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0 16:28: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中的风险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第1篇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第2篇

一、企业金融风险相关概念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含义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场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承担风险是无可避免的。金融风险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所遇风险的一种,其具体含义是指,限定在企业中所发生的金融风险,是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等金融变量发生的非预期变动。企业金融风险事件涉及到三种,即经济、政治、社会事件,它们分别指的是在经济。政治、社会具体事件发生之前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的金融变化。严格说来在这三类风险事件中,只有经济风险才能说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

(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类型及其联系

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环境诱因会导致产生性质不同的风险类。以《企业风险管理》所明确划分的类型来看,可以把企业金融风险分成七种,其一,市场风险,这是指由于交易对象违约,不顾法律义务产生的风险;其二,流动性风险,即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资金紧缺情况,导致无法正常支付的风险;其三,结算风险,它是指一种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时收到导致的风险;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违规风险、运行风险三种。

至于各种不同的企业金融风险之间存在何种具体联系,则需要一分为二,加以论述。首先,各种风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然而,在经济发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种风险逐步被动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发生一种风险衍生发展成其他另外风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企业的声誉会受到所有其他风险的影响,而所有的风险都会受到运行错误的影响。

二、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一)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说到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谈到企业的汇率风险,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场价值可能面临因汇率变动而引发波动的风险。具体而言,又可以细分为交易风险、转换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第二点,是利率风险,其含义指的是借贷双方在遇到利率升降变动剧烈的情况时,可能随之变动的风险。

(二)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来越广泛的经营范围,给企业带来许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增加了发生金融风险事件的机会,给置身于其中的各个现代企业造成了极其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经营决策的难度。

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风险识别

企业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遇到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最能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措施就是加强风险识别。只有科学地辨别出了所受风险属于哪种具体形态,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风险困难。

(二)金融风险衡量

经过前文所述的风险识别,便是据此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应该在决策前期,就对风险加以分析,判定随之而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并对比各类风险孰轻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损失的风险类型,把握时机,优先控制解决。

(三)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风险的数量和程度。企业遇到的风险越较,且其波及的企业经营领域越广,就越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分析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条件。从分析企业内部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内部能力欠佳,可实行风险委托管理。第三点,考虑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判断金融衍生市场是否发达等。第四点,则是测算风险管理的成本,必须保证风险管理的成本低于所获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风险因素

企业在处理其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恰当运用,无疑可以帮助解决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衍生金融工具的五个性质,即杠杆性、融资性、高风险性、虚拟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只有严格遵守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避免一切的不适当运用,企业就能够克服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发的甚至是所有的各类金融风险,企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使企业对套期保值能够顺利进行。

第3篇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会计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引起会计界对会计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和研究。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观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试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核算、财务风险几个方面分析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会计影响

一、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

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与国际财务会计趋同的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越来越重要。财务会计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范畴,是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发展的一个规范性理论基础。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涵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ofFinancialAccounting,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3个文件中。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一体系能引导出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主要是明确财务会计中一些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概念,它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的研究,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一体化使财务会计的空间变得更大,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愈显必要

近十几年来,在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机制作用下,各国相继推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生产经营和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如电讯业、银行和保险业、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全球性特征尤为明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如下特征:国际金融网络使国际商务在时间上连续,价格上联动,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额会迅速增长,竞争更加激烈,风险也加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变得更大,常常出现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会计核算;而且,由于风险的增加,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因此,必须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引导出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有效规避财务会计的风险。

(三)对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议

1.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因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社会性。会计的技术性使得在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经验教训,从而节省制定成本,提高制定效率。会计的社会性使得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出发,立足中国实际,充分考虑我国会计环境的特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对财务会计需要提供什么质量的信及怎样提供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并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3.确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

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多特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会计准则可能没有规定,但由财政部组织、学术界、实务界以及企业界共同研究制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这样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较强的权威性,切实对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起指导作用。

4.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应当完整严密

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对其构成概念框架的子系统都应涵盖,缺少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份完整的概念框架。具体来说,由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构建概念框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可以将其作为概念结构的一个边缘,然后将概念结构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第二层次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层次包括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报告原则;第四层次为财务报告。这些内容层层推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概念框架系统。

