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多元化经营的背景

多元化经营的背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多元化经营的背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多元化经营的背景

第1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服务理念;多元主体;激励机制

北京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城市,外部食品供应的占85%左右,复杂的供应渠道经营的食品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将长期存在。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传统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这个滞后的食品监管模式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取决于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因此,在行政服务环境需要更为专业的技术和激励机制。

一、食品安全的意义与现状

食品安全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维持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它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近年来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层出不穷,成千上万的人成为受害者。1998,山西朔州销售伪劣白酒致死人命事件,广州市白云区白酒类中毒事件发生后,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无法无天,完全缺乏良知。在过去的几年中,“三聚氰胺”,“瘦肉精”,“毒奶粉事件”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剧毒农药的大量使用,兽药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污染;在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生物技术食品;近年来在市场上的甲醛次硫酸氢钠,面粉增白剂,用甲醛浸泡和海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催熟剂、彭大剂和高毒性农药的使用。食品安全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越来越广。从米、肉、鸡蛋到水产品,水果,酒延伸到干货、乳制品、炒货食品等。二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和危害程度大,过去只集中在食物中的细菌总数等问题,现在已深入到化肥和农药残留等方面。三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隐蔽,有毒有害食品的伪装技术难以被发现。

在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面前,北京市政府是否应该参与公共权力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何提高政府介入监管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宏观调控是比较有效的,但政府微观规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监管改革的创新将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对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分析与反思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产生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管理模式虽然拥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雏形,但在调控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单一的监管方法。

(一)监管滞后阻碍了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政府监管的有效性是政府的规制行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水平。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阻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1.监管理念落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权力,轻权利”,“重管理,轻服务”,我们应建立和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但缺乏监督和行政部门不作为大量涌现,利润推动地保方护主义,问题即使暴露了,责任部门为了避免连带责任而销声匿迹。

2.监督方式和手段单一。政府没有强化监管手段的强制性,方法相对简单,轻视的社会群体,消费者没有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得到维护;好的市场是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目前政府的执法经常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之后一切还会回到老样子。

3.监督过程不民主。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力高度发达的社会,行政部门的执法过程一般不向公众开放,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心取决于控制过程的认知程度和信任程度,要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充分的理解、认知和信任。这个需求的缺失显示了政府监管的缺失,处理问题的调查讳莫如深。不民主会导致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消费者对有关行政监督行为问题失去热情,因此给执法监管带来困难,失去公众的信任。

(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滞后的原因

食品安全监管滞后造成的原因很多,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政府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1.政府的责任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政能力。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为了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健康。首先,主观认知困难和监管失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实践监督体系还要进行学习和正确的把握,建立起适应中国的现实监督制度,这样能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监管目标。其次,不一致的政策造成监管模式的选择困难。目前,不仅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在整个法律和监管政策里许多地区仍然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监控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执法机构有许多部门标准。这些标准之间有许多交叉和冲突,一些标准规定的偏差,不仅限制了食品质量,也让监管机构和行政部门无所适从。

2.政府组织有内在的动力。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内部组织的目标,内部调整和评估工作人员的绩效标准,市场反馈的信息的可靠性通常很难确定,导致政府部门和官员倾向于内部目标。政府和市场的经济主体都是人,这种自私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导致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忽视政府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对市场资源的竞争监管机构分布不均匀导致政府监管是不准确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短期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指标。一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追求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效果。监管机构最终将取决于与企业的良好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3.行政垄断,监管不力,监管效率低。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的唯一执行者,具有垄断性。这使得竞争压力小,政府监管缺失,更新规则必须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监管者维持现状不失去原来的位置,必然缺乏创造力,导致供应和社会监督模式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损失。在食品安全监管服务上政府垄断,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权利和利益的保证。

4.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来实现监控目的,必须使用监管信息管理。我们必须增加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搜寻的成本,实现有效监管的目标,尽管市场可能在某些方面隐匿,必须付出隐藏的信息的社会成本。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于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从传统规则转变行政组织的运行模式是困难的,传统的监管模式改革的难度比较大。

三、监管方式更新应贯穿服务理念

虽然制度在约束的食品安全监督过程中是主体,但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应该注意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是贯穿服务理念。

(一)监管理念由治理到服务

北京市政府提出公共服务的管理,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由传统向现代服务规则改变。在传统的政府管制模式配置和利用社会资源比较多,这个过程的关键点是政府而不是市场,所以在日常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强制性的“说一不二”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府部门逐步退出市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已不再是传统的方式,我市管理部门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北京市食品工业的所有事务(包括安全监督管理,行政管理机关)将扩展到周边的所有地区,不同地区的行政部门控制和协调管理冲突,维护食品的安全和稳定。市场经济需要的北京政府对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地改变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服务市场为基本目标,旨在解决“公共利益”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是一个多元化的服务,而不是单一的服务;监管多样化,政府不再是服务的唯一主体,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也可以作为服务提供者;监督方式多样化,相互合作,监管模式不断创新,较少的使用命令、罚款和其他手段。是积极的服务而不是消极的服务,改变监管机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和谐的服务而不是对立,改变传统的“官本位”的管理模式,公民监督政府的服务。

(二)认真对待权利,而且在市场的力量

当前的文化背景下,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不再停留在政治层面,即公民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政府的服务对象。权力的监督与必须基于公民权力的合法性。假冒伪劣食品甚至有毒的食物充斥市场,损坏食品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健康权,而且对合法经营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公平的竞争。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更正,必须由政府出面干预。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政府公权利,无论是对公民权利还是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的权利,或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者的权利,我市政府的监督必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应多元化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决定了更新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迫切性。为行政管理的顺利实施,某些强制措施的使用是必要的,但由于其主要形式上简单粗暴,势必造成摩擦和不必要的冲突与对抗。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监管机构与企业不再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关系,应该实施多元化的监管模式而不是强制性的,采用更专业的监督,以实现有序的状态。

