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产保险的业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标准;质量和效率;路径
当前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存在诚信度差、定位不清、认识不到位、缺乏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行业标准、人员和装备投入不足、考核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从而造成现场查勘速度慢、定损缺乏依据、理赔手续繁琐、赔款不足额且周期长等后果,其中车险理赔难就是财产保险业客户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主要表现,这些问题和后果已经引起保险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一、保险客户服务的特性
保险服务是指保险公司为潜在客户和现实客户提供的以保险保障为核心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的服务,保险服务既有一般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及时性、差异性和易逝性四大特性,更具有其保险保障所包含的特殊内涵。一是保险服务的无形性,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无形性是保险服务所具有的最为显著的特性。保险服务与一般的服务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保险产品本身就是无形产品,客户在购买保险前仅仅是初步了解保险的条款和承诺的服务,而无法亲身体验保险产品和服务,所以客户选择保险公司面临的投保风险就比一般的有形产品更大,就更需要保险公司履行最大诚信原则。二是保险服务的及时性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因此要求保险公司在现场查勘、医疗跟踪和协商定损以及赔款等方面都要履行服务时效的承诺。三是服务的差异性,由于客户的主观预期和感受不同、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素质不同、提供服务的时机和场合不同,服务质量常常处于因人因时因事而不断变化和高低起伏的状态。四是保险服务的易逝性,即保险服务既不能在时间上储存下来以备后用,也不能在空间上进行转移,如果不及时消费就会造成服务的损失。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特别是突发大面积事故后的客户服务更是对保险公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求保险公司对突发的大面积事故的频率和范围提前做出预案,对客户服务的人员和装备的配置留有一定的机动余地,以应对突发的大面积事故的及时处理。
二、国内保险业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是标准化服务,通过夯实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基础,实现客户服务标准化,确保客户服务的统一性。二是专业化服务,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积累保险服务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经验;依靠现代科技成果挖掘目标市场和潜在客户;依靠高效的作业运营平台整合内部流程和外部资源,从客户价值的角度出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三是一揽子服务,强调保险服务不仅包括核心的理赔服务,还包括出险前的承保服务和平时的防灾防损以及紧急救援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不仅包括基本的保险出单和赔款支付等合同内服务,还包括保险专业咨询和策划、续保提醒、短信通知、客户关怀等合同外服务。四是一站式服务,强调保险服务的全流程无缝联接,客户可以通过统一界面完成相关业务办理,满足客户以最简便的方式享受服务的需求,提高客户对服务流程的依赖性和信赖感,从节约客户的时间成本等方面提升客户价值。五是差异化服务,价格竞争所导致的利润压力迫使保险公司开始审视服务成本和服务效益的权衡问题,同时对客户价值的关注是保险服务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客户细分实施差异化服务,可以更加有效地配置服务资源,使服务投入更加有效,确保优质客户的维系与发展。
三、客户服务的目标和能力建设要求
客户服务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服务”理念,由外而内打造服务价值链,从产品研发、渠道建设、承保理赔、客户服务和品牌宣传等各个环节创造客户价值,实现客户满意和保险公司有效益的发展。客户服务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原有客户续保率持续提升,特别是VIP客户续保率保持较高水平,新增客户不断增加,客户投诉率明显下降,达到保险监管机构和客户满意度不断上升,形成保险公司和客户共同发展和共赢的局面。
保险客户服务需要达到“六个力”:一是客户界面的执行力,就是凡与客户接触的人,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养成良好服务习惯,自觉执行服务标准,忠实履行首接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二是业务后台的支撑能力,就是要完善管理规则,理顺业务流程,明确环节时效,优化技术支持,形成有效激励,为前端客户服务提供支持。三是服务品质的监控能力,就是要建立保险公司各层级、各流程、各环节、各岗位的服务工作标准和考评奖罚标准,健全保险公司各层级服务监督考评机构岗位,明确职责,赋予权限,实现服务效能考评的常态化和有效性。四是客户资源的管理能力,就是要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客户实名制的强制执行,建立公司客户识别与分级系统,并有效联通业务系统、网电销系统、理赔系统、财务收付费系统和服务电话系统,构建公司统一、互联、高效和差异化客户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五是客户需求的发现能力,就是在市场研究、产品开发、服务提供、技术应用等方面,建立以发现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为目的的客户服务创新体系,充分体现公司引领市场的价值与作用。六是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就是依托保险公司既有的网点优势和巨大的客户群体,以保险保障为核心,有效整合外部资源,不断扩大和延伸保险公司的服务领域,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强化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
四、客户服务标准的监督和考核
1.保险公司内部的监督和考核
一是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自身对照考核标准、自查自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由保险公司上级机构的客户服务质量检查神秘人和保险公司外聘的客户服务质量检查神秘人对照客户服务标准进行明察暗访并考核打分排名,每季度在公司内部网站上公布1次考核结果,每半年进行1次公司系统内部排名,对排名靠后的保险分支机构进行自查自纠,限期改善。三是通过电话回访和营业厅评价器评价以及发放书面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等途径进行客户满意率调查,全面了解客户对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的评价,掌握客户对保险公司服务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四是通过认真处理客户各种途径的投诉,发现保险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有的放矢的加以改进。五是建立服务质量日常监督机制,全面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监督、客户监督和社会监督三级监督网络,分类管理、定向监控,通过建立客户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达到客户服务质量管理的常态化。六是通过服务监督和定量化的服务效能考核对展业、承保、理赔等各业务环节的用时监控和服务质量的量化考核跟踪,为客户服务标准化的有效落实提供强有力保证。七是在公司内部将客户服务考核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的KPI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并兑现,通过实施月通报、季考核、年度兑现的方式不断促进保险公司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八是坚持“专家治司,技能制胜”的原则来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不断深化核保和核赔师制度,提高承保和理赔的专业化水平,为客户服务效能的提升和客户服务标准化的落实奠定人力资源的基础。
