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传统的文化

关于传统的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传统的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传统的文化

第1篇

1、根据现代出土的牛颅骨化石以及古代残留下来的壁画等资料,基本可以确认普通牛的起源是原牛,而经过对原牛遗骸的调查,发现普通牛的驯化地点在中亚地区,后来扩展到中国、欧洲和亚洲。

2、牛的形象在唐代画家韩滉的旷世名作《五牛图》中得到了极好的呈现,这幅画将牛的行走、站立、俯首、昂头、回首等神态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并且这幅画还被乾隆皇帝称之为“真诧春黎”。

3、除了画作以外,在民间还有关于牛的传统习俗比如迎春牛和鞭春牛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EB/OL].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3]张伟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市场,2007(1)。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感悟力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语文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还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突出了高中语文教学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特性,为培育更加全面优质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在高中语文教学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生活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形态中,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机会越来越少,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传统文化修养不高,在知识方面表现为对所学的名句名篇了解甚少,在生活方面则表现为对一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节日意义不清,尊老爱幼这样的传统美德被抛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带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待客礼仪、称呼礼仪对学生现代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又能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纠正那些不良文化对他们心灵的侵蚀,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文化素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高其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作品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而平和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文化知识,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认识文化、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视野,从而形成更加健全与高尚的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诵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中不乏经典之作,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性,包括尊重师长、热爱国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生智慧。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让他们在押韵的读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可以获取更多的人生哲理。其中,诵读古代诗词作品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跟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自由通读与全班齐读的做法,根据所选作品的内容来灵活进行诵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作品的魅力。比如,在朗读古代诗词时,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基础的朗读节奏和诗词韵脚,既要掌握诗词阅读的停顿大规律,按照一定的诗词朗读原则来有感情诵读,又能在不同的朗读韵律间感受诗词特有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共鸣。

2.2以背诵为基础,加深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能力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尤其适合古代文言文或诗词的学习,要想达到学生出口成章的目的,就需要对名家诗篇进行一定的背诵积累,通过背诵训练不仅是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多的是增强了他们的文学功底,对应的传统文化素养也能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适当运用背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对于古代诗歌或文言文的背诵,应该限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教会学生通过联想或理解方式来提高背诵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背诵优秀文化作品的潜质,引导他们参与到文化经典学习当中。

2.3开展语文特色活动课,将传承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能更好的展现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演讲、征文或辩论赛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教学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近距离的体会“德、仁、孝”等传统文化元素,坚定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文明的热爱。比如,以《荆轲刺秦王》教学为例进行分析,这一叙事散文比较适合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积极准备教学道具、背诵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古代英雄人物的气概,对爱国主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发展;管理

    一. 引言

    文化管理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贴近文化底蕴这一深层次的东西。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并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支持与发展。但是,发展就会带来相关的问题。文化的渲染逐步被商业化所取代,一些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发展与带动下变得偏离了主旋律。这些现象表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旅游需要进行适当妥善管理,从而保证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保障。

    二. 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的旅游模式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分析,其更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以吸引游客的目的,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内涵。而从能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也正是因为作为游客身份的国民对于传统文化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才促使了这一新兴文化旅游形式的发展。从基本形式分析,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文化旅游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众多较为成功的文化旅游的案例。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历史遗产,对于我国国民而言,充满着莫大的吸引力。故宫是清代君王生活、从政的地方,人们都有一颗帝王之心,都憧憬着这一代表着权利与地位的圣地。因此,这一简单的理由,就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鱼参观。如此,文化旅游的游客源就有了保证,对于其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要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拥有了游客源这一基础后,还要进行文化的结合以及文化的旅游式传播演示。仍然以故宫为例,游客来到了故宫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去探寻这里的奥秘。但是故宫的奥秘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性供游客参考,必然会如走马观花般毫无收获。因此,作为相关的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应该从传统文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故宫的整体脉络进行必要的划分。例如,将故宫的整体景致进行分块处理,在进行游览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游览。这样目的性较强,也能保证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了解最多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魅力。让游客真正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并在游览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文化底蕴。

