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业现状

银行业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0 16:28: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银行业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银行业现状

第1篇

一、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目前来看,客户数量、管理的资产规模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是作为“舶来品”的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竞争压力加大。商业银行作为在中国率先发起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可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广阔客户群体和服务理念抢占先机。但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瞄准这块蛋糕,经营起“准私人银行业务”。例如各大券商和信托公司推出的财富管理计划,第三方理财机构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除此之外,中资商业银行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境外私人银行机构和投行机构发起的挑战。经营水准存疑。与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管理水平相比,中资银行提供的私人银行业务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单纯的提高业务服务人群的准入门槛以区别传统的个人理财业务,与之前的贵宾理财业务多有类似。业务重心更集中于代销其它产品等基础性整合工作,并未很好的突出在“私人定制”上的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未完全开放,想要在全球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渠道还不畅通;另一方面,我国施行的是金融机构分业经营,这也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独立开发产品,融合资源平台造成了困难。

法律地位不明。2005年,中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及私人银行的概念,即“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2011年,中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界定,金融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客户为私人银行客户,并规定银行可以为私人银行客户专门开发产品、签订协议。除此之外,似乎鲜有更为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私人银行业务。法律地位不明,不单表现在法律法规的欠缺,也体现在经营准入标准的模糊。中国银行作为最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中资银行,那时并不存在经营牌照一说。而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拿到了由中国银监会颁布的首张私人银行业务牌照。虽然银监会有意在全国范围内开放私人银行业务牌照,允许建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但现状却是有没有牌照都可以做业务。市场有待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

专业人才欠缺。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开展的高净值客户调研显示,高净值客户选取私人银行主要是根据客户经理的能力、银行形象和高收益。其中有57%的被调研客户将客户经理的能力作为选取原因。而产品因素在推动客户离开的原因中排名第一。说明客户经理的亲和力、专业性是吸引高收入客户的“第一张名片”,但如果做不到其想要的增值收益,也会流失客户。“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重要。服务于高端客户既要求客户经理眼界宽广、思维敏锐、善于交道,又要求专业客户经理能够融合资源、拓展平台、创新产品。相对而言,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对私客户经理资源,而在高要求的综合财富管理和产品创新专业人才上的优势较弱,急需培养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

二、私人银行的未来

第2篇

一、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经济发展

截至2014年末,我区银行业各项存款16,478亿元,同比增长7.61%。各项贷款余额15,314亿元,同比增长15.61%,高于全国2.35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7.81个百分点。贷款大于存款增长速度,地区存贷差不断缩小。贷存比例高达92.94%,比2013年增长了6.44个百分点。3家资产管理公司和2家信托公司累计投放资产规模达到75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我区银行业一是发挥银团合力,通过银团贷款强力支持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截至2014年末,银团贷款总授信额度达1,000亿元,当年发放银团贷款18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73亿元,同比增长23.3%。二是不断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拓展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客户和农户,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三牧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截至2014年末,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976亿元,同比增长21.18%,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97%,高于各项贷款5.57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13.38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5,579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6.43%,高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6.49个百分点。三是积极主动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大力支持了包头北梁、赤峰铁南棚户区、兴安盟阿尔山棚改和呼和浩特村庄整治等多个项目建设,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称赞。截至2014年末,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441亿元,同比增长119.51%。其中,棚户区及垦区危房改造贷款余额380亿元,同比增长161.45%。

银行强有力的贷款支持,离不开基于适合本地经济发展、企业特点的产品创新。我区银行业通过量身定制,不断推出和创新适合各类小微企业和“三农三牧”的贷款品种。截至2014年末,共推出500多个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已经成为银行业务发展、支持经济的主力军。

二、服务县域、服务社区,打通银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2014年末,在政府、各银行机构共同努力下,全区“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已达18,746个,同比增长125.89%,实现了全覆盖; 2014年新推出的实现取款、转账、缴费等综合应用的“助农金融服务点”8,778个,覆盖全区78%的行政嘎查村。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自治区农信联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渠道丰富、结算便捷的产品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有效改善了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

截至2014年末,我区现有村镇银行67家,营业网点130家,分布在全区58个旗县区,覆盖面达到57%。在31个国贫、区贫县(旗)设立村镇银行,占(国贫、区贫县旗)总数的55%。布设ATM机具设备47台,发放借记卡8.64万张。各项存款达到326亿元,同比增长26.19%。各项贷款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35.27%,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及“三农三牧”的发展。

2014年,内蒙古银行业积极践行金融普惠社会责任,加快社区金融战略布局,设立社区银行,为社区居民、小微企业等提供专业、便捷、贴身的金融服务,满足服务民生、服务客户、服务社区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多重需求,真正成为了居民家门口的银行。2014年全年共设立社区银行24家。

三、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发卡量、理财产品数量稳步增长

截至2014年末,全区银行累计发卡量首次突破1亿张,达到1.04亿张,同比增长18.17%。人均银行卡拥有量为3.46张,同比增长17.29%。银行卡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已成为客户存储、消费结算、资金划转的主要工具。

2014年,全区银行业共募集理财(含信托)资金8,067亿元,推出理财(信托)产品约180种,总计发行14,640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最低发行利率为2.95%,平均最高发行利率为6.38%。最短发行期限1天,最长发行期限超过4年;信托产品平均最低发行利率为8%,平均最高发行利率为10%。信托产品发行期限为1年以上,以中长期为主。全年实现理财(含信托)产品客户收益170亿元,同比增长18.33%,全区人均收益达708元。此外,还为高端客户打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供跨品牌、跨市场、跨机构的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14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5,343人,管理资产达517亿元。

四、服务建设快速提升

第3篇

最近几个月来金融市场的状况和信心在持续地改善。短期资金市场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缓和,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在上升,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收窄,许多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的风险指标――信用违约互换利差――也出现下降。尽管有这样一些改善,金融市场的压力依然存在。比如,由于预期损失和风险溢价持续上升,公司债券的利差仍然大大高于历史水平。

上一季度,经济似乎已经逐步转向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的重振和住房投资的回升。作为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指标在2009年初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但是,失业率还在持续上升,9月份失业率达到了9.8%,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有较大的改善。

