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年度财务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9××年度,我局所属企业在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全市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形势下,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搞活经济强化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深入挖潜,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努力开拓,奋力竞争。销售收入实现×××万元,比去年增加30%以上,并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从变化因素看,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影响:①调整了“三资”、“一金”比例,使费用绝对值增加了12.8万元;②调整了房屋租赁价格,使费用增加了50.2万元;③企业普调工资,使费用相对增加80.9万元。扣除这三种因素影响,本期费用绝对额为905.6万元,比上年相对减少10.2万元。费用水平为6.7%,比上年下降0.4%。
3.资金运用情况
年末,全部资金占用额为×××万元,比上年增加28.7%。其中:商业资金占用额×××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55%,比上年下降6.87%。结算资金占用额为×××万元,占31.8%,比上年上升了8.65%。其中:应收货款和其他应收款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从资金占用情况分析,各项资金占用比例严重不合理,应继续加强“三角债”的清理工作。
4.利润情况
企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万元,主要因素是:
(1)增加因素:①由于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804.3万元,利润增加了41.8万元;②由于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52%,使利润增加80万元;③由于其他各项收入比同期多收43万元,使利润增加42.7万元;④由于支出额比上年少支出6.1万元,使利润增加6.1万元。
(2)减少因素:①由于费用水平比上年提高0.82%,使利润减少105.6万元;②由于税率比上年上浮0.04%,使利润少实现5万元;③由于财产损失比上年多16.8万元,使利润减少16.8万元。以上两种因素相抵,本年度利润额多实现×××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金占用增长过快,结算资金占用比重较大,比例失调。特别是其他应收款和销货应收款大幅度上升,如不及时清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引起重视,应收款较多的单位,要领导带头,抽出专人,成立清收小组,积极回收。也可将奖金、工资同回收贷款挂钩,调动回收人员积极性。同时,要求企业经理要严格控制赊销商品管理,严防新的三角债产生。
2.经营性亏损单位有增无减,亏损额不断增加。全局企业未弥补亏损额高达×××万元,比同期大幅度上升。建议各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亏损企业的整顿、管理,做好扭亏转盈工作。
3.各企业程度不同地存在潜亏行为。全局待摊费用高达×××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万元,待处理流动资金损失为×××万元。建议各企业领导要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该处理的处理,该核销的核销,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关键字:年度财务预算;企业运营管理 ;长远发展
年度财务预算对企业运营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年度财务预算是一个直观的反应,该预算是对某个企业后来一年的发展形式和发展状态进行制定的。年度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的内容包括了企业将来的一年的阶段中的经营成果、资金的筹集以及分配和现金收支等方面的内容。从年度财务预算的形式上看,与一般的财务报表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却是一项重要的依据,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财务绩效的考核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时需要遵循有完善的预算指标体系、内容上应该具有覆盖性、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原则。
一、年度财务预算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还需从长远的角度进行不断的探索,对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走上一条长远的道路,这就需要企业推进年度财务预算的建设,制定合理科学的年度财务预算可以有效的带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年度财务预算对于企业的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
1.1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有效调动
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性是通过年度财务预算的制定而体现出来。年度财务预算不仅从一线运营人员的角度出发,也不是单纯的以管理层的角度分析,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最终达到的协调结果。财务预算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性的作用。企业运营管理的主体就是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通过预算可以指导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需要在下一年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在年末进行绩效评定对比的重要依据,这也为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公正科学的标准,可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1.2 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经营目标更加明确
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也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国,中小企业只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就能自由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其入市条件比较宽松。这种政策导致一些企业的经营目标出现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年度财务预算可有有效的减少企业经营发展的盲目性,使得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路线清晰,对于企业进一步制定长远的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奠定了为企业吸引外资的基础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良好运作,其中还需要得到外界环境的支持,特别在资金上对企业的支持、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资本市场逐渐成熟,资金充足的企业同时也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着值得投资的投资对象,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获得外界的投资比较困难,对于资金投资者投资之前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资金投资后企业的长期受益,这就使得注重眼前利益的宗旨就大相径庭,因此,只有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才能吸引战略投资者,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主要体现在财务预算上,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考察方向永远是对企业今后发展的把握,企业今后的发展路线以及企业的谋略方面。做好年度财务预算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从其他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让企业走进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发展模式,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
1.4有助于回避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的主体的企业,需要承担市场经济的各种风险,特别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受到国内外的风险就无形之中增多,这就导致给企业的发展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无论遇到什么风险都会直接的转化为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收益风险以及资金回收风险可以通过年度财务预算直接进行考察并做出及时措施面对。企业的资金流与这些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正常运作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年度财务预算可以有效的预估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发展形势,从而提前对企业的资金做出合理的安排,虽然不能有效的使企业规避各种风险,但是,可以使得企业账款的运行更加科学高效。对于推行年度财务预算对于企业运行管理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可以通过预算可以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化。
