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0 16:28: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艺术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现代陶艺;景观艺术;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86-02
一、现代陶艺的概念
从现代陶艺诞生之时,就与传统陶瓷艺术划清了界限。现代陶艺既继承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又超出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范围。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从原来的已经定性的传统工艺模式中解放出来,并重新观察陶瓷的本质内涵,最后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艺术形式。现代陶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无论是从陶瓷的哪个角度去审视现代陶艺,它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了,从中增加了象征性,情感表达还有审美意义上的变化等。
中国现代陶艺的开端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陶艺作品主要是以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出现在中国艺术界。随着时间的发展,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慢慢的意识到创新方面的重要性,随后艺术家逐渐创作出与原来不同甚至超脱原有艺术范围的艺术作品。那时陶艺界的“东方”方式体现在创作上更多的是从传统陶瓷造型和装饰中“提取”并“组合”在一起的“新”形式。陶艺在最初的起步阶段就显现了一种不同于同时代的其它艺术门类的多重线路:一是学院式的陶艺家,而且更多的是以雕塑家身份出现的作者和以雕塑形态出现的作品,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身份和作品的可变性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支持。传统陶瓷艺术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其朴素的设计随着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达到造型与材料,工艺与技术,釉色与装饰的高度完美统一。与传统陶瓷艺术不同的是,现代陶艺不仅在满足传统陶瓷艺术的一方面的作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的是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并且重视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以及思想观念,其中包含着更多的精神内涵。现代陶艺与以前的陶瓷艺术不同,无论是在艺术形式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它是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借鉴西方现代陶艺创作方式并且延续传统陶瓷艺术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陶艺介入景观艺术的历史
景观陶艺,一种从现代环境艺术当中派生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要吸收人类生活中的特点,也要区分于其他艺术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段的新生艺术。中国最早的陶瓷介入景观艺术应该是在商代早期开始,最早的是用在建筑上的用陶器做的陶水管。而到了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在秦代使用的最具有特色的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即我们现在说的“秦砖汉瓦”,都是用陶器制作而成。还有在山西大同的“九龙壁”是用陶瓷制作而成最后拼接而成的壁画。这些都是陶瓷介入景观艺术中很典型的例证。
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陶瓷作为一种景观元素进入环境艺术当中,不仅存在于建筑和室内设计,还存在于景观艺术当中。因为它天然的质感,刚柔兼并的特质,非常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景观陶艺延续了古老陶艺的一些制作方法和审美情趣,将制作的意识融入到公共艺术,成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创造出来一种新的艺术潮流。现在陶艺能在景观艺术当中被运用。因为它那独具味道的特性和丰富多彩的色釉,以及造型的变幻。都使得景观艺术与现代陶艺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无论现代陶艺以哪种形式存在于景观设计当中,它都与周围的环境,与人和谐的构建了一种新的公共艺术空间。
三、景观艺术中现代陶艺的形式
传统陶瓷从以前的室内摆设逐渐向公共空间转化,现在越来越多公共艺术的材料都使用陶瓷这种材质。包括公共设施的陶瓷座椅、陶瓷路灯、陶瓷壁画、陶瓷雕塑、陶瓷喷泉落水口等等,都运用了陶瓷作为基本材质,并且存在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当中。现代陶艺不仅没有失去传统陶瓷艺术的灵魂,而且还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味道在里面。陶瓷雕塑是属于雕塑门类的一种造型形式,从中国古代的陶俑到现代具有雕塑性的环艺雕塑作品,还是我们现在的景观陶艺雕塑,景观陶艺雕塑既继承了传统雕塑,也带着材料的公共艺术特性,让艺术家把景观艺术与陶瓷雕塑进行相结合,从而产生景观陶艺这一新的艺术门类。当现代陶艺雕塑带着传统雕塑的特性加上现代艺术的特质走进景观艺术当中,成为景观艺术当中的一部分时,陶艺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把雕塑从以前的沉闷形式当中解脱出来。景观陶艺的表现形式多为雕塑,但是因为材料的原因,多为水泥浇筑外观,然后以瓷片拼贴而成。现代景观陶艺雕塑即使有这个局限性在里面,但是它尺度,造型以及肌理,都是打破了原有的雕塑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再加上陶艺本身的“泥性”,这是一种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本质优势,是景观陶艺雕塑更能与周围的环境相融洽,更能让人感觉回归自然的亲切感,这是景观陶艺雕塑进入公共艺术的必然趋势。
(一)景观陶艺中的立体雕塑
在景观设计当中,现代陶艺雕塑经常被运用到广场、绿地、道路交叉口等公共场所当中。它以一种立体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我们可以多角度的欣赏它。它的表现形态我们可以分具象和抽象两种表现形态。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黄焕义教授设计并参与制作的现代陶艺雕塑《升腾》、《昂》,都坐落于景德镇入口的金岭大道。这两件陶艺雕塑作品是为了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而设计制作的城市标志性雕塑。《升腾》高达12米,有不同形状的四座瓷柱构成的一组雕塑作品。而《昂》象征着“陶”这个含义的陶艺雕塑采用“H”型框架结构设计,吸收印文陶的制作方法,用雕刻、模压等技艺创作的,深浅,凹凸的线条,呈现出多层次的肌理效果。并且在色调上用暖色调的高温釉面瓷砖屏贴在雕塑的表面,深红色的釉色与几何形体的造型相衬托,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著名的画家米罗的代表作之一《女人与鸟》就是现代陶艺以雕塑形式坐落在巴塞罗那的帝德米罗公园的现代陶艺雕塑的作品。艺术家在混凝土中嵌入陶瓷锦砖而成。从这两个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是属于构成性质的作品。而构成性质的作品属于抽象类型的,抽象造型它摆脱了自然物象的束缚,而根据艺术语言的表达来创作。这是艺术发展中一个非常鲜明的时代性。