在这一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的借款需求显得很乏力。据美联储的资金流量账户显示,2009年上半年居民和非金融类企业的债务在收缩,而且第三季度还在继续下降。对于居民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在上半年显著下降,消费信用贷款在7月和8月还在继续下降。同样,非金融类企业的贷款在上半年也出现了少量下降,且由于商业票据、商业抵押贷款和银行贷款的净减少远超过公司债券发行额,导致该指标在第三季度呈现进一步收缩态势。

2009年第二季度,一些存款机构的贷款余额也出现下降。另外,美联储每周的银行信贷数据显示银行对居民和非金融类企业的贷款在第三季度显著收缩。贷款下降的事实表明缓慢的经济增长不仅会减少信贷需求,同时也会导致信贷的供给出现紧缩。

根据美联储对银行高级信贷审批官关于银行信贷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银行贷款的供给和需求都远远低于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七月,虽然同比有所降低,但多数银行提高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贷款标准。几乎所有提高信贷标准的银行都表示它们对未来走势更弱或更加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很关注,而且在接受调查的银行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很担心他们当前的或者以后的资本状况会恶化。同时调查显示出消费者和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依然较弱。事实上,受访者普遍认为资信良好的借款客户对贷款需求的下降是解释2009年企业贷款收缩的主要原因。

从二战以后的长周期来看,可以发现贷款流量一般滞后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正常情况下,很难指望宏观经济复苏之前就看到信贷强劲、持续的扩张。

2009年整个第二季度银行贷款损失在持续上升,而且如果考虑到黯淡的生产和就业前景,银行还面临着更大的贷款损失的风险。此外,虽然第二季度房屋价格下降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房产市场的持续调整表明抵押品赎回权的丧失和抵押贷款损失的情况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再者,2009年上半年,作为商业和住宅开发贷款抵押品的商品房和土地价格大幅下降,使银行更易受到商业房地产贷款质量恶化的影响。总之,银行机构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信贷市场还远远没有完全恢复。

银行系统的表现

尽管面临这样一些挑战,自2008年以来银行系统的稳定性还是有所提高。许多金融机构已经筹集了大量资本,并拓宽了筹资渠道。此外,2009年年初,银行监管部门通过监管资本评估项目对一些机构进行了严格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一些机构已经具备了承受更加不利的宏观经济变动影响的能力,并且已经偿还了政府通过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援助的资金。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储户担心他们资产的安全性,这种担心现在也大大减轻了。因此,金融机构核心存款的融资渠道已经得到改善。

然而,银行系统仍然是脆弱的。经历了几乎将近两年的重大经济衰退,银行的许多信贷资产的质量都很差,并且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由于持续走弱的房地产市场对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贷款质量还在进一步恶化。在许多银行机构,大量的坏账损失冲减了准备金,迫使银行需要补充大量的坏账准备,从而导致其收入下降或出现损失。另外,尽管许多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金融危机刚开始时有所提高,但较低的贷款质量和收入水平,以及未来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都使得一些银行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存在问题。贷款需求的下降,危机期间更加保守的贷款标准,衰退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对不良贷款更多的关注,均限制了银行继续增加高质量贷款的能力,而这却是银行扩充盈利资产并恢复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

这些新的因素使得问题银行数量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的水平,而且2009年银行和储蓄机构的破产比率在加速上升。此外,由于银行破产而产生的存款保险基金损失比率很高,大概占资产的30%左右。如此高的损失正反映了金融危机期间贷款质量迅速恶化的程度,并且说明银行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要保持较高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水平。同时,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这些金融机构甚至包括资本金已达到最低限额的机构,可能仍需筹集更多的资金并限制分红水平。要重塑市场信心,大型的银行机构必须要提高资本充足率以证明其自身条件的改善。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本充足率并不是一个银行综合实力的完美指标,尤其是当银行的信贷质量急剧恶化,贷款损失比率上升的时候。

不同规模银行机构的业绩比较

尽管前述的大环境影响了所有的金融机构,但其对大型金融机构和地方性社区银行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以50家美国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为例,这些公司持有了全部银行控股公司资产的3/4以上,并且包含了美国的主要投资银行。这些机构不仅和他们的竞争对手――那些社区银行一样从事传统的借贷业务,发放贷款并一直持有在资产负债表上,它们还能从如资金交易和其他收费服务这些对资本市场环境敏感的业务中获得可观的收入。这些公司报告在2009年前两个季度中略有盈利。它们第二季度的净收入是16亿美元,虽然略低于第一季度,但相对于2008年第二季度198亿美元的亏损来说仍是一大进步。由于要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支付不菲的特别存款保险费和提取仍然较高的呆账准备金,银行的净收入受到了影响。而资本市场业务的改善及其相关费用和收入的提高为这些银行的业绩提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社区银行和小型地方性银行也从日益稳定的金融市场中受益。然而,由于这一类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借贷业务的收入,所以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收入和自身状况能否显著改善还有待观察。这些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及以下的银行――近7000家,持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0%――在第二季度报告了27亿美元的损失。这些银行的收入一直较差的原因是历史性的净利差以及较高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这些银行中四分之一以上都存在净损失。第二季度这些银行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特别保险费的影响。

第二季度几乎所有大小银行机构的贷款质量都在显著地恶化。在最大的50家银行控股公司中,不良资产比率上升了20%,不良贷款占总贷款和其他不动产资产的比率上升到了4.3%。大部分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住房抵押和建设这一类贷款上,但是商业、房地产和信用卡贷款的拖欠率也在上升。从9月份公布的全国银行业信贷调查结果表明大银团的贷款有显著的恶化,商业贷款也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社区和小型地方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在第二季度末增至4.4%,这个比率是危机爆发前(2006年末)的6倍多。主要是因为住宅抵押贷款和商业房地产贷款的质量在恶化,但同时商业贷款的质量在最近几个季度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不过,重要的是,代表了整个银行业的前50家银行控股公司总权益性资本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增长。截至2009年6月30日银行权益性资本占总资产的比率达到了8.8%。这个水平比2008年末高出近一个百分点,并且高出2007年中期水平两个百分点。前50家大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也停留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总的资本充足率为14.09%。近期金融市场状况的回暖使得银行能够通过发行普通股进行筹资。减少分红的政策对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也有所帮助。当然,政府自危机爆发以来的财政资金购买援助计划也为银行补充资本做出了贡献。

