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第1篇

一、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人处在幼儿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启蒙教育。

2.意义:在幼儿期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出生与生俱来有着智慧,第一语言智慧,第二逻辑智慧,第三音乐智慧,第四肢体智慧,第五自然观察智慧,第六视觉空间智慧,第七自我评价智慧,第八人际交往智慧。而在国际社会的调查中显示中国只重视人的语言智慧和逻辑智慧,却忽视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并出现一些不良的教育现象。体育启蒙教育却有特殊的教育特征、意义、原则,以其特有的方式,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的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智力、体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基础。

1.以发展体育为目的的启蒙教育途径。如学习体育各专项技术、训练指导提高成绩、发掘人身体潜能等的训练教育。人处在幼儿期,对其进行体育各专项技术的启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牛剑锋、白杨、范晔、张尚武等体育明星就是在特定的一所体育幼儿园里接受体育启蒙教育,最终走上冠军领奖台。

2.以育人为目的的启蒙教育途径。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人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可运用体育手段启发幼儿智力、思维、想象、创造等智慧,,发展幼儿交往、生存、运动等能力,锻炼健康的体格,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全面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方法

在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如若采用不当,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影响幼儿的成长。《纲要》和《指南》明确幼儿在各个时期的关键点,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符合以上要求,且能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教育方法:

1.情境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完成任务、掌握其学习内容,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再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启发幼儿的语言智慧、自然观察智慧、逻辑智慧、人际交往智慧等。研究表明:在体育活动中,人的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有利于学习。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效果显著,有利于幼儿教育,例如:在体育活动《小小旅行家》中,通过场景布置,激发孩子探险的欲望,孩子们模仿探险家们,去探险。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可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能有效的启发幼儿肢体智慧、视觉空间智慧、人际交往智慧、自我评价智慧等,如:老鹰抓小鸡、数字游戏、抓鱼儿等等。

3.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完成比赛,或新的游戏规则,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启发幼儿语言智慧、肢体智慧、人际交往智慧、逻辑智慧、自我评价智慧等,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训练法:即在老师的指导、控制、帮助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生存能力的训练等,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穿龙门等。

 

5.诱导法:即老师设置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幼儿思维、想象等,逐步引导回答解决问题,或者是和幼儿一起活动,在活动中给出一个简单的动作、小游戏等,使其独立思考,想办法完成,或在提示下能快活游戏。如扑蝴蝶游戏:把幼儿带到规定位置,给他已经做好的网,引导他去扑蝴蝶,要求自己想办法扑捉,大人只提供工具,方法自己想,让他自由活动,任意追赶,想法扑到蝴蝶。或是将扑到的蝴蝶装到可视瓶中,大人引导数数,例如1只加一只等于几只?三只减一只等于几只?等等的问题,启发幼儿自然观察智慧、视觉空间智慧、逻辑思维能力。

   6.感召法:即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体育明星成才故事回放讲述、教师的行为及语言魅力、教学中优美的姿态等,用以感染召唤其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思考效仿,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在采用此方法时,首先要注意教育者行为表现和教育内容的选取。其次要注意幼儿的行为动向及心理动态,避免向扭曲方向发展,影响幼儿成长,最后这种教育方法是个长期的过程,对教育者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具备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第2篇

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内容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们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高出一点。”而游戏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猫妈妈只有1只,小猫有许多;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是黑的,其他是灰的,等等。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了数字的含义,他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又如小班“认识大小”活动设计,以角色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熊小小”以极大的兴趣随“熊大大”生活,模仿“熊大大”的一举一动。“熊大大”穿大鞋,“熊小小”穿小鞋;“熊大大”睡大床“,熊小小”睡小床;“熊大大”玩大皮球,“熊小小”玩小皮球。在模仿中幼儿不知不觉对大小的概念有了具体印象,接着熊大大带着熊小小去散步,谁的脚步大、谁的脚步小。找一找原因再比一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经过反复比较、强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

二、在教学中使用学具多样化

在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具进行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育》)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数卡接龙、拼图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花生壳、开心果壳、瓶子、盒子、回形针、珠子、冰棒棍、各种豆豆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小班孩子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时,老师不仅制作了各种颜色的形状卡片,各种颜色的水果卡片,还收集了各种颜色的豆豆、瓶盖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孩子们将红豆豆、红瓶盖、红苹果、红色的圆纸片一一放入贴有红色标记的盒子里,他们反复摆弄、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乐的喜悦中。再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如门。

三、把教学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第3篇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数学教育

相关部门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会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有些家长,他们非常重视孩子数学知识的学习,然而,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抽象性. 在许多幼儿家庭的数学教育中,有的家长每天会出许多数学计算题,让孩子进行反复的运算练习;有的家长盲目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当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责怪孩子……这样非但不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反而会使他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不愿意再配合家长和教师学习数学.