而在景德镇市昌南湖一座大型“青花瓷龙”。这条“青花瓷龙”是使用水泥浇铸的形式,再加上共使用大小瓷片26万块拼塑而成,形成一座磅礴用壮观的风景线。像景德镇市昌南湖的青花瓷塔,瓷塔高59米,共11层。主体建筑是由钢筋水泥结构建成,外立面镶嵌青花瓷片而成的。这些则是属于具象性质的作品。在具象的造型基础上加以艺术语言的修饰,使得具象的造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审美空间。
(二)景观陶艺中的浮雕壁画
现代陶艺雕塑当中还包含着一类――现代陶艺壁画。现代陶艺壁画作为也是新生的一种以大胆的想象、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色釉变化的现代陶艺雕塑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瓷壁画是以陶瓷为原材料,运用不同的工艺技术、装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陶艺壁画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多在单元块瓷板或陶板上以线刻、填色、浮雕形式为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在表现形式上,现代陶艺壁画有借助于浮雕语言表现的雕塑性的陶瓷壁画,以及通过泥质的不同,不同的烧成温度的陶艺壁画,也有点线面、空间、肌理、釉色的几何抽象构成的现代陶艺壁画等。在国外的陶艺壁画当中,其风格多以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抽象装饰,追求材质、肌理和造型方面与景观相对比的手法,以求突出壁画的凝重和粗犷。
在现代的陶艺壁画当中,日本的陶艺壁画是比较有代表的。从大型的陶艺墙到小型的陶板装饰,都是整体感和艺术感很强的。陶瓷壁画主要的创作形式是拼贴的方式。像日本的现代陶艺代表人物会田雄亮的《云之城》。他的作品通常都是以抽象的艺术手法表达的,多将陶艺壁画底色归纳成几个色块,有不规则的陶片拼接而成的,其作品处于浮雕部分的形象釉色与底色随位置的错落而排布的,陶片装饰上都存在的有肌理效果,形成了敦厚朴实的个人艺术风格。西班牙艺术家米罗创作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太阳和月亮之壁,使用的是独立的陶板壁画,形成一道独立的景观。还有景德镇市昌南打到两侧七块总面积将近6000平方米的壁画,所有的壁画组成部分都是经高温烧制而成的瓷片组成,其中使用了青花、颜色釉、无光釉等装饰手法。西班牙艺术家高迪大量使用陶瓷作为设计与装饰的主角,不管是建筑的屋顶、窗框、围墙或者是各个通道的柱体、天顶、雕像等都是无数亮丽彩釉的碎瓷片、陶片等一片片不规则地依色系拼凑而成的。“拼接”这一艺术手法,在陶瓷壁画中,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慢慢的在陶瓷壁画中也上升至了一种艺术的语言。陶瓷壁画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堆塑和雕刻,通过这两种手法进行创作而产生的肌理,造型,尺度再加上陶瓷产生的釉色使陶瓷壁画成为景观设计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手法与艺术语言的不断创新,是的陶瓷壁画越来越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成为景观艺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在现代陶艺雕塑中还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我们很少见的陶艺透雕。透雕就是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象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者全部镂空,这样的雕塑我们称之为透雕。一般现代陶艺透雕用在广场的装饰当中还有园林景观当中,比如大型景观球形陶艺透雕,圆球图案陶艺透雕艺术景观灯罩,还有园林当中的镂窗,让人产生移步换景的感觉。
四、景观艺术中现代陶艺的审美价值
陶艺是水、火、土的艺术,釉色也赋予了陶瓷千变万化的色泽,陶瓷耐磨损,抗腐蚀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经久耐用,是一种绿色环保材质。造型方面,陶艺本身的“泥性”塑造性很强,而且所具有的独特味道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尺度方面,陶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用到各行各业的机遇也越来越多,不仅是其材料的普遍性,还是他本身的特殊性,都和环境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像米罗把马赛克贴在水泥烧铸的雕塑形体上,通过色彩的肌理变化,从而强化雕塑的造型,他还将陶瓷用来装饰主题雕塑周围的地表,装饰台座花坛和地表花坛。还有景德镇的路灯,全都是用陶瓷做的灯柱,运用了最传统的装饰形式如青花,刻花等,这些独特的釉色是中国青花几百年文化的象征。体现出千年瓷都的浓郁氛围,塑造了景德镇一道独特而炫目的景观。釉色方面,陶瓷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色彩空间。陶瓷经过高温烧制,其色彩富有变化性,并且经久不褪,既是美观的艺术表现材料,也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环保型的艺术材料。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景观是人类改造环境并依赖的空间,两者与陶瓷艺术紧密的融合,出现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的结合以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用另一种方式得以表现,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发展到现在,充分的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自己艺术个性的语言,把陶泥、瓷土材质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艺术家在传统的材料和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寻找一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返璞归真能得到大众公认,能融于环境的公共艺术创作。陶瓷艺术从室内走向室外,作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环境景观设计中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在这种情形下,脱离了传统意义,如居室小摆件、日用品或作为建筑之砖瓦的现代陶艺走入环境艺术之中,就显出其不可多得的优势――丰富的肌理与形态表现,釉色与烧成的独特魅力,坚固耐用的性能,最重要的是陶艺所具备的与人性的天然亲切感。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作为一种公共艺术既体现景观艺术的大众性,又有陶瓷艺术本身所特有的文化积淀。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从材质上主要是以陶瓷材料出发的公共艺术作品。相比较传统的实用性的陶瓷,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的实用性主要是对环境存在,景观设计与陶艺作品主要是一些探索性的表达个人意愿和思想的环境景观艺术,在创作的想法和创作的观念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顾名思义是在公共景观环境中的陶艺,它的意义必须在公共环境中的才得以实现,必须发生在公共的空间。环境陶艺还必须具备大众公共性,也是现代陶艺能和景观艺术能更好结合的一个问题。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使得景观陶艺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并且能够很好的与景观艺术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景观陶艺的运用越来越存在我们大众的身边,它的人文性和价值性将会不断的提升。对于现代陶艺参与到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中,是城市景观艺术领域的新拓展,陶艺以其独有的“泥性”置身于城市景观环境中,易于公众的近距离亲近,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能够体会到回归自然的亲切感,又可避免城市景观缺乏个性和文化特色的弊端。从而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增添了文化氛围,同时使城市景观有更多的选择达到人性化、艺术化的景观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韩祥翠
