拟情境中进行的。而秘书身处职场中的口语交流与沟通,是在具体的岗位环境中,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要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物所完成的动态的、复杂的、包含丰富情感的行为表现。学生在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下得到的训练不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完整系统的训练,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其口才对高效完成一个完整的秘书工作任务帮助甚微。

传统的秘书口语课程不能满足职场岗位对秘书口才的需求,笔者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尝试对传统的秘书口才课程进行改造设计。

二、课程改造基本思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秘书岗位口才训练》

2.学时:每周2节,四个学期均开设,共160学时

3.授课对象:技校文秘班

4.学分:2学分

5.课程性质:秘书主干课程

6.前导课程:《技校语文》

7.后续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职场学》等

(二)课程定位

《秘书岗位口才训练》是为培养技校秘书专业人才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领悟、听话、说话、沟通交际等能力,掌握秘书岗位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本课程尝试对传统口语交际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开发和创新,结合秘书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秘书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辐射悟、写、做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秘书主干课程。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应用秘书口语交际技巧,应对秘书岗位不同环境,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知识目标。明确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了解秘书岗位中口语交际的有效沟通方法及技巧。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具备礼貌文明的语言,取得得体、高效的交谈效果,培养优雅大方的秘书气质。

2.课程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设计两个大的项目贯穿在整个课程设计中。

项目一:口才技能比赛。在三个模块,即课内三个大项目完成后,根据本项训练重点,打破班级、年级的限制,在全系文秘学生范围内举办一次大型的秘书口才技能赛,内容涵盖知识抢答、工作场景口才展示、演讲、辩论等。

项目二:创办“会务服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模拟组建——联系业务——展开运营)。其内部组织架构完全按照真正的公司架构,设置经理、办公室、公关部、业务部等,所有的职务都由学生担任。经理统筹安排公司内的一切事务,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公关部负责公关策划、对外接待,业务部应安排较多人员,负责承办具体会务。公司业务范围可以包括承办新闻会、研讨会及各种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剪彩、签字、捐赠等仪式及各类庆典活动的安排,各类促销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展开商务洽谈,等等。这个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利用课外时间、周末进行,其目的是提升学生利用口才技巧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轮流实践。它是课内各能力训练点的一个补充、检测、延伸、提升和综合能力实战演练,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与外界接触,进行社会实践,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提高秘书口才技能。

课内项目训练表如下:

4.一次课的教学设计示例——《有效沟通》

(1)案例导入及研讨:某县林业局办公室收到一封本县苦水镇清山村村民写来的投诉信,大致说县林业局所辖林业公司,卖给当地农民的果树苗是假冒伪劣产品,树木茁壮成长,却始终不见“结果”。县林业局派出办公室副主任张翔、秘书王军和技术员林峰三人火速赶往事发地点调查情况,解决问题。一到目的地,三人即刻分头查看了该村村民种植的果树,办公室张副主任查看的出果率仅为20%。他一见林峰,便斥责起来:“你们林业公司为一己私利,竟干出这种坑农的事来……”林峰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他查看的几户村民的果树都很正常。年轻气盛的他,与张副主任吵起来……过了一会儿,秘书王军回来了,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问题研讨:如果你是秘书王军,该怎么协调此事?

案例要点:如何妥善处理工作问题,解决矛盾,进行有效沟通。

(2)达到的能力目标及训练方式:①学生五人为一组,分批扮演案例中角色,模拟表演如何协调。秘书王军的角色轮流扮演,展示个人不同的协调语言和方式。②师生共同点评不同的协调效果,归纳有效沟通的语言技巧。

(3)学习目标及内容:有效沟通概述;有效沟通口才技巧。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效沟通的语言方式和技巧。

(四)考核方案设计

1.平时技能训练过程考核占40%。将各个子项目训练得分累加,每次训练得分由自我评分、小组长评分、同学评分、教师评分等四项按2:2:2:4的比例计算形成。

2.课外实践考核占40%。将每次实践过程及成效进行具体量化而形成。

3.期终考试占20%。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以试卷形式考核。

4.学生最终成绩由以上三者各乘系数之总和构成。

(五)教材、资料

1.教材:自编教材。

2.参考资料:《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五级、四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创新课程特色

本课程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岗位化”——本课程建设以秘书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秘书专业学生的岗位口才能力为目标,将各知识点、技能点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软实力的培养。