二、年度财务预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目标时需要协调一致、符合实际。符合实际是制定预算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在这里边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目标的制定需要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以及员工的素质相适应,不能将目标制定过低或者过高;另一方面,目标的制定需要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结合,制定的目标需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总之,企业目标制定需要考虑到企业内外因素综合因素。
(2)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制定。首先先进行预算的细化,包括预算的责任、制度、指标、费用以及定额等各方面的细化,进一步分解到管理的个人和部门,使得其具有明确的过程监控和明确的目标,这就可以有效的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3)在预算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考虑清楚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人为造成的还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保持科学合理、公平客观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
(4)建立预算保证体系。严格预算的约束机制,规范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各自的《实施细则》《预算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韩涛,王立公,王道顺,王建华.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蜻效评价研究口[J].企业研究,2009(1).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改革 财务分析指标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46-02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是依据1997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分别占事业单位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个主要指标。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自身运行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些已有的财务分析指标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必要重新构建。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财政拨款的比重逐步下降,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发展成为政府、服务对象、银行、投资者、捐赠者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或者将要成为事业单位资金的提供者,他们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资金提供者的预期,事业单位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资金筹集的多元化要求事业单位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要。财务分析指标也应适应这一需求,提供适应各方需要的财务分析信息。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从1998年开始财政部门逐步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深化收支两条线的公共财政的改革,2007年又全面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现行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已不能满足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公共财政改革后预算单位“不仅要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信息,还要提供预算与执行情况比较的信息,以及除预算管理活动以外的所有财务信息”{1},提供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绩效评价信息等会计信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2},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系已不能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因此,构建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财务分析指标新体系十分必要。
(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明显落后于事业单位的改革。2007年财政部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准则和制度)。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新准则和制度尚未正式颁布,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2009年8月财政部先后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个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新制度在核算范围、核算内容、科目设置以及报告体系上均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新制度的反应都很热烈,这对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制度中会计报表体系得到了优化和完善,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会计信息,为提供更为全面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信息,构建适合事业单位改革所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有用性
根据决策有用学说的观点,财务信息应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为目标。作为财务分析的结果,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应从政府、银行、投资者等资金提供者的角度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清晰易懂,有价值的决策有用信息。
(二)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涉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预算执行结果以及绩效评价等,涉及面广。不可能将所有指标都反映出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有所侧重,区分主次,以主要财务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主体,以与主要财务指标相适应的其它财务指标为补充。
(三)适用性
在我国,事业单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业门类众多,财务分析指标既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满足事业单位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四)可执行性
可执行性是指财务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指标源数据信息的方便采集,能够较好地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它相关财务数据中获得。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以有用信息量的多少作为构建是否合理的标准,着眼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构建。基于事业单位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事业单位本身和利益相关各方对财务经济指标的需求;其次要考虑政府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及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指标的需求;再次还要考虑公共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资金运行绩效分析指标的需求。
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如下三个层次:
(一)基本财务状况指标