2.保险监管机构等部门的监督和评估
一是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行业协会或者委托的专业机构对所在地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和考核评分,并视考核评分情况对服务质量差的保险公司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警告、直至机构的停业整顿。二是通过在社会上聘请行风和服务质量监督员的方式,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对保险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舆论监督,对保险消费者投诉和反映到新闻媒体的寿险销售误导和车险理赔难等方面的问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并给社会一个公开透明的答复。四是通过保险公司自律、保险行业协会自律检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监管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多种途径督促保险公司采取措施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五是建立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确定客户服务关键环节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全流程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逐项考评并定期向保险公司和社会大众公布客户服务指标的考核结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产保险企业;成本管理;对策探讨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保险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当看到,当前,对于财产保险企业而言,市场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成为当前财产保险企业考虑的重点问题。近年来,财产保险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由于长期以来对业务扩张的追求,忽视了内部经营成本的管理问题,造成今日财产保险企业发展受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保险市场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财产保险企业可以优化经营管理成本,那么就能够在市场环境中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对财产保险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财产保险企业费用成本概述
(一)财产保险费用成本的定义关于财产保险费用成本的定义,广义的保险费用成本包括了理赔款、手续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摊回分保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据此,可以看到广义保险费用成本主要是从保险风险的视角,因此凡是与保险公司保险业务有直接关系的,均被列入财产保险费用成本的范畴。而狭义的保险费用成本指的仅仅是业务管理费,就是指财产保险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费用支出,如职工工资、业务招待费以及会议费等。
(二)财产保险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概念关于成本费用管理,其实就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目标或者规划,将企业运行所需要的成本支出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具体到财产保险企业,其成本管理就是要控制财产保险企业在开展保险业务以及日常工作中所支出的费用成本,使得费用成本在企业成本预算之内,利用预算内的成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要复杂的多。
二、我国财产保险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一)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忽视成本管理工作从财产保险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直以来,保险企业不但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工作更被边缘化。大部分的财产保险企业过于看重保险业务的增量,对于成本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形式层面,导致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长期受到抑制。保险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忽视,不仅仅体现在企业管理层,企业一般人员对此问题近乎漠视。大部分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保险业务拓展以及市场份额争夺方面,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关于成本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财产保险企业一味追求盈利结果的做法,看上去似乎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实则不然,一些不必要成本的支出所造成损失并不是通过业务拓展可以挽回的。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财产保险企业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严谨从财产保险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来看,其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由此导致无法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对外支出成本。总的来看,成本核算方法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分险种的成本费用;其二是损益的核算方法。目前,大部分的财产保险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只是考虑了直接变动费用而忽略了间接费用的核算,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来的结果精准性就难以保证。此外,目前财产保险企业对于营业费用的分类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不足,对于一些账务处理规则还尚未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这些都给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带来阻碍。