湖北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ZD58。
参考文献:
[1]孙晶,邬烈炎.现代陶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关键词:现代艺术保尔塞尚后现代艺术马塞尔杜尚非艺术现象
1. 引言
古人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同样,西方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也是按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前行的。从文艺复兴后17世纪的巴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继而到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再到野兽主义、现代主义,直到现在的后现代主义等等。都不难看出,西方艺术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发展自我的。尤其从近代的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精神衍变,使我们产生了对西方现代艺术的重新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于西方现代艺术中出现的非艺术现象。
2. 西方现代艺术的应运而生
现代艺术史是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尔.塞尚写起的,他又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那透过自然的表面看到内在的结构,以及对存在于汲取新事物的愿望和对旧事物的强烈感情之间的矛盾的理解,堪称其成就所在。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具有主观和写意的艺术精神得到大大的发展。西方现代艺术就是在这种强调个体和艺术自主的时代应运而生的。
3. 西方现代艺术的精神特征
以往,西方古典主义的艺术是采用解剖与透视的科学方法,主要以宗教政治为主要创作题材,构建以客观、写实为特征的审美艺术精神。然而,在现代西方艺术中,事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被批判,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客观物象被分解、重构和抽象化,艺术家更钟情于个人的感受,其作品关心自己对所画对象的感受,渴望表达其内在的精神世界。理性成为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由此形成一种力量来对抗外部世界的纷乱和焦躁。于是,人们看到:现代的内容或题材被忽略了,形式和风格突显出来;抽象被人们认为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表现变得比再现更重要,更钟情于个人的感受;创造高于审美,使人们看到了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与创新,创造者的个性弘扬成为创作中风格的基础,导致艺术的创造高于审美。
4. 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迪
马塞尔杜尚纽约达达艺术运动创始人。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进行的。由于杜尚的出场,历史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或许是野兽派、立体派的影响刺激了杜尚的奇思怪想,他将自己创作作品的构成要素不断地纯粹化、简约化,直至创作出了最惊世骇俗、最亵渎文明、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泉》。
杜尚此举震惊了整个艺术界。其行为不仅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颠覆,更以其机智的讥讽对艺术的本质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形象地阐释:洋葱的中心什么也没有,纯粹化的艺术极限即艺术自身的死亡,强调创作中意图的重要性,主张反形式、反理性、面向大众。这无疑启迪了后来的后现代艺术。他对艺术的否定力量又是肯定艺术的巨大力量,他破坏艺术的同时又为艺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5. 非艺术现象的理解
非艺术,这个词在以前一直带有贬义,当今随着艺术观念的日益进化,综合性实际上已经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门类,它适合着人们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需要,综合各门类艺术的特点,在精心创作的作品中表达一种情绪,一种巧妙的构想或哲理的寓意。它可能是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家、诗人、演员、音乐家、观众等共同参与下的产物,可能完全抛弃了传统艺术的题材、媒介和表现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尽管它的发生总是带有反叛性、挑衅性和发泄性,但却有着共同的本质:以艺术的方式表现日常生活。它强调:显示生活的本真状态,选择社会现实作为创作素材。即使社会现实是如此不可忍受,人们也不可回避它,而应直面它。
从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西格尔的雕像以及一些行为艺术家等等这些非艺术现象可以看出,注重在行动或过程中证实其美学意义与价值。这些观念在行动艺术,偶发艺术,身体艺术,激浪派,包括波普,观念艺术等等中都有深刻内质的表现。有利于激起观众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它抛弃精神上的控制。从而直线的、一味追求向前和革新的思维方式受到置疑,曲线的、迂回的即向前看又向后看的思维方式得到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改造自然的观点受到怀疑,转而强调以自然为中心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个性和创造性的意识被认为不是完美无缺的,尊重公众和大众的观念受到了重视。艺术趋向走上一条反对极端、追求折中、多元化、多样化道路。
然而,这种非艺术现象过分关心日常生活事物,而不关心什么本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个性以及与个性相关的独创性;艺术品忽视了美的深度,淡化了作为艺术品核心的诗意和韵味,变得浅薄和平淡;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使得不少艺术作品缺乏艺术魅力和表现力,在某种程度上艺术首先可能不是艺术品,而是消费品。从一定程度上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发展前途令人深思。
6. 对于非艺术现象应持的宽容态度
回顾20世纪艺术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方兴未艾的运动。当某一流派达到其发展的顶峰或陷入理论和创作的困境时,艺术家们定会打破原有僵局,寻找和展示新的可能性或发展方向和手段。这警醒我们,现实是永远否定历史的,我想在这种特定的否定中艺术家也在实现着自我,创造并发展这艺术。