(一)多元的监管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传统的监管方法不是万能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日益丰富多样,涉及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食品相关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需要一个开放的管理模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突破了以往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垄断,让市民选择服务项目。食品安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可以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向公众开放。政府监管机构和食品企业由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多个非政府组织实施,我市政府是当然的主导力量,而不是因为分散治理和放弃自己的责任。政府的监管应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可以考虑将连接到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力集中在一个全面监管食品安全问题独立的系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市政府必须保证监管机构独立实施,监管机构和其他行政机构的管理分离,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责任主体。只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立法中确立,就很容易解决一系列监管机构的问题,过去的制度和法律授权相分离,会导致执法权限模糊缺乏法律依据而引起冲突。食品安全和经济的监管严格的定义在其监管范围内,我们要改变目前多部门监管的现状,明确权力重叠和遗漏的问题。非政府组织是连接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也可以代表市场的主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国是一个缺乏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生长土壤的国家,非营利组织与民间组织相比可以超越利益驱动的存在,政府组织应支持这些群体的活动。

通过立法明确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弘扬和培养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转变为半官方的社会团体或独立和自治的政府与人民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防止形成利益集团。参与监督非政府组织补充政府监管,防止监管机构将业务转移造成责任缺失。非政府组织监督,激励和自觉参与公共食品安全指导。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命和健康,考虑到消费者的分散性和弱势地位,政府要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参与机制,积极参与政府管制的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二)激励式契约监管方式

在激励性规制基本保持原有的监管框架,通过协商鼓励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方式。市场的监管机构给予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允许它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和使用所需的监管协议。这种监督的合作不仅可以节约监管的成本,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各阶段的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行政合同是最主要的激励模式实施的监督,食品安全监管也可以采用激励契约监督,监管机构和被监管企业签署了一份合同,同意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生产和营销的监督过程,根据合同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行业监管机构更多的控制生产和销售过程而不针对行为。该方法不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更重要的是监管机构能够完成制定的行政目标。实现食品安全监督承包企业还可以给予优惠税收的奖励。

(三)重塑我市监管方式

一般来说,有一例事故或损失发生就会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市一直注重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监测过程中注意监理的实施和调整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调控监管过程属于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早期干预,因此它监理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成本,以满足监管的要求。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的监督更多的强调合作。在共识和协商谈判的基础上,监管机构合理使用行政法规。管理条例在形式上具有其合法性,监督机制中的激励增加了监管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构建监督机制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调查监测结果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和根据事故建立评价的结果,事后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要特征,对未来的食品安全监测调整和改革,对监管影响的行为和结果、监管政策和社会改革进行评价。

(四)关注技术性(专业化)监管方式

监督检查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根本方法。食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模式那样容易识别,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高,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和其他相关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用肉眼很难区分食品的质量,这样就给监管者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迫切需要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目前食品的安全监管标准符合中国食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和“双重标准”(即同样的食品国内的质量普遍较低,出口产品则比较好),总体水平普遍低于国际标准。新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避免遗漏和冲突。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增加约束条件,有利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应对方法

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任何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都很重要。分段监管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以避免监督的盲区。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似乎有质量监督,工商,卫生等部门严格执法,但有毒有害食品仍然流进市场。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部门是由集团的利益驱动,必然削弱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分段监管体制需要共享食品安全信息的监督系统,建立高效无缝的监管对接。充分挖掘北京市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实现监管职责明确,立法者坚持和完善多监督系统的分段监督,明确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监管当局必须努力工作,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和权力;监管机构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全面建立360度24小时覆盖各类食品生产的监管系统。

(一)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

食品安全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有直接关系。食品安全管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先决条件。不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导致了许多事件: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再到“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应制定国家标准,方便检查和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机制。

3.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以人为本。中国食品安全要求的中国特色,食品生产和操作更加人性化,食品安全标准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4.鼓励企业自律,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追求卓越,见贤思齐,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取消食品免检验制度,建立市场水平的检测体系

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检验的力度:一是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食品和药品采样检查或不定期地抽查;二是提供部门需要检查食品在执法过程中,委托食品检验机构,支付相关费用。建立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检测系统,提供检测设备和技术。

(三)加强对违法政府官员的法律责任的追究

法治的本质是为了遏制滥用权力。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是食品安全法的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对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来说是一种庄严的责任。公民通过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行使监督和监管的职责和义务。在法律上行政处分的对象是违法的政府官员,也包括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企业商家等。

(四)建立和提高责任媒体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透明度

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主体,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的检验、工厂检查、标签、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卫生防疫人员和其他关键系统。加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工作责任和大型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企业责任制度的建立对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不力和主张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制定严格的经济处罚措施。督促企业执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北京市监管中心及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抽样检验和信息的传播,提高不合格食品暴光强度,并督促企业自律管理,食品生产监督部门的运营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保护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奖励举报线索,并积极支持新闻媒体的监督,认真研究媒体披露,配合食品安全案件公开调查。

(五)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核心意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市牢固树立平等规范的发展观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实施。发展是目的,标准是前提,法治是基础,和谐是关键。因此国家公共权力的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必须是完整的,准确把握规范和整个食品行业标准的发展过程,食品工业也必须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近年来调查和处理了一批食品安全事故的重大案件,消费者得到保护,也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完整性,对提高食品工业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民生工程的建设。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将公布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并着手制定一个新的食品安全标准,首先,要注意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结构合理,各类标准协调逐步与国际接轨。其次,应该科学的关注食品的安全标准。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公民的饮食习惯,保持标准的适用性。第三,应注意食品安全标准的动态变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国内外技术的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检测系统,在这方面我国的关注是不够的,为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北京市各级专业检测机构负责行政机构或委托食品检验,检查人员针对农村定期派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查工作,直接从源头上防止食品污染,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监督。食品安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监督的要求,我们分析了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金自宁.公共选择方法论限度探析[M].法律出版社,2006

[2]舒尔曼[荷].技术文明与人类未来[M].东方出版社

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现状

与民族高校相比,非民族高校以汉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数上较少。非民族高校也不具备民族高校有的文化和氛围,当少数民族新生进入到非民族高校时,很容易产生冲击感和孤立感,在思想和心理上出现各种波动。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在全方位的主流文化面前,他们会对比自身的母体文化与眼下的主流文化,两者不可避免的冲突造成的一定的压力和不适应感,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如何衡量这种冲突及其造成的影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冲突中找到适应主流文化的途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认同教育理论,是高校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心理适应问题的理论研究工具

