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0 16:28: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

第1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休闲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发展。

一、引言。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郊区化”的扩散现象越来越突出,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做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与布局,让其在为城市发展中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了休闲空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乡结合部的界定与特征。

(一)城乡结合部的界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郊区化”扩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在城区与乡村连接地带,出现了既不同于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城乡结合部。

有关城乡结合部的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所提出的“边缘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边缘带”;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1953年W.C.麦坎等人提出了“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概念。[1]我国有关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郊区;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一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中心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具有城市与乡村双方面特征的过渡带。”[2](二)城乡结合部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互相交融、不可分割。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中间,是一个过渡地带,但其与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无法进行精确划分,他是与城市和农村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

2、两重特性、动态发展。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特性。这部分区域既受城市又受农村的经济与发展辐射,区域和位置呈现以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性。

3、资源丰富、市场后盾。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上的补充。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往往还承担着城市市场,尤其是农副食品供应后盾的作用,是城市菜篮子的源头。

4、绿化依托、休闲去处。相对于城市高楼林立的状况,城乡结合部则生态环境更为清幽。随着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旅游的拓展,城乡结合部会成为都市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之处。不仅如此,城乡结合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的空气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三、休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recreational agriculture,leisure agri-culture),最早是台湾用词,我国大陆地区早期惯称为“观光农业”,后也称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其它相关的名词有:观光休闲农业、观赏农业、观尝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农业、农村旅游等十余种。[3]休闲农业最早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当时英、法、意约有60多万家农场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住宿,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诸多农场也开始改造旧式农场,通过开发传统农舍、沿海乡间别墅、手工作坊、葡萄园等特色项目来接待乡村旅游者。到19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块田地,供市民做自给自足的小菜园。[3]近20年来,休闲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德国休闲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体现为“食”与“绿”。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3]根据先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可知,虽然休闲农业中规模较大、但对市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九种形式。分别是:第一类,农业型休闲,包括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园公园、教育农园;第二类,生态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森林旅游;第三类,度假型休闲,主要包括休闲农村、农村留学、民宿农庄;第四类,文化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民俗旅游。[4](二)休闲农业的特征。

1、休闲农业依赖众多资源,以农业为主。“休闲农业”字面上带有“农业”的产业性质界定,但理论界对于休闲农业到底应该归属第几产业,目前尚无定论。休闲农业横跨第一、第二和和第三产业中,其依托的资源也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大家公认的是,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而农业资源与生态资源往往城乡结合部要优于主城区,尤其是农业资源的城乡结合部优势更为明显。

2、主体资源的容量有限,需要长期的保护。一个休闲农业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超过容纳上限的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诸多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甚至影响区域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与此同时,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又极易为人为活动所破坏。这要求我们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的同时,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眼光,开发与维护并重,并且要长期关注资源的保护。

3、游客参与的程度很深,与环境相互影响。如前所述,休闲农业的形式主要有4大类9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面对众多休闲形式,游客的参与也各式各样,如直接参与农业生产、采摘农产品、品尝农产品、体验农家菜等生活生产实践。可见,休闲农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游客的参与度很深。游客在享受相关休闲文化与休闲农业活动的同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资源、甚至经营管理模式等等。所以游客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教育休闲两不误。我国目前农业休闲游的典型形式包括森林旅游、观光农园、农园公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村留学、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群的追捧,因为这种休闲方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比如,民俗旅游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再比如,市民农庄,农村留学等形式还能体会动手的乐趣,教育下一代农业科普知识,并让他们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所以这种休闲方式是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休闲教育两不误的,正因为如此,休闲农业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四、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基于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这种深远意义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模式的建立:

(一)市场化生态保护模式。

都市发展依然需要依托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需要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支撑,这是两者的共同点。我们相信,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的深入开发,这个理念更会深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心,那么生态保护意识与行动也必将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还为农业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很好地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一条保护资源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短渠道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休闲农业的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项目的开展,都市消费者可以最直接地享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绿色蔬果”。这样不仅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的耗时和加价,还保证了蔬果的新鲜度。可以说这种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和消费者都是最好的模式。

(三)生态式周末度假模式。

城乡结合部位于主城区的外围,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并且路程不算远,一般当天或两天足够休闲和往返,适合都市人周末短途出游。因此对于这种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都市人口得追捧,必将成为短假期内旅游的主要选择。