对于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因为,在这些方向各异的艺术活动中,也许已经蕴含着对于艺术史乃至人类文明至关重要的变革的萌芽。人们在反思现代主义的同时,更应该重新斟酌独创与传统的真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让-路易普拉岱尔原著.董强 姜丹丹译.当代艺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2.7
2许江主编.人文艺术.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6
李明珂(1971- ),女,汉,江苏南京人,文学硕士,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陶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1.景德镇陶瓷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2.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 要:青瓷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温润、沉静、典雅的审美特征。它凝聚了儒家、道家、禅家的思想,是典型东方文化的代表。今天现代青瓷艺术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现代青瓷的艺术形态分析,试图从理论上把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观与西方艺术的审美观进行梳理,找到一条推进现代青瓷深入发展和本土化演进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青瓷;本土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341.8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Modern Green Porcelain
HUANG Sheng,LI Ming-ke
青瓷出现的历史源远流长,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瓷就是以青瓷的面貌示人的。其后三千多年的陶瓷发展之路,青瓷以其多彩的面貌,在陶瓷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今天,古老的青瓷艺术仍然得到现代人的青睐,人们崇尚大自然的美,回归自然的愿望使青瓷艺术再度升温。一部分陶艺家把青瓷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不断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东方与西方文化,从而逐渐形成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中国现代青瓷艺术。
当前,现代青瓷的创作虽然很活跃,但主要是以西方现代主义为参照,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强调视觉的冲击,有的则把青瓷作为传统文化的外衣,表现的却是西方现代主义的视觉经验,形式与内容产生了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从理论上把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观与西方艺术的审美观进行梳理,找到一条推进现代青瓷深入发展和本土化演进的途径,这不单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的元气和艺术精神,更是为了使艺术在当代人类精神生活中有所承担而开创一条生生不息的道路。
现代青瓷创作所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究其表现形态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传统文化精神为主体的青瓷审美形态、融会多元文化的青瓷审美形态。
一、以传统文化精神为主体的青瓷审美形态
由于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传统青瓷一直将冲淡、空灵、恬静、典雅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现在的青瓷创作则不再是停留于对自然的再现感性阶段,而是追求一种注入情感的、上升为理性的理想阶段。
文化传统的复兴包括审美形态的复兴,以传统文化精神为主体的现代青瓷其特点是坚持传统青瓷的造型方式。这类作品是传统的、古典的,但又有新意,绝非对古人的重复。在这一类型的现代青瓷创作中,又可以划分出两种表现形式,即:传统类型和泛传统类型。
传统类型的特点是坚持继承传统青瓷的高度成熟与完美,摈弃惰性的重复,采用“移步不换形”的主张来作为创作原则。“移步”就是有所前进,“不换形”就是不改变传统青瓷的基本特色。这体现出传统青瓷的生命活力,在于它仍在流动和演进,但这种流动和演进不采取突变而采取渐进的方式。它的内容、情感与风格都不断变化,但不改变由其基本语言方式决定的传统风格。对传统青瓷向现代青瓷的演进而言,“不换形”就是不改变它的语言方式,如对节奏、韵致的要求,以及对道与技、心与物、形与神的追求等。
如作品《跳刀编织纹瓶》(图1)审美上追求简练、饱满的造型,强调单纯中的丰富。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精雅繁密的跳刀纹装饰所特有的自然美配以青瓷如玉的釉色,作品在肌理与质地是产生了丰富的变化,构成一种新的形式关系。在这种形式中,作品达到青瓷自身审美特征与山水之美的感悟的内在和谐,从而使作品突破对物象的具象描述,创造了审美上的心灵空间。
图1 陈爱明《跳刀编织纹瓶》
泛传统类型为“调和中西”之作。它们既立足于传统又强调现代性,突破传统青瓷表现语言的限制,手段更加自由,面貌更加多样。这类形式的创作者大多为学院派的,他们受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巧,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即强调传统的形象,又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的挖掘,并有着创新与发现。
图2 许群《器皿》
许群的作品(图2),器形严谨中见抒情,圆润中见硬朗,简洁而又不乏变化和细节,处处显示着作者既自由又考究的构思和处理能力。她将对青瓷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领悟,融入作品中,将泥质的淳朴与青瓷的润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不仅拥有强悍的力度,也渗透着女人所特有的柔美。这种对比不但不会让人感觉突兀,反而协调地融为一体,人们可以同时感受粗涩质朴与平滑莹润的表面因素的和谐碰撞。
这类作品非常注重形与神的融会,追求器的整体造型准确、和谐、洗练并富于变化。并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审美趣味和新的表现技法,使作品在制作中更流于自然。完全按照材料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和表现,不去施加人性的力量,保全其内在本质的美。
以雕塑的造型并结合陶艺的表现语言来进行青瓷艺术创作是现代青瓷艺术中最有特色的话语方式。青瓷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符号,这种视觉符号被运用到现代陶艺创作中,比较容易解读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运用雕塑和现代陶艺手法,符号语言作为外化形式来诠释传统文化主题成为现代青瓷创作较独特的方式。然而,这类创作要求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观念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雕塑与陶艺形式的操作相当谙熟,从中寻找上表达传统意识的途径,以最敏感的方式、最恰当的技术手段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