    总体上可以这样总结,即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有值得游客游览的文化景观;在拥有了这一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搭建与设计,从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业。

    三.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管理

    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得以大力发展,在收获利益与效益的同时,却也伴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复杂而多样化,无法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是,却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去分层解析,避免一些弊端的发生,减少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旅游带来了文化的破坏。文化旅游的文化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些实体传统文化,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等这样的文化圣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举动,造成文化古迹的损坏。很多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经常会遭受一些有意或者是无意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就要重点加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在一些重要的景区添加游客提示牌,提示以及警示游客注意对这些重点景点的保护。

    (二)文化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旅游出行游客必然会携带一些用品,而这些用品就成为了景区的主要污染源。游客往往在游览的过程中,会因为比较劳累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随手扔掉这些垃圾,造成了文化景区的污染。对于此类问题的管理,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景区内垃圾箱的分布密度,在各处路口以及不同的景区节点处安置垃圾投放设备。并采用一些劝导式话语,提醒游客要保护景区自然环境,注意环保。

    总之,妥善合适的管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非常有利。

    四.结语

    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从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信息爆炸和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传递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以这样轻松的方式去让游客们感悟文化,其长远意义非常明显而重要。因此,大力发展结合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是顺应时展,切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要注重发展规划,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管理,保证其文化旅游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其始终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平,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2(01):44-47

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启示;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19-02

一、城市建筑离不开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一)未来城市的初步分析

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我想这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对于现世的一切,坚持下去、努力下去的一种动力,是对于美好的一种预期和希冀。未来的城市到底是怎么样的,也是我们更为关注的话题。

城市,首先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硕果,这也便意味着城市是历史和文明的产物。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近一百年历史,总共出现过三种大型的城市模式,分别是:浪漫主义的城市模式,现代主义的城市模式和后现代主义的城市模式。然而这三种城市模式,均可以用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①来阐释。为了针对19世纪工业发展带来的快速城市化,试图建立未来城市的新模式。在霍华德的眼中,田园乡村是一切美好事物乃至智慧、财富的起源,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满足了我们对于未来科技的好奇和期盼,也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垃圾,导致了严峻的生态环境,于是乎创立一个新的城市模式就必须考虑到工业文明的因素。它不能是虚拟的,而必须是现实可行的,不能像电影《大都会》②中那种一切细微末节都是经过设计,几何学与电气设备配合默契的预想化的虚拟的城市模式。城市是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城市必须是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沉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你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文明的气息和现实的内涵,就像历史上那些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论新城市如何的摩登、时尚、日新月异,最终让我们感悟的总是那些历史和传统。

(二)城市的生命力依然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上

说到都市的生活品质问题,那必然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话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扩充,带来的不但是经济方面的变革,同时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遭到了侵袭。全球化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带给了我们全新的大都市和高品质的生活。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层出不穷的。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已经造成了许多城市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模式,毫无特色可言,失去了其本身所固有的地域性和文脉的延续性③。现在许多人都喜欢谈到的一个词叫做“未来大都市”。未来都市,顾名思义,就是不久的将来的大城市。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的城市之中,而不是一直处于想象中的虚拟状态下,尽管现今的社会发展之快速令我们始料未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居住在现实的城市之中,所以我们在建造都市建筑时必须维持着现实的头脑,而不是保持一种对未来的幻想去建造那些闻所未闻、奇特思维的虚拟化的建筑。任何新兴的事物都需要一个支撑的基点,未来大都市也不例外,那便是一切都要建立在原有的城市基础之上,既要具有历史和现实,又要充满预期与希望。

传统意味着代代相传,不仅从过去延伸至当代,也将延展至未来。也可以说,传统分看得见的传统和看不见的传统。未来再怎么变幻莫测,都市的建筑都离不开传统的文化底蕴。要实现中国建筑的现代化,然而又必须完整保留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那就必须完美地融合中西文化。中国近代建筑是在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是由一大批学贯中西的近代第一代建筑师们所倡导的,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们奠定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④。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也不同,不能像第一代建筑们那样去追寻中国古典主义建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努力探寻出一条适合的道路,追寻现代化,以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为根基。