(四)寓教于乐的自留地模式。

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蔬果污染度的加重,以及城市孩子对农作物认识的匮乏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期望自家可以有一片蔬果自留地。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市民拥有自己自留地的最佳地点。市民可以周末或者闲暇的时候去耕作自己的土地,并随时享受绿色瓜果。这种模式在德国最先推出,现在也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喜爱,我们也相信城乡结合部是最适合打造这种模式的地段。

五、总结。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对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仅可以打造市场化的生态保护模式、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还可以为城市人口带来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和教于乐的自留地经营模式。可以说,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休闲农业是城乡结合部产业发展的良好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爱清,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J]。经济论坛,2004.1.

[2]秦明周等。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理学报,2000.5.

[3]毛帅。徐州休闲农业居民行为与市场细分研究[D]。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第2篇

1、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2、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3、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三、加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1、法律法规

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2、财政政策

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教育培训

第3篇

摘要:财政支农投入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的调查,分析了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探索了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投入;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手段

在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四个湖南”、实现“五个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财政手段是政府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财政支农投入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且不可替代的影响,并在促进农业永续发展过程中担负重要使命。

一、现行湖南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分析

1.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现状分析

从绝对数额上看,2007年至2012年6年间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从125.92亿元增加到447.74亿元,增加了321.82亿元,年平均增长53.64亿元,与此同时,湖南省农业GDP 也呈现绝对增长的趋势,从1626.48亿元增加到3004.21亿元,如图一所示。在湖南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随着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也随之增加,这些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物种资源保护、耕地地力保护、草原草场保护、渔业及水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相对数额上看,同其他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相比,做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图二所示。虽然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7年的9.28%增加到2012年的10.87%,但近几年该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特别是2010 年较2009 年下降了4.86%,这无疑会使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对比重降低。另外,从图二中也明显可以看出,湖南省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2012年较2007年增加了606.76亿元,年平均增长101.13亿元,这对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进而加强湖南农业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永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的环保效应

从湖南近些年来财政支农投入的实施情况来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正日趋明显。首先,农业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强化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总数增加;积极开展退耕还林,提高林地保土、蓄水能力;全面保护农业野生动植物,确保生物多样性。其次,农村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肥料综合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新建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池、新建农业投入品固体废弃物收集池;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推广秸杆机收还田,综合处理和利用禽畜粪便,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净化,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以村为单位,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综合管理站,分类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作物秸秆;以户为基础,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消除农村污染源。

但与此同时,湖南农业生态环境中一些仍然存在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据湖南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湖南人均耕地为0.06公顷,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59.2%,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相当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有部分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已影响正常耕种。另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使用化肥、薄膜、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现象也较突出。据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07-2012年间湖南省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9.63%,同期农药的使用量也增加了12.74%,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使土壤、水、大气等资源受到污染,造成耕地、水体质量大幅下降,酸雨迅速增加,薄膜的使用量在短短6年间增加了16.91%,地膜残留物严重破坏了土地的理化性能和土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二、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尽管湖南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投入也逐年增加,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应该看到所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支农投入的比重低

尽管2007年到2012年间,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绝对数量增加了4倍多,但其总额占湖南省财政支出总额不足11%,相对于一般公共服务、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支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财政支农投入除了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外,还需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倾斜,因此造成财政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不足,制约着全省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改善。

2.农业补贴结构及方式不合理

从各国农业补贴的范围来看,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通常是多种类、多环节的,不仅涉及水土保持、禽畜保护、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方面,同时还包括农药、农机、农膜、化肥等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农业补贴项目,但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又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而从湖南省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主要支出是化肥价差补贴,虽然数量上有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另外,2004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实施了直接补贴政策,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补贴方式,转为直接惠及农民。但从实施效果来看,由于存在补贴价格、补贴对象难定等困难,使得直补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效率大打折扣。

3.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应该具有多元化的来源,但从目前湖南的实际来看,几乎全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县乡(镇)对此投入“有心无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县乡(镇)两级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级次中最为困难的两级,根本无力承担本地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相应支出;另一方面,驱动其他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机制没有形成,事后的优惠措施根本无法调动乡镇企业等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4.资金分散使用、缺乏监督