尽管不良资产援助计划对某些银行进行了援助,且一些银行本身具备补充权益性资本的能力,但是由于规模较小的银行收入较差使得他们2008年的平均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从10.7%降至2009年6月30日的10.4%。然而,这些小银行的风险资本充足率仍相对较高,根据快速行动标准,96%的银行风险调整资本充足率处于“充足”水平。

排名前50位的银行控股公司的融资渠道在过去一年有了明显改善。除了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受益外,这些大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核心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从2008年末的24%增至2009年6月30日的27%。社区和小型地方性银行的融资结构也有所改善,核心存款占资产比例升至62%,对经纪类存款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预付款的依赖也从历史高位水平下降。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大小银行机构仍都面临着重大的财务挑战。特别是把贷款高度集中在商业房地产市场的那些较大的社区银行,他们特别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影响。现在将讨论一下目前的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紊乱给商业房地产市场及银行机构带来的影响。

商业房地产市场当前的状况

据估计,现存的商业房地产的价格从2007年的顶峰下降了35%~40%,市场人士预期将进一步下降。随着失业率上升,商业房地产的需求在下降,同时房屋闲置率在上升。如此高的闲置率以及房产价值的急剧下降给这些房屋建设开发工程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因为这些工程只有在竣工之后才能产生收入。开发商一般都是依靠工程完工后出售的收入来偿还他们未偿还的贷款。同时由于房屋的成交量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而且房屋的价格还在下降,因此开发商偿还开发建设贷款的能力被严重的削弱了。

商业房地产市场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使得银行资产组合中的贷款质量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质量迅速恶化。在2009年第二季度末,大约共有3.5万亿美元债务余额与包括公寓开发项目在内的商业房地产有关。在这些债务中,有1.7万亿美元属于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贷款,另外有9000亿美元是作为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担保,其余的大约9000亿美元是其他的投资者所持有。同时在第二季度末,银行机构中大约9%有商业房地产贷款被拖欠还款,拖欠率几乎是一年前的两倍。建设开发类贷款的质量问题是影响银行发放这类贷款的最大障碍,尤其是那些为住宅开发融资的贷款。第二季度末,有超过16%的建设开发贷款被拖欠还款。

在未来几年里,每年大约有5000亿美元的商业房地产贷款将会到期。除了由房地产现金流减少和建设贷款条件的恶化引起的贷款损失,那些即将到期的贷款的抵押品价值下降也会造成贷款损失。这些损失给银行的盈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那些把贷款高度集中在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小型社区和地方性银行。

当前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弱势格局由于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的问题而进一步恶化。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曾为大约30%的初期工程和完工工程进行了融资,但却在危机爆发之后这些证券处于停滞状态。从2008年中期以来基本上没有发行新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停止发行的主要原因是商业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上升,以及结构化债务市场流动性普遍缺乏造成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风险溢价的大幅上升。除了这些高级别的证券外,信用风险的上升大大弱化了二级市场对这类贷款支持证券的需求。作为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础产品,抵押贷款近几个月的拖欠率一直在显著上升。市场人士预期这个比率在2009年年底会被两个两素推到更高水平,一是基本面仍然负面,二是借款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另外,由于那些发放了商业房地产贷款的金融机构必须把这些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卖给市场,提前收回贷款,所以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价格持续下降给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更进一步限制了它们发放新的商业房地产贷款的倾向。

联储为恢复信贷市场而采取的行动

美联储和其他政府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强壮金融部门以促进企业和居民贷款的可获得性。除了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此来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比如开始于2008年11月份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就是为了促进扩大对居民和小企业的贷款。

美联储通过长期稳定的政策来维持良好的银行贷款和信用中介活动。在1991年商业房地产低迷时期,美联储就下发了一个指导原则,它要求监管政策和行动不能影响信誉良好的借款者获得贷款。同时这个指导原则还要求检查人员必须以一贯审慎、平衡的态度对贷款的发放进行审查,以防止降低贷款的质量。这个指导原则和2007年初的原则是一致的。2007年初的指导原则针对商业房地产贷款集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它指出对那些存在损失,资本不足的金融机构并在对关联风险高度敏感的环境中经营的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以保证自身的生存能力。

目前,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关于商业房地产贷款重组和处理的部际指引,这个指引指出,在进行贷款重组、准确及时确认损失和合理贷款分类评级时,必须保证决策的平衡性和审慎性。指引重申在不存在其他负面因素的情况下,对贷款分类定级不能仅仅是考虑抵押品价值下降,同时贷款重组应该符合金融机构和借款人这两者的最大利益。这个指引旨在使银行在商业房地产贷款重组时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并认识到相关的信用风险,不能仅仅是为了把当前应该确认的损失推迟而进行贷款展期。

一方面,银行现在更加担心监管者并不一定能采取一种兼顾均衡的办法来对商业房地产贷款重组进行评估。另一方面,监管者发现银行在评估这些潜在的还款时,迟迟不能承认商业房地产项目的现金流以及抵押品的价值在下降。这个即将出台的新指导准则的目的就是促进银行审慎地对那些信誉较好的客户发放商业房地产贷款,确保银行监管理念的平衡性和连续性。

2008年11月份美联储和其他一些联邦银行机构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银行采取安全稳健的方式尽力满足那些信誉卓越的贷款客户的要求,同时要采取现实可行的、平衡的方式对贷款客户的偿还能力以及贷款抵押品的价值进行评估。此外,美联储要求检查人员关注过度信贷紧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已经对他们实施了培训计划,以确保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注意到银行家们为了改正以前的不足之处,他们在发放贷款时可能会变得过于谨慎,因此我们强调把贷款继续发放给那些信誉良好的客户才是符合各方最大利益的。

第4篇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发展;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

一、银行业理论概述介绍

银行业在我国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二、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成就

1.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截至2010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87.2万亿元,负债总额82.3万亿元,分别是2003年银监会刚成立之时资产和负债总额的3.2倍和3.1倍,全部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的-2.98%上升到今年二季度末的11.1%,拨备覆盖率也大幅增长至186%。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来自中国的银行从1989年的只有8家上榜增加至84家。