“训练内容项目化”——贯穿课程的训练内容以项目形式(大项目和子项目)展开,训练方式以活动模式展开。课内子项目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训练学生实际岗位口才;大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增强了口语实训的实战性和挑战性。

“评价考核过程化”——考核评价突破传统的结果评价模式,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实现了由“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内容循序渐进性”——课程训练内容对传统内容进行重组,所设计的项目在程序上的安排,既遵循学习规律,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又遵循秘书岗位成长规律,由前台接待到部门文员到公司秘书,采用层层递进的阶梯训练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课内课外互补性”——课内的日常演练侧重于分模块分项目的能力训练,课外实践演练覆盖秘书口才技能的各个方面,与课内互相补充映照形成体系。

总之,经改造后的秘书口才课程《秘书岗位口才训练》较之传统口语课程在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改进。作为秘书教学人员,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秘书口才课程建设,为技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转换角色,不断提升管理督导技能技巧

对于新任管理人员来讲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名优秀的员工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员工,评价你的工作绩效通常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注重于自我管理和自我专业技能提升。现在晋升为管理人员,你不但是组织管理者,更是信息沟通者、关系协调者、辅导者,工作内容和角色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必须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业务和技能更要出色,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计划、管控、激励、辅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必须注重团队成员的作用,还要学会帮助他人完成工作,实现从自己做事转变为带队伍做事。

二、借助管理案例,提升管理督导技能技巧

不论身居哪个岗位,实践加学习才是完美的结合,日常管理工作我们更多的实践是稳扎稳干,坐下来学习就是总结提炼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实践却不思考和总结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知道学习却不实践,是理想主义没有实际作用。建立督导管理案例收集和完善相关机制,对于以后信任管理人员来讲就是一本丰富的管理实战教科书。案例来源于实际工作,每周一次的督导管理案例分析、讨论、情景练习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案例中学习督导管理要点、思考有效沟通的方法、总结工作、接受和委派的技巧,直接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督导管理技能技巧。

三、学习力是货真价实的可持续的优势

有时候,我们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技能已经非常的熟练了,无需再接受培训和学习,总觉得一些管理理论也学习的差不多了。但是社会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周围的同事、同行都在不断地学习,客户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学自然无法有所突破。我们只有常思常新,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地排除旧的思想和空间,吸纳新的能量,才能够不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学习是职场一项关键技能,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说学历和成绩属于过去,那么学习力、意愿度、和决心代表明天和将来,它们是货真价实的可持续优势,对于团队而言更是如此。

四、主动是一种特别行动气质

第6篇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首先对讲好课要充满信心、自信。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是对讲好课充满信心的基础。对于备课,不仅应从狭义方面(全面把握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方法,然后写成教学设计)理解,而且也应从广义方面(教师平时多方面的学习探索,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理解。课堂上的思维若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着探求紧密联系的。如果在这些方面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并且颇有收获,就可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以展风采。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运用下列方法技巧会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1.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教学实践也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

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需求,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当代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③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④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⑥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2.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2)合理运用肢体语言。①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②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近他(她),或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行为。③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佐说话。

(3)恰当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

3.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成功管理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转移上,都更胜一筹。这些教师还善于通过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在整节课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安排具有个性化的作业等方法,使学生的活动一直围绕着教学有序展开。加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常用办法。师生互动并非仅仅是一问一答式,教师通过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景和创造悬念,通过问难设疑,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答疑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接受和创造,并运用问题解决方法和集体讨论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求。

4.违纪学生的有效管理

一个优秀的教师从来不需要维持课堂秩序。那么,教师应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呢?

(1)教师要善于从多渠道获取反馈信息。教师从反馈的信息中,发现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从多方面进行及时、全面、有效地调控。

(2)教师可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到主要词语或句子时运用高音以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运用这一技巧淹没学生的吵闹声。如果学生是窃窃私语,这办法效果很好。

(3)教师可利用停顿的技巧使教师内安静下来,使违纪学生自觉规范行为。

(4)教师可利用注意的办法规范违纪同学行为。

(5)教师可在教室内游动以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

(6)对于问题学生,课下应做好思想工作。

二、引导学生主动性的学习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际上是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1.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内在动机