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导致了财务环境的新变化,财务边界变得模糊、核算重点多元、核算期多样化、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弱化等等。这些都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无法解决的,只有依靠网络会计模式才能自如地应付。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会计核算重点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多元转移

知识经济是知识和经验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它一方面是指知识和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增加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它和货币资本一样,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货币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知识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信息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出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的新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如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课题,会计的核算重点也要单一的有形资产向有形和无形资产等多元化转移。

(二)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使会计主体由传统意义上的“实”的企业扩展为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经济生活中。所谓虚拟企业,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H.J.Bulliger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通过网络,应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互惠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的关系也就解除了。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虚拟企业的出现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由于虚拟企业充分地利用了网络技术,所以也有人把虚拟企业叫做网络企业,实际上虚拟企业的概念要比网络企业更为宽泛,网络企业只是虚拟企业的一种形式。

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的概念变得模糊,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变得不那么确定,既实也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由以下两个条件来确定:一是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二是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共同之点是实际边界清楚的“单位、个人、集团或机构”,而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来确定会计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依据已有些不适应了。现在的会计主体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且也是由某一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美国会计学者瓦尔曼指出:“虚拟企业使企业的空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并使传统的会计主体具有新的意义。”这里所说的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虚”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虚拟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更新潮的重构形式。企业重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当时还只限于企业内部的重构,如精简和调整机构、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等,其目的是使管理更为灵活,竞争力更强。到90年代又出现了企业之间的并构和重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重组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企业重构,而虚拟企业则是一种暂时的企业重构。企业重构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不管是那种形式的企业重构,都给会计主体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三)会计核算期变得多样化,即时核算与实时报告将是会计核算期的主要形式

会计核算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前后连续,时间相等的会计期间,定期地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财务年度报告是我国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

持续经营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基本特征,会计主体都将持续地,无限期地正常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结算。虚拟企业是一种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有利则合,无利则分,也许会较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也许会很快解散,而更多的可能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合作方。有时即使合作方没有增减或解散,但没有持续的经营活动,这就使得持续经营的假设变得较为模糊。因此,它对会计核算期的要求也变得模糊,一般是某项经济合作一旦完成就要立即提供会计核算报告,根本不需要等到某一个固定的核算期如年、季、月的结束。一般情况下,虚拟企业也无须对社会提供财务报表,只须对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提供财务报告即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特别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兴起,会计核算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会计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而使经济活动增加附加值的时候,即时核算和实时财务报告将是主要形式,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三、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是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延续已导致全球经济受挫,国际金融市场也正在经历着重组与改变。导致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对某些衍生工具的风险没有进行真实的披露。因此必须加强风险的披露和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本意是为了降低企业各种投资的风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7)对金融工具有全面披露的要求。披露不仅包含关于金融工具重要性的信息,还要包含相关的风险性质和程度。而对后者的披露,即是对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性质上要求披露每种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管理层的目标,政策和风险管理的过程等。程度上要求披露在报告日的风险暴露程度的定量的描述,这包含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集合的描述。

此次次贷危机中,对某些衍生工具的披露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次贷危机的核心是非传统贷款的爆发,包括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由房屋抵押经纪人卖给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再次将它们包装成更加复杂的结构债券,将大量的信贷违约调期(CDS)及其它与债券有关的金融衍生产品销售给各种金融机构、对冲基金和投资人。由于CDS是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没有专门机构监管它的交易,另外持有者不愿对其风险进行真实的披露,导致CDS的市场有很大的不透明性。

信贷违约调期(CDS)是指违约调期的买方将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一旦对应第三方信用违约发生,CDS的卖方就要向买方赔付损失。因此当信用违约率上升后,对于CDS的卖方而言,赔付的损失也就跟着上升。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自2006年以来,其CDS的成本就急剧上升,但AIG并未重视它的风险。在2007年第四财季出现亏损之前,AIG从来没有在其年报中披露过CDS。2008年初AIG宣称,根据内部估值模型,由于CDS产生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最终AIG在3月底宣布了因CDS而减记了超过110亿美元次贷相关衍生资产。2008年11月10日AIG了第三季度财报:该集团亏损245亿美元,其中,CDS业务当季的资产减记规模超过70亿美元。可见正是CDS导致AIG陷入了流动性和资本不足的危机中。