中国有句俗语“拔苗助长”,用到这里,就是指有些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进行数学教育. 如有的孩子才3岁半,刚上幼儿园小班,可父母却早已要求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如孩子不会,就又打又骂,责怪自己的孩子没出息. 其实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园根本就不开设单独的计算课. 对孩子们的数学启蒙,是贯穿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的. 家长求胜心切,这样做,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数学反感、厌恶、弃学. 了解孩子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家长开展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以“数的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概念”为例:幼儿年龄不同,其能力发展就不相同. 2岁的孩子会判别数的多和少. 3岁的孩子会从1数到5,并且知道大小、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5;会做简单的分类和单纯的序列游戏. 而5岁的孩子则会从1数到1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10;会明确的分类并说出原因;可以做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7岁的孩子就会从1数到2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也会用实物表示,还会做10以内的合成分解;会按照实物的特征做精细的分类并说明原因,会完成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由此可见,幼儿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和幼儿的年龄成正比的.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如同上台阶总得从下往上一步一步地走,想一脚跨越两步、三步,不小心就会摔跟头.

二、结合幼儿生活,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意义”. 可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家长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生活适当地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提炼后最终形成的.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孩子接受和理解. 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孩子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 通过日常生活“数学化”,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走进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内容. 家长贴近孩子生活开展数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育走出单纯传授枯燥知识的框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操作材料,进行数学教育

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是数学活动的载体,是幼儿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 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有意义的学习才会产生. 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 所以操作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材料. 如家里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积木、茶杯、纸牌、筷子等. 这些日常用品,随处可见,随时可用. 而且对孩子来说很熟悉、亲切,能引起孩子学习分类、计数、排序等的兴趣.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一起学数学,吃饭、分水果、玩积木、打纸牌、逛超市、菜场……生活即教育、处处有数学.

四、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数学教育

第4篇

三十岁得子,自然十分珍爱。

身为农村教师的我,利用家在乡下的便利条件,每天放学回家,总要领着孩子在田野里转一圈,看看那瓦蓝瓦蓝的天空,望望那殷红殷红的云彩。

春天,我让孩子俯在渠坝上,嗅一嗅小花的香气,咂一咂茅根的甜味;夏天,我把孩子带到树荫下,听一听布谷鸟婉转的曲调,看一看白鹭翩翩起舞的身影;秋天,我带着孩子流连于窄窄的田埂上,摇一摇红高粱的谷穗,捋一捋玉米棒的流苏;冬天,我带着孩子踏着皑皑的积雪,欣赏麦田里涌出的那一簇簇新绿。

遇到节假日,我们就整日在田野里玩耍。初春,我们寻着咕咕声去找那鹌鹑的家;盛夏,我们在稻田旁树一个标杆,想看看秧苗每天能长高多少,并天真地侧耳倾听秧苗拔节的声音;秋末,我带着孩子远远欣赏村头那火红火红的乌桕,并把柔软的稻草铺在地上,让孩子在上面前后滚翻;冬末,我又让孩子伸出那稚嫩的小手,去触摸积雪的体温。

同事们都说我不送孩子入幼儿园,不送孩子去读城里名校,这岂不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整日里带孩子在田野里玩耍,能玩出成绩吗?可谁也没想到的是,我的孩子在六年级毕业考试时,居然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前不久,读农村初中的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蚌埠二中省级理科实验班。

同事们对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对启蒙教育的认识也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启蒙教育,不在于教孩子认多少字,数多少数,而在于要让孩子的感性世界丰富起来;启蒙教育,孩子学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孩子的头脑培养得敏锐起来。

古人曾有“耳聪目明”之说。后来由感官的聪灵引申为思维的敏锐,“聪明”与“聪敏”就变成了两个同义词。从中不难看出,感官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感官敏锐头脑就敏锐。感觉的细腻和清晰,将直接影响到思维的严密和思想的睿智。因此,启蒙教育,应从培养孩子的感官开始。

