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1 16:41: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和教育研究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问题 方法 工作模式 探幽
1 写在前面
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124万,今后十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4万人,即平均每年将扩招2万研究生。同时,特别是研究生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仅以我们学院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155人,来自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所高校。由于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和地域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研究生群体中73%左右的同学基本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意识;大约27%左右的同学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8%左右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与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1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违纪行为、个性孤僻与心理因素无关;30%的同学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沟通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较多问题和偏差。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纠正这些问题和偏差的不二选择就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问题
近三年来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明显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发现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诸多较难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关学校和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这项工作在四所高校的开展还较为不平衡。有的高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内容、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深入探究,导致教育过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认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素质之外,必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各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包括入学前或入学后的心理测试工作也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人格测试量表》阅卷结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视甚至束之高阁。还有的认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财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请专家开学术讲座上。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个性表现,可以不接受治疗。上述种种看法和现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显忽视。
2.2 混淆了有关概念和定义
比如,片面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意识较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则较淡,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适研究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较多,解决他们在学习、科研、经济、婚恋、交际、求职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无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实,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要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2.3 单一了有关理论、手段和方法
表现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从本科生时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学经历顺利,受到社会尊敬,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研究生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的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讲求实效等等。
2.4 出现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偏颇的现象
当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老师侧重于德育工作者队伍,比较容易把本来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当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时,一些人又认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问题与心理问题划等号。有些人更过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
3 方法探幽
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偏差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因而必须采取积极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工作方法予以解决,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巩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交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重视和加强对规模大、周期长、有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支持,保证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适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
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就是培养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当前高校应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婚恋、求职、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应付挫折、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以期实现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关键词:心理和谐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促进途径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大学生群体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其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内容;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1、心理和谐的内涵
科学地辨析心理和谐的内涵,是心理和谐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和谐有着不同的界定。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林崇德认为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心理和谐的人应该要做到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满足自我。俞国良认为,心理和谐是相对的,它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一致和人格的完整及行为的协调,同时还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有内部或外部冲突。王登峰、黄希庭指出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各有侧重点,但是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美好心理状态,有着和谐心理的人内心平衡自然、乐观愉悦、协调统一。在处理事情时冷静、适度、乐观,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上默契、融洽,坦诚交友,宽容待人;在生活中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欣赏美好事物,敢于承认现实,从而能够祥和地生活和接受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2、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心理和谐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途径等,现对这些方面进行一一概述。
2.1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心理和谐的研究中,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居多。研究者们分别从专业、民族、经济地位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如,姚本先,曹光法(2008)以师范类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研究了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曹月如(2010)则从民族差异的角度,研究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程芳云(2010)以农村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进行了探析。也有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状况的,如刘俊英(2010)以《自我和谐量表》为测量工具,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
研究方法和工具方面,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多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以后者为主。与之相关的测量工具有Zhan和Shen的自我一致性量表。国内有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编制的“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共分为4个分量表: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社会态度。此外,还有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测量自我和谐的工具。国内也有研究者借用或修订已有的其他心理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心理和谐。如,石国兴认为,自我和谐和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体现和指标,所以在研究中他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王登峰)和“幸福感指数量表”(Campbell)来测量个体心理和谐状况,但这两个量表是否能作为心理和谐得有效测量工具,尚需进一步探讨。迄今为止,未见国内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门的测量工具。刘婷,秦琴和张进辅(2010)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 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构建出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以及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的心理和谐维度结构,逻辑结构较为合理,内容也较能真实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程度, 是测量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较具针对性的工具。
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了心理的不和谐。究其原因,可以分为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个人的等等。丁小宇,蔡普民(2008)指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有:社会原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急剧变革造成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因素(学校的评先评优制度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学校的消极氛围等)、个人原因(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问题和个性特征等)。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因素都能造成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失衡。除了这些因素外,董树理(2010)指出家庭原因(家庭的经济地位、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向楠(2009)指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之一。这些原因对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种种挑战,针对这些原因,高校的教育者、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因而应该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育资源,促使个体发挥主动性,提高心理和谐程度。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挑起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大梁,而目前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也多是针对学校的。如向楠(2009)指出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和谐,应重视课程、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冲突,并能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困难的注意力,释放郁闷和压力,增强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创建宁静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与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并使个体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个人遇到心理不和谐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从而获得心理的和谐。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如心理咨询室、网络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心理咨询等等平台,由具有相关心理咨询资历的教师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找出应对策略,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与发展。学校还应该对每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但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谐情况,还能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如显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引导和干预。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使心理和谐教育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如地震等),在学生可能引起担忧、困惑的环节实施必要的介入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促进心理和谐。平时可以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以及心理应对技巧,如不良情绪排解技巧等,使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能应对自如,从而从根本上达到促进心理和谐的目的。