第4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微观审慎:宏观审慎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9-0029-03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监管总是与金融危机相联系的,无论何时发生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立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易宪容,2003)。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也不例外,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又一次受到了挑战。危机前,大多数国家采纳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思路,而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表明,以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为基础、强调单个金融机构个体稳健的传统金融监管,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无法完全胜任其职能,宏观审慎的概念被再次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和方案。

一、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

金融监管中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区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国际清算银行总裁Andrew Crockett(2000)就曾明确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Micro-prudential)与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两个维度。微观审慎的目标是减少单个金融机构破产的风险,宏观审慎的目标是减少整体经济因金融危机而产生的成本。在宽泛的意义上,两者的目标分别是“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因此,如果将金融系统看作一个大的投资组合的话,宏观审慎关注的是整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微观审慎关注的是单个证券的收益与风险。

Claudio Borio(2006)从目标、关注点和风险性质等方面对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作了具体区分。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限制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风险,以免对整个经济实体的真实产出产生巨大损失。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单个机构的风险控制。而不考虑他们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此,宏观审慎的目标更多是在宏观经济中,而微观审慎则在保护消费者(存款人和投资人)方面得到合理体现。

从风险性质的角度看。宏观审慎认为风险依赖于机构的集体行为――在技术层面它是“内生的”。这是因为,总体而言,机构能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交易的数量(即借和贷),由此影响经济力量本身。反过来,这又对机构的良好运行具有强大的反馈影响。与此相对的,由于关注焦点在于单个个别机构,微观审慎的视角会忽略这种反馈,即将风险看作“外生的”。孤立来看,单个机构一般会对市场价格或经济整体产生很小的冲击。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体系整体,微观审慎则关注单个机构,因此,从监管手段上看,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而后者是“自下而上”。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

(一)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

根据传统的银行审慎监管理念,资本要求是银行监管的根基,人们采用资本要求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被监管机构的偿付能力。保护债权人利益(Dewatripont&Tirole,1994)。这种微观审慎监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资本协议中,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事实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其完全实施之前已显现出严重缺陷,而此次危机则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其充分暴露。

1.新资本协议在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要求方面存在不足。虽然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风险之一,在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中要求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但对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如何计量流动性风险、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重要问题,新资本协议的规定相对简单。而且,在金融创新和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银行流动性风险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表外运行趋势,依靠日常的监管手段很难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则迅速演变为系统性风险而难于逆转。

2.新资本协议对于创新金融工具的资本约束不强。随着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银行除了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外,在证券化产品、表外融资工具、股权投资、衍生产品交易、投资银行业务等新兴业务领域的投资组合迅速增长。而新资本协议虽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的资本要求和方案,但对这些新工具缺乏明确、具体的处理办法,对其中类似CDO(担保债务凭证)这样的金融工具的风险认识不足,对一些新出现的风险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本覆盖。危机爆发之后,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现行的新资本协议没有捕捉到一些较为关键的风险,因此,委员会在2009年1月了《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案》(征求意见稿),对非证券化信用产品提出了“新增风险资本要求”的概念;对证券化产品,要求按照银行账户计提资本。委员会还在考虑要求银行计量压力下的VaR、停止对于股权特定风险4%资本充足率的优惠等(黄志凌。2009)。

3.新资本协议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缺陷。根据新资本协议,其第三支柱即市场约束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充分的信息披露。但从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化看,无论是CDO还是CDS,其市场规模、机构持有状况以及风险评估,都不为投资者所知,当危机爆发后,信息的不透明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并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二)宏观审慎监管缺位

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并不足以实现宏观的稳定,经济学理论上所说的“合成谬误”就是其具体体现,而从此次危机看,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是监管领域暴露的最大问题,

1.影子银行系统的扩张与监管缺位并行。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el Bankin)Svs,tern),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巴曙松,2009)。长期以来,影子银行系统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而通过高杠杆投资方式将利润急剧放大,从而鼓励了整个金融系统的过度信用扩张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