基本财务状况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指标,主要是指反映资产负债指标、财务收支指标、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等等。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1.资产负债指标。⑴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债权人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⑵流动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能够变现的资产偿还短期流动负债的能力。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从财政部的《两个新制度》来看,现金流量表已列入医院会计报表的范围,表明事业单位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凸显必要。该指标是开展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更为谨慎的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⑷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收支的结余与利息支出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业务活动收支结余对偿付债务的保证程度。⑸长期资产适合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净资产与长期负债之和同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之和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事业单位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2.财务收支指标。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对单位资金组织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亦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如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分别占总收入的比率等,从而合理分析收入结构。⑵业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同样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如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还贷支出、设备采购支出等分别占总支出的比率,从而合理分析支出结构。
(二)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
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指标,可作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评价事业单位预算完成、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
1.预算完成分析指标。收入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收入与收入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根据需要可以将指标细化到预算收入的各收入项目,考察评价各项收入的完成水平和收入潜力,为下年度预算的编制作参考。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支出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支出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根据支出的构成也可按照预算支出项目分别计算指标,用来反映各项支出的执行情况,支出控制水平。
3.预算支出调节指标。预算支出调节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正式预算下达后支出预算变动的绝对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的水平。
(三)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效率的指标,可以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
1.经费自给率,该指标是财政性补助经费以外的事业单位自身组织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日常基本性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组织收入满足日常基本支出能力的指标,不包括纳入财政预算的项目支出部分。
2.净资产增长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本年净资产增长额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净资产增长情况的分析指标,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净资产总额的增长情况,也可将指标按净资产的明细项目反映各净资产明细的增长情况。
3.经费节约率,该指标是相同支出项目上年实际支出与本年实际支出的差额同上年度实际支出的比率。反映该支出项目与上年度相比,支出的节约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支出的汇总分析也可进行支出的明细分析。
4.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同一收入项目本年度收入与上年度收入的差额同上年度收入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该项收入的增长能力,可按照收入项目个别分析。
5.固定资产更新率,该指标是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与非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比率。《两个新制度》中已明确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该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的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6.资产保值增值率,该指标是以本年度事业单位净资产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指标。
笔者是在已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财政改革的成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践,就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的有益探讨。由于事业单位行业门类较多,涉及的具体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有待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改革成果颁布后再作细化研究。
注释:
{1}汪敏.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时代金融,2008(11)139~140
{2}钟怀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财会通讯,2009(9)48~49
关键词:商贸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商贸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现状
(一)管理者对分析报告的利用率不高
商贸企业面对着完全竞争市场,是经营压力偏大、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管理者极易形成重经营轻管理、重核算结果轻分析的思想,造成了他们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利用财务分析服务和指导经营的程度普遍偏低。
(二)分析内容单一,局限于定期报表分析
会计核算期终了,分析人员利用季度或年度会计报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但随着决策对信息及时性和深入性的要求提升,需要管理者能准确、及时把握企业日常财务状况、某一具体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若财务分析工作仅停留在定期事后综合分析,依然无法适应决策需要。
(三)依据资料局限于财务报表,忽视非财务信息
目前许多商贸企业财务分析资料主要依赖于财务部门提供的报表数据和资料,通过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形成报告主体,忽视了对商贸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发展战略、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四)缺乏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相结合思路
分析人员在报告中往往能反映企业事后存在的问题,却不易发现和披露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财务风险,也不会从为管理者提建议角度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财务风险。
二、基于商贸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建立商贸企业财务分析制度
其一、建立财务分析的组织管理体系。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牵头、综合能力较强的专职财务分析人员共同组成,完成分析报告的编写。其二、明确财务分析工作权责,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对报告时间和质量、资料收集、分析目的和任务、保密等作出规范。其三、对分析报告的传递和运用进行设置,确保有质量的分析结论和改进建议能服务于经营管理。
(二)商贸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内容