不同的少数民族倾向于发展出自己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模式,这种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对其在新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所谓“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在心理上和文化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跨文化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文化适应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人员对各类型问题的分析,发展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如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Berry的理论模型是目前为全世界广泛认可与采纳的理论模型,也得到了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国内有关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在此框架内进行。

文化适应模式主要是指群体或个体在新环境中面临文化适应时所采取的策略。Berry认为少数民族个人在新的环境和文化冲击下,有以下两个维度的文化适应问题:(1)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2)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度高,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低。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分析,根据个体对这两个维度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该理论认为有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式:(1)整合(integration),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2)同化(assimilation),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3)分离(separation),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4)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

三、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冲击根源分析

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精神信仰趋向多元化。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选择之一,这种也很明显地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疑虑和混乱。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高校时,面对陌生的群体和与信仰不同的认知方式,其思想必将经历新的思想冲击。

学习和生活上,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氛围中,其生活方式难免浸润上本民族鲜明的特色。有研究表明, 生活习俗方面的不适应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得格外强烈和突出;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而言普遍较为落后,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表现出“一高三低”的特点,即本民族语言水平高,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能力相对较低、数学成绩低、外语成绩低。在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学习上与汉族学生仍有一定差距。补考、重修比例远远大于汉族学生。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表现在对交往的回避、恐惧, 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 交往的范围狭小以及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 容易将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四、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策略分析

1.既承认差异又强调共性

一方面,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将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对本民族的深厚情感升华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在具有强烈认同功能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产生的,并在相互认同中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核心,但是汉文化离不开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贡献;而汉文化的繁荣发展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又产生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也不全是进步的,也有落后和不适应的一面。对于文化发展的差距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用盲目甚至是激进的方式去维护民族尊严,只有吸纳其他文化的先进的因素,才能让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持续保有生命力。

第3篇

关键词:多元化公司;债务融资;投资行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22-02

一、多元化经营的界定

多元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或多种经营的长期谋划,公司多元化战略是公司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和成长方式。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

最早研究多元化主题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H.I.Ansoff),他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元化战略》一文中强调多元化是“用新的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彭罗斯(E.T.Penrose,1959)在其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定义多元化是企业在基本保留原有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若干新产品(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并且这些新产品与原有产品在生产和营销中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多元化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的增加以及企业运作的基本领域数量的增加。鲁梅尔特(R.P.Rumelt,1974)指出,多元化战略是通过结合有限的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多元化的实质是拓展进入新的领域,强调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和现有领域的壮大。

二、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分析

融资与投资是企业的两项基本财务活动,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休戚相关,是企业资金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探讨投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财务杠杆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就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方面。这一理论最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教授提出,他们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负债融资与公司的投资行为无关,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因此,负债融资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负债融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理论认为,负债融资带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假设股东与经理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股东、经理为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会在投资决策时选择那些能够增加股权价值但会减少整个企业价值的项目,或放弃那些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但会减少股权价值的项目,从而产生过度投资或是投资不足。如Myers(1977)指出,当公司未来拥有较多投资机会时,如果公司拥有过多的未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可能会分享被投资项目未来获得的大部分收益,以至于股东未能获得最低的正常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项目的净现值为证,但股东仍倾向于放弃它们,此时公司便发生了投资不足问题。另一种理论则认为,负债融资能够抑制股东―经理冲突,即将负债视为一种公司治理工具,即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经理人员为了寻求高于市场水平的薪金和津贴,有着扩大企业规模的冲动。所以,当企业拥有过多的剩余现金流时,经理可能会将其投资到能够扩大企业规模但未必具有良好赢利性的项目,而负债融资能够减少这种股东―经理冲突所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如Jensen(1986)指出,当公司拥有较多自由现金流时,公司管理者易产生将这部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新项目上的动机,即过度投资行为。

三、多元化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

上述研究都是将公司视为一个无差别的整体,没有考虑公司特征对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元化经营趋势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了解多元化经营的投融资政策,探讨多元化经营下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的一种典型经营战略,长期以来受到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多元化对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间的关系是企业多元化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的循环过程,到目前全球最大多元化公司通用电气是少数几家成功的多元化企业之一。许多学者对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主流思想认为企业多元化经营会抑制负债治理作用的发挥,损害企业的价值产生多元化折价(diversification discount)。而与西方实业界和理论界对多元化折价达成共识不同的是,中国的实业领域经历了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多元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以把企业做大做强,但这一期间大多数的多元化行为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到了90年代,不少企业经过“收缩战线”、“精简业务”之后,又开始了在新行业的“试水”,多元化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相应的,中国理论界对多元化经营公司负债的治理作用也仍存在广泛争议。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负债总量上来看相比专业化公司,多元化公司表现为更多的投资与更多的负债;从产权性质上来看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负债均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但相比于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的治理效应更强,在多元化公司和专业化公司均表现为这一规律。同时与多元化公司相比,专业化公司超额投资与超额杠杆具有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多元化企业中,与低成长性机会的部门相比,高成长性机会部门的负债水平对投资支出的负向影响具有更大的显著性水平;同样与核心部门相比,非核心部门的负债水平与投资支出之间具有更加强烈的负向相关关系。这种差异与集中业务型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与一般认为多元化企业会给高成长机会的部门和非核心的部门分配一个不成比例的债务负担的观点相一致。

四、对中国多元化经营的启示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多元化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为改进企业融资结构规范多元化公司投融资行为,提高多元化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应该打造核心竞争力稳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避免盲目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公司由于内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并没有加强负债的治理效用,反而抑制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致使企业的投资效率打了折扣,因此中国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前经营者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与自身的竞争能力,企业只能在适当的条件下稳步实施多元化经营,才能实现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其次要权衡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合理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方式与时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但这也并不是说只要实施了多元化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这之前首先需要细致分析多元化经营的条件,必须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市场供求状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多元化经营。因此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评估自身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条件是否已满足,特别需要评价的是自身的声誉和品牌、技术和资金等稀缺资源是否足够支持多元化业务的持续发展。

最后应根据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慎重选择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从事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明显多于从事相关多元化的公司,并且与相关多元化公司相比,非相关多元化公司负债具有更好的相机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慎重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经营类型,当资源充裕时企业就可能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向不同业务领域进行扩张;而当资源紧张时企业就可能会采取收缩战略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从而降低多元化发展战略程度。

参考文献:

[1] 邵军,余佳群,张秀峰.多元化与公司价值文献综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91-95.