湖南省在财政支农资金不足的前提下,专项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偏低。同时,资金的管理部门较多,比如,涉及到乡村清洁工程的多种专项资金,至少包括农业、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在众多项目上分散使用;除此之外还存在缺乏监督的情况,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错用等以假乱真、以虚充实的现象。

三、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

1.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根据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当务之急应不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需要加大,增加财政支农的投入,进而保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论中央还是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应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省级财政还要继续增加投入力度,主要支持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推广新型垃圾处理模式,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

2.优化财政支农的投资结构

财政资金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财政就要“大包大揽”,只能“有所不为而有所为”。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财政对农业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既定的前提下,就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效应。凡外部效应大的项目,财政就应对其投资;而属于微观主体能够直接受益的项目,就应引导社会资金流入,财政无需对其投资。因此,按照这样的原则,湖南当前财政支农特别是支持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应集中突破三个方面,即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与科技投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转变农业补贴方式

目前湖南省大部分农业扶持资金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直接补贴领域,当务之急应该调整财政直补的重心。首先,加大农业生态环境补贴,避免以往一味追求农业产量而大量投入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的现象,以期引导农民主动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渔还湖等;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的现状,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最后,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如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免费培训等,实现农业高效、环保的双效目标。

4.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机制

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环境金融产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投资的优惠政策,引导银行、企业和社会投资;及时公布环境保护投资治理工程、环保技术需求等,完善有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关键是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体制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运用诸如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事前激励的政策措施,引导多种社会资本向农业环保领域流动。

5.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引导,以统筹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资金整合模式,统筹协调,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同时,鼓励政府采购,对符合绿色消费标准或取得绿色产品标志的农产品鼓励政府进行绿色采购,既可以节省政府支出,又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8-2013[Z].中国统计出版社.

[2]湖南省人均耕地仅0.9亩,耕地保护形势严峻.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2014-3-6.

[3]范东君.财政支农投入增加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1).

[4]肖顺勇“乡村清洁工程”的主要内容[J].湖南农业,2007(5).

[5]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hunan.gov.cn,2013-1-21.

[6]于海.基于生态约束谈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保责任[J].经济前沿,2006(8).

第4篇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第5篇

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本人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著作,专心听取省、市专家的专题辅导,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围绕农业经济如何科学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自觉转化为思考、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的农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粮食生产稳步增长、高效农业面积不断扩大,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养殖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也清醒的认识到,的农业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主导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延伸滞后、农业面源污染根治难度较大、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功能薄弱等。要加快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理念和举措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此,本人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含金量越来越高,农业功能是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保障好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保供给。千方百计的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鲜活农产的自给率,确保鲜活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二是保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严把源头污染关和市场准入关;加快“三品”农产品认证,不断扩大“三品”基地面积,切实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三是促增收。农业生产仍然是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切实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创业、致福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符合丘陵资源优势、具有较高比较效益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突出科技支撑,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市地处丘陵地带,78%的耕地为丘陵岗地,土地等资源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资料相对匮乏。因此,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三、四级提水灌溉农田发展水稻生产的传统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降低灌溉和投入品成本,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着力改造中低产耕地,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建立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绿色”农用投入品,切实减少肥料、农药等使用量,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三是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积极营造成片经济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巩固和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实现畜禽粪便、稻麦秸秆无害化处理,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三、转变发展方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应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是加大规划引领。立足我市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丘陵优势的茶叶、林果花木、设施蔬菜(食用菌)、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着力引导优势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向农业园区集中,努力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三个10万亩园区,促进丘陵农业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机遇,加快农业载体建设。积极整合包装农业重点项目,借助茶文化节、芍药节等招商平台,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开发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我市农业整体发展实力。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积极整合农业资源从生产联合走向加工、流通联合,提高农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延伸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完善服务体系。稳定充实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体系,加快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加快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建设,提高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的应对能力,努力实现动植物疫病防控全覆盖。加快乡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加速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第6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1-000460-01

一、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老、旧”,产品品质差

郑州城市居民相对集中的大量涌入这些休闲农业旅游地,公共交通、公共卫生、甚至公共安全都收到了严峻的考验。例如有些房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路况条件较差;住宿的卫生条件较差;农家乐中许多休闲设施是村民自己“开发打造”,没有安全保障等等。总之,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基础性设施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数量和档次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2.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粗放式开发