1.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内容。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以企业内部报表数据为核心,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内在财务能力和财务潜力,预测未来财务趋势和发展前景,据此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报表数据信息支持和依据。分析报告可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报表分析报告三类。
(1)月度财务分析应以利润表为分析基础,以本期影响利润额的突出事项为重点展开分析,找出原因和本质,分析各月度之间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描述和分析,反映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未来期间财务数据的发展趋势,为下阶段经营活动找出努力方向和提供改进措施。(2)季度和年度报表分析应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费用明细表和现金流量表、内部财务表格等报表为分析基础,并结合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稽核报告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财税法规等对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通过重要财务指标与上年同期或往年数据、本期预算、同行业标准等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原因和发展趋势,为后期的财务工作和经营活动提供可行建议和改进措施。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体系内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预算执行结果与目标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为预算年度考核结果提供参考依据;跟踪预算与战略的配合程度,为预算修正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分析报告可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性报告。
(1)定期报告主要是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数据与预算进行对比,全面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预测。针对差异较大指标和未达成分解进度的指标,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2)临时性报告主要是针对定期预算执行报告中发现的重大差异进行进一步具体分析和明确责任,拟定具体调整或改进措施。
3.投资运行效果分析内容。投资运行效果分析就是通过对投资项目一定期间内实际运行结果与可行性报告或预算目标对比,以提高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准确性,强化公司重大项目决策的合规性、科学性,也为项目后期经营提供数据和改进意见。分析报告可包括: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和股权投资分析报告。
(1)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分析资产使用前后的数据和效益对比、重大设备设施投入的背景、投入费用、使用状况、使用前后效益、投入产出情况等。(2)股权投资分析重点分析评价决策合理性(可行性报告、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审批核准情况等)、预期效益与可研目标的对比和差异、评价项目持有的发展性等。
4.专题财务分析内容。针对经营管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重大经济措施或薄弱环节等为分析对象。商贸流通企业可针对库存积压,逾期应收账款,资金循环、成本费用、亏损网点等事项进行专题分析。
(三)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相结合
商贸企业所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应紧密围绕财务风险进行,通过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对企业运营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预测和加以防范,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晓芹.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0).
关键词:财务分析; 具体应用; 局限性
一、概念与程序介绍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相关利益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进行财务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分析的范围广泛,不同的相关者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明确分析的目标,以免在分析中头绪纷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后,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难度、分析量的大小制定出具体的分析方案。
3.搜集资料进行财务分析。
首先应掌握大量资料,以保证分析的质量。相关资料一般包括企业的报表,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以及预算资料,同行业企业的相关资料等。
4.运用特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掌握充分的财务资料之后,即可运用特定分析方法来比较分析。以反映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详述
财务分析按计算指标的性质或所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可以分为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分析、趋势比例分析、结构比例分析和比率分析。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金额的变动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距,例如,本年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1o万元。而变动百分比的计算,是将不同年度间金额的变动额除以基准年度的金额所得的百分比。这种方法具体是:把上一个时期的数字定为基数,后一个时期与前一个时期依次进行环比。例如假设某公司1991、1992、1993三个年度的总资产分别为10000元,15000元和20000元。在这种方法下,先以1991年的10000元为基数,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50% ,再以1992年的15000元为基数,1993年比1992年总资产增长33%。计算变动百分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受到基数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
1.当基期的金额为负数或零时,变动百分比将无法计算。例如:如果在计算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时,某一期因发生亏损,金额为负值,则计算下一期与该期的变动百分比时就没有意义。
2.在前后几期的增长绝对额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各自比较的基数不同,因此计算的各期变动百分比也不一样。如上例中,虽然资产数额1993年和1992年都分别比上年度增加了5 000元,但因基期由1992年变成1991年,致使两年的变动百分比不同。
3.当用作基数的金额很小时,则计算的变动百分比可能会引起误解,例如假定某企业第一年的利润是100 000元,第二年降为10 000元。而第三年其利润又恢复到100000元的水平,则第三年的利润比第二年增加了90 000元,比上期增加了900%,实际上,第三年增加的900%只是正好抵消了第二年下降的90%。
(二)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法是以基期的数据作为100%,将以后各期的数据分别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首先,选择基期,并给基期的报表数额赋予10o%的权数。
其次,将以后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成为基期相同项目的百分比。现举例如下:
假定某企业以2002年作为基期。其销售收入为60 000元,净利润为3 000元,从2003年到200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62 400元、64 000元、66 000元、72 000元、90 000元,相对应的年利润分别为3 12o元,3 840元,4 290元,2 91o元,4 590元。要计算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销售收入分别除以60 000元, 求出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o4%、1o7%、1 1o%、120%、150%。要计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净利润分别除以基期利润3 000元.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04% 、128% 、143% 、97% 、153% 。由上例所计算的趋势比例表明,该公
司在前几年销售收入稳定增长,而2006年与2007年增长迅速。除2006年外,净利润也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为趋势比例的基数固定,使各个期问的数据可比。从而克服了前述变动百分比受基数制约的局限性。
(三)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占总额的相对大小。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个项目都可表示为该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比例法可以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而且也可以反映企业从债权人
