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0 16:28: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互联网+ 育德 学生发展
W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秉承“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以“和谐课堂、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阵地,致力于“微心”德育尝试。“微心”德育一是见微知著,谋事在先,依纲施教,以确保德育的针对性;二是以微育人,精细管理,小事入手,努力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结构要素与生成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三是以心育心,知情意行,及时引领,促进学生身心智的协调统一。推进“微心”德育,遵循道德品质的生成规律、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文化引领的育人规律,强化课程育人与实践育德,从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起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以心育心、以情激情,挖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发展、思与行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品德成长和学业全面进步
一、见微知著,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
1.关注学情就是注重学生道德成长。
“微心”德育的含义之一,即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核心素养中,师德师能是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一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固然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的学生需要关爱”、“在什么时候需要”、“应该怎样关爱”等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是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育过程言传身教最好的范例。学生课堂困惑少,勤学乐学的热情就高;教师花时间想办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学困生、问题生就少了。教师一方面熟悉学生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其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学校利用课改契机,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备学生、备学情,转变教学模式,激情引趣;科任老师开设微信公共账号,每天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到该账号中,利用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微课作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疑难的“点睛之笔”,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帮助学优生进行知识的提升与迁移,对学困生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大大降低问题学生的比例。
2.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孩画的这些公仔还能获奖上教育网。”,家长会后,一位成绩平平但酷爱漫画学生的家长对班主任说。课堂归课堂,活动归活动,在校就是搞好数理化等文化课的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有文化课之外的爱好,便被看做是不爱学习的问题生。这也许就是传统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指出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始终是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德性养成的主阵地。初、高中学生在知识、情感上需要什么?个人品格和能力方面应该着重发展什么?这是课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尤其注重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心育课程、青春期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和其他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人尽其才,发挥特长优势,实现课堂内外知识有机衔接,既锻炼思维、增长见识,又丰富阅历、提高实践能力。对新入学新生,开设军事训练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选修课程;对初、高中低年级开设三防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开设系列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励志教育课程。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等德育课程则贯穿于全校三个年级每个时段。
二、以“微”育人,精细管理,促进学生思与行的和谐。
1.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
粗放、层级多是传统管理低效的根源,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一级抓一级,但部门多,指令在传输过程中经历环节复杂,导致内耗增加,传输信号失真。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分部管理,学校按年级分为四个工作部,每一个部各配备一位副校长和德育、教学行政,设置两名年级主任,五个人组成部委领导本部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副校长为部负责人。分部管理是学校扁平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形成简政放权、各负其责,工作上又相互良性竞争的一种工作格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特长的发挥更直接恰当;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的把握更精准到位,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推进“微”德育。
三国刘备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入手”,以身边小事教育学生,促成学生展开思考和行为纠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从大处着眼,就要明确一个目标:实现学生思与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有认识、有行动、有提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一个理念,即良好的品德养成从细微处做起。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遵循三种策略:一是“微而精”的策略,取材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小而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教育意义;二是“微而实”的策略,篇幅小而完整,适合学生年龄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是“微而活”的策略,小而新颖,有创新性,不枯燥乏味,对学生有吸引力。在实施的途径上,注重坚守五个节点:课堂、操场、食堂、课间和家庭。校园内以学生干部队伍为主力,在学校、管理部和班级三个层面加强人力管理的同时,分门别类地制作大批德育微视频、微课,利用班会、级会、校会、家长会开展教育。这些教育素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维度展开,促进学生“学、问、思、辨、行”。
三、以心育心,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促进身心智的和谐。
1.加强心育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配备了两位专职心理专业教师;所有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了心理教师C证培训,30%的在职教师参加了A、B证的培训课程;有三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在编撰心育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心理n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更大的心育课堂。在全区中小学中首先配置了专业心理分析软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网络测试,收集学生数据,为每一名入学新生建立追踪性心理档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心理理念,为学生舒缓青春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学习和家长期盼等方面导致的压力;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QQ群、微信群等途径,将心育课堂延伸到家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做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问题全覆盖,从源头上杜绝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2.整合资源着力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通过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学校持续推进心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不但借力于市教体局、卫计局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巡回沙龙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消除亚健康心理状态,而且发挥区“心理医生进校园”、家庭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等专项活动效能,在教师中定期开展团康拓展训练,开设十几个教师社团,活跃教师身心,使教师心理发展力不断增强。同时学校通过家委会、社区等途径,积极引进社会公益机构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团康活动,帮助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家庭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保障师生身心发展的和谐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以文化育人,构建育德多维网络,促进育德环境的和谐。
文化,是一种内心认同,是心灵深处的感触、思考,然后外显于行的过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沃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心育的过程。
小丽是个娇小秀丽的初二女孩,最近在学生中十分活跃,不但生活用品成人化,还经常呼朋唤友地开Party,很舍得花钱。但是她的课堂表现却令班主任担心,经常打瞌睡,学习每况愈下。更糟糕的是,有一天学校德育处老师接到一个邻近城市中学生打来的电话,向学校投诉小丽网络欺骗,网购一件化妆品收了钱没发货。经过了解,小丽的父亲说小丽假期与表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回来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了一个淘宝账号,自己做起了“网商”,在网上推销化妆品之类的日常用品,能赚点钱零花。这次被人投诉是汇了钱去上家,但对方迟迟未能发货,导致不能如期交货给买家。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遍性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商业性、便利性等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和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甚至家长不甚了然,在学生使用网络从事不该做的事情时,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要提防学生网络运用不当形成网络污染,严重陷入网络欺诈乃至犯罪等消极因素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发挥各级关工委、社工机构和心理辅导机构作用,关爱特殊家庭学生和学困生、贫困生;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建构和谐班级,开辟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心育德,则心通、理顺、行端、学成。“微心德育”,使德育工作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传统德育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杜时忠,著.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