姚永康的作品《世纪娃》(图3)是非常典型而有代表性的。他吸收了传统文化中“麒麟送子”、“连年有余”等意象组合的思想,以解构和重新诠释的造型语言,鲜活地将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情趣表现出来。在雕塑陶艺语言上,他运用了泥的点、线、面的不同造型,写意地表达了荷叶、莲蓬、鱼、麒麟等意象符号。
图3 姚永康《世纪娃》
许多陶艺家涉及或尝试将雕塑与青瓷结合的表现形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为雕塑与青瓷的融合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视觉体验。
二、融合多元文化的青瓷审美形态
融合多元文化的青瓷作品,强调生命激情的宣泄、强调直觉与无意识、强调对偶然效果的把握、强大视觉的冲击力、强调作品的构成效果、强调艺术语言的纯化。这类形态包含了丰富的风格样式,这些风格有很大的差异性,是现代青瓷多元趋向的主要体现者。将这类形式的作品进一步细化,可以主要分为:表现性类型和观念性类型。
表现性类型体现了现代青瓷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和创作思想的转变。它广泛吸收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各种养分,它的风格面貌丰富多样,因此,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实验性。
致力于表现型青瓷探索的陶艺家在整体上都很重视对内心世界与个性的表达,还把追求作品的张力与刺激、造型的变异与夸张、空间的灵动与多变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但作品的切入点并不尽一致,因为有的人受西方后现代艺术如新表现艺术的启示,通过作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有的人则更多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即注重形式的革命与内在情感的宣泄。如沛雪立作品《泥的畅想系列》(图4)对泥表面肌理的意向符号唤起观者对大自然的联想。造型的整体性与肌理细腻而自然的结合,在清澈的釉色下统一而凸现。坚实的外形下蕴含着气韵,人的意志与自然的意志达到完美的境界。对材质的敏感使他对细节的处理微妙,同时注重材料在结构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现力。
图4 沛雪立《泥的畅想系列》
从总体上看,这种类型的创作力图在遵循陶艺语言规定性的前提下,充分探索青瓷在纯审美形式创造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青瓷的表现潜力。以新奇的结构和颖异的空间建构,寻求个性的表达方式,寻求超越传统青瓷固有的语言样式,追求青瓷自身的形态意味和更大的精神性意义。侧重艺术语言的开拓,注重中西文化的碰撞,放任、偶发、自由的形式表现一种情感观念的新风格在这类创作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观念性青瓷的出现是青瓷发展的一种突破,它标志着一些艺术家对青瓷艺术的理解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也标志着一些艺术家将青瓷艺术纳入到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时,已经开始对一种新的可能性进行探索。
观念性青瓷不是观念艺术的分支,更不是观念艺术本身,它仅仅是区别于其它青瓷类型。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在接受了西方当代艺术的启示后,着眼点还是想办法用本土化的艺术语言和符号表达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与文化现状的关注。
这使得从事观念青瓷探索的陶艺家对符号的发掘孜孜以求。他们不仅要掌握青瓷的历史属性,还要掌握当代文化中真正具有价值的问题。部分陶艺家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文化经验中提炼作品的主题,并建立与作品思想内容相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这部分青瓷作品摆脱了一般的形式美感,具有比较鲜明的文化关注特点。
与当下文化建立一种更新、更直接的文化联系,而不仅仅是审美方式的转移,一些陶艺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王长平作品《鸟笼》(图5)通过对陶瓷自身的文本内涵和特异的材质美感的把握,使作品介于波普和艳俗形式结合,这件作品是基于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商业精神、物质消费和流行文化成为一种日常性的背景下,表现消费时代出现的诸多文化现象,并由此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立场。
图5 王长平《鸟笼》
民间艺术是相对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而言的,也就是所谓的“生产者的艺术”,它以劳动人民为创作主体,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如年画、剪纸、玩具、服装及其他生活用品等。其艺术特点是朴素和壮美,表达了劳动人民内在的善良、热情、朴实的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艺术又会不断演化,其种类和形式日益丰富,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继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表达和渲泄情感。
一 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的角度看,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应当属于“实用主义”,从文化的视角观察,则更多地是属于“乐感文化”。吉祥观念是我国民俗中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与人们生命中的一切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一切都是由以“福禄寿喜”为核心的吉祥观念生发,按照“融入寓意,传递精神,形成表意图像符号”的方式本文由收集我国民间的许多图形图案都由此而来。我国民间的吉祥观念是中国文化除儒、释、道之外的另一脉,在民间极具影响力,它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对中华民族影响已经有了几千年,并且还将延续下去。因而,现代艺术设计要借鉴和和吸收民间艺术,就应当先深刻理解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
二 民间艺术图形的意蕴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许多传统民间艺术的图形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最常见的有蝙蝠象征福气,蝙蝠和桂花的组合象征祈求幸福富贵等。对传统民间艺术图形按其蕴含的意义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生理安全型、文化寓意型和精神向往型,且这三种类型间是有层次的。生理安全型当属第一层次,通过谐音、借喻、暗示等方法,让人们心理得到满足和愉悦,如用蝙蝠、鹿、仙鹤、喜鹊象征福禄寿喜等。文化寓意型当属第二层次,图形多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借助其中的褒义所在,利用其不同的文化和物化意义,传达人们祈求和平安康、生生延续等方面的念想,文化寓意型的图形虽然有具体的形象,但其抽象意味更为强烈,如“万字”、“云纹”、 “方胜”等等。精神向往型是最高层,通过诗意化的物品图形来寄托人们的内心追求和精神上的向往。精神向往型以德为美,如通过梅、兰、竹、菊等“四君子”传达精神方面的追求。这三种类型的图形之间也不是完全被割裂的,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通过具象、抽象及不同形态图形的组合,让人们获得视觉意识、社会心理、精神寄托等多方面的精神寄托。
三 民间艺术的启示