回忆自己的育儿经历,我越来越意识到: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感官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感官的培养,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感性世界,使得孩子认知事物特别敏感。看见一个“旦”字,他立刻意识到红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那是天刚亮的时候。看见一个“本”字,立刻就意识到那“本”中的一横指的是树之根。看到一个“牧”字,他知道那是一个人在拿着鞭子放牛。就这样,孩子在读小学时,认字特别准,特别快,特别省力,以至于在后来的写作时,极少出现错别字。不仅如此,孩子对词语也特别敏感,且用词极为准确。一次,他谈作文体会时说:“我写作文的时候,头脑里是有画面的。‘叮咚’是滴水声。这时,水居高临下,时断时续;‘淙淙’是小溪流水的汇聚声。这时,水流交错,并把小草冲弯了腰;‘潺潺’是激流声,这往往是暴雨过后,沟满河平之时……”对于数字,孩子更为敏感。念小学一年级时,别的孩子做10以内的加减法,往往是先不断地伸手指屈手指,然后再数伸出的手指。可就是这样,也还是在不断地出差错。可我的孩子往往是一口说出准确答案。我问他是怎么算的,他说:“遇到加减法算术题,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行一行的向日葵,加减不就是向日葵的添去吗?剩下的向日葵不就是要求的结果吗?”

感官的培养,使他的观察力越来越细腻敏锐,也就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理解力。上地理课,别的学生对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这些道理总感到有些糊涂。可他一听就明白了,他说:“这个我清楚,冬天的太阳是从村东南方的树梢上升起来的,夏天的太阳是移到村西北坝头上升起来的。”他上初中后,生物课成绩极为优秀,每次考试都接近满分。我曾向他询问学好生物课的秘诀。他说:“我是站在田野里听老师讲课的。别看我坐在课堂里,老师讲课时,我的思绪已回到了田野庄稼地里。根、茎、叶、拔节、分蘖……这些名词,我能一一对照,因而一听就懂。这样,我就能腾出时间,从老师的话语中,听出新的问题,得到新的见解。”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感官培养的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也渐渐地强烈起来。

花儿为什么要散发香味?鹌鹑的耳朵怎么这么尖,东边唱过了,西边为什么要跟着唱?白雪的家在哪里?为什么天越冷、雪越大,麦苗越绿呢……

孩子的疑问一天天多了,思想也一天天地变得深刻起来了。在庭院中,他对着芍药花的花蕊花瓣在凝神沉思;在旷野里,他侧耳倾听,静静地琢磨着鹌鹑“语言”的意义。有时,他打开冰箱,非要亲眼看看冰霜是怎样结成的。为找到这种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他又读了很多书,查阅了很多资料。渐渐地,他的语言内容及形式已发生了变化:对于一件事物,不仅仅简单地陈述现象,更多的是谈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5篇

关键词 幼儿英语 启蒙教育

英语教育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能在幼儿心理和生理机能尚不成熟的关键期,使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其次幼儿的模仿和记忆力此时很强大,要积极的抓住幼儿的生理优势,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由于幼儿独特的自然吸收、模仿、学习的能力,通过语言的的听说读写来达到锻炼幼儿学习语言的目的。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积极的创设必要的氛围,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可以轻松自在、自然的接受到广泛的知识。因此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教学的首选教学方式。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去适应幼儿年龄阶段教学的对于语言的学习的需要,而游戏正顺应了这种要求,对帮助幼儿理解与母语迥异的另一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能促进幼儿模仿的能力,能提高幼儿接受英语、学习、模仿,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的认知,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自娱自乐、自立自强中愉快的学习。教学案例:一个筛子,6个面不同的颜色(color),标上不同的数字(number),投到蓝色,让幼儿学习blue,并且指出,谁的衣服是蓝色的;投到3,让幼儿学习three,并且让学生自动3人拉手。在“玩”“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happy”“sad”的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对于做对的孩子给予奖励,对于做错的孩子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愉快的学习英语,还能锻炼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给予孩子更大的自信心。