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明显改善

价值意识、资本约束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深入人心,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等先进管理方法得到重视和应用。银行业公司治理基本框架已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持续增强,业务操作流程不断优化。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内部评级法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银监会的倡导,主动改变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努力满足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三农”发展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功能也大大扩展。

银行业审慎监管框架逐步成熟

近年来,银监会建立了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杠杆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比例控制、流动性比率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探索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监管和动态拨备的监管框架,强化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防火墙,加强股东监管和关联关系控制和利益冲突监管,提出了房贷比率控制等一系列简单、透明、有效的监管政策。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贷款风险管理和支付流程进行了革命性改革。银监会成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式成员,综合并表监管能力也逐步得到国际认可。

三、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分析

1.信贷过快增长中潜在风险增大

例如:2004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张。但从不同类型银行的扩张速度来看存在明显的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是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两倍,城市商业银行的扩张速度也大大提升。银行信贷规模过快扩张主要受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银行新增贷款中不良贷款的反弹。2003年中国的银行体系共投放2.99万亿元信贷,2004年1-6月份银行体系新增信贷1.43万亿元,其中的部分贷款由于一些项目的惯性中断和上下游产品的影响以及其中某个信用链条的脱节,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因此,中国银行业资产和信贷规模扩张中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降低不良贷款规模和比率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2.资本缺口仍旧巨大

资本严重不足是中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即使按照较为宽松的口径计算,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与国际银行业相比仍然明显偏低。按照新的资本监管口径计算,若从资本中剔除专项准备、其他准备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将尚未提足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除,同时不考虑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变动的情况,要使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低要求,则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就显得依然巨大。因此,要达到监管要求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缺口。

3.不良贷款比率仍偏高并可能反弹

但也应注意到,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更多是政府财务重组成效的体现而非由于信贷资产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银行业总体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更多是依靠信贷规模扩张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如果宏观经济出现波动,信贷规模紧缩,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规模和比率可能还会出现反弹。同时,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风险长期化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及部分地区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隐性风险也不可忽视。

四、我国银行业的市场未来前景

1.针对优质大客户的业务竞争会日趋激烈

由于其规模、网络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四大国有银行在对公业务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对公业务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银行必须能深刻理解客户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需要,为客户量身订做整体资金解决方案,从而既全面地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从票据、外币、中间业务等费率放开的业务上间接地向客户让利,降低客户的总体资金成本。产品创新的能力离不开银行内部机制的灵活性,也对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一些较优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个人业务会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重点

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在中国都尚处于发展初期,将面临高速发展阶段。按揭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还会促进我国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其规模、品牌以及政府的隐含担保,在个人业务的竞争中同样占有优势。但个人业务市场的扩张也将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契机。个人业务所需要的网点覆盖率,主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网络密度。发展住房按揭、信用卡业务,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业绩会有更明显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银行规模较小、历史包袱较轻,同样规模的业务起的作用更明显;另一方面,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将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且对网络覆盖率要求较低,这些银行尤其是其中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得以在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望完成经营模式上的转型,成为公司、个人业务并重,甚至以个人业务为主的银行。住房按揭业务和信用卡业务虽然对网络覆盖率的要求较低,但同样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住房按揭是典型的成本置前、回报置后的业务。对于信用卡业务来说,该项业务的引入在各国都需要有大量的前期投资,用于建立基本的IT 处理系统、打造品牌、形成收卡网点规模等等。

混业经营将在银行业逐渐起步

中国客户对中间业务收费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利率管制,银行存贷利差较大,着重争夺存贷款业务是这种条件下的理性商业行为,从而使银行有可能会把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贷款的筹码而免费或低价提供。而且,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往往也意味着现有客户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可能会冲击银行的现有业务。综上所述,中间业务收入在近期内不会成为银行业务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资产收益率短期内不会提高

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约为0.18%,而根据五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的信息,其资产收益率大约在0.3%到0.7%之间。我国银行资产收益率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利率管制和中间业务发展上的种种困难,制约了银行在一定资产规模下的利润增长空间。第二,银行的税收负担相当沉重,其中包括5%的营业税、按总收益缴纳的附加费和33%的所得税。此外,银行对呆账的核销也受到税务部门的严格控制,从而间接地提高了税率。第三,四大国有银行和许多中小银行需要消化大量不良资产,中小银行还普遍要在网点等方面大量投资。上述因素在近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仍将限制我国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少纹、尹静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34期

[2]彭欢.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第5篇

一、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的性质和范围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实现价值增加并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它采取系统规范的对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改进其有效程度,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内审报告,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审查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评价方法的和有效性;审查和管理财务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和电子银行服务;审查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查保护资产的方法;审查银行与风险估计相关的资本评估系统;审查已经建立的系统是否遵循和监管要求、行为准则和政策、程序的执行情况;评价经营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测试交易和特定内部控制程序的功能;测试监管报告的可靠性和时效性;执行特别调查等。与内部审计有关的一个重要是利用内部审计师充当内部顾问。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建议或咨询应当是对内部审计基本职能——银行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功能,以检查和评价其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补充。

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样本国家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基本上是与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和巴塞尔委员会内审报告的要求相一致的。巴塞尔委员会会计特别小组的大多数被调查行的内部审计师在保证和咨询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比例一般是:内部审计占75%—95%,培训占5%—20%,咨询占0—20%.关于咨询工作,被调查行的内部审计师强调他们不承担任何经营责任。有关银行指出,咨询也只限制在为特定的大项目或计划提供与控制有关的建议。

(二)内部审计的组织体系

银行内审组织最普遍的模式是实行集权化管理。所有被调查行证实,它们都建立了常设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对大银行来说,其海外分行可能会设立一个内审部门,但这些当地的审计单位都要接受总行内审部门的协调。而且,内部审计通常根据业务来组织,这些业务的内审部门负责人要向集团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报告工作。在属于一个集团组成部分的小银行,其内部审计可能会外包给集团的内审部门。调查也表明,这些被调查行的内审职能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得益于建立了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都明确各自的职责:即董事会对保证高级管理层建立和维持一个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一个评估银行业务各种风险的衡量系统、一个将风险与银行资本水平相联系的系统以及监督遵循法律、规章和内部政策的适当方法负最终责任,并对内部控制系统和资本评估程序至少每年审查一次。银行高级管理层每年一次向董事会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和资本评估程序的范围和执行情况。