民间艺术是一种生的艺术,即人生的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民间艺术虽然有点没落,但民间艺术中蕴含的实用哲学和乐感文化精神还在,只要这种精神在,民众还是会喜爱这种渗透和反映精神寄托的现代艺术作品。设计师们应当从传统图形的图案和形象中领会其文化价值,并将其文化内涵在当代艺术设计中运用。但凡是艺术创作,寻根溯源,都能挖掘出其蕴含的文化和哲学。随着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学习和关注。但这些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应当是在民间,即民间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这才是在我国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成分。国人的精神、性格和习惯,都源于此。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可以影响人们对新旧事物的取舍,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就能了解民众的悲喜忧愁,启发设计师门该设计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该怎样去设计艺术作品。计师们能从中得到很多技术方面得不到的启示,即文化和哲学层面上的启示。只有在这些方面有了突破,才会使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成为有源之水。设计师们应当利用中国民间艺术图形图案这一广袤的田园,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营养。
四 现代艺术设计中民间艺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现代性 传统艺术 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 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现代设计讲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庄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而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唯美、求实、创新精神的体现就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清华美院陈汉民先生在设计王府井酒店的标志时,把传统的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起来,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既有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结合的典范。世界著名建筑师贝隶铭先生在做中国的香山饭店时,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共鸣。大众即市场,现代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不能单凭个人喜好去干事儿,而是要根据大众的需求和认知,寻找融洽的切入点,去满足市场的需求。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说对现代设计具有推动作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等,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传统文化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如漆画、陶瓷、泥塑、蜡染、剪纸等,无论是作品中原始纯净的色彩,还是体现民族风情、人文生活的图案亦或是精湛的工艺技巧,都反映着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艺术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灵感的宝贵源泉,特别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主要特征是对自然形象的“删繁就简”。如我国民间的剪纸,造型多取简洁规整的外形,而造型着重于表现对象的形态特征,设计更趋向平面化。而在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中,就有化圆为方、变曲为直、把自然形态规律化、几何化的手法。这一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造型观念一致,提倡“少既是多”,“纯化形态”正好与传统装饰上的这一特征相符合。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上非常注重“形式感”,注重处理点、线、面及各形式要素的关系,很讲究造型排列的秩序感。在平面设计中,图案的纹饰、走兽的斑纹、鸟类羽毛等都借鉴于此。还有现代设计中对抽象造型的追求,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主流,然而在传统装饰艺术中,前人已经善于使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如京剧的面具纹饰,早期的岩壁画上抽象的艺术形象,人形和动物形,就是抽象型设计的灵感源泉。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就考虑到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采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喜鹊”“鲤鱼”等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招贴海报中传统的水墨,剪纸等手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大众的文化心理上达成情感诉求。让国人在其民族文化心理的层次上感到亲切与接近。可见,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在现代设计中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元素较好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要依据传统文化艺术中形和意的衍生传承。从最早的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图形符号的造型艺术,它们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方式,都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比如,传统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原始龙古拙、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狞厉肃穆、汉魏龙奔腾飘逸、唐龙饱满富丽、宋龙庄严规范、元龙矫健、明清龙繁缛凝重。还有中国其他有代表性的传统图形,诸如纹、云纹、鱼纹、涡纹等,我们都可探寻到其它表现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这种“形”的变化是对原始图形的继承,也是对其外在形式的衍生与拓展。每一个广为流传的图形符号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人们的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象征吉祥如意等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对这种好“意”的执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传。可以说,“意”的历史延伸催生出了“形”的历史衍生。
关键词:陶瓷艺术;留白手法;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17-01
一、现代陶艺中留白手法的艺术表现
(一)现代陶艺中留白手法的构图