3、小结
建设和谐校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其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表现在:尚未有一个为学术界公认的定义;而在研究工具方面,尚未能制定出能够全面而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和谐状况的测量工具,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仍然不为我们完全所知,探索其维度及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心理和谐的内涵出发,寻找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业途径,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董树理.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
[2]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9(3)
[3]程芳云.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
[4]刘婷,秦 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6(2)
[5]刘俊英.大学生心理和谐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2)
[6]向楠.大学生和谐心理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2)
[7]丁小宇,蔡普民.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
[8]姚本先,曹光法.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25(3)
[9]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分析,向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结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它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是因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狭窄所致心脏病变。同时心肌缺血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肌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同,梗阻程度严重者可引致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急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在护理工作中,笔者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并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8例均为2005年2月-2008年2月收入的住院病人,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病例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47-76岁;离休人员36例,退休人员62;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0例,中专以下68例;病史1年以内有20例,1年以上52例,其余26例为初发病例。
2 心理分析
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主要的心理特征;甚纳以下4个方面:
2.1 焦虑心理:多见于初次发病的患者。有90%以上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如失眠、多梦易醒、极度恐惧、烦躁、易怒、自卑、情绪低落、神经过敏等,其中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的占90%。焦虑的原因多因起病较急,症状重,缺乏思想准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缺乏;疼痛引起的濒死感以及没有亲人陪伴或经济压力等,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2.2 恐惧紧张心理:恐惧心理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有的患者每晚睡前即开始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还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装置,精神就紧张,容易使病情加重。此类反应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强烈。由于知识分子的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等因素的作用,对医生的年龄、技术水平和经验。医疗水准、医疗设备等有自己的见解,自我意识强,考虑问题多,对未来反复考虑,将增加恐惧和怀疑的心理。
2.3 忧虑心理:忧虑心理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缓解期或恢复期的患者。次类反应文化程度低的比文化程度高的强烈。此类病人在住院期间一切顺从医生护士,从不关心药物作用,病理知识等,当得知出院的消息时,担心出院复发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照顾和治疗。
2.4 否认心理:多见文化程度低的病人,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3 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
通过收集患者的健康情况,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
4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4.1 焦虑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焦虑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焦虑,自觉配合治疗。
4.2 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紧张恐惧的心理,在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忧虑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忧虑的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4.4 否认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定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已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4.5 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疾病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患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看到了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
5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更加了解病情,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并非孤立出现,时常会和其他异常心理同时存在,有时会互相转化,或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往往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家庭状况、精神状态以及顾虑和牵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可达到最大的护理效果。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娄素琼,鲁婷婷,安海霞,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5(1):120
整合教学目标
根据三亚学院的“31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倾向,笔者首先明确并整合了教学心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优势,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必要的基础,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
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内容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联系紧密,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的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一)弱化理论教学
总体而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由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构成,但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为学习心理和学生心理,对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重视不够。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理论”与“应用”的选择上,弱化一些理论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这些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上面;依据把教育心理学课程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教师和学生心理,分别介绍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心理;第三部分为一般学习心理(简单介绍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对教材的第四、五、六、七章进行整合和概括)和学习动机,第四部分包括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学习策略,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评定。
(二)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中设置较多的实践课时,增加了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涉及不多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让学生亲自撰写教案并开展讲课比赛;联系本地的中小学, 让学生每周都有实习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师沟通和礼仪培训,让学生能够胜任在中小学实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去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在课程中吸纳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学习,成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在就业时能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课前音乐熏陶
在每次上课之前的5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愉悦、轻松、平静的音乐,让学生有一个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做到愉快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本课程教学主要的方法。通过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授,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科的逻辑体系,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讨论法
通过讨论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的要求”部分,采用讨论形式,既强调由任课教师提出一些带普遍性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自己的想法,针对典型问题开展讨论,做到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
(四)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基本品质”“课堂管理”等部分,运用经典正反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案例的运用又反过来促进了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五)研究型教学
给学生列出一定的主题,如“教学空间设计”、“大学生学生特点”、“大学生学习风格”“教师的职业倦怠”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采取访谈法、问卷调查去做实际调查,形成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开展研究报告汇报会。
(六)引入心理测验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测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部分,随堂对学生进行气质测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团体心理测验,
(七)引入团体心理训练
在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恰当的心理训练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引入团体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大风吹”、“滚雪球”、“大胃王”、“幸福尺度”、“青蛙跳水”等。在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将“信任之旅”、“信任背摔”、“有点大轰炸”、“我的自画像”、“20个我”、“头脑风暴”“心有千千结”等诸如此类的团体心理训练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既增强学科兴趣,又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八)试教法
试教法是指运用角色置换原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教师,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与“学”结合。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以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撰写教案,并在组内开展评比评选出优秀教案,然后在全班进行讲课比赛,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个性化结合起来。
(九)运用演示法和实验法
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阿希实验)、“问题解决模型”等等,通过这些课堂实验演示并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并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十)引用电影教学法
把电影鉴赏引入到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部分,引入教学电影《铁血教练》,让学生的观看电影片段同时,并思考和讨论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十一)开展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完成听课任务,即听一位三亚学院优秀教师的课,进行观察学习并做出学习反思;通过讲课比赛挑选出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备课,针对三亚市一中这个实习基地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切实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找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差距,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拓宽交流反馈平台