第4篇

内容摘要: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成长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运用多元化战略来使企业持续成长。在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中,如何选择多元化时机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因素,将企业所选择的多元化时机进行分类,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选择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企业 多元化 进入时机 选择

企业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分配资源的一种较优方式。企业发展壮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都是从小规模的专业化发展而来,规模扩大后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可选的成长战略有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等。当今各国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大多是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据统计显示,全球100家销售额最大的公司有75%是多元化经营公司。可见,多元化战略是大多数企业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在多元化经营阶段都能取得成功,许多企业在专业化经营阶段转向多元化经营阶段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在复杂多变的企业经营环境下,企业该如何选择多元化经营的模式、进入时机、进入领域、规模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对于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中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选择的因素

资源学派认为企业资源,特别是可利用剩余资源的多少是决定企业多元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率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正相关。剩余资源的多寡是企业能否成功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多元化经营开展得好的企业必然是全面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做出了满意决策。能力学派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离不开核心能力。关于资源和能力,它们并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可以这么说,资源是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条件,而核心能力则是充分条件。

刘友金把企业多元化机会,特别是中国企业的多元化机会分为两类,即产品型和市场型。根据SWOT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多元化时要考虑的内部因素有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剩余资源、企业家的素质等;必须关注的外部因素有市场机会、竞争程度、政府政策等。

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外部环境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产业环境,其中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是产业环境。产业环境主要指行业的结构、行业竞争性、行业市场机会、市场容量等,可以将企业外部环境归结为市场这一维度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企业内外部因素归结为能力与市场两个属性,可以把企业多元化的类型归结为能力驱动型多元化和市场驱动型多元化。

产业转型理论

根据产业转型理论,产业转型按经营战略层面分为主动型产业转型和被动型产业转型两种类型。企业的产业转型与该产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成长一般要经过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于以持续成长为目标的企业而言,当其主营产业进入衰退期,迫使企业必须寻找并进入新的产业,这种面临产业衰退的“生死抉择”即为被动型产业转型。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企业盈利模式面临着不断的挑战,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政府行政性的市场引导政策使现代企业的盈利模式趋同,在这种背景下,产业转型实质上是要对企业当前和未来资源配置需要的一种平衡。这种预防型乃至进攻型的战略调整称为主动型产业转型。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分类

综合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和产业转型理论,可以将企业多元化的时机分为以下四类:

(一)市场驱动的主动多元化

市场驱动的主动多元化指企业为了追逐市场机会而开展多元化经营。这种多元化机会存在于经济转型的初期,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时,市场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大量市场机会的存在催生了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这也是当时中国企业第一阶段的多元化过程。在这个多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集团内外部市场诸多要素制度性缺失是企业寻求突破性成长难得的契机,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因素各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在此过程中,表现为大量处于传统产业的企业向新兴产业转移。

企业在面临这样的多元化机会选择时,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剩余资源的多少。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市场机会,在决策进入行业领域时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知识,只要有原材料、资金等资源的保障,企业可以迅速进入新的领域。

(二)市场驱动的被动多元化

市场驱动的被动多元化是指当企业面临着主营产业衰退,而外部又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机会时,要求企业做出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当企业的主业进入产业的衰退期后,由于市场需求的萎缩,企业利润的减少,要求企业必须进入新的行业。在面临这样的多元化时机时,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关键要素是剩余资源和企业家素质,尤其是企业家素质,是决定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在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进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及管理方式落后造成多元化失败的企业很多;相反,管理者个人能力强的企业总能看准市场机会,并通过多元化实现企业扩张的目的。

(三)能力驱动的主动多元化

能力驱动的主动多元化指当企业拥有某种能力,特别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规模化成长,主动进入新的行业领域的多元化行为。这种多元化行为一般发生在具备了核心能力的企业中。这种多元化时机建立在企业拥有超强的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并加上企业管理者超一流的决策能力。如美国的通用电气集团作为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典范,被无数企业奉为学习楷模。通用电气公司的核心能力,不在于单纯的产品、市场的经营能力,而是基于上百年的管理积淀,通用电气在资本运作和内部管理的效率已经超过市场配置效率,具备了多元化成功的基础。

(四)能力驱动的被动多元化

能力驱动的被动多元化指企业在面临传统产品受到新兴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时,不得不做出企业转型,进军新兴行业。企业在拥有某种能力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通常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但也有一些企业,虽然掌握了一些新兴产业的技术,但因为其主导业务处于成熟期,能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因而企业管理者乐观的估计其主导产业的优势仍可以延续,并没有急于转行;或者是由于产业规模过大,难以转行,当竞争对手的替代品逐渐蚕食其主导市场时,被迫进行产业转型,实行多元化经营。

当企业面临该类型的多元化时机时,决定企业多元化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素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高瞻远瞩,必须有果敢的决断力。如20世纪80年代,柯达集团已经掌握了新兴的数码成像技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就诞生在柯达,但是,柯达并没有积极推广数码成像技术,柯达集团的战略是延缓数码时代的到来,以稳定其传统的胶卷业务。后来当日本富士集团的数码相机产品逐步威胁到他们的传统市场后,柯达公司不得不凭借其技术能力进入了数码领域,但是从此却被赶下了行业的霸主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受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热潮的影响,加上市场机会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纷纷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展多元化经营。中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初期,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使一些家用消费品市场供需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许多产品市场供给短缺,外部市场存在着大量的企业成长机会,一些获得了自主经营权的国有企业的决策者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利用企业的资源、技术进入了家用消费品市场。以家电产业三巨头长虹、海尔、TCL为例,长虹集团在1984年引进国外彩电生产线,海尔集团在1984年从德国引进冰箱生产线,TCL集团在1985年与中国香港企业合作生产电话机,这些先入为主的优势造就了现在企业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延续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初期,民营企业不断涌现,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经济从146个竞争性行业退出,许多行业纷纷通过多元化战略以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这种状况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伴随着新一轮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的银根紧缩,信贷政策从紧,一些行业的竞争结构恶化,这一轮许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开始回归主业,还有一部分企业如巨人、爱多等则因为没有看清市场变化而盲目多元化,导致企业破产。这一阶段的企业多元化扩张与当时中国的市场结构、政府政策支持有关,是市场驱动的主动多元化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2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作为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标志,中国在2001年年底加入了WTO,中国企业集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多元化经营。