二、近代日本建筑师对传统建筑的探索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现代建筑一直处于亚洲领先水平,日本的许多建筑师也同样蜚声国际。这不仅仅得益于日本领先的经济水平,而且得益于他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互交流所获得的先进思想。但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更理性的、融合了日本民族特点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息息相关的东西。

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那之后日本的建筑师开始摒弃东方传统建筑,把西方的建筑理念奉为神明,彻底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完全进入西方轨道。但是他们渐渐发觉到只有坚持自己本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即民族传统,才能在世界建筑领域获得尊重并占有一席之地,全盘西化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任何的关注与侧目;任何形式的建筑都不可能凌驾于民族和历史之上,只有热爱自己本国的文化,通过对异文化的交流反过来认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并能将民族传统风格继承发扬,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水玻璃这座建筑位于日本静冈县,热海市面向太平洋的一块用地上,主要用途是宾馆。她是一座由纯玻璃打造而成的透明建筑,尽管在材料方面采用的都是玻璃、不锈钢等现代工业产品,但空间设计原理却是借鉴了日本的传统建筑空间。在日本的传统建筑中,非常注重地面的设计,把墙体的存在尽量抹去是一贯的主题。而在室内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分割也尽可能的不使用墙体,采用拉门、拉窗等可动轻便的隔扇替代之。在水玻璃当中,同样重视地面的设计。隈研吾在对地面的处理中做了一个水的缘侧(注:日式房屋中缘侧即房屋中介于室内外的外廊),铺了水的地面是房子的主角,墙壁全部采用玻璃,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建筑与其眼前广阔的太平洋结合起来,水缘侧的边缘采用整齐切断的处理方式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看起来更加协调融合。水玻璃的设计理念,正是建立在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异文化的交流反过来认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学会尊重每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才是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有效方法,才是现代建筑师所应当侧重的目标和方向。并不需要如何过多的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建筑作品也需要讲究一种“意境”,“物”虽不同,但“形神”俱在,使用现代工业材料一样能够把传统建筑所特有的东方神韵――“禅”表现出来,这种手法比一般的仿古手法要高明并且适合的多。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我们,缺乏的是对异文化的交流并反过来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的价值,而且深刻领悟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并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中国建筑师。通过隈研吾对于水玻璃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手法,感悟到“形”与“神”,我们的症结在于如何把看得见的传统和看不见的传统通过形神表现出来,着眼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有的东方神韵在空间与细节的表达,致力于看不见的传统,而不是通常的仿古。

注释:

①详见《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5页。

②电影《大都会》,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格(Friz Lang)执导,表现主义科幻默片,故事设定在2026年,电影完成的100年后,人类被分为二个阶层,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二个世界――权贵和富人都住在梦幻般的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为伴。

③详见《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第8页。

④同上。

参考文献:

[1]郑时龄.未来大都市与生活品质.住宅科技,2004年第6期.

[2]郑时龄,章明,张姿.延续城市空间,汇入城市历史.建筑学报,2005年第6期.

第6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 文化 学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一、传统体育的内涵

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质。这种独特的价值在于,它组成了世界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有56个民族,这种多民族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传统体育丰富多样的样式。在学校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突破语言、地域的限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

二、传统体育的特性

(一)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民族性,传统体育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反应了民族的心理和意识,是本民族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然而这种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并不是单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共同体。随着时间的迁移,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但是这种文化中有保存各自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既体现了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有体现了传统体育的独特性。

(二)具有历史的传统性

一项体育项目在被创立之初就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历史文明的发展中被后代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或是保留原有的体育的项目,或是加入时展的特色、或是融入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等等。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会经过种种变革或摒弃,但是始终保持了传统的特点,传统性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继承,这样的一种传递方式才能维系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三、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学生的自我体育自知意识和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方面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学校推行的意识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书面考试,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这些体育项目有些并不适合我国学生的身体发展,所以学生在自我心理和情感方面都没有很好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校的体育教育只是作为辅助课程或者是调节课程来设置,现代学校单纯追求的文化科的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教学。在越加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中小学校,推广传统体育教育的任务仍十分困难。