现代陶艺在构图上所用的二维平面构图,即在平面上进行绘制,这与我们平时所接触的绘画相比大同小异。在绘画中我们讲求结构适中,整个画面不宜太满也不宜太空。在人物画中留白,才能够明显的展示出人物的精简,在山水画中留白,才能够显示出山水间的自然之美。在陶艺构图中也是一样,留白的部分往往是为了衬托绘画部分的精髓,控制得当则会显示出在绘画艺术中更高层次的造诣,构图也会更加具有意境之美。
陶艺家冯华林的瓷板画擅长留白手法,画法轻松、自然,主画面颜色处理到位,虚实相生,整幅画面活灵活现,具有灵动之美,其中版面的大片留白,为主画面意境引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人整体的感觉很洒脱、开阔。
总体来说,现代陶艺在绘画中的留白艺术以不同的创作理念支配创作者的思想,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追求来实现艺术的表达,是陶艺展示的魅力和艺术家智慧的结晶。现代陶艺之所以与其他艺术形式有区别,就在于它有独特的视觉角度,陶瓷器型具有不同的造型和形态,这就要求所有的表现形式要有独特的个性,在构图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装饰与器物造型的统一,留白手法运用得当则会表现出更加立体的形态美感。陶艺的立体造型国内外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在国外,陶艺的立体造型实验型为主,而在中国,注重的是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不断增强,两者的差异性得到借鉴和互补。留白的工艺给现代陶艺注入了新的激情,为传统陶艺造型带来了新生,在造型上并不固定于完美的形象,而是表现为一种失衡与协调,使器物在运用留白技法的展现下迸发了新的神秘力量。
(二)现代陶艺与留白的协调性
现代陶艺以泥、釉、火为艺术表现的载体,在造物的过程中,留白使这些“物”产生了新的美学意义。因此,在陶艺制作过程中,陶艺与留白的协调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陶艺的泥料与颜色使用对于陶瓷成品来说不可或缺,留白对于不同泥料及不同颜色的运用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红颜色带给人的是热烈的感觉,黑颜色让人感觉成熟稳重,蓝色让人感觉到平静。说到留白在色彩上做的文章,我们在生活中早有体验,色彩带给我们的冲击力是最为直观的,一旦色彩与形状相结合更会产生视觉与情感的冲击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现代陶艺的魅力中,留白由泥色和釉色构成,特别是色彩更加绚丽的釉色,带给欣赏者晶莹剔透的美。留白在高温中熔炼的釉色以不同的姿态展现美丽,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起,共同融为华美陶艺点睛般的存在。
留白并非只存在对陶瓷材料特性的影响,在不断的发展中还逐渐运用到了陶瓷烧制的过程之中。陶瓷形成成品的最后一步就是烧制,陶艺的烧制过程体现了自然与人的统一,每件陶瓷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灵魂,正是因为这样,烧制的过程也是表现陶瓷语言的重要环节,留白在烧制的过程中,在人为与大自然共同力量的作用下,形成自己独特的存在意义,为烧制后的整体效果作出铺垫。
随着陶艺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深入,陶艺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技法更加纯熟,泥料等材质也有了越来越多工艺创新和选择,这都给现代陶艺留白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想像空间。
二、留白艺术手法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创作空间
“有墨的地方是画,没有墨的地方也是画”这句话就体现出了留白的精妙之处。有了留白,使艺术意境的传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才会留给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欣赏方式,得到对人性和艺术的更多的感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艺品渐渐被更多的人所追捧,陶瓷工艺品是其中深受大众欢迎的品类之一。作为一种新奇又常见的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特有的亲切感被人们所认可,此外,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都会在这小小的陶艺品中展现,因此,陶瓷工艺品也被现代人视为个性表现的重要载体。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留白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留白并不是只留下白色,留白也可以是黑色、蓝色、黄色……严格说来,留白为泥料、手法的运用带来了极为可靠的使用方向,同样材质不同的使用方式,亦或是不同的手法都可以被利用,留白的运用使陶瓷艺术打破了传统规矩的束缚,很多看似违背原理的行为都可以被利用,形成不同的效果,这种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来自于艺术家偶然的“失误”,结果造成的令人惊叹的绝美效果,甚至就连具有破坏性的烧制结果,经过一番合理运用,也会成为一幅完美的作品。
(二)使现代陶艺作品独具魅力
留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使人们对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遐想,以个人的精神角度对艺术品进行挖掘和欣赏,形成全新的视觉体验,理解作品所表达不一样的精神价值,是对一件作品的尊重也是自身精神上的一次重生。留白可以给立体造型带来新意,丰满造型的艺术感,但重要的还是能够为人们对作品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它是艺术家与欣赏者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的寄托,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创作者情趣和思想的表达。
(三)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继承
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内容形式、创作思想都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广为人们称道。留白艺术在陶瓷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独特的韵味,在新石器时代陶瓷装饰中就有留白的体现而至今还为艺术家们所喜爱。在当下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对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更是形成了一些阻击,有的陶瓷艺术家扬外抑已,在情感及精神上都受到了压制,与传统文化割断了联系,否定自身的优良传统,而有的艺术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态度,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使留白手法在当代艺术的实验中获取了新的灵感和创新的冲动。。
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并不是相对立的,传统陶瓷是现代陶瓷的发源所在,古老的创作元素延续至后人所用,留白这一艺术手法也是在陶瓷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历史上相关的记载及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如,新安画派的留白、清安留白等,因此,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瓷的一种传承,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态度。