在第一阶段的多元化发展过后,一方面,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往往遇到缺乏核心技术或市场空间有限的瓶颈,如需进一步扩张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例如家电业在2002年由于原有市场饱和,加之开拓国际市场不力,利润率已经下降到2.1%,是各行业最低的,迫使家电企业不得不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进入新的行业,拓展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逐步对外国企业开放,西方一些跨国企业利用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迅速在中国一些市场占据了优势。为了抗衡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宏观层面不断做出政策调整,国有企业不断整合,组建大的企业集团成为趋势,“国进民退”迫使一些民营企业从一些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退出,转而在一些细分市场开拓出路。这一阶段的中国企业多元化发展与当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外来竞争密切相关,是市场驱动的被动多元化发展阶段。

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选择建议

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依赖原始资源(廉价劳动力、原材料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必将被淘汰,企业能否抓住以能力为主导的多元化机会,对中国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不断构筑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强化行业的关联程度,以核心能力为依托,开展多元化的产业经营。对于已经具备了核心技术的企业,则要率先垂范,实施以能力驱动的产品与地域双维度的多元化;对于正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应首先立足于主营行业,通过资本、知识积累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再开展多元化经营。

其次,中国企业的发展中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的素质包括知识、能力、社会资本等。企业家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素,同样的企业不一样的人管理,效益差距有时十分明显,差距就在于企业家的素质。能否审时度势、抓住企业发展机会体现了企业家高超的素养。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多元化正面临着第二种时机,即市场驱动的被动多元化,是防御性的、浅层次的多元化,这种情况下的多元化经营因为没有核心能力作为支撑,容易导致失败。这就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加快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步伐,以核心能力为立足点,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争取政府政策支持,进入到以能力驱动的主动的多元化阶段,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当然,影响企业多元化的因素很多,将企业多元化的时机按照市场与能力、主动与被动两个维度分为四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企业在面临多元化战略决策时,需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企业管理者要权衡利弊,以理性的思维做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李敬.多元化战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多元化;风险;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经过两年的政策调控,特别是限购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局面,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房地产企业并购频繁,引发了房地产行业的一次洗牌。前不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在“2012中国房地产500强峰会”上指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动摇,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是调控的主要任务。房地产企业须正确认识中央调控,努力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所以就有专家明确表示:今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传统的、单一的房地产格局将被多元化的房地产市场所代替。

同时据多方信息显示:从2011年开始国内一批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已加快实施多元化战略,涉及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更有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实现了横向多元化战略,向能源、金融、药业、酒业和矿业等行业发展。多元化似乎是大家在调控政策下共同选择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战略方针。进入2012年,在市场调整之际,在行业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更加积极地探索多元化经营。优势房地产企业在这市场深度观望的背景下实施多元化发展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更是企业着眼未来的重要布局。

房地产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有多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充分认识到多元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有效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扩大和增加企业收益,降低单一经营的风险,分摊固定成本,以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的实施不仅会使企业在原有行业资金的投入减少,又会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削弱原有产业。并且企业多元化发展所要进入的行业也是动态变化的,行业进入的风险也很难衡量,再加上企业多元化发展必然会增加行业的交叉性,将面临更多的竞争企业。另外 ,行业的内部也有经营整合的风险,所以在房地产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认清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合理多元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多元化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根据易居中国研发机构-易居研究院对福布斯世界100强企业的跟踪分析发现:第一,在世界100强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均从事多元化经营,单一业务型企业占比不足10%;第二,在这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超过86%的企业从事的是相关多元化经营,仅有不足14%的企业从事的是无关多元化经营(非相关业务型)。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其分类见表1。

多元化发展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可以减少原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向前景好的行业转移。同时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还可以分散风险,获取更多的盈利机会,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原业务的发展。但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的劣势,比如进入新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原有产业,并且面临着行业进入和退出风险,企业的管理机制也需要调整。所以在企业实施多元化前一定要考察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稳健,是否具备了多元化战略所需的剩余资产,是否掌握了进入新领域所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不要盲目跟风。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过:“某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运行得非常有效,但在另一阶段则可能变得有问题了”。这对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无疑是很好的启示。

三、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时机分析

进入2012年,在房地产行业日益成熟、市场深度观望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领域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之路。这一方面表明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有调整发展战略的强烈诉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在当前产业发展阶段,一些房地产企业有从单一业务经营向多元化经营的客观需要。

1.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主要业务是住宅地产,随着住房保障制度和房产税等国家政策的实施,住宅地产已进入成熟期,利润空间降低、风险加大,企业应试图寻找新的业务版块来扩大规模,建立更加丰富的市场竞争体系。这无疑促使房地产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比如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2.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等与住宅地产相关性很大的产业处于成长期,属于朝阳产业,住宅类房地产企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绝对稳定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在当前的外部环境推动下有理由也有必要介入这些发展潜力巨大的业务版块,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由于业务相关性大,可以建立在管理、品牌、商誉等方面的共享。尽可能追求业务的相关性,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多元化发展的经验总结。

3.以能源、矿业、金融等为代表的与住宅房地产非相关的横向多元化之路由于其利润丰厚,一方面可以为房地产业务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房地产业务由于受政策影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4.大型房地产企业具备多元化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多元化经营较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在有了自己稳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才实施多元化经营的。而且多元化战略就是围绕其核心竞争力的主业进行的。而我国大型房地产企业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的技术、管理能力和核心价值。这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战略基石。