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多数处于“自由”开发状态,很多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或产品不仅“同质性”、“重复性”极强而且距离极近,不仅无法使资源和资金合理有效的配置,更使同类产品之间竞争加剧,陷入“杀价-降低品质—杀价”的恶性循环中,整个市场资源处于粗放型开发状态,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资源文化、环境及生态的极大破坏。

3.缺乏专业开发及管理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低

在接受调查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中,开发和参与管理的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或农民,而就当前国内国情来说,农民的整体受教育层次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即便是在一些大型的、规模化的农园中,也存在“学历水平高,管理服务水平低”,“管理专业毕业,却无管理实践经验”,“有管理实践经验,却缺乏定期培训”等问题。

4.产品单调缺乏特色创新,体验性差

郑州周边的休闲农庄,基本配置无外乎几间小木屋,小面积果林或树林,或垂钓区域,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垂钓、观光、休闲,农庄之间无法实现协调发展;缺乏特色。郑州市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地域性明显,在这些优势条件下应该科学分析、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差异化特色产品,充分添加体验性因素和环节,提高吸引力。

二、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随着旅游在国内居民生活中占据比重的逐渐加大,旅游已逐渐演变为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品,与此对应,旅游消费者休闲体验观念在增加,自由度要求在提高,理性出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品质出游已成为当前旅游者出游的重要评价指标。

1.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休闲农业旅游处于休闲旅游和农业的交叉地带,传统领域的理论知识对其指导意义不大,而休闲理论在我国发展还不够完善,由于诸如“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一类的学术概念;“休闲农业产业与经济结构”、“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价值”等一类学术理论及配套政策不清晰不健全,使得其发展必然要经历“走弯路,绕远路”的过程。

2.政府宏观主导、管理力度不足

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不够的。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一是金融支持,二是优惠政策。从金融资本角度看,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在税收、贷款、土地、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等政策没有明确规范,在宣传上,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引起社会的较多关注。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3.利益驱动下的盲目投资

当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急剧膨胀,而休闲供给无法满足时,面对这个利好的市场,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就产生了大量的投资,但是由于这些开发投资的主体自身文化层次较低,就注定了投资的盲目性和“利益优先”原则,这就造成了大量资源、资金的浪费、低质同质产品的出现,甚至恶性竞争的产生。

4.环境、生态保护观念的缺失

由于产业开发的主体不具备较高的知识及管理水平,没有环境、生态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同时在开发中又以“利益优先”为原则,环境和生态就成为这种粗放式产业开发的牺牲品,更难兼顾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颖,苗鹏飞,甘寿文,李虎.沂蒙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

[2]罗琳.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3]牛月.甘肃省张掖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04).

第7篇

关键词: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优势;劣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6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7

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大不相同,刚性化指标势必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央“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构建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打破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面,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探索其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融合,既是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与创新,也开创了“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对顺利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学界历来关注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度重视新时期中国城镇化顶层设计工作。“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独创,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其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详尽阐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形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②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丰富主体功能区理论内涵。高国力等[1]通过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张立[2]通过对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伟民等[3]在研究主体功能区划时指出人口均衡发展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空间均衡理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化的保障。③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樊杰[4]对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体,需要配套的法律、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来保证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④对当前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苏保忠等[5]、李郇等[6]、朱厚玉[7]在研究小城镇发展现状时对集聚人口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以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王志章等[8]、魏强[9]、赵小芸[10]、张杰庭[11]在新型小城镇模式探究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国外优质小城镇先进经验,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现状、转型方向、培育模式进行了多学科视角的路径探索。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尽管没有用“主体功能区”概念,但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①对综合区域发展的研究。Smith等[12]在研究产业及行业分工、级差地租、劳动地域分工以及比较优势时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理论研究,为区域开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Hoover等[13]在研究区域空间演化时,阐明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原理及区域发展的目标、政策与要素供需关系,为区域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杜能[14]、韦伯[15]、艾萨德[16]在研究区位理论时,围绕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领域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坚实基础,对后来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集聚、区域网络等级体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深入探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Patrick和Ebenezer[17]研究了功能分区、城市影响区,认为进行城市功能分区是形成现代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起点。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提出中心―结构理论能够为维系城乡关系夯实理论基础。④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完善。继宜居城市思想启蒙者盖迪斯提出区域学说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学说之后,刘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合”的思想,成为小城镇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理论。Rogerson[18]深入研究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们的成果或是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是提供了经验借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那些发展基础薄弱的生态地区小城镇的研究还较少,并未形成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其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面临的形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系乌江水系,面积约1.98万km2(图1),总人口约364万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作为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辖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个区县,各区县经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被誉为“重庆之肺”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但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优势