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自然环境,适时地提高幼儿的英语教学能力。让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学习英语。英语是运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教材内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戚戚相关,如学校、衣服、游玩、饮食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成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在每天早上,和幼儿说“good morning”,说幼儿的衣服“beautiful”,幼儿在放学时说:“goodbye”,幼儿帮助其他孩子了,教育幼儿说“thanks”“thank you”。这些日常用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久而久之,幼儿不仅听了会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幼儿的英语教育中,运用形象情境,增强幼儿的直观效应。什么是形象情境呢?利用动画、图片等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结合声音、文字,刺激幼儿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增强英语—“第二语言”的启蒙作用,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包括直观教具、挂图、投影、录像、幻灯、电影、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形象情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对于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的图表、动画,幼儿学生兴趣高、感受强、印象深,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也可以使教师和幼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对于可爱的小动物(animal)dragon 龙 horse 马 mare 母马 colt, foal 马驹,小马等,让幼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能使这些单词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还有一些课文内容仅用语言叙述比较抽象,幼儿的认知水平,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辅助于图表,声光、动画、色彩,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帮助幼儿学生印象深刻、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现状

1.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教育得到社会大众的更多关注

在我国,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及重视较少。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咨询了解幼儿教育的人增多,对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教育体制的科学性以及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幼儿教育的改革也被社会大众重视,不断优化幼儿教育体制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主题,也使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完善需要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成为未来幼儿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2.幼儿教育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打开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用数字媒体技术,丰富了幼儿的课堂学习形式。教师在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时候,能够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使幼儿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感官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完善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体制中的应用措施

1.用数字媒体技术改善幼儿教育体制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幼儿的成长教育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幼儿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媒体激发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幼儿对于教师准备的学习内容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使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幼儿课堂的学习内容,利用数字网络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以及实用性。在网络媒体资源的支持下,幼儿的学习途径也变得非常丰富,幼儿不仅可以在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在家休息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可见,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给幼儿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幼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2.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学习带来了更多发散思维的方式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幼儿接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教师能够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个角度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体验所学知识,从事物的形态、声音、色彩以及情感的角度认识社会,并且对于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解放幼儿的学习天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也使幼儿通过更多的途径与外界社会建立联系。

3.幼儿教师从数字媒体技术角度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环境应当有全新的认识,也应当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以及创新,从幼儿的实际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幼儿教育内容,创新幼儿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及研究新数字媒体技术,为幼儿搜集更多有意义的教育资料,并且从幼儿学习的角度出发,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使幼儿家长认识到数字媒体技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配合教师,从多个角度在幼儿的生活中渗透数字媒体技术,使幼儿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时刻接触到媒体资源带给自己的优秀学习资源,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使家长认识到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更科学的角度设计幼儿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幼儿对知识学习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更复杂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也面临着必要的改革,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有非常深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体制之中也应当得到重视,使幼儿教育体制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从更科学、更全面的角度探究幼儿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幼儿教育的完善作出贡献,使幼儿从小就接触网络技术,并且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浅谈多数字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6):176.

第7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幼儿教育

幼儿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于事物往往新鲜劲一过便很难再集中,并且情绪化严重,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自控能力较差,不用正确的方法,则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游戏教学法则是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融于各种丰富有趣的游戏之中,将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保证幼儿能够得到游戏中的有趣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十分重要的。

1精心设计游戏,明确教育目标

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是游戏,就都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不正确的,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且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游戏,把教育的信息融入到游戏的各个环节,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的培养,并且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让游戏发挥最大的功效。首先,教师要保证游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既然是游戏教学法,那么游戏在教学中一定是占了较大的比重的,而不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幼儿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活动本身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结果,并且可以根据结果改变的,这就要保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互动,能够收集有效的信息,在不断的感知中形成对于事物的理解,如,在学习数字比大小和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通过吃数字的游戏让学生对于数字的大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每个同学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并且做成小标签贴在背后,在老师大数字的口令的时候,数字大的同学可以通过揭下数字小的同学的标签来获得游戏的胜利,并且可以把其他同学的数字标签贴在自己身上,通过数字的相加来将自己的数字变得更大,几轮下来,数字最大的同学获得游戏的最终胜利并且颁发小红花,而在老师小数字的口令的时候,数字小的同学则可以揭下比自己大的数字来获得胜利,并且可以通过用别人的数字减去自己数字,最先减到0的同学获得胜利,在游戏中不仅增强幼儿对于数字大小的掌握,对于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并且这一游戏是动态的,学生通过揭下别人身上的数字标签来获得不同的加减结果,每一轮游戏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也避免的游戏的单调性。其次,要控制好游戏的难度,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难度较高的游戏会让幼儿丧失游戏的积极性,也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而难度较低的游戏也会让幼儿提不起兴趣,所以游戏的难度要控制在能够让幼儿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不断的尝试和挑战中能够完成游戏并且获得成就感。最后,在游戏的设计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的考虑到游戏的安全性,考量游戏的时间、场地、所需要用到的器材等等,让幼儿能够快乐的进行游戏。