四、多元化战略发展风险评价

A房地产公司是我国大型房地产集团公司,一直从事的是房地产住宅开发,已经在市场上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现顺应形势和集团公司发展需要,企业决策者确定进行多元化发展来拓展公司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重大决策。

A房地产公司在多元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就是实施哪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因而对每一种多元化方案的风险研究就成了摆在企业决策层和领导层面前的重要问题。房地产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本文试图将AHP(层次分析法)与GRAP(灰色关联分析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发展风险评价模型。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提供一种数学处理的方法,既可以使决策者的分析过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又可以弥补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上的缺陷。而灰色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价指标难以准确量化和统计的问题,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构建这样的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由AHP法构建层次结构关系图,依据判断矩阵定量计算出准则层和方案层中各风险因素的相对权重;然后,由GRAP法给出准则层中各风险因素重要度组成的待检模式向量和由方案层中各因素相对权重组成的多元化风险特征矩阵,通过关联度计算,得到企业实施多元化过程中各种方案发生某种风险可能性大小的顺序。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经过多方调查的信息反馈,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在实行多元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息风险、政策风险、产业风险、整合风险和资本风险六方面。其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2.确定准则层中影响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由A集团公司决策管理层与相关专家对企业多元化过程中各指标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两两比较,确定评分值,构造判断矩阵,具体见表2。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多元化战略风险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财务风险、市场进入和退出风险、产业风险、企业整合风险、市场与行业信息风险、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3.确定方案层在准则层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方案层在市场进入和退出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见表3)。

同理可以求出方案层在宏观调控政策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水平多元化wi=0.4626,集中多元化wi=0.3433,垂直多元化wi=0.1551,混合多元化wi=0.3901。

方案层在产业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水平多元化wi=0.1811,集中多元化wi=0.0614,垂直多元化wi=0.1281,混合多元化wi=0.6294。

方案层在市场与行业信息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水平多元化wi=0.1453,集中多元化wi=0.0697,垂直多元化wi=0.3073,混合多元化wi=0.4776。

方案层在企业整合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水平多元化wi=0.1696,集中多元化wi=0.1255,垂直多元化wi=0.2655,混合多元化wi=0.4393。

方案层在财务风险指标中的权重系数:水平多元化wi=0.1469,集中多元化wi=0.0888,垂直多元化wi=0.3251,混合多元化wi=0.4393。

经计算,上述一致性检验均符合要求。

由此可得出结论,A集团在实行多元化战略上实行集中多元化风险最小,比如开发住宅类的房地产企业实行集中多元化应该向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商业地产等方向发展,既可以利用原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又可以建造与住宅地产用途不同的建筑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

五、结论

房地产企业实施多元化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其局限性,只是在特定时期企业采取的一种发展战略,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战略,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对于那些正在探索或者已经走上多元化经营的房企,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审时度势,尽快调整企业战略定位和目标,明确发展思路与企业规划,完善对企业组织的管理体系。尽可能使多元化过程中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使多元化能够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创造利润。

参考文献:

[1] 崔璐,钟书华.基于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性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148-152.

[2]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33,111-140,168-171.

[3] 黄文.2011年将是中国房地产业的转折之年[EB/OL].[2011-03-25].搜房网.

[4] 林喆.中房协称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动摇号召房企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2-03-23.

[5] 刘月萍,李敬.房地产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12):64-67.

A Study on Strategic Risk Assessment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 Diversification

Development

LIU Xiao-jun, WANG Shao-wen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 核心能力 春兰集团

论文摘要: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公司采用的主要经营战略。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持久地拥有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状况。实际上很多公司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遭遇险阻。本文根据春兰公司多元化经历,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分析其多元化经营,并分析春兰集团在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而为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公司提供一点意见。

0.引言

核心能力,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战略上有别于其他企业,能给企业带来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显著的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及以上的属于不同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企业选择多元化关键一点就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利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偏离了核心竞争力贸然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则会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隐患。国内企业开展多元化时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结合春兰集团的多元化路径对此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选择多元化行业时应考虑的几个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

1.理论与研究方法

1.1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价值性:为企业带来超值利润和长期优势。(2)独特性:是企业独具的。(3)延展性:帮助企业向更有潜力的行业拓展。(4)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5)长期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厚积薄发的结果。

1.2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具体方向选择有四种类型;一是垂直式多元化;二是水平式多元化;三是同心圆式多元化;四是集团式多元化,这种模式给企业带来最大变化和最大风险。如春兰集团进入汽车行业。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增强稳定性,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效应,通过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由于经验资源的分散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1.3企业多元化扩张取决于核心能力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典型形式,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对企业采取何种扩张模式能获得较好的绩效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焦点。企业成长理论学家彭罗斯认为,企业的内部成长更鼓励关联性多元化,反对非关联性多元化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以知识、技能为代表的能力体系,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源是核心竞争力,因此诸如企业多元化也是依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2.案例背景

2.1春兰集团发展回顾

春兰1978年到1979年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资源优化而成。1985年,企业年产值只有2200万元,净资产465万元,生产能力在全国空调行业倒数第二。

1987—1990年,选择空调器为单一产品。至1990年,春兰实现工业总产值同行业第一位,单一产品战略初见成效。

1991—1994年,通过主打空调的大规模生产占据市场。到1994年,春兰空调产品生产规模全国最大,市场占有率第一。

1995—2000年,由原来的单一产品集团向多元化的产业集团发展。经营领域包括家电业、摩托车业和半导体业。2002年,汽车产业初具规模,第三个产业支柱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春兰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

2.2春兰集团多元化的挫折

21世纪后,春兰盈利能力逐年减退。2001年,春兰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5.22%,净利润2.3亿元;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21%,净利润仅为1.21亿。2003年,春兰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48.93%。2005年结束了连续11年盈利和分红的历史,至07年连续亏损。 转贴于

3.案例分析与发现

3.1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动因分析

春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原因有二:家电行业发展空间有限,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从供不应求走向供大于求,春兰要做大做强,多元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春兰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实力,资金对于春兰不是难点。于是曾经的空调老大春兰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