2.1.1 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带动“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发展。2013年8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南设立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提出要对其实行“巩固不取多予”的差异化财政政策,增强财力支持,以加强扶贫开发、引导人口聚集和有序梯度转移。2014年9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要素资源完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城市发展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指出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未来的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图2可知,近年来渝东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1.2 资源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脉,河川纵横,矿藏广布,森林资源富饶,动植物资源种类多种多样,农林牧渔业发展迅猛。秀山县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酉阳的汞矿储量高达4 800万t,被喻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彭水煤储量2.6亿t,森林覆盖率高达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此外,渝东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地区红色旅游文化浓厚,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乌江画廊、天生三桥、桃花源等自然景观丰富,龚滩古镇、乾隆行宫、龙河岩棺等人文景观众多,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更是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能源基地、生态疗养、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2.1.3 区位优势 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相连,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充分接受黔中城市群、重庆都市圈辐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武陵山机场建成使用,高速公路与重庆市及周边省市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的公路网。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成为贯穿渝东南、湖南湘西州、贵州铜仁地区,直达“长三角”、“珠三角”,串起沿线众多景区的纽带,对于整合生态资源、助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突破渝东南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2.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劣势

2.2.1 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凸显 尽管重庆市委制订了加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贫开发的财政倾斜机制,但扶贫资金缺口较大,政策与现实需求间存在数字鸿沟。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满足“撒胡椒面”的现实需求,各县级资金配套能力有限,后续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扶贫指标过于刚性化,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代际贫困现象普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表明,2013年重庆全市GDP总量达到126 566 900万元,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贡献值占比约6%(图3),脱贫任务艰巨。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资源型经济特征凸显。例如虽然酉阳县是黄连、银花、天麻等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秀山县已建成秀山银花、白术、天冬等中药材基地,且在下属乡镇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猕猴桃、油茶等特色效益农业,但这些基地散落在全区各乡镇,自成一体,产业布局零散混乱,造成了空间布局的“马赛克化”。此外,相邻区域由于所处环境相似,致使彼此产业结构布局大致相同,农产品趋同性偏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植业效益低,生态产业发展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难以施展(图4)。

2.2.3 旅游资源未整合,基础设施保障缺位 虽然近年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根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由于历史欠账过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协调。对外出境通道匮乏,交通网络规模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等级偏低,公路密度不高。境内公路、铁路运输自成体系,通勤不便,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难以整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碎片化”现象严重。乡镇旅游景点指示不明晰,道路未整修,可进入性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保障缺位(图5)。

以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整体水平偏低,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仍处于主导地位,休闲度假型产品尚未成熟,旅游淡旺季明显,消费项目偏少、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产品趋同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旅游市场主体规模不大,民营企业参与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旅游业带动功能偏弱。

2.2.4 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偏低 受山地复杂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城镇体系不完善。以黔江区为例,拥有53.6万人的黔江区虽然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惟一的重点开发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但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发展慢、实力弱,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压力大,应有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弱,区域发展缺乏依托和后劲。城镇间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空间布局受地形和交通限制明显。2013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在重庆功能区中处于最低位置,比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低23.7%(图6)。

2.2.5 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任重道远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渝东南地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由于该区域多为坡度大的山地或丘陵,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薄、石灰岩层广布,且降雨丰富,致使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石漠化面积达3 725 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近20%,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41.6%,植被退化明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用地矛盾突出。此外,由于生态补偿标准低,农民保护生态积极性不高,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策略