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另外通过计算连续几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还可以发现企业的某些项目变动重要性。计算结构比例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利润表。在利润表上,既可以反映出若干年的绝对金额,也可列示各项目的比例,例如。某企业2002年取得销售收入300 00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180 000元,由此计算毛利为120 000元,扣除当年费用75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45000元。该企业2003年取得销售收入5oood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350000元。由此计算当年毛利为150000元,扣除当年费用1o0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50000元。要计算利润表2002年的结构比例。就是要以利润表所有的科目分别去除2o02年的销售收入,从而求得毛利率为40% ,费用占销售收入的25%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 5%。计算2003年利润表的结构比例可得毛利率为30%,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0%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0%。观察上例。可以发现2003年与2002年相比毛利率从40%降到3o% ,由于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率减少,因而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由15%降至10%。但从绝对额可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比上年增加。销售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大。如果仅仅从组成百分比看,就无法了解第二年利润增加的事实,这也体现了结构比例法的局限性。
(四)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方法。它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但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比率报表,作出不同时期的比较,从而更准确、更合理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财务分析的不同内容。比率分析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
1.偿债能力主要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一般通过考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大小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主要通过考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营业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
3.获利能力反映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通过考察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利润、每股现金流量、市盈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必须要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才能真正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体的指标评价标准又包括三类:
1.行业标准,即本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比或者本企业与同行业公认的标准进行对比。
2.历史标准,这是对企业本身但不同时期的比率进行对比,如期初期末的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对比等。
3.目标标准,主要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与预算的比较。以流动比率举例如下,某企业2002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 845 600元,同年流动负债总额2 528 800元;2003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625317元,同年流动负债为2054062元。用流动资产分别去除流动负债的总额,计算得两年的流动比率值为1.13和1.28。一般情况下,通常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或者大于2是理想水平,与该企业的流动比率相比,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偏低,从而得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三、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意见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处理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相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有可能对同种项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两者没有可比性。
(二)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可靠性的影响数据资料的不真实和不可靠将导致财务分析没有实际价值,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主观方面。会计报表中有些数据是通过估算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影响较大,而且企业有可能为了使报表显示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采取手段来调整财务报表。其次是客观方面。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比较基础的局限性
首先,趋势分析是以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今年比上一年比率有所提高,这并不一定说明企业的管理就有了进步。其次,使用同行业标准与企业的比率进行对比时,同行业的标准只是起到一般性的指导作用。并不一定有代表性,例如将同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放在一起就是不合理的。根据以上总结的局限性,现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如下:
1.明确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弹性区间。在比较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时。应选择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的差异缩小。在比较同一企业不同的会计期间的数据时应考虑去除政策变更的影响。例如,当对不同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时,要选择一种相同的计价方法,就可以减少差异,从而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及一致性。
2.改善财务分析相关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首先,应避免会计准则应用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的出入。其次,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要在报表以外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除此之外,要应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按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完善路径
近年来,会计界始终在倡导企业财务从业者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角色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安排向主动创造价值转变,进而实现业财融合。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会计信息的翻译能力,使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决策的可靠依据。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单一。就现状来讲,大部分企业之所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内部绩效考评所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企业战略决策的服务作用。
(二)维度单一。因核损精细度的限制,许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主题和维度相对单一,主要围绕组织维度展开,缺少对产品、市场、项目等经营管理维度相关维度的分析。