兴趣是环境与文化的产物,而不是天生的。兴趣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过去习得兴趣的衍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就要以学生原有兴趣为起点,把学生已获得的兴趣作为建立新兴趣的基础,找出这些知识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2.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并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和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

教学内容若低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或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同,学生将感到过于简单而索然无味;如果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或与学生原有经验全然无关,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学生将感到过多挫折而无法学习。

3.对练习范围、练习难易度、练习速度的要求

练习的范围应限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中,并考虑这些练习与该单元的关系;练习的难易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练习速度应规定单位时间完成的练习量。

4.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遵循学科规律做到和谐,探究高效教法做到有效。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涉外护理; 英语教学

中文图书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85-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对具备英语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来迫切,尤为需要对具有涉外交流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此大批高职医药学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培养不仅掌握先进护理知识、先进护理技术,并具有良好英语水平,能用英语顺利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员。为了能很好的培养涉外护理专业人才,重要的一个举措是一定要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摸索出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新策略。对此,本文思考如下:

1.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经过一定学时的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的护理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涉外护理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今后从事涉外护理工作中进行涉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进行护理英语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在将来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2.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的英语知识储备,然而很多高职校并不拥有具备这样双重条件的教师,很多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出身,对医学英语知识相对匮乏,不能给学生补充专业的医学英语术语,极大地限制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从而导致在教学上,英语学习与护理知识相脱节。

2.2学生缺少听说训练

高职校的学生英语基础一般较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英语教师只是讲授词汇和语法,没有进行专门的口语教学,锻炼学生的口语水平,这样培养处理的学生大多数是哑巴英语,与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对于涉外护士,听说方面的技能是她们在日常工作与病患沟通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很多已经工作的涉外护士在这方面却无法得到外籍单位的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期间,缺乏听说方面的训练。学校无法提供可靠的硬件条件,与教材相配套的音像资料。专业词汇量比较大,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词汇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导致在工作岗位中无法和病患有效的沟通。

2.3缺乏人际沟通、地区文化方面的培训

很多高职校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只抓英语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的掌握情况,很少会开设人际沟通、地区文化方面的课程,因为缺乏高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必要的文化知识储备,从而造成了与外籍病患严重的沟通障碍。

3.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3.1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为了培养能用英语与外籍患者顺利交流的涉外护理人才,重要的是要对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学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需要具有良好听说能力,且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学校可以提供一些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教学交流平台。其次,学校应采用专业的护理英语教材,同时涉外护理专业教师应加强护理知识的学习,补充专业的医学词汇,这样才能给学生补充专业的护理英语词汇,让学生用英语阅读理解医学护理的相关知识。

3.2加强学生听说训练

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为第一出发点,教师在讲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让学生张口发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再者,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多利用多媒体工具、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护理知识相关的图片、对话、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模拟各种医院案例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置身其中,进行口语和护理英语词汇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在医院环境下如何与外籍患者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3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注重地区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校可以请一些心理学、人际沟通方面的专家开设讲座,同时,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创设情境,加强日常句型的练习,使学生具备与病患轻松沟通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于在工作中与病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

同时,学校也应开设相关的跨地区文化知识的课程,例如、饮食习惯、文化禁忌等内容,可以安排一些实例,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请外籍人士组织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教堂、涉外医院等,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文化,才能尽可能避免矛盾与摩擦,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英语教学在高职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应认真梳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根据教学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既有良好护理知识、高超护理技能,又能顺利进行涉外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爱玲.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16(2)

[2]蒋兴君.高职护理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2)

[3]孟洋.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导报,2015(3)

第8篇

    精神科首次入院的患者常常缺乏自知力,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了护患沟通,恰恰相反,正由于患者处于疾病的高峰期,心理很脆弱,又极不情愿地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护理时应该更为小心,因为此时一个小小的甚至是平时习以为常的动作或语言都会引起患者情绪上很大的波动,给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积极、主动、细心、耐心和恰到好处是顺利沟通的手段,要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了解患者的入院情况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管床医生护士、住院制度、病房环境和其他相关项目,在对患者的病情解释时,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过于夸大病情,亦不轻描淡写,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入院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之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即将开始的治疗程序。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保守医疗秘密和个人隐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保密原则,让患者安心入院。