四、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改革

为了更好地传授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使学校传统体育教育更加接近学生的本质发展,从而打破学习西方体育模式的学校体育教育,针对以上传统体育在学校文化中的现状,下面提出四点改革措施。

(一)增强对传统体育的教育意识

学校应加大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关注,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增加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课程,将素质教育中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于实践教学,完善学校传统体育教学系统,使传统体育在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建立起相应的位置,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展体育爱好,增加课外活动中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使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生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完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

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可以促进传统体育的发展,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培养起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如学校的校规、校训、体育设施、体育风采等。学校在传统体育教学的任务上注重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单一的完成体育目标。学校开展的全校运动会和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体育校园文化氛围。

(三)传统体育与学科结合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会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学校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穿插哲学、物理学、美学知识,不仅能丰富传统体育课程,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体育过程中感受到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还能丰富和巩固学生的各类知识结构,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更使学生加深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

(四)传统体育同实践活动结合

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的纯理论学科知识,其有自身的特点。1、传统体育运动实践,学校的传统体育教育课程不单旨在传授学校纯粹的体育理论知识,更重要在于把传统的体育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在传统体育实践中体验传统体育的文化,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才能使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得到真正的传播和发展。2、传统体育社会实践,学生在学校所有的学习所得最终要应用于社会实践,当然,传统体育教育也一样。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弥补学校教学课程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正确,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传统体育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完善自我的能力结构,还可以养成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确定目标,锻炼能力,并且完善自我实践价值。

五、结语

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我国传统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学校体育又是传播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还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传统体育教育对我国现代文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08).

第7篇

一、墨色观

石鲁有关中国画墨色关系的论述有:

1960年10月,在西安美协接待以傅抱石为领队的江苏国画院赴陕写生团举行的研讨会上,石鲁讲到:墨和色的问题,从中国画的调子上来说,墨恐怕是最高的调子了。

1961年10月,在西安美协中国画创作研究室北京习作展研讨会上,石鲁讲:用笔用墨,我们喜欢破墨破色,但墨太胜,就没了笔趣;色是可以追求的,但过于求色,就失去了笔墨。

1961年11月,在西安美协国画创作研究所习作展杭州展研讨会上,石鲁讲:可以吸收版画、油画色彩强烈、丰富的特点,但要注意民族的审美习惯。色无论如何不能超过墨,而且要强调用笔的方法。

在《中国画的造型问题》一文中,石鲁指出:气和色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跳入眼帘的要素之一是色。研究色仅仅“随类赋彩”是不够的,色联系着本质,联系着生活,失眠、贫血都从色中看出。中国画固然强调固有色,但更强调对比色。

在《学画录・造型章》中,石鲁讲:色之含气、含光,在于水也;色之包神含情,在于变也。故色有真色、假色、借色、变色。色非纯自然之色,乃有长期社会实践所形成之审美观念。故色之于造型,亦具主客二因也。

1981年1月,石鲁在接受访问时说:光从技巧上也说不清楚,什么“色破墨”、“墨破色”等,说不清,但风格离不开技巧。总之,是“以意命笔”吧。

由上可以看出石鲁的墨色观:一、在墨色关系上,不管是以色破墨还是以墨破色,都必须是以墨为主、色为辅,不因色浓而伤墨,也不因手法的运用而掩盖了笔趣,总而言之,是“以意命笔”;二、中国画的色彩是非纯自然的观念色,是自然色与观念色的统一;三、在外来美术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色彩局限可以打破,可以吸收版画、油画色彩强烈、丰富的特点,但不能违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审美习惯。那么,石鲁的墨色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墨与色之间,墨为什么是最高的调子?用色时为什么仍然要追求笔趣?从中国哲学的色彩观念入手,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些问题。