(三)缺乏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从财产保险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制度建构的情况来看,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建构要远远地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来了严重的滞后性。第一,从成本管理的基础来看,我国财产保险企业由于长期忽视成本管理工作,导致成本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无论是在规范化的成本预测分析还是制定成本计划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二,长期以来,由于财产保险的成核算系以财务核算为核心,因此在核算问题上,缺少对业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最后,成本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这直接导致了信息反馈不及时、反馈片面化等情况的出现。
三、我国财产保险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优化路径分析
(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任何管理工作的完善首要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原因就在财产保险企业并未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工作自然无法达标。鉴于此,对于财产保险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成本管控意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企业一般人员,都必须在脑海中紧绷“成本管控这一根弦”。企业的管理层应尽快的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研究本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制定费用成本预算计划,确保企业各项支出有一定的标准可循;对于企业一般人员来说,一方面其要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制定的成本管理战略要严格的落实。只有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实现质量提升。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内控力度,明确各项费用支出从财产保险企业各项业务费用的支出情况来看,占据较大比重的是业务费用中的手续费以及营业费。问题在于:对于财产保险企业的业务开展而言,各项费用的支出实际上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鉴于此,如果要实现对企业各项费用支出的严格控制,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就必须在规范化意义上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加强财务管理的内控力度。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财产保险企业至少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构建制度。财产保险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各条线业务,都应该制定明确的成本支出计划,同时要规范化费用支出的标准以及范围,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可实施性;其次,鉴于目前财产保险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比较混乱的情况,财产保险企业还当的成本预算管理与控制问题上进行调整,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监督预算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对于任何成本费用支出均应设置相应的审批流程,确保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有迹可循”最后,由于营业费和手续费占据了较大的支出比重,为了进行合理控制,财产保险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险种之间的特点,结合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制定手续费提取的比例,同时加强对营业费用支出的监督,以此实现对财产保险企业成本支出的全控制。
一、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现状
1.市场不够广泛
在我国,虽然家庭占据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是家庭成员中的居民普遍的投保意识都不强,因此,家庭投保并没有占据很大的市场。甚至有部分居民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家庭中发生火灾的概率很低,并没有必要支出部分资金用在家庭财产保险上。
即使是有的家庭在面对意外灾害的时候,也会把希望寄托在相关的政府部门,并不愿意直接面对保险公司的人。由此可见,由于家庭成员的意识淡薄,造成家庭财产保险出现的相当匮乏的局面。
2.保险公司的经营缺乏积极性
由于保险公司在家庭财产保险中,获取的利润太少,因此,很多保险业务员并没有把家庭财产保险,当成一项主要的业务去完成。根据专业人员的介绍,家庭财产保险的保费,分别为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不等。除了机动车辆的赔付保险之外。保险业务员促成一单家庭财产保险,往往奖励提成为15%,因此,与成千上万的财产保险的保额相比,家庭财产保险的利润显得微不足道。就是因为家庭财产保险的利润太低,保险公司反而不会花费较高的广告费用,对其进行宣传,加大对这种保险的推销力度。保险业务员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并不会投入很高的热情,并没有极大的积极性去开展家庭财产保险业务。
二、我国家庭财产的发展对策
纵观我国家庭财产保险,虽然存在着发展相对滞后,速度缓慢等缺点,甚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家庭财产保险仍然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扩大市场
我国是一个实力相当雄厚的人口大国,在我们国家大约有3亿多个家庭。虽然家庭财产保险的利润非常低,但是市场仍然很广阔。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大对家庭财产的宣传力度,国家政府部门也相关的出台了政策,来支持家庭财产保险。很多居民对家庭财产保险的,投保意识也相应的在加强。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长,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亿多的家庭都有投保意识,这无疑为家庭财产保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提高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员的积极性
家庭财产保险是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开展业务较早,发展较快,覆盖较宽的骨干险种之一。家庭财产保险包括灾害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盗窃保险等。它面对全国十几亿人口、数亿个家庭,市场潜力巨大。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家庭财产保险的普及率已达70%。但是,我国目前的家庭财产保险覆盖面不到10%,而且很大比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福利给干部、职工购买的,保费少,保额低,绝大多数为不足额保险,有的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在承保实务上,大多数保单承保要素不全,被保险人资料不齐,保险标的不明确。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勘查、定损非常困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家庭个人财产日益增长、扩大,人们生活中追求宁静、安全,减少风险的意识也日益加强。家庭财产保险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