2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教育最优化

游戏教学强调幼儿活动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而幼儿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差,不恰当的开放会让幼儿变得没有规矩,过于释放自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不同的幼儿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能够通过观察和总结找寻到最适合的游戏教学,集合教师的集体智慧,建立幼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互相交流借鉴,针对自己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帮助其他经验较少的教师尽快的适应游戏教学这一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还需要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记录、反思,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既能够保持孩子的童真,也能够得到知识的传授,让孩子发觉学习的趣味,不断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3做好沟通工作,保证游戏进行

传统教育一贯认为教育是严肃的,包括中国历来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严厉为主,倡导“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于游戏教学这一种方式,并不是大多数家长所赞同的,他们认为游戏就是丧志,孩子送到幼儿学就是要去学习的,而不是去玩的,这种错误的认识往往会给游戏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所以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游戏教学的优点以及对于孩子所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用实际案例做说明,以孩子的成长变化来改变家长的较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够用积极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做到科学的指导,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给幼儿带来最好的成长环境。

4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是能够针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健康的学习生活,游戏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在孩子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游戏,所以如果缺少了游戏,那么幼儿的世界将会变得一片黯淡,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为今后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用游戏教学培养幼儿快乐学习、爱学习的天性,精心设计游戏,让游戏变得有趣、有效、有内容,在游戏教学中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于不足的地方及时的进行完善和修整,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传达健康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鄢超云,魏婷.“游戏”离“游戏”有多远———从理想的游戏到儿童经验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8(09).

第8篇

本文以幼儿数学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为研究主题,从幼儿数学学习生活化出发,以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切入点,提升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效果,为幼儿数学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策略;隐形课程

在我国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心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大对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与优化,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更为舒适、有效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启发性、科学性与基础性的原则,提升幼儿对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数学学习的认知。在数学兴趣激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展数学教育与启蒙活动,以此来提升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要提升生活化的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需要充分利用和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来提升对幼儿的智力和兴趣引导,实现幼儿健康、有序的发展。良好的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与构建,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里面创设生活化的数学环境,一方面能够提升幼儿学习与生活的愉悦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与爱好。

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幼儿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利用好这一隐性课程,需要不断完善幼儿园数学环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在园期间的个性发展。数学环境作为系统性较强的环境内容,在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目标的指引下,提升数学教学环境的计划性与系统性,为幼儿在园期间的数学人物认识、数学故事接触、数学模型的演示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数学环境创设过程中,因为小班的幼儿数学能力尚未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小班幼儿数学认知的特点,通过在园内墙面绘画数字、数学符号等方式,提升小班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接触与领悟。同时,所绘画的数字、数学符号等要全面地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效果,可以使用树叶、花朵等实物,提升这些数学符号的直观性和亲切感,让小班幼儿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更有兴趣、更加直观。

二、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与利用,要注重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效果,在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环境与人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主体之一,通过科学的引导和鼓励,启发幼儿对园内环境中的数学知识等进行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数学环境创设内容、方法、目标的优化,与同事、幼儿共同创设数学环境,提升环境创设的共同性和人文性。在幼儿园数学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应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家长帮助等途径进行数学材料的收集,然后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和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参与数学环境的创设与布置,提升幼儿的数学环境认知与构建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室的数学角里面,可以通过摆放颜色、尺寸不同的几何图形,引导和启发幼儿进行这些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幼儿辨别和认识不同图形并说出其名字等途径,来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三、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与利用,要遵循科学化原则

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环境为幼儿发展服务的效果,需要幼儿园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升对数学环境的创设与认识,提升数学环境与幼儿园自身教育开展的契合度。在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既要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与认知能力为主线,也要把握数学环境与其他教学环境创设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数学环境创设的效果。同时,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考虑学习的效果,而必须将幼儿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结合在一起,在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围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作出系统的规划与构建。同时,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力求以数学内容为主线,也可以按照实际的状况,在环境中亲身体验社会、自然等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幼儿园小班“自选超市”里面,可以通过陈列大小、颜色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在购物的时候,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学习,提升幼儿的认知与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