中国人的“墨”色文化心理,源于原始宗教时期的老龟崇拜。在龟蓍崇拜时期,人们相信“龟千岁而灵,蓍百茎而神,以其长久,能辩吉凶”(刘向语)。由于龟蓍所代表的神意不仅决定着人类的生死福祸,而且决定着整个宇宙的吉凶运转,所以,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在生活中可以发现,龟越老其颜色就越为玄黑。龟崇拜转化到色彩观念上,就衍化出玄墨色崇拜。商朝的武丁时期,卜筮活动即开始用“墨”来占坼。董作宾先生在《商代龟卜之后推测》一文中说:谓之墨者,卜以墨画龟腹而灼之,其从墨而裂者吉,不从墨而裂者凶。也即从墨者,生之象也;不从墨者,亡之象。由此可见 “墨”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原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以龟蓍崇拜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渐趋衰落,儒、道、阴阳、五行等诸多哲学流派纷纷产生,百家争鸣的重要思想根源就是人们不再相信怪、力、乱、神。这时,“玄”色虽失去了原来的神圣含义,但其象征至高神秘力量的符号学功能却被继承了下来。如老子的《道德经》,就用“玄”来阐述他哲学理念的最高本体――“道”。《道德经・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六章》又云:“谷神不死,是谓玄化。玄化之门,是谓天地根。”从道家哲学看,“玄”色又进一步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占据了至高地位。“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色彩呢?《抱朴子》里说:“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千岁灵龟”即“玄龟”,由此可知“玄”是“具五色”之色。元代陆森在其《五灵聚义》中说:“《叙事雄书》曰:‘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可知, “玄”色就是“具五色”的大色。那“墨”色和“玄”色是何种关系呢?《尚书・中侯》载:“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出,于背中赤文朱字。止坛场,沉璧于河,墨龟出,赤文题”。在这段文字中,一处用“玄龟”,一处用“墨龟”,这说明“玄”色与“墨”色是有区别的。《考工记》里,古人在“玄”之外,又增言“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此处的“杂”和“相次”,并不是现在西洋画的调色,而是指把相克的颜色放在一起相次搭配,取得相克相生的文化感应效果。源于上述传统文化心理,唐代文人画出现了重墨色的绘画习尚。张彦远言,“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由此看出,唐代时“墨”文化内涵已被抬高到与“玄色”等同的地位。石鲁认为墨是最高的调子,以及强调用色要符合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观念与审美习惯,估计就源于此。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石鲁主张中国画固然强调固有色,但更强调对比色;尤其是,让最极端的对比色“相次”对比,更能在视觉上达到强烈的刺激效果。1961年,西安美协国画创作研究室习作巡回展后,石鲁的色彩观念对长安画派的其他画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把过去只用在花鸟画里的“以色破墨”和“以墨破色”方法,运用于山水画创作,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长安画派“拖泥带水皴”,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但石鲁认为无论是“以墨破色”还是“以色破墨”,“墨”和“色”在笔法和气韵上,都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绝不可因重色而冲淡笔墨的气韵,也不可因重墨而冲淡色彩的气韵。两者如果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甚至达到浑然一体,则更能展示表现力的水平。而“墨色浑然”的关键,是“以墨当色,以色当墨,墨分五彩,色随其调”;让墨和色在一气呵成的过程中自然地随着笔法交融渗化,达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墨见墨气、色呈色韵的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笔墨虚实观