但是,家庭财产保险保单与个人寿险保单相比较,保费较少,一般每单数为10元,多的也不过上百元,长效还本家庭财产保险每单亦不过几百元,大者上千元,且直销无手续费,销售的手续费也非常低,很难象寿险一样通过营销队伍卖单。由财产保险基层公司自营,费时费力,收效甚少;若城乡居民自己去保险公司购买则感到繁琐不便,颇多微辞。有人认为,家庭财产保险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1.国内业务恢复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它业务一起高速增长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他业务一样发展很快。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为例,1981年至1985年增长率分别为40.4%、18.3%、26.6%、39.9%、80.7%。由1980年的保费总收入4118万元增至1985年的2.2亿元。家庭财产保险费由1980年的0.3万元(承保1730户)上升到1985年的1623万元(承保504万户),所占保费的比重上升为7%。当时,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大力公关,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江苏省保费收入达到10.2亿元,同期增长17.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41亿元,其中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061万元(承保868万户),占保费总量的4%。1995年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家庭财产保险费收入达到7507万元,当年增长26%。这一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绝对数虽然不大,但发展较快,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详见表1),人保徐州市分公司1995年业务总收入约为1.8亿元(当年增长17%),财产险保费收入为9183万元(增长19%)。当年家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774万元,比上年增长68%,占产险总量的8.43%,业务量较小的唯宁县该年家财险占总量的14.8%(185万元)。1996年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财险保费收入856万元,同比增长11%,占财产险业务总量的8.05%,承保总户数超过120万户,覆盖面为55%,达到了家庭财产保险的最高峰。
表1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家财险发展表年份承保户数
(万户)保费收入
(万元)占保费
比重(%)赔付率(%)19800.17300.323.33198140.910015.00198264.8159219.491983107.3262329.001984333.1962714.861985504.01623731.481986693.42267655.221990686.040614124.941995661.975013.7957.4
2.财产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却大幅下滑,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1996年之后的三年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世界保险业受到较大影响。以人保徐州分公司为例,其家庭财产保险业务1997年至1999年三年大幅度下滑,降幅分别为17.44%、31.22%、34.00%,直到2000年才与上年基本持平(详见表2)
表2人保徐州市分公司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统计表
年份财险业务总收入
(万元)家财险保费收入数(万元)同比增减(%)赔付率(%)占业务比重(%)199610634856.0011.0054.208.05199711500700.00—17.4441.436.09199812195481.60—31.2247.653.95199912185318.00—34.028.303.00200011952276.900.9130.842.32
3.改革深入发展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徘徊不前,陷入困境。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已拥有了自己的住房;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住房的装璜,高档、较高档的家具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这一切,都给了家庭财产保险新的发展契机。家庭财产保险理应进入较好的发展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这项业务仍未有起色,仍在泥潭中徘徊。这几年家财保险业务发展状况就是例证。
二、家庭财产保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家庭财产保险由快速发展到急剧下降,目前业务发展比较困难,举步维艰;业务下滑,比重减小。199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家庭财产险保费总收入10.16亿元,同比下降了7.25%,仅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的2.41%。比重也在下降;产险储金59.3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21%。在赔付率方面,与城市家财保险赔付率较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家财险赔付率大幅度攀升,徐州市某县支公司1998年家财业务仅为49.2万元,同比减少73%,其赔付率也由14.17%上升为50.41%。该年度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财险赔付率最高的基层支公司高达158%。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分析起来,引起这些
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险公司缺乏对市场变化的调研,不能及时掌握情况,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二是展业手段单调,方式方法不灵活,服务水平不高;三是暴露出险种的不尽合理,缺少吸引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四是途径不稳定,机构、人员不能正常开展业务;五是在经济调整时期,乡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民“减负”期间,“保险”往往被当作农民的负担被砍掉,城市居民收入近年来增幅不高,下岗职工增多,也影响了人们投保的积极性。
三、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为了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形势,满足城乡居民家庭财产安全保障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找出当前发展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的对策。
1.适应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应性较强的条款。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区别不同情况,对不同保险标的进行科学分类,比如按城镇、农村进行分类。居民家庭装潢、家用电器包括电脑等均可纳入保险标的范围。有的保险公司已将第三者责任保险纳入家庭财产保险系列,应是比较有眼光的做法。二是搞好险种组合,以适应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灵活厘定费率,不可一概而论。就目前江苏省农村而言,江南农村住房,已与中小城市无大差别。江苏省政府采取“不将草房、危房带入二十一世纪”行动,苏北农村年内将消灭草房、危房。这些情况必须考虑在内。大中城市居民住房可按高级住宅区、安全小区、普通住宅区等实行不同费率。这将激起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四是对连续投保3年、5年、10年,安全无赔款的,应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安全奖。