(三)分析方法相对简单。许多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只是简单地进行预算与完成的对比分析,完全忽视了情景分析、对标分析、敏感度分析等前瞻性较强的方法分析,这就导致财务分析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管理存在的切实问题,最终影响了企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四)业务溯源能力不强。当前,许多企业财务分析都停留在数据罗列层面,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没有实现贯通,缺乏对业务动因的挖掘,两者贴合度不强,所以财务分析对重大风险和管理问题的提示可行性不强。
(五)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缺乏系统性,简单罗列但又十分复杂,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基本是无法读懂的。此外,分析结果重点不突出,图形图表应用不够,可读性不高。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应包含的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宗旨是要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主题分析,采用多元分析法全面分析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性较强的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分析。这方面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以往经营业绩的一种总结,其目的是要找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调整与革新提供可靠依据。
(二)预算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以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为依据,结合相关业务主体的预算指标,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面分析预算未能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具体原因,然后要求相关业务主体根据分析报告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
(三)财务业绩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效益来源于核心因素的分析,具体包括收入增长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增长分析。收入增长就是对企业效益来源的结构分布分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第一,分析不同产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及与上年或上季度的环比结果,以及对当前利润的影响;第二,分析不同区域的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当前效益的影响;第三,分析不同业务主体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对企业效益的具体影响;第四,分析内生性增长收入趋势,对当前企业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潜力进行前瞻性预判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这一盈利核心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为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及成本控制调整提供可靠性依据。一方面,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括企业成本构成情况和全价值链成本要素,寻求企业成本控制的突破口,及时发现不增值作业,为企业成本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升级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对成本对标进行分析,就是将企业放在行业市场大环境中,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为企业竞争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最后,对成本要素动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要素形成与高低的影响因素,判断可否通过优化来进一步拓展企业的效益空间。此外,还要对可控费用进行分析,就是通过对不同可控费用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以找到最合理的控制路径。
三、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首先,构建完善的部门管理体系,确定能力出众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全局掌控企业财务分析所有业务活动。同时,打造专业强、业务强的财务分析队伍,确保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其次,明确财务分析的宗旨,实施全面的流程架构,增强报表编制、资料收集、信息保密等事项的规范性。最后,合理设置财务分析报表传递与运用流程,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决策的分析作用。
(二)丰富财务分析内容
1、财务报表。这方面的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内部会计数据的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态势的前瞻性分析,是为了给企业战略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的全面分析。
(1) 月度财务报表分析。此类财务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展开的短期效益分析。对每个月出现的对企业利润和资产带来显著波动性变化的生产经营事项展开深入剖析,找出引发事件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对不同月度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反映本月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同时对下个月企业财务走向展开预判,进而为后续生产经营战略调整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性依据。
(2) 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分析。这两类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收支明细表展开长期效益分析,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最新动态,对季度或年度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多方比对寻求差异,对下一季度或年度的生产经营规划提供整体战略性依据。
2、预算执行情况。此类财务分析通常是将预算目标与实际完成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寻求差异并进行本质剖析,为年度的预算考核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参数,该分析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
(1) 定期分析。顾名思义,定期分析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展开相关的财务分析,也就是将相应时间段内的会计信息和预算数据单独提炼出来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找出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不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也就是临时分析,主要发挥着突出着重的作用,是在定期分析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具体来讲,就是将定期分析所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并针对相关差异提出更为详细具体的改进方案。
3、投资运营效果分析
(1)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主要是对资产前后变化情况加以全面分析,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资产前后效益变化、资源投入成本、资源利用效益变化、投入产出等效益因素的分析。
(2) 股权投资分析。主要是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展开合理分析,对预期指标和实际完成加以对比分析,并对股权投资的前景效益展开预判等。
4、风险分析。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计数据的浅层分析,还要将其拓展到经营数据、税务数据等业务信息的财务分析上。通过对报表项目联系、报表整体预估情况把握来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的潜在风险,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将企业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实践中,面对目的单一、维度单一、分析方法相对简单、业务溯源能力不强、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等问题,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财务分析具体内容,从体制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体系完善,以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霜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分析[J].商业会计,2016,03:91-92.