2.多头监管诱发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在现有监管体制下,不同类型的金

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面临不同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规则,经常会导致监管当局的监管工作陷入“监管重叠”(Regulatory duplication)和“监管真空”(Regulatory gap)的困境中,从而为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Regulatory arbitrage)提供了空间,诱导金融机构选择监管宽松的监管者,形成了竞择监管者行为(Regulator-shopping)。

3.顺周期性的监管政策加剧了系统性风险积累。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顺周期性是指经济中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导致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长期以来,监管机构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对政策产生的顺周期性认识不足,加剧了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三、有效平衡金融监管中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建议

针对此次危机暴露出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中的种种弊端和缺陷,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金融监管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反思这些改革建议和方案,并结合中国客观实际,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以达到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平衡。

(一)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和工具

微观审慎监管是审慎监管体系的基础,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取而代之,而应基于现有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加以补充和完善。从我国金融业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进程看,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纪律约束等问题依然是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攻坚难题。因此,银监会提出的“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以及坚持通过一切监管行动和措施来强化审慎风险监管和促进被监管对象的进步、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因的积极变化来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防线等原则,其意义在危机背景下更加凸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加强风险集中度和大额风险暴露的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细化了对资产证券化、表外风险暴露和交易业务的披露要求;将薪酬机制纳入监管范围,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

(二)扩大监管范围,涵盖所有的金融机构、产品和市场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新近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提出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强调了应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包括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和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被监管机构的扩大,将信用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等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被监管产品的扩大,将衍生产品尤其是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纳入监管范围。三是被监管市场的扩大,包括将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影子银行体系”和“结算和交割体系”等纳入监管范围。不仅如此,G20伦敦峰会报告《强化稳健监管和提高透明度》还提出,还应要求不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也应具备注册资格或接受适当监督,还要特别考虑到非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同质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在中国金融创新开始起步、跨行业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各监管机构之间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不留监管真空,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统一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机构。加强监管部门问的协调和配合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应在于防范跨行业、跨市场、跨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在中国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框架下,必须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及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力求发挥合力,使监管更加及时有效。未来可以考虑借鉴欧盟的做法,在现有监管机构之外,构建相对独立的系统性风险理事会,专门负责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识别和监管。

第5篇

第一,负面的经济事实却能够带来正面的账面收益,这种反直觉的损益表效应将会掩盖了公司信用恶化的实际状况,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恰当的决策。若不是经过专业知识的训练,对于一般的信息使用者,收益意味着正面的经营业绩,使用者无法想像和理解收益也能来自于公司实际恶化了的信用状况。

第二,即使在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同样也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在计量上的错配问题。对于负债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考虑了信用风险问题,那么公司其他的资产,比如无形资产,商誉也会因为公司主体的信用风险变动而发生价值的变动,如果不对这部分资产计量,则同样也会引起错配的问题。

第三,对于这种由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可实现性上提出质疑。SFACNo.7中强调收益只有等到可实现或者已经实现时才能予以确认。对于这种在实现性上存在很大质疑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予以确认,既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持续经营,也不能够提供更具有相关性的财务信息(Lipe,200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SFACNo.7)中提到:一项负债的大多数相关计量都要反映负有支付义务的主体的信用状况(FASB2000SFACNo.7para.78)。但是FASB在2007年的SFASNo.159中的态度十分含糊,表示仅关注与金融工具特有的(instrumentspecific)信用风险所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要求将这一部分变动损益计入到净收益,对于公司主体的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问题一直未能在准则中予以考虑。2005年IASB在对IAS39进行修正时,引入公允价值选择权概念(Fairvalueoption),强调负债的公允价值应该反应包括与该项负债相关的信用风险,包括在对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中,并且规定由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计入损益表。基于对损益表产生的反直觉的效应的争议,IASB在2010年5月的征求意见稿中对由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出了新的列报形式。在征求意见稿中,FASB承认在SFASNo.159中仅仅确认了与金融工具特有的信用风险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充分,因为这种金融工具特有的信用风险实际上仍然是来源于公司主体自身的风险,因此该问题其实仍然是由公司主体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问题(FASB,2010aBC162)。