2.调整展业力量和展业方式,搞好新业务拓展。一是加强保险宣传,特别是条款中主要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要宣讲明白。可利用保险宣传月(周)、街头咨询等方式进行深入宣传。二是适当调整展业力量,加强展业力度。随着保险公司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入,认真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保费收入多少,业务质量好坏,确定业务人员的工资、奖金分配水平,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采取灵活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如对常年无赔款的单位、个人采取重大节日送贺卡、寄送慰问明信片等方法加强与保户沟通,提高续保率。四是努力寻找新的途径,降低展业成本。比如利用银行、商场、社区服务中心、有线电视收费系统等业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保徐州某区支公司利用银行房屋保险业务,年收取保费逾百万元。
关键词:家庭财产保险、现状、发展策略
家庭财产保险是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开展业务较早,发展较快,覆盖较宽的骨干险种之一。家庭财产保险包括灾害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盗窃保险等。它面对全国十几亿人口、数亿个家庭,市场潜力巨大。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家庭财产保险的普及率已达70%。但是,我国目前的家庭财产保险覆盖面不到10%,而且很大比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福利给干部、职工购买的,保费少,保额低,绝大多数为不足额保险,有的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在承保实务上,大多数保单承保要素不全,被保险人资料不齐,保险标的不明确。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勘查、定损非常困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家庭个人财产日益增长、扩大,人们生活中追求宁静、安全,减少风险的意识也日益加强。家庭财产保险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
但是,家庭财产保险保单与个人寿险保单相比较,保费较少,一般每单数为10元,多的也不过上百元,长效还本家庭财产保险每单亦不过几百元,大者上千元,且直销无手续费,销售的手续费也非常低,很难象寿险一样通过营销队伍卖单。由财产保险基层公司自营,费时费力,收效甚少;若城乡居民自己去保险公司购买则感到繁琐不便,颇多微辞。有人认为,家庭财产保险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1.国内业务恢复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它业务一起高速增长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他业务一样发展很快。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为例,1981年至1985年增长率分别为40.4%、18.3%、26.6%、39.9%、80.7%。由1980年的保费总收入4118万元增至1985年的2.2亿元。家庭财产保险费由1980年的0.3万元(承保1730户)上升到1985年的1623万元(承保504万户),所占保费的比重上升为7%。当时,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大力公关,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江苏省保费收入达到10.2亿元,同期增长17.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41亿元,其中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061万元(承保868万户),占保费总量的4%。1995年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家庭财产保险费收入达到7507万元,当年增长26%。这一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绝对数虽然不大,但发展较快,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详见表1),人保徐州市分公司1995年业务总收入约为1.8亿元(当年增长17%),财产险保费收入为9183万元(增长19%)。当年家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774万元,比上年增长68%,占产险总量的8.43%,业务量较小的唯宁县该年家财险占总量的14.8%(185万元)。1996年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财险保费收入856万元,同比增长11%,占财产险业务总量的8.05%,承保总户数超过120万户,覆盖面为55%,达到了家庭财产保险的最高峰。
2.财产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却大幅下滑,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1996年之后的三年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世界保险业受到较大影响。以人保徐州分公司为例,其家庭财产保险业务1997年至1999年三年大幅度下滑,降幅分别为17.44%、31.22%、34.00%,直到2000年才与上年基本持平。
3.改革深入发展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徘徊不前,陷入困境。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已拥有了自己的住房;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住房的装璜,高档、较高档的家具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这一切,都给了家庭财产保险新的发展契机。家庭财产保险理应进入较好的发展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这项业务仍未有起色,仍在泥潭中徘徊。这几年家财保险业务发展状况就是例证。
二、家庭财产保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家庭财产保险由快速发展到急剧下降,目前业务发展比较困难,举步维艰;业务下滑,比重减小。199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家庭财产险保费总收入10.16亿元,同比下降了7.25%,仅占全部财产保险业务的2.41%。比重也在下降;产险储金59.3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21%。在赔付率方面,与城市家财保险赔付率较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村家财险赔付率大幅度攀升,徐州市某县支公司1998年家财业务仅为49.2万元,同比减少73%,其赔付率也由14.17%上升为50.41%。该年度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财险赔付率最高的基层支公司高达158%。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分析起来,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险公司缺乏对市场变化的调研,不能及时掌握情况,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二是展业手段单调,方式方法不灵活,服务水平不高;三是暴露出险种的不尽合理,缺少吸引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四是途径不稳定,机构、人员不能正常开展业务;五是在经济调整时期,乡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民“减负”期间,“保险”往往被当作农民的负担被砍掉,城市居民收入近年来增幅不高,下岗职工增多,也影响了人们投保的积极性。