(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所有被调查行表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被审计的活动和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没有管理层的干涉下执行委派任务,可以自由地报告审计发现和评价,并不受管理层的干涉,可以在内部进行通报。内部审计部门的这些权利得到了审计章程和监管规章的保证。一般审计章程有利于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内的地位和权威。考虑到各国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所有审计章程须经董事会或相当级别的机构的批准。审计章程一般要传达给银行全体员工,或至少可以获取章程(如通过内部网)。但在少数的被调查行,审计章程只传达给极为有限的人,如审计职员和管理层。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行都授予内部审计负责人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和通过董事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委员向董事会报告的权利。与此同时,客观性对内部审计师也很重要。被调查行对保护客观性和公正性所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措施包括:1.审计人员的任务轮换;2.不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3.在审计章程中确认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4.内部雇佣的审计师不能参与审计他或她在某一时期以前负责的业务;5.内部审计师从银行外部招聘;6.对审计工作和工作底稿开展正式的审查和评价程序;7.审计师的报酬不与经营业绩或利润挂钩;8.执行建议时的职责分离;9.审计师不能参与控制和其他管理程序的设计。此次调查也显示,内部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对于保证和提高内部审计的客观性至关重要。内部审计师是训练有素的,尤其是在大银行和特殊领域比如审计交易活动和信息技术。这并不排除内部审计部门就特殊的信息技术审计向外部审计师咨询。在招聘内部审计师时,小银行倾向于更看重个人的银行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不是文凭或专业。专业胜任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保持:在职培训;正式的内部和外部培训(注册审计师取得资格后经常要接受强制性的持续);审计部门内的职员轮换;鼓励成为注册内部审计师。

(四)内部审计的运作情况

内部审计部门的活动包括的程序是:制定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计划,检查和评价获取的信息,通报审计结果和进行后续审计。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通常每年负责编制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计划,这些计划须经银行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的批准。几乎所有银行都表示,财务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等各种类型的审计业务都由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但管理审计通常开展得比较少。另外,被调查行证实,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要负责保证部门遵循良好的内部审计原则,这与巴塞尔委员会内审报告的原则是相符的。

二、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趋势

银行内部审计的一项主要职责就是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根据著名的COSO内控,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是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效益、效率以及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从巴塞尔委员会的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国际银行内部审计的评价目标和工作范围明显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评价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开展财务审计的工作逐渐被注册师所承担。虽然多数被调查的国家报告,对会计记录进行审计属于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但银行财务报告审计并没有被一些国家的银行包括在内部审计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财务报告被看做是银行外部审计师的惟一职责,在这方面,内部审计的作用只限制在为外部审计师提供支持。

(二)遵循和监管要求的趋势日益增强,即由一个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而不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做。

(三)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是首席内部审计师最优先的任务之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审计师的专业分工更加精细,这是为了更接近被审计的业务(如购并),加强审计和对内部模型的评估,并更加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

三、若干启示

与国际银行内部审计的先进做法相比,我国银行的内部审计明显存在着外部环境不利、内部组织独立性不强、内审理念落后以及人员素质较差等。巴塞尔委员会的上述调查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有效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

第6篇

关键词: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00-02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市场供求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的需求因素分析

1.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产生巨大的财富管理的需求。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38万亿人民币,同比2007年末增加约5%。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①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其中,超高净值人群②也接近1万人的规模。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

根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③,2009年,中国内地有875000个千万富豪和55000个亿万富豪,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7.8%,有1900位10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其中,北京有151000位千万富豪和94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省有145000位千万富豪和82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22000位千万富豪和73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

根据调查,近八成的高净值人群开始接受多元化的投资,接受资产配置的理念,对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转移产生巨大的需求。

2.银行业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步入21世纪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挑战,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如何面对日益走进的利率市场化,如何面对愈来愈严格的资本金管理,这些都迫使银行提高其零售业务的战略地位。

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马特莱法则即二八定律: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即经营好20%的重点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英国银行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的零售银行客户中,只有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利润;美国的零售银行,90%的利润由10%的富裕客户所贡献;高盛的调查指出,贡献最高的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是全体客户的1.7倍。因此能否抓住这20%的高端优质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关键。这就使得银行产生了巨大的为高端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需求。

(二)私人银行业的供给因素分析

1.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需求,二是非金融需求。金融需求的满足体现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如果是一个非常落后的金融市场,则无法实现。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金融产品,进行资产配置,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2.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 65号第20条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十八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十九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就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发展空间。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症结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国内银行在2007年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在2008年开始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内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银行。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够占据市场领先优势,但是仅仅几年的发展,各家银行在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10年6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10415,管理资产总量2169亿。2010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群增长幅度达到42%,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增长幅度达到49%,截至2010年底,已经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设立20家私人银行中心,进一步扩大了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覆盖率。

工商银行在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中信银行在2010年年报中称其成功构建了有中信银行特色的“五型私人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其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0055户。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文化和思维方面的障碍。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中国国内个人财富的拥有量随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社会各方面往往更多的只是关注财富增长问题, 财富管理理念相当单一,理念缺失是当前私人银行业举步维艰的基础因素。尽管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财富管理需求事实上已经从单一的财富积累转向了财产保护与传承等综合性需求,但是普遍的理念单一导致私人银行客户对自身的财富问题不够敏感, 难以主动提出需求,培育财富管理价值链的理念在中国国内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私人银行业需要的是私人银行家,不仅熟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且精通法律、信托、保险、外汇的规则和运作,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有相应资格和资历,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而我国目前的本土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二三十岁,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还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很难能够得到高端客户的信任。尽管国内部分银行在人才培养上已经投入相当大的力度,但是,真正私人银行专业团队的构建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3.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广泛,对产品创新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为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行风险的经营与管理,既能够管理好风险,又能够支持产品创新?如何在每一个具体的业务环节把控风险?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这些挑战。

4.制度及市场环境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涵盖极为广泛,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限制、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尚不完善都使得私人银行业务难以迅速开展。例如2007年5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投资于境外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但是仍然不允许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及对冲基金,对股票投资也有很多限制,国内私人银行客户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同时,我国对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客户构成、产品定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