3.2春兰集团多元化的困境分析

3.2.1未抓住核心竞争力

春兰90年代曾是中国空调代名词。春兰那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核心产品空调为基础的整合优势。然而陶建幸的目标是世界大公司,多元化是必然的,表示不想在这样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单一产品上做得太大。但现实不容乐观,新行业开拓受阻,春兰空调也渐渐失去了当年的竞争优势。

3.2.2盲从多元化

中国制造行业多进行或筹备多元化,很多行业如汽车业准入门槛只需资金,技术门槛低,家电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时选择进入这些行业就成了似乎必然的选择。不止春兰,盲目进军汽车业的美的、奥克斯等家电企业都是典型的外行造车,这样的多元化带有很大的投机性,频爆冷门杀入短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业,以为抓住多元化就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愿意为长久地在一个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下工夫,一旦所经营的业务度过创新期,超额利润消失就急于转型。一旦涉足多元化就很难集中优势资源来发展核心产品,不能保住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地位。

3.2.3多元化相关性差

春兰在多元化进程的行业相关性非常差,这也是它失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为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由于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使用的生产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受国家政策变化和国际市场变化波动的影响程度与原有产品项目几乎完全不同,企业不仅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资成本,甚至还会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经营战略的实施要比相关多元化困难得多,非一般企业所能为。

春兰集团主营制造业,兼营投资、贸易等,制造业主导产品包括空调、摩托车、汽车、电脑、彩电等。这些经营行业相关性非常小,很难形成多元化的协同效应。这样多元化的优势很难发挥。“不务正业”又盲目多元化,最终使得春兰再无实力夺得霸位,陷入业务青黄不接期,亏损也在预料之中。

4.结语

由春兰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在保有核心能力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甚至提升核心能力。在多元化时企业应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识别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分析要进入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情况,这样既能利用多元化经营的好处,又能规避盲目多元化经营的危害。同时要有相应的决策部门加以分析,要有战略眼光,考虑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荣平,柯银斌.企业多元化经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高蔚卿.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条件.新视野,2005,2.

[3]王晓明.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商业研究,2004.

第7篇

关键词:专业化 多元化 核电

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是应该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发展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到底孰优孰劣,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而在现实市场竞争中,既有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典范,也有多元化发展的商业巨头。当然,成功案例的同时也不乏因走专业道路而逐渐萎缩,或因多元化经营而一败涂地的失败案例。究竟是否要走多元化道路,如何开展多元化经营,成为了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决策。

一、专业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专业化战略的优势与劣势

1、专业化战略的优势。(1)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创造规模经济。如前所述,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将全部资源集中使用于某一市场或某种产品,既有助于降低成本,又能实现规模经济。(2)集中整合企业资源,创造竞争优势。实行专业化战略,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最熟悉、最具实力的经营领域,能够充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3)目标市场明确,市场风险较小。实行专业化战略的企业只专注于某一市场领域,对行业特点及竞争态势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规律,进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2、专业化战略的劣势。(1)行业依赖度高,经营风险增大。由于企业产品单一,专业化战略企业只能在某一领域生存,对行业的整体兴衰程度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一旦行业出现动荡,企业经营面临巨大风险。(2)市场容量有限,阻碍企业长期发展。企业如只在单一行业发展,难免会受市场容量空间的限制,同时也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与闲置。

(二)多元化战略的优势与劣势

1、多元化战略的优势。(1)多种经营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任何产品或行业的发展都是其周期性,实现多元化经营,可以在某一产品或行业处于低谷时用其他产品来弥补企业收益的不足,从而有利于企业收益的稳定性。(2)创造协同效应,提高企业价值。通过多元化发展,企业内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3)多元化发展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2、多元化战略的劣势。(1)规模经济的丧失。多元化经营必然会企业资源分散到不同的领域,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尤其是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中,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往往处于劣势。(2)存在较大的流动资金风险。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同时涉足多个业务领域,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综上,专业化或多元化都只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选取哪一种战略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主要是看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以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

二、核电建设企业适度多元化战略思路

(一)核电行业前景分析是企业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行业生命周期前期,应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处于中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或多元化经营战略;处于后期应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目前,我国的核电建设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机组数量相对较少,核电比率相对较低。虽然,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国家暂停了新建核电站的审批。但是,随着核电行业安全检查的完成,核电规划陆续出台,我国核电建设仍会持续稳定的推进。在此种情况下,核电建设企业仍应保持专业化战略。

(二)核能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发展

核电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严格控制核电项目的开发控股资质。目前我国具有核电项目开发控股资质的企业仅有3 家,专业化核电总承包单位只有2家,可以说我国核电建设市场仍处于垄断状态,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随着福岛事故的发生,世界各国政府及民众进一步提高了对核安全的重视,这一现象必将进一步提升核电市场准入门槛。在上述背景下,核电行业的专业化进程将被进一步推进,专业化道路也是当前核电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自身实力尚不具备全面多元化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有条件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就我国核电建设行业而言,总承包单位组建时间不长,尚未积累大量的核电建设经验,也没有完成原始的财富积累。故此,现阶段从企业自身实力考虑尚不适宜大规模多元化发展战略。

(四)规避行业低谷,选择循序渐进、适度多元战略思路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世界各国对核电重启的态度都十分谨慎,我国虽未表示放弃核电,但至今仍未审批新项目。短期内,核电新项目的暂停审批给核电建设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企业存在长期利润增长不足的风险。鉴于此,核电建设企业有着多元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但这种多元化应循序渐进,从企业相对熟悉的业务领域突破,例如运行电站的技改维护等,逐步形成经营特色,规避行业风险的同时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企业无论选择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必须适时适度。从目前国内外核电市场竞争和核电建设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管理能力来看,不宜追求高度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方式是核电建设企业最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闫昕.《企业经营战略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比较》,经济师,2007年第9期

第8篇

关键词:多元化;体制分析;企业并购

一、美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演变

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都表现出某些共同趋势,所以基本上,每次并购浪潮都会对总体多元化程度产生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西方现代企业形成的阶段。在此期间,产业革命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的发源地。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共发生过七次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开始于1890年,到1893年被突然发生的经济萧条打断。第二次并购浪潮开始于1899年,到1903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和随后的证券市场崩溃而结束。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16年,终止于1929年证券市场大崩溃和持续数年的经济大萧条。这三次并购主要是同行业兼并,产生了大量的垄断企业,兼并后行业集中度大大提高,但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并没有明显改变,仍然比较低。