三、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为了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形势,满足城乡居民家庭财产安全保障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找出当前发展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的对策。
1.适应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应性较强的条款。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区别不同情况,对不同保险标的进行科学分类,比如按城镇、农村进行分类。居民家庭装潢、家用电器包括电脑等均可纳入保险标的范围。有的保险公司已将第三者责任保险纳入家庭财产保险系列,应是比较有眼光的做法。二是搞好险种组合,以适应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灵活厘定费率,不可一概而论。就目前江苏省农村而言,江南农村住房,已与中小城市无大差别。江苏省政府采取“不将草房、危房带入二十一世纪”行动,苏北农村年内将消灭草房、危房。这些情况必须考虑在内。大中城市居民住房可按高级住宅区、安全小区、普通住宅区等实行不同费率。这将激起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四是对连续投保3年、5年、10年,安全无赔款的,应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安全奖。
2.调整展业力量和展业方式,搞好新业务拓展。一是加强保险宣传,特别是条款中主要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要宣讲明白。可利用保险宣传月(周)、街头咨询等方式进行深入宣传。二是适当调整展业力量,加强展业力度。随着保险公司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入,认真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保费收入多少,业务质量好坏,确定业务人员的工资、奖金分配水平,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采取灵活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如对常年无赔款的单位、个人采取重大节日送贺卡、寄送慰问明信片等方法加强与保户沟通,提高续保率。四是努力寻找新的途径,降低展业成本。比如利用银行、商场、社区服务中心、有线电视收费系统等业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保徐州某区支公司利用银行房屋保险业务,年收取保费逾百万元。
关键词: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预算控制
中图分类号:F8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中小财险公司受自身实力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经营稳定性差,公司间财务预算指标不统一,可比性差,机构财务预算难以执行,必需改进财务预算控制方法,促进中小财险公司发展。
一、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控制的必要性
相比于大财产保险公司,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具有进入保险行业时间晚,自身资本实力弱等特点,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有良好的计划和预算机制。而如何实施财务预算控制,将有限的资源充分运用到业务发展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特殊性
财产保险公司实行的会计核算与普通企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遵守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成本中有一部分取决于精算师的估算,为此,财险公司的财务预算具有独特性。
1.成本控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成本“赔款支出”与其对应的“保费收入”不同步,“赔款支出”发生具有滞后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成本控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2.财产保险公司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未完全遵循配比原则,其费用具有期间化的特性。由于财产保险是先收保费、后承担责任,耗费与保单责任期间并不一致,而我国的保险财务核算制度又未完全遵循配比原则,即将当期发生的手续费、业务管理费、税费及保险保障基金等均按保单生效时间全部计入当期成本,而剔除首日费用后的收入则需按照权责发生制在整个收益期进行分摊,这就造成了当期确认的收入与费用之间并不配比,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将保单获取成本资本化、按保单会计期间分摊”有很大区别,也与国内其他行业所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有很大区别,对于预算的影响很大,对于财产保险公司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既复杂又难以预料。保单责任与会计期间的不一致导致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必须依靠精算的估计,精算师自身经验与运用方法不同也将直接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加之财务预算还面临竞争环境、费用政策、公司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使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又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使得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变得复杂和难以预料。
二、当前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强,预算控制复杂且特殊的特点,致使实务中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控制存在众多问题。
(一)财产保险行业内预算考核指标不统一,相互之间不可比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及各主体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不同财产保险公司在预算管理体系与考核指标上都不尽相同。对于效益与规模各有侧重点;对于效益本身如何考核,不同的公司也不尽相同,有些直接以会计利润考核,有些综合考虑剔除准备金影响后考核。这些考核指标的不统一,既不利于主管部门统一评价与监管,也不利于对自身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估。
(二)不同公司对下级机构预算执行的控制存在差异
有的财产保险公司对预算的控制很严:一方面按管理级次逐级控制两核指标及操作权限,另一方面手续费费用还分险种分明细项目进行比例预算并控制,同时对资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并要求做到专款专用;有的财产保险公司对预算控制相对较松:预算核心仅盯着保费规模和利润指标,两核及操作权限全部下放,费用虽然也实行分险种预算,但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大弹性,资金实行差额管理而非全额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不同公司间预算的执行力度存在差异
有些财险公司不仅对预算的每一项目制定严格的指标,还制定了控制流程和实施标准;有些财险公司各类费用是否真实合理主要依赖“自觉”,资金直接按收支差额进行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控制流程和标准,资金被挪用、串用在所难免,预算目标能否实现很难得到有效地保证。
三、中小财产保险公司改进财务预算控制的措施