三、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发展思考

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发展已经数百年,为银行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尽管我国居民财富增长速度极快,财富管理市场空间极大,利润丰厚,但是从文化理念、市场环境发展、人才储备、风险控制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认清我国财富管理现状,对财富管理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1.认清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阶段。中国目前的私人银行业务严格的说还不能叫做私人银行业务,只能说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向上延伸,或者说是一些零售业务较为成熟的银行为其高端客户打造的一个特别的财富管理业务。因此,在目前,零售业务有一定基础、中小企业业务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都可以考虑建立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或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但是要认清发展阶段,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身的特点,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及远期目标,以期在完整的框架下,分阶段实现高端财富管理的目标。

2.培养储备人才。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即便是国外发达国家,私人银行家仍然是短缺的人才。银行及相关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培训、考试、进修等手段和途径持续的培养专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同时还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和私人银行家进行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和私人银行家需要熟悉中国国情。在当前人才不能够快速达标的背景下,组建团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思路。例如可以通过聘请学者及顾问搭建非常设性顾问平台,充分利用社会高端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前开展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员。

3.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将私人银行客户与其他客户有效地区分出来,深入了解私人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的资产管理等精品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应当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自客户转移和产品交叉销售。在客户转移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有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网点,深厚的客户基础,尤其是理财客户中有大量优质客户,从分支行和理财中心挖掘和转移客户是迅速扩大客户群的有效方式;在交叉销售方面,银行综合化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使交叉销售成为可能。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有个强大的系统共享和支持。

4.提高内部风险管控能力。私人银行的业务风险和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风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私人银行的操作风险是非常显著的,因此,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尤为重要。需要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在私人银行部门设置独立的内部风险控制单元,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流程之中,对待每一个环节及风险易发点都需要建立操作准则加以预防。有关反洗钱、产品规范性、人员资历达标、客户准入条件等等内容都需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条例,并通过严谨的操作程序给予有效监控。

私人银行的业务极为广泛,其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都较高,私人银行业务范围中,中间业务比重极大,因此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革命。彻底打破商业银行把法律部门的工作重心定位在以处理银行诉讼事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对法律风险的事后救济功能上,这种理念既模糊了银行法律工作与资产保全工作的界限,又使银行法律工作滞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无暇顾及为快速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和变革提供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经营法律风险的保驾护航功能。其次,必须循序渐进的完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方能能动地控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一是要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管理制度。既要重视发挥中间业务相关合同的能动作用,即通过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库,公平、合理安排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架构,使中间业务相关合同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确定性,又要重视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二是要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法律专题研究,提前介入中间业务,充分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地设计和安排中间业务的法律框架,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并予以积极预防。三是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后评价制度,研究、中间业务法律咨询中的疑难、有价值的法律问题,进行后评价,形成法律指引,规范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

注释:

①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个人。

②超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个人。

③富豪是指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收藏品。

参考文献:

1.本・爱德华兹.许文卿.私人银行放弃它们的唯一标签.经济资料译丛,1995(4)

2.郭田勇,邓伟.中资银行如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西部论丛,2007(1)

3.郑荣年,陆磊.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监管研究.经济纵横,2008(8)

4.曹彤.关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银行家,2009(3)

5.连建辉,孙焕民.走进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2010年中报及2010年年报

第7篇

关键词: 银行业;金融创新;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09-05

1.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基本状况

从广义上而言,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内容十分庞杂。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了四大方面:一是金融制度与组织体系创新,二是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创新,四是金融技术创新。

1.1 银行业金融制度与组织体系创新

所谓金融制度创新,就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制度的设立替代、转换、完善交易的过程,是各种制度要素的重新安排,制度结构的重新调整和组合。从广义上来说,金融制度创新还应包括金融交易主体的产权制度创新和内部组织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呈现了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的特点,包括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政策性银行的分离、1998年以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性结构调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一系列创新。这当中,比较重要的创新包括银行上市和外资入股、民营银行和区域性银行成立、金融混业经营雏形显现等。

1.2 银行业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进行资产业务创新,其目的在于适应自身与客户两方面的需要,减少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银行盈利。中国银行业银行资产业务创新主要是贷款业务的创新,贷款产品的创新品种较存款产品丰富,这些创新点既包括了贷款的风险、期限、用途、金额、成本、可获得性等特征,创新方式则可能是改变原有贷款品种某一方面的特征,也可能是对其中的若干个特征重新组合。各个商业银行在传统表外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许多新型表外业务也在不断出现,如支付结算服务、服务、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和财务咨询顾问服务以及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营业网点等为客户提供中介、咨询服务,如为开放式基金提供申购服务和理财服务等。

1.3 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创新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积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其作为银行最基本的经营原则,在借鉴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业务系统进行了多次优化和改造,业务系统的创新解决了分部门管理和分散化经营问题,以市场为中心的机构设置模式替代了以产品为中心的机构设置模式,整体商业化程度得到提高。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银行业在借鉴工商企业和国外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推出了信用卡、国际业务、代收代付等一系列深受客户青睐的服务,目前市场营销已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日常管理范畴。

1.4 银行业金融技术创新

所谓金融技术创新就是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金融活动,改进已有的金融服务。概括地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技术创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业务操作与管理。(2)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改造金融支付结算和清算体系。(3)通过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4)将日常通讯工具应用于金融服务。(5)通过新的运作模式开展各项金融业务。

2.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

由于银行业金融创新包括组织制度、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金融服务与经营理念等多个方面,其中的一些内容显然难以用数字来衡量,因此本文仅以可量化的部分如新业务的增长情况、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盈利状况的变化等方面来讨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具体而言,我们将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与占比情况、负债结构变化、资产结构变化和银行盈利变化四大方面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①。所获得的样本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为1998~2005年,数据来源为《中国金融年鉴》(1999~2006)以及各家银行年报。

2.1 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与占比情况

商业银行除了依靠传统的贷差或上存上级银行等活动获取利息收入以外,其余的非利息收入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多样化程度和业务的拓展能力以及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我们用非利息收入的增长率来反映银行业金融创新业务的增长情况,同时,我们用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这个指标来从结构角度大体衡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程度。