    2重视患者家属和社会关系的沟通

    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长期照料和支持,强大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病情的康复至关重要。往往在护患关系的沟通中仅仅重视患者的恢复而忽视了“家”的神奇效果。其实有许多患者的发病病因正是因为家庭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才造成的。处理好这种护患关系的沟通最大的技巧就是和患者家属,社会关系和谐沟通。家庭成员因长期难以忍受患者发作时的精神症状或缓解期残留的人格障碍时,难免会产生厌恶心理。加之外部社会,邻里对精神患者及其家庭所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也易使家庭成员将其归咎于患者,从而导致家庭亲密度下降,影响患者的家庭适应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满意度应从关怀、疏导、支持和鼓励等方面入手。在沟通中应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向他们介绍病房采用的管理模式,告知患者情况,以及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及患者在病房的日常生活,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病房的陌生、恐惧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特别是对残留人格障碍的患者,除要尽量采取精神康复训练措施外,还要帮助家庭成员解决患者不实际的想法或不良行为。这样有助于增加家庭亲密度。对治疗方法及效果、检查知识等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介绍,过于繁琐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引起家属的担忧,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可待以后再做详细介绍。对于那些受精神症状支配存有自杀、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更应充分与家属做好沟通,避免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3不能忽略精神疾病以外的合并症

    对于控制稳定期的精神患者,及时处理合并的器质性疾患是改善护患关系的促进剂。住院精神患者中合并器质性疾患的占很大的比例。常表现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尿路、皮肤感染等。合理地控制血压,调整血糖,抗感染等等措施,不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住院精神患者患有高血压,在护理上稳定患者的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有无异常,加强健康宣传教育,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纠正其种种不良的心态和错误的认识,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指导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忌烟酒,并适当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食品,治疗后不仅精神症状及血压控制,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4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由于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加上疾病的影响,入院期间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情绪障碍,如焦虑、急躁、自卑感、孤独、恐惧、期待、无助、情绪不稳等。因此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维护患者的需要是改善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观察患者的、步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尤其是目光等[3],目光的接触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述,此外还可以通过目光的接触来判断患者的需求指数,交谈中运用目光接触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当患者向你诉说时,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在认真倾听患者谈话内容的同时,要注意通过患者说话的声调、频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移动等,尽可能捕捉、理解患者所传达的所有信息。仔细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了解并确认沟通过程中患者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同时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响应,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4]。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要用真诚和宽容理解的态度使患者感到温暖,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常言道“良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甜言美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语言,不虚伪,不做作,用这种话来打动患者的心,让患者感到温暖,了解他的需要。学会尊重患者,言行要有礼貌,举止要文雅。切忌埋怨指责患者,无论这种隐私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齿,尽量避免谈及患者敏感的事,及不愿涉及的忌讳和隐私。更不能以其体态的滑稽、语言内容的荒谬而加以取笑。把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依据不同特征在适宜的场所予以适当的赞扬和鼓励,以激励患者的自信心和满足感,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在护患沟通中,护士使用适当的触摸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能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平静下来,触摸也是护士与视觉、听觉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能达到时要诚恳的给予耐心的解释,避免伤及其自尊。在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患者能主动地改善护患关系,更好地配合治疗。

    5不断提高的护理素质是护患沟通技巧实施的必备条件

    护士的个人素质,在护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端庄的气质,亲切稳重的仪表,优雅大方的体态及熟练的技术操作,都会在患者和家属的心中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们不安的心情得到安慰。洁白整齐的工作服不仅有预防和隔离的作用,还代表着护士的尊严和责任。优雅健康的姿态,自然亲切的表情,得体的举止,是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性化的微笑服务,关心、爱护、体贴的情感,诚实的美德使备受病魔折磨的患者感到友善、安全、平静、幸福和满足。有助于积极进一步沟通。精神科护士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并热爱精神科护理专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患者在病态下对护士无礼,护士不能因此而出现不满情绪,更不能出现报复行为;要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对愤怒、忧虑等负面情绪有较强的克制力,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对知识的需求面广,除基本的护理技能外,精神科护士要有更广博的知识,护士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科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引导;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对患者讲解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与应对,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或不舒适感;教患者学习生活技能,学习社会应对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等,要适应护理服务市场的需要,精神科护士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是提高护患沟通的纽带。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追求护理质量高效,熟练掌握护理业务,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完备的护士业务素质与技能是保证护理服务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平时工作中不断锻炼,不断娴熟自身的技术。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修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提高精神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与患者进行圆满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