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渠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班级QQ群、BBS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答疑、手机短消息平台、微信、微博、电话答疑等交互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如把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在QQ群里共享,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在BBS里设置一些专题,鼓励学生就这些专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微博里发表一些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学生进行学习。
革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轻视学生过程的状况,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发展型评价、过程性评价。更新单一静态的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实施动态考核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愉快式;体育教学;研究
1. 前言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开始崭露头角,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出现了快乐教学、愉快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和探究式等十几种体育教学模式:综观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体现“健心”的思想,即“三维健康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将这些方法统称为“愉快体育教学”模式试从教育理论的方面出发对之研究,以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愉快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情感入手,与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教学过程。
2. 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查阅了国内大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文献和科研论文,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和利用。
3. 确立愉快式体育教学理论依据
3.1 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1)全面发展的理论根据 愉快式体育教学以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和谐、民主的教育情景中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灵活运用竞赛、情景、音乐、电教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规律 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的载体和知识的储存者的相互作用,没有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人来对待。具体表现在: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强调教学的规范化、格式化,忽视教学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强调师生业务联系,忽视情感交流。这种机械的模式阻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愉快式体育教学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前提,强调师生的互动性,要求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主动发展,能够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符合时代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愉快式体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3.2 心理学理论依据。
(1)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 心理学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心理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感知常常与具体形象思维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体育教学只有通过饶有兴趣的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愉快式体育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兴趣发展规律为指导,重视他们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真正实现“健心”。
(2)体现心理过程的整体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忽视了认知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愉快式体育教学是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知、情、意、行有机地合为一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教育过程。
4. 愉快式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愉快式体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全体学生实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使他们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愉快式体育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它对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注重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体育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3)主题性原则 愉快式体育教学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促进个性的发展。
(4)综合性原则 愉快式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穿插安排,合理使用,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运用游戏、情景、音乐等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和谐性原则 愉快式体育教学以学生的兴趣发展规律为指导,注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满足他们的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积极的进行锻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6)创造性原则 推行愉快式体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生动活泼,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和创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2001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的这一特性要求担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教育者需明确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探讨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特点,有相关研究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体系,教学的重点也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和概念,它是一门集知识型、体验型和操作型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有操作和体验环节,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大学生为主体,必须要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和安排教学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始终把握好以大学生为主体这一重要原则,要结合实际,重视大学生对这一课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现有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需求相对来说较为分散,他们认为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
1.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区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认识与反应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鉴于这种特点他们面对挫折时体验会更深刻、持久,心理上也就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
2.人际沟通与交往。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初入象牙塔的大学生对于人际沟通和交往的需求明显增长,普遍认识到了学习和掌握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活和今后成长的重要性。然而,长期的校园生活、单纯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和社会脱节比较严重,大学集体生活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不少大学生难以和他人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出现自卑、害羞、孤僻等情况,不能实现正常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甚至因此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
3.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就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各个层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否实现良好的自我成长,与自我认识存在重要的关系。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突显出来。然而,大学生自我认识目前来看存在不少盲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认识模糊不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容易出现自卑、盲目自负、个人目标不明确等情况。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对的压力也剧增。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阶段的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连续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大学学习压力以及随之大学生成长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前途压力令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种情况下,学习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对大学生来讲显得极为需要。
5.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给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生活进行合理定位的必修课。
6.学习心理。虽然大学生告别了传统上以学习成绩为重的中学阶段,但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大学阶段学习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人生成长历程的关键。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心理规律。一般来说,它包含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7.恋爱与性心理。随着高校环境的开放,大学生恋爱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高校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著或研究中。尽管如此,每年各高校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因为不能妥善处理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出现过激行为,直接影响了恋爱双方甚至周围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
8.生命教育。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伤害他人和危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报道中,这些现象引起了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劝解大学生不要戕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而应给予保护,继而探索生命的价值。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既突出讲课内容,又可以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1.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定义、概念、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现状这些内容可以先采用课堂讲授法来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讲授中教学者应注重师生互动,可以穿插加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心理游戏或者心理测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单调的课堂讲授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印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问卷调查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典型的特点是应用性很强,开设此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问卷调查法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已有的心理调查问卷或者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他们的心理调查问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来发现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有效调动授课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讨论分析的内容可以根据授课的需要进行选择,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做到心理不适的自我调整。讨论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式讨论、典型案例讨论等。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灵活掌握相关心理学知识,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5.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并在实际的接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极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而且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启发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能够更深切地领会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安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2).