在新提议的列报形式下,不再将这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到净收益中,而是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在综合收益中。并且规定在金融负债被处置以后,这部分其他综合收益不能够再转回净收益中。同时将最终确定改变的部分写入IFRS9,而其他对于IAS39中没有改变的部分,继续在IFRS9中沿用,并且计划于2015年开始实施。

第6篇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金融危机;跨国并购机遇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机前,由于国外银行绝大部分财务状况良好,不愿意接受被并购,再者,即便有很好的并购目标,也将会面临较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银行业很难实施并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美的各大银行损失惨重,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却较为平稳的度过难关。此次金融危机,是世界银行业的一次从新洗牌,金融危机导致银行客户从追求更高收益变为更关心资产安全性,从而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从外部市场环境看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有利条件即中国机会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欧美大型跨国银行一直主导着全球的银行并购市场。欧美大型跨国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兼并收购活动,在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各项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增长使其获益匪浅。而今,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跨国银行资本萎缩,迫于自身财务困境而四处寻求资金援助,甚至不惜变卖资产补充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一些跨国银行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对于潜在的并购交易已无暇顾及。这些都使中国银行未来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相对减少,提高了中国商业银行在并购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其次,中国商业银行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增加,并购交易成本下降。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显现,银行业的并购交易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银行业的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急剧上升。截止2009年12月初,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已有140家多银行先后倒闭,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到来及迟迟不能得到好的解决,全球预计将有更多银行陷入财务困难,而这为中国商业银行今后的跨国并购交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

最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更容易获得监管当局的批准。由于金融行业对于一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外国资本本国金融机构设立了严格的限制。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为了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体系,往往会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政府都倾向于对银进行救助。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太多,国内金融机构中有能力收购的银行又太少,政府的救助成本太高,而且政府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救助,这对政府来说有点困难。此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外资机构的进入,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稳定市场环境。

二、从目标公司的需求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的机会

(1)金融危机后,许多海外的银行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急需要资金的注入,而国家的注资受到许多限制,并且国家不一定能够注资,美国许多银行的倒闭例子证实了这一点。而中资银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资金实力雄厚,各项经营指标也符合监管者的要求。

(2)借助中国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银行从改革至今才走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经营比较单一,业务创新不足。中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的业务类型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海外银行通过与中资银行的联姻,进入中国的市场发展业务可以得到中资银行在资金、客户等方面的支持,获得本土化的优势,实现本土经营。

(3)中资概念在全球的影响巨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外资基于对中国经济成长的看好,中资概念在国外收到了热捧。

(4)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将会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实现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可以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资金、客户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外资银行可以为中资银行提供技术优势、产品研发优势、管理优势等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无疑是国际化的全球化的竞争,尽快在全球布局,积累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可以为以后的竞争赢得更大的优势。

三、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

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海外并购并非是盲目的并购,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是并购前的风险。包括(1)政治风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常常会遇到他国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力量的干预和阻挠,还要面对某些媒体别有用心的鼓噪和压力,结果万钢会导致并构成本的上升,并购成功率的下降,并购后整合难度加大等等。(2)市场风险,引起市场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银行业的海外经营经验不足、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国内相关支持体系的不完善等都会引起市场风险。

其次是并购中的风险。包括(1)决策风险,此次银行业的并购浪潮的突出特点是以战略并购为主,每个着眼于全球发展的银行都必须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或者战略决策失当是造成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2)金融财务风险。银行的收购所需资金是巨大的,筹资会加大银行的财务杠杆或者使减少经营中的现金流,会带给银行一定的风险(3)评估风险。由于每个国家会计标准的差异,使得收购方很难了解目标银行潜在的业绩状况。(4)反并购的风险。中国银行的海外并购,目的就是活的对方的控制权,被购银行的管理层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就会做出种种反并购的努力,加大并购的难度。

最后是并购后的风险。(1)银行治理的风险。来自于不同文化的银行存在不同的治理理念或方式。中国银行也的公司治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不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会给银行的海外并购带来种种隐患。(2)整合风险,并购的最核心问题应该是整合问题,每一例海外并购都会度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期,经历了内部排斥反应后形成的新的统一体,此项并购才算是成功的并购。(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巫才林.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J].财税金融,2010(6).