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图1和图2显示了1998年至2005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图表显示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增长极不稳定,这与中国银行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息收入一直持续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中国银行业创新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并不平稳;并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9~2006)以及各家银行年报相关资料整理,下同。

图3和图4显示了1998年至2005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值在总体上没有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增长趋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趋势与此类似,唯有中国农业银行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无论是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还是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对银行业收入结构的影响都十分有限。

2.2 金融创新与银行业贷款结构变化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加以应用获取收益的业务。资产业务创新的结果就是贷款在总资产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这可以通过贷款/总资产这一指标来反映,其逻辑是贷款业务创新越多,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越低。

我们计算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总资产这一指标,并据此得到了图5和图6。我们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该指标呈现出三大阶段,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总资产指标也有类似表现。 据此我们认为,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创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得略为明显一些,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与理论相反的结果,这也有可能是其业务创新主要是中间业务或其他的非资产业务。

2.3 金融创新与银行业负债结构变化

由于金融创新,银行业的负债结构有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存款种类增加,存款的吸引力增强,导致银行负债中存款的比例增加;二是负债中借入款和其他负债增加,导致银行负债中存款的比例减少。我们这里以存款/负债指标来反映银行业的负债业务创新,若该指标上升,反映的则是存款种类的创新;若该指标下降,反映的则是借入款和其他负债创新。

从图7、图8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负债指标的走势上可以发现,该指标先是趋于上升,后则较为平缓的维持在90%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内银行对存款的依赖,另一方面从创新上来说,可以认为国内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是存款种类的创新,并且在速度上,1998~2001年之间速度较快,而从2002年开始,创新的速度比较缓慢。

2.4 金融创新与银行业盈利变化

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最终会体现在银行的盈利上,因此通过考察银行盈利与创新的基本走势关系,可以对银行金融创新予以评价。从图9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指标变化情况来看,在1998~2001年之间,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并没有表现出与创新一样的增长趋势,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受1998年以来通货紧缩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银行的盈利比较平滑,略有增加,但是总的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1998~2001年之间并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而且农行反而还有较大的提高。总体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处于基本不变(工行)和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农行、建行和中行),在总体趋势上与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基本保持一致。

3.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总体评价

3.1创新提升银行竞争力

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带来了银行业务、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改善,提高了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最终使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得以提高。主要体现在:

3.1.1 金融创新拓宽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金融创新使银行运用资金能力和筹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银行扩大资产业务规模、增加经营收入、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金融创新引致的一些新的金融服务业务和表外业务,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如2000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迅速发展,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3.1.2 金融创新降低了银行业不良资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1998年财政部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 700亿元,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剥离,2003年成立“汇金”公司,2004年国家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并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又给予交通银行30亿元人民币、工商银行150亿美元,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迅速下降,资本充足率得以提高。根据2007年2月12日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25万亿元,不良率已下降至7.09%,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

3.1.3 金融创新改善了银行业公司治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政府注资、股份制改造、引入外资战略投资人、上市等创新使银行业的治理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首先是中央汇金公司以及其他代表中央政府的部门(财政部、社保理事会)的股权介入,初步形成了国有股权多元化结构,所有权的模糊问题开始逐步清晰。其次是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不仅募集了资金、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第三是外资战略投资人的介入,不仅增强了中资银行的资本实力、改变了中资银行单一的股权结构,更是促进了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3.2 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

3.2.1 政府主导,微观创新动机不足。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具有非常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这就造成了金融创新主体的错位。尽管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距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仍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能通过垄断从一般的经营中获取既得的利润,并且没有被市场淘汰的后顾之忧,所以并不具有创新动力,其创新动机并不完全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因而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在各银行内部,过多的传导环节以及决策与执行的不一都使创新效率发生了递减,最终反过来抑制了基层行的创新动机,银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最终在整体上表现为整个银行业的创新动力缺乏。

3.2.2 人才缺乏,创新产品层次低。金融业作为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银行业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人才培养乏力,人才流失严重,使得能够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激烈市场竞争的金融创新人才十分有限,给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带来了很多的局限。在产品创新方面,各商业银行基本上以学习模仿为主,属于吸纳性创新,真正由我国自主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创新很少。人才缺乏使得开展原创型创新难度增大,同时也使得吸纳性创新难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本国金融需求中去。

3.2.3 创新绩效不佳。虽然金融创新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但这种创新效果更多的一种纵向比较的结果,是与我国原来十分落后的金融现实相比得出的一种结论,若从横向比较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我们发现,前面的种种不足最后都表现为一点,那就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不佳。这种不佳一方面源于高收益性创新产品的规模尚小,另一方面源于某些银行的创新本身就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也与创新产品的推销不足有关。

3.3 创新环境急需改善

3.3.1 信用基础薄弱。金融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金融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为前提。从社会信用环境上看,一方面企业信用参差不齐,债务拖欠、逃废债务仍有一定市场,导致大量的信贷资产被悬空,银行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个人信用尚待开发,经济上的合作比较困难。这样的环境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一些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此外,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使得银行畏于创新,而管理部门则因担心严重的金融风险会随之滋生而无法及时识别与处理,也不易放手让金融机构去开展深层次业务创新,这对金融创新的开发、推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3.3.2 市场竞争环境不佳。目前我国还不具备有利于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首先,银行业市场结构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程度很高,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较多的垄断收益,也削弱了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其次是产权改革滞后,银行的产权基本上是国有,加之内部经营机制尚未健全,导致银行间恶性竞争比较严重。第三是市场竞争的法律不完善、规范力不强。我国多数的银行法规条例比较原则和概括,缺乏具体的监管细则、明确的量化标准和处罚条例,使得监管部门实际操作的随意性较大,对违规行为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对良性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没有起到应有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3.3.3 外部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在金融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上,我国尚未形成倡导创新精神的宏观环境,金融监管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当前,我国的金融立法大多是限制性的法律条文,即法律未明文规定可以从事的金融活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去做,因此从法律角度并不鼓励和倡导金融创新。即使商业银行开发出了新的金融产品,也必需报请主管机关审批后方可投入市场,手续较为繁琐,这一方面加大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批准周期比较长,可能使得商业银行错过了产品的最佳销售和使用时机。

3.3.4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不能激发金融创新的活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许多制约金融创新的环境因素,如利率、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空间狭窄,限制了金融产品的改革和创新。