“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道德经・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四十章》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家所言的“虚”和“无”是不同于佛家所言之“空”的,“空”是完全的无。而 “虚”和“无”,却含有“生”的本元――生之母。可是,这个“生”之本元又是什么呢?《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王弼注曰:“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可见,“气”才是“生”的基础,“气冲”,则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由此我们知道“虚实相生”的关键,是由“气冲”所判分出的“阴”、“阳”;阴阳既生,相摩相荡,对立统一,万物之形随之生矣。基于如此玄机,石鲁就把墨象上的矛盾对立与统一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如在《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中,他说:“国画的笔墨得于中国书法的艺术禀赋和启发。追求强烈的矛盾对比,而不失统一”。在《学画录・笔墨章》中又言:“破体化法;愈矛盾愈美,愈变化愈精;故艺求法则,虽以统一为定法,然矛盾变化则为活法,笔趣之谓即在于求活矣。”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一反一正,以刚克柔、以柔克刚之理”,是“圆中求方、方中求圆、以正求反、以反求正;苍而不失于老秃、雄而不失于粗疏、秀而不流于轻靡、简约而不涉于单薄、繁密而不混于杂乱、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如此等等。”当然,以阴阳相摩相荡求笔墨变化之趣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一个学统,并非石鲁个人的独特发现。石鲁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他的独特处在于对“愈矛盾愈美,愈变化愈精”这句话中“愈”字的理解上。石鲁的“愈”,愈出了他自己的个性,愈出了时代特征,也愈出了他的探索精神。“愈”对不同的人,其度的把握是不同的。儒家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之“变”是需要的,但应该“温文尔雅”、“不激不励”,求其“中和”而已。石鲁却不讲“中和”,而偏偏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对立状态上的‘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其兴、畅其怀,达到自己认可的艺之真境。

有了不同墨象的矛盾对立统一,就有了虚实变化。“虚”与“实”皆非一象也。而是空相对于有,那么,空就是虚,有就是实;刚相对柔,那么,刚就是实,柔就是虚;枯湿对比中,枯相对湿,枯就是虚,湿就是实;聚与散,聚相对散,聚就是实,散就是虚;夸张与写实,夸张相对写实就是虚,写实就是实;浓厚与淡,浓相对淡就是实,淡就是虚,等等。总之,石鲁在这方面的把握是非常灵活、非常智慧的,任何一个表现因素,在他那里都能够找到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且都能够自觉地把它发挥好。

三、笔墨的“多少、繁简”观念

石鲁在《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一文中说,(国画笔墨的)形式特点和优点是:以简单的手法概括丰富的内容。

在《创作杂谈》中说:艺术的处理往往要求在有限中表现无限。

其1958年至1962年的日记中多次写到:以神写形,以简胜繁。以神变形,以单纯统一为准。事宜明,少则可明。……事极少又明白……情则深矣,义则远矣。

在《绘事绘情》中说:事简而情深,事少而情广,说明少而表现多……而最耐人寻味的是怎么做这些事。事少情深义则高,若事繁情薄,义则低。

在《中国画的造型问题》一文中说:艺术的办法,以有限表现无限,才是问题的所在。

在《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说:中国画的科学性,应该是“形而上”;这很有妙用,你如果不懂这一点,就根本摸不着中国画的妙处。

哲学上所谓的“形而上”,即指能够化生“万有”的那个“万物之宗”。道家认为这个“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即“虚”);二、指“有无相生”、“虚实相含”的那个相荡相摩之理。老子认为,“有”生于“无”。然而,“无”乃指无相,它并非是真无,而暗含着“为天下式”的那个“一”的;人们若能够抓住那个“一”,也就能抓住事物的“真”、“精”和运动规律,进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达到“以一应万”、“以少总多”的境界。故而,老子讲:“少则得,多则惑。”用今天的通俗语言来表述,它的意思就是,相对于“万”而言,“一”无疑是“少”,也是“简”,但因其能“以一应万”,所以,它又是“繁”,是多,是丰富多彩。可见,“简”与“繁”的关系,也就是“一”与“万”的关系,“道”之“聚”与“散”的关系。换言之,我们如果想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应万”的笔墨语言功力,首先必须使自己的笔墨语言锤炼到“形而上”的“道”的境界。受这一传统思想影响,历代文艺家对“道”都非常重视。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第四十四》中说:“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说得概括点,就是“举要治繁”、“以少总多”、“简言以达旨”、“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之说。何以“简言以达旨”?刘勰提出了“辞欲隐而显”、“深文隐蔚,徐味曲包”的思想。石鲁也看到了道学精神对于文艺创作的神奇指导作用,因此,他打心里惊叹:神兮太则、绘事载道!