针对实务中中小财产保险公司预算控制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一)建立按承保利润中心为主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非完全市场化、市场环境有待规范的情况下,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要求生存,就应该在业务数量上不断开拓,在业务品质上进行有效的预算调控,实行按承保利润中心为主体(考虑未到期准备金和未决赔款估损情况下)进行管理的预算控制体系,分险种、分险别、分渠道进行管理。主要思路如下:
关键词:保险;家财险;保险品种
中图分类号:F840.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家庭财产保险含义
家庭财产保险(简称家财险)是以城乡居民室内的有形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凡存放、坐落在保险单列明的地址,属于被保险人自有的家庭财产,都可以向保险人投保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为居民或家庭遭受的财产损失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有利于安定居民生活,保障社会稳定。
二、家庭财产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保险公司不注重从业人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据了解,一个市区寿险公司正常情况下有几千营销人员,但却只有几十个做家庭财产保险的业务人员。另一方面是因为报酬太少,家财险的保费只有保额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人做成一笔业务的佣金是保费的千分之几,很多优秀的保险业务人员都不愿意做家财险。事实上,家庭财产保险岗位虽不如企业财产保险岗位重要,但每项工作都与客户打交道,都会让客户对企业形象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就此来发展客源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二)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家庭财产保险的保险结构单一,保险标的范围过于狭窄,在保险责任等的设计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供居民选择的范围很小,而对一些新的需求,如单保家庭装修、单保盗窃、短期外出临时投保等问题,目前的条款和险种设置均不能解决。
(三)宣传力度不到位
当前,保险公司宣传的工作重心仍放在媒体对企业形象的宣传,而对产品深入细致的推介则减少,居民不能透彻的了解家庭财产保险的具体保障作用及条款内容,进而不会进行投保。一般家庭购买保险与否,除家庭成员的风险意识外,还取决于其对如何转嫁风险方法的了解和认同,保险宣传就是唤起亿万家庭对风险的正确意识,了解转嫁风险方法的手段之一。但是,保险公司很少对家庭财产保险进行宣传,一般居民对家庭财产保险不了解,部分居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家庭财产发生风险的概率很小。因此,薄弱的风险保障意识导致了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低。
(四)家财险配套服务不够
保险公司优良的客户服务可以有效维系投保人,提高续保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家财险配套客户服务项目几乎为零,而且家财险承保户数多,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大,承保理赔时效要求高,而目前在保户出险后需要由公安、消防和气象等相关部门出具事故证明材料,当受损财产需要评估时必须由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损失财产技术鉴定书等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配套服务不足,承保理赔手续的繁琐都制约了家财险业务发展。
三、家庭财产保险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整w素质
财产险公司必须重视人才教育培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保险职业教育,建立保险业继续教育制度。结合家财险的特点培养专业的营销人才和产品设计人才。对家庭财产保险岗位从业人员做有关方面的知识培训,强化整体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必须具备敬业精神,既要能够提供对家庭的上门服务,又要能够通过开报告会、联系团体与单位等方式发展业务。
(二)积极进行保险产品创新
可借鉴美国的屋主保险,进一步扩大综合保险的承保范围和保障程度。另外,保险公司可从附加险中挑出一些针对性强、责任独立的险种,如盗抢险,作为专项保险承保。同时,开发投资型产品。投资型家财险兼具保险保障、投资理财双重功能,迎合了我国居民防范家庭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值增值的双重需要,也有利于财险公司聚集一部分社会闲置资金,提高巨灾的偿付能力,但此类保险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还要探索衍生型产品。如指数联动型家财险等。指数联动型产品能使保户分享到指数上升所带来的好处,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可满足风险偏好家庭投资理财的需求。此类产品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三)提高宣传推广的力度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增加居民对家财险的认识和了解,让居民意识到家庭财产风险的存在,理解家财险和政府救灾的区别,意识到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是必要的。宣传推广的手段应多样化,如在大灾现场召开理赔现场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理赔案例,开办家财险知识讲座,节假日在市区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家财险知识有奖竞猜,柜台和保险销售人员散发家财险宣传单,建立保险知识网站等。提高居民保险意识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因此,宣传应长期进行,持之以恒,逐步渗透。首先,家财险的营销可以采用寿代产的交叉销售模式,产险公司可利用本集团公司内部寿险公司庞大的营销队伍,现有的家庭客户资源,交叉销售家财险产品。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优势。家财险网络营销不仅可以方便居民在任何时间、地点在网上进行投保,也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最后不断完善和拓展销售渠道。一是完善现有的银行、邮局销售渠道、保险公司应扩大与银行业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努力寻找新的渠道,利用商场、超市、社区服务中心等业务,在这些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设点,开展家财险的宣传和推销活动。
(四)服务创新,提高粘性
在服务流程上,如开通微信二维码投保,取消理赔时提供暴雨等事故证明及盗抢3个月或90天侦查期等,简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在服务内容上,如为投保高保额的现金、金银珠宝的客户提供保管箱服务,为投保管道破裂及水渍保险的客户提供管道疏通服务,为集体投保客户提供家庭风险管理咨询,甚至为城区家庭提供开锁、清洁、维修等各类家政服务。在服务方式上,采取发放配套服务券、服务卡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对承诺的服务项目进行定额、定时、定量的费用补贴。在操作方式上,可以采购家庭类公共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资源,使保险公司与中间部门之间由传统的简单委托关系升级为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关系,提升家庭客户的忠诚度和粘性。
参考文献:
[1]徐春红,路正南.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现状与发展[J].特区经济,2014(2).