3.1 完善区域中小城镇体系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各级城镇的支撑,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从现行城镇体系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山地特色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首先,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打破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的行政壁垒,增强经济联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应从山地对城镇的承受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出发,规划设计规模适度、等级分明的“县城+小城镇+小集镇”的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结构,“集中型”和“分散型”相结合,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最后,激活小城镇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小城镇应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体,加速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型、加工转化型、资源开发型、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3.2 突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打破各自为阵和地方保护主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由此产生规模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城镇拉力,吸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向小城镇聚拢,推动规模集聚与同质行业合作,建设渝东南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本地精品,提高特色产业和产品知名度。如石柱以黄连、长毛兔、辣椒、莼菜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秀山县的中药材种植和粮油加工业;酉阳县的绿色蔬菜、中药材、烟草、茶叶、脐橙、荞麦等系列绿色效益产业,“酉州乌羊”、“麻旺鸭”等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黔江区的烤烟业、珍珠兰茶、大西南牛肉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等。整合资源和产业,培植生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价值链,做大生态产品基地,实现生态资源变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区域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改变以地方利益为主导的资源开发模式,整合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提高开发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协调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扶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实现优势产品的多级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活力。同时,贯彻“旅游扶贫”理念,充分发挥自然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加强与毗邻县的联动,统筹开发旅游商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采取“专线(批发商)+平台(组团社)+景区”模式,积极与旅行社对接,建立起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培育全国散客拼团市场,联手周边知名景区,针对不同需求、深度开发多样化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行程。同时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提高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财富。

3.3 优化交通网络,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着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以资源开发为主旨,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切实加快区域内外干线互通,构建起多层次综合通道建设。

1)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需完善公路网络。具体而言,区域内需要加大中小城镇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区域内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改造;加快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缔造联接长沙、武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经济圈。

2)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需要完善铁路网络。要加快渝沪高铁、黔张常铁路、恩黔铁路、威遵秀吉铁路等建设进程;实现宜万铁路与渝怀铁路、渝沪高速铁路的接轨;规划张家界-长阳-巴东-利川-石柱-铜仁-怀化-张家界的铁路环线。

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区外经济体实现快速交流,需构建区域航空体系。加快推进仙女山旅游机场、黔江舟白机场、铜仁大兴机场建设以及直升机项目,开辟国内外旅游航线。

3.4 保障生态安全,提高生态供给能力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套与衔接。

1)启动资源摸底统计,建立生态资源账户。各政府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开展各类“生态财富”摸底统计工作,保持统计口径的权威性和延续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科学性。在做好数据资料统计的同时,有重点、有深度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开发,建立生态资源账户,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包容发展打下基础。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森林、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持续推进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尘沙固土等工程,开展混农林复合型综合治理模式,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矿山工程治理,确保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雷霆手段倒逼超标落后产能淘汰,将三高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污染更低和劳动就业更多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等.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10.

[2] 张 立.新时期的“小城镇、人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3-32.

[3] 杨伟民,袁喜禄,张耕田,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总报告[J].管理世界,2012(10):1-17.

[4] 樊 杰.我国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若干地理科学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河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5] 苏保忠,刘俊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如何可持续发展[J].标准生活,2013(3):20.

[6] 李 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2):47-53.

[7] 朱厚玉.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J].财政研究,2012(12):56-58.

[8] 王志章,孙晗霖.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6(1):74-77.

[9] 魏 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2):82-85.

[10] 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114-119.

[11] 张杰庭.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17-19.

[12] SMITH A,MARSHALL A,ALFRED M,ROBERT T,et al. The role of small town in instabi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f small towns of Babol county in northern Iran[J].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2012,2(7):6795-6800.

[13] HOOVER E,CHASE L C,AMSDEN B,et al.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Quality-of-Life,2012:475-490.

[14]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7-234.

[15]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5-62.

[16] 沃尔特・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9-103.

第8篇

关键词 生态保护和建设;问题;规划;青海海东;乐都区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315-01

1 乐都区概况

乐都区位于湟水河中下游,区域总面积3 050 km2,其中耕地面积2.46万hm2。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28.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33万人,是一个汉、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区。乐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湟水河和引胜河、岗子河等支流水系,公园、湿地、蚂蚁山、裙子山等景点形成了乐都鲜明的城市山水格局。湟水河自西向东横贯乐都全境,境内全长64 km,年径流水量13.24亿m3。沿湟有高店、雨润、碾伯、高庙、洪水5个乡镇70个村。全区引湟灌溉面积达5 627 hm2,沿岸地下水可作为部分村人畜饮水水源和渔业用水。全区现有重点排污企业16家,均分布在湟水河两岸及引胜河边,企业生产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沿湟干流现有21个废水排放口,及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达0.6万t规模的污水处理厂1座。