为了探究古代先哲对艺术之“道”的认识,石鲁下了很深的功夫对中国历代文论及画论进行过研究。《野梅深处是寒家》一文记载石鲁对何伯群讲:上次你讲要自修古典文学和历史,这是对的。艺术上应该读《文心雕龙》、《罗丹艺术论》。再应该学哲学,艺术不懂哲学是不行的。可知,石鲁对《文心雕龙》很是看重。《文心雕龙》中“以少总多”的美学思想对石鲁的影响也一定很大。1960年石鲁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向传统的学习中,有些作者已经感到造型艺术更应注意以少胜多。 “少”者,非少于皮毛不存矣,乃“简”也。“凡艺愈求简,技巧愈求高。”所谓“技愈求高”,按石鲁的理解,就是构思上要运用“侧写”――即刘勰所讲的“辞欲隐而显”和“深文隐蔚,徐味曲包”的手法。在选择侧写的角度时,哪一点揭示的境界最宽,揭示的意义最广,最能“以少胜多”,就选择哪个点来描写。为了告诉大家“侧写”与“隐晦”的不同,石鲁强调说:“侧写”并不是隐晦,而是“隐而显”地创造新颖、含蓄的一种艺术方法。在实践上,他运用这种方法所作的最成功的例子有1954年的《古长城外》和1960年的《东方欲晓》。《东方欲晓》在歌颂为革命日夜操劳这一主题时,并不是如实地画出伏案工作的情景,而是通过描绘枣园的一孔窑洞的灯光来揭示这一主体,给人创造了更加深邃、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体现了石鲁对“义欲婉而正,辞与隐而显”这一侧写艺术方法的领和悟以及妙用。

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作用;措施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而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我国近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期能够使我国学生接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否会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产生影响也是目前教育界极为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我国是著名文明古国之一,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而高中语文教学也成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一)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会出现叛逆的现象,也会受到虚拟网络世界的影响,极容易使中学生在此阶段形成不良习惯,对人生观的理解也会存在偏差,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除了日常对学生耳提面命外,也可以在语文教材中充分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影响,如在学习有关于屈原、谭嗣同等人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大讲授力度,将传统文化影响力合理扩大,使学生灵魂得到熏陶,在今后的学习和为人处事中不自觉向其靠拢,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重新审视自我。

(二)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历史学科固然是向学生介绍我国发展历史的重要学科,但其将过多精力集中在向学生传播发展历程,使学生对我国从古自今的发展有一定了解,却无法很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也就难以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科养成良好品质。而在语文教学中则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憾,语文教学中往往会蕴含许多大道理,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容易使学生感受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另外,中学语文内容较之小学语文而言,更具深度也更有文化底蕴,通过学习中学语文也能够有效丰富学生自身,而中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往往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灵感,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将传统文化教学延伸到课外

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要求,若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单单依靠课堂教学一种方式显然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丰富学生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应用传统文化的能力,如在阅读古文时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我国中学生往往处于繁重的学业中,考试压力、教师以及家长的期望等均会造成学生更多的心理负担,而听音乐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带给人愉悦的心情,此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听古风类歌曲,一是可以促进古风歌曲传扬,二是为学生换一种音乐风格,三是传播传统文化。

(二)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营造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营造课堂气氛。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传统文化,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来为学生营造相关环境。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展现荷塘中美丽的月色,并将其与课文结合起来,此种方式也可以成为情境教学法。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学习任何知识,若学生无法对该知识产生兴趣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也应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将其更改为小组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往往需要多个学生组成同一个小组,如此不仅可以促进同学情感,也利于在学习、交流中寻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则包括团体精神这一美好品德,通过小组学习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其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升学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我国历史、传统道德、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并将其贯穿于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来说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在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的今天,极容易对中学生产生各种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芸慧.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体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02):251.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01):138.

[3]丁有家.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