3.4 创新引发金融风险

3.4.1 创新带来了新的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中,金融创新的技术风险日益突出。一是以网络银行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但网络技术本身却飞速发展,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软硬件开发很快就可能被淘汰,从而形成技术投资风险。二是以网上银行及网上支付为手段的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大了社会经济的虚拟成分,而网络安全的脆弱性使其面临巨大的风险。三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普及,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盗取银行资金的犯罪行为逐渐增加。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在提高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伴生出新型的电子风险,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不断增加,这种新型的风险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从而形成网上银行的系统安全性风险。

3.4.2 创新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无规则的创新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由于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使得银行业在新产品的竞争上比较的激烈。同时,许多的银行对金融创新认识片面,认为金融创新就是要扩大市场占有额,因此不讲效益、只讲数量,甚至以创新的名义利用各种方式对重复建设的项目盲目发放贷款;同时由于规则约束不足,银行间非法创新也较为严重,如账外经营等非法的创新活动为个人谋取私利,而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3.4.3 创新弱化了监管的有效性,带来了风险的增加。金融创新带来了金融业务的增加,使得监管对象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金融创新中表外业务的比例很高,由于表外业务并不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监管者就无从对其真实的风险状况实施监督。同时,与商业银行的创新相比,金融监管措施的创新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工具创新总是显得滞后,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总是针对现有的金融业务及经营范围而制定的,是在创新产品出现了问题之后被动地进行监管创新,这使得现实的金融监管有效性有所下降。而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的丰富,还混淆了对于货币的判断,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工作难于计算,给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等措施调节国民经济带来困难,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失效的风险。

4.小结

鉴于银行业金融创新内容的复杂性以及部分创新绩效难以量化衡量,本文仅以可量化的部分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绩效进行了考察。从现有的分析结果来看,无论是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情况,还是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对银行业收入结构的影响都十分有限;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创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得略为明显,在总体趋势上与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基本保持一致。

总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拓宽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了银行业不良资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金融创新改善了银行业公司治理,使得银行业的竞争力得以提升。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此外,银行业改革的滞后以及急需改善的创新环境尚不能激发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活力。最后,创新带来了新的风险、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无规则的创新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管的有效性。

注 释:

① 事实上,这里的四大方面虽然可以说是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结果,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银行业金融创新进程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这里,同样是可以通过他们来考察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程。当然,由于数据的限制,这里的四大方面更多地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考察。

参考文献:

[1]Allen, F. and D. Gale (1991), “Arbitrage, short sale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Econometrica 59(4):1041-1068.

[2]Citanna.A.(2000),“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Price Volatility', GSIA working paper,No. E30.

[3] Merton, R.C. (1992), “Financial l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oumal of Applied Corpotate Finance, 4(4), pp12-22.

[4]. Niehans. J “Financial Innovation, multinational ban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J].Journal Banking& Finance, 1983,537-551.

[5]Tufano, P. (1989),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rst mover advantag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5:213-240.

[6] 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M].冯健,杨娟,张玉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第一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生柳荣.当代金融创新(第一版) [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的弊端性逐渐凸显,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认清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内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运作规范性不高,产权制度有待完善,虽然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但真正实行起来依旧困难重重。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进行风险管理所必须依靠的法律制度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树立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仅仅注重业务量的发展,对于盲目发展业务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风险因素不是非常重视,也并未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很多商业银行业务人员错误的把风险管理放在自己工作的对立面,觉得风险管理工作就等同于降低业务量,而并未真正认清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单纯的将风险管理理解为业务量的压缩,一味的以降低业务量的手段来逃避风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1]。

再次,没有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信息交流。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都设立了董事会,同时也建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却放在了资产重组、转化以及清收等事后管理方面,对于事前与事中的风险控制不是非常有效。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岗位和部门基本上是分头进行风险控制,没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风险信息共享,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

最后,风险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作为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管理学、金融学以及统计学等各方面知识,另外还可能使用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所以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是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中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严不足,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和国外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了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全面提高银行风险意识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抛弃过去那种重业务、轻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能够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银行未来发展的长期效益,无论是操作层或者管理层人员,都必须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各项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予以严格掌控。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单单注重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而应当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全过程中。最后必须要意识到风险也是成本的一种,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认识到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工作之间并不冲突,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2]。

(二)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常来说取决于风险管理理念是否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所以现阶段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不同的业务应当选择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务类型越来越多,各个业务之间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在对风险业务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具体客户与具体业务的审查;在授信业务中,必须做好企业现金流量的审查;因为零售业的风险不集中,所以应当关注整体违约率的审查。唯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将风险因素降到最低。

(三)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模式依旧停留在手工操作方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属于静态数据,重心偏向于信用分析上,在分析时往往更多的是凭借人的主观经验,如此便很容易导致风险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所以我们应当积极的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引入量化分析工具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自身的风险识别、决策、监督以及评价予以改革与创新,从而最终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程掌控。

(四)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要达到风险管理的实际要求,就必须要建立完善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是要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其他管理部门协调,构成多层面、全方位的风险组织架构;其次是完善对风险管理的原则要求,进一步扩展风险管理的覆盖面,不单单要注重事后的风险管理,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事前检测以及事中管理的重要性;再次是要做好监督与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之中;最后是将贷款的发放与贷款的贷后组合分别进行管理,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五)根据实际需求创新产品服务

过去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每一次危机结束之后都会出现大量的创新,从而产生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时期。商业银行应当结合企业的新的需求第一时间对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努力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新的层面不断扩展自身的服务能力。这是解决风险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创新应当坚持以做好风险管理为前提,所有的创新如体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都应当在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经营风险防范制度,科学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整理经营管理流程,让新兴业务与新的服务产品都能过通过事前的风险论证,确保风险因素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下[3]。

(六)培养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因为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己内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尽快的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风险管理队伍。对于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与选择过程中,可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利用笔试和实践操作来筛选人才。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培训方案不单单针对中低层银行职员,同时还应当覆盖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风险管理决策层。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的提升国内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种管理理念。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各部门、各产品、各业务之间树立风险管理理念,让风险意识打破部门限制,融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至于每一名基层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确保商业银行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重视风险管理,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从根本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浙江金融, 2011(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