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之后,西方企业才开始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以下简称“多元化”),少数企业开始“天然的”多元化发展,但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产生寡头垄断,多元化才成为企业明确的经营战略。这一时期的多元化虽然已站在战略的高度,但还是集中在化工、电器、冶炼等本身就适合多元化经营的技术关联行业。

1959年美国掀起第四次兼并浪潮,企业并购发生次数显著提高,催生了大量跨行业的混合多元化企业。但是,到1969年这种趋势就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1980年。而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于1981~1989年间。在此期间,企业并购活动的上升趋势曾被1982~1984年的经济不景气短暂打断。

20世纪90年代,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同时许多美国大公司纷纷回归主业务。这就是第六次的“归核化”浪潮。美国的“归核化”浪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仅波及欧洲,而且也影响到了亚洲。但后来随着经济重新回暖,证券市场价格上升,并购事件重新开始增长,西方企业又开始了在高度相关的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实行“战略联盟”,即同行业大企业之间水平兼并的全球并购浪潮。差不多在90年代后半期,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都发生了同样的并购浪潮。1999年全球并购事件的总交易额达到2.3万亿美元(Pryor,2001)这种多元化增长一直持续到21世纪,目前仍在继续,美国卷入了历史上的第七次并购浪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总是趋于不断扩大的,所以,后发生的并购浪潮在规模上总是远远大于前一次。而且,每次并购浪潮的发生的时间与经济周期比较一致,繁荣时出现,萧条时终止。原因在于,经济走向繁荣时企业一般会有充裕的资金,这时企业比较容易产生并购动机。反之,经济萧条时大多数企业资金紧张,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并购行为。

二、美国企业多元化演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用于生产军用及民用物资的设备出现了大量的闲置,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当时的美国企业开始扩大生产、开发新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战争国急需物资重建,各国迎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时期,又伴随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将大量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出现了大规模的多元化热潮。而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冷战”和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处于经常波动的状态。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美国企业又纷纷实施多元化来分散经营风险,利用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稳定企业盈利。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的“归核化(refocusing)”其实并不等于专业化,只不过是让多元化程度有所降低,保持适度的相关多元化而已。

由此可见,美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诱因是:从一战后生产能力的剩余,到二战后国外市场的巨大吸引,再到冷战时能源危机等导致的经营风险。是一个从“自然而然的追求规模”到“单纯的追求利润”再到“不得不为规避风险而追求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的过程。演变的规律是:从不相关多元化到相关多元化,从多元化经营到多元化投资,再到“归核化”。实际上,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许多大企业虽然将多元化视为一种明确的成长策略,但最初的多元化主要出于对现有设备、管理能力及营销系统的剩余能力进行利用的目的。

三、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美国的比较研究

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国压缩了西方上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但是历史进程能被压缩,却不能被跨越。“多元化的各个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可以大胆预测,在未来十年的风险和机会并存时期,我国多元化的热潮不会很快消退。

在我国,部门和地方对市场的分割较为严重,行政干预造成城乡阻隔,不同地域经济水平、市场需求差异过大,不平衡的市场格局限制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的多元化扩张。各类市场间发育也不平衡,尤其是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还有,我国的价格改革进展虽快,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没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市场体系就无法有效地运行,自然影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行为。而且,市场经济秩序依靠市场法制来维持;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在维护平等竞争、规范主体行为和维护主体权利等方面会产生系列问题,制约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比如我国至今没有《反垄断法》。

哈佛商学院TarunKhanna教授提出,市场经济体系有五个层面组成:政府管制、金融市场、人才市场、产品市场、法律体系。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低于美国,所谓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就体现在这五个环节当中。结合上面谈到的我国国情,将我国与美国经济体制环境的对比如表1。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积极大胆地进行多元化

加入WTO后,我国更加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中,我国企业势必会更直接的面对来自世界各国企业集团更加广泛、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从长远看,由于全球性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谁都不可能永远待在一个领域吃饭。因此,对于一个想要永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专业化-多元化-专业化”或者“多元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确是一个合理的产业规划。企业可以在这种动态变更中,实现产品更新与产业升级。但要注意,企业应该在多元化经营中,筛选出自己最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经营方向。

(二)多元化进入时机、方式的选择要适当

首先,从美国企业“归核化”的浪潮中可以知道,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拥有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足够的资源富余能力。同时,出于明确的目的,不能盲目跟风。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的走势,市场需求的饱和度,新技术对产品的冲击,企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等因素。至于进入方式有三种,对比如表2所示。

三种进入途径没有绝对好坏的区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情况、多元化业务发展方向以及竞争对手、市场发展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途径,或者以多种途径进入新产业。

(三)对多元化实施类型的决策要慎重

实施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一直争论不休。在探索多元化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时,现有的研究几乎都将多元化程度及类型视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忽视了它的内生性。从美国接近一个世纪的多元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不只多元化的类型和程度会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其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因为,企业会通过对现有战略的实施经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对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企业现有业务的盈利也直接为多元化的实施提供融资支持。所以,我国企业要注意不要一味地盯着盈利看多元化,慎重的同时要长远,结合能力,发挥实力,同时看到潜力。

(四)实施适度的多元化战略

这就是最优多元化水平的问题,“归核化”是用来纠正过度多元化的,而不是否认多元化。多元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多元化总收益-多元化总成本。收益表现为内部资本市场,借债能力增加,经营风险降低等;成本表现为过度投资,跨行业的过度补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等。当企业能力和资源未获得充分利用时,表现为成本增加比收益增加的慢,企业的收益会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随着多元化业务单位的增加,公司用于沟通控制的成本等剧然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边际收益为负,就会出现过度多元化。所以,实施多元化过犹不及,一定要适度。

参考文献:

1、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M].科学出版社,1998.

3、(美)迈克尔・古尔德,安德普・坎贝尔,马库斯・亚历山大.公司层面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魏丽娜.从一般管理到母合优势――多元化经营的管理逻辑演变[M].财贸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