[2]刘学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56-01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病情迁延不愈,且该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也有重大的关联,病因较为复杂。一般地,慢性病主要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其显著特点为病程长、病因错综复杂,严重危害患者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易致残,影响患者的脑动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因此该病的防治重点从患者的精神和生存环境入手。针对目前慢性病的发生规律,国家相关部门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性病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这也给慢性病的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以社区为中心进行研究已经势在必行[2]。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社区内1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为48~73岁,平均(60.7±3.5)岁。120例慢性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43例,糖尿病患者36例,冠心病患者1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2例,其它10例。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开展前,两组患者的患病种类、病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1)心理指导:经常与患者谈心,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烦心事和琐碎事,多讲一些励志、乐观向上的故事,帮助患者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适时开展文娱活动,给患者营造轻松、欢乐的生活氛围,建立排解、发泄不良情绪的平台。(2)饮食控制:控制每天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在0.8g/kg以下,食盐的摄入量在5g以下,脂肪不超过60g;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甜食、肥肉、动物肝脏、蛋黄等的摄入;饮食规律,少食多餐,控制每天的进食量为300g左右;戒烟戒酒。(3)药物护理: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药,督促患者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制定个性化和规范化的用药方法。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了解患者用药症状,解答患者用药疑问,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适时调整用药情况,严禁患者擅自停药、加药、换药。
健康教育: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宣传活动,讲解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以及血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临川指标的正常范围及意义;护理期间,定时随访,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防治保健,比如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以及运动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例如血压计、能量测仪等。
1.3 观察指标:(1)血压、血糖水平:血压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指空腹血糖;(2)生活质量评分[3]:采用国际通用的脉搏(PULSES)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身体情况(P),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情况(U)、下肢功能及行动(L)、感官与语言交流功能(SC)、排泄功能(E)、智能与情绪适应情况(SF),每项1~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最差24分,最佳6分。(3)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取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包括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知识、判断标准、注意事项、防治措施等,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关键词]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83 — 02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给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提出的重要课题。“培养积极心理个性品质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1〕 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验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教育方式是否具有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就其本质可以归纳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美德、坚强意志、独立品格以及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在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科学。抓住学生个性中的积极品质,着重培养学生积极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的情绪体验和积极行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论:积极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对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培养和形成的重要基础;积极心理个性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主要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抓住了“积极心理个性品质”这个重要因素,有利于积极心理学中方法的开展,推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实践“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哲学高度揭示了人类理想社会中人的发展情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在坚持实践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论证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到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全面完善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和个性得到发挥,体现的是人的个体性和特殊性。积极心理品质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是高校追求自身发展,符合时展要求的政治保障。
(三)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意识形态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挖掘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个性品质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课题。把大学生心目中那些对于自身发展有益的、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因素挖掘出来,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观察分析个性品质因素,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是高校培养挖掘学生潜能、使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挥的根本任务。因此,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有必要针对当今时展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策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个性品质。
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之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笔者通过对某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结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形式,调研得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培养上存在着缺乏重视、教育方式方法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教育系统性缺失及学生自身缺乏独立性等主要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抗挫折的能力和积极心理个性品质。
1.缺乏重视。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数从现有问题出发,着重解决现有心理问题,缺乏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不能及时了解大学的心理动态,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自我认知。行为的趋同现象使大学生隐藏掩盖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和个性品质,认为那些被大家认可的消极心理和行为就是对的,不知道个性品质的展现是自我能力提升的表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来讲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高校的重视程度上。高校和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以学习成绩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不注重挖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忽视个性品质的培养。
2.教育方法单一。列宁提出的理论灌输方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理论灌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世界万物都在发展之中,理论要发展,与之配套的方式方法就一定随之发展。方法过于单一会阻碍对新理论的吸收和运用,影响了教育成果的时效性。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和个性,制定出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心理个性品质培养的新方法。
3.教育系统性缺失。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系统性缺失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系统环节中环境的作用,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孤岛效应”(isolated island effect)是一个可以被普遍应用的比喻性术语。当一个所指事物或系统与其相关的条件或环境脱节,从而被孤立起来以后,就如同大海里的一个孤岛一样。〔2〕教育系统对高校来讲如同生产中的产业链条,哪个部分受到了阻断,都会影响整个生产的运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需要与社会、家庭形成系统的教育网络,共同培养挖掘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进而有助于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学生身心的发展。