[2] 黄毅.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及完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5:24-26.
[3] 徐俊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6,12:141-142.
(一)财务分析报告按其内容、范围不同,可分为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简要分析报告。
1.综合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又称全面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存货、固定资产等主要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等变动情况及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将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它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各项决策有深远影响的特点。它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1)为企业的重大财务决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综合分析报告几乎涵盖了对企业财务计划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和评价,能使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和财务状况一目了然,及时反映出存在的问题,这就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当前和今后的财务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报告,可以作为今后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历史参考资料。
综合分析报告主要用于半年度、年度进行财务分析时撰写。撰写时必须对分析的各项具体内容的轻重缓急做出合理安排,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2.专题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又称单项分析报告,是指针对某一时期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某些关键问题、重大经济措施或薄弱环节等进行专门分析后形成的书面报告。它具有不受时间限制、一事一议、易被经营管理者接受、收效快的特点。因此,专题分析报告能总结经验,引起领导和业务部门重视所分析的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专题分析的内容很多,比如关于企业清理积压库存,处理逾期应收帐款的经验,对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的预测分析,处理母子公司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均可进行专题分析,从而为各级领导做出决策提供现实的依据。
3.简要分析报告
简要分析报告是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问题或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概要的分析而形成的书面报告。
简要分析报告具有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特点。通过分析,能反映和说明企业在分析期内业务经营的基本情况,企业累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情况并预测今后发展趋势。主要适用于定期分析,可按月、按季进行编制。
(二)财务分析报告按其分析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与不定期分析报告两种。
1.定期分析报告
定期分析报告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内部规定的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应予编制和上报的财务分析报告。如每半年、年末编制的综合财务分析报告就属定期分析报告。
2.不定期财务分析报告
不定期分析报告,是从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不做时间规定而编制的财务分析报告。如上述的专题分析报告就属于不定期分析报告。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重视的的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应按半年、全年财务决策的要求各撰写一次综合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可根据需要随时撰写。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需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1.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一个调查过程,深入全面的调查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但调查要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要点,经常搜集积累有关资料。这些资料既包括间接的书面资料,又包括从直属企业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包括:
(1)各类政策、法规性文件;(2)历年财务报告的历年财务分析报告;(3)各类报纸、杂志公布有关资料;(4)统计资料或年度财务计划。
2.整理核实资料
各种资料搜集齐全后,要加以整理核实,保证其合法性、正确性和真实性,同时根据所框想的分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核实资料是财务分析工作中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分析人员应根据分析的内容要点做些摘记,合理分类,以便查找和使用。
应该指出,搜集资料和整理核实资料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阶段,一般可以边搜集边核实整理,相互交叉进行。但切忌临近撰写分析报告才搜集资料,应把这项工作贯穿在日常进行,这样才能搜集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在进行分析时就会胸有成竹,忙而不乱。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标题
标题是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最精炼的概括,它不仅要确切地体现分析报告的主题思想,而且要用语简洁、醒目。由于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同,其标题也就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模式,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内容而定。如“某月份简要会计报表分析报告”,“某年度综合财务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报告”等都是较合适的标题。财务分析报告一旦拟定了标题,就应围绕它利用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结构
结构是指分析报告如何分段而又构成一个整体的问题。一般根据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综合财力分析报告的结构大致如下:
1.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反映报告的主题思想。
2.基本情况。首先应注明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期,即报告的范围段。其次,应对企业分析期内经营状况做简要说明,对企业计划执行情况和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做大致介绍,概括地反映分析期企业经营的基本面貌。
3.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分析。这是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对企业的盈亏额、营业收入额、成本费用水平、资产运营情况及偿债能力等项目的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要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已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成功的经验,存在问题。总之,要做到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