2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1 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将“生态宜居立区”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听取环保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确定工作目标,扎实创建文明生态先行区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制定全区产业布局规划,以乐都工业园为核心,合理布局。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编制了东部干旱山区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并积极与省、市发改、林业等部门衔接,落实资金,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高速公路绿化等项目。三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编制了《乐都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开工建设了瞿昙寺景区、蚂蚁山景观公园、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型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四是建设美丽家园。根据2016年区政府承诺的十大惠民实事,区政府安排财政资金1 660万元,带动社会融资近5 000万元,重点进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毁民营渠道和农田灌溉设施的维修,人饮和自来水管道老化的维修,村社农用道路和重点农业生产基地道路的建设及7个标准化社区建设和城市治安管控技防体系建设。

2.3 注重硬件建设,积极推进环保工程建设

为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区委、区政府在争项目、跑项目、要资金上下功夫,通过整治,全区21个污水排放口均达标排放,实现了废水排放“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的治理目标。

2.4 采取多种措施,有序开展环保监管执法

一是严格环保审批。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规范生产加工类企业项目审批程序的实施方案》,严格管理勘探、开采和环评等审批手续,形成了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了准入门槛。二是积极修复和治理生态。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绿色和文明施工,严防地扬尘,对土地进行覆盖或种植苗木绿化。截至目前,共遮盖土地75万m2,种草籽33.3 hm2,生态修复土地36 hm2。三是强化执法工作力度。区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执法职能。四是注重环境监测。加大监测范围,将原有的水环境监测扩大到水、气、声综合监测;同时,对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防止新污染的产生。

2.5 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企业污染减排工作

把污染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采取切实措施,狠抓污染减排工作。

2.6 认真落实方案,稳妥推进大气、水、土污染治理

一是控制扬尘污染。二是整治环境卫生。三是规范交通秩序。四是强化油气污染。五是加强生态保护。

2.7 整合项目资源,积极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加大农村环境投入。发挥集中优势兵力的作用,统筹安排,整合“打捆”涉农资金,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聚集效应。2013年6个示范村围绕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建设、村庄环境整治5个方面捆绑项目,共整合各类资金1.34亿元,实施项目188项。二是加大交通沿线环境整治。三是加大旅游景区环境整治。

3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乐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旧城污水管网老化失修,雨污合流,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过低;污水处理厂规模过小,现有处理能力不足,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二是河道治理与河道景观带打造不规范,绿化、道路、景观和防洪还未有机结合。三是湟水流域整治难度较大,部分残余尾矿和废土弃渣点管理不规范。四是铁合金企业的矿热炉除尘设施集气效率低,碳化硅生产的除尘不先进,除尘设施效率只能达到

40%~50%等[1]。

4 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4.1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构建高效节约的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产环保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加速发展乐都工业园区。二是调优产业结构。坚持“调高、调优、调强”导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装制造等“两高两低”产业,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形成高效、节约、环保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0%。三是提升产业层次。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品链条,积极发展装备制造、浮法玻璃等新型产业,促进乐都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传统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中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四是打造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以旅游和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建设。根据乐都区实际,依托现有的苗圃和苗木生产基地,以高庙新盛村为中心,辐射碾伯、洪水、高店和雨润等川水乡镇,建设266.7 hm2的林业产业示范园和66.7 hm2的苗木产业示范核心园,引导现有苗木产业走规模化、上档次、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4.2 强化节能减排力度,切实转变资源依赖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尝试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推动全区工业企业实行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保证新建项目工艺装备的先进性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尽快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循环经济框架。积极推广兴农绿色食品和通力蔬菜产业示范园的生产,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切实形成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着力培育低碳经济。加快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结合丽水湾小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在全区率先尝试开展低碳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低碳经济小区和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的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三是全力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狠抓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居民生活节能,强化结构减排、技术减排和管理减排,争取2~3年淘汰川水乡镇所有燃煤等污染设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并逐步向山区推广使用[2-3]。

4.3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努力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坚持用统筹发展理念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体系。

4.4 营造生态建设氛围,不断提升绿色环保的文明素养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根。只有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公民行动的生态文明三方行为意识体系有效建立,生态文明才能持之以恒地长久推进[4]。

4.5 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加快完善科学长效的生态机制

今后,乐都区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下决心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把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维护好建设好,奋力走出一条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科学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青海做出新贡献。

5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 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