第7篇

1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启动。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大了资本流动开放的力度。汇率制度改革的启动对于有关经济主体的影响深远。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各经济主体对汇率风险既缺少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也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汇率制度改革使各经济主体开始真正面临汇率风险的考验,尽快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对汇率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

2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

在金融工程方法出现之前,主要有三种汇率风险管理手段:一是资产负债管理;二是保险;三是证券组合投资。(1)资产负债管理法。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汇率风险管理方式要求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重新调整,使本币和外币资产负债相匹配。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弱点,表现为:①耗用的资金量大。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设置风险基金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都要耗用大量的资金。②交易成本高。为了达到资产负债风险暴露状况的匹配,需要在谈判协商、业务调整和具体实施上花费许多时间与金钱。③会带来信用风险。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在资产负债项目上要作频繁调整,这可能会从总体上带来企业的信用风险,丢失一部分客户。④调整有时间滞后。这种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具体业务的谈判、调整与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能紧随短期市场金融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险管理措施真正落实时,风险损失可能已经造成。所以,资产负债管理的成本较高,见效慢,价格适应性差,应用范围有限。

(2)保险。通过大多数法则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保险业风险事件概率的计算和风险的共担,成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使得海上保险、财产保险相继迅速发展。但在汇率风险的处理上,保险的作用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运行中一直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问题,道德风险提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不利选择由于投保人分布的偏向性而使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预计水平,二者还相互作用,如道德风险会加重不利选择;另一方面,可投保的风险又具有较为苛刻的选择条件。可保风险必须是很多企业(或个人)都面临的,而这些企业(或个人)彼此之间的风险状况不是高度相关的,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所以,保险可保的是部分有形的风险,此类风险在本质上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伴随货币经济的发展,一个金融社会正在出现,有限的保险服务远远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

(3)证券组合投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认为:预期收益与风险成为证券投资优化的两个主要评估指标。对投资者而言,在最小风险与最大收益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取舍。投资者就要倾向于通过证券组合投资来获取适当收益。由于组合投资策略的投资风险小于任何单项的证券投资,预期收益介于各个单项证券投资收益的最大与最小值之间,所以被广泛采用。经济学家们也采用了各种模型来实现在具体操作中确定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系数以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最著名的模型要数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但单一的证券组合理论运用到国际证券投资领域,尤其是在汇率风险管理时就相形见绌了。原因一方面是模型本身有缺陷,如模型计算比较困难,数据难以获取等;另一方面则因为单一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来规避风险只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汇率风险中的系统性约占总风险的一半以上。

为了解决新经济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问题,为了满足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了弥补传统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组合投资手段的不足,金融工程这种新兴汇率风险管理手段就应运而生了。

3金融工程

3.1金融工程的涵义

(1)芬纳蒂。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美国金融学教授约翰•芬纳蒂(JohnFinnerty)在1998年发表的《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综述》一文中,将金融工程的概念定义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2)格利茨。1994年英国金融学者洛伦兹•格利茨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一书中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3)马歇尔和班塞尔。马歇尔和班塞尔在其《金融工程》一书中,肯定了芬纳蒂对金融工程的定义。更进一步,二人还认为金融工程不只限于应用在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层面,近年来,许多富有创造性金融创新都是面向零售层面,有时也称为消费者层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金融工程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司理财、金融交易、投资等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

3.2金融工程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1)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衍生工具避险的一个重要内在机理就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言明的衍生性,其价格受制于基础工具的变动,而且这种变动趋势有明显的规律性。成熟衍生市场的流动性(一些创新的衍生产品除外)可以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随基础交易头寸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管理风险时的时滞问题。