有时为使财务分析报告清晰明了,应编制财务分析表,即根据分析的目的,将会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经过科学再分类、再组合,适当补充资料,配以分析计算项目,采用表格,简明扼要地表达资料各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它能清晰地显示出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变动趋势,使财务分析更形象、具体。如编制盈亏情况分析表、费用明细表、流动资金分析表等。
4.建议和要求。财务分析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绩和经验,应加以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应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合理地安排上述内容,能使综合财务分析报告条理清晰,结构严密。
简要分析报告的结构与上述综合分析报告的结构大体一致,只是内容较综合分析报告要简明扼要些。专题分析报告一般一事一议,其结构可灵活多样。
(四)财务分析报告的起草
在搜集、整理的资料、确定分析报告的标题后,就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进入编制财务分析报告的阶段。这阶段的首要工作就是报告的起草,起草报告应围绕标题并按报告的结构进行。特别是专题分析报告,要将问题分析透彻,真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综合分析报告的起草,最好先拟定报告的编写提纲,然后在提纲框架的基础上,依据所搜集整理的资料,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起草综合分析报告。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修改和审定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型,加剧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我国公司需要积极转变经营管理思路,借鉴并学习国际上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最新理论与思路策略,参考其他公司在财务分析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并与公司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制定出拥有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方法,帮助公司评估并分析市场上存在的经营风险,评估开发项目、投融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不断提升公司的经营水准,建立科学全面的公司财务管理机制,帮助公司稳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文中,笔者将针对我国公司财务工作中报表分析的相关事由,总结公司资金流通的问题与规律,根据不同类型公司的经营活动、管理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为公司制定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二、我国公司的财务分析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一是,在公司内部树立科学的财务分析管理意识。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能够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并将财务分析工作与公司行政管理、组织生产活动全面结合起来,遵守我国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律规定,不断提升公司的经济实力。举例说明,公司经营者应当通过财务分析工作,??公司生产经营中的众多问题、职能分配、项目管理、投融资活动、经营成果等事项展开全面、系统化的分析,优化管理与经营策略,帮助公司现实长期发展计划。
二是,公司应当致力于培养并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我国公司财务分析的现实情况来看,财务分析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公司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经营方案,提升公司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为了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应当选聘和任用具有高水准专业素养的财务工作人员,并对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者、会计人员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增强财务分析人员对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职业能力。
三是,构建全面的财务分析系统。
1.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首先,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因为偿还债务最主要的手段是现金,如果缺少现金,企业可能会因为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个指标要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在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除了要注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外,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其次,要注重反映企业未来财务增长潜力的指标,因为企业未来的财务增长潜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长远保障。最后,要注重分析企业的时期指标。众所周知,时点指标其只能说明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并不能代表企业整个时期的情况,而且这类指标出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容易被人为调整。所以,应该增加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比重,避免人为因素降低财务分析的真实性。
2.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包括本企业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首先,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目前,大多数企业习惯用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其次,纵向分析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为趋势分析比较的基础。但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清楚,历史数据代表的是过去,并不代表其一定合理。因为宏观经济、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等经营环境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今年的利润比往年提高了,并不能简单的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一定有了改进;反之,企业今年的利润下降了,也不能完全证明其管理水平一定有所下降。最后,在进行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要清楚,实际和预算的差异,可能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并不一定是企业本身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总之,一定要准确理解和应用财务分析的比较基础本身,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地做出分析结论。
3.财务分析应多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以减少因为分析人员的主观偏好而发生的财务分析失真情况的出现。在财务分析中可以较多的运用数据模型,既可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财务信息,又可以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的方法增强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定量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参考国家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相关风险因素考虑进去,及时调整并改善财务分析的方法及结果。为了提升财务分析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和经济条件,聘用公司外部人员进行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