艺术的本身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在不断除旧创新的基础上,走向辉煌,相信在当代陶艺家的不断继承与创新中,陶瓷艺术会得到不断的发展,留白的手法运用也会越发有魅力。
三、结语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情感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方式,陶瓷工艺品承载的是艺术家的情感,也是欣赏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留白艺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被艺术家及欣赏者所用,在平面的构图及立体容器的造型中,留白结合陶瓷材料使用,给人以想象空间,让欣赏者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为作品增加了新涵义,是一项极具艺术价值的实践。因此,在对留白的探索中,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其他作品的优秀之处,结合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让每个作品都具有自身的思想,使陶瓷艺术的发展朝着更广阔的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关键词:现代舞;时代;创作意义
顾名思义,所谓现代直译便是——现在进行时代,驱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间代名词。那么,现代舞指的是现在流行的动感街舞吗?回答绝对不是。那现代舞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本质而言,我们赞同这样的论点:现代舞是一种观点它是场运动。是不断地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崇高的自由和民主的艺术动态。
自现代舞不论是训练技术还是创作理念早期被中国舞蹈家带入我国以来。我国舞蹈技术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舞蹈理念上对于创作和欣赏都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国舞蹈界张开了自由的翅膀,不拘谨不小气。当然,对于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视角是每一个舞者应该思考的。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历史、环境、人文、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的现代舞也就必然基于它们之上。着眼看过来现代舞形式在中国的出现丰满了中国舞蹈的形式,在内容表达上更加直接和通透了。不言而喻,这些都驱动于先驱们视现代舞创作为生命的意义,不论西方的还是中国的。
提到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创作不得不从西方现代舞先驱的创作的伟大意义说起……
现代舞起源于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它们有着从先驱者—奠基人—继承人—新先锋派—新生族最后到世纪末人这样一个阶段性历史的发展。它们并非类型化、程式化而是另辟出新、千人千面的发展。这些舞蹈家们成功的踩着时代的脚印再步前辈的后尘搞着打倒偶像崇拜的舞蹈艺术。现代艺术具有阶段探索和实验性的特征,现代舞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现代舞的历史是个性话的历史,存在着艺术家个人独立色彩。具有舞者真实揭示某种基本真理的功能。
最初笔者对现代舞的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认为现代舞指得就是动感街舞。从听说伊莎多拉.邓肯尊师的大名及她对世界现代舞艺术创下的奇迹起才从朦胧中渐渐走出,才明白一个现代舞就是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看一个现代舞就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深深感觉到前辈们是在迫于时代的压力下,选择以现代舞的方式来不断的摆脱旧的封建传统的束缚,探求新时代新舞蹈的意义。记得从书里读到过“在二十世纪前美国曾是个没有舞蹈的国家”,除了社交场合大多数人不会舞动身体。其实并非如此,其实它们有着及其丰厚的宗教舞蹈,只是不显得有何种需要。它们国家是一个清教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对人体观念在早期与古老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新的技术革命、通讯革命、声光技术革命以及交通运输革命带来新观念的变化。随着人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各类娱乐节目杂耍频频出现。在这样一些历史文化背景中,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邓肯、露丝、圣丹尼斯等一些舞蹈家寻求新思想对舞蹈意义的新的诠释,新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舞蹈本质的思考回答了动作就是舞蹈对生活的表现对情感的表达。并解释了感觉即“由心灵感知出的印象或认识所引导出的人体反应,通过人体反应后身体产生出了语言反射”等一些问题。留给后起舞蹈艺术工作者智慧的指导,丰厚的财富。
大多数西方的前辈们通过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捕捉从生活的根源出发创造出个人的舞蹈风格,扩大了现代舞的丰富性。将有限简单的舞动发展为能搬上舞台的艺术品。最为重要的特点是:①生活化;②讲究内涵。就是通过舞蹈来凝练生活、表达生活、说心里必须说出的话。
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舞一代尊师玛莎•格雷姆用血的记忆燃烧起来的心回报她对艺术的决心。她首次在她的作品里运用了对白并创立了玛莎•格雷姆舞蹈技术。通过现代舞《心灵的洞穴》《黑夜之旅》等作品勇敢揭示人性邪恶的一面,用扭曲向上伸展的肢体发出求援的呐喊。曾坦白的说过“希望自己是一头狂野而美丽的兽,身体是神圣的衣裳”。这是高尚的人格带给她的创作冲动。她用打破时空力的方式探索新动作的可能性。通过舞蹈记载世界的变迁。同时也示意了人类某种有动机的奇迹。
现代舞之母邓肯“自由舞蹈”的创造告诫了人类人性化的主题,她认为人类只有灵魂和精神才能帮助自己。生活中最可怕的是缺失生活理念。她的舞蹈不受政治牵绊,她主张舞蹈生活需要比现实生活自由的多才能活在舞蹈里创作舞蹈。舞蹈才能鲜活!她作为现代舞之母的意义就在于她使舞蹈向她所处的时代迈出了辉煌的一步。她以身体的自由去达成心灵的自由,以心灵的自由去追求创造力的自由,以想象力的自由达到艺术的自由,以艺术的自由表现精神的自由以及人性的自由。她的时期出现了不用音乐伴奏的舞蹈。在她成就非凡时期生活依然十分清贫,时常无力支付房租。并还在她窘迫中诞生了她的舞蹈流派的基础理论。她不是一位革命者但她的名主主义思想倾向使她的艺术同情革命。她对艺术的坚决在人们看来是某种境界。
有人认为现代舞不属于“抽象舞蹈”是反芭蕾的舞蹈艺术。被誉为现代舞理论之父的“鲁道夫•冯•拉班”曾出任过芭蕾舞团团长。创建了身体的收缩与放松技术。他认为现代舞是否能彻底摆脱芭蕾尤其是芭蕾中人体训练的科学成果的影响,始终是一个问号。但玛莎•格雷姆舞蹈中许多收缩与放松、跌倒与爬起、赤脚舞动等技术的运用正是反芭蕾训练技术的。与芭蕾技术中的直立、挺拔、高贵的足尖舞蹈背道而驰。这又说明什么呢?正说明了现代舞个人化、个性化、千人千面、另辟出新的舞蹈特点。同时也说明了舞蹈从肢体美向形式美向内容美逐步渗透的趋势。更加讲究了一个舞蹈本身就是自由和多面的功能实质。
既然现代舞具有时代背景、历史符号等一些特征,那么,在这个运动场上我们国家就应该拥有我们自己的现代舞。依据我们独特悠久的艺术文化结合我们的时代特征,借着前辈们丰富的创作经验及解放了的思想意识创作属于我们的现代舞。经过了一段借鉴吸收的尝试性创作开采时期,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现代舞的符号!之所以现代舞滋生于中国那一定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舞蹈多元发展的认识也随之新的思想意识渗透了。同时新的现代舞理念和技术也就从西方借鉴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