第8篇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及意义

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个别国家(如瑞典)提出了金融稳定的概念,但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真正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国际清算银行牵头发起的“金融稳定论坛”,还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开发的对一国金融稳定状况进行判断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都一直到1999年才先后推出。尽管近年来定期发表本国《金融稳定报告》的中央银行逐年增加,但都没给“金融稳定”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对而言,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更容易被人们所觉察,如金融机构大量挤兑、倒闭,金融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巨额资产损失,社会融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负面影响。因此,正如美联储副主席RogerW·Ferguson所说,定义金融不稳定似乎更加容易一些。他认为金融不稳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集合严重脱离了其基础;(2)国际、国内的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重扭曲;(3)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

尽管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关于金融稳定的定义,但关于金融稳定应具备的内涵,各国在理解上则大体相同。目前比较权威的是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定义,即“金融稳定是指这样一种金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以及市场基础设施均处于良好状态,面对各种冲击,都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资源配置效率”。由此定义可以看出,金融稳定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状态,包括机构、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基础设施除包括支付体系或网络系统等硬件外,还应包括法律框架等软环境。总体而言,金融稳定是金融体系功能运作良好的一种标志,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ECB的定义中没有明确提到货币的稳定,并不表明币值的稳定不重要。事实上,金融稳定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稳定的价格和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统,一旦发生货币危机(恶性通货膨胀或汇率大幅波动),错误的价格信号将阻碍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除此之外,金融稳定还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在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当中,有盈利前景的项目应该能够得到所需的融资;(2)个人应可以跨时间分配其消费;(3)市场参与者具有处理(即选择接受或转嫁)风险的可能性;(4)交易各方可以按合理的价格实现支付。这实际上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所必须具有的特征。

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价格稳定是实体经济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相对较低且稳定的通胀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条件;支付系统安全确保交易可以正常进行,否则交易将会下降甚至回到易货贸易时代,而且良好的支付体系还是分散化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条件;中介职能的正常发挥是将资本配置到投资项目的必经之路;提供降低风险的机会不仅对机构而且对个人也非常重要,没有这种多元化或分散风险的可能性,许多投资项目不可能进行。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关于金融稳定的几个基本观点:(1)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不是指某一具体机构的表现;(2)稳定的金融体系不一定意味着有效的金融体系,理想的状态是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且有效,但二者之间的平衡往往比较困难;(3)金融稳定关注系统性风险,同时,关注对系统安全影响较大的个体或事件;(4)稳定并非静止,特别是金融稳定应该是金融体系功能的稳定,不应是功能实现方式的一成不变。

二、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的原因及维护稳定的措施

中央银行之所以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既有历史原因,也与中央银行的目标密切相关,同时,还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地位有关。从历史角度看,中央银行最初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防止金融不稳定的发生并减轻因金融不稳定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中央银行理论及各国央行的实践来看,所有国家都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中央银行的第一目标。除此之外,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还强调要在币值稳定的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保障支付体系的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或明或暗地在其中央银行法中将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作为央行的另一重要目标。如前所述,金融不稳定严重威胁着宏观经济目标,如足够的产出增长及价格稳定等。具体来说,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作为法定的货币发行人,中央银行有责任维护价格(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实体经济与社会财富不受金融体系功能运转失灵的影响;管理并维护支付系统的职责使中央银行必须确保社会交易运转正常;从维护稳定的能力来看,“最后贷款人”地位决定了只有中央银行才具有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的能力,才有可能阻止金融不稳定的发生或降低金融不稳定的破坏性。如“9·11”事件后,美联储立即向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避免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瘫痪。

通常认为,金融安全网包括监管当局的审慎性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包括投资者补偿机制)三个组成部分。由于制度安排以及中央银行目标、职责和权限的差异,各国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及采取的措施并不完全相同。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只负责维护本国币值的稳定以及支付体系的安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及对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当然可以看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我们这里不进行详细讨论。流动性支持则是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体现,不仅是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个别失去流动性的金融机构也至关重要。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仍具有部分或全部金融监管职能,其维护稳定的措施固然很多,但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央行对所监管机构(通常是银行类机构)的流动性支持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对于不行使监管职责的中央银行来说,其维护稳定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紧急流动性支持保证金融体系及个别对金融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机构的安全。

三、我国金融稳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