尽管在这20年间,我国财产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国民经济和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一、我国财产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产保险险种结构不合理
有关资料显示,外国大型产险公司的险种结构基本分为三部分:机动车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其他保险(包括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其中的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约占保费收入的1/3--2/3,这样的险种结构能有效的分散各险种风险,有利于推陈出新。而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各险种的份额来看,机动车辆和第三者责任险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企业财产保险。从1998年到2002年二者的保费占比重均超过75%。货物运输保险居于第三位,其后为责任险、家庭财产保险、保证保险。他们的保费所占比重均小于10%。此外,2004年,车辆保险虽然占据财产保险保险市场的75%,但车险的综合费用率超过100%,车险业务全新亏损。
此外,从下面两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财险结构的不合理的状况:
(1)家庭财产保险在保险发达的国家普及率已达80%以上,而在我国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保险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也不足10%。
(2)在美国,责任险的保费收入占非寿险保险收入的50%左右,在欧洲发达国家占35%左右,而在我国,2001年的数据表明责任险保费收入占财险收入的比例还只有4%左右。即使在发展相对迅速的上海,2004年的比例也只有7%。
2、财产保险产品更新较慢,结构不平衡
从国内务家产险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来看,1999年到2001年间增加的险种主要是财产险类产品,约占新增产险品种的70%以上,而车险和货运险产品增长相对较少,其他综合保障型产险产品则更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01年成立了产品开发中心,主导着国内产险产品的主流开发,其他产险公司开发产品较少,力量单薄:从产品种类增加的情况来看,目前户险产品种类更新仍然落后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产险市场的需求,还未能形成产品丰富的市场供给。
在产险产品险种同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产品少,责任险和信用保证保险等个性化产品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在区域性产险产品方面,适销对路的有特色的优良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不到20%,重复与雷同产品较多。
二、我国财产保险的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加入WTO,无论从风险层面的环境变化,还是宏观经济及制度环境的变化,都为财产保险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同时为财产保险业务开展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3月,保监会副主席冯晓增提出,财产险要放宽眼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财产保险产品。
本文将我国财产保险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分析如下:
1、行业增长速度:从短期的平缓到长期的迅速
在短期内,受世界宏观经济放缓、美国“9.11”事件冲击世界产险业、以及我国监管方式转变的影响,我国财产保险业在保证最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逐渐加强自身风险监测与管理,采取谨慎承保的态度,主动放慢扩张速度。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将有可能在这些以前中国市场上或者空白、或者不发达的领域开展业务,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这也会使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因此,总体估计,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过高。
但就长期而言,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产险业基数较小,待开发的市场很大;二是产权控制日益明晰;三是个人资产的迅速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财产保险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支撑。
2、行业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财产保险业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发达国家财产保险业的直接竞争,以及逐渐国际化的监管方式,这对财产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财产保险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仍旧一味的追求总.量指标则会损害效率。回顾我国产险业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产品设计、分销模式还是管理目标,基本上都是以保费收入的增长为核心。这种发展方向所造成的后果已经在各家保险公司不足的偿付能力与低下的盈利水平中体现出来。因此,在与国际惯例的碰撞中,以及与国际产险公司的竞争中,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逐步树立起质量和品牌意识,实现由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增长的根本转变。
3、市场结构:从短期的行业集中到长期的竞争
与寿险日益强调的储蓄性相比,财产保险遵循的是经济补偿的原则。只要财产保险经营者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风险事件的概率,制定相应的保险费率,那么承保范围的大小就有可能不对经营效益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它对资金汇集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没有如此大的要求。这一点,给我国中小型的财产保险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即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公司,只要具备较成熟的承保技术,同样可以在较为窄狭的地域范围内或险种范围内生存。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业的格局体现了较强的垄断性。在短期内,处于对国际竞争的考虑,国内保险市场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动,甚至会出现有意识的集中,目的是为了形成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但新的所有制形式与外资的参与不能避免,中长期内财产保险本身的性质也会显现出来,市场会逐渐分散、重组、再分散。最终,产险领域的消费者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益。
4、业务内容:从单纯的物质保障到全面综合性风险管理
21世纪世界保险业面临的风险日趋严峻。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使自然灾害及其巨灾损失成为困扰保险业的大敌;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兼并收购风潮加剧并继续发展,使极少数最大的跨国保险集团控制着超巨额的保险资产,全球的可保风险日益集中在极少数最大的保险和再保险集团身上;第三方面,与人性因素相关的风险事故增多,且损失强度大。从这几方面而言,仅仅重视事后的物质补偿的产险业已不能满足保险需求者的需要,企业和社会公众将对保险业日益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服务要求。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全面的综合性风险管理将构成贯穿保险业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中轴。
5、业务创新:从传统业务到更多的金融创新
在产险业发展初期,由于全行业一直采取“数量扩张型发展战略”,不仅导致中国保险市场上产品同构现象严重,而且导致企业普遍缺乏业务创新能力。从国外财产保险的发展历史来看,财产保险领域最容易产生金融融合性质的金融创新。无论是灾难指数期权,还是巨灾证券,这些新型金融交易工具的运作原理都是利用自然灾害因素与经济景气程度的弱相关性进行风险规避,因此,财产保险这一独特的风险束总是给新的金融交易方式的创造提供很大可能。而持有具中国国情的风险束也会使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成为保险领域领先的创新者。
6、组织结构: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业存在两种组织形式,即国有股份制和中外合资制。单一的结构和组织结构与改革初期的市场环境是相对应的,但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组织形式限制了行业规模的扩张及对外谈判的能力,已显得有些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